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管理基础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水权理论;水资源;经济管理
中图分类号:TV21 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水权,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等相关权利的总称。根据2002年新《水法》,中国水资源的所有权归国家。为了能够使中国真正转变为节水型社会,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建立以水权及其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经济管理制度。全面推进国家水权制度建设,形成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的节水机制。
2 中国水权三要素
只有对用水总量有了具体限制,对用水效率以定额指标进行考核,再加以经济、法律、行政、工程科技等手段,各行各业、各家各户都在往节水方向走,形成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真正构建起“节水型社会”。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水权。
中国的水权理论体系包含三个基本要素:
第一,应该重视初始水权的分配,特别要注意在分水前预留河流的生态水量。河流自己不会说话,流域管理机构首先应该代表河流的生态利益,成为河流生态的代言人。
第二,要加强流域的综合管理。
第三,水权本身是可以转换的,可以建立水市场,进行有序的水权交易。
这三个要素共同构成了流域的综合管理。为了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首先应该充分利用民主协商过程,使跟水利相关的政府部门、地方政府、企业、用水户、科技人员等各方共同参与,提高水权管理等各项决策的科学性。
3 水资源经济管理的涵义、主要内容和主要原则
3.1 水资源经济管理的涵义和内容
水资源经济管理是指利用经济手段调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供给、需求、保护、节约、配置的管理体系和制度。
主要内容包括水权 (水资源使用权)管理、水市场(资源市场)管理、水资源成本核算管理、水资源需求管理、水资源供给管理、水资源交易管理。
水权管理是国有水资源产权代表部门和各级政府的行政主管部门,运
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对水权的产生、行使、保护和转让等的管理,水权管理是水资源经济管理的基础,也是水资源经济管理和立法管理的集合。
水市场管理是国家运用法律、政策和经济措施对水资源市场交易活动
进行的管理,是对水市场的形成、运行的管理。旨在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合法经营和正当竞争,稳定物价,保障消费者权益。
水资源成本核算管理,主要是指建立包括水的资源性资产评价、各种
成本核算的核算体系,掌握水资源家底,形成合理的水价格,促进用水户重视资源成本,并与其他成本一道计入生产成本。
水资源的需求管理是指对用水的合理性管理,对用水总量的控制、用
水水平的调节、用水需求的引导、对未来水需求进行预测等。其目的和标准是通过调节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用水需求达到供需平衡,保证高效供水并兼顾各种水需求的合理、公平。
水资源供给管理是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水资源和水商品进入用户的
管理,实质是在水资源评价规划的基础上,对水资源配置的管理,实现对用水户的服务。
水资源交易管理是指对水权、水资源、水商品实际交易过程中的管理。
3.2 水资源经济管理的主要原则
第一,兼顾资源配置的效率与公平原则。效率原则是指使资源流向资源利用效益高的用户;公平原则是指保障每个用水户都能满足必要的基本水平的用水需要。
第二,讲求资源管理效率原则。水资源管理既要科学合理,也要要追求管理成本的最小化和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第三,资源效率与经济效率并重。水资源效率是单位水资源的产出贡献率,经济效率是单位物质的生产水平。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快速,存在着大量过多消耗资源和破坏环境的现象。用水户因为自身经济利益的趋势,往往只重视经济效率而忽视了资源效率。作为资源管理者,要重视水资源的效率,通过管理提高单位水资源的产出。
第四,可持续发展原则。要充分考虑节约资源,维护生态,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同时实现水利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五,尽量防止专有资源转化为共享资源的原则。共享水资源在开发利用水资源过程中是客观存在,必不可少的,并且发挥着公益性作用,由政府或政府委托的机构管理。因为共享资源是无主资产,所以共享资源过多的情况会导致市场失灵、管理低效,同时也会导致滥用和浪费;然而产权明晰的专有资源容易受到尊重、保护和合理利用,所以根据用水户的性质,要尽量明确产权人,防止专有资源成为共享资源。
4 正确定位水权、明确水权的基本理论和制度框架,是建立水资源经济管理制度的基础
4.1 水权的内涵界定
