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成本核算流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直接成本归集 科室成本分摊 全成本归集
一.直接成本的归集
根据医院会计报表的医疗成本明细表对应相关科室,进行直接成本归集。
(一).直接计入:
1.人员经费:按核算科室对全院人员进行定位,以各科室为单位,将员工发生的各项工资、福利性支出直接进入该科室核算的成本。
2.药品费:月末,以医院药剂科上报的药品销售成本汇总表,按药品进价计入核算科室的药品成本。
3.卫生材料费:月底,按医院卫生材料管理部门上报的当月各科室材料领用报表,按各核算科室领用消耗的材料费用直接计入其成本。
4.固定资产折旧:在不考虑净残值的情况下,按会计核算方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其中,房屋类按科室实际占用的面积计提折旧;设备类固定资产按核算科室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5.无形资产摊销:医院无形资产应当自当月取得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采用年限平均法分期平均摊销,按受益科室确认无形资产摊销费用。
6.提取医疗风险基金: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按照各临床科室医疗收入比例进行分摊。二是由医院自行确定医疗风险系数进行分摊。以临床、医技科室收入的2‰计提,核算科室医疗风险基金余额不应超过当年该核算医疗收入的3‰.
7.其他费用:办公费、邮电费、差旅费、其他交通工具运行费、培训费、公共接待费、劳务费、工会经费按实际发生的费用直接计入,其他日常公用支出能明确科室消耗的按实际消耗量直接计入科室成本。
(二).公摊直接成本的分摊:
对照医疗业务成本表扣除上述可以直接归集的直接成本,剩下的就属于公摊直接成本了。当然,医疗业务成本表中不属于医院成本核算主体的支出(为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资本性支出,各种罚款赞助和捐赠支出)应当扣除。公摊直接成本按以下方法进行分摊。
1.按人员分摊:人员经费中包含的社会保障费及其他无法直接归集的费用,如水费、办公费、卫生材料费、其他费用按此标准进行分摊。
其中,水费的分摊中有用水记录的水费直接归集,无用水记录的水费归集与分摊分两步骤进行:①无用水记录的科室的水费之和=医院水费总计-有用水记录的科室水费之和。②某无水记录的科室的水费=(该科室的人员数/无水记录的科室人员之和)*无用水记录的科室的水费之和。
其中,无法直接计入科室的人员经费、办公费、卫生材料、其他费用、办公费的分摊公式如下:某科室人费用=无法直接计入科室的费用之和×(该科室的人员/全院科室人员之和)
2.按房屋面积分摊:电费、取暖费、房屋维修费按此标准进行分摊。
其中,电费的分摊中有用电记录的电费直接归集,无用电记录的电费归集与分摊分两步骤进行:①无用电记录的科室的电费之和=医院电费总计-有用电记录的科室电水费之和。②某无电记录的科室的电费=(该科室的房屋面积数数/无电记录的科室面积数之和)*无用电记录的科室的电费之和。
其中,取暖费及房屋维修费的分摊按以下方法归集: ①某科室取暖费用=全院取暖费×(该科室的房屋面积/医院取暖科室房屋面积之和。)②某科室房屋维修费用=该科室所在楼宇维修费×(该科室的房屋面积/所在楼宇房屋面积之和。)
3.编制科室直接成本汇总表,各科室直接成本表是以临床、医技、医辅三大类的各科室为单位,运用下列表头方式做表,进行直接成本的归集。
其中,直接成本合计项中小计数应与医疗业务成本报表(减不计入成本核算范围的扣除项)金额相等。
4.编制医院各科室直接成本表(成本医01表)
根据科室直接成本汇总表编制医院各科室直接成本表(成本医01表),表中各直接成本数据要由会计核算系统及成本核算系统各科室成本直接汇总生成。
表中第(8)列医疗成本合计金额应与医疗业务成本报表(减不计入成本核算范围的扣除项)金额相等,第(8)列本月合计数应是医疗业务成本与管理费用(减不计入成本核算范围的扣除项)合计数金额。
二.科室成本的分摊
各科室的成本应本着相关性、成本效益性及重要性原则,按照分项逐级分部结转方法进行分摊,最终将所有成本转移到临床服务类科室。
(一)第一级分摊:管理费用分摊
1.分摊。将行政后勤类的管理费用向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和医疗辅助类科室分摊,分摊参数可采用人员比例。
2.编制科室一级成本明细表 ,其公式为科室一级成本=科室直接成本+管理费用分摊。以临床、医技、医辅三大类的各科室为单位,以下列表头做表,进行一级直接成本的归集。
(二)第二级分摊:医疗辅助类科室成本的分摊。
医疗辅助类科室主要有物业管理处、消毒供应室、病案室、材料库房、门诊挂号收费处、住院结算处等。将医疗辅助类科室成本向临床服务类和医疗技术类科室分摊方法很多,分摊参数可采用收入比重、工作量比重、占用面积比重、内部服务量比重等。通过工作实践,笔者认为不同项采用以下参数比较合适。
1.分摊方法
本表直接成本项目按医院各科室直接成本表(成本医01表)填列,全成本项目按医疗技术成本三级分摊明细表小计数填列,间接成本就是各项全成本减去直接成本数了。最后临床服务类的全成本合计数与直接成本表第8项最后合计数应相等,也就是应与医院会计报表医疗业务成本表(减应扣除项)与管理费用明细表(减应扣除项目)合计数额相等。
四.医院临床服务类全成本构成分析表(成本医03表)
根据医院临床服务类科室全成本构成表(成本医02表)可以编制临床服务类科室全成本构成分析表(成本医03表)
医院临床服务类科室全成本构成分析表
结束语:以上的分析就是临床服务类科室全成本核算的主要流程及核心内容。笔者只是
自己的工作经验,寻找比较合理的途径来计算临床服务类科室全成本。当然,不同医院由于条件、环境不同,分配标准也不尽相同。但笔者认为,只有针对自己单位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本院的特点,把成本核算做细、做好、做对,就是笔者写此文的初衷,在此仅供大家参考。
参考文献:
