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责任心的名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心理污名;求助行为;责任推断;羞耻感
1.问题提出
人们往往对有心理问题乃至具有心理疾病的人持有偏见,认为他们在生理、心理、道德、行为上存在缺陷,视其为“精神病”“疯子”、“变态”,从而歧视、拒绝、回避这些人群。早在1963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Coffman就将“污名”一词引入心理学领域,Vogel等人将“心理污名”定义为寻求心理帮助的个体感到自我和社会不可接受的受损身份,由于污名使人们对求助者持有负面印象,这就导致了个体不愿意暴露他们的心理困扰,并且逃避心理咨询或治疗。随着高校扩招和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加,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高校普遍都建立了一定规模的、具有专业资质的心理中心,用来加强心理知识的宣传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尽管大量的研究表明心理问题会给个体的生活、学量消极的影响,并且心理咨询和治疗会有积极的疗效,但是主动寻求心理帮助的大学生比例仍然很小,对专业性研究机构,如综合医院心理治疗科、校心理中心的使用率并不高,由宁波某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已有的统计数据可见,主动寻求心理帮助行为的大学生占心理关注对象比例很低,而相关研究均表明大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愿意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只占1.46%,持模糊、矛盾态度的占40.6%,另有4.8%的学生明确表示“否”。为什么“潜在的求助者”难以成为“现实的求助者”,其主要阻力在于社会长期对精神疾病、心理疾病、心理问题的混淆、歧视与偏见,使需要求助于心理咨询的大学生担心他人的负面评价的“心理污名”。因此探索“心理污名”如何影响大学生寻求心理帮助行为,以及如何减少“心理污名”对求助行为中的责任推断,羞耻感的影响将对高校心理工作尤其是心理咨询中心的工作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研究设计
本研究首先采用《心理求助污名量表》和《心理求助行为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探究心理污名对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的影响,并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建立污名对心理求助行为影响的关系模型;其次,根据实验得出的结构模型,引入角色扮演、情境w验、经验分享、演讲等多样化形式,改革固有的团体活动形式,建立团体干预方案,并利用专家访谈,最终确定团体干预方案;再次,使用RCT实验设计(随机对照组实验设计),对已有的方案进行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实验,评估干预方案对求助行为改善的水平,进行总结归纳,完成干预实验;最后,查找相关资料,在已有的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为降低心理污名对求助行为的影响提供应对策略,改进目前状态下单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3.实验结果
通过对污名影响的相关分析和路径分析,可以得到污名影响求助机制的四条路径:一是污名直接对求助的影响,即污名心理求助;二是污名通过责任推断间接对求助产生影响,即污名责任推断心理求助;三是污名通过羞愧间接地对求助产生影响,即污名羞愧心理求助;四是污名通过责任推断和羞愧的共同作用对求助产生影响。
对污名、责任推断、羞愧、求助倾向的效应分解上面分析,对求助倾向的直接负面影响效应是最大;污名通过责任推断和羞愧两因子对求助产生的间接负面效应大于污名分别通过责任推断和羞愧因子对求助倾向产生的负面间接效应;污名对责任推断因子的直接正面效应大于污名对羞愧因子的直接正面效应。
在个体在求助源的选择倾向上,当问及被试自身的心理问题时,其选择求助倾向排在第一位的是向朋友和同学求助,接下来依次为向心理老师求助、根本不求助、向班主任求助和尝试以别人的名义求助。
4.干预方案
参考樊富珉等人团体设计活动,引入角色扮演、情境体验、经验分享、演讲等模式,设定多个内容,邀请在心理学专业研究和教学上具有10年以上、博士学位的心理学专家进行专家访谈,围绕心理污名对求助行为有重要影响作用的内容设置团体干预方案:
活动目的1: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帮助需要的自我认知
活动方案:活动之前两个星期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准备1000字演讲稿,演讲内容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1)心理咨询主要帮助人们解决什么问题?(2)什么样的人需要心理咨询?(3)什么问题需要进行心理咨询?
