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公路养护工作;意义;问题; 技术;对策
中图分类号:U4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7-0063-01
提高公路养护技术是公路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好公路养护工作,不仅可以延长它的使用寿命,而且还可以减轻工程建设的成本,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加强公路养护工作,使公路更符合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的要求,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1、强化公路养护工作的意义
在交通运输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公路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只有及时发现问题,对出现损坏的部分及时修护,并且进行紧急服务和抢修,才能使公路长期为人们服务。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需要科学发展观的引导,因此,在公路建设的工程中,必须遵循“建设和养护管理都能促进公路事业的发展”的理念,这样公路运输才能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带动经济的增长。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对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提高公路建设的质量,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加强公路养护管理有利于实现交通的迅速发展,降低公路运输的成本,有利于交通运输走向绿色发展。同时,它也是建设节约型交通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构件一个高效、安全公路管理系统的前提条件。作为一个公路管理人员,应认真学习并且了解公路养护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意义,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为公路养护工作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2.1 公路养护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问题。现今大部分养护管理人员的道德修养偏低,并且我国大部分的公路管理员是从养护技术人员中培养出来的,缺乏一定的企业管理能力和人员管理能力。尽管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水平和经验都相对较好,但是文化知识水平短浅,对于外来的新方法、新技术等等接受能力不强。在平常的工作中,专业知识能力欠缺,对专业知识的特性不够了解,因此不利于公路养护工作整体效率的提高。
2.2 公路养护设备问题。许多公路养护的机器过于落后,不能观察到公路的准确情况,导致公路养护工作出现失误,威胁到公路的正常运行。
2.3 公路防护系统的设计不满足要求问题。我国一贯沿用的还是传统的模式,旧的规范并没有得到修改,一些旧的要求根本不符合实际需求,比如规范中的折算系数并没有考虑路面承载极限能力,这些都影响到公路养护工作的进行。
2.4 公路使用材料的质量问题。在目前的绝大多数公路中,使用的施工材料源自国产,但在国内,这种材料能够符合标准的厂家并不多,而且供不应求。一些建筑单位为了节约成本,采用国家伪劣产品。
2.5 粘层油、透层油的使用对公路养护工作的影响问题。要保证公路能够正常运行,公路养护工作进行准确、到位,需要观察公路粘层油和透层油的使用情况,考虑其使用对公路造成的影响。同时,许多工程采用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或二灰碎石来使路层结合在一起,但是这样做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即它的渗透性能差。此外,使用这种材料容易破坏路面的平整度,导致透层油窝积现象的产生,这种情况也不利于公路养护工作的开展。
3、公路路面养护技术
3.1 对于沥青路面早期出现的磨损、老化、网裂、光滑、松散等病害,可采用乳化沥青进行稀浆封层。稀浆封层可以提高路面的防水、抗滑、耐磨等性能。
3.2 裂缝是沥青路面最常见的病害。对于较小的裂缝,应先将路面扫净,剔除缝内的尘土杂物并吹净,用保温壶将热沥青灌缝,再用胶皮刮子来刮平缝口,最后在上面撒铺养护细料,经行车碾压使其结合牢固。对于较宽的裂缝,先将裂缝内处理干净,再将拌好的沥青砂或细粒式沥青混合料填人裂缝,用工具捣实、烙平封口,然后在上面撒铺养护细料,最后用手夯实;对于不严重的龟裂或局部氇裂,可先挖掉面层,晾晒数日至基层干燥后,再用修补坑槽的办法处理。
3.3 沉陷和坑槽是路面的一种局部性的破坏。其挖补方法是:先测定破坏部分的深度和范围,划出使之成正规形状的轮廓线,其纵横边线应与路中线平行或垂直;开槽的槽壁要垂直,且要开凿至稳定部分,并将槽底、槽壁清除于净;根据实际情况,应采用冷拌法或炒拌法,视坑槽的深度采用单层或双层拌铺,在开好的槽底和槽壁均匀地刷一层粘结油,然后填铺混凝土并整平压实。严重的啃边要根据修补范围挖出破损边缘,切成纵横正规的断面,并适当地深挖进行清底,然后再用修补坑槽的办法处理。
