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身边的科学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湖北省荆门市实验小学 三(5)班
欧阳子琪
下了几天雪,终于出太阳了。我和妈妈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懒洋洋地晒着太阳。
突然,妈妈问我:“为什么冬天的太阳能从南边的窗户照进来?夏天的太阳为什么却从北边的窗户照进来呢?”我一听,马上想起了《十万个为什么》上面讲的故事,我就把书上的知识告诉了妈妈。妈妈笑了,说:“我们来做这个实验吧。”
关键词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 “前伸性” 模拟法庭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是本科教学中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对学生四年所学知识和技能的一次综合性的应用,同时也是高校本科教学实践的一次检验。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关系着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人才培养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然而,传统的本科毕业论文有以下通病:选题大,观点旧,理论脱离实际,内容空泛,由此带来的拼凑现象,甚至是涉嫌抄袭现象在所难免,此种现象已经严重背离了法学教育的宗旨,尤其是对于独立学院的法学教育来说,本科毕业论文模式更应当与应用型综合性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更应当强调学生毕业论文的应用型和实践性,因此,必须对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与答辩模式进行比较彻底的改革和创新。
1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的改革目标及措施
受大陆法系法学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的法学教育长期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实践能力的训练,存在着一个理论到实践的鸿沟。鉴于法学教育天然具有学术研究性和职业技能性两方面的特点。我国著名法学教育家孙晓楼先生认为,法律人才需具备三个要件:一是法律的学问;二是法律的道德;三是社会的常识。他指出,在法律的学问的培养方面,“第一个步骤,当然是在认识法律,究竟法律是怎么一回事,怎样一个东西。第二个步骤是在运用法律于认识法律之外,再注意如何运用这个法律。最后一个步骤,我们于认识法律,于运用法律之外,应当知道哪种法律是适应现实的时代和社会,并且如何可使法律现代化、社会化。”我国的现代法学教育普遍忽视了第二个和第三个步骤。由于教育理念的偏差,导致法学专业学生缺乏有效的实践技能培训,综合素质较差。我国的法学教育必须进一步深化和改革,改革的目标应界定为培养实用型法律人才,具备问题解决、法律分析和推理、法律研究、事实调查、交流、咨询、谈判、诉讼、法律工作的组织和管理、了解并应对职业道德问题的能力的综合法律人才。
我院立足这一法律人才培养的目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本科毕业论文模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探索。在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中增加模拟法庭演示考核的实践环节,要求学生自己选择案例、设计模拟法庭,并通过模拟法庭中所扮演的角色,分析自己体会、感受和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最后针对所选取的典型案例中其感兴趣的法律问题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
2 注重法学本科毕业论文撰写的“前伸性”能力培养
按照上述毕业论文的改革模式,要求法学本科毕业生必须具备以下能力:第一,运用法学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司法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第二,熟悉司法审判技能,完成法律职业角色的扮演;第三,分析总结法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进行研究。这些能力的培养绝不能靠毕业生最后一个学期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准备一蹴而就,而是要将完成毕业论文所需能力的培养进行“前伸”,拓展并延伸到整个法学本科教育培养过程中,与日常教学(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案、课程论文、学年论文、课堂案例讨论、模拟法庭、社会实践、法律援助等等)相协调,并融入其中。
我院开展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增设模拟法庭演示考核的实践环节的改革模式,就是希望通过模拟法庭这种跨越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方式,检验学生是否具备了实用型法律人才的素质。按照这一毕业论文的改革模式,不仅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且作为考核的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挑战,教师需要协助学生依次解决以下这些问题。
