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白居易的名诗

白居易的名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白居易的名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白居易的名诗范文第1篇

染上赌瘾难自拔

宋显明初中毕业后就到公社当知青。凭着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他从乡干部一步步走上领导干部岗位。重庆直辖后,他调任合川市民政局副局长,成为了一名正处级领导干部。

随着职务的不断升迁,宋显明却放松了思想改造,他逐渐染上了赌博恶习,将赌桌变成了他的“办公桌”,常常伙同几个赌徒不分昼夜地赌博,一步一步走向罪恶的深渊……

在赌博中,宋显明出手越来越阔,开始带几千上万元,不久就变成了2万至4万元,最后竟达到6万元之多……他清楚地记得,自己仅仅赢过两次“小钱”。尽管如此,宋显明在赌桌上信守“愿赌服输”的所谓“规则”,从不赖账。赌徒们也认为,他算得上是一个“耿直”的人。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赌资的不断增加,他的工资收入和多年的储蓄对还赌债而言,简直是杯水车薪。

就这样,他已逐渐变成一个赌博的“瘾君子”,既没有钱,又特别想赌,甚至想弄点钱赌“大”一点,把以往输的钱捞回来。但如何才能弄到钱呢?经过一番苦思冥想,他终于产生了一个罪恶的念头:利用手中的职权,挪用公款来满足自己的赌瘾。

挪用公款无休止

1998年11月4日,宋显明担任了合川市残疾人联合会(下称残联)执行理事会理事长。上任后他得知,在1997年5月,合川市残联与重庆爱高电气有限公司准备成立合川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下称基金会)。同年6月,该市民政局批准同意成立基金会,基金会由爱高公司经营,合川市残联负责基金会的审计、监督和管理。

1998年11月,合川市政府成立了整顿“金融三乱”领导小组,任命宋显明为领导小组下设的基金会清理组组长。清理小组的职责是清算和履行基金会的债权债务。经过清算,爱高公司欠基金会人民币400万元,组织上要求宋显明负责追收欠款。本来这是一项严肃而责任重大的工作,但宋显明却认为这是自己挪用公款的难得机会。

从那以后,宋显明就多次以清理小组组长的名义,找爱高公司经营合伙人张某和周某收取欠款,至2001年11月,就陆续收回了112万元。这笔巨款,对正在狂赌中的宋显明来说,无疑是一笔重要的本钱。于是,他既不向合川市整顿“金融三乱”领导小组报告,也不交回单位,而是毫不犹豫地将112万元全部用于赌博。

在挥霍这些公款的同时,宋显明又在想方设法寻觅另外的赌资来源。2000年4月,他获悉,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在清理“三金三乱”中被撤销后,市财政局、民政局拨了一笔款用于偿还储户的存款,并将拨款交给原基金会会计邹某保管。另外,残联出售旧办公室收的定金也存放在邹某处。宋显明为了弄到更多的钱投入赌博,便利用职权,以追收欠款需要费用等名义,多次向邹某“借”钱。至2002年6月,宋显明就在邹某处“借”到44万余元,并全部投在了赌桌上。

在多年的赌博生涯中,到底赌了多少次,输了多少钱,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了。直到案发时,他才从办案人员口中得知,自己共挪用公款216万余元,并将其全部输掉。

忏悔沉痛但已迟

2003年9月18日,对于宋显明而言,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这天上午,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宋显明挪用公款、诈骗案进行一审宣判:宋显明犯挪用公款罪、诈骗罪,数罪并罚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自知罪孽深重的宋显明对判决结果没有异议,当场表示不上诉……

白居易的名诗范文第2篇

桃花以其俏丽的色彩、缤纷的落英、吉祥的象征触动着中国人的情绪和情感,被渗透、融汇了审美主体的心理因素,潜移默化地作为人们共同认可的一种信息载体,世代承袭相传,如同中国的‘梅文化’、‘兰文化’、‘菊文化’一样成为民族集体记忆和心理深层的积淀物,形成了中国的‘桃文化’。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一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千古流传,对后人的诗歌、佛学、园林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相传庐山花径公园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咏此诗的地方。花径公园,花指桃花、径指小路,公园大门有一副对联:“花开山寺、永留诗人”,旨在纪念白居易。1988年在园中建有“白居易草堂陈列室”,1996年著名雕塑家王克庆制作的白居易石像立于湖畔。花径亭中一横石上刻有“花径”二字,传说系白居易手书。花径公园中繁花似锦,亭台碑碣,曲径通幽,湖光山色,风景如画。

