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老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积德;知道;守道;行道;无为;日损
“日损”是“言道家之用”的重要途径。何谓“言道家之用”?“用”,施行。《说文》:“用,可施行也。”《易·乾》:“潜龙勿用。”王弼注:“勿可施用。”“潜龙勿用”,潜藏的龙,无法施展,比喻君子压抑在下层,无法施展才干,不能有所作为。“言道家之用”,即言道家如何才能有所作为。道家如何才能有所作为?一是积“德”、知“道”,二是守“道”、保“朴”,三是绝弃上对下的“教化”而顺其自然。这三条,都是以道修身的重要内容。都要通过“日损”这一途径来实现。
一、郭店《老子乙》主张通过“日损”而积“德”、知“道”
为什么要积“德”、知“道”?积“德”、知“道”是为了“治人事天”。春秋道家把“治人事天”看着社会所给予的神圣使命。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转变时期。春秋前期,周天子王室衰微,诸侯国公室强盛起来。春秋中叶以后,诸侯国内的卿大夫私家势力发展起来,逐步掌握了诸侯国内部的统治权力,成为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新贵族。随着土地私有制的进一步发展,新贵族与国君、奴隶主贵族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日益加剧。新贵族为了取得对国君及其所代表的奴隶主贵族斗争的胜利,利用各种方式争取支持,加强实力。《左传·哀公二年》载,晋国新贵族赵鞅(晋卿)在一次战前誓师时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人臣隶圉免。”就是说立了战功的大夫可以得到一县或一郡(杜注:“《周书作雒篇》:‘千里百县,县有四郡’”),士可以得到大片土地,庶人工商之类的平民因战功可以进入仕途(杜注:“得遂进仕”),人臣(杨伯峻注:“‘男为人臣’之人臣”)、隶(服杂役的)、圉(养马的)这一类奴隶因战功可以成为自由民。[1]P1614代表与农民相对立的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新贵族,已充分认识到“人”的作用,而且让平民进入仕途,给奴隶以自由,“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受到重视。这就是中国哲学形成时期具有人本思想内涵的社会基础。中国古代先民是特别相信天命的,虽然作为人格神的“天”的思想,早已开始动摇,但是对“天”的敬奉却有深远的影响。春秋时期,作为万物的主宰的“天”,仍然是人们事奉的对象。这便是道家天道哲学的思想基础。道家以治人事天为己任。郭店《老子乙》的“治人事天”正是春秋时期重视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事奉作为万物主宰的“天”的哲学概括。
如何“治人事天”?郭店《老子乙》以农夫治田务为譬,提出了积“德”和知“道”两个条件。所谓积“德”,就是积行之所得。《广雅·释诂三》:“德,得也。”《说文》:“得,行有所得也。”农夫多积累行之所得,可以治好田务;为道者多积累行之所得,在治人事天的活动中便可无往而不胜。知“道”,是对为道者而言的。知“道”,就是为道者知道“道”的力量是无穷尽的(莫知其极)。为道者在治人事天的活动中,其所以能无往而不胜,是因为知道“道”的力量是无穷尽的,能按“道”的原则去做。“积‘德’”是“知‘道’”的前提,多积累行之所得(重积德),是为了能知“道”。“道”作为宇宙的本原,它是一种存在。道家的“道”又是可以作为社会生活依据的客观法则,它是对古代先民占人、占天、卜世、卜吉所积累的社会生活经验的哲学概括,是以古之“圣人”的“行之所得”为依据的。后世对根据古之“圣人”的“行之所得”所概括出的社会生活法则的认识,如果不多积累自己的行之所得那是难以想像的。知“道”,就是知道“道”的力量是无穷的(莫知其极)。知“道”(莫知其极)“可以有国”。“道”是治国的根本(有国之母),以“道”治国就是以本营末,以本营末才可以得其终(可以长久)。以本营末可以得其终是因为深根固柢(长久是谓深根固柢)。以本营末可以深根固柢,所以“道”是使国家永葆青春的法则(长生久视之道)。积“德”、知“道”,才能“治人事天”。“治人事天”是春秋道家对社会有所施为的积极表现,而积“德”、知“道”则是道家对社会有所作为自身必须具备的条件。
如何积“德”、知“道”?郭店《老子乙》曰:“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第3简)学,通“教”,《广雅·释诂四》:“学,教也。” 学者,即教者,教育别人的人,或曰实施教化的人。为道者,从事于“道”的人,或曰以“道”佐人主治国的人。“教者”、“为道者”,日益、日损。“益”与“损” 相对为文,指两种不同的“人”的品行、修为。“益”,通“溢”(古今字),骄傲自满,含有骄横之意。“损”,贬损,即贬抑、贬低,不自傲于人。《周易·系辞下》:“损以远害。”孔颖达疏:“自降损修身,无物害己,故远害也。”通过“教者”与“为道者”对比,强调“为道者”必须以“道”修身;所谓“日损”,就是一天比一天更严格地自我贬损。“损”,还有降损、自克义。降损,谓谦恭自下。