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雪的文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朗读指导 生活的联系 情境的创设
现代社会是信息飞速发展的社会,信息技术已深入到了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说没有信息技术,很多事情都是难以想象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达到“深入浅出”的境界,备课的时侯要深入教材,深入“文”里,深入“心”里,深入“景”里,真正把教材读透读活。小学语文教学要深入浅出。备课的深入,是为了教学的浅出,何为浅出的教学呢?就是要让学生明明白白的感悟、体验、理解课文思想内容。那么如何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做到深入浅出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朗读的指导为支点
低年级的童话、寓言的教学,识字是重点,其次是感性理解词语的意思,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至于蕴涵的道理的感悟,能有初步的感受即可。而中高段情感性浓郁的课文,可以少些理性的分析,多在朗读中感悟。
1、要重视示范朗读。
低年级学生还没有形成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力,即通常所说的“语感”,长句子往往会断句或者读不通,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指导朗读,应尽量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指导;小学生模仿能力很强,教师要重视示范朗读。示范朗读,既可以是长句子或者学生不易读好的句子,也可以示范朗读全篇课文。
2、朗读要体现层次性。
每一次读书的要求、读书的目的都应该有所不同。如,第一课时的朗读,要能够读得正确、流利,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第二课时,要达到有感情地朗读。当然,这是通常所说或一般而言,不是说所有课文的朗读都要这样做。有的课文往往只需要一个课时,有的需要三个课时,还有的课文不太适合有感情朗读,可以不提感情朗读这一要求,着重引导学生学习默读。
3、要重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须引起注意的是,无论是老师的范读,还是学生朗读,老师都应该提出明确的听、读要求,如,认真听听,看看发现什么问题;认真倾听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进行及时的评价,可以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评价,当然,我们更应该提倡学生间的互评。
二、以与生活的联系为支点
记得一次在上《燕子》一文时,指导学生朗读技巧,如哪几个词需重读,读时语速稍快,可练了好多次学生就是读不出那种味道。 后来,我让学生联想生活实际:你在春天的田野中看到的燕子是怎么飞行的,读书的时候脑中就联想那幅画面,你的朗读让人听了就感觉到燕子在眼前飞过,带着这种感受再去试读,结果效果截然不同。虽然老师只是短短的几句提示,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却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当然这便要求教师时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积累和语言运用的环境,并且引导学生热忱地关注生活,积极地体验生活,有效地丰富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正确、敏锐的感悟力。
例如,《争吵》一文写的就是学生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小事。在教学时,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你和你的朋友有没有发生过小矛盾?你们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又是怎么解决的?”先从实际出发,引领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情境,然后再讲解内容,最后再前后呼应,让学生学后进一步思考,再遇到相似的事情时会怎么做?在这个情境的创设下,学生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审视自己,审视身边事情,从而有所提高,有所获得。
三、以情境的创设为支点
小学生思维的特点和优势是直观性和形象化,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对于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可以实现意义的建构。
1、导语创设情境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开始,老师用精彩的导语创设情境,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燕子》一课,先播放歌曲《小燕子》并辅之以优美、生动的导语:“春天来了,在农村、在城市、在田野、在树林随处都可以看到美丽可爱的小燕子。瞧,燕子来了(教师板画燕子)。一身乌黑的羽毛,光滑漂亮,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一个剪刀似的尾巴,多么美丽的小燕子啊 !”通过形象生动的导语和欢快的乐曲渲染及简单的画面,仿佛把学生带入了春天的境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乐趣。使学生完全沉浸在课文的氛围之中,主动自觉、欢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启发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了学生想象能力。