水权是指水资源的所有权以及从所有权中分设出的用益权。水资源的所有权是对水资源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的权力,所有权具有全面性、整体性和恒久性的特点。我国《水法》明确规定,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水资源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修建管理的水库中的水,归该农村集体经济使用。为适应不同的使用目的,可以在使用权的基础上,着眼于水资源的使用价值,将其各项权能分开,创设使用权、用水权、开发权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水资源的使用权。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依法开发、利用水资源,并保护其合法性。
4.2 水权初始专有化的界定形式
水权分为个人所有(即私有产权)、社团所有(即社团产权)、集体所有(即集体产权)和国家所有(即国有产权,一种特殊的集体产权)这几种形式。因为水资源具有利害兼存和易被破坏的自然属性,同时具有多功能性、可更新性、流动性、不可替代性和地域、流域限制性特点,而水资源的需求既存在生活用水的刚性需求,又存在生态和环境用水的弱势用水需求,所以水权的初始专有化在分配上存在着很大的技术难点和风险,是水权制度建立的难点之一。
4.3 水权管理的主要任务
第一,初始水权产生的管理目的。主要是保证水资源的正常使用权、专有化健康地和初始水权形成。
第二,水权内涵界定的管理。包括水权的时效性、空间限定、水权人的权利与义务的确定与管理等。
第三,水权行使过程的管理。主要是防止偏差、失当行为。
第四,水权纠纷的处理和保护水权人的合法权益。
第五,水权的登记、转让的管理。
4.4 水权管理制度的基本特点和基本框架
第一,水权管理是经济与法律的结合体。
第二,水权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要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保持一致并且紧密结合,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和效率规律等。
第三,水权管理要符合水资源的自然规律。
第四,水权管理要与资源使用者密切联系,方便为资源使用者接受。
第五,水权价格的确定,是健康发展的水权市场的基本问题。
第六,水权的所有者可由具有公法人地位的机构代表。
5 建立并完善水价格形成机制,是水资源经济管理制度实施的关键之一
5.1 制订合理水价格的必要性
水权和水商品价格要符合价值规律,就要反映水资源的稀缺程度,体现生产水商品的社会生产力要素的价值尺度,同时作为社会需求丰缺的信息载体,要给生产者带来应有的报酬,进而鼓励生产者根据价格信息和报酬大小对水行业的投资进行增减,并且调动用水者调整用水方式和提高用水效率的积极性。所以说,水价格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优化配置水资源的最有活力的经济因素。
5.2 水权价格形成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第一,资源的稀缺性,或者是供求关系,同时要考虑人们的支付意愿
二是水资源开发的边际成本,在经济上寻求开源和节流的平衡点,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果。
三是生态系统和环境的补偿费用。要合理补偿由于水资源开发而造成的生态系统和环境的不利影响或破坏。
四是满足水资源的刚性需求,使全体用户能用较合理、可支付的价格获取。
5.3 水商品价格的核算和形成
水商品价格的核算和形成要考虑全成本,主要包括:①水权价格;②水商品形成过程中所需的成本;③资本的合理利润;④产生的废污水所需要的处理成本。
6 结语
建立并完善水权制度和水资源经济管理制度是一个长期的实践工程,而这个过程,一定要把专家研究指导与群众的实践创造相结合,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创新制度,为我国水资源经济管理寻求正确的出路。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产业关系理论;劳动经济;人力资源管理
[DOI]10.13939/ki.zgsc.2016.22.080
1 问题的提出
从产业关系理论的角度来看,作为劳动者的人与产业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因为,一种产业的存在,它是围绕着人的生活需求和劳动需求建立起来的,一旦这种产业丧失了劳动需求,这个产业的本质就被扭曲了。这就意味着,产业归根结底就是为人服务的,只有完全站在人的发展角度去衡量产业发展,才能够呈现出产业关系真正的态势。因此,人们必须以理性的目光去看待产业与劳动者的关系,协调好产业与劳动者的关系。产业与劳动者均衡发展,可以使人们清晰地认识到如何正确地利用产业关系来理顺劳动者与产业发展的关系。从当前我国产业发展的本身来说,我国过于关注企业的发展,将企业的发展当作劳动经济发展的核心,而不是站在产业经济发展的角度去做发展规划,使得我国在有着大量过剩劳动力的情况,盲目追求用智能机器人代替劳动者,用互联网血洗了很多传统商业模式,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很显然是中国政府没有充分认识到劳动者与就业岗位之间的均衡发展问题。同时,由于中国只关注企业的发展,在中国的诸多企业,劳动互惠已经成为明日黄花,劳动密集使得劳动廉价,劳动廉价倒逼企业雇用廉价的女工和农民工,导致企业产生性别歧视和身份歧视,身份歧视使得企业可以以更廉价的薪酬雇用劳动者。这种不均衡的劳资关系,需要人们重新来审视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
2 中国产业关系理论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在劳动经济发展中忽视劳动者与就业岗位之间的均衡性