《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故日夜惕厉,思自降损,居不求安,食不念饱。”自克,自我克制,自己对自己严格要求,克制私欲。“为道者”必须通过“日损”而积“德”、知“道”。春秋道家认为,人之本性为“朴”,最纯粹、最高尚的“德”是柔弱冲和之德。社会现实中的人利欲之心严重,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因权欲、私利而异化。要积“德”,就必须一天比一天更严格地自我贬损,克制私欲,反朴归真。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具备最纯粹、最高尚的柔弱冲和之德,才能对根据古之“圣人”的“行之所得”所概括出的社会生活法则有深刻认识,才能达到知“道”的最高境界。
二、郭店《老子乙》主张通过“日损”而守“道”、行“道”
多积累自己的行之所得而知“道”。知“道”并非仅知之而已,而是要守“道”、行“道”。要守“道”、行“道”,就必须克服贪欲。
贪欲是怎样产生的?春秋道家认为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也有主观方面的因素。客观方面的是来自代表封建地主阶级的新贵族的权利欲望和财产占有欲望。这些新贵族们无时无刻不在为占有更多的财富奔忙,无时无刻不在为如何从奴隶主贵族手中夺取权利谋划。如何发财,如何夺权,成为这些新贵族们生活的全部。在这样的权利转移和财产占有的大动荡中,社会的贪欲通过各种渠道对人们发生影响。主观方面的是生活在这种大动荡中的人,他们都有耳目鼻口,他们都要生活,都要求生存,而且都有一颗希望自己过得比别人好些的“心”。因此,人人都想“发财”,人人都想成“富翁”。人们的这颗想“发财”、想成“富翁”的“心”就是产生贪欲的主观因素。
春秋道家反对贪欲,提出以“道”修身,主张爱身自重,希望以此扼制社会贪欲的发展。在社会大变动的春秋时期,世人以侮辱为恩宠,受宠若惊;患得患失,重视恩宠得失若自身。春秋道家认为这是 一种奴才性格。郭店《老子乙》曰:“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第7简)指出这种人之所以有极度的忧虑,是因为有私己之心。如果没有私己之心,就不会有什么忧虑的。有私己之心的人,甘心做奴才,恃宠傲人,患得患失,“得之若惊,失之若惊”;从表面看起来,似乎很重视自身,实际上是倚人之宠以为重,恰恰是自轻。如果一个人能丢掉私己之心,则全然没有什么忧虑了,也不会患得患失,更不会以侮辱为恩宠了。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真正爱身自重。只有真正爱身自重的人,才能守“道”、行“道”。
人的私己之心是社会贪欲的反映,要丢掉私己之心,必须反对社会的贪欲,以“道”修身。对于一个真正爱身自重的人来说,反对社会的贪欲,以“道”修身,防止社会贪欲的侵蚀应当是自觉的。有了自觉性,才可能真正做到反对社会贪欲,以“道”修身。为了提高自觉性,就必须一天比一天更严格地自我贬损(“日损”)。
严格地自我贬损是克服贪欲的根本途径。郭店《老子乙》指出:“闭其门,塞其兑,终身不瞀。启其兑,赛其事,终身不逨。”(第13简)“门”,《淮南子·原道训》:“门,禁要也。”王弼《老子》五十二章注:“门,事欲之所由从也。”“兑”,音duì。耳目鼻口。《淮南子·道应训》:“王若欲久持之,则塞民於兑。”高诱注:“兑,耳目鼻口也。”王弼《老子》五十二章注:“兑,事欲之所由生也。”魏源《老子本义》引张尔岐曰:“心动於内而吾纵焉,是之谓有兑。有兑则心出而交物,塞之则心不出矣。”“闭其门,守其兑”即防守事欲对人发生影响的门径,堵塞产生事欲的视听。“闭其门,守其兑”,终身不会思念错乱。如果打开产生事欲的视听,遇事与人相夸胜,终身不可能有成。也就是说,克服贪欲一要防守好事欲对人发生影响的门径,二要堵塞人产生事欲的视听,“闭其门,塞其兑” 即是守“道”之要。但是,“门”要自己“闭”,“兑”要自己“塞”。如果“自己”没有自觉性,那“门”也“闭”不了,“兑”也“塞”不了。“闭其门,塞其兑”是为了守“道”。
春秋道家的“道”与贪欲是对立的。“道”得之于天,天道无私,辅万物之自然,永远不会向万物索取。守“道”、行“道”,就必须克服贪欲。在道家看来,祸殃没有比过分的欲望更厚重的;灾祸没有比无止境地贪求其所爱更惨痛的;祸害没有比不知满足更大的。道家认为人应该自知满足,对任何事情都不应作过分的企求。自知满足的所谓“足”,这是永远的满足。自知满足才能守“道”,克服贪欲才能行“道”。因此克服贪欲,必须一天比一天更严格地自我贬损(“日损”)。
三、郭店《老子乙》主张通过“日损”而达到无为
郭店《老子乙》曰:“为道者日损。损之或损,以至亡为也。亡为而亡不为。”(第3-4简)“亡为”,即“无为”。春秋道家所主张的“无为”,有别于战国道家所主张的“无为”。任继愈先生指出,战国老子“在政治上反对任何改革,反对有为,他把‘无为而无不为’当作最高原则。他希望社会不要有任何有为,人们不要有欲望,天下自然后会稳定。”[2]P139 春秋道家主张的“无为”是以反对贪欲、坚持恒足为内容的“无为”。春秋道家并不反对改革,也不反对有为,主张以“道”佐人主治国,而且要把国家治理的尽善尽美。与战国道家消极退守相反,春秋道家是以积极进取的精神面对现实的。《淮南子·原道训》曰:“无为为之,而合于道;无为言之,而通乎德。”合于“恒无为”之“道”(郭店《老子甲》第13简“道恒无为也”)是春秋道家“无为”的精髓,通乎“比于赤子”的“柔弱冲和”之“德”(郭店《老子甲》第33简“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是春秋道家“无为”的灵魂。春秋道家的“无为”,实际上是以“道”修身所要达到的一种境界,或者说道家守“道”、行“道”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境界?这既有态度问题,也有方法问题。