花径公园独特的环境、气候、光照,使得早春的桃花推迟至暮春或初夏始放,带给人们一种新的意境,勾起人们对春天美好的遐想和愉悦之情。白居易崇尚山水、师法自然的造园艺术手法在花径景区得到了很好的实践,使花径公园以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庐山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也是庐山的支柱产业。花径公园是庐山旅游一线第一个景区,有着丰富的资源,多年来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高度重视景区各项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完善花径景区旅游基础设施,提升了景区品位。在保护的基础上更好的利用庐山花径桃花资源,对促进园林事业发展,丰富花径景区文化内涵,提升庐山文化品位,繁荣庐山旅游市场经济,更好的保护世界文化景观、世界地质公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时代赋予桃花新的诗意不单单是指春天的一种象征了。“春色满园”、“桃李满天下”是欣欣向荣、硕果累累的象征;“桃李满树春似锦”则赋予桃花美好新的寓意。园艺工作者是城市环境的美容师,给人们提供奇花异卉是义不容辞的职责,繁荣桃花文化、保护开发花径桃花资源是其职责要求,从公园游览、园林造景、桃花选种多方面角度看要求丰富桃花品种资源,使桃花的色、香、味多方面让游客得到满足,从而达到审美愉悦的效果。具体在实践中可以在公园内大范围种植四季观赏桃花专供人们欣赏,如种植红色千瓣的红碧桃‘祥云’、红白相间粉红色条纹的花桃‘撒金桃’、粉红千瓣的人面桃‘美人桃’、树矮花妍的寿星桃‘千叶深红’、花叶争艳的‘紫叶桃’、枝叶婆娑的‘垂枝桃’以及毛桃、果桃等,以树型矮小奇特、枝干开展为优型树,由白色、深红、粉红、红白相间、红粉相问、一花二色的桃树栽种成行、成片、成林。花开时,繁花似锦、落英缤纷,使人赏心悦目,香醉忘忧。通过科学实验把江西的四月桃、北京的五月桃、浙江的六月桃、东北的七月桃、南京的八月桃、山西的九月桃以及陕西、河北的冬桃和大雪桃、云南的黄离密桃、甘肃的黄甘桃、陕西的黄肉桃、四川西昌的黄杏桃、唐太宗时有名的贡桃“金桃”、天津的水密桃等都请到花径公园落户,进一步丰富花径公园桃花品种资源。

保护开发庐山花径公园桃花资源还应加强宣传桃花文化资源力度,宣传桃花在文化、科研、旅游、经济、医药等方面的作用。可通过举办庐山花径公园桃花文化旅游节等活动,以赏桃、画桃、吟桃、品桃、购桃艺术纪念品等为主题,拓宽庐山旅游纪念品范围,开展桃花美容养颜健身咨询服务,让人们用通过眼、耳、鼻、口、舌进一步认识桃、了解桃;也可以举办庐山花径桃花文化学术研讨会、庐山白居易草堂文化学术研讨会,活跃庐山文化学术论坛,带动庐山旅游经济发展,通过桃花以点带面繁荣花径公园。

白居易的名诗范文第3篇

学生先找到的是琵琶女自叙身世的诗句:“自言本身京城女……”我请学生带感情的把这些诗句读一遍,然后请他谈谈琵琶女的遭遇。学生读的情感不是很到位,接着回答:“琵琶女年轻时受人追捧,生活奢华,年老后遭人遗弃,只好嫁给商人,孤独凄苦。”学生回答基本准确,但不够细腻,情感体验也就难以深入。

我请其他学生结合具体的诗句继续补充。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说明琵琶女不仅琵琶弹奏技艺高超,而且人长得美。”一个学生回答说。“很好,这两句话可以看出琵琶女‘色艺俱佳’。”我及时肯定并追问,“知道这句诗用了什么手法吗?”“衬托,用‘善才’和‘秋娘’衬托琵琶女。”学生回答快速准确。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云蓖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四句诗不仅表现了琵琶女受到追捧,而且写出了她的生活豪华奢侈;而‘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和前面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琵琶女年老后不再受到别人的追捧,只好嫁给商人。”另一个学生回答说。他的回答全面细致,赢得了其他学生的赞许。我表扬了她,也追问了两个问题:“按理说琵琶女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许弹琵琶的技艺会更好呢,为什么反而受到抛弃呢?再说嫁给商人也不错啊,不是有‘宁在宝马车上哭,不在自行车后笑’的说法吗?”学生哈哈大笑,并很快明白了:琵琶女受抛弃不是因为技艺,而是因为年长色衰,可见是一个被侮辱的形象;而商人在那时的地位非常低下(商人为士农工商“四民”之末),嫁给商人正好说明了琵琶女今日遭遇之凄惨。