3.4 对于轻微的小块拥包,可在高温时直接铲平,由于基层不平而引起的较严重的拥包,可采用挖补法先处理基层,然后再做面层;由于路面原因而引起的严重的大块拥包,则应进行面层的挖补。
3.5 砂石路面的养护应以提高路面的平整度为重点。采用砂砾石作骨料,配人适量的黏土,进行砾料级配封层,以提高路面的抗磨耗能力。整修前,对拱度不合适的路段必须及时调拱,以保证路面横向排水的畅通。路面封层要利用雨季的时机进行施工,化水害为水利。
3.6 泛油是沥青路面用油量不当、油石比过大形成的一种病害。其处理方法为:对于轻度的泛油地段,可撒2~5ram的石屑或粗砂,通过行车碾压至不粘车轮为度;对于比较严重的泛油地段,应根据实际情况先撒5~8ram的矿料,稳定后再撒2~5ram的石屑或粗砂,引导行车碾压成型;对于严重的泛油地段,应先撒一层10~1 5ram.或更粗的矿屑,用压路机强行压人。
4、加强公路养护工作的对策
4.1 提高公路养护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这是我国公路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提高公路养护的整体质量。为了满足公路养护工作的要求,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可以通过一些专业的培训,对公路养护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上以及思想上的指导,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这样,就可以创造出一个优秀的队伍,形成一个团结的集体。同时,进行公路养护工作必须管养分离,权责清晰。养护与管理分开进行,不能够放在一起,这样会混淆概念,导致各级人员,只有将两者分离开来,才能杜绝一些不合理的管理现象,组建起一个合理、高效的养护管理机构。
4.2 加强政府部门对公路养护工作的监督。在进行公路养护的同时,必要的监督措施是不可缺少的,政府部门对公路养护工作的监督是改进公路养护管理措施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既要加强内部监督,也要实行外部监督,这样有利于工作人员责任意识的提高。目前,一些政府只注重公路的完工,而忽视了养护管理这一环节,缺乏管护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政府应转变态度,重视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从根本上来解决问题,要摒弃以往的重建轻养的作风,应该把思想转变为两者同为重要的态度。
4.3 改革公路养护机制,引进先进的技术。①改革公路养护机制,摒弃传统的做法,将公路养护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对公路养护的积极性。②完善现有的技术,建立起一个全面的技术系统,这个系统涵盖的范围比较广阔,在建设的过程中应引起重视。③利用先进的技术,配备高质量的材料,并且改进工艺、技术,保证养护的质量满足施工要求。
5、结束语
随着公路建设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公路的改建、拓宽、升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公路的通车里程大幅度增长。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分析不同类型的破损公路病害,加强调查研究,采取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及时进行维修,以保持路面的完好状态,提高道路的使用性能,尽量消除一切道路安全隐患,不断完善养护水平, 保证公路养护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曾广华.公路养护及公路技术状况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2
[2] 唐磊.公路养护科学决策分析[J].北方交通,2013
[关键词]档案工作 存在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42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7-0237-01
众所周知,机关档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然在档案形成和管理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从档案的收集侧重点看,无疑应放在本单位工作中形成的一系列文件资料。但是我们一些基层档案部门却往往忽略了自身,把档案收集工作引入误区,具体表现在:
一、片面强调上级工作的重要性。在一些基层单位,文书处理工作仅限于办理上级来文,对上级来文非常重视,管理上较有条理,但是对本单位在贯彻落实上级的方针、政策、日常工作中形成的文件资料却疏于收集,存档的意识非常浅薄。
二、档案保存中本位主义现象严重。由于基层单位内部相互协调和具体分工存在问题,一些反应本单位重大事件或工作情况的档案、资料、因不同需要被扣押在有关业务部门,有的甚至保存在个人手中,在档案室不了解的情况下,这类档案资料很难归进全宗内。
三、对档案材料的归档存在误区。由于档案材料收集范围的限制,其中必然涉及到带有特定内容、只限一定范围了解的档案材料,例如党组、党委会议纪要等,这类档案材料常常被 一些部门片面地强调其保密要求和重要性,难以及时归档,有些甚至从不归档。