春秋道家主张“绝学亡忧”(郭店《老子乙》第4简),《说文》:“绝,断丝也。”段玉裁注:“断之则为二,是曰绝。”引申为抛弃。“学”,音jiào,教化。《集韵·放韵》:“教,《说文》:‘上所施下所效也。’或作学。”“绝教”,犹言弃教。意为反对上对下施行教化,主张顺其自然。道家认为绝弃上对下的教化而顺其自然,人们才能真正无忧无虑。有教化便有尊卑,有尊卑便有“唯与呵”,便有教化者所认为的“美与恶”。其实“唯与呵”、“美与恶”并无多大差别。春秋时期,土地私有制产生、发展,占有土地的新、老贵族转化为封建地主,在私有土地上耕作的逃亡奴隶转化为佃农。不管怎样变化,奴隶主贵族要压迫奴隶,封建地主绝不会放弃对农民的剥削。奴隶主贵族也好,封建地主也好,他们都希望被剥削者伏伏贴贴、唯唯诺诺。如果被剥削者稍有不满,哪怕是大声对他们说话,他们也会认为是大逆不道。被剥削者顺从剥削者,甘愿受其剥削,剥削者就认为是“美”(善),稍有反抗便认为是“恶”(不善)。如果从被剥削者的角度看问题,“美”并非“善”,“恶”并非“不善”。所以说“唯与呵”、“美与恶”并无多大差别。如果没有什么剥削者、被剥削者,大家都顺其自然,人人平等,则无所谓 “唯与呵”,也无所谓“美与恶”,人们自然无忧无虑了。顺其自然,人人平等,清静自守,便可天下太平。就自我修身而言,不能把自己放在老百姓的对立面,处处以教化者自居,应绝弃教化他人的念头,随遇而安,顺其自然。只有这样,才能“损之或损,以至亡为也”。
“为道者日损。损之或损,以至亡为也。”这是春秋道家以“道”修身达到“无为”境界基本方法。“或”,副词,表示相承,相当于“又”。(清)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三:“或,犹又也。”“损之或损”,贬损再贬损。也就是说,以“道”修身,不仅要一天比一天更严格的自我贬损,而且要贬损再贬损,最后才能达到清静自守而合于“道”的“无为”境界。在以“道”修身达到“无为”境界的方法上,春秋道家与战国道家也是不同的。郭店《老子乙》通过“学者”与“为道者”对比,强调“为道者”必须以“道”修身;今本《老子》通过“为学”与“为道”对比,“反对知识来源于实践,要认识‘道’,只能靠神秘主义的直观,即‘减’的方法。”郭店《老子乙》主张“贬损再贬损,最后达到清静自守而合于道”;今本《老子》主张“尽量摒除从感官经验得来的知识,摒除到最后,达到‘无为’的境地”。[2]P 163这两种方法是完全不同的,春秋道家以积极进取的精神面对现实,强调以“道”修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损之或损”(贬损再贬损)达到“合于道”、“通乎德”的“无为”境界;战国道家以消极退守的情绪反对有为,反对变革,希望靠神秘主义的直观,即‘减’的方法,来对待现实社会的混乱和贪欲。这种不要有任何有为,不要有任何欲望的“无为”是毫无意义的。
春秋道家的‘无为’所表现的积极进取精神,与春秋儒家的“三无”所表现的积极进取精神是相通的。《礼记·孔子闲居》“孔子曰:夫民之父母乎,必达于礼乐之原,以致五至而行三无,以横于天下,四方有败,必先知之,此之谓民之父母。”何谓“三无”?上博藏简《民之父母》“孔子曰:三无乎,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君子以此皇于天下,倾耳听之,不可得而闻也;明目而视之,不可得而见也;而得气塞于四海矣。”(第5-7简)“三无”是春秋儒家以礼乐治国的最高境界。“无声之乐”虽“不可得而闻”,“无体之礼,无服之丧”虽“不可得而见”,然而却“得气塞于四海”。气,气志,精神。《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礼记·孔子闲居》:“清明在躬,气志如神。”上博藏简《民之父母》:“无声之乐,气志不违。”(第10简)“无声之乐,气志既得。”(第12简)“无声之乐,气志既从。”(第13简)“三无”是春秋儒家“达于礼乐之原”的一种精神境界,亦即“仁”的精神境界。有了这种精神境界,才能称得上是民之父母。为民之父母乃治国之称。如何达到“三无”的精神境界?《论语·颜渊》“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克己”是春秋儒家以“礼”修身达到“三无”境界基本方法。春秋儒家治国“行三无”,春秋道家治国“为亡为”(郭店《老子甲》第14简);春秋儒家以“克己”达到“行三无”的精神境界,春秋道家以“日损” 达到“为亡为”的精神境界。以此,春秋儒家与春秋道家在治国的问题上,所表现的积极进取精神是完全相通的。
[参考文献]
延安市第一中学
刘海岗
