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疗保健论文

医疗保健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疗保健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疗保健论文

医疗保健论文范文第1篇

参考文献是每篇论文都要用到的,因为作者引用了他人的作品就要在文中做上标记依次在文后列出来,这样才不会让人觉得是抄袭他人的作品。以下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医疗保险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医疗保险论文参考文献:

[1]刘玉璞.宣传也有新天地[J].中国社会保障,2006(03).

[2]郭林龙.吹响社保宣传的新号角[J].中国社会保障,2014(12):42-43.

[3]朱志松.海口社保:形式多样搞宣传[J].中国社会保障,2006(12):36.

[4]曲颖.加大社保宣传满足参保需求[J].天津社会保险,2013(04).

[5]王炜.切实发挥好各级社保经办机构的宣传主体作用[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4(10):35-37.

[6]杜晓玲.定点医院医保窗口宣传服务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28):24-27.

[7]晓剑.社保宣传也要“扩面”[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08-19(004版).

[8]李艳艳.制度利益视角下的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困境研究[J].社会保障研究,2013(2)(总第18卷):19-24.

[9]顾敏敏,李江璐.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典型问题剖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11):656-657.

医疗保险论文参考文献:

[1]朱铭来,奎潮.论商业健康保险在新医疗保障体系中的地位[J].保险研究,2009(01).

[2]诸葛彩霞,徐林萍.论社会保障体系中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的互补性[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06).

[3]周李海.我国城镇商业医疗保险与社会医疗保险融合对接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0.

[4]陈佳贵.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1997-200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77.

[5]宋晓梧.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111.

[6]林嘉.社会保障法的理念、实践与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23.

医疗保险论文参考文献:

[1]李中凯,龚荣霞,王梓萱,潘雯.强化二级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与环节控制[J].中国医院,2014,v.1808:68-69

[2]郑普生.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工作建设与策略探讨[J].卫生软科学,2011,v.25;No.17701:15-17

[3]李蕊,张淑珍,孙丽荣.医院医疗保险环节管理服务与实践[J].中国医院,2009,v.1301:49-50

[4]沈海沁,吴三兵,王继年.浅析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几个重要环节[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0,v.30;No.30912:1001-1002

[5]滕玉龙,李文元.浅析区域性医院医疗保险异地结算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11(10):24.

[6]陈秋晓,孙亦晖,姚志刚,等.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管理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3,29(2):81-83.

[7]秦立建,杨倩,黄奕祥,等.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险异地转接研究述评[J].中国卫生经济,2015,34(2):17-20.

医疗保健论文范文第2篇

在我国的医疗保险体系中,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具有强制性,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在2007年才开始实施,在短短3年之内就实现了基本全覆盖,因此,为了考察我国医疗保险中的选择效应,只有新农合是合适的对象。本节的实证分析利用Culter等人(2007)的思路,通过考察风险态度这一“隐形的手”分别对是否参保和是否生病的影响,并以此来验证是否存在选择效应以及选择效应的方向。

(一)计量模型与策略

关于医疗保险中的向选择问题的计量模型为:;其中,Ii,t为表达是否参保的虚拟变量,di,t为表达疾病史的虚拟变量,xi,t为表达其他个人特征的变量,bi,t为表达健康习惯的虚拟变量,si,t为表达是否生病的虚拟变量。对于上述两个方程,结果变量均为二元虚拟变量,因此我们分别在线性概率、Probit模型和Logit模型的设定下进行估计。其中,线性概率采用最小二乘法,Probit和Logit模型采用极大似然估计。

(二)数据介绍

本文采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CHNS),该调查由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人口研究中心设计并实施,是针对中国家庭和个人层面社会与经济状况(socio-economicstatus)和健康状态最完整、跨度最长的面板数据。新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开始于2003年,到2008年末实现了全覆盖。但是由于业务办理时滞等问题,在数据中2009年尚有少部分农村居民没有参合,因此我们使用的数据为2004、2006和2009三次调查。我们只保留具有农村户籍的居民,并且删除了年龄小于18岁的样本,而只考察男性成年人。CHNS调查记录了受访者的保险状态,据此,我们生成二元变量“是否参加新农合”,即计量模型中的Ii,t变量。CHNS记录了受访者的疾病史,我们定义了一组疾病变量(主要是慢性病):是否有高血压、是否患有糖尿病和是否患有心肌梗塞。根据疾病史,我们也生成了“是否患有慢性病”这一变量,即第一部分模型中的di,t变量。CHNS记录了受访者过去四周的就医和发病情况。我们生成“过去四周中患病”这一变量,即第二部分模型中的si,t变量,将过去四周中患有如发烧、腹泻、胃痛、关节痛等疾病中的任何一种记为“过去四周中患病等于1”。CHNS记录了个人的吸烟、饮酒情况。我们生成两个虚拟变量,一是是否有吸烟习惯,二是是否饮酒,即第二部分模型中的bi,t变量的一部分。CHNS记录了受访者是否常规性参加跑步、游泳、球类等体育运动,如果受访者汇报参与任何一项运动,则我们将其“是否体育运动”这一变量记为1,这是第二部分模型中的bi,t变量的另一部分。其他人口特征变量包括年龄、年龄的平方、性别、教育年限、家庭人均年收入,即计量模型中的xi,t变量。

