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语文第一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第二课堂 高中语文 贫困地区
第二课堂活动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弥补、延伸和促进,其作用毋须赘言。然而高中语文教学要直面高考,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能真正组织起并发挥作用的第二课堂实在是少之又少。作为贫困地区,更是受到资源的限制,在这种压力之下,教师恐怕没有太多的心思来组织第二课堂活动。然而在有限的资源下如何开发第二课堂无限的潜能,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
笔者认为,要改变第二课堂的被动,首先要从课堂教学着手。“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无论第二课堂的模式是什么,都必须以课堂教学为前提。新课改倡导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能力。所以在此前提下,努力打造新的课堂模式,以第一课堂为主,第二课堂为辅,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填鸭的模式很重要。然而现实却是什么呢?我们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在教学中老师总是害怕学生基础薄弱,学习自主性不高,受条件限制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所以语文的学习还是集中在课堂,学生还是在被重点难点掌控,教学还是停留在满堂灌的填鸭模式。但新课改下的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如果教师把一切都替学生“包办”的话,又何以让学生成为主体,做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呢?所以我们必须首先给学生“课堂断奶”,不要把课堂当做解决一切疑难,传授一切知识的地方,适当留下疑问,留下思考,留下怀疑的空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不要小觑学生的能力,更不要害怕答案的错误,关键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动手能力。同时,教师多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积淀和感情经验去体验作品,将课内与课外,将课本知识与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机串联,力求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得法与课堂,得益与课外”,只有教师懂得放手,学生才能有兴趣自己学,自己读。
利用有限的读书资源对于第二课堂的开辟也是大有裨益的。作为贫困地区,许多学校的图书馆受资金的限制破败不堪,图书版本陈旧,书籍又少,不要说是学生,甚至于老师自己都不愿进去。对此首先要改变的是教师的认识,只有我们进入到其中去淘书,发现好的书籍介绍给学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让学生自己学会“淘宝”。教师可以根据图书馆现有的藏书,设定阅读篇目,组织学生交叉阅读,之后再统一设计问题,设计作业,起到督促的作用。譬如《宇宙的边疆》一文要想理解深层的含义,就离不开霍金的《时间简史》等一些专业书籍,要理解《〈呐喊〉自序》就要去读《呐喊》中的小说,可图书馆有且仅有一本书。所以我在开学初将学生分为十个小组,既然没有办法人手一书,那就每个组确保两本书,喜欢的同学可以细读,不喜欢的同学可以粗读,亦或由其他同学复述内容。读后再和其他组交换阅读,每个组要有读书的心得体会并以书面的形式完成。这样,不仅解决了图书馆容量小的问题,而且最大限度的利用了资源。当然,做这一活动的前提是教师必须深入展开大量细致入微的工作,比如了解图书馆的馆藏情况,针对教材列举必读书目,学生的分组以及教师自己的提前阅读等等。
大力应用多媒体及网络资源也是对第二课堂的补充。多媒体在第二课堂的运用突破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时空界限,为学生提供施展才华、获取知识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目前,许多学校都有网络教室,即便是农村学校也拥有这一资源,而如何有效利用网络阅读是值得我们去探究的。比如许多学生喜欢网络小说,我们的教师却视之为洪水猛兽,其实只要我们多了解,多发现,也能寻找出其中的优秀之作来,对于这些作品的指导性解读是不是也可以作为第二课堂有益的补充呢?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无疑是提供给学生一个展示才华的很好机会。也许我们缺乏组织学生社会实践的经费,但我们可以组织一次诗歌朗诵会,组织一次小辩论,一些简单的布置,简洁的背景,无需太多人力财力的投入。在讲授《雷雨》时,一些学生提出要利用课余时间演出课本剧,当时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同意他们的请求,结果学生很快就完成了这些工作。他们自己画了背景,根据实际改编了剧本,因陋就简找好演员,找好了配乐,自己安排时间排练。最终活动的支出只有几张白纸和一些颜料的费用,然而活动却非常成功,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意想不到的是学生们对于戏剧的知识也有了简单的了解。活动之后,班级学习气氛由比较沉闷而变得较为活跃,一些不大愿意参加活动的学生也逐渐变得活跃了。
以往每接任一届高一新生,我的“高中语文开学第一课”往往按如下方式推进:先请几位同学聊聊从小学到初中学习语文后有哪些心得体会、还存在哪些疑惑。然后由我自己谈谈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诸多区别与不同要求。最后再强调高中语文学习应当养成的一些习惯等。
这种开学第一课表面上没什么大问题,但静下心细想,它没有体现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因而也并未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因此,在2016年下学期的“开学第一课”,我下定决心要来点变化。
二、回放
语文第一课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要从语文学科的魅力之处、经典之处引导他们。最终,我利用对联,以嵌名联为主线,策划了一堂别具一格的高中语文开学第一课。
