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理咨询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许多新形势、新任务。高等教育已经由规模发展转向质量发展、内涵发展。高职高专特殊学生工作也随之呈现出内容和特征上的新变化,这就要求高职高专必须结合时代特点,联系工作实际,利用新方法,将特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总结特殊学生转化工作实践经验,探索有效途径,对于把握特殊学生工作的新规律、引导大学生健康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强化科学化顶层设计
1. 工作经验理论化
近年来,高职高专在特殊学生转化方面积累了大量丰富的案例,不少学校都做了专门的案例汇编。这为从事特殊学生转化工作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但也要看到,这些案例多停留在实践操作层面,多为个案解决过程描述、片面经验总结,还比较缺乏理论性、系统性的深入研究,如果只是简单积累案例,停留在实践操作层面,没有上升到规律和理论层面,将不能使特殊学生转化工作从经验化达到科学化。经验理论化可以将特殊学生转化工作实践案例进一步总结和提炼,形成新的系统性的科学理论,帮助转化者制定出新制度、新程序的工作流程,提高转化工作质量和水平。经验理论化首先要分类和归纳特殊学生转化工作,正反两方面案例和经验,形成经验性理论;其次要总结和提炼,形成建构性理论;再次要抽象和概括,形成原理性理论。转化者要注意以书面形式积累案例,定期进行归纳和汇总,高校可以多举办交流研讨会,设置专项科研项目、工作项目,组织和鼓励转化者在实践经验中总结规律,开展工作研究和科学研究,使理论成果更好地指导工作实践,使特殊学生转化工作达到专业化。
2. 工作流程规范化
工作规范又称岗位规范或任职资格,是指任职者要胜任该项工作必须具备的资格和条件。工作规范说明了一项工作对任职者在教育程度、工作经验、知识、技能、体能和个性特征等方面的最低要求。规范化就是要消除个人或某群体行为的任意性、随意性,以符合一定的标准,达到符合规定的义务上的行为模式[1]。特殊学生转化工作规范化就是要消除工作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以最低要求、标准来体现转化工作的规律性,指导转化者事半功倍完成工作目标。同时,工作规范化有利于协助新的专业人员更好地理解转化工作,也有利于协助已有经验的专业人员不断完善原有的理论体系,促使特殊学生转化工作及转化工作者实现专业化。特殊学生转化工作的规范化首先要梳理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针对转化工作各环节的具体工作事项,梳理具体工作环节、编制流程图,明确对接部门、对接人员等信息。转化者还可以利用流程图有效跟踪工作进度、评估工作效果。此外,还需要明确关键流程控制点,进一步确保转化工作职责的有效进行;其次要明确工作标准,保证转化质量。将模糊的工作标准要求细化或具体化,使转化者清楚了解转化工作标准和阶段任务。同时,将工作标准分为合格和优秀标准,引导转化者工作行为、鼓励其主动提升工作技能。最后,总结工作经验点,将个人经验变为理论经验,针对特殊学生在容易产生问题和失误的关键节点上,将有经验的转化工作者的个人经验转化为理论经验,加强对新转化工作者的引导和培训,确保转化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培育专业化转化队伍
1. 打造专兼职结合的队伍
高职高专特殊学生产生的问题主要来源于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要实现对特殊学生的转化,必然要解决这两类问题。专职辅导员作为学生一线管理人员,在实现特殊学生转化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和独特优势:一是辅导员直接教育、管理、服务学生,熟悉并了解特殊学生的思想、心理问题、行为规律、性格特点等基本情况。二是辅导员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有效解决特殊学生的思想、心理问题。三是辅导员可以通过思想教育、日常管理、组织活动等方式促进特殊学生转化。从管理层面看,辅导员队伍是实现特殊学生转化的关键环节;从教育层面看,辅导员的专业素质和敬业程度决定了特殊学生转化的效果;从效果层面看,培养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专职辅导员队伍是高职高专实现特殊学生转化的重要保障。特殊学生转化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客观上要求辅导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转化能力。其责任心、耐心、人格、品行是前提,疏通引导的能力、觉察判断能力、表达能力、协调组织能力、说服教育能力、心理咨询等专业能力是基?A。近年来,不少高校将案例分析作为辅导员职业技能比赛的重要内容,这种模拟演练促进了辅导员转化能力的提高。一些高校通过辅导员培训、专题讲座、经验交流等方式提高辅导员专业能力,效果显著。另外,高校也要重视心理咨询师队伍建设,及时发现、干预心理危机。
2. 培养得力的学生干部队伍