第一,如何选取典型案例。社会纠纷层出不穷,民事、商事、行政、刑事等案件不断涌现,然而何种案件适合学生进行模拟法庭的设计和再创造,适合学生编写各种证据材料和法律文书,值得考量。
第二,如何避免模拟法庭设计及毕业论文流于形式。尽管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在模拟法庭的特定情境中,身临其境地进行演示,但个别学生草率应付的情况很难避免,如何要求学生提高认识,并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第三,如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创新。创新是学术的价值和生命所系。学生的认知水平所限,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有限,如何通过教师有限时间的指导来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
为此,笔者将以本人承担的模拟法庭实践课程为视角,来具体探讨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更好培养法学本科生撰写论文的能力。
“前伸性”能力培养注入模拟法庭的教学环节 模拟法庭是为法学学生举办的讨论模拟或者假设案例的虚拟审判,是教授审判程序、证据规则、法律辩论、庭审技能、具体审判制度以及法律文书写作等职业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和课程,是法学本科专业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模拟法庭的实践课程中,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角,承担了某一特定身份的法律职业人(法官、检察官或律师)的责任,需要将其掌握的法学理论知识综合运用于具体案件中。这一教学方法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法律知识、实践技能以及职业道德的培养。
以本人承担的民事诉讼法学课程而言,其教学内容主要是进行民事诉讼活动的步骤和方法,具有内容琐碎复杂、实践性强的特点。这决定了民事诉讼法学课程中必须设置模拟法庭的教学环节,通过学生亲临其境地参加法庭审判过程,感受诉讼的环节及规则,远比教师在课堂中的单纯讲授要生动得多、形象得多。
2.1 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作为模拟法庭实践课程的指导者,应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明确教学目标。笔者认为,模拟法庭教学的目标应立足于实用性法律人才的培养,渐进提升学生的法律实践技能:第一阶段,让学生熟练掌握民事审判的法律法规及基本程序步骤;第二阶段,引导学生像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职业人那样去思考,培养其法律实践应用能力,包括如何分析案情、收集和运用证据、适用法律规定、制作法律文书、进行法庭辩论等;第三阶段,提升学生的法律职业素养,通过模拟案件的审判让学生产生对法律的兴趣及对法律职业的认同感,进而转化为对法律的尊重和信仰,并将这种感受自觉演化到未来的职业生涯中。
2.2 选择模拟案例
社会纠纷众多,案件难易程度不同,教师必须考量哪些案件适合学生进行模拟法庭,进而实现由教师指定案件逐步演变为学生自己选择案例进行模拟审判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指定案例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一要紧扣课程内容,设置模拟法庭的教学环节是为课程教学服务的,希望学生通过模拟法庭加深对法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因为案例的选择必须与课程内容有衔接,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专业课程进行理论上的延伸和拓展;二要难易程度适中,简单的案例会让学生觉得容易,无法激起学习讨论的兴趣,而过难的案例会让学生无所适从,打击到学生的积极性。此时,指导教师要掌握好“度”,合适的案例应该是能让学生经过认真地思考和分析后,运用所学的法学专业知识解决案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同时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去触类旁通地整合运用其他的相关知识;三要预留争议的空间,案例中的争议问题往往会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为学生提供辩证分析问题的空间,激活学生的学术创新精神;四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尽量选择他们生活中熟悉的案例,增加其学习兴趣。基于上述因素的考虑,笔者的民事法学课堂的模拟法庭案例选择了“学生溺水死亡的民事侵权损害赔偿纠纷”一案。一方面,案件当事人角色扮演涉及学生、家长、学校等多方,案情贴近学生的校园生活,容易找到共同语言;另一方面,考虑到大二学生已掌握的法律知识,该案涉及的人身损害赔偿方面的法律规定是学生能够通过查找资料找到和掌握的法律依据。
2.3 组织模拟审判