小时候,我们就是把父亲叫“大”哩,而父亲则总称自己是“老子”。村里也有小伙伴把父亲叫爸的,但我的记忆里却只有“大”。至于刚会说话时叫的是“爸”还是“大”,我到没太纠结过,顺口出来就叫“大”。 不过叫“大”的时间也不是太多,父亲也压根没答应过几次。大概是因为“大”和“打”同音的缘故吧,我们兄妹五人最怕的就是大。印象里的父亲不是一天到晚忙的见不上面,就是阴天下雨窝在土炕上“呼哧、呼哧”打呼噜,偶尔叫烦了就是几个脑瓜崩“没看见老子正忙着,自己的事情自己想办法去。”我们只好噙着眼泪花乖乖地走开。幸好小时候个人的事倒不是太多,那像儿子现在一样,整天就是变着法子玩。农家出身就决定了你是受苦的命,虽是小孩但也是家里一口人,多出了一张嘴,也多了两双手。那时候,只要一放学,我们就要匆匆忙忙地呼噜上两碗家人留的和杂面,再拿上块玉米干粮,边走边吃,然后三五成群就出山(劳动的意思)去了。夏秋割猪草、春冬拾柴禾,拔草浇园子,个个都是响当当的小受苦人(农民的意思)。那时的我们都喜欢上学,因为只有在学校才有的玩,不要干哪些破烦的家务活。记得小时候,最害怕的就是周末给山里大人送饭。陕北是山的世界,农民要种地,地就在山上。那山路能弯十八弯,难走不说,主要是还远得离谱。为了节省时间,农民一般早上不吃饭就出山了,早饭和午饭都要家人送到山里,趁休息时候吃。这就苦了我们这些干不了耕地扒犁的小受苦人了。早上早早起床,从邻居家里取来捎着做好的饭菜,然后弄一根长棍子,一头挑着装着饭菜的篮子,一头挑着十几斤重的水壶上路了。刚开始的时候还比较轻松,可那几十斤的东西压在一个七八岁的孩子的肩上的确让人吃不消,感觉越走越重,压得浑身出汗肩膀生疼。还要上山下洼,腿抖气喘。只好肩手互换,走一走、歇一歇。要是运气不好的话,不是篮子提绳断了,就是水壶里的米汤撒了,气的大哭大骂,恨不得一脚把饭菜踢到沟洼里。可大还在山上受苦没吃饭哩,大交给的任务还没完成,只好一路流着鼻涕眼泪一路咬牙切齿,歪歪扭扭继续往山上赶。陕北的秧歌凭“扭”了,大概扭得就是我们小受苦人送饭的心情吧。等终于到了自家地畔,看见别人家都早早吃完饭,坐在地畔悠闲地抽着旱烟,大却还在那里弯腰背躬干活了,眼泪花又不由得溢出来了,是委屈还是愧疚说不清楚。而大看见我了,不恼也不笑,手在裤腿上擦擦,然后搓一搓,顺手一个脑瓜崩“你个小兔崽子,想把老子饿臭了?”就不管不顾地吃起饭来。我又被弹的生疼,坐远了一点,看着山下发呆:老子,老子,又是老子,等你老了,没有我这样的儿子给你送饭,你还能当成老子。
可终究老子还是老子。那年,老子又给我牵回一头小牛,把我叫到跟前,“以后你就负责拦牛吧,把割草用的柠条笼给你俩个弟弟吧。”“给老子照顾好了,这可是咱家的宝贝疙瘩。”我当时还觉得特兴奋。要知道,能拦上牛在当时农村可是件特有面子的事。常听大一点的伙伴鼓吹,拦牛好啊,出山不要走路,骑牛呗,到地方了,可以边拦牛边玩,还可以吃香的、喝辣的,偷点西瓜、苹果,烤玉米、烤红薯,还可以掏山雀蛋,用泥一裹烧着吃,哎呀……,听得都让人流口水。可拿猪草笼子的小伙伴是没这个口福的,不是胆小就是没有那个技术。可我小的时候就是点太背,偏偏大给我的就是一头小牛。原来还心想小牛不能骑就免了,最起码可以入伙牛帮了啊。但我那个“碎大”(陕北骂人的话,小爸的意思)一点也不争气,别人家的牛像训练有素的兵,伙伴骑着一溜开道绝尘而去了,而它一出牛圈就撒欢,要不是跑的不见了,就是赖在人家庄稼地里和你躲猫猫,骂也不是,打也不是,瞪着一双牛眼,欺负我年幼无知。我也学着伙伴们用青草哄,好不容易把牛哄到跟前,抓住缰绳了,就想狠狠地揍它两鞭子,可它牛脖子一扯,连你带着一起跑。人说牵牛要牵牛鼻环了,可小牛还不到上鼻环的时候。小牛扯着我,鼻涕一把泪一把,鞋也跑丢了,心被弄怂了。死恨地放开缰绳,哭着跑回家,不管了。母亲总是要拿好话哄着我的,可如果大在的话,保准就是一声吼,接着就是噼里啪啦的捶打声,“给老子不受苦还想吃饭穿衣啊,连戳牛屁股(当农民,受苦的意思)的事也干不好,将来长大还能干什么。”那时候真的是委屈加扭曲,心里那个恨,恨不得一脚将大踢到沟里去。还别说,就为能打倒大,我们兄妹都在干完活后偷偷地学着电影里的人那样练过功夫:用指头戳过沙袋,用拳头打过树皮,也将头倒立练过童子功,也把石板放在背上做过俯卧撑,尤其是我不愿意理发,想留一条长长的辫子练成辫子功。可父亲好像早就识破了我的伎俩,只要我的头发长长了,就借来推剪保准给你剃个大光头。那时的我啊,犹如一只待宰的羔羊,头扭过来、拧过去,可大就是那个天王老子,逃不出他的魔掌。
中国字是象形文字,“品牌”的品字是有三个口组成的,这说明品牌是与口有关系的。这里的口就是百姓的口碑,一个口生成二个口,二个口生成三个口,三个口便成了品牌。在中国凡是与品挂钩的词大都是表达一个物质的好与坏的,如品质、品味、品格等等,所以品牌的实质就是老百姓的口碑,如果一个事物的口碑通过口与口相传而一直到无穷的地步就成了品牌。这就是老子《道德经》里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的具体意义。品牌的道就是口碑,“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句俗语也说出了口碑的真正内涵。(更多有关爱维龙媒段俊平先生作品,请关注《段俊平:中国化危机管理全攻略》)
一件商品的口碑构成了他的品牌,同样一个人的口碑也构成了这个人的品格。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否成为品牌不由哪个机构或哪个部门说了算,而是老百姓说了算。一个人的人品也不可能有自己来评价,而是要由与其熟知的朋友与同事来评判,一个为官为政者的执政好与坏也一定是由百姓说了算。纵观中国五千年发展史,流芳千古、美名传扬的一定是老百姓的口碑留下来的,纵使当时由于历史的局限史书多么带有倾向性,但最终还是会被老百姓拨乱反正以还历史事物本来面貌的。所以一个社会中无论为官为商,要想形成品牌美誉度一定要厚德载物,一定要赢得大多数人民的认可,这样才能成为品牌。这样的品牌才会有生命力。
