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桃花源记译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 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2、译文
东晋太元(公元376-396)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生。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了路有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两岸的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其它树木,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他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子里面仿佛隐约透着点光亮。渔人便下了船,从洞口走了进去。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又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明亮开阔了。渔人眼前这片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女的穿戴全都与桃花源以外的人一样。老年人和小孩儿,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这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觉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都一一作了回答。这里的人便邀请他到家中做客,摆了酒、杀了鸡用来款待他。村里面的其他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全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先祖是为了躲避秦朝时期的战乱,率领妻儿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他们再没有人出去了,所以和外面的人隔绝了一切往来。村里的人问渔人现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事都一一说了出来,村民们听了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自己的美酒佳肴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日后,就向村里的人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之后,找到了自己的船,就沿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他到了郡城武陵,就去拜见太守,说了自己的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遣人员跟随他前往,寻找渔人先前作的记号,最终迷路了,后来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关键词:阐释学 斯坦纳 理解 翻译四步骤
1.阐释学与翻译
阐释学是关于理解和解释文本意义的哲学理论。阐释学是当代最具生命力的哲学思潮之一,阐释学与翻译研究又有着天然联系。译本是对原文的一种解释,一种阐述或阐发,一种注解诠释,而这些又都可以归结为“释义”――对原作品意义的解释。阐释学派的代表人物施莱尔马赫的翻译理论,明显地体现了阐释学派的一个基本理念:真正的理解是对语篇作出“创造性的重新阐释”并提出了以作者为中心和以译本读者为中心的两种翻译途径,乔治・斯坦纳继承并发扬了施莱尔马赫的观点,他明确指出“翻译即理解”,认为语言的产生和理解过程,实际上乃是翻译过程。
2.阐释学关照下的《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成为后世向往中的理想圣地。该文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论在其思想深度和文学意境的塑造方面均体现了作者非比寻常的文学造诣,堪称文质兼美,情境俱佳的典范之作。时至今日,《桃花源记》被多次翻译,林语堂、HerbertA・Giles、杨宪益、黄俊雄、毛荣贵、罗经国等人都曾翻译过该文,其中属杨宪益先生的翻译最为使人印象深刻,下面用阐释学派代表人物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对杨的译一个简单的分析。
2.1信任
首先,译者进入的是“信任”的层面,“一项信念的投入”,读者相信原文是严肃的作品,言之有物,有翻译的价值。杨宪益先生一生致力于把中国文学翻译成英文,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他毕生的愿望,就是把中国文化介绍给全世界。因此,杨先生及其夫人一起翻译了大量中国古典小说如《红楼梦》、《离骚》、《屈原》等。
《桃花源记》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朵奇葩,自然也被列入其中。杨宪益先生将翻译《桃花源记》作为向西方介绍中国古典文化的一个窗口,认为该文是能够被翻译且有意义有价值的。这样就完成了翻译的第一步骤――信任,一切翻译活动都从信赖开始。
2.2 侵入
所谓的侵入,就是侵占与发掘。指牵涉到的两种语言之间,两种思维形式之间造成的冲突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侵入”一词常使人联想起侵犯、占领等具有掠夺性色彩的词。而实际上,侵入是对原文的理解,这正好反应了阐释学派中的重要思想――翻译即理解。作为翻译的第二个阶段在斯坦纳看来都是有偏见的,是对原作者意图和视阙无法避免的攻击,因为译者无法不对他的时代和背景妥协(George・Steiner 2001:87)
例如:
原文: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译文:In the reign of Taiyuan of the Jin Dynasty, there was a man of Wuling who was a fisherman by trade.
该句中,译者在译文中添加使用了“reign”、“Jin Dynasty” 两个词语,展现了中国古代王朝更替这一历史,保留了中国古文化中的一些特有的质素,使西方读者能更多的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明的变迁。
2.3.吸收
在对原文的入侵以后便进入输入吸收的过程,即原文意义向目的语言中的移植,这是前一个步骤所取得的成果,包括原文的意思和形式必须移植规划到译语之中,用译语完整的体现原作的所有信息。阐释学认为,文本中含有原作者的视界,理解者则是有其所处具体时代氛围形成的视界。两种视界间存在着由时间间距和历史情景变化引起的差距。因此,译者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尽量向作者靠拢,以达到“视界融合”。
原文:黄发垂髫,并依然自乐。
译文:And all of them, whether old people with white hair or children with their hair tied in a knot, were happy and content with themselves.