四、掌握档案管理标准的尺度紊乱。作为规范档案管理的一系列条目,方案等标准,在具体实施中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出现上诉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标准理解上的偏差。由于基层档案管理人员普遍缺乏较系统的专业培训,对档案管理的一些常识不甚理解,加之工作中缺乏可比较性。因此,对一些档案管理规范标准的理解、运用常发生偏差,把握不准必须导致工作中失误较多。
其二,人员变动上的影响。目前有很多基层单位,档案人员多为兼职的、临时的,档案员变动频繁。在工作交接过程中,缺乏必要的传、帮、带,使得档案管理的一系列制度、规范等难以在工作中得到保证,造成本单位档案管理质量的下降。
其三,收集保管乱。由于档案收集不完整,以及日常保管的无序,有些档案资料在利用时缺乏凭据作用。在基层档案卷宗内,常常会出现遗漏印章、签名、日期、附件等现象,造成档案利用率低、效果差。
其四,缺乏服务精神。档案利用率工作离不开档案人员的服务。在基层档案人员中,却有一些人不愿成答案提供利用的责任。
五、提高档案人员的素质,促进机关档案工作新进展。
要解决机关档案工作存在的上诉问题,应从以下几点入手,解决组织者的档案法制观念。要学会专注机会,通过及时、准确地查找到领导所需要的重要档案材料,从而解决了某一重要问题,或因为查找不到领导所需要的重要档案材料,而使某一问题陷入困境的时机,及时宣传档案的重要性。使各级领导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档案工作的社会价值。
人才是企业持续发展和永续经营的原动力与基础。在日益动荡多变的全球化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重新定义,对人才的拥有,已成为企业确保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鉴于目前人才短期已成为几乎所有企业的致命伤,如何通过专业化的招聘为企业获取最适合的高素质人才,以及通过分析人员素质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化管理、激发各类人员的最大潜力,这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 企业招聘的目的和意义
人员招聘的根本目的,是为企业获取满足其生产经营需要的人
员,它根据企业发展实际需要,利用各种科学选拔技术,为不同岗位挑选出最合适的人选,以实现人、岗和组织的最佳匹配,最终达到因事设岗、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互赢目标。
为企业补充新鲜血液、提升创新力。招聘是企业补充人力资源的最基本途径。由于组织内部的人动如升迁、降职、辞职、退休、解雇、死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时刻处于变化中。招聘为企业补充人员短缺的同时,也带来了“新鲜的空气和血液”,使企业充满生机与活力。这些新思想和新方法的加入,有利于组织创新和管理革新,对于创新型企业尤为重要。
获取高质量人才,提高企业竞争力。管理学专家Cole指出,现代企业的成功更多地依赖于管理公司商业运作员工的质量与能力。这意味着企业拥有员工的质量,在绝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招聘工作就是企业通过甄别、筛选,最后获得高质量人才的最佳途径。有效的招聘工作,不仅有助于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还能加快人才集聚,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塑造企业形象,建立雇主品牌。德斯勒在其著作《人力资源管理》中有这样一句话,“研究结果显示,公司招募过程质量的高低会明显地影响应聘者对企业的看法”。招聘不仅仅是企业吸引和招募人才,应聘者也可通过招聘过程了解该企业的组织结构、经营理念、管理特色和企业文化等。招聘是企业在其特定目标人群中树立独特的雇主形象、扩大组织影响力和知名度,从而更好地吸引、激励和留住最优秀人才、实现组织竞争优势。
二、 企业招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招聘基础工作不扎实。缺乏详细的工作分析和明确的岗位说明书。多数企业没有做过工作分析;岗位说明书是通过网络搜索或借鉴其他企业相同岗位的职责与任职资格获得的,仅仅根据部门领导的意图进行增减而成。这样的岗位说明书甚至数年不变,却作为人员招聘的标准和条件。不难想象,按照这样的岗位说明书来实施招聘,不是因为条件过高迟迟不能完成招聘工作,就是招聘来的员工不能很好的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为日后的人员流动埋下伏笔。
