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技术创新

农业技术创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技术创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业技术创新

农业技术创新范文第1篇

1.1杭州都市农业

都市农业是一种与城市经济、文化、科技密切相关的农业现象,是都市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农村与城市、农业与非农产业进一步融合过程中的一种现代农业。它具有经济、杖会和生态三大功能。基于市场供求关系的根本转变,我国加入WTO后对农业的挑战及杭州大都市建设的需要,杭州市政府于2002年初及时提出了发展都市农业的决策,之后逐步明确了都市农业的布局,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2003年初正式出台了“杭州市发展都市农业实施意见”。该实施意见把杭州农业划分为城市生态农业圈、平原高效农业圈和山区特色农业圈,明确茶叶、花卉苗木、水产、节粮型畜禽、蔬菜、竹业为重点发展的六大优势产业,大力培育水果、干果、蚕桑、中药材、蜂业等五大特色产业,着力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

1.2杭州都市农业对技术创新的要求

1.2.1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呼唤农业技术的突破:一方面杭州市的农业无论是产量、质量和效益等方面已到了一个较高的阶段,进一步发展将遇到资源、市场、技术诸方面更大的束缚;同时杭州市的人均农业资源严重不足,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较快,使农业生产相对成本高于周边地区。因此,杭州农业的唯一出路是依靠农业技术的持续创新,不断提高竞争能力。在技术创新的选择上尤其要强调被动的适应性创新与战略调整和持续发展需要的主动性创新的结合。

1.2.2都市农业为技术创新拓展了新的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都市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除了生产功能这一共同特性外,尚有生态和社会(生活)两大功能,强调城乡的协调统一,因此必须通过农业技术创新同时解决城市生态、市民生活与旅游观光及农业文化体验等要求,解决好农业自身污染,提供休闲设施,创造人文景观,挖掘农业文化等已成为新的课题;此外一体化建设中的规划、环境建设等都大大拓宽了农业技术的空间,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根据杭州都市农业的实际,农业技术创新的主要任务是:为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提高效益,不断提高优势农业产业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名特产品的产量、质量和种养效益,不断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农业生态建设和观光农业提供新模式,提高农业生产者素质等方面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撑和综合服务。

2杭州市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市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在政府的直接管理下,为传统农业技术进步与促进农业的发展起着支撑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都市农业的发展已不相适应。

2.1研究开发主体布局不合理。现有市属农口5个科研所职责不明确、重点不突出,研究内容时有交叉和低水平的重复;研究内容与生产实际时有脱节,不能满足都市农业发展之需要;与上游研发机构和下游推广机构联系不紧密,成果转化效率不高,在农业中的显示度不高;研究机构与业务管理和技术推广部门职责不清,协作机制不健全,所站、所处、处站之间“争饭”的现象也普遍存在,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2.2基层技术推广体系力量薄弱,难以承担新技术普及推广及农民技术培训等职能。表现为,一是乡镇农技部门人员少,结构不合理,队伍不稳定,兼职化现象严重;二是县(区)以下推广部门缺乏基本的实验基地,推广手段落后;三是缺乏知识更新,知识老化,对现代效益农业知识知之甚少。推广部「〕与企业、协作组织的研发推广缺乏必要的联系。

2.3民间技术力量薄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协作组织重生产流通,轻技术创新,内部技术力量薄弱,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差,缺乏持续的技术支撑。

2.4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创新的动力不足。研究推广体制不顺,大多为行政的附属,行政化倾向严重,外部市场机制尚未建立,内部分配、人员考核、人事等机制不活,竞争的氛围不足。

2.5技术需求不旺。由于生产规模小,生产主体一农民缺乏技术投人热情,自身科学文化素质低,接受能力弱,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抗风险能力弱,导致技术需求不旺。

2.6投人渠道单一,投人不足。目前农业技术创新以单纯的政府投人为主,尚未建立多元化投人机制,其投人少,难以满足创新的需要。

2.7宏观上市政府至今尚未制订农业技术发展规划,对技术创新的目标,激励机制等缺乏政策引导,导致研究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一定程度上造成技术资源的浪费。由于以上创新体系上的不完善,严重影响了农业技术创新能力。主要表现为创新的意识不强,动力不足,创新人才奇缺,创新成果贮备不足。