遇到问题时,大学生更愿意向同学倾诉,因此,许多特殊学生问题最先是由学生干部发现并向辅导员汇报的。在转化特殊学生的过程中,学生干部能积极主动地发挥上传下达、信息反馈、朋辈辅导的作用,成为辅导员的得力助手,因此,培养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学生干部队伍是实现特殊学生转化工作的基础。高校应鼓励院系为学生干部队伍提供特殊学生转化专项协助工作培训,普及特殊学生的类型特点、表现方式、问题识别、应急处理等专业常识,提升学生干部层面的转化技能水平,为辅导员实现特殊学生转化提供有力支持和组织保障。要培养一支得力的学生干部队伍,首先要重视学生干部的选拔。要将热心班级工作、有敬业奉献精神与有服务意识、心理素质良好、善于与人沟通、团队合作能力优秀的学生吸收进来,培养其善于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信息、迅速执行工作的能力。其次,为提高学生干部积极性,高校也可以将学生干部参与特殊学生转化工作情况纳入学生干部考核、评优评先中,还可以举办学生干部交流会,鼓励学生干部主动参与到特殊学生转化工作中来。再次,高校还应通过学生干部发挥学生组织的自我教育作用。鼓励校、院(系)、班、宿舍等各级学生组织从不同层面开辟特殊学生帮扶工作项目,开展丰富多彩、形势多样的课外活动,为特殊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充实、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在增强整体学生自我教育的同时促进特殊学生的思想、心理转化。
2. 局部教育与整体教育结合
1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心理学证明:女性对于情感的敏锐体验要远远超过男性。女大学生作为女性中较为特殊的群体,由于其所处的特殊环境、特殊年龄段、特殊的情感成长期,往往使她们的情感极为敏感。据有关调查:女大学生中经期身心综合症的发生率高达82.95%,有13.7%的女大学生一年中有1/3的时间是在抑郁、烦躁、不适中度过的。这表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比较严重。根据笔者多年学生管理工作实践调查发现,目前女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较为突出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卑心理。女大学生的自卑感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自身外表不突出;二是自身能力不足。大多数学生经过高考的拼杀,带着良好的自我感觉进入大学校园,突然发现自己只不过是普通的一员,除了学习成绩之外,还有诸如知识、才艺、交际等方面的差距。三是城乡差距所产生的心理落差。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会在城乡的对比中变得极度敏感多虑,尤其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女大学生,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而这种状况在大一的女生中表现得更为明显。笔者曾接触过这样的一位大一女生,由于经济困难且说话带着浓重的乡音,她较少与其他同学一起行动,久而久之就习惯将自己内心世界重重隐藏,对外界产生一定的排斥,由自卑走向自闭。
(2)自我意识较强。自我意识是青年期心理发展中较为突出的一面,而女大学生是一个自主性和自我意识较强的群体,她们在进入大学后才逐渐体会到“自我管理”的意义,进而加强其自我意识。而强烈的自我意识决定了当代女大学生的自我主义,如更为关注自我形象,注重自我评价,在很多时候首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很少也很难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
(3)焦虑烦闷普遍存在。在当今的大学校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郁闷”一词,随着大学生中独生女的增多,“郁闷”的状态在女大学生中更普遍地存在。女生情绪易于激动,有时一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可以让女生宿舍处于几天的冷战状态。另外,当女生面对学习、生活、感情等困惑时,往往又不像男生那样有更多的表露和发泄的方式,由此而产生的焦虑烦闷常隐藏心中,无形中加重其心理的不适。
(4)人际交往关系紧张。大学里,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汇集成一个社会小群体,由于各自家庭背景、生活习惯、性格、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冲突和情感损伤。而受女性特有的细腻、多疑等心理特质的影响,女大学生人际关系显得更为紧张。且随着大学生独生女人数的增加,父母娇惯、自我中心,心胸狭窄,经常抱怨他人,特别是在女生宿舍,较之男生宿舍更显现得复杂和微妙。据笔者五年一线学生工作经验总结,女生宿舍问题所占女生日常生活问题的比例高达95%。笔者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曾遇到这样的状况:一间女生宿舍5名学生,饮水机多达5部,5名学生因宿舍电费及公共用品费用开支不能达成一致而造成相互关系的严重紧张,并发展成同宿舍两个月以来没有任何的言语交流,处于长期的“冷战”状态。