(1) 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培训教材 东北大学出版社 黄志强 李盛军 等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物流成本;核算
一、引言
近几年,我国物流业发展迅速,物流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心剂,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已逐渐显现。物流活动本身带来的影响已经超过了其自身的价值,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物流在降低成本、提高企业产量、增加企业经营效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此,物流成本的管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建立基于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制度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据有关资料测算,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为20%,而在欧美国家物流成本只占10%,可以看出我国物流成本仍然居高不下。因此,如何有效的降低物流成本,为企业提供“第三方利润”已经迫在眉睫。
二、物流成本含义及构成
(一)物流成本的含义。广义的物流成本是指全过程的物品实体与价值相互交换发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指出,而在这个过程中,商品经历了从原材料的采购到商品生产、包装、运输、销售等过程;狭义的物流成本是指企业获得物质资料,进行生产、销售、回收等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装卸、运输、包装、存储、配送、回收等各项支出的总和。本文所讲的物流成本指的是狭义的物流成本。
(二)物流成本的构成。我国将物流成本划分为物流功能成本与物流存货成本,其中物流功能成本又分为与物流相关的运作成本、信息成本与管理成本,而物流的运作成本又可以细分为包装成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流通加工成本与装运搬卸成本;与物流存货相关的成本包括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显性成本包括存货的占用费用、税收等成本费用,隐性成本包括库存呆滞产品成本、异地调货费用等。
三、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缺陷
(一)忽视隐性成本的存在。在传统会计核算制度下,企业一般只考虑外部费用,例如:保管费,装卸费等,因为这些费用一般可以用单证或者某些凭证予以证实。从而忽略了隐藏在企业制造费用中也属于物流费用的成本,企业中发生的机器设备折旧、占用存货产生的机会成本、物流环节所消耗的资金成本等,这些都是企业物流活动中存在的隐性成本。因此,在传统会计核算制度下,会计人员在计算物流成本时不会考虑这些隐性成本,从而造成物流成本计算失真,从而导致企业物流管理的实效。这种现象被称为“冰山现象”,是由日本早稻田大学的西泽修教授提出,指出显性成本只是企业物流成本的一小部分,被称为“冰山一角”,而要想了解整座“冰山”,必须明确划分属于企业物流成本的费用,从而为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提供详细准确的成本资料。
(二)没有独立的物流成本核算制度。现行会计核算制度中,没有单独核算物流成本的项目,物流成本零散的分散在企业其他会计科目中,在企业中一般按照职能对物流成本进行分配,并对不同的部门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因此在计算企业整体的物流成本时必须把这些费用消耗单独的挑出来,过程繁琐复杂,有时还涉及大量的计算,不能完整的反映物流成本的全貌。
四、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物流成本核算
(一)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企业大量的网络化、电脑化,不再需要大量的人工作业,因此人工成本明显下降。而随着时代的进步,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许多消费者按照自己的个性进行消费。因此,为了顺应这种变化,企业必须转变自己的生产方式,不仅要小批量多品种生产;而且需要加大对产品设计、售后服务、营销等方面的投入。上述情况的改变,使得企业产品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正是因为这些外部环境的变化为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提供了客观的现实基础。而在企业内部,由于物流分工变细致,流程变得复杂,作业环节增多,而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核算对象,按照不同的作业采用不同的分配基础,从计算结果来看更加准确、客观。现代物流一个明显的特征是技术化与物流机械化,使得物流间接费用在总的费用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基于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在计算物流成本时使用先进的作业成本法无可厚非。
(二)应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物流成本步骤
1、确定物流成本核算对象。物流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是计算物流成本的第一步,其对象的选取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物流成本核算对象可以是某个物流作业、某个产品、某个部门或者是某个客户和合同等。