课堂环节之一:初识对联。以自己的一副嵌名联“智慧属天生,欲与斯人说今古;峰峦拔地起,每从是处觅仙源”导入,让同学们猜一猜老师的名字。这样的导入方式既让学生充满新鲜感,又于无形之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同学们众说纷纭之后,答案揭晓:智峰。
课堂环节之二:议议对联。让同学们由老师的这副嵌名联展开自由讨论,并尝试归纳对联的一些基本特征,然后老师作进一步引导总结。最后师生共同探讨,得出如下结论。
对联要求上下联的字数相等。这是对联最基本的要求,而且上下联的同一位置一般不能出现相同的字。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不能称之为对联,而“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则可以。
对联要求上下联的词性相同。上下联的词性按照词的先后位置,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数词对数词、副词对副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这些特点使对联具有一种对称的美感。
对联要求上下联的平仄相调。尤其是对联上联尾字须是仄声,下联尾字则为平声。平仄使对联显得音韵和谐,读起来铿锵有力、悦耳动听。我又进一步对古音的“四声”(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与现今的四种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进行了解释和比较,但并没有在此处多加纠缠,因为这个知识点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难度过高。
对联要求上下联的内容相关。一副对联的上下联要求在内容、情调、意境、色彩、风格等方面都要协调。为进一步说明对联的这些特点,我又列举了“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一名联来加以介绍。
课堂环节之三:补写对联。让学生补写一副简单的嵌名联的上联或下联,以进一步把握对联的特点。我板书了一副含有自己嵌名联的上联:“频步书山增睿智”。接下来由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展开小组讨论,尝试着对出下联。然后几个小组派代表上台板书展示各组对出的下联,由大家共同决定高下并说明理由。最后博采众长,对出下联:“躬身学海上高峰”。
课堂环节之四:拟嵌名联。让学生尝试为自己拟一副嵌名联,并选代表上台板书,其他同学可以自由讨论,并发表改进意见。
三、反思
语文教育家于漪先生曾指出:“母语的地位正在下降,母语学习对青少年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对民族文化传承与凝聚力的重要性、必要性日益被忽视,这给语文教学带来极大冲击。”
如何重塑语文课堂的魅力?我们从这堂开学第一课中也许可以看出些许端倪。
1.语文课堂不应忽视传统文化的精粹
要想把语文课上好,必须选择语文特有的教学内容。近代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于1932年在《大公报》上撰文指出:“对对子所对不逾十字,已能表现中国语文特性之多方面。”
在今天新课改的背景下再来审视前辈这些意味深长的话,实乃真知灼见也。《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注意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重视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毋庸置疑,语文课堂中“对对子”“猜灯谜”甚至如“补歇后语”“成语接龙”等包含汉语言文字特点的趣味活动的开展,对开阔学生语文视野、调动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以及发展学生智力,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成效。
2.语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教师应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己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这堂开学第一课的嵌名联实践给我一个启示,教师应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比如对联、短信、广告词等),创造一定的语文学习情境,把语文课堂与学生的生活实践对接,努力使语文教学的内容生活化。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不仅是一个口号,更应是深入人心的一种理念。语文教学要走出课堂,要接通与社会、与生活的血脉。语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3.语文课程活动务必要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课堂教学氛围 改善措施
现在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要求高中生能够充分地参与到教学中,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高中生的积极性,引导高中生进行有效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为此,高中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高中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利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吸引高中生的注意力。
在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语文教师教学显得死气沉沉,而有些教师的语文课却似乎有一种魔力总是让高中生充满期待,课堂上充满欢声笑语,高中生学得非常投入,教师上课状态也很好,高中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老师则时常妙语连珠引得满堂大笑。这样的教学不仅吸引了高中生的注意力,而且强化了教学的实际效果。那么,这些教师是怎样做到的呢?下面我结合多年来高中语文教学的实践经验和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广泛观察,谈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怎样改善课堂气氛,强化教学效果。