从劳动产生的本源来看,劳动是用来满足人的需求的。人类通过劳动来生产满足自身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这就是劳动的本质。这就意味着,如果得不到想要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劳动就丧失了存在的本质。而劳动经济管理的核心就是应该使得劳动者与经济发展之间实现均衡。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劳动者获得其满意的物质与精神需求。那么,作为劳动者管理组织工会,其实际是为了使技术发展与劳动者就业机会获得平衡而存在的。但是,由于工会实际上为国家所设立,在历次技术发展中,技术革新的成本都是国家付费的。因此,在劳动者与企业管理层发生的对抗与冲突中,政府自然而然地打着国家安全的幌子,理所当然地支持管理层,压制劳动者。例如在我国,纺织技术变革导致全国性的纺织工人失业;推行互联网技术导致大量的传统商业服务人员失业,等等。也就是说,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劳动经济关注的不是如何均衡劳动者与劳动机会的关系,不是考虑如何使技术更新与节约成本和劳动者就业联合起来考虑,而只是考虑到节约成本的问题。
2.2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未能协调好劳资关系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实际来看,随着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部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开始关注人性化管理,目的在于借助人性化的管理,尽可能地借助企业的生产经营条件,提高劳动者的待遇,为劳动者提供更为丰厚的物质需求和丰富的精神需求。但是,从我国的实际来看,能够从劳动者的角度出发去对劳动者进行管理的企业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企业降低人力成本。企业既然要降低劳动成本,必然会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这个目标。为了在提高劳动者薪酬水平的基础上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部分企业通过加班来提高劳动强度,降低劳动成本;部分企业采用智能机器人来代替部分人工生产,提高劳动效率来降低用工成本。对于企业来说,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来降低用工成本,都预示着可能存在的劳资冲突。假定工人以前上班8个小时月薪酬为3200元,现在月薪酬涨到了4000元,工作时间延长到10个小时或以上,其发现自己薪酬并没有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反而缩水了。那么,作为工人,显然不愿意得到这种结果,因为企业提高了工人的收入使得基本生活资料成本增高,而其收入水平并没有真正提高,就需要企业给个说法。而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就是在企业管理中协调好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劳资关系当然是其管理的职能范围。而从实际来看,当前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显然无法实现该功能,无法从根本上协调劳资关系。他们目前能做的通常是通过解除雇用关系压制员工的诉求,来缓解劳资关系冲突。
3 改进产业关系理论在中国的应用问题
3.1 重视劳动者与就业岗位的均衡性
在劳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从产业关系发展的角度出发,将产业的发展与劳动者的发展均衡起来考虑。例如,在互联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欧美国家有比我国更为先进的发展水平,但他们能够从传统行业发展的角度去考虑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互联网能够为劳动者提供的就业岗位有多少,这些就业是否能够从整体上提升工业发展水平。同时,在进行产业机构改造的同时,要合理安排好劳动者与技术改造之间的关系,将技术改造维持在可控范围。试想一下,一家以生活用品为主的企业,完全利用机器人生产,工人全部被清退回家。在工人没有购买力的情况下,就意味着企业的产品全部过剩。因此,维持劳动者与就业岗位的均衡性,就是要维持社会资源分配的相对均衡,使得大部分的人由于劳动而获得相应的购买力,从而维持劳动经济的持续发展。例如,在人工智能代替人工的基础上,很多国家也从自身的就业机会出发,对人工智能进行研究,而在实施中却不是那么的积极,也主要是从自身的劳动经济角度去考虑,使得经济的发展与劳动者的就业机会维持一种相对的均衡。
3.2 人力资源管理要协调好劳资关系
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要善于协调好劳资关系。人力资源管理在设计劳动者薪酬的时候,要尽量从劳动者的角度出发,给予劳动者相应的薪酬水平,使劳动者能够获得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的薪酬。例如,在生活用品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企业的薪酬要跟上基本消费品上涨的水平。因为只有员工的薪酬水平上涨,才能够维持社会有对等的消费需求和购买力,才能够维持企业的产品销量不致下降。而如果企业通过加班来降低用工成本,也必然要给予员工合理的薪酬,来维持劳动者有对等的消费能力。因此,可以说,人力资源管理就要合理协调好劳资关系,以维持劳动经济发展的秩序。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劳动经济不能只关注企业而不关注劳动者。企业的存在就是为人服务的,所以要从人的发展角度去关注企业发展,这才是劳动经济发展的本原。在我国当前为了企业发展压低劳动者薪酬,为了追求企业产能的高效而采取智能机器或机器人代替人的社会现实下,人的发展被忽略。人们开始认识到,盲目追求经济和企业的高速发展,将经济发展逼进一条死胡同。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国家在发展经济的情况下,要首先关注劳动者与就业岗位的关系;企业在追求利益的同时,要给予员工合理的薪酬,使劳动者消费能力通过消费增长刺激企业的产品销量,以此维持良好的劳动经济发展秩序。