模拟法庭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应该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按照模拟法庭的审判规律,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分派角色。指导教师应先对学生介绍模拟案例的案情,但要注意对一些细节交代不必过于详细,提供给学生一些可以发挥的空间。学生在了解案情的基础上,自愿报名选取模拟角色。当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并征询其意见后,做一些适当的调整。分派角色完成后,可将学生分为不同的模拟法庭角色组,如法官审判组、原告与律师组、被告与律师组、书记员等其他诉讼参与人组等,便于学生进行集体讨论。教师可对每一组学生下达具体的任务,让其分头进行准备。
(2)开庭前的准备工作。为了使学生了解并熟悉庭审程序,可组织学生观看法庭民事审判的教学视频资料。 在观看过程中,教师应详细介绍整个庭审流程,如开庭前的准备程序、法庭调查阶段、法庭辩论阶段、法院宣判阶段等,以及每一阶段应完成的任务。同时,给予学生搜集资料、讨论问题的时间,教师此时只需做一个旁听者,不应主动提供意见,但可以给予指导性意见,启发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下转第59页)(上接第48页)方法。
(3)开庭审理。为使模拟法庭的效果贴近真实的法庭审判,笔者所任职的法学院专门改装了一间教室作为模拟法庭,供学生模拟审判之用,并且配备了法官服、律师袍及法锤等装备,设置“审判人员”、“当事人”、“人”及“证人”席等。整个审判过程严格按法定程序和要求进行,由学生承担法官、辩护人、证人、书记员等职能,组织法庭审判、出示证据,询问证人、进行辩论。指导教师应认真观察,及时记录庭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包括程序是否遗漏或错乱、法律语言是否规范、法律知识是否运用准确、辩论逻辑是否清晰等。
2.4 模拟审判结束后的总结
模拟法庭审判的完成,并不意味着教学工作的结束。指导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庭审后的总结,让参加模拟法庭的学生对自己的表现发表意见,特别是案件事实的认定、证据的确定、法律文书的拟定、适用法律等方面展开讨论。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指导教师可结合模拟法庭的表现进行全方位点评,如案件的事实是否调查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庭审程序是否按顺序进行、法庭辩论是否有理有据、运用法律是否准确得当等等。通过肯定教学成果、解决疑问以及指出不足,启发学生更深入地学习、研究法律知识,提升法律实践技能,具备现代法律人才素质。
一.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现状
现状一:教师怕教、怕改作文。“又要改作文了,愁死了,看着那堆写得乱七八糟的作文我就头疼,当语文老师如果不用批改作文就好了。”经常能听到身边同事这样感慨。每个学期的六篇作文变成了沉重的负担。而且好多农村中学也没有设立专门的作文课。
现状二:学生怕写作文。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量少,见识的社会现象少,交际面窄,导致作文时没话可说,内容虚假,记流水账,更谈不上立意。一到下发作文的时候,就听见集体式的长长的叹息声:“唉!又要写作文了,这回该编什么呢。”
现状三:家长不关心作文。农村地区的家长们文化水平低,也疏于关心孩子的学习,期中期末只是问问成绩,至于作文多少分根本就没这个概念。长此以往,孩子们就会这样想:父母亲不会关心作文,我何必花太多时间在上面呢?
二.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突破困境的对策
作文教学,既要注重教学方法的系统性、科学性,更要注重人文性,所谓作文先做人。我认为作文教学离不开学生的生活感悟与语言积累,更离不开自身的人文素养。基于以上认识,我提出以下几条对策。
对策一:立足农村生活实际,写真事、抒真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其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农村生活虽然朴素,但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能够发掘出特有闪光点,比如:孩子们频繁接触大自然,对自然风光有着独特的认识和领悟,蓝天白云、落日炊烟,林荫渠道,大片的玉米、枸杞,成群的奶牛等等,这一切都能给学生美的熏陶。
农村学生在节假日经常要帮家长干农活,很多同学都亲身参加过割小麦、收玉米或摘枸杞的劳动,这都是他们积累写作素材的大好机会。因此,语文老师应鼓励学生把干农活的过程写下来,把观察到的有意义的场面记录下来,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在劳动中,你是怎么做的?别人是怎么做的?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讨论之后指导学生写出文章,人间真善美的感情也有了抒发的基础。
对策二:多读书多感受,培养想象和联想能力。
要想写好作文必须多积累、多感受前人的文化营养, 每天读报时间我都会给学生讲一些名人事迹,读一些经典美文。也常给学生买一些书刊供他们阅读,诸如《读者》、《杂文月刊》、《演讲与口才》、《意林》、《格言》、《创新作文》等,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学熏陶和有益的启迪,从而提高了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
好作文离不开想象和联想,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能力,老师平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全面细致地观察社会生活中具体的人、事、物。如身边人的外貌、言谈举止、性格思想等情况;身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及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情况;事物的位置、外形特征及景物的远近、动静、声色等等,特别要注意指导学生观察此人与彼人、此事与彼事、此物与彼物的不同之处,留心其特有的、与众不同的地方,从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能力。