(三)计量模型结果

因为本文采用吸烟、喝酒和比较剧烈的体育运动等指标来揭示个人的风险态度,因为吸烟、饮酒和体育运动多发生于男性身上,所以我们在考察模型时只保留男性样本。我们发现,就男性样本而言,“是否饮酒”这一变量对“是否参合”有弱显著的影响,而其他代表健康行为的变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其方向与“是否饮酒”保持一致。我们接下来考察健康习惯对是否生病的影响,见表2。与考虑健康习惯对是否参合的影响一样,我们发现,在男性样本中,“是否饮酒”这一变量对是否生病具有显著的正的影响。

(四)分析与推测

基于以上实证结果,如果将健康习惯中“是否饮酒”作为度量风险态度的好的衡量指标,则在男性样本中,我们认为新农合参保过程存在显著的逆向选择。因为饮酒同时可以导致男性更可能生病和更可能参加新农合,因此更可能生病与更可能参加新农合同时出现,这表明了逆向选择的存在。但是,由于只有少数变量验证了新农合发展过程中逆向选择问题,因此我们认为,新农合实施过程中存在弱的逆向选择问题。由于新农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体现了很强的政府推动的作用,因此个人自由选择的余地比较小,则弱逆向选择的存在也是可以理解的。值得注意的是,本文的实证结果可以基于Culter等人提出的风险态度这一角度来进行分析。以男性样本中的“是否饮酒”变量为例,饮酒表明风险偏好,这一方面导致更高的生病概率,从而使得个人更有可能参加新农合,但在另一方面,风险偏好直接导致更低的保险购买意愿。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以饮酒来衡量的风险偏好,对购买保险行为的效应小于风险本身的效应,这与Culter等人的实证结果恰恰相反。同时我们也可以推测,吸烟和参加体育活动并没有对保险购买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其内在原因可能就是风险效应与风险态度效应的相互抵消。与本节的实证研究结果类似的是,刘宏、王俊(2012)虽然从自评健康等表示健康的指标验证了我国城乡居民对购买商业医疗保险存在逆向选择,但同时也表明,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民,吸烟与预防保健等表示风险态度的变量,对购买商业医疗保险并无显著影响,类似地,我们推测这里面的原因就是风险效应与风险态度效应相互抵消。

二、结论

医疗保健论文范文第3篇

1. 医疗云服务管理框架研究

研究者实现了基于Web的临床决策支持(CDS )和临床知识管理云系统框架,在云系统的试点研究中,通过社区医疗云为初级护理患者创建了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疾病的CDS知识共享库,通过该数据集为患者和临床医生提供预防保健提醒,在为期6个月的试点研究中,有57%的患者接受过预防保健提醒,提醒医生对高血压病人血压进行监控(比例是29%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眼科检查(比例是28% ),认为虽然该远程异步云决策系统在性能、管理、语义操作性、持续调整性和可用性5个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但总体表现优异,通过云来更好地支持临床决策是可行的,需要加强的是生物医学信息学和计算机科学之间的相互合作。

2. 云模型研究

有学者设计了一个e-Health云系统,定义一个能够自适应不同种类疾病和新增患者的云架构平台,依QoS服务质量功能开展M/M/m队列的通信网络排队模型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当服务器数量增加时,系统性能会显著改善,平台的可扩展性是关键。

3. 医疗云系统设计与实现

专家提出一种将e-Health的医疗信息和通讯系统从传统的C/S架构迁移至虚拟化的云计算环境的方法,设计并开发出两个e-Health云应用程序(医疗实践管理系统和远程医疗实践系统),演示了其在Windows  Azure云计算平台开发和部署云服务应用程序的过程,对负载均衡进行绩效评估。