3杭州市都市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构想

3.1农业技术创新的特点

农业技术创新是典型的公共产品,这是因为:第一,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的分散性使得农业生产单位相对来说规模较小,一般都是以农户为生产单位。其次,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第三,农业技术创新既受经济规律支配,也受生物规律支配;农业技术创新的运行受自然力的影响较大;农业技术创新的周期和所需时间较长,一般需要8一10年,在时序上相对落后于其它产业。农业技术创新的公共产品特性还表现在:第一,创新技术效应的非排它性。农业技术创新主要是生物技术、耕作制度等领域的进步,具有很强的通用性,不同的农户都可以使用。第二,农业技术创新的潜在需求量比较大,但现实有效需求却明显不足。无数分散的农户对农业技术创新都具有强烈的需求,但是单个农户不可能支付昂贵的研制费用去购买创新的农业技术。第三,农业技术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农业技术创新的公共产品特性决定了市场机制无法有效保证农业技术的持续创新。

3.2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

3.2.1农业技术研究开发主体:建立市、县(区)农业科研机构和民营科研机构(技术企业)共同构成的多元化研发体系。根据农业技术公共产品的特点,把政府属农业科研机构确定为现阶段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的位置(这与其他行业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有所不同),而且必须从法规、制度、政策上保障其主体地位。我市目前首先应整合市属农业科研机构的力量,组建杭州市农科院,实现人、材、物等技术资源的共享,形成合力,重点解决我市都市农业发展中的关键性、共性、资源性和前瞻性技术问题。同时整合县(区)属农业科研机构,与市属科研机构建立纵向联合,使之在区域特色农业开发中提供技术支撑。积极扶持民营技术机构,一是帮助农业企业做大做强,通过政府扶持和市场引导,在效益农业相关的种子种苗、农业资材及农产品加工等技术领域开展研发,以物化技术的形式成为效益农业中的一支重要的技术力量。二是加强农业生产合作组织(产业协会)中的技术力量,开展产业相关的全程技术引进与研发,使之在做强做大产业发挥独一无二的技术支撑作用。

3.2.2农业技术推广普及主体:建立高效协作的技术推广体系,促进成果的普及,转变为现实生产力。首先必须健全现有四级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充实一线力量,调整布局,更新知识,改善条件,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服务,拓宽推广网络的功能,强化其在上联科研院所,下联千家万户,横联农业企业、产业协会等方面的功能,在技术推广中发挥主渠道作用。积极创造条件,发挥农业企业在物化技术普及,产业协会在产业技术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农业技术示范园区和产业协会十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十农户的产业化形式是现阶段农业技术普及的重要形式。

3.2.3农业技术管理主体:职能、精简、高效的技术管理体系的建立是整个创新体系高效运转的保证。根据现阶段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实际,建立以市、县(区)农业行政管理部门为主体,财政、科技、人事等部门配合的农业技术管理体系。农业管理部门主要行使以下管理职能:一是人才队伍管理,制订队伍建设目标结构,建立分级管理体系;实施农业人才培养工程。二是创新主体的管理,保证主体之间的协调。三是项目管理,把农业科研、推广、基地建设等项目从现有渠道切块到农业行政管理部门,以提高项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财政、科技、人事等部门是重要的管理主体之一,在科技经费、科技政策、人才培养、奖励等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

3.3农业技术创新的模式及政策选择

建立政府启动与市场导向相结合,技术供给与需求双向互动,农科教结合、科技链与产业链联动的农业技术创新模式。以政府为推动和投人主体,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多元投人机制。

