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范文第1篇

——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有感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心小学六(3)李一鸣

又到了重阳节,每到这一天,我就不由想起诗人王维的诗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独自离开家乡,到他乡做客,每到佳节到来之日就加倍思念亲人。遥想亲人们登高的情景,都插着茱萸却唯独少了他一人。是啊,一个人独自出远门,到外面去打拼实在不容易,而且每逢到了一家人团圆的时候,就更想家了!

我的故乡在徐州,爸爸妈妈年轻时就在常州拼搏了。他们经过了无数的风风雨雨,终于为以后的生活打下了基础,并在这儿买了房子,长期住下来。我可谓是身在常州心在徐州,做梦都见到自己的亲人,特别是在中秋重阳佳节来临的时候,我们一家便更加思念自己的亲人。这时,想必远方的亲人也在思念着我们吧!

如果一封信能代表我的心声,寄给家乡的人们,我想说:爷爷,您的眼睛好了吗?可以看见了吗?要多休息。奶奶,您的风湿病有所好转了吗?有空的时候,到医院去看看。外公外婆,你们虽有“良田万亩”,可你们都已年过七旬了,家里的粮食也够了,在家里好好过晚年,我有空会去看你们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范文第2篇

我叫王维,是唐朝着名诗人。在我十七岁时,第一次远走他乡来到了长安城里办事。

一转眼,我在这儿也有些日子了,因为事情发展得不够顺利,而久久不能回家,因此我每天都非常思念自己的亲人们。尤其是在这个全家团圆的日子——重阳佳节。我独自走在大街上,到处都是张灯结彩的喜庆气氛,人们三五成群的结伴而行,谈天说地的;每当我走到一户人家门口,都能听到里面传出的欢声笑语。此时此刻,我伤心极了。于是,鼻子一酸,两行热泪夺眶而出。

我心里在想:爸爸、妈妈和弟弟、妹妹们现在也许已经喝完了酒,腰上插着茱萸,正要去登高吧!他们一定会因为我的不在而难过的!想着想着,我更是泪如雨下。这时,街上传来卖茱萸的小贩,用家乡话不停地吆喝着,更一声声听得我心碎。

我终于体会到了“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的孤独。于是,我触景生情,挥笔写下了一首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吉林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第二实验学校四年级:谭炳??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范文第3篇

幼:

师:没关系,老师来告诉大家,它的名字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古诗里面提到了一个时间,大家刚才听出来了吗?

幼:

师:对,是九月九日!九月九日究竟是什么日子呢?九月九日是“重阳节”,那谁知道重阳节是什么呢?

幼:

师:老师来告诉大家:重阳节,又称登高节、重九节、九月九、茱萸节、节等,是汉族的传统节日。是在农历九月初九日,故又称九九重阳,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大节。

**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那么重阳节还有一个故事呢,老师悄悄的告诉大家:(重阳节:南朝梁人吴均之《续齐谐记》记载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发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学苦练。一日,费长房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你可以回去除害。”并且给了他茱萸叶子一包,酒一瓶,让他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分给大家随身带上,瘟魔则不敢近身。又把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斗,最后杀死了瘟魔。汝河两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故事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那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重阳节是什么节日呢?重阳节人们都会干些什么呢?(这里可以和幼儿互动)

师:小朋友们回答的真不错!那老师知道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爷爷和奶奶(谁都有爷爷奶奶?举手老师看看?和孩子互动)我们的爷爷奶奶都特别的爱我们,呵护我们,照顾我们,我们一直都享受这爷爷奶奶的爱,甚至觉得爷爷奶奶就应该爱我们,都是理所当然的,有时候我们甚至还会对爷爷奶奶发火发脾气,有些小朋友可能还会动手打爷爷奶奶。虽然爷爷奶奶从来没有在我们跟前生过气,可是爷爷奶奶也会有难过的时候、也会有累的时候、更会有老去离开我们的时候......

所以,我们的孩子们,借着我们的爷爷奶奶还都在,多多爱护我们的爷爷奶奶,多多为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吧......比如为爷爷奶奶洗洗脚,捶捶背,捏捏腿,帮奶奶扫扫地、刷刷碗、铺铺床,给爷爷表演个节目、端杯茶、搬个凳子等等。

孩子们,从现在开始,让我们用我们的方式去爱我们亲爱的爷爷奶奶吧,好不好呢?

幼:

师:那老师就给大家布置小任务了,今天开始回家后,为爷爷奶奶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帮奶奶扫扫地、刷刷碗、铺铺床,给爷爷表演个节目、端杯茶、搬个凳子等等。你可以让爸爸妈妈帮你发朋友圈,等大家坚持够21天,老师就会给最爱爷爷奶奶的宝宝发奖状表扬你!大家想不想要奖状呢?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范文第4篇

大家早上好!我是三(3)中队的陈曼希。今天我的讲话题目是“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尊老爱幼新风”.