4. 面向医疗保健护理信息开展的研究

研究者为实现在社区和家庭对老年精神病患者人群进行远程医疗监控,设计一个基于物联网的家庭社区无线医疗网络,通过云计算和生理信号处理,融合算法收集、处理和患者信息分析、生理信号采集并将结果传输到医疗诊断主机,可提高融合精度、减少生理信号测量时间。

5. 云安全研究

医疗保健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我国目前已经进入老龄布七社会,人口老龄化发展千民决,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中医药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中医药教育中应重视的一些问题。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人口生育率在下降,而人的寿命在延长,世界人口正在加速老化,这其中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老龄化己成为21世纪不可逆转的世界性趋势。老年人是疾病的高发人群,现有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己证明,在相同基础疾病的情况下,高龄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高龄人群具有“三最”特点:即最高患病率、最高伤残率和最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实现“老有所医,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理应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鉴于此,笔者从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谈谈中医药教育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老龄化社会背景下需要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保障老年人健康

祖国医学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中医药在防治疾病和重大疫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日益强盛作出了卓越贡献。老龄化社会下我国人口老龄化在医疗保障方面面临如下挑战:慢性病患病率高、老年人残疾率高、老年人医疗费用消耗大、病残弱老人的基本护理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我国卫生资源与卫生需求不成比例、资源分配不合理等,相对而言,中医药“简、便、效、廉”的特点,在应对人口老龄化卫生保健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表现在:一是中医药学在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对老年人慢性病具有个体针对性极强的治疗,同时注重整体调护,有利于老年人慢性病的防治;二是应用中医药养生保健和中医药预防医学知识,中医“治未病”是祖国医学在为全人类保障健康方面始终重视的研究领域,从《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中医治未病的记载,加之目前我国大力鼓励开展中医治未病工程,这必将为提高老年人预防保健、自身养生水平和能力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三是中医药资源较为丰富,同时药材价格和诊疗费用相对较低,可以极大地缓解老年人医疗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时还为老年人的卫生保健起到积极的作用;四是全国各省几乎都有中医药高等院校,每年培养大批的中医药人才,这些中医药学子能够普及到医院、卫生所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对于平衡我国卫生资源与卫生需求比例、合理分配资源具有积极的意义。

2老龄化社会背景下中医药教育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

2.1在中医药教育中重视的养生保健教育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所作的重大贡献之一。在中医药这座宝库中,与当前老龄化社会和大众日常保健关系密切的内容,是养生方面的知识。养生是健康之本,是幸福之源,更是快乐之门,懂得养生才是懂得人生。老龄化社会对整个国家的全面及深层次影响是相当大的,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特别是要满足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卫生保健的需求,面对老年人最高患病率、最高伤残率和最高医疗资源利用率的“三最”特点,目前培养的中医药学子即是2015年以后的中医师,他们毕业后走上医疗卫生岗位,要面对更大基数和更复杂的老年人“三最”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九五”攻关项目的资料表明,达到同样的健康标准所需保健投入与治疗费、抢救费用的比例为1:8.3:100,即如果在预防保健上多投入1元钱,将来就可以在治疗上少支出8.3元和可以节约开支100元钱的抢救费用[2],故而需要重视预防工作,将预防工作做到位,即做好中医药治未病工程,将极大地减少老年人医疗费用的支出。因此,在中医药教育中要高度重视养生保健,尤其是老年人养生保健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和培训。

2.2在中医药教育中重视对老年人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防治的教育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老龄人口增多带来了许多相应的社区保健需求,而健康老龄化观点的提出,使老年人的医疗保健需求更需加强,如何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目标,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进行探索。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目标,做好老年医疗保健,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减缓老年人的痛苦、延长健康寿命、改善生命质量。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老年人的疾病谱和临床症状也在改变,要不断发现、总结和完善老年病的防治规律,研究和认识高龄老人临床中出现的特殊症状。对于中医药教育而言,为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目标,必须重视在中医药教育中的老年医疗保健的学习,如前文所述,目前老年人健康中影响较大的主要还是慢性病发病率较高的问题,故而要重视由于老年人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引发的老年人健康问题,掌握老年人的生理、病理和心理特点,运用中医理论,熟练处理老年人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问题。