我在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氛围进行观察时发现,高中语文的第二课堂教学相比于第一课堂教学显得轻松愉悦,可能有的老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无论是高中生还是老师,都向往和追求第二种课堂气氛,这也给我们一丝启示。在新课改背景下,探讨如何改善语文课的课堂气氛,是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高中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高中语文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双向的教学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高中生是主体,是教学的主体因素,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教师要根据高中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方式方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教育教学活动中,氛围是影响和制约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课堂效果是教师和高中生进行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氛围,是教师和高中生双向互动的结果,也就是说,课堂氛围是在教师和高中生的影响下形成的。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要引导高中生进行良好的教学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尊重和爱是营造高中语文课堂良好氛围的基础
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师和高中生的双向教学互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高中生的主体地位,热爱每一个高中生,积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充分尊重高中生,高中生才会充分尊重我们;只有教师热爱高中生,高中生才会爱戴老师。所以,尊重和爱是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基础。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师生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原因是教师没有尊重高中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总是发号施令,对高中生进行“填鸭式”教学。其结果必然导致高中生逐渐失去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对教师心生憎恨和厌恶,进而激化师生之间的矛盾,导致课堂上剑拔弩张,课堂氛围紧张。
随着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逐渐得到推广,特别强调“以高中生为主体”,以高中生终身可持续发展为本,高中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角,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示范者等教学理念的改变,成为我们尊重高中生和热爱高中生的基础。这就要求在新的理念引导下,积极尝试转变角色,放下权威,平等对待高中生,相信和尊重高中生。我们要用尊重和热爱感染高中生,营造出一种和谐、真诚、温馨的教学氛围。
二、创设生动有趣的高中语文教学情境,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语文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具有独有特点。高中语文的显著学科特点是语文的人文性教学。教师要合理利用高中语文教学特点,开展好实验教学;同时要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特点,联系高中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吸引高中生。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吸引高中生的注意力,而且有利于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有趣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调节课堂气氛,促进高中生之间的交流和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说,搞好了教学情境教学,能够更好地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当高中生被引导到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后,学习兴趣就会被激发,探究欲望就会被激活,求知的大门就会打开,语文知识就会比较容易内化为高中生的学习体验和感悟,语文课就会充满吸引力,让高中生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在有吸引力的课堂中,高中生不会觉得枯燥乏味,课堂气氛才会好起来。
三、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激活高中语文课堂氛围
长期以来,在传统的教学思想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比较单一,高中生的学习方式比较枯燥,这样不利于语文课堂气氛的活跃,教学效率低下,可以说这是传统教学环境下非常普遍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更新教学观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也在发生变化,由原来的传统教学方式转变为探究式教学方式,高中生的学习方式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性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的转变,有利于改善和激活课堂氛围,提高高中语文课程学习的有效性。