(5)恋爱及性心理的困惑。处于青春期的女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青春机能的成熟与性意识的觉醒引起了女大学生心理上微妙的变化。在中学阶段,由于父母看管较严且身负升学的压力,即使有爱的需求也常藏于心中,而在大学相对宽松的环境下,爱的需求开始得以表露。而相较于男生而言,女生在感情上更为敏感、盲从、幼稚和单纯。女大学生一旦恋爱,极其容易陷入一种“爱情至上”的境界中,不善于把握感情的分寸,可以为对方献出自己的一切,甚至认为肉体的关系会让双方感情进一步升华。当双方感情破碎时,女生往往会觉得自己付出较多而产生心理的不平衡,随之产生心理包袱或因过度悲伤失去理智而做出轻生的举动。笔者曾处理过一例大二女生因失恋而试图割脉跳河的事件,该女生来自观念保守的农村,其在大一时认识了比自己高一年级的师兄并确定恋爱关系,在半年期间,该男生曾多次提出与其发生性关系均被拒绝。而当男友提出分手时,为了让感情得以维系,该女生最终答应了男友不合理的要求并与其发生性关系。而两个月后男友再次断然提出分手时,该女生认为自己已献出肉体而产生心理的极度不平衡,进而产生轻生。幸好该宿舍同学发现其异常并及时报告辅导员老师采取相应的干预才阻止了悲剧的发生。由此可见,恋爱中出现的挫折,会导致女大学生身心的疾病并酿成悲剧。
2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女大学生产生上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既有客观上的社会、家庭、学校的因素,也有主观上的生理、心理因素。
2.1客观原因
(1)传统文化对女性心理深层次的影响。女性自古以来被视为弱势群体,诸如“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等的传统性别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深深地影响着现代人。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追求男女平等,但改革的浪潮还不足以将“男尊女卑”的观念完全消灭。传统文化中对女性角色轻视的观念,是导致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不可忽视的原因。
(2)家庭教育对女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家庭是个体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的教育方式、态度以及价值观、期望值等都潜移默化地成为子女思想观念的一部分并直接支配其行为活动。受重男轻女的旧观念的影响,特别在多子女家庭尤其是比较落后的农村,女孩子的受教育权受到限制,家庭对其关注及关怀严重缺失。小婷是笔者所在学院07级的女生,因生活在梅州某县“重男轻女”观念相对严重的农村,从小就受到父母的明显冷落而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失衡。进入大学后又发觉自身各方面能力不足并没有“亮点”引起老师和同学的关注,于是其采取在大众面前用夸张的言语及异常的行为来引起关注,把自己伪装成心理异常学生来获取老师和同学的重视和关心。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女大学生心理产生的严重影响。
(3)我国基础教育中情感教育的缺失。长期以来,从小学到大学,绝大部分学生都缺乏良好的心理教育,学校只注重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其情感教育。目前,很多高校甚至中学都开展了情感教育、性教育,而大多基本上停留在标语、口号式的宏观层次上,缺乏必要的细致和深入,尤其是对女大学生的个别教育引导还不够。
2.2主观原因
(1)自我意识不健全,常出现认知偏差。女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大都与自我意识有关,例如不能客观地认识自我,对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不能准确地自我定位等。
(2)生理的因素。当前的女大学生年龄基本上在18-23岁之间,正处于生理逐渐成熟中。女性具有周期性的月经来潮直接影响着她们的思想情绪。据调查,大部分女大学生会痛经、闭经,这给她们的身心带来极大的影响和困惑。
(3)应对策略与应对能力欠缺。很大一部分女大学生在对生活事件的应对能力方面有所欠缺。当她们遇到某些困难,虽然能够对自己的心理变化过程及内外原因进行分析,但是最后往往会出现“我知道……,但是我该怎么办?”的疑惑。这种策略和能力方面的限制使她们面对困难时不能积极地面对各种压力,而是经常处于一种紧张的应激状态,最终导致心理障碍。
3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疏导对策
21世纪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女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更需关注。为此,针对女大学生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根据其特有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提出相应的教育疏导对策,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势在必行。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学生管理工作一线的辅导员,我们应在平时的教育引导中帮助女大学生加深对自身角色的理解和把握;认清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明确自己的期望与追求;引导她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她们树立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意识,增强她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促进她们的全面发展。