医疗保健论文范文第5篇

自1909年美国IgnatzLeoNascher医生提出老年医学(Geriatrics)的概念,一个世纪以来,美国老年医学专家的医疗和教育工作使老年医学得以不断完善,迄今已经形成了一门完整的学科。1942年成立全美老年医学会,1945年成立全美老年学会,1965年设立老年人医疗保险,1966年开始老年医学专科培训,1974丰在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创建老年研究所。20世纪0年代,设立老年医学研究基金开始资助本科医学院校的临床和科研人员探索改进医学生课程中的老年医学内容,职业卫生局资助建立老年医学教育中心如南德洲老年病教育中心(SouthTexasGeriatricEducationCenter,STGEC),退伍军人医疗系统成立老年医学科研、教育、临床中心(GeriatricResearch、EducationandClinicalCenters,GRECC)。

2美国新型老年医疗模式

美国除了传统的护理院(nursinghome)外,还有各种现代综合服务的老年医学诊疗、保健方法不断涌现。这些新型医疗模式旨在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便利老年患者和降低医疗消费。设置老年病房(acutecaref-0rⅡ1eelderly,ACE)。美国的老年病房一般设立在大型三级医院,由老年医学专科医生负责,专门收治老年患者,并会同其他专科医生对老年患者的会诊与治疗。该医疗模式能有效诊治老年患者疾病,及时发现和防治老年病综合征,缩短住院曰。开设老年髋部骨折专诊(hipfractureservice)。老年人体质虚弱,容易摔倒,且老年人骨质疏松,从而导致髋部骨折发生率高。老年髋部骨折专科诊疗流程简捷,由老年科医生负责患者的术前评估、围手术期处理和术后亚急性期诊疗与康复,可使老年患者尽快手术、减少并能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缩短病程和住院日,加速患者康复,降低治疗费用。实施亚急性和过渡性医疗(subacuteandtransi.tionalcare)。在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缓解或控制后,老年患者往往不能很快恢复,但其住院过久可能会引起活动能力下降、院内感染等问题,造成其疾病的恶性循环。在亚急性和过渡性医疗模式下,老年医学团队负责老年患者的康复理疗、压疮治疗、抗生素治疗、肠内外营养、精神行为病症等诊疗服务,并负责安排老年患者的出院后连续诊疗、保健以及指导相关机构改善社会和家庭环境,为老年患者在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控制后提供合理而安全的连续性诊疗服务,有利于患者恢复。开展全面的老年人服务项目(programofall—in-clusivecarefor血eelderly,PACE)。老年人服务项目是一种为衰弱老人提供基础诊疗、预防、日问锻炼与娱乐活动、急性病诊治及慢病长期管理等全套医疗保健服务模式。老年科医生定期对患者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服务内容和方式,对难以解决的病案邀请专科医生会诊。同时,为保证老年患者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使其能够继续居住在社区,减少住院次数和入住护理院的几率,提高和维持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组织召开家庭会议,商议护理、诊疗方案。建立退休养老社区连续医疗(continuingcarereti.rementcommunities,CCRC)。美国将退休老人聚居,对其提供连续性医疗、保健及日常生活服务与支持。大部分老人加入CCRC时属低龄,比较健壮,生活能够自理,CCRC为其提供基础医疗保健和预防、及各种生活服务支持。随着老年人年岁增长及急、慢性病患病率升高,需求逐渐增多,老年医学团队根据每个老人的具体需求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和长期慢性病管理,除急性病需要住院外,老年患者在CCRC社区可享受连续性的医疗保健服务。

3美国老年医学教育现况

美国于1988年在全美内科资格认证中加入老年医学专科资格认证考核,1995年设立老年医学教育和培训国家论坛,发表老年医学和健康保护白皮书,包括老年医学训练、分布、应用的建议和获政府健康体系资格认证人员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详细列举了医学生、住院医师、研究生、老年病专科医生训练、继续医学教育和资格认证的内容等。1998年美国老年病协会发表老年病专科研究生训练指南,明确了老年医学基本教育目标、核心教育内容及专业目标嘲。目前全美125所医学院校都设置了老年医学必修课程,旨在医学生中普及老年医学基础知识,不少医学院校还建立老年医学临床和研究中心。以及122个老年医学专科培训基地。老年科医生需要经过系统性专业培训和资格认证考核,包括取得医学博士学位、3年住院医生培训后取得行医执照,以及1.3年老年医学专科培训并通过资格认证考核。