3.3.1政府启动。从农业技术创新属公共产品这一特性出发,加之我市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的艰苦转型期,政府必须充分利用WTo的“绿箱”政策,加大投人,成为农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主体和投人主体。一是加强创新主体建设,借鉴发达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把承担公益型技术研究与普及的创新主体在改革分流的前提下,予以保留,通过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实行市、县(区)地方财政供给,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保证其财政体制和创新主体地位不变;通过政策、税收、信贷和项目投入等形式支持民营研发和推广主体的建设,逐步培养其创新能力。二是大力组织重大技术攻关和支持公益性农业技术活动,对事关地区全局性、关键性、前瞻性的技术由政府组织重大攻关;以提高普及为目标,大力组织种子种苗、高产高效种养、无公害技术、优势产业相关技术的研究推广,提高整体技术水平;加强农业信息、农业技术条件、人才队伍建设及提高农民素质等基础性投人。

3.3.2充分引入市场机制,使之在技术资源配置、加快自主技术创新中起关键性作用。一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鼓励创新主体,尤其是民营创新主体,开展非公益性技术的自主创新,自主经营,通过技术交易,实现创新价值,得到自我发展,政府对其中公益性部分以“后收购”的形式进行补偿。二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这是最经济、最有效、最持久的激励机制。合理界定知识产权,使知识资本化,既调动政府属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又能有效地保护民营主体的知识产权和合法利益。三是引人市场竞争机制来配置技术资源,尤其是项目经费,在项目切块管理的前提下,使政府组织的项目和政府与社会共同组织的项目全面实行公开招标,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杜绝行政人员分配项目经费的弊病,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资源的作用。

农业技术创新范文第2篇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紧缺。随着我国人口的逐渐增多,农业的发展将有更多的制约因素。因此,加大力度发展农业,进行农业技术的创新,并加大农业技术的扩散,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对现有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农业的良性发展。

1 分析农业技术扩散的影响因素

农业技术扩散系统按照信息交流的基本模式运行,它的过程包括供给、交流、采用子过程。农业科技创新速度在不断加快,中国的农业由以资源为基础转向以技术为基础,在技术的发展方向上,由常规品种演进为杂交品种。

在农业技术的扩散过程中,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区域性差异

由于我国的国土面积较大,各个地方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差距,对于品种的要求也就不同。新品种选育成功后,推广过程必须要经过试点,符合当地种植条件的,才可以进行推广。

1.2 持续时间长

以水稻为例,选育新品种,从开始选育到最终推广需要4-8a的时间,品种更新的速度慢。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对象是农民,他们的素质参差不齐,在进行农业技术扩散时,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

1.3 传递需求信息不畅

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如报纸、电台等传媒较少,传播渠道较为有限。具体表现在:信息设备人均拥有量较少;信息传递的成本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信息的传递。

1.4 农业科技推广机构运转不灵活

农业科技推广机构运转存在以下现象:农业内部的各个部门相互分离;农业和其他涉及农业的部门分割开来,例如农业技术推广站和生产资料公司在农业生产上难以达到同步、配套,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农业推广的队伍人员配备不充足,专业水平较低,学历层次较低,总体质量显得单薄。此外,推广站的经费不足,福利相对较差,推广站没有办法进行其他的经营创收活动。

1.5 农民素质低

农业技术员出现了断层的现象。现在的农村,年轻、有文化的选择外出务工,剩下的劳动力文化基础较差,对新技术知识接受的能力不强,并且学习的机会较少,导致新技术推广的困难。

1.6 农户技术的应用障碍

在农村,要想使农民接受并且运用农业技术,要克服许多环境因素。主要有:信息传播的渠道不畅通应用技术的成本不断上涨;拥有的资金较为短缺,贷款难度较大;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技术应用风险较大。

1.7 技术扩散较为复杂

农业技术的扩散过程较为复杂,包括技术来源、技术接受、技术应用、技术作用效果。它和一般的技术扩散有很大的不同。农业技术要成功推广,需要经过技术采用、技术应用、技术评价3个环节,这3个阶段顺利进行,还需要内外环境因素的有机配合。