对策三:亲自“下水”,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
教师写“下水文”对学生的作文很有帮助:一是教师“现身说法”学生倍感亲切,能充分体验与教师交流的快乐;二是教师敢于把自己的“下水文”拿进课堂讲评,会激发学生战胜老师的“欲望”。无论教师的写作水平如何,与学生一同投入写作的“海洋”游上几个来回,都会使学生兴奋不已。笔者缘于担任校刊《月芽》的主编,经常也练练笔,并且在带了五届毕业生的过程中,养成了一个用文字送别学生的习惯,每每把自己的文字与同学们分享,孩子们一个个都兴奋不已,有一部分同学由此有了很大的写作热情,并坚持不懈地尝试,有很多同学的作品都能发表到校刊上,刘娜英同学的《给四大名著排座次》、马娟同学的《家长会》更是获得了“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奖,这让孩子们的写作兴趣又大增。
总之,对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来说作文教学不失为一种挑战,老师们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科学训练;学生要多读多思,深入生活,勤于练笔。只有这样,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才会慢慢迈开自己前进的步伐。
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关键在于“善假于物”――地方乡土资源这个“物”。作文教学中恰当地开发利用乡土资源,不仅能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和空间,也能丰富学生的写作资源,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事可写”。目前学生作文苍白乏味,空洞无物,虚情假意,甚至学生写作时无从写起、无米下锅,这主要是作文教学忽视了学生的生活体验与认知,忽视了对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叶圣陶先生说:“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说起。” [1 ]写作源于生活。“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积累是作文的基础。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学生才容易打开思维,有话可说,才可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2 ]“没有对生活丰富的切身体验,写作最终将成为无源之水。” [3 ]王阳明也曾说:“此正如烧锅煮饭,锅内不曾渍水下米,而乃专去添柴放火,不知毕竟煮出个什么物来?” [4 ]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丰富的乡土资源,只有合理开发和利用好乡土资源开展写作教学,为学生引来作文的“源头活水”,才能帮助学生解决写作时“无米下锅”的困难,提高农村中学写作教学的效率。
一、点评生活事象,提高思想认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要“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学生身边的乡土生活事象,正是作文教学可开发利用的资源。从体验的角度来说,不仅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乡土生活,更应通过引导学生点评乡土生活中的各种事象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梁启超在《作文入门》中指出:“文章,就是把自己的思想传达给别人。” [5 ]叶圣陶也曾说:“通过写作关,大概须在思想认识方面多下功夫。思想认识是文章的质料。有质料是首要的。” [6 ]
目前,在作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侧重于写作技巧的指导,把写作技巧视为作文教学的全部,把写作技巧的训练过程等同于学生写作的过程,这使得学生作文能力不但得不到提高,反而是停滞不前,甚至有些倒退。事实上,学生的写作学习过程,远不只是写作技巧的学习过程,更应是一个增长知识、扩大视野、发展认知、增进思维、提升境界的过程,是一个认知结构重组的过程。乡土教育专家李元昌先生曾说:“通过认识和感受能力提高来促进学生的作文能力,解决了语文教学想解决而不能解决的许多难题。” [7 ]关心国内外形势和乡土生活的时事要闻,都是丰富和提高思想认识的途径。因此,设计“时事类材料写作”专题,聚焦乡土生活事象,选取乡土生活的“时事材料”进行作文训练,以催长学生心智,提高学生思想认识。
我们具体做法是要求学生阅读本地报刊《湛江日报》“热评”“热读”“民生”以及《湛江晚报》“热论”、“本土动态”“本土人物”“社区坊间”等栏目,留意身边的人和事,抓住生活中的点滴感受表达自己的看法。利用两报的“热评”“热论”资源,指导学生学习模仿它们的表达方式,对“热读”“民生”“本土动态”“本土人物”“社区坊间”等栏目中的生活事象以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件进行点评,写时评或杂感类文章。此外,结合口语练习,我们利用早读前5分钟开展“朝闻半岛”时事开讲活动,每天早上轮流由学生播报自己收集到的本地“新闻”,并作简单点评,以此引导学生关注本土生活,关注地方发展,增强学生的乡土生活体验。“学生一旦对社会现象发出自己的声音,就会产生社会角色的存在感” [8 ],能更好地认识社会、认识生活。“只有认知有发展,思想境界提升,认识水平提高,才可能写出言有力度、思有深度、情有感染度的好文章。” [9 ]
