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谷雨摘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民间艺术;建筑装饰;寨卜昌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4-0182-02
“寨卜昌”是河南焦作博爱县苏家作乡的一座几百年的古村,建于咸丰年间,现保留了百余座华丽精美的宅院。村内的建筑装饰间接反映了古人的审美标准,文中对保留完好的古村建筑装饰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和调查,并联系中原的人文及地域,分析研究其建筑装饰的造型寓意。
一、“寨卜昌”建筑装饰总类统计
当下寨卜昌保留完好的古宅院多数坐落于村内的中心街道,重点分布在村中的清朝民居街。本次的归类考察分为23个古宅院,有19处宅子位于清明一条街上,目前整理出寨卜昌建筑装饰200种,其中脊兽造型3种,博风头造型43类,瓦当滴水18种,梁头造型44种,花板图案33种,垂莲柱形式7种,ご把式7种,柱础10种。最后对平面性装饰门类进行规整,得到包括石雕和木雕的4大门类,35小类。(见表一)
二、以“四号院”为例的纵向分类考察
纵向分类考察即针对一个对象的所有细枝末梢进行总结分析。由于村里每个院落建筑装饰数量相差甚大,作者以装饰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四号院为展示古村建筑装饰魅力的重点核心。四号老宅在装饰数量上占了全村四分之一,院落装饰的重点聚集在木雕和石雕上。老宅坐落在清朝民居二街的中段,建立于咸丰、同治时期,是泰顺王家家业旺盛时的产物。古宅的雕饰工艺精湛,虽然大门金柱上的垂花挂落已毁,但立卧枋的浮雕、透雕、贴雕相连结的雕刻群依旧存在;院内有技艺绝美的墀头石雕和砖雕;有平面减地阴刻,饰有耕织花鸟、雍容牡丹的石看面,而这些都见证了泰顺王家的辉煌。 (见表二)
四号老宅房顶装饰构件中的脊兽已有不同程度的破损,还原难度高,但博风头却相对完整,文中归纳了6种,均为卷草花叶纹或回云纹装饰螭头的造型。院内东西厢房的屋檐下共有4个墀头,墀头正侧三面有12幅3种不同样式的石雕,它们的装饰元素包含:麒麟、狮子、牛、飞马、鹿、羊等动物,也有凤、鹤、喜鹊等禽类,以及松、梅、灵芝等植物;院中分别有装饰仙桃、如意纹、卷草花叶纹的梁头,另有分别装饰有仙桃、石榴、牡丹、回云纹的花板;厢房的垂莲柱造型有2种,且形状近似,区别仅为柱头的荷花叶瓣的差别。
老宅大门装饰了莲花、白鹭纹饰的梁头和花板,它们采用了透雕的手法,镌刻了一件狮子滚绣球的挂落。门口有两座在中被破坏的石狮门墩,在残留的石狮身体上仍然可见其工艺技法的精湛,可以说是民间工艺的顶级制作。根据村民王金龄的口述,他幼年常在狮上玩耍。记忆中狮口含有一颗能滚动的灵珠,而这枚灵珠不是放置进去的,而是工匠将灵珠从狮口整体分离出来后一气雕成的,可见工匠的精湛刀法。门墩底座正侧面都用平面减地阴刻刀法雕有精美的图画6幅,画中包含有凤凰、喜鹊、蝴蝶、羊、猫等祈福元素,形成寓意吉祥的“三阳开泰、富贵耄耋”等主题的雕画。
平面性装饰主要在两座厢房的绦环及门裙板上,文中搜集了16幅不同图样的木雕。其中,裙板的8幅包含了花瓶、案几、鼎、字画、寿石、蝙蝠、荷花、梅花、月季、牡丹。隔扇门中部的绦环上雕有暗八仙,“八仙”即张果老、吕洞宾、韩湘子、何仙姑、铁拐李、汉钟离、曹国舅、蓝采和。八仙的法器寓意着八宝,象征着八仙,有着辟邪与贺寿的涵义。八种法器分别是扇子、宝剑、鱼鼓、笛子、云板、葫芦、荷花和花篮,它们是古建筑装饰中惯用的装饰元素,在木雕中尤为习见。底端绦环上雕刻8幅图饰一致的回纹图案。正屋的门裙板上有3种24幅雕刻图样,图纹是一种变形后的寿字纹样。