既然口碑是品牌的形成之道,那么如何形成口口相传的口碑呢?老子《道德经》中所论的真善美,其实就是形成品牌最重要的三个方面。要想形成品牌,无论一个企业、一个组织或一个人都要做到真善美。真善美是口碑的基础,是形成品牌很重要的三个方面。
真就是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弄虚作假、以次充好、假冒伪劣,我们有些企业往往不在“真”上做文章,为了追求利益,投机取巧,结果坑害的不仅是老百姓,更毁了自己的品牌。许多企业创业初期还比较实实在在的做品牌,可品牌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以后,企业却走向了与树立品牌相违背的发展之路。过去倒下的许多中国企业便是最好的例证。如早期的秦池酒,曾以品牌赢得了市场,却没有在“真”上下功夫,因往酒里灌水,弄虚作假而把自己的品牌砸掉了。
善就是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价值观。善是构成品牌的灵魂,一个企业一定要对消费者和社会承担起责任,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的终极目标,这样才能成为口与口相传的品牌效应。善是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指路明灯,一旦这盏灯灭了,这个品牌就会被老百姓所抛弃。我们的身边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大多数是企业价值观出了问题,为了追求高额回报,把利润当成了企业的唯一追求目标,结果丧失了企业生存的道德本源,造成了负面的口碑,这个品牌就会消亡,三鹿事件就是很好的例证。
美是真与善最终的表现形式,有了真和善,我们的理念和行为就会表现出美的一面,美包括精神层面的美和物质层面的美。形式美是老百姓口碑的一个初级层次,要想达到百姓内心的认可,还要在美的内涵上做文章。美是多层面,它涉及了一个企业的人、事、物三方面的形象的综合特征。只有把人、事、物三者的美达到统一和谐,这个产品才能赢得百姓的口碑。(更多有关爱维龙媒段俊平先生作品,请关注《段俊平: 传统文化是拯救道德危机的最好良药》)
1、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2、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5、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6、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7、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8、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j,绝学无忧。
9、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10、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11、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12、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余;修之於乡,其德乃长;修之於邦,其德乃丰;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13、治人事天,莫若啬。
14、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15、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6、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7、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18、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19、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0、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21、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23、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24、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25、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26、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27、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28、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