二、抒写农家劳动,提升生活感悟
“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首要的问题是解决学生作文的材料和材料来源的问题。” [10 ]缺少生活实践和对生活的体验、感悟,是写不好作文的。而劳动是学生参与、体验和认识生活最直接的途径,对学生的情感和思想产生最直接的作用。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可以利用乡土生活资源,让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在劳动中交流情感,身体力行,领悟劳动的艰辛,获取最有感受的写作素材。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产实践写作文,可以避免虚构故事、泛泛而谈、“为赋新诗强说愁”的作文陋习,使学生写作有实料有真情。如有一位同学在《给香蕉喷药记》一文中写道:“农家子弟不会干农活,这是何等可笑!劳动中出现的种种失误,使一向看不起劳动的我猛然醒悟:技能是生存的前提,劳动才能创造幸福生活;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何以为人!”
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在劳动中观察、学习、感受、体悟,不仅能掌握劳动技能,了解各种农活知识,也能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尊重农民、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思想意识。更重要的是在劳动中学生若能把知识同生产结合起来,不仅促使他们形成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反过来,应用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也开阔他们学习的领域,把他们的生产知识应用到语文学习上,促进语文能力的提升。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设计“渔民的一天”“一次难忘的农活”等劳动实践类题目,让学生结合自己经历的劳动生活和生产实践写作文。因为有真切的体验,他们的文章言之有物,真实感人,展现了很强的作文能力。有一些学生,他们不是写劳动的体验感受,却对生产实践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探索,请教长辈,查找资料,写出了《香蕉为什么会变异》《雨季,虾池消毒要科学》《虾为什么长不大?》等科学知识含量很高的文章。
作文亦做人。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抒写劳动生活,不仅使学生融入乡土生活,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更重要的是他们在生产劳动中感悟、体味生活,体验与认识社会角色,学会承担社会角色与社会责任,懂得感恩,成长成为有责任能担当的社会人。这既是个体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赋予个人的使命。
三、采写乡土民俗,积淀文化素养
写作是思想的表达,它总是建立在一定的地域文化土壤基础之上的。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可以说成是“一方水土养一方文章”。文章的好坏,是一个人综合素质最全面最集中的反映。作文能力除了跟一个人的核心文化素养有着密切关系之外,更与一个人的地域文化素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民俗作为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一个民族中有其共性, 在一个地区内又有其个性。采写家乡的民间习俗,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家乡特有的风韵、情致,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又能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结合写作教学,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关注、去了解、去认识乡土民俗,适时地开展一些乡土民俗文化讲座,鼓励他们参与乡土民俗活动,组织学生探访、采写乡土民俗。尤其是乡土民俗文化中蕴含的具有积极意义的人文精神,更是写作教学应该挖掘的写作主题。同时,利用凝结着真、善、美等情感的乡土民俗资源来熏陶感染学生,培育学生的乡土情怀,夯实学生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学习主体 写作方法 作文细节 阅读习惯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体现人文特色最鲜明的部分就是作文。
对目前盛行的“伪人文”作文应该引起警惕。正是书写性灵阶段的中学生,急功近利地将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陆游、文天祥等文人士大夫一次次置于“自蹈黄泉”“求生不得”“报国无门”的境地,作文结尾或轻描淡写或众口一词地称赞其气节。或云遮雾绕或华丽空洞地用其作品搪塞,作文只为分数不讲理想,只求完成不愿感悟。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鲁迅曾说:“写作,固然要有精熟的技巧。但须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文词华美,内容空洞,感悟虚假,长此以往,危害极大。