四号老宅最有特色、也最具有价值,同时也最为完整的当属东西厢房窗台石看面中的平面性装饰石雕。石雕画面共6组30幅。其画面组成的元素有:狮子、麒麟、马、凤凰、仙鹤、鹭、喜鹊等祥禽瑞兽,以及梅、兰、莲、菊、桃花、石榴和柳树等植物及寿石组成,形成寓意吉祥的“丹凤朝阳、犀牛望月、海马朝云”等祈福主题。单幅画都能成为独立的图画。这些石雕刀法清晰流利,线条流畅,均为平面减地阴刻技法;图中构图饱满,造型清晰,花鸟逼真,无多余的赘笔,堪称镇宅之宝。四号院仅是寨卜昌保存完好的一个院落,假设寨卜昌避开了历史中的多次灾难,她的艺术魅力将完整呈现给观众,成为更为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见表三)
三、寨卜昌建筑装饰的风格与造型横向分类统计
横向分类统计是以全村为一个维度将所有院落中的同一建筑构建进行比对。笔者对收集的二百种寨卜昌建筑装饰进行分类,并以视觉美学的角度对每个装饰进行图像分析,从而给寨卜昌建筑装饰进行了再定位。以脊兽分析槔:脊兽又叫吻兽,装饰在官式建筑中正脊的两端,也就是鸱吻构件。现存古宅的脊兽大多被人为砸毁,所剩完整的脊兽不到30个。文中将全村的脊兽归纳了2种造型。第一种是螭龙头造型,各院脊兽只是大小不一样,局部细节有差异,但基本型都是如此;第二种便是六号院的鱼头造型。分析之后笔者依次为所有结构造型归纳为以下图表(见表四)。
四、小结
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时中国有360万个自然村,到2015年,自然村减少至不足200万个,十几年里之间有160万个村子消失了,相当于每天约300个自然村落消失,而自然村中包含众多古村落。古村“寨卜昌”建筑装饰中造型图案的分类统计考察,不仅仅是对建筑装饰的造型分类考察研究,更重要的是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份坚持和态度。
参考文献:
[1]刘晓峰.寨卜昌古村落建筑装饰的考察[D].中央美术学院,2011.
[2]吴逸飞.明清时期家族兴衰与地方社会的整合――以寨卜昌村王氏家族为典型个案[J].中国文化研究,2008,(04):105-118.
[3]孙以栋,王聪聪.河南焦作泰顺王氏家族主导下的寨卜昌古村落[J].建筑与文化,2015,(02):136-137.
[4]左满常.古韵流香的古村落寨卜昌[J].小城镇建设,2004,(05):59-61.
[5]贾红霞.晚清社会与乡绅权威的塑造――以河内县寨卜昌村为例[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374-379.
[6]李红光,刘宇清.河南古代民居和聚落遗存的范例――博爱寨卜昌[A].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2007:1.
作者简介:
北方:谷雨食香椿提高免疫力
香椿又名椿芽、香椿头,古名栲、虎眼,是香椿树的幼芽。香椿一般分为紫椿芽、绿椿芽,尤以紫椿芽最佳。鲜椿芽中含丰富的糖、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和大量的维生素C,香椿营养及药用价值十分可观,其叶、芽、根、皮和果实均可入药。香椿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健胃、理气、止泻、润肤、抗菌、消炎、杀虫之功效。应提醒注意的是,因鲜香椿中硝酸盐含量较高,在制作食用前应用沸水焯一下后再食用。
香椿作为佳蔬有多种吃法,下面介绍几种常见易做的方法:
一、麻油拌香椿:香椿250克,洗净,入沸水焯透,沥水切碎,加入精盐、麻油,拌匀即成。具有清利湿热、宽肠通便之功,可治疗尿黄、便结、咳嗽痰多、脘腹胀满、大便干结等病症。
二、香椿炒鸡蛋:香椿250克,鸡蛋5枚。将香椿洗净,下沸水稍焯,捞出切碎;鸡蛋磕入碗内搅匀。将油锅烧热,倒入鸡蛋炒成块,放入香椿炒匀,加精盐,炒至蛋熟即成。具滋阴润燥、泽肤健美之功效。可提高人体抗病能力,并治疗虚劳、吐血、目赤肿痛、秃发等。
三、香椿拌豆腐:豆腐500克,香椿50克。将豆腐切块,放锅中加清水煮沸,沥水,切小丁;将香椿洗净,稍焯,切末,放入碗内,加盐、味精、麻油,拌匀后浇在豆腐上,再拌匀食用。有润肤明目、益气和中、生津润燥之功效,可治疗心烦口渴、胃脘痞满、口舌生疮、目赤等病症。