29、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30、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31、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32、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34、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3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36、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37、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38、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39、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40、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41、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42、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4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44、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45、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46、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47、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48、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49、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50、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51、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5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53、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54、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55、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56、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57、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58、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59、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60、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61、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62、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63、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6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65、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6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67、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68、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69、治大国,若烹小鲜。
70、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71、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72、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73、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74、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75、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76、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77、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78、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79、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80、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81、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82、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8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故事梗概
崔波
公元前571年,在涡河畔的曲仁里,一个伟大的生命诞生了,他就是老子。他出生的时候,天降流星,五彩云霞笼罩,且有九龙喷水为他沐浴。因为他生下来就是白胡子白眉毛,曲仁里的孩子们都不和他在一起玩。只有田小妹同情他,处处帮助他。小李耳在生活中表现了惊人的才能,小伙伴们由歧视到佩服,终于接纳了他。曲仁里一年一度的祭祀里,巫祝非要小李耳扮尸人,倔强的小李耳就巧妙地和恶毒的周旋。巫祝生日的时候,小李耳没把爷爷让他送给巫祝的礼物送去,而是给了也要过生日的小妹的爹爹,巫祝大怒。
李耳见到了一个流浪的六指孩子,和小妹一起为他送水送食物。六指的孩子就是后来的尹喜,他发誓将来报答他们。
曲仁里突然发生瘟疫,巫祝假意占卜,说小李耳就是偷生鬼,扬言不将小李耳活活烧死,曲仁里将会面临灭顶之灾。然而天不绝李耳,他在雷电中新生。
年轻的李耳跟着商容学习《周易》、《河洛图》,悟出了许多自然和人生的真谛。
吴楚交兵,吴将逄化率兵占了曲仁里,随意杀人。李耳施计拖住逄化,偷偷设计向苦县告急救下全村人。陈哀公知晓大喜,派苦县县令代他去曲仁里嘉奖智退敌兵的李耳。
让李耳想不到的是,爷爷给他提的亲竟不是他心中的小妹而是族长的女儿来仪。他坚决不从,可病中的爷爷流下眼泪,说如孙子不允他就不活在世上了,李耳只好唯心地答应。
当李耳和来仪成亲的那天,小妹家已是空无一人,只剩一尊冷冷的铁炉,李耳不由潸然泪下。
李耳声名远播,周天子慕其名,要招他进京量才录用。李耳与家人、乡亲洒泪而别,带着好友良生上了去京城的路。
周室华屋之内,歌舞升平,李耳在周灵王面前显示出出众的才华,周灵王有心任用他,却遭司士荀孙丁的嫉妒,手握重权的甘简公也想排斥他。幸而周灵王识才,任命李耳为皇宫图书室的守藏史。在周王室众多嫉妒、阴险的眼光里,他看到了周王室乐队司乐大夫苌弘真诚的笑容。
田小妹一家又回到了曲仁里,依然打铁为生,还不断去李耳家照顾爷爷。
苌弘告诫李耳,注意甘简公,他是个企图窃国的阴谋家。果然,甘简公和荀孙丁利用舒庸国进贡的玉人石镜一事陷害苌弘和李耳,灵王开恩免苌弘其一死,流放蜀地,罢免的李耳官职。甘简公和荀孙丁的阴谋诡计未得逞,打算密使杀手在苌弘流放的路上下手。
在曲仁里,巫祝和李耳的叔叔商定了交换条件:叔叔帮巫祝霸占来仪,巫祝为叔叔除去可能继承爷爷遗产的宗,以便独得爷爷的家产。来仪求告田大伯一家,小妹趁夜帮来仪将宗送到了远方的舅舅身旁。巫祝得知,气极,假借抽丁之机要抓走田大伯和多土。混战中,田大伯被杀,多土和小妹杀开一条血路逃了出去。
送走苌弘,李耳也架上牛车,返回故里。
当李耳回到家时,巫祝正在逼着来仪和他成亲。刚烈的来仪用剪刀自杀,李耳和良生欲拼杀巫祝,巫祝逃去。李耳悲愤地掩埋了来仪,带良生、小妹赶去鲁国投奔公冶大夫。在学馆里讲学时,孔子也来听讲,为李耳的渊博折服,便跟着李耳习礼。
巫祝和叔叔怕李耳以后回来报仇,派人物色杀手追杀李耳。
甘简公已死,太子姬贵为周景王,又复用李耳。李耳告别公冶大夫,重新出任守藏史和柱下史。周景王临朝,要李耳谈治国方略,李耳大谈对人民的仁政,要求周景王广开言路,周景王不悦。
宫廷上,周景王把百工反叛首领投入沸油翻滚的鼎镬之中,李耳看不下去了,挺身而出。欲说服周景王,并大讲“以百姓之心为已心”,慷慨谏言。周景王大怒,要把李耳也投进鼎镬。幸而太卜令和诸臣求情,周景王才免李耳一死。入夜,小妹看到有一黑影欲刺杀李耳,她大叫一声冲了过去,黑影逃遁。
王子朝和王子猛都欲拜李耳为师,他们为立太子暗暗较劲,心照不宣,拜李耳为师不过是想拉拢支持的力量。小妹提醒李耳注意,李耳却说小妹多心。