2 农业技术扩散的方法

要加快我国农业技术扩散的速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2.1 增加资金投入

资金缺乏成为制约农业技术扩散的重要因素。农业资金不仅有利于农业技术的应用,还有助于农业技术的扩散。因此,国家财政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增加经费。银行应该在新技术贷款上放松条件,在利率、还款期限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地方政府应增加一定的技术补贴,以便提高农民对新技术应用的积极性。

2.2 完善信息传播网络系统

农村的信息传播网络系统应该是高效、灵活、渠道多种、形式多样的系统。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便于新技术的应用和扩散。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这样的系统对加强交流、应对竞争是有力因素。农民可以在农业技术市场中买到比较先进、实用、价格低廉的技术,农民在应用技术的过程中及时与外界交流,可以提高农民应用新技术的兴趣,有利于农业技术的扩散。

2.3 降低新技术应用的风险

自然条件、市场等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大,农民很难接受新技术。为减少这种风险,在推广技术项目时,注重推广实用性较强、操作方便、效果明显、风险较小的技术,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在农业发展不同阶段,选取适宜的技术类型。政府发放技术应用风险补贴,并定时相关的信息,使农民对此有较为详细的了解。

农业技术创新范文第3篇

1将休闲行业与农业技术发展有机结合

将休闲行业与农业技术发展有机结合是保证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合理构建首要前提和保障。如果两者没有有机结合,只是在形式上结合,最终就会导致两者貌合神离,无法真正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观光体验,最终也无法达到推动广西休闲旅游行业以及农业技术行业发展的目的。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其实就是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使广西的休闲旅游行业完全地渗透着农业技术相关的内容,同时广西农业技术的发展也要充分融入休闲旅游的相关元素。例如,铁皮石斛是广西的道地名贵保健中药,有“仙草之首”的美称,能够有效滋养五脏,具有良好的养生功效。但在前来广西观光旅游的游客中,只有一小部分人了解广西有关铁皮石斛的相关种植知识及保健功能,而使得广西铁皮石斛种植行业发展堪忧。而通过构建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在观光客较多、人流量较大的旅游观光地区进行铁皮石斛种植及使用功能的相关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广西铁皮石斛,同时也可以与一些旅游公司合作,制定铁皮石斛宣传手册,生产优质的铁皮石斛鲜条进行销售,或在农家乐、酒店等地方当作特色产品销售等。除此之外,也可以在铁皮石斛种植的地区组织安排游客进行种植、采摘体验,不仅能够有效保证广西农业技术的全面推广,同时也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推进广西休闲旅游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为广西经济的发展注入更多的动力。

2保证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富有地方特色

要想有效构建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证广西休闲行业的发展与农业技术的推广具有一定的广西特色。当前,地方区域特色的严重缺乏是广西休闲旅游行业及农业技术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点问题,在构建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过程中,要想保证其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使其具有广西的地方特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为每一个前来观光体验的人们留下不一样的影响,使其有更加新奇的感受,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观光体验,为广西经济放入发展提供动力。广西的休闲旅游企业应加强与当地农户的合作,引进资金来修缮农户住所,将其统一规划建设,给人们不同的视觉感受。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加大投入,组织当地居民加入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中,引进更多的休闲农业项目,引导游客住到农户家中,使其在娱乐的同时也能体验到广西当地民俗农业文化,在发展旅游行业的同时有效地推广广西农业技术。

3合理建设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园区

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合理地建设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园区是构建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当地政府以及相关的旅游部门应加大投入,结合广西当地的景观环境以及农业发展特点,建设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园区。目前,在桂平市的石咀镇小汶农业示范园,就建设有铁皮石斛种植观光区、十多种名优水果采摘体验区、钓鱼烧烤及农家餐厅,为人们提供观光场地,在休闲观光的同时,也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地的水果栽培及农业技术措施等。同时,该示范场在304省道旁边,其不远处还有一处北回归线公园,从市区乘坐8路公交车就能够直接到达,交通十分便捷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观光。除了建设示范园,将一些综合的农业种植园逐步改建成乡村旅游园区,也能够将广西的休闲行业与农业技术创新结合,保证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有效构建。