2、分析物流作业。确定物流作业是物流成本核算关键步骤,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物流作业是连接资源和产品与劳务的纽带。物流作业实际上就是企业物流所发生的一系列的活动。物流作业没有固定的划分,一项物流作业可能会需要多个职能部门完成,或者多个作业由一个职能部门完成。
3、确定作业消耗的资源。物流资源就是企业物流活动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总和。若某资源直接作用于单项作则,则物流资源可以直接追溯到作业上;若许多作业消耗同一种资源,则需要按照资源动因对资源进行分配。应该注意的是与作业无关的资源一般不进行分配。
4、确定成本动因。资源动因是连接资源与作业的纽带,它是一项作业所消耗资源的数量与种类。资源应用于多项作业时,不能直接对资源进行分配,而应该按照资源动因对资源进行分配,以确定资源归属哪个作业。作业动因是将物流作业分配到物流成本对象的因素,反映了物流成本对象消耗物流作业的逻辑关系。
5、计算物流成本。基于以上步骤,由作业成本库按照作业动因追随到成本对象,加上直接材料与直接人工就可以得到物流成本核算对象的总成本了。
五、结论
作业成本法现在发展比较快速也相对科学。然而,作业成本法也有其缺点,首先其提供的仍然是历史成本信息,对于企业决策有一定的影响;再次,虽然作业成本法更加客观的计量企业的物流成本,但在计算物流成本时还有主管因素的存在;最后,物流成本法中折旧费用、摊销这些费用的计算仍然使用权责发生制,其计算结果又一定的影响。
总的来说,作业成本法使企业物流成本的核算走上了一条科学的道,企业从成本产生的根源需找成本发生的原因,按照多种成本动因对资源进行分配。为企业决策提供更精确的成本资料,有利于企业对物流成本进行科学的管理,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提高企业决策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张蕊,张萍.物流成本的核算与控制[J].中国商贸,2010(23).
[2]邵瑞庆.物流成本的计量与核算[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9(2).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物流;成本核算
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降低费用的最后境界”。物流成本的核算是当前企业所关注的问题。虽然许多降低成本的技术和方法已经被提了出来,但是对大多数的物流管理者来说,不能充分的了解成本或者不能获得足够的成本信息来进行决策,是他们说面临的最大问题,由于物流成本构成的复杂性和关联性、相关的应用研究还不是很充分,要想了解实际说发生的物流成本到底是多少。物流成本如何划分与核算,就必须建立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
自20世界20年代以后,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业成本方法能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视角来理解他们的关键活动、活动的执行动因,以及资源在活动执行过程中消耗的数量。
对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研究, 在2005年年底我国颁布了《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标准,对物流成本构成进行了详细分类和说明,从而为物流成本的核算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是这一标准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实际,研究相应的核算方法和管理制度,尤其对于具有行业典型特征的企业,需要研究相应的方法并建立测算成本的标杆,这样才能使得物流成本核算与物流成本控制更好地走向实用。
本文就是利用物流要素之间的关系,科学合理的组织物流活动,加强对物流活动过程中的费用控制,降低物流活动中物流化劳动和活劳动,从而达到降低物流总成本的目的。
作业成本核算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法最初作为一种正确分配制造费用、计算产品制造成本的方法被提出。其基本思想是在资源和产品(服务)之间引入一个中介——作业,其关键是成本动因的选择和成本动因率的确定。
作业成本法基本原理是,根据“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生产导致作业的产生,作业导致成本的产生”的指导思想。以作业为成本计算对象,首先依据资源动因将资源的成本追踪到作业,形成作业成本,再依据作业动因将作业的成本追踪到产品,最终形成产品的成本。其原理见图1:
作业成本法在物流成本核算中的计算步骤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程序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将间接费用分配到同质的作业成本库,并计算每一个成本库的分配率;第二阶段是利用作业成本库分配率,把间接费用分摊给产品,计算产品成本。实际操作步骤如下:
⑴确认主要作业,划分作业中心,以便归集由相同性质的作业引起的生产费用。价值链的确定有助于识别活动的有效性,剔除无用活动和减少无效活动;在价值链基础上确定作业链,最后确定组成作业链的活动。
⑵界定所消耗的=资源,归集资源费用到同质成本库。在选择成本库时需要确认引起间接成本的主要作业,依据作业的不同种类,设置不同的成本库。物流资源是物流成本的源泉,物流活动消耗的资源包括人工、设备、能源等。
图1
⑶选择成本动因,计算成本库分配率。选择合适的成本动因,即选择与实耗资源相关程度较高且易于量化的成本动因作为分配作业成本、计算产品成本的依据。成本计量要考虑成本动因材料是否易于获得,成本动因和消耗资源之间相关程度较高,现有的成本被歪曲的可能性就会越小。