周景王布置田猎,其实是借机杀掉支持立王子猛的刘献公和单旗。不料周景王正要下令围杀他们的时候,突发心疼病驾崩,朝廷里顿时乱作一团。刘献公和单旗迅速立王子猛为王,并派兵丁围杀王子朝。王子朝力战,渐渐不支,荀孙丁召来召公、尹公杀退刘单兵马,荀孙丁趁乱与王子朝逃出。
王子猛临朝,下令追杀王子朝。李耳斗胆上言,想用周礼说服王子猛宽怀仁义,不要伤手足之情。王子猛说不杀王子朝,他必将来篡位。李耳很失望,又一次尝试到着周礼的失败。
王子朝联络百工,欺骗他们如立他为王,将封尝大家。于是百工在王子朝的带领下,进攻京城。双方混战,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李耳和小妹看到这惨景,十分伤感。李耳这才悟出,以前所学所思,难以解决人间患难。
李耳失望至极,赋闲出游。在黄河边突然窜出刺客,幸而小妹眼明手快,擒住那人。大家一看,刺客竟是在曲仁里被他们救过的六指孩子尹喜。尹喜得知自己恩将仇报,悔恨不已,跪别恩人,发誓以后报答恩情。
就在李耳打算与周礼决裂的时候,孔子却在周游列国,想用周礼帮助几个国家治理国事,却处处碰壁。他决心再去洛邑,向李耳学习周礼。
在不断深入的接触中,李耳渐渐觉得已经离不开小妹。然而,他一提起感情之事,小妹总是避开不谈。
入夜,李耳还在守藏室看书,尹喜突然夺门而入,扔下两颗血淋淋的人头。原来,他去了曲仁里,杀了巫祝,替李耳报了夺妻之仇,并力求拜李耳为师。
李耳已经厌烦宫廷生活和朝廷内乱,尹喜又帮他除了仇人巫祝,便决定回家。
敬王想不到李耳竟然要辞官,恼羞成怒,下令革除守藏史之职,永不录用。李耳在准备行李,孔子却来求学。李耳一番全新的见解让孔子大惑不解,想不到老师的思想发生了极度变化。他们之间的交谈几乎不可融合。但孔子出来之后,依然崇敬地说:老聃,他是天上的一条龙。
老聃听说家乡在打仗,决意信步而行。
老聃夜观天象,认为火星占据心宿,宋国必有大难。宋景公过去得到过老聃的指点,镇定地化解了可能降临的灾难。他信服了老聃,欲请老聃入宫做官。可老聃决意不从,决心要西去蜀地寻找苌弘,他认为只有和苌弘在一起,才能探索到天地之玄机。小妹、良生和多土也依然跟定了老聃。漫漫长路上,他们落入了建德国人设下的陷阱,差一点被杀。走出森林沼泽,经过淳朴的扶南国,来到深山里偏远的瓯寨,受到山民热情的接待,他们用朴素古老的舞蹈礼仪欢迎远方的客人。然而瓯寨头领突然变脸,要用他们的人头祭天。幸亏老聃知道瓯寨人敬的是蛙神,便在蛙神的图腾柱前,老将两只蝌蚪形合起,化为太极图,太极图发出光芒,照耀大地,让瓯寨人敬畏不已,放过了他们。
老聃去蜀地的路上,历尽艰辛。悬崖上见悬棺,松棚中看到人们为死者载歌载舞地送葬,老聃悟出一个道理,生死齐一,生即是死,死既是生,无生便无死,无死即无生。
湍急的河中,老聃和弟子们顺水而下,冒险赴蜀地。在森林里露宿,老聃和小妹终于吐露心声,愿意结为夫妻,但又约定找到苌弘后再行成婚大礼。一天。来到山中一户人家投宿,惊见赶尸奇事。老聃由此悟出,坚强通向死亡,柔弱通向生存。
来到山清水秀的云梦泽,小妹却患了大病。临终,她说上善若水,死后就葬进水中。老聃悲痛万分,和多土、良生以及许多土著老百姓抬着铺满鲜花的棺木,慢慢走进河里。老聃看着无际的天地,俯在小妹耳边说,小妹,我要给生万物者起个名字,那就是:道——
老聃摆脱悲痛,迤逦行进,准备回曲仁里。路上遇兵马厮杀,救下一小女孩,竟与小妹长得一模一样,老聃认为这是小妹转世。一队兵士赶来,把老聃一行当奸细抓去兵营,而这支军队的将军竟是老聃的儿子李宗。多年不见,父子一时未能相认。当李宗知他面前站的是多年来朝思暮想的父亲,急忙跪见请罪。
老聃一行带着救下的小女孩象妹,终于回到阔别已久的曲仁里。因为战争频繁,老聃的家已破败,曲仁里的乡亲们惊喜老聃的归来,帮他重建家园。老聃在新的家园里开设讲堂,讲自己多年苦心研究出的经学,几百里开外的人也纷纷赶来听讲。
孔子又一次来到了曲仁里。当老聃告诉孔子,欲治理好国家,最重要的是绝仁弃义。这对奉仁义为经典的孔子来说难以接受,三天里没有说一句话。
老聃骑青牛,良生、多土和象妹随行,大家洒泪告别了众多前来送行的乡亲,开始了漫长的旅途。
函谷关里,尹喜在为他的学生上课。他告诉学生,夜梦老聃将至。如真能等到,便留函谷关讲学。他安排大家每天跟他上函谷关远望,如见远方紫气东来,那就是老聃到了。
老聃建立了自己理想的“小国”,开始了民风纯厚、男耕女织的生活。一时风和日丽,荷叶田田,大家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老聃以为,这理想的国度可以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了,小国寡民的方法可以实现大同了。然而,表面的平静没有持续多久,对老聃怀恨在心的无赖勾结盗匪,悄悄攻打手无寸铁的“小国”。老聃看到他苦心经营的乐土上尸横遍野,明白了自己悟道的肤浅。他决心出关,寻找真正可以静心隐居的地方,成其大道。
函谷关上,尹喜远远观望,他在这里已经盼望许久了。有一天,尹喜看到远处山间隐隐有紫气升腾,高兴地大叫:老子来了!
尹喜苦苦挽留老聃在函谷关讲学,著述。让“道”为之远播,才能体现道的意义。老聃只好应允。三天里,老聃闭门不出。当老聃写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便悄悄骑上青牛,趁清晨弥漫的大雾,慢慢走出函谷关。
五彩的云霞在他身边缭绕,仙鹤伴着他前行……
老聃远去了,不知所终……
(《老子》二十集电视连续剧作者:崔波吕程王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