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护理管理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传统讲授法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提倡应用案例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以及情景教学法和临床见习法,不断提高护士的管理能力。同时,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组织课堂讨论,讲究师生沟通并遵循教学的基本步骤,重视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培养合格护理人才。
[关键词]
护理管理学;教学方法;高职高专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护士职业能力、护理服务质量和医院管理效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护理管理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具有较多的概念、原理和抽象的理论知识;护理管理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同时,具有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无疑增添了教学难度。然而,当前护理管理学主要采用课堂教学的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与实践缺乏关联性,对学生的管理能力的培养少,不利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与自己现实生活接近甚远的理论知识,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学生由于没有护理实践经验,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不高,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使护理管理学成为枯燥乏味,抽象难懂的课程。有效利用护理管理知识能够提高护理的效率,将护理管理学的实践性与应用性用来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便更深入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提高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提高临床的见习能力。高职护理学生对护理管理学及临床护理工作接触较少,且护理管理学涉及面较广,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创造性。为此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和参考文献,探讨高职高专护理管理学教学方法如下。
1传统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进行思想教育的方法,是高职高专护理教育最为常用的教学方法。由于护理管理学具有较多的概念、原理和原则,信息量大,且相对较抽象,理解胶南,课时相对较少。针对这个特点,知识讲解主要采用以课堂讲授法为主。教师必须运用通俗易懂的形式高度概括学科的内容,可以用不同词语陈述相同的内容,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护理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内涵。通过讲授法,学生能系统了解护理管理学各章的知识要点及基本理论,基本能够把握护理管理学知识概况。
2案例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
2.1案例教学法护理管理学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案例教学法为其重要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方式,是指将生活中真实的情境,教师在备课时经过加工整理,变成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临床案例,展示给学生以达到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分析或决断临床案例,来判断这一案例的可行性处理方法。护理管理学知识理论性强,不易理解某些管理学原理,为使学生学好理论并能融会贯通,可以列举有针对性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比如,某护士大学毕业后,分在普外科病房工作。几年后医院考虑工作需要进行必要的人员调整,考虑到这位护士业务能力较强,决定由其到脑外科担任护士长,科内原护士长被调到其他科室工作。科室原护士长已经在科内连续工作了十多年,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较高,深受科室同行的好评,只因年龄原因被调到无关紧要的科室,心里很有想法。新护士长上任时,原护士长没有进行工作交接,就离开了原科室。新护士长工作伊始面临的困难较大,业务不熟、管理知识缺乏、科内护士和其他医务人员人际沟通不畅,只能硬着头皮接下了这份本应高兴却实在令人担忧的工作。护士长所面临的情况:自己年仅32岁,性格较为内向,科室内年长于她的有5位护士,其他8名护士较年轻,从未干过管理。给出这个案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运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同时结合护理实践,为这位护士长出谋划策,如何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和护士队伍的整体业务能力。学生在热烈讨论中不但学到了管理学知识,并将管理知识运用到护理实践中,较好地分析和解决了问题。这个案例就是非常的真实,也可能是实际护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这种贴近生活的案例,教师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管理理论剖析实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理论知识,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完成了教学任务。
2.2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是一种以临床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并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内容的教学方法。护理管理学中的“挫折理论”“人际关系理论”等管理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贴近生活,课堂上可以采用“提问法”来讲解相应护理管理学知识。人际交往在现实生活中是最常见的一种,护理管理者也会经常见到,教师可以此为例。如教师先提出问题“群体中个人之间的冲突常见于哪些原因?”然后继续提问“针对不同的冲突,各自怎么解决?”让学生根据问题,自学教材,理解理解,再小组讨论,最后教师归纳总结。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获取知识的能力,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去解决问题,这样在以后的护理过程中,才会真正地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福利,这样也能增强教学效果。
3情景教学法和临床见习法