“琵琶女本来是京城人,而现在嫁到了浔阳,而且一个人独守空船,所以很寂寞很悲伤。”又一个学生补充道。

看大家回答差不多了,我及时小结:“同学们回答得很好,琵琶女本是京城名妓,而今沦落江湖;过去年轻美貌,而现在年长色衰;以前门庭若市,而今日独守空船;其心中悲凉凄苦可想而知,那么,白居易呢?一个著名诗人、朝廷命官何以也有这样的‘沦落’感呢?请同学们找出具体的诗句谈一谈。”我顺势把课堂向前推进。

学生快速找出了白居易自叙的诗句:“我从去年辞帝京……”我同样请学生深情朗读,并结合具体诗句谈白居易的“沦落”经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可看出诗人本来在京城做官,现在被贬到江州做司马,内心同样十分凄苦。”学生回答很快,我肯定了他并顺便交待了白居易被贬的原因。

“‘浔阳地僻无音乐……往往取酒还独倾……’等诗句说明浔阳环境非常差,而且诗人非常孤独。”另一学生补充道。我追问了一句:“是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非常差,差到什么程度呢?诗句中有具体的意象吗?”学生很快找出了“黄芦、苦竹、啼鹃、哀猿”等意象,我继续追问:“浔阳自然环境真的这么悲切凄苦吗?”学生在我的引导下明白了这里是“以情驭景”的写法:以“悲切”之眼观物,物皆着“悲切”之色彩;从而更深地体会到诗人内心的痛苦。

我小结两位学生的回答后,请学生把琵琶女和白居易自叙身上的诗句连起来读一下,并思考一下这两个人有着的“沦落”遭遇有着怎样的共同点。

学生读完后陆续回答。

“两人都是从繁华的京城沦落到偏僻的浔阳,一个是年长色衰被迫嫁做商人的妻子,一个是获罪被贬到江州做司马。”

“两人都曾经有过奢华的让人羡慕的生活,而现在的生活都十分糟糕。”

两个学生的回答不错,但仍可深入,引导后学生继续回答:“两人都很有才干,琵琶女有高超的演奏技艺,白居易的文学才华闻名当世,可是一个被抛弃,一个被贬官,都不被人重视。”学生的这个回答已经很到位了。到此,两人的形象已经很明确了,但我想还可以更深入一些。

我肯定了学生的回答,继续追问:“不错,两人有着不同寻常的才干,不仅不被重视,反而都遭到抛弃;那么,是谁抛弃了他们?为什么要抛弃他们?造成他们‘沦落’悲剧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请大家思考。”

我话音未落,就有学生回答:“抛弃琵琶女的是武陵少年和老鸨,抛弃白居易的是皇帝,造成他们悲剧的原因是当时冷漠的社会。”回答干净利索,获得了不少学生的认可。这样回答自然是对的,但是总有些不对劲。“有一定道理,白居易可以说是皇帝抛弃,但琵琶女年长色衰,抛弃她的恐怕不仅仅是武陵少年和老鸨了,还有谁呢?”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明白了抛弃琵琶女的除了武陵少年和老鸨等人外,还有另外一个人:时光老人。

在这个基础上,我说:“实际上,我们都没有琵琶女和白居易那样的经历,但是诗人发出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慨叹却激起了我们内心持久的共鸣,这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在永恒的时光面前都是弃儿,尤其在我们遭遇挫折时,这种喟叹便从心底油然而生,真可谓是千古一叹啊。”这一段话令学生大为折服,他们眼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但我没有停止,稍作停顿后继续说:“这声慨叹历经千年而更加清晰,在慨叹之余,我们能否给这声叹息一些慰藉,或者说给他们找出一条慰藉之道呢?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再一次将课堂推向深入。

学生讨论得很热烈,但没有人愿意回答。可能是问题指向不明确,或者是难度超出了他们的思考范围。

“大家不妨先结合琵琶女和白居易谈起,给他们提供一条救赎之道。”我把问题更明确了一些。这下就有学生回答了:“给琵琶女找一个欣赏她的人,找一个知音;白居易,就只能等着皇帝的召唤了。”他的回答引起哄堂大笑,我也笑了。