3.1老年医学课程相关内容

美国老年医学课程设置合理而全面,主要包括:①衰老的生物学:基因、生物化学、细胞、衰老进程的理论。②衰老的心理社会问题:正常行为、人口统计学和流行病学、公共卫生和政策问题、医学伦理学和法律、社会资源和规划、对老年人的态度、生物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③老年病及老年相关临床问题:衰老过程中的器官组织解剖和生理学、疾病和衰老相关障碍的病理及病理生理学、疾病和衰老相关障碍的流行病学和自然转归、评估和管理。常见问题有外科手术的评估、麻醉的选择、事故和跌倒、住院相关损害、医源性问题、营养问题、行为问题、社会问题。④老年人的评估和管理:面谈和功能记录、交流和相处技能、老年人体格检查、特殊临床试验、临床诊治的做出、病历的保存、预防医学、循证医学、临床药理学、康复、医护团队/科间合作、治疗的连续和机构间交接、人道主义关怀。⑤老年病教育、管理和研究:规划的制定和评估、基本原则和教学方法、教学的技能、研究设计和方法、研究技术、文献回顾和解读、规划的管理。

3.2老年医学研究生课程

研究生课程包括6类内容脚。第1类用于达到BHPr要求的老年病初级和高级咨询专业人员的质量准入标准。第2类培养教员,保证老年病服务领域具有合格和优秀的师资。第3类培养研究生成为老年医学教育的领导、骨干及学术专家。第4类培养研究生成为熟练的老年科医师,胜任老年人健康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第5类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包括综述、制定科研计划、科研实践及撰写科研论文等必需技能。第6类培养是为研究生获得成为医学管理者及从事临床计划、目标、评估等方案制定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其课程设置覆盖了老年医学所必需的所有元素。临床训练包括初级医疗、综合老年病评估、院内院外患者的咨询、护理院的医疗、家庭医疗、临终关怀和姑息治疗、康复、衰老的心理精神问题、医学伦理、住院患者的救治、老年病的私人门诊以及牙科和精神病治疗。科研训练包括理论课程和实验室的实验、与导师和实验室成员讨论预实验问题、复习文献、确定实验内容、完成实验内容、撰写论文。管理训练包括健康管理和美国医学管理者协会课程、一些高级导师课程。

3.3老年病医师资质证明

老年医学是美国医学专业委员会(AmericanBo.ardofMedicalSpecialties,ABMS)认证的2级专业组织。ABMS是美国医师资格监督的初级实体。主修ABMS认证的老年病训练课程的研究生必须完成内科学、家庭医学、或心理/神经病学住院医师的课程。经过1—2年的课程后,通过参加美国内科学和家庭医学或心理学和神经病学委员会组织的考试,可以获得老年医学资质证书。

4对我国老年医学医疗和教育的启示

4.1发挥现代老年医学的特点与作用

当今临床医学过度的专业化,不利于身患多系统疾病的老年人,导致他们辗转于各个专科,得不到及时、正确、有效的治疗,增加了患者、家属和社会的负担。因此,老年科医生首先在掌握全科知识基础上应有侧重的发展技术专长。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以老年患者整体健康需要为中心,综合考虑患者生理功能和多种急、慢性病的相互影响,权衡各种诊疗措施的预期效果和不良反应,协调各专科的会诊意见,多学科协作。还要系统考虑患者心理、精神和行为等方面的病症,以及社会和家庭环境因素对患者健康和功能状态的影响。

4.2骑立连续性健康保障服务的理念

老年医学在教学中应将医学实践从疾病治疗延冲割健康管理,使学生深刻理解健康管理的重要性。时,注重传授健康管理知识、加强学生健康管理技能的训练。另外,在健康管理中提供连续性的健康保障服务至关重要。老年人常患有多种不可治愈的慢性病,对其医疗服务需要一个连续的过程,即老年人在疾病慢性期、康复期可以在社区或家中接受继续治疗或功能康复训练,如病情反复再回到医院就诊。美国的PACE项目即是一个比较成功的范例,值得我们参考和学习。我国应注重老年人养老保健工作,也需要大力发展以社区为基础的老年健康管理及健康保障体制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基层健康促进事业。

4.3制定合理的老年医学教育计划

老年医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充分认可嘲。虽然,老年医学已纳入医学生的学习课程,但教育资源明显不足,没有系统完整的教学组织,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南不够完善。因此,高等医学院校必须在政府的支持下,联合多方面力量,制定出一套可行、有效的培养老年医学人才的教育计划并大力实施。如在医学院校本科设置老年医学必修课程,老年医学研究要重点突出老年医学整体特色,在医学生每年度新生招录时设置针对社区老年医疗保健服务的定向生;在青年医生中开展老年医学继续教育工作,建立完善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加强系统规范的专科训练,完善老年医学资质认证制度等。另外,医学院校还应重视老年医学课程的设置,其课程的设置要符合老年医学发展的需要,开发具有特色的课程,如借鉴美国的老年医学课程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