参考文献:
关键词:环境小品;水景景观;绿地植物
中图分类号:TU9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7-0181-01
一、街道节点中的环境小品的设计
城市街道景观空间构成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之一是环境小品,实用性应是街道小品设计的主要目的,在特定的场所,可以将一些观赏性高的、艺术性强的小品,如花坛,雕塑,喷泉之类设置于此,但无论街道小品是以实用性还是观赏性为主,都要以适合人和街道的空间尺度作为其设计思想。不同街道的小品不但要有优美的造型,且要争取设计得有特点,从而使街道的识别性得以加强。
欧美各国十分重视对市镇广场和街道的节点环境小品的设计建造。城市中各色街道景观小品、街具与街道构成了相辅相成、相映生辉的环境景观,使城市空间得以丰富,较高的城市品味因此形成。如:注重街道小品的艺术性处理。极尽精美华贵的神化人物、历史名人、神圣动物等艺术雕塑散立在街道两旁,使欧洲文艺复兴后浓厚的人文精神遗风呈现出来;街道两旁如护栏、树围等基础设施,都具有独具匠心,各臻奇妙的设计。注重以色彩突出造景以及宜人的造型。以灰白、淡黄、赭石、青绿等作为城市主色调,其它各类跳跃的色彩掺杂其中,别有情调。在小品设施设计中重视人体工程学特性,使花坛、台阶、水池等与坐椅相结合设计,达到多功能的目的。并考虑人们的行为心理需求特点,且布置的位置、方式、数量与环境心理学相结合,既有艺术性又有功能性,尤其使老人、儿童、残疾人的生理特点和要求得到充分考虑,符合人性化的需求。欧美国家的街道边沿,会有一些特别设计过的设施,例如一些坐凳高度的矮墙,或者是连接人行道的台阶边沿。
二、街道水景景观的设计
装点街道空间的重要因素之一还有水景。它是表现生命动感不可或缺的元素,水景按形态可分为动水与静水,即可分为我们通常所说的喷泉,瀑布。湖泊,河道。溪流等。不同的视感可由不同形态之水给人带来。在组织与设计中,若使水景配合特定空间环境进行设计,在创造特定的视觉效果的同时,又可获得相得益彰的功效。但是,纵观现在大多数的城市,多是利用水的流动直接设计街道景观水景,诸如喷泉、叠水、瀑布、水池等,缺乏城市特色,在强调改造自然的同时,也会对自然生态造成破坏。近年来,城市中自然要素的重要性开始被人们认识到,城市街道景观开始寻求人工与自然山水生态的融合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自然的因素在水景设计中更加被注重利用,例如水景旱做、生态湿地、生态溪沟等“半自然化”景观设计方法的人性化水景设计开始出现。
三、街道绿地植物造景的设计
斑块、基质、廊道和边界都属于城市街道绿地景观的范畴。景观中各嵌块体通过绿色廊道连接起来,绿色联网的形成可以将城市周边的清洁冷湿的空气引入城市内部,空气质量得到改善。城市街道景观在进行植物造景时,应将植物配置水平提高,体现城市地域人文特色,加强植物群落设计的合理性,提高生态效率,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同时促进城市景观的可持续性发展。要注意利用植物本身特征创造景观效果,使特定环境的景观效果配合城市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得以形成;同时通过错落种植,使林缘线、林冠线有高低起伏的变化,利用树木的立体感和树形轮廓,形成景观的韵律美。选用植物品种的原则是最大限度地使用地方植物,有利于恢复生物多样性和保护乡土特色;通过适当引进外来驯化树种或植被,使本地造景植物与植物景观得到补充,使植物生态群落形成层次丰富、配置合理的体系。
四、街道空间及其路面景观的设计
街道空间尺度的设计要依据人的感受进行,使人在其中既不感到闭塞,又不会觉得过于空旷。当人在其中活动时,安全感的产生需要一种围合感和一定的私密度;但过于封闭的空间又会对人产生一种压迫感。所以在街道空间的设计上应强调序列性、模糊性、领域性的重要性,可以把街道两侧的凹凸角处,以及人行街道与车行街道的交汇处空间进行着意塑造,使人流与车流的冲突得到缓和,丰富街道空间层次。
街道路面可主要有以下几大类材料制作:沥青类、混凝土类及合成高分子材料、混凝土砌块、木材、石材、砂土类天然材料,砖材、陶瓷类人工烧制材料。在车流量和人流量均较大的交通性街道上应使用沥青类、混凝土类材料。而色彩鲜明、造型自由的人工烧制砖材、陶瓷材料或观感自然亲切、质感舒适宜人的木材、石材、砂土类天然材料则多在步行街、风景园林道路等生活性道路上采用。总之,构筑街道及城市景观的建筑材料应根据其设计标准及空间环境的性质特点进行分析并合理的选用。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经济周期是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循环出现的经济波动现象,它表现为总体经济活跃与呆滞循环交替的过程。经济波动的研究是宏观经济学中十分重要的领域。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自1953年我国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进入工业化进程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有起有落,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波动性。总需求波动是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消费、投资及进出口作为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乘数-加速数的作用下,消费、投资及进出口的扩张与收缩,将对经济波动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比较的观点,本文以国民收入恒等式、乘数-加速数模型、IS-LM-BP模型、AD-AS模型、产出缺口模型等为理论基础,分析了我国经济波动与消费、投资及进出口之间的作用关系。