4结语

农业技术创新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推广创新

我国生态农业经过20多年的推广历程,依然处于试点阶段,可以说生态农业在我国的推广步履缓慢,这其中既有内部因素的制约,也有外部因素的影响。本文着重分析生态农业推广缓慢的技术创新内因。

推广学认为,影响一项创新被采用速度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创新的特性。这里所讲的创新特性强调的是指潜在采用者对创新特性的认识,或者说是潜在采用者所感知到的创新特性,而非技术专家或行为变革者所理解的创新特性。要想推广我国的生态农业,必须先了解它的技术创新特性。研究表明,影响创新采用的创新特性主要相对优越性、相容性、复杂性、可实验性和可观察性。

1生态农业的相对优越性

所谓相对优越性,是指一项创新的采用较未采用前的状况的改进程度。创新优越性与创新采用率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潜在采用者感到创新的优越性越明显,其采用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所谓生态农业的相对优越性指的是生态农业与以往其他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的相对优越程度。下面主要从效益性因素来分析。

这里所说的效益性因素包括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我国当前的生态农业的试点来看,生态农业的三个效益是较为明显的。

我国1993年开始建立的51个生态农业示范县经过5年的实践,取得了比预期更好的效果。首先是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51个县中实施生态农业建设的,1994~1997年平均年增长分别为8.4%、7.2%和6.8%,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分别高2.2%、0.6%和1.5%。其次是显著改善了生态环境。经过5年的努力,试点期间水土流失治理率达73.4%,土地荒漠化治理率达60.5%,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高。其三是推动了农村社会的进步,拓宽了农林牧渔各业的生产领域,缓解了新的就业压力,如湖北省京山县在建设生态农业中产生了“三回流”现象,山下人往山上流,城里人往乡下流,县外人往县内流。至1998年该县农村劳动力有11万人从农田中脱离出来、转向林果业、养殖业和二三产业,占农村劳动力的57%。

但是,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生产模式相比,在经济效益上的优越性并不突出。在全国2400多个生态村和生态试点中,几乎没有一个村镇经济发展水平能在当地居于首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者居多。纵观我国所有的亿元村镇,均是靠大力发展乡镇工业致富的。而追求生态建设的村镇,主要力量都放在了改土造田、林网建设、太阳能建设、沼气利用、生物链建设上了,工业往往发展不快,或者被有意加以控制。因此,在现阶段,由于各种限制,生态农业的生态效益还无法“显化”为丰厚的经济效益,它主要是综合效益明显,远期效益突出,而农民是最讲实惠的,他们只看重经济效益,而且是只看重近期的经济效益,并以此单项指标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南,从而大大缩小了农民对生态农业优越性的实际体验。

2生态农业的相容性

相容性是指潜在采用者认为创新与其需要、既有的观念、以往及现在的经验等相适合的程度。从创新采用导致的不确定性而言,相容性越高,意味着采用创新的不确定性越小,从而对采用者的冲击越小,不至于受太大的抵制。一般来说,相容性往往会影响潜在采用者对创新的认可。

就目前来说,我国广大地区的农民对生态农业知识知之甚少,对常规农业存在难以割舍的恋旧情结,再加上我国农业的总体利益较低,农民们从心理上认为农业不能使自己致富,因而对生态农业持怀疑态度,没有情感上的需求。一方面是因为常规现代化农业从50年代起就开始宣传,已对农业科技人员、管理者和农民起到较深的潜移默化作用,人们一讲农业现代化就自然想起“四化”,对“四化”可能引起的副作用不熟悉,对全球现今的新发展不了解,习惯性认识有意无意地阻碍着人们对生态农业的认同。另一方面,生态农业毕竟是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很多人并不了解它的实质内涵、它的优越性和他的技术要求,推动起来也容易被动和盲目。此外,我国生态农业研究和实践上处于起步阶段,理论上的阐述比较复杂,科技研究还不够深入,实践效果的定量分析和描述也很不够,尤其是未总结出一套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短时间内就出效益的生态农业实用技术,这些也是影响生态农业相容性的原因。