2.4.补偿
所谓补偿,是指对原作进行重组,采用一定策略对之前阶段中因为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发生的信息丧失进行补偿,即对翻译过程中的丢失、偏差、过失进行补偿、修改,把原有的东西归还到原来的地方。
译作之所以能对原作进行补偿,是因为它能使原作在新的地区和新的文化领域里继续生存下去。西方读者对中国某一特定时期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知之甚少,杨宪益先生对《桃花源记》的翻译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西方读者从中了解了东晋时期人们的特殊心态、社会状况等,即通过翻译显示出了它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原作就得到了补偿。
3.小结
本文在阐释学的基础上,运用其代表人物斯坦纳的翻译观点,从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四个步骤分析了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系统地论证了阐释学派的观点――“翻译即理解”,其中,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时间的差距,历史背景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等因素都会成为翻译的障碍,给翻译带来困难。译者需要充分发挥主体性意识,在翻译过程中准确的理解原文所要传达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努力使自身的视域与作者所处时代的视域相靠近,做到视域融合。以期重现作品精髓,同时彰显作者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George steiner,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2001.
[2]蒋侠,2010,阐释翻译“祥林嫂”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J],《绥化学院学报》第30卷第五期,132-133页。
[3]朱瑞君,2009,从斯坦纳翻译四步骤理论看译者主体性―以翟理斯《聊斋志异》译本为例[J],
[4]《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第23卷第6期,92-96页。
[5]陶渊明,1988,桃花源:诗并记[M].中国文学史勘考资料选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一、兴趣领先,熟读巧背
布卢姆认为,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既如此,指导学生学习、背诵文言文,首先必须培养学生朗读、背诵文言文的浓厚兴趣。如在新课导入时,可运用多媒体播放名家朗诵的音画视频供学生欣赏,并鼓励学生跟读。当学生跟读的浓厚兴趣被强烈激发出来后,再引导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伴奏下,熟读巧背。
二、边读边译边记诵
通常情况下,将文言文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是教学文言文、指导学生朗读与背诵文言文的前提。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与背诵指导过程中,我曾经指导学生采用边读边翻译边背诵的方式熟读背诵文言文,起到了极好的效果。不过,这种背诵方式一般适用于诸如《陈太丘与友期》《咏雪》《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等故事性比较强、篇幅比较短小的文言文篇目。
三、串联回忆,限时背诵
这种背诵法适应于诸如《出师表》等篇幅比较长的文言文。具体方法为:每翻译完一个文段,师生共同理解这个文段的内容,并找出文段的重点字词,写在黑板上,与学生一道将每个文段的重点字词串联起来记忆,然后限定背诵时间,要求学生当堂成诵,并且在课后还要巩固背诵。以执教《口技》一文为例,在指导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口技者模仿一家四口人深夜熟睡时的那段表演中的标志性词语“遥闻”――“既而”――“又”――“当是时”――“宾客”等书写在黑板上,学生据此提示回忆课文内容,并串联快速背诵。
四、抓住句式特点,比较背诵
有些文言文,如《木兰诗》《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其中的文段借助比喻或者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句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教学上述文言文时,我指导学生把课文中结构基本一致的语句找出来,画上波纹线,抓住句式的不同特点,加以熟读记诵,效果很好。如执教《木兰诗》一文,我指导学生将课文中描写木兰准备出征与奔赴战场这两个自然段中,比如“东市买骏马……”等语句用波纹线标记出来,然后加以记诵。因为上述两个自然段几乎都是五字排比句,句式非常整齐,很适合学生朗读与记诵。随着朗读次数的增加,学生诵读的语速逐渐加快,最后自然而然地熟读成诵。此外,我还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木兰征程中思家念亲的八句重复语句,加以仔细辨析,找出重复语句中的异同,并加以比较背诵,也起到了极好的背诵效果。
五、根据画面背诵
诸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桃花源记》等写景抒情的文言文,几乎每个自然段都是一幅精美的画面。故此,教学与指导学生背诵上述文言文时,我常常指导学生给文段中的每一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而后展开丰富的想象,结合画面背诵。以执教《岳阳楼记》一文为例,我指导学生按照课文描绘的景物顺序,分别给其中的几个自然段拟定下列小标题:洞庭湖全景图、洞庭湖“雨霏霏”图、洞庭湖“春和景明”图等,引导学生根据对画面进行联想,记忆成诵。