A热身阶段:连环自我介绍,并进行分组
B讨论阶段:“奇葩议会”,各组对各自观点进行辩论会,分成正方和反方,对“去心理咨询就是有病”这个主题进行辩论。
C演讲阶段:“超级演说家”,每一个组在已有的认识基础上,推选一位必须结合他人的观点和想法进行超级演说家比赛,与全班分享观念,在此过程中,如果有遗漏,必须让第二个人补充,第二个补充的同学必须在第一个同学的基础上,说出第一个同学表达的所有观点,再补充剩下的。、
D总结阶段:老师对大学生目前普遍存在的认识不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
活动目的2:提高大学生人际开放性
活动方案:
A热身阶段:小兔子跳
B自我表露阶段:用公开量尺让学生在永远保密――随时公开选择事件写在尺上,(1)最怕发生的事情(2)最不敢想的事(3)最不容易忘记的事(4)从未告诉过别人的事
C总结阶段:填写自我隐藏表,并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小组进行讨论。
活动目的3:减少大学生对寻求心理援助的污名
活动方案:
A热身阶段:OH卡片进行故事联想
B角色扮演阶段:对4个已经设定的关于心理求助的案例进行角色扮演。
C讨论阶段:角色扮演结束,通过交流理清学生思路,讨论遇到问题时,你会怎么办。
活动目的4:提高对心理咨询的信任
A热身阶段:寻找你觉得的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应该具备的品质有哪些
B讨论阶段: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将大家达成共识的10大优秀品质得出,然后选代表进行解释。
C总结阶段:小组做成小论文形式,将咨询师特质、咨询过程相联系。
通过RCT实验设计后,结果表明,此干预实验是有效的。事后比较发现,实验组被试的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污名量表得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而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行为意向、态度、应对效能和预期效用量表的得分较对照组显著上升。
5.建议
采用多种宣传方式让学生了解心理学,曾在咨询届流行一句话:中国社会不是民众不懂心理咨询,而是他们不懂心理学,所有在基本的心理问题的解读上要专业,同时通过新媒体进行宣传,拓宽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开设丰富有趣的心理活动内容,让大家啊了解学校心理咨询的本质是发展人,而不是治病。同时,应该加强学校心理咨询机构人员的专业素养培训,建立高度的信誉和正面形象,通过培训合格的咨询人员,鼓励咨询师进行专业培养等,推广优秀,善解人意的咨询师形象来为学校心理工作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关键词:队活动 责任心 感恩
托尔斯泰曾说过:“一个人若是没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责任心是今后立足社会、获得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然而,现实是我们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掌上明珠”、“小皇帝”是他们的代名词;宠得错位,爱得过度,一味得纵容是真实写照;过得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以致于我们现今的学生是依赖性强、意志薄弱,缺乏竞争意识和责任心。因此,培养孩子做个有责任心的人是当今社会迫在眉睫的任务,更是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必须从小开始,从娃娃抓起!
那么如何培养少先队员的责任心呢?我尝试以队活动为载体,以爱育爱,在爱的氛围中孕育责任心。
一、感恩父母:爱父母是责任,是义务。
“爱”是核心。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为了培养学生对家庭的责任心,每当一年级新生入校时,便在校门口挂上这样的标语:“热爱你的妈妈吧。”可见,“爱”是责任心的基础。可我们的学生:人虽小,却总认为自己长大了,跟父母有代沟了,三句不到就吼父母,容不下家长的半点批评。针对这种现象,我专门设计队活动:
队活动1:话父母
学生描述现实中的父母,活动中,学生讲述了形形的父母:下雨了,父亲给我送来雨伞;天凉了,母亲给织好毛衣;回家了,父母给我端上可口的饭菜;生病了,父母的容颜憔悴了。然后,适时小结:队员们,你们的父母把爱全给了你们,把世界给了你们,你们是他们高兴或痛苦的指挥棒。可他们的要求都很低,只希望你们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可你们,总觉得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是天经地义的,稍有不如意,就对父母发脾气,你们好残忍啊!你们应该吗?
队活动2:品经典
学生搜集“孝”故事并举行讲故事比赛。后我用最通俗的话对他们说:队员们,中国自古以来留传下来的优良传统是:孝为先,供养父母是儿女的义务,更是一份责任!