此外,民间也有许多治病保健验方。如用香椿捣烂取汁抹面,可滋润肌肤、美容护颜;取香椿100克,水煎服,可治疗赤白痢疾;取香椿叶、大蒜等量,加食盐少许,共捣烂,涂于患部,可治疮痈肿毒;香椿叶捣烂,用酒冲服,可治唇舌生疮等。
南方:喝谷雨茶清肝明目
《神农本草》一书就说:雨前茶“久服安心益气……轻身不老”。
谷雨茶,经过雨露的滋润,营养丰富,香气逼人。喝起来口感醇香绵和,对人的身体特别好,通全身不畅之气:以茶驱湿气、以茶防病气、以茶养生气。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南方有谷雨摘茶习俗。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以祈求健康。
谷雨茶有一芽一嫩叶的或一芽两嫩叶的。一芽一嫩叶的茶叶泡在水里像展开旌旗的古人的枪,被称为旗枪;一芽两嫩叶则像一个雀类的舌头,被称为雀舌。
注释
⑴处士:没有做官的读书人。此指隐士。
⑵酒新篘:酒刚刚滤出。篘,过滤。
⑶鱼旋打:鱼刚刚打起。旋,旋即,刚刚。
⑷豚:小猪。
⑸谷雨茶:谷雨节前采摘的春茶。
⑹炼丹砂:古代道教提倡炼丹服食,以延年益寿。丹砂,即朱砂,矿物名,水银和硫磺的化物,道家炼丹多用。
译文
杏花村里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瘦竹为朋疏梅为友就是我的家。春天深耕浅种,秋日收获庄稼。喝新酿的水酒,尝新打来的鲜鱼,还有自养的鸡、猪,新摘的竹笋藤芽。客人到来用家常饭招待,僧侣造访烹煮谷雨时采摘的香茶。闲空时节自己修炼丹砂。
1、黄山毛峰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
2、产于安徽省黄山(徽州)一带,所以又称徽茶。由清代光绪年间谢裕大茶庄所创制。每年清明谷雨,选摘良种茶树“黄山种”、“黄山大叶种”等的初展肥壮嫩芽,手工炒制,该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
3、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由于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遂将该茶取名为黄山毛峰。
(来源:文章屋网 )
呷一口碧螺春茶,饮不尽我对祖母的悠悠思念。
“碧螺飞翠太湖美,新雨吟香云水闲”。祖母家住太湖边。每逢清明谷雨之前,她会斜背一个自制棉布袋,趁着白露刚,赶往碧绿葳蕤的茶园,采摘新茶。
“手提着篮儿将茶采,片片采来片片香……”祖母虽是个村妇,不懂音律,却不想能将采茶的民谣唱得如此宛转,像一只黄莺在枝头歌吟。她身着藏青衣服,头扎一块蓝印花布,看上去是那么的淳朴自然。而我,像一只蜜蜂尾随着她。看她兰花指轻翘,倾着上身,像一羽轻盈的蝴蝶在翠绿的茶园里翩跹起舞。
春雨过后的茶叶疯长。狭长的叶片根部掖着一小枚翡翠般碧绿的幼芽,那就是新茶了。祖母的眼特别尖,只要长度略满一个小指甲就微微低头,轻轻一掐,拳头一握,待掌心里茶叶鼓鼓囊囊,便可放进那只粉红色的布袋里了。听她说,这只布袋还是用我儿时的小衣缝制而成的呢。我却不以为然,笑她的傻。不就是一只茶袋么,买个不就成了。
祖母,站在茶圃里继续采摘着新茶,一刻也不愿停歇,说是:“采茶,要趁早。好卖个高价,供娃念书。”我不懂,闹着祖母要陪我玩。扯她的衣角,抓她的头巾,在空中甩着玩。
有一次,祖母突然停下来,招手示意我过去。只见,她小心翼翼地从叶子间掐一粒芽尖,放进自己的嘴里,抿一抿,嚼一嚼,眉头渐渐皱成一个“川”字,又渐渐舒展开来,绽放成一朵。我觉得好奇,也伸手摘一枚,吐出舌头,轻轻放在舌中央,一卷,嘴里顿觉苦涩,鼻子陡然一酸,骂祖母坏。
祖母,弯下身子,用衣角轻轻擦拭我的泪水。郑重其事地对我说:“娃啊,生活就像这枚新芽,在没炒熟前,是有点苦味的。你再仔细地回味下,这苦中是不是还带点甘甜呢?”我默默点了点头,似懂非懂。
没想到,这一句箴言竟成了祖母最后留给我的珍贵遗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