招聘渠道选择不当。传统的招聘渠道,如网络招聘、现场招聘会等依然是多数企业的主要选择。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22期2013年第39期-----转载须注名来源以网络招聘来说,因其快捷且费用相对低廉吸引到大批求职者和企业。企业“一揽子”招聘信息后,招聘人员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在网站浏览和筛选简历。尽管每天都能收到上百封简历,但能通过筛选的少之又少,而在电话核实基本情况和面试之后,最终确定能为企业所用的寥寥无几。由此可见,尽管从表面上看网络招聘的成本不高,但是大量的人工筛选工作实际上给企业带来了非常高的间接成本。在信息大爆炸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传统的招聘渠道和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缺乏专业化招聘团队。首先体现为面试官素质不高。一方面这是因为面试官没有经过专业的面试技巧培训,使得面试过程不严谨、评价过于主观。另一方面由于和用人部门没有很好的沟通,面试官对应聘岗位所需专业知识的把握不够准确,这样招来的人员往往不能胜任工作要求。其次体现在没有采用科学的人才选拔方法。有些企业使用一套人才测评软件考察所有职位和候选者,还有很多企业把面谈作为唯一的招聘选拔手段,对于应聘者的工作背景、知识技能、性格特质、人品素养等完全依靠一次或几次的面谈做出判断。这种招聘工作既不科学、也无责任感可言,不仅浪费了企业的人、财、物力,缺乏科学判断标准的选拔也是对应聘者的不公平。
三、 企业招聘问题的解决对策
进行工作分析,做好岗位说明书。工作分析是整个人事管理科学化的基础,它为人力资源规划提供必要信息、也为人员的招聘录用提供了明确的标准。通过工作分析, 可以帮助员工回顾和审核自己的工作内容与行为,主动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来说,能够在工作分析过程中对组织的业务环节和流程进行密切地了解与梳理,促使人力资源工作更契合组织战略的目标与要求。在工作分析上形成的岗位说明书,明确了空缺岗位的学历、工作经验、专业技术水平、能力方向、人格特征等要求,它既是岗位评价的重要参考要素,也是该岗位人员空缺时设计招聘要求的基础。
岗位说明书应根据实际的工作变化,定期进行评审和修订,这一全过程应使员工参与其中,共同探讨各个阶段的结果并分析其原因,以便员工对工作分析和岗位说明书充分认识和认同,确保后期的有效实施。
适用兼顾“与时俱进”的招聘渠道。招聘渠道直接影响到招聘效果,选择合适的招聘渠道,能够吸引更多合格的应聘者,是招聘工作顺利完成的第一步。一个“好”的招聘渠道应具备以下三点特征:及时性,即在较短时间内能够在企业和求职者之间建立沟通与了解。针对性,即根据岗位要求、人才层次和行业特点等要素,对于不同的人才选择不同的招聘渠道,把注意力转移到除传统招聘渠道之外的行业/专业网站及论坛、特定人群(MBA、专业人士、校友)组织的网站以及 求职博客(blog招聘)等资源上。随着微信息时代的来临,社交网络(Facebook、Myspace、YouTube、开心网、人人网)、微博、“微信沟通”等越来越多的新兴渠道被灵活运用,有效降低了企业的招聘成本、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和雇主品牌,同时提升了企业的人才竞争能力。此外,近年来RPO(招聘流程外包)形式也逐渐被更多的企业所采用。最后一点是经济性,招聘成本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它与招聘人员的专业性和层次有着密切关系,同时也受到招聘周期长短的影响。
打造专业化的招聘团队。面试官是企业的首位形象大使。他将企业形象和雇主品牌在第一时间传递给应聘者,成为吸引人才、决定招聘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优秀的面试官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有着良好的分析能力与敏锐的判断力,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依据工作分析及其形成的岗位说明书,企业通过各种选拔方法从应聘者中选出最适合组织岗位要求的人员,这些方法包括初步筛选、面试、笔试、情境模拟、心理测验等等。由人力资源部门、用人部门、中高层领导及其他相关人员组成的招聘团队,根据招聘工作的实际需要,进行诸如STAR面试、 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等面试方法的培训和演练,以准确识别人才与企业、职位的匹配度。
关键词:计量;强制检定;存在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强检机构及其行政工作的管理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具体工作中,对待送达的强制检定计量器具,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自身检测能力因地制宜的进行工作;而对于那些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工具,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通过改进自身检测服务水平、加大宣传力度等手段吸引相关单位前来送检。笔者认为改进行政管理机制、严明执法力度是强检机构改革的重点。
一、目前强制检定工作的模式
1.计量标准的强制检定实施程序
①确定送检结构;②申请检定;③商讨检定计划;④送交并执行检定;⑤检定结果反馈。
2.工作计量器具的强检实施程序
对于送检的工作计量器具,由设备用户企业负责将其登记造册,建立相应的设备管理档案,上报当地技术监督部门备案。同时向本地制定的检定机构申请检定,如若当地机构不具备检定能力可继续向上一级的检定机构申请检定。
工作计量器具的检定过程实际与计量标注类似,不同之处在于申报检定的器具可能受体积、地理因素的影响而不便送往检定机构的,相关机构可定期派遣技术人员现场检定,方便用户。
二、强制检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授权行业部门执行强检的局限性