为了学生尽早学会感恩父母,我经常组织学生学习描写孝敬父母的文章,引导他们正确看待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代沟问题,学会主动地反思自己的行为。这些话语,这些做法,犹如水滴石穿,在渗透中,学生开始懂得爱父母、敬父母,有些学生甚至立下了为父母争光的志向。
二、感恩老师:爱老师是责任,是礼仪。
“爱”是动力。当今社会的孩子,是家里的“宠儿”,听惯了赞扬声,是在蜜罐中长大的。学校里一旦犯错误,被老师批评,就把老师当作“眼中钉”、“肉中刺”,曾有这样一个孩子:由于数学成绩很差,加上他又喜欢说谎话,爱偷懒,学习不自觉,所以免不了父母的责备和老师的批评。就这样,他认为都是老师的错,甚至在本子上写道,某某老师,我很恨你!你伤害了我,将来我要……。针对这一情况,不点名地批评了这种现象,又设计如下队活动:
队活动3:寻名言
学生寻找有关老师的名人名言并展示: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是园丁、老师是蜡烛……结束后向他们讲一些简单易懂的道理: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就像父母一样,陪伴着你们,教育着你们,也包括要指出你们的不足。通过浅显的道理,及古今中外一些尊师故事,学生慢慢体会到:爱师是一种礼貌,更是一份责任!
队活动4:报师恩
学生集思广益:怎么样回报敬爱的老师?
统一认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通过活动,学生明白报答老师的最后方法就是学习,而且长期灌输这种思想,孩子从小就明白,学习不是为了父母、老师,是自己的责任。学生明确学习也是一种责任,那么学习也就增添了无限的动力。
三、感恩他人:爱他人是责任,是内涵。
“爱”是准则。社会学家戴维斯说:“放弃了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就意味着放弃了自身在这个社会中更好的生存机会。”如今的孩子过惯了“众星捧月”的生活:事事以自己为中心,处处总想着自己;听不进一句批评,吃不起一点小亏。稍有不适,便恶语相间,拳脚相加。针对以“拳头”解决矛盾的不良现象,我精心设计了这样一次队活动:
队活动5:吸教训
首先,我向同学们推荐了《是谁把他引向不归路?》这样一个故事。故事讲述了潘金海从小仗势欺人,胡作非为,虽然多次被抓,但有父母保驾,最后被判死刑,临刑前咬掉了母亲的耳朵。那么,究竟是谁把他引向不归路呢?激烈的讨论开始了,队员们不约而同地指责父母对他的娇宠,指责公安机关的。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之下,队员们认识到:从小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才是造成今天惨痛结局的根本。可见,一个人的责任心是与其生命紧密相连的。这血的事实、血的教训,让孩子们震憾,使孩子们猛醒,深思:爱他人是一种内涵,更是一份责任!
队活动6:立誓言
学生已认识到:平时对集体、对他人的关心,是最起码的一种责任。每个人都肩负着责任,正因为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责任,才能对自己的行为有所约束。于是,就带领队员进行宣誓:热爱集体、关爱他人,是你我共同的责任!宣誓后,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把爱他人转化为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队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这一教育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多数队员在家尊父母,在校敬老师,在外爱他人!
1.创设氛围,使少先队员理解并树立责任心
充分利用校园宣传栏、中队宣传板报进行每周一句责任名言宣传活动;充分利用中队会、红领巾广播站等各种途径进行先进典型的宣传学习活动,从讲伟人的故事到讲身边同学的闪光足迹,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正面驱动的力量,使少先队员不断懂得责任感不分年龄大小,每个人都有自己应肩负的责任,要为自己、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负责,从而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
2.实行小干部轮换制,培养少先队员的责任心
为明确少先队员责任,培养少先队员的主人翁意识,就要在平时细小的工作中培养其责任心。尽可能让更多的少先队员参与到少先队管理中。可以在少先队实行队干部轮流制,使每个人都有服务学校、班级、同学的机会。为了充分调动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他们为同学服务的高度责任心,制定了相应的岗位责任条款,以便于队干部开展工作和正确的评价。为了更好地配合队干部的工作,还可以将非队干部少先队员分组,固定的安排在队干部名下,对他们的工作进行明确的分工,以便于工作的管理和责任的追究。这样既提高了少先队员自我管理的能力,又培养了少先队员关心集体,勤于为集体做好事的责任心。
3.创设和谐校园环境,促进少先队员责任心的形成
环境对于人的影响可以说是巨大的,是潜移默化和无形的,所以我们把培养少先队员的责任意识的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努力结合起来,重点开展了“和谐校园”调查活动。校园的文明和谐其实就是该校少先队员平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他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存在于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多为细节,且小事较多。针对这一现状,我们首先对少先队员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数据显示,我们发现不文明的现象还是在一部分少先队员身上显现着,比如见到老师不能主动问好,同学之间礼貌用语的利用率很少,个别同学还存在着乱扔垃圾、损坏公物、课上不认真听讲等一些对自己、对集体不负责任的现象。针对这些现象,我们专门进行分析,制定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少先队大队部为龙头,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营造“责任记心中,创和谐校园”的校园氛围。