此外,高校要不断优化德育工作队伍,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在高校扩招、学生增加的情况下,及时配备、补充管理队伍,发现并及时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2)加强爱情观的教育,帮助女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婚恋观女大学生在恋爱方面存在的感情问题与婚恋观直接相关,而正确处理恋爱问题也是做好女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我们应从女生生理和心理实际需求出发,引导她们充分认识爱情的真正意义,而不应在恋爱上盲目从众或失去自我。同时应注重方式方法,改变传统的说教式,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合理的案例教育并采取谈心聊天的方式,让女大学生们懂得巧妙地拒绝恋爱中不合理要求的艺术,学会以尊重对方的态度和机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此外,还要在平时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培养女生承受失恋打击的能力,并从中学会自我调节情绪,把情感转移到学业上及自己感兴趣的更广泛的领域中。如针对大一的女生刚刚离开父母来到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分不清友情和爱情,面对高年级师兄的“关心”,常感到茫然不知所措,而高年级女生常对男友的一些不合理性要求感到困惑,毕业班女生开始对“毕业即分手”产生恐惧,笔者所在学院每年都会根据年级的特点开设相应的女生恋爱观教育的讲座及座谈会,并以“恋爱观”为主题开展主题班会及辩论赛,让广大学生参与其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3)以第二课堂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针对女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促进女大学生身心协调发展情靠情感染,心用心沟通,教育必须以活动为载体。高校的学生工作应利用工作方式灵活多变、教育内容紧贴时代的特点,有侧重、有针对性开展系列的主题活动,强化教育效果。各学院可以征文、主题班会、辩论赛、“女生节”、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心理情景剧比赛等活动为载体,开展具有女生特色的活动,促使女生在活动中锻炼能力,展现自我,寻找自信,追求独立。同时可以通过学生会女生部,定期开展一些譬如“关爱女生”,“关爱自己”,“关爱生命”的关怀活动。通过这种主题鲜明的活动,逐渐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关爱和被关爱所带来的温馨,从而提供一个便利的机会让学生反思,应该如何跟人相处,怎样正确对待爱情,怎样懂得珍惜自己生命及报答他人。如笔者所在学院每年3月举办“女生节”系列活动(包括“心灵手巧”插花比赛、“心语心愿”祝福语征集等),5月举办全院心理情景剧剧本征集及“心理健康月”活动,九月举办“恋爱观”主题班会及辩论赛,十月评选“罗活活优秀女大学生奖学金”及“关爱女生”征文比赛等,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加强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咨询,帮助其释疑解惑,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我们应该坚持发展性与补救性咨询相结合,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咨询,帮助其缓解压力、宣泄情绪,引导她们走出心理的误区。在每年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测试普查建档的基础上,通过电子邮件、QQ、书信、面谈等方式,对存在心理问题学生进行及时的疏导,帮助她们尽快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同时,根据女生的心理特点,很多女生在遇到心理困惑时往往不能在心里埋藏太久,更愿意向好友、同龄人倾诉以寻求帮助与支持。因此,朋辈心理咨询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朋辈间相互开导、安慰和帮助的形式,实现积极的人际互动过程,是高校心理咨询的重要补充。同时,让学生成为心理咨询工作的主体,也是高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此,我们可以组建朋辈心理互助中心,挑选一部分对心理咨询工作富有热情及责任感的学生,经相关专业培训后组成中心成员,开通心理热线电话及短信,开展朋辈间的心理咨询与帮助。如笔者所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成立的由各学院各班级心理委员组成的心理咨询小组,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就笔者所在学院心理委员反馈,通过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在心理咨询中心老师的帮助下,自己提高了对心理问题的鉴别能力,对自己有了客观的认识,在提升自己的同时还帮同学们解了不少“愁”。