成本库分配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某成本库分配率=该成本库归集的可追溯成本/该库成本动因耗用总数
⑷把作业成本库中的费用分配到成本对象中去。根据计算出的各成本库分配率和产品消耗的成本动因数量,把成本库中的间接成本费用分配到各产品(成本对象)中。计算方法如下:
某产品(成本对象)成本动因成本=某作业成本分配率×该产品耗用成本动因数量
⑸计算产品成本。将物流成本在不同成本标的进行分配。分配后得到每一个成本标的上。作业成本计算的目标最终要计算出产品的成本。将分配某产品的各作业成本(库)分摊成本和直接成本(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合并汇总,计算该产品的成本,即:某产品成本=∑成本动因成本+直接成本。再将总成本与产品数量相比,计算该产品的单位成本。
物流成本作业成本法核算的优点
该方法在核算物流成本时,将各种资源分解到物流业务流程中的作业活动,再将活动成本分摊到各产品、服务、顾客或部门,进而计算这些对象的物流成本。使成本的可归属性明显提高,从而大大提高了计算结果的精确性。进行成本动态分析,可以提供有效信息,促进企业改进流程、提高作业完成的效率和质量水平,在所有环节上减少浪费,并尽可能降低资源消耗,充分发挥物流资源在价值链中的作用,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国庆.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一、企业物流成本的三种核算方法
(一)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为提供详细的物流成本信息,有学者认为,物流成本核算应首先依赖于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但是仅靠传统的会计方法难以取得足够的所需数据来核算物流成本,而折衷之举就是对其作出若干修正。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方法采用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尺度,利用设置账户、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专门方法来记录和反映物流成本。完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方法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在财务会计制度的基础上明确物流成本项目。企业在进行物流成本核算时,首先要根据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对象确定本企业物流成本不同核算层级的具体项目。从目前看,企业物流成本的内容可以按照物流范围、支付形态、功能分类、对象等不同标准来确定,但要注意所确定的物流成本核算项目必须能全面反映本企业物流业务所发生的成本费用。
第二,企业应根据物流成本项目和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管理的需要,设置好相应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薄,这是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关键。企业可以选择采用单轨制(即在现有成本核算基础上增设与物流成本相应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薄)或双轨制(把物流成本核算与其他成本核算截然分开,单独建立物流成本核算的科目、凭证和账薄)两种方式。企业应综合考虑自身的管理水平、员工素质、会计基础工作的高低来选择相应的会计核算模式。
第三,根据物流成本的核算特点设置物流成本会计报表。编制物流成本会计报表,提供本企业物流成本信息,是企业进行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所在。企业应根据物流成本管理需要来设置物流成本会计报表的种类;根据企业物流活动的基本职能构成或物流成本的性质设计会计报表的内容,其具体内容应与物流成本项目保持一致。此外,还可以编制“物流成本明细表”反映物流成本的增减变动情况。
在实施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时,笔者认为企业还应关注以下两点:第一,物流成本核算属于管理会计体制范畴,不能纳入一般的财务会计核算体制中,以避免影响企业原有会计体制的正常运行;第二,个别物流成本科目的数据在原有会计科目中是无法获取的,也不能还原到会计科目中,如存货的机会成本这类损失必须在管理会计体制中进行核算。
(二)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是一种简单、易用的核算方法。这种方法利用统计原理,以公司会计核算资料为基础,进行资料搜集、加工和处理,最后汇总出公司的物流成本资料。该方法采用多种计量尺度,包括货币和实物尺度,并采用普查、重点调查等统计方法以获取所需要的核算资料。其具体做法是:首先对公司成本核算资料进行分析,从中分离出物流耗费部分,然后再加上会计成本核算中没有包括但需计入的部分,最后根据物流管理要求对上述材料进行整理、加工、分类得出所需成本信息。我国许多企业在还未建立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之前,一般都实施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体制,且许多企业不愿意改变其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
(三)物流成本的作业成本核算方法。传统的会计方法主要是沿着组织预算的思路对费用进行分类和归集,而物流活动常跨组织发生,两者之间存在矛盾。通常的财务会计在物流成本核算上存在着缺陷,因而不能提供对物流成本的准确量度。为此,理论界提出了作业成本计算法来解决物流成本的核算和管理问题。