授权行业部门执行强检是授权方式的一种根本不足,因为行业部门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往往扮演的是卖方的角色,由行业部门负责强检就好比是让卖方决定自己卖出的产品是否符合标准,这是很难让消费者信服的,也是违背市场经济监督管理原则的。
2.授权检定利弊情况的分析
除了由于授权检定的管理缺失而导致大量的计量器具得不到及时的检定之外,随着计量技术的日新月异,采用新技术或者综合各学科的新型计量工具必然需要相应的检定方法和手段,如若继续沿用授权检定则会影响检定工作的准确。所以,因地制宜的及时调整检定模式,才能保证计量极具的精确和交易的公平。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探讨
(1)针对上文提出的授权行业部门执行强检的局限性,市县各级计量行政部门和计量技术机构在保证检定质量的服务和技术的前提下,对属于行业部门的检定机构进行改革。例如,在保证原有固定资产所有属性不变的情况下,将行业部门的检定机构改变为具备技术检定的实验室,并划分到技术机构的实验室管理。技术机构除了参与日常的管理和检定工作,对设备条件好的实验室应给予帮助从而获得实验室的认证。而各级计量行政部门的职责是对于改革过程以及技术机构未来的管理予以监督,合理地分配检定过程的职责和利益。
近些年来,我国的强检工作除了带来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之外,也为推进计量标准和设备的规范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强检的工作也并非完美依然存在很多的不足和缺陷。首先,作为强检工作的一线技术人员掌握的检定项目往往比较单一,无法完成多学科技术综合的检定项目,阻碍了工作效率的提高。其次,作为计量行政机构对鉴定周期缺乏严格的管理,计量标准和器具的检定周期不能被完整的执行,出现超周期检定现象。以上问题的出现,极大地阻碍了强检工作的进一步推广和深入。作为一线的技术检定员,要切实提高自身的检定业务能力,紧跟技术革新潮流,在保证原有检定质量的情况下,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和潜力,开发新的更具效率的强检水平;其次作为强检工作的管理者,要从思想上牢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工作指导思想,树立依法治国的概念,对需要进行强检的器具要依法登记在册严格管理及时反馈结果,同时积极配合计量行政部门,对违规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处罚,使强检工作的法律性和必要性深入人心。将计算机信息管理概念应用于强检工作,建立一套完善的检测体制,明确强检过程中各方的指责,以便通过更好的问责来提高整个体制的运行效率。例如,在强检过程中出现送检周期超出的情况,由送检的单位及个人负责;如若发现检测结果存在人为差错或并未实施检测的由负责检测的技术机构负责;在申报强检的过程中,要充分遵循送检程序,服从各级行政部门的管理,对妨碍送检程序的个人和企业严格惩处,务必树立规范强检的社会氛围。
(2)除了要求技术检测部门树立依法强检的意识之外,在具体的工作中对服务方法的改革也至关重要。例如,很多地区面临送检企业分布面积区域广泛、检测时间分散的难题。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强检技术部门与行政部门信息共享并且通力配合,对分布松散的送检企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集中强检,涉及到无法运输的大型设备,检定机构可申请拨款装备具有强制检测器具标准配置的流动检测车,方便检测员及时高效的完成工作;而对于送检时间过于分散的难题,强检机构可与送检企业协商并优化检测时间,使得检测周期趋向科学化、合理化。强制检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一个集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计量技术机构、强检计量器具使用单位四位一体的强检管理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作为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要立足于制定本地区应达到的量化强检目标,研究目标实施的具体措施。及时解决过程控制中的问题提高自己在强检工作中的宏观控制能力。
综合来看,强制检定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其设计到强检技术机构、政府监督计量的行政部门、行业主管部门、送检企业等多方面各部门。在这个系统中,每个部门都需做好各自的角色才能合格地完成强检工作。计量行政部门作为强检系统工程的监督方和宏观控制者,应首先将自身的计量工作置于《计量法》和国家的计量工作总体目标之下,充分考虑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从而制定合理的强检目标;对下属包括计量技术机构、行业主管部门严格考核,树立其严谨的强检意识。
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对过去以及现有的强检模式和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强检工作的监督方的行政主管部门要着力研究制定与时俱进的管理模式和监督手段,加大强检法制化、常规化的宣传;作为强检工作主体的技术检测部门要紧跟技术发展潮流,对不断出现的新的计量工具改进检测方法,努力改进检测服务水平,使强检工作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关键词:消防监督;问题;建议;对策