3.1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以案例或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着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因此,情景教学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有独到之处。由于学生没有接触临床,对医院护理管理具有陌生感,难以理解理论知识,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创一种能激发学生情绪的学习场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尝试着精心设置一些情景,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表述等方式来深入主题,把握故事情节,不但培养了学生沟通合作能力,且有助于学生了解医院工作场景,对于以后护理择业打下了一定基础。
3.2参观实习法护理管理学是管理学科的一个分支,管理的目标就是为了更好地为医院为人民服务。采取见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医院在管理上的问题或者优势,这样的效果比单纯的理论学习更有效。为此,教师应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到医院参观学习。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学习,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去发现医院的优点和不足,自己的想法是什么,如何改进医院的护理管理制度等。见习后,每人交一份见习报告。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让同学更深刻地理解护理管理学的精髓,提高管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4运用教学方法时的注意事项
4.1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一门艺术。不论在任何情况下,语言是表达和展示自我的最好工具,这是护理管理的一项基本能力。有研究发现学生语言能力欠佳,主要体现在学生的不自信、害羞等。在传统教学中,往往忽略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语言的条理性和逻辑性较差,思维能力欠缺,甚至引起自信心的不足。因为在不自信等心理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不能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语言缺乏逻辑性,显得条理不清晰,思维不够活跃。语言的表达和一个人的人生阅历有关。作为一个刚刚成年的大学生而言,缺乏丰富的人生经验,较少遇到突发事件,这是客观原因。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方法来改变主观意义上的不自信。在课堂上,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给予每个同学上台发言的机会,如可以介绍自己及自己对护理管理学的认识及自己将要从事的护理工作的想法、前景,宣读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工作计划等。通过这些实践性的锻炼,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得到思考,培养其临时组织语言、严密其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信心。
4.2组织课堂讨论针对课堂所讲的内容和原理,选择合适的案例,开展课题讨论,让同学发散思维,运用所学的原理、概念去分析讨论问题,这样既巩固了课堂内容,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且还锻炼了总结发言的表达能力。
4.3师生沟通护理管理学理论性强且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在讲解过程中有一些问题让学生感到困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有目的地反馈,师生沟通,才能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原理,达到解决问题的目地。比如,可以在课堂上拿出10min的时间,让同学直接提问,教师答疑解惑,一起讨论。通过及时反馈,解除了学生学习中的障碍,提高了课堂吸收率。
4.4遵循教学基本步骤遵循师生共同策划、教师精心讲解指导、自主学习与控制、交流与评估的四部教学法,形成师生全员参与的互动式课堂,根据资源共享的基本思路,促进校内外教学资源合理流动,改变传统一个老师面对一群学生的单一教学模式;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和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为基本出发点,调整考核方式,重新调整时间环节和理论知识的考核权重,开辟第二课堂,将拓展训练中各类团队项目、辩论、管理主题情景剧表演等形式逐步引入管理学原理的教学中,丰富学生的延伸式学习,让课堂变得不再枯燥,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4.5重视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的改革我国的护理管理学教育内容,更多的是关注管理学的系统性、完整性,在系统的基础上关注细节;而国外则是注重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这有助于学生适应医院的工作模式,为使学生毕业后迅速成为医院的护理管理人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考核方法上,我国的学校在期末考试里承载了太多的内容,学生对护理管理知识的认知、分析与解决能力的获得和对管理工具的运用全依赖期末考试,导致学生对护理管理学的学习也变成了期末的突击行动。应该把对护理管理学的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基本管理工具运用的考核放在平时,值得借鉴国外一些学校把案例陈述方法对学生团队意识和分析与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也都是在过程中考核。
4.6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为满足不同病人的需求,拓宽护理服务领域,创新护理服务理念,传统的医院护理管理模式和观念受到严峻挑战,并面临着改革的大好机遇。护理工作要求每一个护士必须相互依赖,相互支撑,在团队精神的激励下共同努力,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完成救死扶伤的卫生服务任务。让学生身临其境,利用身边日常生活的事件,运用自己所学的原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助于发散的思维,巩固理解教材知识,为今后护理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庆华.形成性评价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1,26(14):77-78.
[2]饶艳.建构主义理论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杂志,2012,29(6):1-4,45.
[3]陈蜀,王海彦,吴雷,等.案例教学法在本科护生《护理管理学》教学中应用效果评价[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4,35(6):174-176.
[4]周瑾,陈君英.《护理管理学》考核评价方法改革的尝试[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7):1554-1555.
[5]范宇莹,孔繁莹,杨丽,等.护理管理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效果评价[J].护理学杂志,2013,28(17):77-78.