同学们,你们都应该知道重阳节吧!——对,在我们的语文课本里,曾经学过好几篇关于重阳节的诗篇呢!比如说: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在课本里我们知道了,重阳节是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在我国古代思想中,“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九日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所以人们把它叫做“重阳”,也叫做“重九”。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汉初皇宫中,每年的九月初九,都要佩带茱萸、食蓬饵、饮酒,以求长寿。到了东汉时,民间又有了重阳登高的风俗,因此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关于重阳节的故事很多.据说重阳节从汉朝初就有了.那时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馋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皇宫,贾姓宫女又将此习俗传入到民间.到了东汉,民间在该日又有登高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以后到了唐朝,文人墨客们写了很多登高诗,其中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而杜甫的七律《登高》,则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当然,古人的登高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同时还有吃"重阳糕"(一种九层糕)、赏菊饮酒的习俗.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时间也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已经很普遍.“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想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因为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这些习俗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的中就有记载.

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重阳节这个传统的节日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把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从而将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范文第5篇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古诗。因古诗的作者距今年代久远,其社会历史背景学生不易理解,故在体会“诗情”方面颇有难度,不少古诗课都上得死气沉沉,从理解诗意到背诵到默写,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不过是机械地“操作”过程,学生并未真正理解诗意。

    在近十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对古诗是情有独钟的,每次课上学生也是反应热烈。因此,我愿将自己教学古诗的一些体会在这里与各位同行交流,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我所选用的教材是第11册第三单元第六课《古诗三首》,三首诗分别是《暮江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赠汪伦》。

            一、兴趣,从预习开始

    课堂教学应是在师生的协作中达到其目的,学生课前的预习则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兴趣,往往从这里开始。安排预习内容要使学生感到有新意,因此,我采取了“中央扩散”的方式。所谓中央,即是教材的核心,我要做的就是在预习中让学生初步接近核心,而后带着这种初步的认识进入到课堂教学中去。

    我安排的预习题是:

    1、《暮江吟》中哪两句是写景的,写的是什么样的景? 哪两句是抒情的,抒发的是什么样的情?(我为诗确定的核心是:借景抒情)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有两句诗经常为人们所传诵, 请指出是哪两句?如何理解?(核心是:思乡之情)

    3、 《赠汪伦》中有两句用了对比的方法表现了李白与汪伦的情谊,请问是哪两句?如何理解?(核心是:语言朴实,情感真挚)

    显而易见,对三首诗的核心处理各不相同,《暮江吟》侧重于诗的风格,《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则旨在突出情感,《赠汪伦》则偏向于写作手法。这样做一方面是扣住诗的特点,另一方面则是从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考虑的。让学生带着不同的问题去预习三首诗,当然比让学生用“理解诗句”这一种方法预习三首诗有趣得多。

            二、设问引入,妙趣横生

    在学习《暮江吟》时我是这样引入的:小明是个喜欢文学的孩子,他非常喜欢唐诗。小红同样是个文学爱好者,所以两人常在一起聊天。有一天小明对小红说:“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成就最高的,其中以李白、杜甫的诗为代表。今天,我讲一个李白和白居易赛诗的故事……”这时,小红打断了小明的话:“对不起,你弄错了!”请问,小明错在哪儿呢?

    由于这一问题涉及到的是两位诗人的生辰、卒年这些细节问题,所以多数学生恐怕答不上来,实际情况也是如此。然而,故事性的叙述及设问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悬念在这里发挥了作用。这时我再告诉他们答案:李白出生于公元701年,死于公元762年。白居易则于公元772 年才出生,两人生活在两个时代,是见不着面的。之后再引出《暮江吟》。

    在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是这样引入的:小明在小红的帮助下纠正了自己知识上的错误,知道李白与白居易不在一个时代,于是他又接着说:“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流传下来的诗有1914首。不过比起杜甫来,他就不行了。杜甫多才多艺,不仅能作诗,而且懂音乐、绘画,他的诗和画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时,小红又指出了小明话中的错误。同学们,小明错在哪里了?(“杜甫”应改为“王维”)这样做,一改作者及其所处时代背景的介绍照本宣科的架式,使学生兴趣盎然,注意力集中。

    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要尽量使儿童在快乐中掌握知识,使求知成为愉快而非苦恼的事。基于此,我在新课引入这一环节的设计上吸取了一些综艺节目的手法,力求接近儿童心理,这样,也使学生怀着好奇心进入到教学中来。

    在学习《赠汪伦》一诗时,我的引入是介绍式的:在唐代诗人中,李白是最浪漫的。他的诗不仅想象丰富、独特,而且有着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可以说,李白是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诗人。他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不向权贵们低头,却与平民百姓有着深厚的感情。今天就要学习这样一首诗……

    这一介绍中,突出介绍了李白的性格特点,因为文如其人,扣住此点介绍,通俗易懂。之后以介绍内容方式引出课题,目的是使学生由浅入深,在预习后对本课有了再进一步的认识,从而克服畏惧心理。

    纵观三首诗的导入,各具特点,当然,上课时如何安排教学将取决于教师本人对教材的理解。

            三、二次创作,诗意盎然

    古诗的教学特点是理解诗意,体会诗情,这是不可改变的。然而,教师应设法使之更具趣味性,要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魅力。所以,我在教学“理解诗意,体会诗情”这一环节时,首先是将预习题再次出示,要求学生交流自己对预习题的理解,这一安排达到了让学生互帮互学的目的,同时也为教师后边的指导打下了基础。之后,师生合作将诗句意思弄懂,在大部分学生已表现出对诗句的理解后,我以“二次创作”作为对整堂课教学的巩固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