我认为,对中学生来说,成长成才是最根本的。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是学校团工作的重要定位。团结、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是共青团主要作用之一。对团的工作我概括为一句话,紧紧围绕学校育人根本目标和工作大局,以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为重心,突出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积极主动地做好各项工作,配合学校维护校园稳定。
具体地说,就是帮助学生积极有效地,主要是组织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及严格的组织生活,提高学生的的思想政治素质;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倡导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为学生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组织课外活动,提供学生参与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今天,在这里,我感谢校领导能够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倘若能够得到大家的信任和支持,给我们一个施展才能的机会,我庄严承诺,我将做好以下六件实事。
1、深入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利用纪念建国xx周年、“五四”运动xx周年等重要契机,在学生中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教育活动,在高一新生中开展“迈入青春门,走好成人路”主题教育活动,五四期间集中开展18岁成人宣誓仪式,增强中学生的爱国情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广泛树立和宣传学生中的优秀典型。组织开展我们实高的十大优秀学生、十大自强之星,十大文明之星等评选表彰活动。重视并加强优秀学
生典型的发现、举荐、表彰和宣传工作,扩大优秀典型在广大学生中的影响力。
3、加强对学生健康教育。积极探索实施“心理阳光工程”,建立心理咨询室,积极发挥网络和学生社团的作用,围绕学习、理想、,厌学,谈恋爱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和正确引导。
4、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坚持用集体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习、体育、艺术和文化娱乐活动,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定期组织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增强学生体质。积极组织开展学生建立各种社团,积极开展各种社团活动,锻炼学生才干。积极开展美化校园净化校园活动,充分利用学校各种墙壁,边角余料,发动学生绘画,建设学校文化长廊,教学楼墙壁张帖名人名言,伟人,伟人画像,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刻苦读书。
在2006年,我接手了一个七名学生的班级。从一年级开始至今任教他们的语文老师,如今这些学生已经升入了八年级。笔者经过多年的盲校语文教学工作,对这七名盲生进行了为期八年的盲文摸读跟踪调查,现总结如下。
一、影响盲生摸读水平的因素
1.年龄对盲文摸读的影响
这七名学生入学时,有两个学生年龄偏大(15岁和19岁),其余的学生年龄在8~10岁之间。在进入学习盲文的起始阶段,他们的年龄大小对盲文摸读的影响是成正比的。刚刚接触盲文时,年龄偏大的一些学生在学习盲文的起始阶段,由于接受能力强,他们的摸读速度比年龄小的几个学生明显快。
经过两年的摸读训练,几个年龄偏小的学生的摸读水平在迅速提高。到了一定阶段,年龄的大小对摸读水平的影响并不大,这和每个学生自身的两手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有着很大的关系。
2.摸读姿势对盲文摸读的影响
视障学生摸读盲文,主要用食指前端触点字,利用中指和无名指帮助辨别行次。开始学习摸读的时候,必须重视姿势的正确,如果开始要求不严,以后再纠正就很困难。姿势不正不仅会影响儿童身体的健全发育,而且也很不美观。
摸读盲文的正确姿势是:身体坐正,头和上身端正而自然;书本要放在书的后边和桌子对齐;双手食指指尖靠拢呈八字形,斜放在符形上,左右手的中指和无名指略微弯曲,使其前端和食指前端并排轻轻放在两旁,帮助辨别行次。随着摸读能力提高,中指和无名指也能辨认字母的作用。摸读时从左到右顺着行次移动,一行摸完再摸一行。
初学换行时,两手要有分工。右手摸字,左手换行,也就是当两个食指摸到一行的最后一个字母的时候,右手暂不动,左手沿着这一行返回到第一个字母,然后下移一行,放在第二行头一个字母上,再把右手移到左手处,两个食指并拢后再一起重新开始向右摸读。待视障学生熟悉这种方法后,就要教他们提高移行速度。方法是:当左右手一起摸到一行中间的时候,左手就回去找到下一行的行头,这时候,右手继续向前摸读,等一行摸完,就能立即开始第二行摸读。
在盲文摸读的过程中,要求用右手五指齐放在一行的盲文点符上,左手定行。很多学生在读盲文书时,仅仅只用食指,这就大大地降低了摸读速度。不难看出,右手占摸读的主导地位,左手占辅助地位。可是,盲生在练习抄写盲文的过程中,是右手书写,左手摸读。这一方式,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左手摸读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左手的触摸盲点比右手灵敏。许多学生在学习阅读盲文读物时,仅仅只用左手摸读,右手的作用受到了忽视。
还有的学生在进行盲文摸读时,仅仅依靠两手的食指,这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十个手指的作用,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盲文摸读水平。所以摸读姿势在提高盲文摸读水平中占据主导地位。