1 新形势下的消防监督工作
1.1 公民维权意识的增强
在新修订《消防法》实施以后,人们对于有关消防安全法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已经认识到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和自身合法权益。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涉及消防安全的各项监督机制还并不是十分的完善,其监督机制还未完全进入法制化的轨道,还不能够满足当前法制建设的相关要求。不过新《消防法》的颁布施行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为社会各方面的消防工作带来新的机遇,与此同时也给消防安全监督人带来了新挑战,要求他们需要转变思维,学习新的消防安全知识,并运用其更好、更有效的展开相关工作。这样才可以改进社会安全消防工作,减少各种灾害对于人们人身、财产安全的危害,进而推动社会消防安全管理的法制建设,保障社会的各项工作在平安的氛围中开展,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
1.2 进一步提高消防监督水平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不过社会中也存在着大量的危害社会安定的因素,对于社会中大量存在的诸多火灾隐患,安全消防的监督工作的开展十分重要,但现今的消防安全监督机制还不完善,相关的责任制也没有及时的落实,所以消防监督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同时还要不断的加强人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各级公安消防机构的工作任务依然不能松懈,消防安全的监督面临着新的挑战。
2 新形势下消防监督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政府行政干预现象普遍存在
在新形势下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需要加快自己的脚步,以应对不断发展的时代需要,所以发展成为了第一要务,国家的发展带动了地方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地的政府和相关部门不断加大投入的力度,为投资者提供诸多便利以吸引投资者进行投资,希望借此大力的发展地方的经济。不过,很多地方的行政领导缺乏较强的责任意识,甚至会在利益的驱动下无视消防法的相关法规,只看重经济效益,轻视安全消防。
2.2 监督人员法律意识淡薄
作为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的消防工作,可以有效的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工作的开展,确保社会经济的快速、健康的发展,因此必须得到相关部门、人员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扩大消防安全监督的管理范围,尤其是要改变近几年来由于缺乏安全消防意识而产生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将消防安全的监督工作提到日程上来,让社会的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2.3 消防监督工作机制制度落实不到位
长期以来,消防监督部门都有着“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双重身份,需要肩负起开展消防工作以及宣传消防安全的双重任务。虽然,相关的消防安全监督部门和人员一直在积极的推行相关安全消防的监督质量考核,但是各级部门在具体的工作实施中依然会产生重过程、轻结果的问题,不健全的监查机制不利于消防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
3 消防监督工作相关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新形势下的消防法律法规体系
(1)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相关消防法律法规。针对全国性和地方性的法律法规,相关的消防安全监督机构要不断的对其进行修订,认真的思考执行时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积极的解决并及时的向上级立法部门反映,以做到及时的更新和完善,让消防安全法律体系与时俱进。(2)随着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运用消防安全的监督工作也与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所以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制定新的消防安全法律法规,逐步的建立起新的适应社会发展、经济改革的消防法规体系。
3.2 树立全新的消防监督工作理念
就目前的形式来看,各级的消防监督人员都要不断的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接受新的思想和理念,认识到消防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消防监督理念。