1.1临床管理见习根据我校护理学专业教学计划,学生在第5学期共有2周临床集中见习时间,内容包括基础护理和护理管理学等已开设课程的见习。与学院教务管理部门协调将见习时间安排在护理管理学20学时理论授课结束后,不占用课堂授课学时。教师在见习前与教学医院护理管理部门、有关科室进行沟通,告知护理管理见习目标与内容要求,请其有效配合。学生根据管理见习目标观察带教护士长的管理实践工作,并就见习过程中发现的管理问题访谈带教护士长,在参与具体的护理管理实践过程中获得感悟与体会,发现问题还可与带教护士长以及见习小组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要求学生及时记录反思日记,并在见习结束前以“走进护理管理———管理职能或方法的临床实际应用”为主题形成管理见习心得体会。
1.2见习后讨论汇报学生见习结束后安排2次课堂讨论时间,共计4学时。学生以见习小组为单位发表见习感想,介绍护士长的优秀管理经验,对各项管理职能及管理方法在护理管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总结汇报,并上交见习报告。
1.3课程效果评价课程结束后学生综合成绩评定为终结性评价(期末理论考试,占70%)和形成性评价(见习后小组汇报及见习心得体会,占30%)二者结合,比较2009级(226人)和2010级(272人)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学生考试试卷由教研室统一制定,难度相当。另外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访谈调查,访谈内容包括对该教学模式及学习效果的评价,是否能激发学习兴趣,是否能加深对护理管理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等。
2结果
2009级、2010级护生《护理管理学》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分别为81.84±7.07分、83.29±6.87分,两年级学生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P<0.05)。学生见习后积极参与讨论,课堂气氛活跃,汇报内容丰富,包含计划、组织、领导等各项管理职能在临床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对管理者工作的感悟与深刻认识,例如护理管理者的角色内涵,他们是如何发挥职权作用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如何排班,如何授权,如何根据不同级别的护士开展培训,如何应用绩效管理和激励机制等,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随机抽取学生访谈,也显示学生对该教学组织形式十分满意,认为可变被动的抽象理论学习为主动的具体的管理经验和知识学习。
3讨论
护理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年来,国内外在不同层次的护理教育中都有开设专门的护理管理培训项目,最终都不同程度地提升了护士的管理和领导实践行为以及技巧。国内郑红引导学生在管理理论教学后直接进入临床担当实习护士长,参与病区管理,结果表明该模式能有效促进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国外研究也显示本科护生接触管理实践的机会越多,今后的职业准备就越充分。护生能够深入对护理职业的理解,还可通过反思及早认识到自身是否具备领导者或管理者的特点,从而更合理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或领导力。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管理课程的学习兴趣,加强管理实践能力,我校改革护理管理学课程,取得了满意效果,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3.1认识管理者优秀素质,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学生通过访谈认识到了管理者所应具备的素质,而管理者往往是行业中优秀护士的代表,因此也为学生今后职业生涯发展提供了榜样和示范。例如有学生在见习报告中写到“火车开得快,全靠车头带,护士长在护理单元中就发挥着火车头的作用,工作责任重大,涉及面广,琐碎而繁杂”;护士长应“德才兼备,既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还需要具备管理协调的经验、良好的沟通技巧和高度的责任心,才能树立起威信,以自身的魅力让护理人员钦佩信任,使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在小组汇报过程中也有不少学生通过工作中发生的小故事来说明护理管理者的闪亮之处。有的被护士长在清晨交接班时亲自为患者翻身处理压疮的不怕脏不怕累的表率精神所感动,有的被护士长在给年轻护士培训时的自信和侃侃而谈所折服,有的对护士长在为病患和家属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细心、耐心表示钦佩尊重等。护理管理者不再有距离感,学生非常自豪地说“我的护士长是某某医院最好的护士长”,在对管理工作加强理解的同时也对护理工作多了一份认识与热爱。
3.2理论联系实际,熟悉临床基本工作流程以往护理管理理论教学时,虽然也有临床教师授课,但在课堂的环境氛围下很难体会临床真实的工作程序和方法。此次在临床见习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学生必须主动复习课堂学习的相关理论知识,认真观察临床护理管理者的日常管理工作流程并积极与其沟通交流,以理解掌握所学习理论知识的临床实际应用。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强迫性的死记硬背式学习变为积极的轻松愉快的学习。例如通过参与科室质量控制检查评价活动,理解了护理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通过参与护士长排班、护理人员业务学习与培训、科室员工绩效考核等,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同时树立毕业后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观念。
3.3培养综合素质,增强人际交流及沟通技巧管理方法和技巧的学了专业应用外,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也提供了帮助。例如学生灵活地将计划的程序、时间管理的方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考试复习安排、就业计划等,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传统管理教学中知识的传授是单向流动的,而理论—临床教学模式中知识与思想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临床管理者、学生与学生之间双向流动,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思维能力,也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密切。