3.手指的灵敏度对盲文摸读的影响
我班的七个学生在四年级开始全部参加各类乐器的练习,有两个学生练习弦乐(古筝和吉他),他们的手指在弹奏曲子时,长期和琴弦接触,受到了磨损,使他们手指的灵敏度降低,严重影响了他们摸读盲文的速度。不难想象,学习弦乐的学生,经磨损的手指摸读速度已经远远不如学习管弦乐的几个学生。所以,在教学中,为了提高盲文的摸读水平,教师有责任提醒盲生要保护好自己的手指,防止外伤、磨损。
二、提高盲文摸读的几点建议
1.盲文摸读的训练贯穿在每一节课中
学生的盲文训练应在课堂中一点一滴地长期训练,发现不良读姿,教师应立即纠正,帮助每一个学生拥有正确有效的摸读姿势。在教学中,各科任教师有责任有意识地训练视障学生的盲文摸读技巧。
2.定期开展盲文摸读比赛,提高学生对盲文摸读的重视
在比赛中,激发他们摸读的积极性和摸读的潜能,双手的协调配合能力。在比赛的过程中,也能引起学生对摸读盲文速度提高的重视。
每学期初,为每一个学生制定摸读目标。如,在教科书中要求五年级的学生的摸读水平达到每分钟150~160个音节。有的学生已经远远达到了这个标准,那就根据他的目前水平再提高每分钟10个音节。反之,如果有的学生的摸读水准远远低于学期摸读标准水平,那就结合学生的自身实际,适当降低他的摸读标准。切实结合每个学生的摸读水平实际情况,为他们制定合理的摸读目标,以期激发视障学生对盲文摸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3.为盲生提供大量的盲文读物
社会上可以供盲生读的书籍很少,但目前出版的盲文读物,如四大名著、儿童文学及各类小说及科普读物,应大力鼓励盲生阅读这些书籍。既能拓宽盲生阅读的知识面,盲生的摸读水平在潜移默化中也能得到很大提高。
总之,视障学生的盲文摸读速度的提高需要循序渐进,既要求正确,也要求速度,力求认真、仔细、不漏点,能熟练快速地进行摸读,才能为学习各种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反思;专业;成长
1.课前反思,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反思,不仅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完善,也有利于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授课之前通常要进行课前准备,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料,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重难点等进行设计与准备。资料收集要求详略结合,突出教学重点;教学手段要具备可行性;教学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学生的文化、道德等各方面都有所培养。同时还要设计每一个教学内容所需要的时间,保障教学进度。对于教学工作要提前做好规划,提高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此外,还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提前设计好学生的预习作业、课前导学案等。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相对繁琐,但是是教学工作的基础性环节,应反思课前准备是否充分,反思课前准备是否有遗漏,反思课前准备是否科学。对上述问题进行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保障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2.反思教学过程,提高教师教学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付诸实践的关键步骤,同时也是体现教师专业能力的环节。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会出现许多意料之外的事情,都会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导致教学过程背离教师原定的教学计划。因此,教师应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手段等,提高实际教学能力。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导入环节原本设计用几幅具有生活气息的院落图片并由学生诉说自家的前庭后院或者想象中的院子等,用时为5分钟。但是通常会由于学生太过投入而导致时间延长,影响后面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拖延教学进度。在该情况下,老师应该对教学用时进行控制,并用适当的方式在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同时终止学生影响教学进度的行为。老师除对课堂上意料之外等状况进行反思之外,还应对教学细节进行反思。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用语的准确性、教师板书时字体的大小等。
3.反思教学效果,促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教学效果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直观反映。因此,教师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有利于教师总结教学经验,积累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通常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对自身教学能力进行反思,对教学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进行比较,反思二者之间的差异及造成差异的原因,反思教学效果是否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反思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反思当时采取的解决措施及产生的效果等。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与反思,有利于将经验理论化,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教师在教学效果的反思中能看到自身的长处与不足,从而促使自身对存在的教学不足进行完善,逐步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4.反思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教学实效性