作文是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体现,写作教学的有效实施必须起到引导作用,因此,一线语文教师应立足课本人文资源,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指导和人文熏陶,“授人以渔”,尤为重要。
一、学生参与拟题,尽显主体地位
中学生普遍有强烈的探索心理、当家做主的意识。那么何不让学生自主命题,以满足其心理需求呢?得到心理满足,他们就会更主动、更有效地参与写作了。因为在选题—交流—再选题的过程中,是学生的意志在起作用,老师不过是个组织者。如果学生成了拟题的主人,文题源自学生,是其心中所爱,自然就能唤起写作热情。
二、充分体验生活,追求人性之美
作文中要让学生做真人、求真知、抒真情、吐真言,就需让学生懂得追求人性之美。古今中外,凡优秀的文学作品,其辉煌之处。常常就是作家人格操守、价值观等人文素养的体现。对于学生来说,在大量识字后,应广泛阅读适合接受的文学作品,养成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心、对国家的热爱、对别人的关爱、对丑恶行为的憎恨,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人性之美,产生对美的追求。
花草树木、阳光空气、风霜雨露,是养心健身之宝;变幻万千的自然现象,则是训练观察、思维、语言表达能力的极好手段。让学生走出学校封闭的空间,把社会作为课堂,饱览祖国大好河山,领略祖国山河美。深入社区,感受社会变革:采访人物,了解人物思想感情,挖掘人性美;开展调查访问,感受身边的变化,体验社会人文之美。学生有了这些自己对生活的直接体验,在写作时也就不难在文中流露“人”性之美。
三、加强自我反思,进行自我提升
叶圣陶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种种的法则。”自己摸索的方法往往更亲切,印象更深,用起来也更“随心所欲”。中学生自主意识较强,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们希望自己是评判者。所以每次作文写成后,首先让其自读,使每个学生都成为自己的第一个读者。老师明确提出“自我审视,自我反思,自我评判,自我提升”的目标。这样每个学生都站在读者、欣赏者、评判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的作文,无形中,他们对自己的要求提高了,面对自己作文的语言、构思等,更能理性地审视,而对自己的长处或者弊端能更加关注。
学生亲自经历发现的过程,获得发现的兴奋感、成就感、不足感,这既能理性地评价自己的作文,又能培养个体的聪明才智,从而增强写作练笔的效果。没有亲身的揣摩、体会、反思,就很难对自己的作文有深刻认识,因为老师的评改有时和学生的想法是背道而驰的。在学生理性的揣摩之后,老师在尊重学生原有构思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建议,这样,在师生合作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张扬作品个性,关注作文细节
现在的作文,它的内容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与灵活,它要求写作主体摒弃陈规陋习、条条框框,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现自己的人格世界。学生崇尚真实,敞开心扉的袒露正是学生的主体意识觉醒历程。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让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在写作训练中,应解除强加给学生的“指导”章法,让他们放开手脚写愿意写的事,以“我”为先,使他们的笔端流露活泼的个性,让他们缘于“情”而作,为“个性”而写。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在细节方面给学生以指导,让学生多关注生活,多注意细节,写出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对历史的感悟、对生命的感悟。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合理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来准确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体现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认识和情感体验。
五、搭建展示平台,尽显个人风采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是爱表现的。恩格斯说:“发展和表现自己是生活的基本需要之一。”老师若能为学生的成功之作或成功之处搭建展示平台,适当宽容学生的写作质量,其成果便可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赏识,就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例如,在班级张挂优秀作文,打印作文小报等都是切实可行的办法。有些作文不是很好,但只要在题目、构思、语言等方面有个性就可将其姓名写在黑板上,或将其文题、语言片段、构思形式印在小报报缝,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读者,激发学生无限的创作欲望。
六、培养阅读习惯,丰富语言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