关键词:经济波动 消费 投资 进出口
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经济增长方式从来就不是按部就班、一成不变的,任何国家的经济都是在经济上下波动的交替中发展的。西方经济周期理论中的消费不足论、投资过度论以及D.H.Robertson的“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等理论,都表明了消费、投资及进出口贸易是影响经济繁荣与萧条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国民收入恒等式,乘数-加速数模型,IS-LM-BP模型,AD-AS模型,产出缺口模型等,对经济波动与消费、投资及进出口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作用过程进行理论分析。
基于国民收入恒等式的分析
根据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和主要决定理论,在开放经济中,一国均衡收入取决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在开放经济中,商品市场的均衡条件为:
GDP=C+I+G(X-M)(1)
其中GDP、C、I、G、X、M分别代表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和进口。式(1)是一个会计恒等式,从直观上静态的描述了开放经济中,产出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及进出口之间的关系。为了进一步深入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产出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及进出口之间的关系,在(1)中引入时间因素,即将(1)式动态化。
假定t时期的产出由t时期的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及进出口水平决定,从而(1)式动态化为:
GDPt=Ct+It+Gt+(Xt-Mt) (2)
式中t表示时期。(2)式两边对时间求一阶导数可得:
d(GDPt′)=dCt′+dIt′+dGt′+d(Xt′-Mt′)(3)
其中,GDPt′=dGDP/dt,其余类似。(3)式两边同除以GDPt并对(3)式右边进行适当变换,可得:
(4)
这里,分别为各个变量的增长率,则分别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和进口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因此,(4)式表示了动态化后的国民收入恒等式中,右边各个组成部分数量上的变化对产出的影响。根据(4)式,可以计算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和进口的变化与产出之间的直接关系。从这里的分析可知,消费、投资和进出口的变化无疑将引起产出的波动,而产生的波动也将作用于消费、投资和进出口。
基于乘数-加速数模型的分析
根据萨缪尔森的乘数-加速数原理,新发明的出现使投资增加,投资通过乘数作用使国民收入增加。人们的收入增加,从而购买更多的物品,导致整个社会消费和进口增加。由于加速数的作用,消费和进口的增加促使投资以更快的速度增加,而投资又使国民收入增加,从而消费和进口再次上升。如此循环往复,国民收入不断增长,社会经济处于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逼近经济周期的波峰位置。然而,社会资源是有限的,经济增长水平迟早会超过潜在经济增长水平,而处于经济周期的波峰位置。一旦经济达到经济周期的波峰位置,国民收入便不再增长,从而消费和进口下降。根据加速原理,消费和进口的下降意味着投资的成倍减少,投资减少,国民收入减少,从而消费和进口进一步减少。又根据加速原理,消费和进口的减少使得投资进一步减少,国民收入进一步下降。如此循环往复,国民收入持续下降,社会经济处于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由于长期的负投资,即生产设备的逐年减少,仍在坚持生产的一部分企业感到有必要更新设备,于是随着投资开始增加,国民收入开始增加,消费和进口增加。通过加速数的作用,社会经济再次进入繁荣阶段,新一轮的经济周期开始。
出口表示本国商品在国外的销售,代表着国外对本国商品的需求,是由外国的购买力和购买要求决定的,本国难以左右,因而本文中假定出口是本国经济的一个外生变量,我国经济波动与出口的相互作用取决于上述过程,而独立形成一个外生过程。一般而言,出口的增加会导致国民收入增加,出口的减少导致国民收入的减少,而国民收入的增加或减少又将影响消费和进口,进而又影响投资,从而对经济波动产生影响。本文将经济波动与消费、投资及进出口的相互作用过程如图1所示。
图1所示过程表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投资通过乘数作用影响国民收入水平,国民收入又影响消费和进口水平,而消费和进口又通过投资乘数间接影响国民收入,进口作为一个外生变量通过外贸乘数影响国民收入。因此,在乘数-加速数的作用下,经济波动与消费、投资及进出口相互作用。