3生态农业的复杂性

复杂性是指一项创新被认为难以理解和使用的程度。一般说来,创新越易于理解和使用,其被采用的可能性也就较大。复杂性和采用者对自身能力的评估都是一种主观感觉。一种创新的复杂性越高,自觉可以领会和使用该创新的人就越少,因此人们采用创新的可能性也就越低。

从总体上讲,我国生态农业比较复杂难以理解。首先,生态农业的系统既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又是一个松散的集合体,有多重时空上的相对独立的组分组成,这些组分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在一起,或构成时间上的延续,或得到空间上的互补。其次,在食物链设计上,试验的农业生物数量和种类、物质和能量投入的最佳值、生产管理条件等都要从实践中获得数据加以分析,拿出科学的依据,而这无疑是一个艰辛和复杂的过程。其三,生态农业的原理、原则过于抽象,难于为大多数农民所掌握。例如,何为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如何协调系统和组分间的关系?如何充分发挥系统的组织作用等等问题,这都是很难掌握的。最后,生态农业强调的是对现有的技术的优化组合,这是生态农业的创新之处,但过多的利用现有技术往往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即生态农业同其他农业形式没有什么区别。同时,由于生态农业的技术支持系统不过硬,缺乏具体的优化组合技术,又受系统复杂多样性的影响,如何在实际生产中实现技术的有效组合仍是一个难以把握的问题。如农业资源保护增殖技术、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农业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等都比较抽象难懂,再加上农民的知识水平有限,要真正掌握生态农业的技术可以说是非常困难。

4生态农业的可实验性

可实验性是指用户在正式采用创新前对创新性能所能试验、考察的可能性。由于采用创新的决策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消除不确定性和风险感的过程,即使是有限度的实验或使用,也能够使用户对创新的特点和功能有一个实在的感觉,帮助消除诸多担忧和疑虑,从而有利于创新的扩散,因此,创新的可实验性越强,创新的采用率越高,它们之间有正向的相关关系。

总体上讲,我国的生态农业的可实验性较差。由于生态农业是一个涉及多学科技术的生产体系,技术种类需要多而且整合起来还比较复杂,且短期内不易见效益,单靠农民现有的知识水平难以消化和掌握,更别提单独操作和实验了。特别是对生态农业的早期采纳者来说,它们对生态农业可实验性特别看重,因为它们可参考的经验不多,他们可以借鉴的通常只有从大众媒体获得的有关生态农业的一般知识。因此,他们常常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感,对采用可实验性较差的生态农业可以说是慎之又慎。从宏观上来说,对于一个生态农业示范县或省,生态农业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事业,建设面广,综合性强,单纯靠某一个部门的力量是难以奏效的,生态农业必须在政府的领导下,把相关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结合起来,按照各自的业务要求,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统一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农民采用生态农业的积极性,以弥补生态农业可实验性较差的不足。

5生态农业的可察性

可察性是指创新的采用结果对其他人来说显而易见的程度。有些创新被采用后不易为人所知,有些创新的采用则一目了然,尽人所知,通常,对大多数创新来说,可察性是和其采用率呈正相关关系。

由于生态农业毕竟是农业,无论是生产过程或是最终产品,外观上和其他农业的区别不大,其效益具有滞后性,因而,导致其可察性在短时间内不够明显。从附表可以看出,河南内乡县各种生态农业类型1999年比1995年粮食产量增长幅度远没有环境效益的增幅大,单从粮食产量这种可察性方面来看,生态农业的可察性就比较低。不过,近年来,我国大力宣传和发展生态农业,特别是51个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的成功,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相比,可察性有所提高。

总而言之,我国生态农业虽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受各种条件所限,优越性不很明显,再加上它的可容性低、比较复杂、可试验性和可察性都比较低等特性,决定了其对农民的吸引力有限,而生态农业技术创新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其对政府的吸引力很大(生态农业的社会效益和长远效益所至),这也正是国内所有生态农业试点均为各级政府组织和扶持,而农民大范围的自发“学习”却是一个十分缓慢进程之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1刘思华.生态农业若干建设问题研究.中国生态农业研究学报,2001(2)