关键词:护理管理学 教学 多轨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014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2010级护理专业2个班共91名学生为实施对象,所有学生均为统招生,采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全国医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护理管理学》,教学时数16学时。
1.2 方法
课程前8学时采用传统讲授法,后8学时采用多轨教学模式(包括CAI、PBL、CBL、OTD等教学法)授课,使护理管理教学方法多元并存[2]。课程结束时,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发出问卷91份,回收问卷91份,回收率100%,均为有效问卷。多轨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2.1 准备阶段
每班分成5组,每组8-9人,并推选1名组长。教师根据临床需要和护理管理学研究进展,提出管理学研究课题并提供相关网站;然后由学生选题,课题可以在教师指导性专题范围内,也可以根据兴趣自主选题;选题后利用课外时间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途径获得资料;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对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1.2.2 实施阶段
每小组推荐1人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答辩,教师和学生均可提问,学生也可以反问教师。整个答辩会由学生主持,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
1.2.3 讨论总结阶段
学生和教师共同组成评委,根据每组收集资料内容的科学性、课件制作的水平、团队协作精神等进行现场评分。教师在听取学生汇报发言后给予点评,肯定学生的同时针对各组存在的共性问题作一些补充解答。
2 结果(见表1)
表1 学生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比较 人(%)
3 讨论
3.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表1显示,85.7%的学生认为多轨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护理管理学理论比较抽象复杂,难以理解,且实践性和应用性强。“多轨教学模式”实施时由教师提出指导性课题,引导学生怎样去学习,如何利用网络和图书资源获取相关信息,重点是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求每位学生熟读教科书、上网查资料及对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判断,再制作课件。学生在课堂上唱主角,有机会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同时还提高了检索收集资料的能力。
3.2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表1显示,90.1%的学生认为多轨教学有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年来,护理教育界日益重视对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将评判性思维与解决问题并列为思维的两大基本技能[3]。教学中,教师将课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充分给了学生发挥个人创造能力的机会。同时,通过组内成员讨论交流,学生分享彼此的观点,开拓了思路和眼界,使学生养成自觉反思的能力和习惯,从而逐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
团队合作,无论是护理工作还是护理管理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学中,我们让学生以组为团队,按组评分、每个学生的分数与所在组的集体努力息息相关。学生这样描述:课件的制作过程中我们8人作为一个团队,从选题到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我们都是在争论、批判、统一的过程中走过的,虽然最终站在讲台上的只有一个,但凝聚了全组同学智慧和心血。我们充分体会到,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队的力量却是无限的。总之,这既是一个发现新问题,产生新思考,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过程,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4 提高学生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体,沟通渠道主要是单向交流。“多轨教学模式”是一种民主式教学,、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地位是平等的,双方均可自由辩论,充分陈述自己的观点。在此过程中,知识和思想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双向流动的,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和表达自我的机会,表1显示,学生普遍认为(86.8%)提高了沟通能力。
综上所述,《护理管理学》教学中采用“多轨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可以推广。但如何运用好多轨教学法,使其发挥更好的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利宁,孙汶生,马春红等.创建多轨教学模式提高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8):57.
[2]姚,李定梅.《外科护理学》多轨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2,26(384):369-370.
关键词:心理;护理;管理
护理心理学是以普通心理学的一般原理为基础,以护理人员和患者的个体心理、心理护理、以及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修养为研究重点。因此运用护理心理学,能够维护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促进护士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增强医疗服务各项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护理队伍的凝聚力和工作力。门诊护理工作实行院长领导下的护理部主任、科室护士长二级管理体制。搞好护理工作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实施分级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科的发展,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要从社会、家庭环境、疾病、心理和精神等方面对患者实施全面的身心护理。医院应积极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边缘学科的知识,将心理护理、护理管理中的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的管理水平,从而能有效地促进医院的发展和建设。具体做法如下。