基于SI-LM-BP模型的分析
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是一个实物经济模型,没有考虑到货币因素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从而也就没有考虑利率对总需求的影响。凯恩斯认为,消费是收入的增函数,即当收入增加时消费会增加,但不如收入增加的快,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即利率上升时投资下降,利率下降时投资上升。下面我们运用IS-LB-BP模型来分析经济波动与消费、投资及进出口之间的相互作用。
如图2所示,IS曲线表示商品市场均衡,LM曲线表示货币市场均衡,BP曲线表示国际收支平衡。假设经济初始处于内部和外部共同均衡的E1点,利率水平为R1,产出水平为Y1,实行固定汇率下的资本不完全流动,BP曲线的斜率小于LM曲线的斜率。假设经济的初始均衡点E1处于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萧条持续一段时间后,投资开始缓慢增加,使总需求增加,IS1曲线缓慢向右移动,产出增加,消费和进口亦开始缓慢增加,IS1曲线最终右移至IS2位置,IS2与LM1相交于较高利率水平的国内均衡点E,与BP相交于较低利率水平的国际收支平衡点E2。在国内货币供给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国内利率必然上升。一方面,收入增加导致贸易逆差,造成国际收支失衡的压力。另一方面,利率上升将导致足够的外资流入,最终出现国际收支顺差。国际收支顺差,外汇市场上出现本币供不应求的局面,本币出现升值压力,出口减少。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为了维持固定汇率,货币当局必须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本币买进外币。这样,一方面官方外汇储备增加,另一方面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加。LM1曲线向右移动至LM2,LM2与IS2、BP曲线交于E2点,重新达到内部和外部均衡,利率水平为R2,比初始的利率水平R1高,产出水平为Y2。当利率达到某一水平之前,投资继续增加,上述过程循环往复,产出水平达到很高水平,利率也将达到很高水平,经济周期波动进入繁荣阶段。当利率提高到一定程度,投资开始下降,使总需求减少,IS曲线开始向左移动,产出减少,消费和进口减少,IS曲线移至IS2位置,且最终左移至IS1位置。在国内货币供给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国内利率必然下降。一方面,收入减少导致贸易顺差,造成国际收支失衡的压力。另一方面,利率下降将导致足够的外资流出,最终出现国际收支逆差。国际收支逆差,外汇市场上出现本币供过于求的局面,本币出现贬值压力,出口增加。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为了维持固定汇率,货币当局必须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外币买进本币。这样,一方面官方外汇储备减少,另一方面国内货币供应量减少。LM曲线开始向左移动至LM2位置,且最终左移至LMl位置,重新达到内部和外部均衡点E1。经济波动再次进入萧条阶段。这样国民经济运行经历了一次完整的周期波动,当上述过程循环往复,国民经济运行就表现出周期波动特征。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这里利率起到了重要作用。投资增加使产出增加,产出增加导致消费和进口增加,又进一步导致投资增加,在国内货币供应量不变的情况下,国内利率必然上升。当利率达到一定水平后,投资开始减少,产出减少,消费和进口减少,又导致投资进一步减少,在国内货币供应量不变的情况下,国内利率下降。这一过程的循环往复,国民经济运行就表现出周期波动特征。
基于AD-AS模型的分析
开放经济条件下,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进口),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和进口的任何波动都可能导致总需求的波动,从而导致总需求与总供给均衡点的变动,最终导致经济波动。下面我们运用AD-AS模型来分析经济波动与消费、投资及进出口之间的相互作用。
图3中ASL表示长期总供给曲线,它与潜在产量线Y完全重合,ASS表示短期总供给曲线,AD表示总需求曲线。假定经济初始处于总需求曲线AD1和短期总供给曲线ASS的均衡点E1处,其产出水平为Y1,价格水平为P1。从图3可知,E1点处在潜在产量线Y*,的左侧,产出水平Y1和价格水平P1都处于很低的水平,经济处于萧条阶段。当总需求增加时,总需求曲线从 AD1右移至AD2处,经济处于短期总供给曲线ASS和新的总需求曲线AD2的均衡点E2处,其产出水平为Y2,价格水平为P2。从图3可知,E2点处在潜在产量线Y*的右侧,产出水平Y2和价格水平P2都处于很高的水平,经济处于繁荣阶段。