(1)公开相应的消防安全监督工作机制,确立“透明消防”理念。在过去的传统体制下消防安全的监督工作是不公开的,人们对于这项工作的开展没有足够的了解,不过现今相关部门已经将确立通明公开的消防安全机制提上日程,以让人们更好的了解消防安全监督的相关机制,监督相关从业人员和部门的工作。但是这一理念的执行还是不够深入的,各级消防部门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听证制度,积极勇敢的接受群众的监督,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2)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确立“责任消防”的理念。政府机关在贯彻落实相关机制的时候,由于多种因素有时会产生一些现象,消防安全监督工作也是如此。要想更好的完成消防监督就要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将责任作为工作的重点,确立“责任消防”的理念,明确相关人员的监督职权,将“权力消防”转变为“责任消防”,承担起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和人民。
3.3 严禁“人情消防”
近些年来,在各级部门执行消防安全监督工作时出现了一些“人情消防”现象,这就反映出了我国现有的安全消防工作不严谨的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消防监督模式并不完善。如何才能杜绝“人情消防”问题成为了相关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此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1)制定出相应的法规对消防监督人员进行约束,让他们的监督行为符合法律规范;(2)对相关的消防监督人员进行监察,对于违反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的人员绝不姑息;(3)让社会各界参与消防监督工作的监察,让其变得更透明。
3.4 提高消防监督人员的业务素质
3.4.1 重视消防监督人员的知识再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所生活和工作的环境越来越复杂,消防安全的监督工作也越来越繁重,需要相关的专业人员拥有更全面的专业知识储备,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展开作业,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形势。所以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消防监督人员的知识再教育问题,加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教育,让从业人员和干部接受知识再教育,以应对新的挑战,保障消防安全监督工作可以稳步的发展。
3.4.2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健全的消防监督人员培训制度对于完善消防安全监督工作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如今在国内已经有数所消防院校设置了针对不同从业人员的短中期培训班,消防院校所开设的这些培训课程犹如是消防安全监督人员的“加油站”,利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设施,可以较为系统的对消防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帮助学员尽快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能够让他们更好的运用专业知识完成消防安全监督工作。
3.4.3 做好换岗轮岗工作。防火、灭火是各项业务顺利展开的保障,想要做好消防安全监督工作就需要参与防火、灭火的人员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以及消防安全防范意识。具体的轮岗和交流工作,可以让相关的工作人员快速的了解消防安全工作的情况,树立正确的观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促进消防事业发展。
4 结束语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开展消防安全监督工作,需要消防部队务必以科学发展观作为行动指南,宣扬正确的安全消防精神,与此同时不断的强化宗旨意识和公仆意识,相关的安全消防监督人员要增强责任心、事业心和使命感,把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作为工作的最高目标,开拓进去,积极创新,不断的学习新的理念和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提高自身的素质,严格的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工作,以将可能发生的灾患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确保社会经济能够安全高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