建立完善制度体系,构建科学化管理模式
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面性、稳定性特点。因此,院校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首先要从制度建设抓起,在选聘、任用、管理、教育、培养和发展等方面制定一系列制度和措施,为辅导员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充分发挥才干。
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对辅导员工作的定位、职责、要求及管理体制都作了明确规定,使各院校在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有了一个明确的、具体的目标和统一的、规范的要求,又为每一个辅导员实现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提供了有力保障。高校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对于高职学院来讲,又有其特殊性。高职学院辅导员实行院和系双重领导,系上对辅导员实行直接领导和管理,学生工作处作为学院管理辅导员队伍的职能部门,与系共同承担辅导员管理工作。学院要把辅导员队伍建设放在与教学、科研队伍建设同等重要位置,统筹规划、统一领导。一是优化素质结构,严格按照教育部1:200的要求,足额配备学生专职辅导员。二是建立职业准入制度。坚持在院内选配和向社会公开招聘相结合的方式,把德才兼备、乐于奉献、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的人员选聘到辅导员队伍中来。选聘辅导员不仅要看学历,更要考察其工作能力,如:是否在大学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是否有较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基础,是否有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同时,还要能了解和理解辅导员工作,并有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的思想准备。通过完备规范的选聘程序,全面了解其工作能力,提高聘任质量。三是完善制度设计。为辅导员量身定制与其工作特点相匹配的职务系列和考核评价体系,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上,与教师和其他系列的专业技术人员一视同仁,可纳入教师职务系列,也可单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职务序列,与其他教师及管理系列相衔接。在工资待遇上,对照辅导员实际担负的工作职责和要求,确保考核合格的辅导员不低于同一层次教师的津贴标准和相应待遇。在辅导员的发展上,学院应激活包括辅导员在内的整个教职工用人机制,疏通辅导员与其他管理岗位的交流渠道,拓宽发展路径,促进辅导员岗位成才、岗位发展,搭建职业发展平台,增强辅导员岗位的职业吸引力,从而形成一支质量高、效能稳定的辅导员队伍。通过制度设计,可将刚性的制度规范内化为辅导员的价值认同,培育以“信念坚定、能打能拼、奉献至上、敬业爱生”为内核的具有特定时代特征的辅导员团队精神,而这种精神一旦确立,就会释放出强大的能量。
建立完善教育的培训机制,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辅导员队伍
当前,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方向。所谓职业化,就是把辅导员岗位作为一项可以长期从事的职业来对待,不论这支队伍中的成员工作时间是长还是短,但作为学院来讲,要将此作为长久的职业来培育固化,当作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辅导员职业化是对岗位属性的一种确认,是通过政策保障、岗位准入、管理培训、职业规划等一系列措施,达到强化从业人员的职业理念和道德,提高专业技能的目的。所谓专业化,就是把辅导员建设成为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为职业的专业型人才,努力提高辅导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及专业成熟程度,成为学生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教育管理工作、心理咨询和就业指导等方面的专家。辅导员专业化建设是促进辅导员队伍发展、提高工作实效性的必然选择。
但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却遇到许多困难,甚至面临严峻考验。有的高职院校中善于做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本来就不多,那些理论功底较深厚的德育教师大都安排上了“两课”,而兼做实际管理工作的专家少之又少。同时,辅导员大多由中青年教师担任,其中不少人工作几年之后又因各种原因转了岗,留在岗位上长期干下去的少之又少,客观上造成了辅导员岗位流动较频繁,队伍不稳定。此外,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普遍缺乏必要的上岗前、后的专业培训,队伍状况处于以老带新、自行摸索、经验总结的初级工作阶段,工作方法简单随意,管理缺乏计划性、系统性,加之许多年轻辅导员人生阅历浅、工作经验储备不足、知识结构单一,难以适应现阶段学生工作的要求,难以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想政治、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有效引导和教育,大大降低了学生工作的标准和效率。