在教学过程中,除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之外,学生的配合也尤为重要。因此,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也要考虑教学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和要求。教师应在学生接受的范围内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高有低,因此教师应该在尊重学生客观的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方法,顺应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开展语文教学。对学习能力普遍较低、接受能力较差的班级,可注重基础理论的讲授并适当降低授课要求,而对学习能力较高的班级,可注重方法的讲解并适当加快授课进程。同时,反思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方式,可指导学生找到有效的自学方法,指导学生自行查找资料、自行解题等。同时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由学生自行解决学习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于教师教学进度、教学方式的适应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是语文教师提高自身专业教学能力的重要方式。初中语文教师要对课前、课中、课后及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反思,促使教学经验理论化,逐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参考文献:
[摘 要]由于一年级学生在入学前已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与生活经验,不少学生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导致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认数”不必花过多的工夫进行教学,学生自然就会。针对这一现象,通过教学分析,我们认为应通过“重结合,帮助学生形成数感”“攻难点,弄清基数和序数的含义”“讲应用,熟练数的组成与分解”“辨数位,促进学生的后续发展”四个途径引导学生认识数,因为“小知识里藏大文章”。
[关键词]小学数学 认数 数感 基数 序数 数的组成与分解 数位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5-034
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因为他们在入学之前就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与生活经验,尤其是对数的认识,不少学生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针对这一现象,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认数”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所以不必多花工夫,学生自然就会。其实不然,对于“认数”,我们需要教的还有很多,正所谓“小知识里藏大文章”。
一、重结合,帮助学生形成数感
新课程强调“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数感”,并将它作为数学教学的目标明确提出。灌篮高手能准确地把篮球投进篮筐,缘于他在长期与球的接触中形成了很好的手感,能准确地判断用多大的力气才能投球进筐。数学学习也像打篮球,使学生通过学习能产生敏锐的数学思考能力,对数字产生强烈的直觉,最后能熟练地运用这种感觉解决问题,这便是数感的效应。形成数感是数学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也是公民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数学能力之一。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契机培养学生的数感,从他们第一次系统学习“认数”就开始培养。经过幼儿园的学习以及家长的教育,很多学生都能通过学前的知识储备,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但他们并没有形成强烈的数感,还没有养成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的习惯,这时的数数行为只是为了数而数。所以,培养学生的数感,我们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感知数的多少
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师在教学时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一些实物作为学习新知识的载体,让学生体会数的多少,感受数的大小。例如,教师可利用课本中的主题图——数一数,引导学生感知数无所不在,让学生脑海中最初的、低级的数感得到唤醒,为学习新的知识做好准备。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先数一数5根小棒,再数一数10根小棒,然后让学生比较5根小棒与10根小棒在数量上的差距,使学生能尝试用数来描述生活中的现象,并进行交流。在学生充分体验和形成一定的数感后,让他们估计一下手里的小棒根数,然后数一数,看看自己的估计与正确的答案相差多少。同时,教师适当让学生进行一些估算的练习,使学生的数感在应用中得到增强,进而在估算过程中不断完善估算的方法,发展自身的数感。