六、根据文脉背诵
入选语文教材的诸如《桃花源记》《伤仲永》等文言文,文脉与现代文相似,主要有逻辑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等。故此,可以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背诵。以执教《桃花源记》为例,我引导学生理清文脉: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做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访桃花源,以此开展背诵,达到了极好的背诵效果。
七、角色背诵与理解还原背诵
1.角色表演背诵
对于语文教材中比如《陈太丘与友期》《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杨修之死》《邹忌讽齐王纳谏》等故事性比较强、人物对话比较多的文言文,则指导学生采用客串角色与对话形式等方法,对之加以理解背诵。如此,也能起到极好的背诵效果。
2. 理解还原背诵
阅读教学《愚公移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文言文,我曾指导学生先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之后对照译文回忆还原记诵。学生在记忆背诵上述文言文的过程中,因为对其字词句有了初步的理解,再加上反复朗读与回忆还原,背诵也就感到比较容易了。
[甲] 桃花源记(节选)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 穴中人语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纱、麻(xǐ,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选自康与之《昨梦录》)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黑体词。
(1)芳草鲜美( )
(2)勿携金珠(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文:
(2)此公欲来,能相容否?
译文:
3.《桃花源记》中“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对桃花源的人说了些什么?桃花源的人为什么叹惋?请你说说自己的推想。
4.《穴中人语》一文中第二段,穴中人为什么不让杨氏“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呢?
5.两文中的人们都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o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人有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②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③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④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比:副词,接连地。②还:通“环”,环绕。③朝:早晨。④一旦:一天。
1.解释下列黑体词语的含义。
(1)才美不外见( )
(2)执策而临之( )
(3)愿子还而视之( )
(4)去而顾之( )
2.翻译句子。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译文:
(2)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译文:
3.甲文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当今社会,商家请名人做广告已成时尚。请结合甲、乙两文相关内容,简要谈谈“名人效应”的利或弊。
三、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1.解释文中的黑体词。
(1)为: (2)宜: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文:
3.指出甲、乙两段在表达方式上的相同点,修辞手法上的不同点,并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
4.找出甲、乙两段中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分别抄写下来。
5.两段文字中哪句话触动了你的心灵,说说你的感悟。
四、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甲] 邹忌入朝见威王,曰:“……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①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②;战而不死,曲挠③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④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公孙\乃使人操十金⑤而往卜⑥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⑦天下,欲为大事⑧,亦吉否?”卜者出,因令人捕为人卜者⑨,亦验其辞⑩于王前。田忌遂走。
(选自《战国策・卷八・齐一》)
[注释]①\:念(hàn)。②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③曲挠:挠,念(náo)。曲挠,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④说:念(shuì),劝说,说服。⑤十金:当时齐国二十两为一金。⑥卜:念(bǔ),烧灼龟甲,看其裂纹以预测吉凶。⑦威:威慑,使恐惧而屈服。⑧为大事:这里指造反。⑨为人卜者:帮人占卜预测吉凶的人。⑩验其辞:验证占卜者讲的话。
1.解释下列词语。