2张劲松.加快生态农业建设,积极发展绿色食品.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12)

3陶战等.我国“十五”计划期间推进生态发展的目标和措施.农业环境与发展,1999(3)

农业技术创新范文第5篇

“西农模式”是时代的产物,是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一个创造。21世纪以来,随着农业产业化程度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趋于多元,固有的由政府主导的单一农技推广方式已经难于适应这一现状,需要探索、寻找新的农业科技推广路径[1]。近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国家财政部和陕西省政府的支持下,经过8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独具特色的“西农模式”。这一模式的基本内涵是:以大学为依托,以建设服务于产业的试验站为核心,以基层农技人员为骨干,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为目的,通过在农业主导产业中心地带建立永久性的农业试验示范站(基地),为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全产业链的技术服务。“西农模式”的内涵和基本构架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认识:1.就创新层面看,面向区域主导产业建立永久性试验示范站(基地)是“西农模式”的基本特色,也是“西农模式”的核心和主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国家重点农业高校,拥有2418名中高级农业科技人员,与67所国际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有合作关系,具有多学科多专业人才优势、信息资源和技术成果。以前,西农大也搞科技推广,但多是零散的、短期任务式的,新校组建后,他们借鉴国外大学的经验,将教学、科研与技术成果的推广结合起来,按照“建在产区、稳定队伍、长期坚持”的思路,自2005年以来,先后在省内外建起白水苹果、清涧红枣、阎良甜瓜、眉县猕猴桃、西乡茶叶、安康水产、山阳核桃板栗、阎良蔬菜、海南作物育种、黄淮地区小麦新品种、黄淮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油菜新品种示范等一批试验示范站(基地),采取大学科技专家常年驻站形式,开展农业科技推广一线服务,构成了快捷高效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和服务网络。2.就建设层面看,校市共建、院县共建是“西农模式”落地和长期坚持的成功之道,也是校地合作的一个创新。省内建立的试验示范站,学校投入专项经费8000万元,产区县政府无偿提供土地532.4亩(学校原有土地172亩),投入基本建设资金1700多万元。宝鸡市政府将西农大眉县猕猴桃试验站作为宝鸡市的试验示范基地。清涧县政府对西农大在该县建立的红枣基地,除无偿提供33亩土地外,还筹资900多万元建了一座3000平方米面积的红枣研究中心大楼。榆林市政府每年给予红枣试验站20万元专项支持。安康市划出2000亩水面支持西农大水产试验示范站科技研发。校地共建的“西农模式”,使大学的技术优势紧密地与区域产业发展融合,校地两个积极性协同发力,有效提升了农业科技化水平。3.就制度层面看,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激励保障系统,是“西农模式”聚集人才走向一线的重要建设,是“西农模式”流畅运行的有力保证。为调动科教人员参与一线农业科技推广的积极性,西农大结合大学实际,创新岗位设置、职称晋升、津贴发放、表彰奖励办法,从政策导向、制度安排上为科技推广的持续、良性运转创造条件。一是专门设立了科技推广处,统筹负责全校农业科技推广的组织管理工作;二是在全国首创,在岗位设置中单列一项“推广类别”,确立各试验示范站的岗位编制,人员面向全校公开招聘;三是在职称晋升中单列出技术推广系列,设立“推广教授(研究员)”岗位;四是在“人才强校规划”中,专设“技术推广专家”,每年专列100万元经费,对入选者每人给予15万元奖励;五是实行推广专家驻点工作津贴;六是在学校表彰奖励系列中单设技术推广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奖项。这些激励政策的实施,为“西农模式”的流畅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西农模式”的运行机制