2.体会数的排序
我们所学习的数存在于一个数集中,让学生熟练数的排序有利于数感的形成。如在引导学生对数排序时,教师尤其要注意0的位置,因为学生能理解0作为什么都没有的含义,但是较难理解0表示起点的含义。教师可以将排好后的数列放到直尺上,使数变成直尺上的刻度,除了能让学生直观感知数逐渐增多的表象外,还能让他们更容易理解0作为起点的含义。当学生熟练数的排序后,教师也可设计一些找数的游戏,让学生看着直尺上不完整的刻度,完成剩下的刻度的练习。
当然,数感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为学生代劳。只有让学生充分体验、感知、应用,在不断的学习中进行自我建构,才能生成属于自己的数学感知,形成自身特有的数感。
二、攻难点,弄清基数和序数的含义
基数和序数是一年级学生学习的难点,多数学生很难理解这一知识点,容易将“第几”理解为“几个”,将基数和序数混为一谈。且不谈数学专著中对基数和序数是如何复杂定义的,简单地说,一年级学生需要知道同一个数作为基数与序数的两种含义,即一排苹果中的前5个与第5个苹果的差别。
深入研究不难发现,基数和序数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有其自身的原因。在实际生活中,学生接触的数几乎都只有一种含义,那就是数作为基数的含义。大人们也常常让孩子数一数这是几个或那是几个,对于数作为序数的另一个含义,孩子很少接触,导致对序数概念的生活经验缺失。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教学中应对症下药,强调数作为序数的含义,并有意识地让学生在数数的时候指一指“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通过反复强化的练习,使学生明白数字前加了“第”字就是特指“这一个”,而不是将前几个一起算。同时,教师可设计让学生动手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的活动和“听指令,做动作”的游戏,即让一些学生排成一排,然后教师指令第×个学生或前几个学生做规定的动作。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因地制宜,让学生按照座位的顺序分成八个小组,记住自己属于第几小组,也可以让第三组的学生站起来,最后让前三组的学生站起来,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理解同样是“3”的不同含义。这样教学,使学生在游戏中体会自己的角色,强化对基数与序数的认识和理解。
三、讲应用,熟练数的组成与分解
数的组成与分解,是在学生学习数以后进行的后续学习。严格意义上来说,数的组成与分解已算是加减法的雏形,因为学生在思考数的组成与分解时,已经在无形中用到加法和减法的思维。数的组成即加法,分解则与减法异曲同工。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教材安排学习数的组成与分解的内容,既是为学生即将要学习的加减法打下基础,又是学生学习认识数之后的第一次应用。因此,教师教学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动手分一分、数一数,感知数的分解与组成。个别数感较好的学生喜欢用加减法解决数的分解与合成的问题,教师对这样的学生应当给予肯定。当然,教师不能强求所有的学生都能用这样的方法解决问题,应容许学生借助学具摆一摆、分一分、数一数,在辅助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数的组成与分解。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数的组成与分解,进而摆脱学具的支撑,形成自身的能力。如练习环节可设计“总共有5根小棒,左手有3根,右手有几根呢”等“猜一猜”的游戏,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另外,在教学数的分解时,教师有必要渗透有序的思考方法,让学生尝试按照一定的顺序分解,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如7可以分成1和6、2和5、3和4……学会有顺序的排列分解,不仅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而且有利于学生的后续发展,对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有深远的意义。
四、辨数位,促进学生的后续发展
“认识11~20的数”是学生认数过程中的一次跨越,因为与10以内的数相比,从11开始数位由单纯的一位变成了两位,学生将会面临全新的关于数位的知识学习。在此之前,学生对10以上的数数行为大多是惯性产生的结果,脑海中并没有数位的概念,更不知道十几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因此,此时的教学目的指向性很强,不仅要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还要让他们理解数位的含义,知道一个十与十个一的对应关系,这是教学的重、难点。学习该内容时,教师可通过摆一摆、数一数、捆一捆等需要动手操作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产生“把十个一捆成一捆,看成一个十”的心理需要,使他们在动手操作过程中理解十的组成,自然接受“满十进一”的计数方式,进一步理解数的进率以及十几的组成。另外,由于计数器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数位,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计数器的作用,用计数器表示数。“11~20的认识”是更深层次的认识数,在学习该知识中,学生形成了数位观念,明白了数位决定数值的原则,为以后学习多位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