1激励护理人员树立自尊自重,克服自卑心理部分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缺乏正确的全面的认识,认为护理工作每天给患者打针、发药、三班轮转、工作单调乏味,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为患者翻身、拍背、吸痰、导尿、端便盆等生活又脏又累,社会地位低,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自卑心理。根据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护理管理者在管理中须根据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不同层次的需要,充分利用物质、精神、信息等动力,不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树立自尊及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激励对于人的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切内心要争取实现较好条件,包括希望、愿望等所产生的一种动力[2]。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对护理人员运用的最重要的心理护理理论就是激励理论。激励理论就是运用这种内心状态及职工心理需求,激发职工工作动机的一条现代化管理原则。目前管理心理学中的激励理论主要有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及公平理论。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1加强医德医风教育通过举行一年一度的庆祝“5.12”国际护士节系列活动,如会议、演讲、巡回医疗、观看录像等各种形式,积极宣传党对护理工作的重视,职工家属对搞好护理工作的期望,充分认识护理工作在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光荣感、责任感。
1.2开展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的活动大力宣传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先进人物、事迹,用白求恩、赵雪芳精神激励同行,同时树立本院护理人员中的先进典型人物,认识到护理工作中的真正价值,增加自信心。1.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为了防止“高效益、低道德”的现象出现,教育护士长和护理人员,时刻树立“在其位要谋其政,在其岗要负其责”“、今日工作不努力,明日努力找工作”等观念,真正做到“一切为了患者,一切方便患者,一切服务患者”,使全体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普遍增加。
1.4讲究工作方法管理工作者对待自己的下属,防止用简单、粗暴、训斥的方法去处理工作中的矛盾,在开展批评或指出对方存在问题的同时,也要注意尊重对方,肯定其成绩,赞扬其长处,满足对方的心理需要,使其对批评的改进意见容易接受,不易产生反感,避免逆反心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方法
1.1基本信息收集
由护理部指派专人负责全院288名护理人员的信息进行收集,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职称、专业、学历、彩色照片等,网络管理人员整理相关信息,建立我院护理人员基本信息数据库。根据人员数据,网站为每一位护理人员制作一张带有照片的IC卡,下发至每一个人。当护理人员信息发生变化时,如调入、调出、职称改变等,由专人负责及时修改。
1.2IC卡管理
IC卡相当于以往的学分册,由每一位护理人员妥善保存,上课时携带,刷卡录入学分。丢卡补办和新制作的IC卡,由系统管理员通过读卡器将人员信息资料录到IC卡上,才能正常使用。
1.3学分的录入与管理
1.3.1学分的录入
1.3.1.1项目学分的录入。项目学分通过POS机录入。我院的项目学分为2种:(1)常州市级继续教育项目。(2)单位自管项目。在授予学分前,将项目名称或授课名称输入网络版ICME系统。
在添加项目时,为了能区别是年份类别的授课,输入的项目编号会不同。常州市级项目编号是通过申报审核并经公布的,如常州市级项目编号为(09021502003……),单位自管项目编号用授课当天日期加以区别,如单位自管项目编号为(2009-09-08,……)。
1.3.1.2非项目类学分的录入。在每一季度汇总学分时统一将非项目学分录入,包括纸质学分、、科研等。但要注意科内学习、理论和操作考核等均属于单位自管项目,ICME系统根据继续医学教育有关规定将单位自管项目学分限制在10分以下,超出部分不计入个人学分总分内[1]。
1.3.2学分的管理
1.3.2.1专人负责。指定专人负责POS机操作与数据传输。
1.3.2.2刷卡方式。根据不同的项目类别设置不同的刷卡方式。单位自管项目选择上课或下课1次刷卡方式,常州市级项目选择上下课2次刷卡方式,听课人员IC卡经POS机刷卡学分录入。如果POS机选择2次刷卡方式,护士只有在完成2次刷卡后学分才能生效。
2结果
2.1使用便捷,规范管理
POS机携带、使用方便,可在授课现场刷卡授分,参加学习人数无论多少均能将学分录入。另外,IC卡印有电脑扫描照片,刷卡同时审核听课人员身份,可以避免代替听课的现象。既克服了纸质学分保管的不便,又省去了管理人员书写纸质学分证的繁琐,节约了人力与物力。项目学分上传审核后,后期补录的学分将无法通过审核。避免了违规操作,而严格了学分授予,规范学分管理,加大医院继续教育管理规定的执行力度,规范流程管理,严格落实学分管理和登记制度,提高工作的透明度,杜绝了“人情分”、“关系分”的出现,提高管理质量。
2.2科学的查询与统计
2.2.1查询个人学分查询:数据上传至继续医学教育网站,护理人员只要上网输入自己IC卡号随时可查询自己年度学分详细情况,对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办法》,以便于更好地安排个人学习,增强了护理人员参与继续教育的主动性。项目情况个别查询:可查看项目的开展情况,包括活动日期、参加人数、人员列表等。
2.2.2统计利用继续教育管理系统可以了解全院护理人员达标和不达标人员情况;其他还有项目分类综合统计、单位达标统计、学分完成人数统计等。
2.3信息化监督管理
学分的审核实现了上级对下级继续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学分的审核分二类。一类是使用POS机刷卡授分,我院项目的举办需提前录入系统,学习结束后及时上传到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审核。另一类非项目学分,这类学分护理部专人自行录入系统,必须严格按实录入学分。上级主管部门对这二类学分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将通过系统直接将审核通过的学分颁发到相应的护理人员编号内,若审核不通过的学分都可见反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