(1)门庭若市:
(2)面刺:
(3)期年:
(4)不相说:
(5)走:
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文:
(2)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译文:
3.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 )
A.甲段中“讽、刺、谏、谤、讥”几个词的感彩相同,都是中性词。
B.甲段中“战胜于朝廷”的最直接的证据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C.战功可以抹杀,事实可以歪曲。乙段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传播决定事实,事实本身是什么是次要的,事实是由那些有心计的人来设计的。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翻译技巧;目的;读者;上下文
中图分类号:H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3-0115-01
对翻译的思考和论述是随着翻译活动的出现而出现的,二十世纪以前的翻译理论着重探讨语符转换的技巧,只是到了二十世纪中叶,人们才把文化因素纳入译论的研究范围。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和各民族交往的日益频繁,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愈来愈明显。
一、文化负载词的含义
语言是文化活动的载体,词汇作为语言的最基本单位,自然反映着文化特色。那些反映某些文化有事物的词组被称为文化负载词,这些词汇反映了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根据日常生活总结出来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表达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由于地理环境、生活条件和社会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中西方传统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由此也产生了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文化负载词。文化负载词承载着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对文学作品中文化负载词的处理的得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作品的翻译质量。中国作为古老而文明的东方古国,有着厚重的文化历史堆积,其中有着大量丰富的文化负载词,如何将这些词汇很好的翻译到目的语中,将色彩斑斓的民族文化折射给读者,让他们领略到浓厚的中华文化,需要在翻译方法上付出大量的努力。文化负载词就是负载着文化内涵的特色词汇,所涉及的内容不单单包括一个民族的吃穿住行,还包括其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等等。
二、文化负载词所包含的两种意义
文化负载词不同于非文化负载词,就在于它除了包含概念意义外还包含文化意义,即每一个文化负载词都是概念意义和文化意义的复合体。其中概念意义是文化意义的载体,是文化负载词闪烁奇光异彩的根源所在。因此,失去概念意义,文化意义就少了一份鲜活,多了一份干瘪。因此兼顾概念意义和文化意义应是文化负载词翻译的最高准则。我们知道,根植于民族土壤的文化负载词是色彩斑斓的民族文化的折射。
(一)文化负载词主要表达概念意义
如果文化负载词在上下文中主要传递概念意义,那么译者此时的目的是传递该文化负载词所具有的概念意义而非文化内涵。因此选择直译法,舍弃原语文化意义,保留概念意义,译文才能最大限度的传递原语信息。Milky Way 作为文化负载词,如果出现在天文学著作中指称包括太阳系在内的更大的星系,那它就是主要传递概念意义,而英美人由way联想到马车,尘土等文化意义就显得不重要。因此,即使“银河”在汉语中常让人联想到鹊桥,在此也准确传递了原文信息,顺利完成了翻译任务。
(二)文化负载词主要载荷文化内涵
文化负载词在上下文中主要负载文化意义,译者的主要目的就应当是翻译其文化意义,完成翻译任务,促成文化交流。但是由于原有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异同,译语读者对原语文化了解的多少,上下文所提供的与该词文化意义相关的信息的多少等因素的影响,文化意义在其翻译中呈现出复杂性。
1.某一文化负载词在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中概念意义与文化意义基本相同。
无论译语读者对原语文化了解的多还是少,从现实文化意义传递的主要目的出发,选择直译法,原语中的文化意义和概念意义在译文中就能得到同时传递。
2.某一文化负载词在两种文化中概念意义相同,但是文化意义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差异,如Tom is a pig. 猪在英汉文化中有肮脏的意义,但是除此之外,猪在英语文化中还象征贪吃,而在汉语文化中却象征愚蠢。此时采用直译法或意译法。
3.某一文化负载词在原语和译语两种文化中文化意义相同或相近,但是概念意义不同。如meet one’s Waterloo与走麦城。Waterloo 和麦城分别出自英汉典故,虽然概念意义不同,但是它们所包含的文化意义基本相同。
三、结论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受到翻译目的,文化因素,读者因素,上下文等因素的影响,是一个涉及面广,可变因素多的复杂问题,翻译中顾此失彼的现象很容易发生。但是译者只要在解读原文时从翻译目的论出发,认真分析文化负载词所处的上下文,并从这一分析入手弄清该词在原文中的主要功能。从翻译目的出发,探求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原则就构成了文化负载词翻译技巧选择的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