首先,充分利用学校中的红领巾广播站、校园的橱窗、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文明礼仪常识、习惯养成等方面的内容。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专门进行一次“和谐校园”主题讲话,引起师生的共识,不断提高个人的责任意识――明白校园的和谐来自于每个少先队员的共同努力。我们还在校园内悬挂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伟人、科学家的人物肖像和生平事迹以及格言,并掀起诵读诗文、学名人的,从点点滴滴中引导少先队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其次,辅导员老师要以身示范,每一名老师始终铭记陶行知先生“以教人者教己”的箴言,严以律己。辅导员自觉主动抵制不文明语言的侵蚀,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辅导员们还将责任意识的培养与自己的学科教学相整合,在教学中灵活创新地对少先队员进行再教育,在这方面做得较好的是语文学科中进行的感恩教育,在英语学科中进行的赏识教育,真正点燃了少先队员心中的灯。学校还开展了校园文化艺术节,十余项不同种类的活动,使每位队员都有展示自己才能、为集体争光、实施责任心的机会。在人际关系上,倡导“与人为善”、“友爱互助”;在学习上,倡导“志存高远”、“自强不息”……这些校园软环境的建设对少先队员责任心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陶冶和教育作用。
1. 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就是求是意识。是指乐于发现问题、去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也是敢于向困难和权威挑战的心理倾向,是创新的动力源泉。因此,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氛围引导创新
“有利于创造的风气,不仅会促进求知欲滋长旺盛,激发探索异常解决办法的强烈兴趣,而且还会刺激新思路的开拓。”因此,要积极营造创新氛围,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创新环境中,并感受到浓郁的创新氛围。例如,在教室长廊上悬挂古今中外科学家画像和名言,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摘录科学家的名言,引导学生将科学家的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以激发起他们献身科学、追求科学的热情。
(2)科学启迪创新
如果教育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培养,那将会使受教育者在处理问题方面缺乏科学素养,很难有创新意识。因此,我们应十分重视科学的启迪作用,适时结合教材引入最新的科技信息,激发学生对现代科技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鼓励他们关注科学的发展和进步。教育学生:化学科学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创新,科学的发现过程就是创新过程。同时要重视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爱国主义教育,既要介绍我国古代科技的辉煌,也要介绍我国化工从白手起家发展到居于世界前列,更要介绍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这些都能增强学生的创新使命感、责任感,激发创新意识。
2. 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在创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觉的、勤奋的、百折不挠的敢于冒险的精神。这种精神不是与生俱来,而是靠后天训练养成的。而培养创新精神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使创新成为一种习惯行为;二是要培养学生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富有责任心的敢于冒险、勇于挑战的创新人格。
(1)求知欲的培养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讲过:“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社会和人类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可见一切发明创造都是来源于对事物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景,为激发学生的思维提供良好的素材,引导学生质疑思辩是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的重要形式。如在学习“次氯酸”时,引导学生将时光追溯到2003年春天的“非典”时期,84消毒液在市场上脱销,那么,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消毒原理又是什么呢? 转贴于 (2)创新人格的培养
创新人格的内涵应包括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乐观自信的人格品质,勇于冒险、挑战困难的献身精神,创新探索的志向和责任心,追求科学的顽强毅力和坚定意志等。
根据教材相关内容介绍一些化学家的事迹。如诺贝尔历经自己被炸伤、弟弟被炸死的多次失败后发明了炸药;居里夫人在长期与放射性物质接触而严重损伤身体的情况下发现了镭、钋等元素,而“钋”正是为纪念她的祖国波兰而命名的等。使学生倍受鼓舞,同时也感觉“责任重大”,明显能增强学生为人类的进步而献身科学的责任心和勇于创新的顽强意志。
3. 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主要指创造性的想象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培养创新能力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1)师生观念的更新
一方面教师要时刻启示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消极的听众;学生是主动的求知者,而不是灌输知识的容器;不能全靠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应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自觉实践。
(2)演示实验的创新
【关键词】感受责任重要;学会担当
班会目的:
1.让学生懂得一个人做事要有责任心,要有负责到底的精神,学会自己做的事自己负责。
2.教育学生做事要认真,勇于承担责任,不推诿。
3. 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富有责任心的人才能取得成功,才能被世人传诵。
班会准备:
1.学生注意观察我们班的同学做事负责的事例;
2.搜集“最美人物”资料;
3.班会课件;
活动过程:
主持人开场活动开始
主持男:水珠因责任而欢歌,石子因责任而坚毅。
主持女:小树因责任而挺拔,人心因责任而美丽。
主持男:父母因责任而操劳,老师因责任而敬业,
主持女:集体因责任而团结,社会因责任而温暖和谐。
主持合:一份责任一份美好,多一份责任就多一份美好。
主持男:别看我们年纪小,我们也有我们的责任。
主持女:别看我们年纪小,我们也能担当责任。创造美好。
主持合:三年二班“小肩膀大责任”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开展活动
一、知责任
1.测试责任度
2.做一个心理测试
3.主持人提问:获得多少分?