一是高考区分度不大 高考语文考试,尽管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但因试卷容量的限制,题型基本没有变化。再说,在两个半小时内要考查出一个学生真实的语文水平也是勉为其难的。高考重视的是基础,而大多数学生在经过高考前的强化训练后,一般也能考个一百分左右。又由于高考阅卷时间的限制,最应具备区分度的作文也趋于向平均分靠拢。所以,高考语文就出现了怪现状:有的学生的语文水平很一般,但能在高考中得到较高的语文成绩;而语文水平很好的学生却在高考中失利。这种情况给后来的学生一个错觉,即语文学得好不好,对高考影响不大,还不如把精力放在其他学科上。因此,上了高中后,学生就把语文学习排在了数理化之后了。
二是社会及相关领导的轻视 应该说这一点是第一点的延伸。因为高考语文成绩区分度不大,所以家长学校领导对语文的态度也是有偏差的。更有一些地方,取消语文早读,减少语文课时,暗示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数理化英语的学习上。家长和学校对其他学科的教师水平要求较高,对语文却格外“宽容”,认为只要是老师就能教语文,却忘了语文对执教者本身有很高的要求,而学校和教育机构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对语文教师的培养。社会和学校的导向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态度,这种急功近利的态度,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得过且过。
三是教学方法的陈旧 虽说新课改以后都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但是真正的研究性学习能有多少?尤其在农村学校。学生基础较差,一般老师和学生认为只要上课听老师讲、认真记笔记就是语文学习了,学生没有养成思考探究的习惯,更不要说自主阅读了。而且,大量的试卷让学生陷入茫茫题海疲于应付,而量化的作业批改要求也让语文教师焦头烂额分身乏术,所以教师无暇做教学方法上的研究,学生也不想在语文学习上浪费时间,高中语文教学陷入了非常尴尬的处境。
由于以上原因,高中学生的语文水平真的让人难以恭维。就我所在的学校看,许多学生写出的字像是“甲骨文”,让人看不懂。因为阅读量少,不管是说话还是写文章,大多不能准确表达意思,有文采和美感的,更是凤毛麟角。学生语文考试成绩也不尽如人意。周汝昌先生在《语文第一课》中写道:“在我心中,总以为我们的教学要把语文放在首位,切勿误把此事视为非当务之急。因为这是素质教育的大本。一个语文不通或拙劣的人,他能在工作和事业中做得优秀良好,有所成就――我很难相信。”现在,正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阶段,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关键时期,我们的社会,应该在这个宏大的背景之下,重视语文教育,尽快改变高中学生语文学习的不良现状,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要改变这种现状,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摆正对语文学习的认识 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首先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的育人功能。语文素养这一概念除了包含语文的积累、语感、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之外,还包含思维品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特别是思想观念。所以对语文的教学和学习都应从原有的语文就是“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组成的误区中走出来。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除了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能体味语言文字的艺术美、作品中的形象美、意境美等。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阅读优秀作品,提高文化品位,增强发现美的能力,尝试表现美和创造美。
二是变化课堂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语文教学实践的主要场所是课堂。如何让语文课堂教学成为激发学生的智慧和创造能力的殿堂呢?重要的是要改变课堂模式,提高课堂效率。比如学习《故都的秋》,在品味文章语言时,播放反映秋声秋意的民乐曲,引导学生把文学语言和音乐语言进行比较鉴赏,反复朗读体味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让学生真正感受语文的魅力,体味学习语文的乐趣。当然,内容不同,运用的教学方法也就不同。语文课文有的适宜精讲,有的最好美读,有的还可以让学生讨论学习,有的借助音乐感悟,有的可通过图片联想……所谓教无定法,这在语文教学中尤为明显。
高中文言文教学发展到现在,每个语文老师都知道应该言文并重,难办的是课堂就45分钟,每周就四节课,时间就三年。如何在定时定量的限制下让学生学会文言文、学好好文言文、学精文言文进而能自学文言文是一个很大的课题。笔者根据新课程理论要求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以及教材设置总结出这样一个原则:必修课侧重于“言”,选修课侧重于“文”。必修顾名思义就是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基础课,主要是基本语言知识的学习,选修则是可以灵活掌握拔高课,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欣赏文言文的能力。
现在语文教材在设置上分选修与必修(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没必要分选修必修,这个问题这儿不谈),这样设置也有一个好处,教师的选择余地更大。苏教版在这方便做得比较彻底,选修的内容比较多。要是按照传统的方式逐一讲授根本没有时间,这就需要老师根据教学需要加以灵活掌握。以《史记》为例,我简单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苏教版必修课里面选了几篇《史记》里的文章,另外又专门出了一本选修教材,经典篇章基本选在了里面。这本书如果按照必修课的讲授模式,大概需要整整一学期,试想让学生学一学期“枯燥”的文言文基础知识是什么滋味,我估计绝大多数学生没这个耐心和兴趣。怎么让学生对《史记》感兴趣并且愿意自主学习那?笔者认为首先要大胆把选修再分出“选修”,也就是说选讲几篇有代表性的,其他的则放手让学生自学;这几篇讲授的文章就需要引领学生充分挖掘《史记》的“文”,“言”则在指导学生预习的时候让其解决,毕竟《史记》的文言文还是比较浅显的,学生有能力看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