“这也是一个办法,我看最欣赏琵琶女的是白居易,干脆让白居易把琵琶女带走得了,但这是不可能的;”我的调侃引发了更大的笑声,“万一她找不到怎么办呢?而就白居易而言,就算皇上召回了他,也不见得他的才能就能得到充分的施展;事实上,白居易后来被皇上召回了,但是他不再批判现实了,他的棱角已被命运和挫折磨平。”这一番话后,学生又糊涂了。

“那只能改变社会了,创造一个给每一个人都能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社会。”又有学生回答。这自然是对的,我肯定了他:“不错,这是一个好办法,但一个人是很难改变社会的,而且就算社会进步了,也不见得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会,今天我们欣逢盛世,但不也难免有这样的喟叹吗?”

这下学生真的无话可说了。

白居易的名诗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白居易;音乐思想;感情

白居易,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流传于世的诗作有2800余首,其中与音乐有关的有近700首。诗中对各种音乐要素理解透彻,描写细致。同时,这些篇章也是极为珍贵的音乐文化遗产。

一、白居易与乐器

白居易酷爱鼓琴并善弹之。正如他在《好弹琴》中所云:“本性好丝桐”,“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又云:“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船夜援琴》)。琴成为他赖以寄托、抒怀的精神支柱:“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阴雨》)在诗人的心目中,除读书弹琴外,别无所求。在《履道新居》中写着:“琴书中有得,衣食外何求。”

白居易不仅爱琴,而且弹得一手好琴。“自觉弦指下,不是寻常声”(《寄崔少监》)。在他家中还专门建造了一个琴亭,为弹琴会友所用。他最喜爱的琴是“博陵崔晦叔所与”,其“韵甚清”。

琵琶也是白居易的喜爱,一首《琵琶行》更是将音乐的美妙与文学的意境相融合得妙绝入神。诗人在《听曹刚琵琶兼示重莲》中写道:“拨拨弦弦意不同,胡啼番语两玲珑。谁能截的曹刚手,插向重帘衣袖中。”对“胡啼”“番语”和胡人曹刚弹琵琶的高超技巧大加赞赏。诗人在《云和》诗中写道:“非琴非瑟也非筝,拨柱推弦调未成。欲散白头千万恨,只消红袖两三声。”首句“非琴非瑟也非筝”就是指琵琶,“云和”为阳刚神灵之象征,从题名“云和”及诗意来看,诗人“散恨”不寄托神明,不寄托宗教,而只用美丽的女子弹“两三声”琵琶,即可消除一切烦恼——“千万恨”,可见诗人对音乐的独特见解和对琵琶的钟爱。

除琴、琵琶之外,白居易对筝、筚篥、芦管等都有研究。诗人在音乐方面可谓有着深厚功底,这显然与他平日对乐器的了解和思考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才能将音乐和文学结合得水融,恰如其分。

二、从《琵琶行》看音乐在白诗中的表现

白居易的《琵琶行》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被认为是中国诗史上写音乐的最为杰出的一首,其写作技巧非常高妙。它把弹奏者起伏跌宕的思绪贯穿于演奏始终,使其音乐内容具有明确的主题。写演奏时边写指法技巧,边写奏出的乐音。写乐音,使用了各种手法:不仅以视觉比听觉,而且以听觉比听觉,强化了音乐的形象;有时同时摹写几种乐音,视觉与听觉同时显露,使人耳不暇接;在摹写乐音时,还注意把描写的手法与诗歌的音韵相配合,从而描绘出一个个优美动人的意境;在演奏中旋律不断发生着变化,无论是高亢还是低沉,无论是流利还是涩滞,都能各尽其妙。演奏过程也起伏多变:由低音入又渐入低潮,最后陡然转入,在中戛然而止。曲终时再用侧面描写,以烘托其效果,在音乐描写方面,此诗确实达到一个时代的高峰。