4.了解责任:你能说说什么叫做责任吗?
5.教师总结:
是啊,当我们不吃垃圾食品就是对自己负责;看到班级的灯没关,关上了灯,那是对集体负责;而回到家里帮妈妈做家务,那是对父母负责;走入社会不乱扔垃圾,那是对社会负责。我们每个人都要把自己的事情做
(一)对自己负责
1.小品表演:《小哲的一天》
上课铃响了,一个学生背着书包走进教室。老师问学生:“你的语文作业,还有语文课本怎么又忘带了呢?”学生还振振有词的回答:“都怪我妈妈,昨天忘了给我装进。”
2.主持人评价:
(1)组织评价:你认为这个同学做的对吗?小组内说说。
(2)全班交流:全班同学交流
(3)老师小结:小品中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不负责任。
3.小记者采访
(1)采访优秀生代表
(2)采访进步大学生
(3)采访最美家长
(二)对集体负责
1.播放视频:大家团结一致,做好了班级值日。
2.集思广益:
①我为班级做了什么?
②我们还能为班级做什么?
3.全班齐诵
《责任十二点》
每天早晨起早点,书本领巾带齐点。回答声音洪亮点,楼道早读安静点。
接受批评虚心点,改正错误及时点。益智游戏多玩点,课外好书多读点。
爱护花草主动点,打扫卫生积极点。见到老师礼貌点,同学之间友善点。
(三)对家庭负责
1.演唱歌曲:时间都去哪了
2.播放视频:播放孩子在家孝顺父母的视频
3.背诵弟子规
3.反思自己:
结合弟子规,说一说自己平时的行为。
(四)对社会负责
1.播放图片
学生观看庆丰农场的少先队员在农场内劳动的场面
2.教师小结:
我们作为庆丰农场的一份子,为我们的家乡做贡献。那社会中,像我们这样负责任的人很多很多,他们正是承担了自己的责任,社会才会越来越美好。看,这些最美的人,最美少年、最美教师、最美司机、最美乡村医生、最美战士……
学生介绍:
①最美教师: 张丽莉老师是任教于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
在危急时刻,她将四名学生推至路旁,而她却被车碾压,致使高位截瘫。张丽莉用柔弱的身躯谱写了一曲英勇奉献的大爱之歌。她就是我们心中最美教师。
②最美司机:杭州长运公司的司机吴斌正在开车,突然吴斌被飞入车中的5斤重铁块砸中,这个重量相当于被一颗微型炸弹击中。但是他正是被这样一块飞入车中的铁块刺入腹部。他临危不惧,忍痛用1分16秒缓缓靠边停车。他用生命的最后1分16秒诠释了对自己职业的责任。
③最美妈妈:吴菊萍在杭州滨江区的一住宅小区,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在楼下的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女孩稚嫩的生命得救了,但吴菊萍的手臂瞬间被巨大的冲击力撞成粉碎性骨折。
3.诗歌朗诵:《责任与我同行》
二、行责任
(一)名言说责任
1.说话随便的人,便是没有责任心。 ――哈代[英国]
2.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歌德[德国]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中国]
4.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行知[中国]
5.尽管责任有时使人厌烦,但不履行责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废物。 ――刘易斯[美国]
6.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
――梁启超[中国]
(二)决心写责任
把你现在最想努力完成的事写在树叶型纸――并贴在“责任树”上。让我们用“责任”叶使这棵“责任树”枝繁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