我国现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以隶属各级农业行政部门的农业推广机构为主体。这一垂直层级结构的推广模式,具有上下贯通,行政推动力强,动作快的优势[2]。“西农模式”是以大学为主导的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的农技推广模式,具有更雄厚的科技资源和人才优势。“西农模式”作为大学主导型农业科技推广的新探索,在创新运行机制上重点进行了四个方面的成功实践:1.构建了一条从科技源头到“产业一线”的有效通道。长期以来,在农业科技推广中存在着“最后一公里”阻塞的问题。如何突破“最后一公里”瓶颈,使农业的先进技术成果在农民中普及,转化为现实生产力[3]。“西农模式”有自己的一套做法:一是面向区域主导产业,将试验示范站建在产业规模化程度高的中心地带,直接与产业和广大农民相结合。二是实施试验示范站带动示范村(及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示范村带动示范户、示范户带动周围农户的多层带动制度,推进科技推广进村入户。三是建立健全信息咨询服务网络。依托西农大和杨凌示范区科技信息资源优势,开设杨凌农业技术推广网,借助农林卫视举办农业科技专题节目;与各地电信公司合作,建立苹果、红枣、水产等区域产业信息网;与省委组织部合作,面向全省17000个村党支部开办每月两期的农技推广电视专题讲座;建立以试验示范站为连接点的远程培训和咨询服务系统,缩短农业技术服务与产业一线的距离。2.创造了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的新机制。过去在农业院校的教学、科研和技术推广中,长期存在着“三分离”的问题。为了找到一种有效的形式,使建在产区的试验示范站成为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的服务平台,西农大以改革思维创新体制机制:一是按照产学研、农科教“三位一体”的要求搭建平台,进行人力、设备、项目,资金等资源配置,使研究试验、成果转化、示范推广、技术培训相结合。二是使试验示范站成为学校教学实习的基地和硕士、博士研究生实践的基地。2006年以来,仅省内就有104个班3200余名本科学生在试验站实习,200多名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在试验站做实践研究。三是将试验示范站作为国内外学术交流合作的新平台。几年来,西农大与地方合作,在各试验示范站举办各类学术交流活动20余次,来自美国、法国、意大利、新西兰、印度等10多个国家的60多位专家,以及国内农业院校、研究机构的多位院士专家参会交流。目前,各试验示范站已分别与美国康乃尔大学、新西兰环球贸易公司及国内50多家农业科研院校、推广部门、龙头企业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3.创新了大学专家与基层农技推广力量有机结合的新模式。为有效整合科技资源,促进大学专家与基层农技推广力量有机结合,西农大白水苹果试验站,创造出“1+4+4”的结合模式,即学校1名专家带4名县级技术干部和4名乡级技术人员。组建了一支由西农大7位苹果专家与白水县56名基层技术骨干组成的科技推广队伍。这支队伍采用抓好7个示范乡,辐射7个邻近乡,带动14个示范村和700多个示范户的方式,使8项苹果关键技术迅速得到推广。西农大眉县猕猴桃示范站,大学8名专家与眉县32名县、乡农技骨干组成8个工作组,重点指导8个科技示范村,带动400个示范户,大面积推广了猕猴桃栽培新技术。在这种技术推广体系中,地方的农技推广人员被正式纳入大学技术团队之中,统一分配任务,一起开展工作,同样发给工作补贴。真正使大学科技专家与基层农技干部融为一体,激活了现有的农技推广体系,有力地提高了农技推广水平。4.有效地将院校科技资源与政府行政资源和企业的经济资源对接起来。在这三者对接中,西农大以技术项目、技术培训为抓手,市县政府则以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基础设施保障为支援,而龙头企业和农业合作社则以土地和劳力投入为条件,三者联合,建立技术推广联盟,同心协力推广农业技术,推进农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4]。自2005年以来,西农大已与80多个地方政府、企业和农村民间组织建立了这种合作关系,开展科技推广项目120余项。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400多期,培训基层农技骨干、农民技术员和农民35万人次。在宝鸡试验区合作育成的“线椒2001”等5个新品种,已推广到全国26个省(区、市)和印度、乌干达及南亚五国[5]。眉县、周至已成为全国猕猴桃著名原产地,吸引联想集团有意投资4亿元,在周至建5万亩猕猴桃生产基地和5万吨容积的气调库。

三、“西农模式”的实践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