针对这些问题,高职院校应在完善政策、制度设计的同时,建立和完善辅导员教育、培训制度。学院应将辅导员的教育和培训纳入教职员工整体教育培训规划之中,分类单项制订培训计划并付诸实施。确定思想政治、专业理论知识、技能、业务四项内容和类型,采用系统的培训讲座、外出考察学习、以系或年级为单位的小型工作研讨会、全院范围内的理论研讨或经验交流会、院报和校园网等媒体设立专题论坛等形式及方法。要坚持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骨干培训相结合,对新聘辅导员要推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准入制,对愿意继续担任辅导员工作的优秀辅导员作为骨干进行培养,优先推荐参加校外各类培训。通过运用教育培训激励措施,积极营造学习氛围,努力把辅导员工作队伍建设成学习型团队。努力促进广大辅导员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业务技能,实现完成组织任务及育人目标与提高个体素质的“双赢”。
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充分调动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
考核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范围。首先将辅导员工作职责细化为以思想政治教育与引导、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职业理想谋划与指导、日常行为养成教育与管理等为基本内容的若干项指标,进行综合性的考核评定。系统的设计考核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应力求科学合理、操作性强。通过上述指标体系,具体考察每个辅导员带学生数量、负责任态度、工作实绩、自身素质及表率作用、工作失误及造成的不良影响、学生满意度等。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几年的实践,建立并完善了辅导员的考核评价机制,制定了辅导员考核管理办法,考核工作由学生处牵头、院系两级共同负责组织实施。在考核实施过程中,坚持三个结合,即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自身评价与组织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从上到下与从下到上相结合。在统计考核结果和定性打分时,将学生、系和学院学生处给出的分值分别计算,划分不等的权重比例,其中学生分值占30,系占50,学生处占20。在此特别突出了学生参与考核,因为,学生对辅导员能否经常深入学生、及时落实关系到学生的各项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等最有发言权,他们的评价意见最能反映辅导员工作的优劣,也从制度上保证了辅导员工作以学生为本。最后,将考核结果与辅导员奖惩和津贴直接挂钩,作为辅导员提职晋级、评优奖励和职务评聘的重要依据。对辅导员的奖惩可以纳入全学院教职工序列,也可以单独设计奖惩系列。实践证明,科学的考核体系和全面的考核工作,可使辅导员找准定位,发现工作中的不足,促进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调动其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其加强和改进工作方法的热情,可起到对辅导员行为过程的控制作用和对工作成效的激励作用。
辅导员在高校是一支特殊的队伍,处在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线,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焦点较多。如果学院只是一味地强调辅导员要有奉献精神,强调队伍的稳定性,而不是真正地在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上下功夫,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学院应逐步建立完善一套旨在促进辅导员队伍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激励机制,院系组织和各有关方面要关心他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为他们排忧解难,做到“四少四多”,即少批评、多鼓励,少责难、多理解,少旁观、多配合,少空发议论、多解决实际问题。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生工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国教育报,2006-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