假设经济处于萧条阶段,即总需求曲线AD与短期总供给曲线ASS的均衡点位于潜在产量线的左侧,持续一段时间后部分企业开始更新固定资产投资,在乘数作用下产出增加,消费和进口增加,又进一步导致投资增加,从而导致总需求不断增加,致使总需求曲线AD向右移动,经济开始复苏。复苏阶段投资继续增加,产出继续增加,消费和进口进一步增加,投资又进一步增加,总需求进一步增加,总需求曲线AD进一步右移,如此循环往复,总需求曲线AD与短期总供给曲线ASS的均衡点越过潜在产量线并进一步右移,经济进入繁荣阶段。当经济到达波峰位置时,由于资源约束导致产出下降,消费和进口下降,进一步又使投资减少,从而导致总需求下降,致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经济开始出现衰退。衰退阶段投资继续减少,产出继续下降,消费和进口继续减少,投资进一步下降,总需求继续下降,总需求曲线AD进一步左移,如此循环往复,总需求曲线AD与短期总供给曲线ASS的均衡点越过潜在产量线并进一步左移,经济进入萧条阶段。这样宏观经济运行就完成了一次周期波动。萧条持续一段时间后,部分企业开始更新固定资产投资,总需求开始增加,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宏观经济运行开始新的周期波动,如此循环往复,宏观经济运行就表现出周期波动特征。根据图3可知,出口作为本国经济的外生变量,出口波动将直接导致总需求曲线移动,导致总需求曲线AD与短期总供给曲线ASS的均衡点移动,从而影响经济波动。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总需求波动是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消费、投资及进出口波动将直接导致总需求波动,消费、投资及进出口的增加或减少将导致经济的复苏或衰退,经济的繁荣与萧条亦将导致消费、投资及进出口的扩张与收缩。
基于产出缺口模型的分析
前面分析了经济波动与消费、投资及进出口之间的相互作用,下面我们运用产出缺口模型来分析经济周期阶段与消费、投资及进出口的关系。
西方学者一般将经济周期波动分为两个阶段:收缩阶段和扩张阶段,波峰和波谷是经济周期波动的转折点。经济周期波动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繁荣(经济活动扩张或向上的阶段)、衰退(由繁荣转为萧条的过渡阶段)、萧条(经济活动收缩或向下的阶段)、复苏(由萧条转为繁荣的过渡阶段)(如图4所示)。图4中正斜率的直线是经济的长期增长趋势线。由于经济总体上保持着或多或少的增长,所以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是正斜率的。
产出缺口是指潜在产出与实际产出之差,即:
产出缺口=潜在产出-实际产出(5)
产出缺口可以衡量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之间周期性偏离的规模。当产出缺口是正值时,实际产出低于潜在产出,这时经济位于收缩阶段。随着产出缺口的不断扩大,实际产出越来越低于潜在产出,于是衰退日益严重,最后经济出现萧条。萧条持续一段时间后,部分企业开始更新固定资产投资,在乘数-加速数的作用下,产出缺口越来越小,萧条和衰退程度不断减轻和缓和,实际产出朝着潜在产出水平上升,进而步入复苏阶段。当实际产出越过潜在产出线,上升到潜在产出线上时,产出缺口由正值变为负值。这时经济步入扩张阶段,经济出现繁荣局面。
由(5)式可知,产出缺口的产生主要是实际产出变动的结果,而实际产出Y-C+I+G+(X-M)+Iu,Iu指期初过量存货投资。当经济出现衰退时,Iu≥0,厂商会产生不乐观的预期,从而减少投资,通过乘数的作用使产出减少,进而消费和进口减少,又进一步导致投资减少,产出缺口为正值,且正的产出缺口越来越大,直至波谷位置,经济进入萧条阶段。当一部分仍在生产的企业开始更新固定资产投资时,Iu越来越小直至厂商的期初存货投资为零,正的产出缺口逐渐缩小,这时厂商产生乐观的预期,从而增加投资,通过乘数的作用使产出增加,进而消费和进口增加,又进一步导致投资增加,产出缺口变为负值,且负的产出缺口越来越大,经济开始复苏直至波峰位置,经济进入繁荣阶段。另外由(5)式可知,出口作为本国经济的一个外生变量,出口的增加或减少将直接导致实际产出的增加或减少,使得产出缺口缩小或扩大,从而影响经济周期波动所处阶段。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经济周期波动所处阶段与消费、投资及进出口增长水平紧密相关。一般情况是,当经济处于复苏和繁荣阶段时,消费、投资及进口就趋于扩张阶段,当经济处于衰退和萧条阶段时,消费、投资和进口就趋于收缩阶段,出口的扩张与收缩亦对经济周期波动所处阶段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刘树成.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阶段.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2.张泽厚等.中国经济波动与监测预警.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
3.(英)凯恩斯. 高鸿业译.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99
4.罗伯特小巴罗. 方松英译.现代经济周期理论.商务印书馆,1997
5.Mike Artis(2004)."Economics slowdow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Investment Horizons, pp.4-5
作者简介:
【关键词】出口物资管理;程序;实现分析
一般而言,在EPC(Engineer、Procure、Construct)总承包合同签订后,承包商应该根据合同工期、设备图纸批复进度、生产厂家生产情况等,来具体编制物资供货计划。国内物资生产完成后、发货时,还应及时的提前通知业主。其次,项目部收到国内寄出的单证原件,需要及时制单、提交相关单证给业主,准备清关。最后,物资到港后,应该按照一定的时间期限通知货代和业主共同清关、安排内陆运输,共同履行交接手续,并及时申请业主付款,最终完成整套的出口物资程序。
为了更好的提升出口物资管理程序质量,本文将按照物资出口管理上的先后顺序具体依此进行分析概述,包括了物资供货计划、清关及单证、运输、承兑或收款以及境外小额物资采购。
1 前期物资供货计划程序分析
在工程中标、签订总承包合同后,应编制物资供货计划表。在编制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合同工期、设计批图、合理生产周期、出厂前验收、海运、清关、内陆运输等多种因素,具体如下:
首先,要充分考虑影响供货的设计批图重要因素。比如在菲律宾卡隆变电站升级改造工程中,因为有些参数生产厂家不能或不愿满足、出图慢,造成设计有一段时间停滞不前;业主内部需沟通协调、有时不及时催、不及时取,有时业主批图也慢。所以,对于批图,要有专人负责与业主、厂家保持紧密联系,及时沟通,以加快进度。供货计划应按性质分类,如变电站项目,应分为一次设备、控制保护设备、交直流设备等,以便查询。
其次,供货计划应配合土建和安装进度。土建如线路工程的接地、埋地角铁,应在合同签订后交业主批图,以满足现场基坑开挖后,敷设接地极和埋入埋地角铁的要求。因浇制混凝土后需要28天的养护期,这2种材料的提早发货是工程初期的关键因素。另外应根据施工工艺或施工进度表,先安装的物资先发货、后安装的物资后发货,以减少设备仓储、二次运输费用。
再次,供货计划应及时更新,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在合同期签订以后,要根据业主制定的相关供货标准,实施组织计划,同时向业主提交一份详细的出口实施计划,在批复后可以作为本次供货合同的相关执行计划。当供货计划出现问题时,应该及时通过与业主协调,按照合同约定和业主的后期建议进行修改完善,调整计划上的缺口,从而最大程度的保证供货计划与实际交割的对接性。
最后,出厂前验收,考虑合同或标书中所规定的质保期。在标书或业主开来的信用证中,对某些重要的设备,业主为确保厂家生产的产品符合质量要求,在产品生产结束后、发货前,到达厂家进行检查、试验、验收。验收前,应提交设备的试验报告,报业主批准。在物资生产结束前最少一个月,通知业主办理签证、机票、酒店等手续,避免因验收延期而推迟生产和发货。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出厂验收时,应该按照出仓监管的管理流程进行,填制好出口验收单据。对于验收不合格的产品重点监控。
2 物资清关及单证程序分析
在物资清关上应该把握好完成清关的时间,最大程度的避免因为卸货不及时而引发的高额滞港费用。另外还要及时制定好各种单证,包括提单、保单、原产地证明、装箱单以及形式发票等等,结合不同类型的物资出口条件灵活使用单证凭证。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业主的招标文件或业主开具的信用证中,会提及单证必需体现的内容,制单时应全部满足。要将信用证号、货物的海关编码、业主公司的税号、邮编体现在所有的单证中;提单和装箱单要体现货物的毛重和净重。如未满足要求,将被视为单证不符,业主或开证行有权要求重新提交、扣款或拒付,制单时应仔细核对。
3 物资运输程序分析
物资运输前,应将物资按目的地分类。在每批物资生产时、发货前,国外项目部应及时通知国内厂家,如何按目的地分类包装,避免再次出现类似情况。另外,为保证物资在长途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在出厂装箱时应对设备、材料进行仔细包装。在菲律宾宿务线路工程,一批导线的海运过程中,由于装货时没有对导线盘进行很好的固定,铁盘磨损了6个集装箱木地板。船公司向我公司提出索赔,我公司支付了高额赔偿费。从这以后,再运输导线、地线、光缆时,通知厂家用钢丝绳固定线盘,同时在地板上加木块顶住,使线盘在海运中不会移动、磨损地板。对于大件运输,在运输工具上有严格要求,不是一般的运输车辆可以完成运输的,需要用到特殊的运输工具来完成。如国内出口二台牵张机,重达8吨,宿务当地的货车多为5吨。经多方联系,终于找到8T货车,将其顺利运抵现场。最后还要根据提单上船公司名称、找到相关网站,或通过货代,及时掌握物资到港时间,提前制单,为清关做好准备。物资运抵现场或指定仓库后,应由专人妥善保管,如二次保护盘柜,应放置室内。
4 承兑或收款程序分析
物资到达目的港、清关、业主签收后,应立即开始向业主的收款工作,资金回笼,减轻国内的资金压力。其中,信用证(LC)承兑、电汇(TT)收款和质保金是三种常见的方式。具体而言,在信用证(LC)承兑上,目前收到的信用证均为即期承兑,开户行在收到通知行寄来的没有不符点、完整的单证,应立即支付受益人。由于在中国制单、向国内通知行递交,项目部人员在境外应时时和业主、开户行保持沟通,充分单证已交到达开户行,配合提供国内收款银行的信息,尽早收款;在电汇(TT)收款方式上,申请业主付款时,应按招标书或合同提交相关资料,如提单、原产地证明、保单、形式发票、装箱单、货物到达现场证明和现场工作完成证明等。资料提交业主后,业主内部要走流程。在这期间,应主动和业主沟通联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才能早日收款;质保金一般为10%。在对出口质保金审核时,应该以尾款支付作为前提条件,避免在业主未交付尾款的情况下,承包商质保金提前生效的问题。如果承包商在需要业主支付全额而不扣取相应的预留金时,则可以通过银行提交开立的保留金保函,保证业主相关利益。
5 境外小额物资采购程序分析
有时由于境外现场施工急需某种施工材料(如焊条,阀门),金额不大。如从中国出口,时间较长,不能满足工期要求,可在境外直接购买。在境外小额物资采购上应该着重注意一下几点:第一是要货比三家。比如市场上有中国、日本、美国的产品,应多方比较,尽量找到性价比最高、物美价廉的产品。第二是要保留好发票,万一在质保期出现质量问题可退换、保修。第三是要及时登账。按公司规定,超过2000人民币时,应记入固定资产台账。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即可选择信誉良好、质量保证、售后服务周到的商家,长期合作。
6 结束语
总之,物资管理在EPC总承包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认真细致的制单,与厂家、业主、银行、货代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切实保证工程顺利进行。货物顺利通关,安全抵达现场、货款及时到账,是境外物资管理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