首先,作者从“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这一环境气氛的烘托开始,在寂静的江面上忽然乐声由远而近,划破夜空,把“醉不成欢惨将别”的哀伤推引出来,“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这是诗人情绪与整个环境气氛的转折点。此时,江船、江水以及人都出现了一种静止状态,表现一种宁静之美。接着琵琶声出现,有了“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的句子。这表现了琵琶女在低沉幽咽的音调中,哀伤到极致,为后来琵琶女的愁恨迸发埋下伏笔。此时,江上的一切都是凝固的,而唯一留下的空间就是让读者去无限想象琵琶女细腻的内心活动。这种休止符的运用,将虚实相间的表现手法发挥的惟妙惟肖,用无声托有声,用休止强调乐曲效果,也突出了音乐的主题。接着,在情绪不断高涨之后,音乐达到了极点,琵琶女的叙述变成了对社会不平的一曲控诉!这控诉势如“银瓶乍破”,又如“水浆迸发”,当演奏者与听众心潮澎湃达到极点之后,“四弦一声如裂帛”,并在最处,琵琶声戛然而止。此时,“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诗人第二次正面描写休止,再次将听众引入到悲伤的环境中去。

节奏的变化又是作者内心变化引起观众共鸣的又一亮点。起先,整个环境气氛很平静,节奏平稳。接着,“轻拢慢捻抹复挑”,似乎是带有吟诵式的散板,节奏自由轻快,抒发琵琶女的感叹,把人们带入一个可以自由想象的空间,紧接着就“急雨”如“私雨”,“大珠小珠落玉盘”,随着情感的触发,节奏在急板和慢板之中交替。在平稳的慢板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琵琶女在慢慢倾诉,保持了悲怨的感情基调。在一个无声的休止之后,节奏骤变,“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急切的快板将乐曲推向。琵琶女的哀怨与诗人内心的感伤,势如汹涌波涛,一发不可收拾。这种节奏变换,使描述充满了动态效应,赋予了诗句以音乐形象的具体化表现。

白居易大诗人用丰富、传神、生动、准确和形象比喻,将自己对音乐的深刻领悟和独特见解表达出来,引人入胜,耐人寻味。他肯定了音乐的社会作用,强调了音乐内容的重要性。今天,白居易已成为世界上的著名诗人之一,他的诗歌甚至已被翻译成各种外文,在各国人民中间享有盛誉。他的不朽作品和音乐理论,无论在文学史或音乐发展史上都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

参考文献:

[1]崔颖.浅谈《琵琶行》的艺术美[J].职业.2009(12)

[2]吴加才.论白居易的诗歌理论[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04)

白居易的名诗范文第5篇

一、呈示寄赠

这是当时最普遍的方式,如李白的《赠汪伦》《沙丘城下寄杜甫》,孟浩然的《秋登万山寄张五》等。有时诗人直接把自己的新作向友人吟诵,如杜甫的诗友苏涣,曾到杜甫的船上拜访,当面把自己的诗吟诵给杜甫听。

二、投诸名流

唐代许多文人雅士为了获得声誉,顺利及第,往往会把自己的得意之作献给当时的名流,以显露才华,提高自己的身价。如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就是献给丞相张九龄的;朱庆馀的《闺意献张水部》,是献给水部郎中张籍的。

三、即席赋诗

不少诗人才华横溢,出口成章,能即席吟诗。如王勃的《滕王阁序》、郑谷的《席上贻歌者》都是席上之作。大历年间,卢纶、韩胡等人常常奔走于王公贵戚的宴席上赋咏酬答,以提高自己的名声。

四、墙壁题诗

驿馆、驿亭、寺观等公开场所的墙壁、柱子,都是唐代诗人约定俗成的诗歌“发表园地”。如宋之问的《题大庾岭北驿》、骆宾王《在狱咏蝉》等诗就是题写在墙壁上的。白居易在《蓝桥驿见元九诗》中写道:“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五、诗板题诗

这是中唐以后较为流行的一种方式。用诗板题诗,然后挂起来,供人阅读。晚唐咸通年间,诗人恭能经过蜀地泉亭,曾看见“亭中有诗板百余”,可见诗板题诗在当时很普遍。设立诗板的多是当地县令、寺观主人等,他们请过路的人留下诗篇,以求为本地、本寺观增光添彩。

六、画上题诗

诗人在绘画作品上题诗,画旁有诗,诗旁有画,诗画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画以诗名,诗以画传。如韦庄《金陵图》就是一首题画之作,诗人看了六幅描画南朝史事的彩绘,有感而发,便挥笔在画上题诗。

七、诗人卖诗

古代没有稿费,但有“润笔”,写诗可以索取润笔费。中唐后卖诗的现象比较普遍,名人诗价值高,最高的要数白居易、元稹了。白居易一首《长恨歌》在当时卖到五百金。这极大地刺激了诗人的创作热情,也使诗可以大量流传。

八、故意“丢诗”

相关期刊更多

分析化学

SCI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院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教育部

家具与环境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京家具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