作业成本计算是建立在“作业”这一基本概念基础上的,其基本原理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用作业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需要将着眼点从传统的“产品”转移到“作业”上,以作业为中心。其计算程序主要为:首先确定主要作业,确认作业中心;其次以作业中心为成本库汇集资源,并将汇集的投入成本或资源分配到每一个作业中心的成本库中;最后将各个作业中心的成本按各种成本动因分配到最终产品。该方法是以作业为单位,把成本按作业进行分摊,并以此为依据计算出产品成本,部分地解决了传统会计方法核算的缺陷,对物流成本的计算是一种有利的尝试。同时,由于作业成本计算把成本核算深入到作业层次,能提供更为准确真实的产品成本信息,从而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二、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
进行物流成本核算应首先明确影响物流成本核算方法选择的因素。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主要受三种因素的影响:(1)成本与收益的配比。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是提供准确的物流成本资料,找出并消除物流成本的不合理部分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但同时物流成本的核算本身也有成本,需要消耗一定的经济资源。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前应对取得物流成本资料的耗费(成本)与取得的成本资料所能带来的经济所得(收益)进行权衡,进而决定应该选择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以及核算的详细程度。(2)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和电算化程度。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和电算化程度会对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成本核算系统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需要会计基础工作的支持,而会计基础工作的效率又与电算化程度关系密切。(3)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物流成本的核算是一项以人为主体的会计活动,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的高低会对物流成本核算模式的选择产生影响。不同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这两者的要求不同,所以在选择核算方法时要考虑到企业这两个因素的现状。
其次再来谈三种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特点及选择。企业应根据不同核算方法的特点,综合考虑影响物流成本核算方法选择的各种因素,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核算方法。
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是一种较简单,实施成本较低的核算方法。该方法的缺陷主要是不能连续、全面、系统地反映物流费用,采用该方法得出的物流成本信息精确度相对较差。但由于目前我国企业还不能
很全面、系统地把握物流这一概念,对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和电算化程度较低的企业而言,这种方法是可行、有效的。笔者认为,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具有简单、成本低、对会计基础工作水平要求不高等特点,中小企业可考虑使用该种核算方法,其适用于处于物流成本管理和核算初期阶段的企业。
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利用会计原理连续、系统、全面地对整个物流过程进行核算,期末汇总出物资总成本。这种方法具有以下明显优点:(1)核算的物流成本较为精确;(2)有助于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和持续进行,通过这种方法,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地了解日常的物流成本;(3)与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相比,会计核算方法可以减少物流成本与会计成本核算之间的重复性工作,有助于物流工作获得财务部门的支持,便于进行成本分析,进而推动企业整体管理效益的提高。但其弊端在于核算过程较为复杂,且现有的会计核算是按照劳动力和产品来分摊企业成本的,这种方法掩盖了企业的基本活动,忽视了各项活动之间的联系,不能适应物流跨边界性这一特征,不能跟踪物流成本的真实发生环节;另外该种方法所实施需要一定的条件,如因为物流会计核算、计算与产品成本计算是一项交叉工作,需要有高水平的会计人员等等。这种方法适用于规模较大、具有良好会计核算基础、人员素质较高的企业。
关键词:物流成本;核算模式;单轨制;双轨制
中图分类号:F606.6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的物流事业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体制机制的逐渐完善而带来新的成果。但也存在相应问题,例如在设备和技术方面投入的道教。但是管理状态不尽如人意。而对于成本的计算更是没有有效而成功的机制来配合运行,随着时间的发展,各部门对于成本的要求逐渐显露出来,其实此时的研究已经落后于发展,问题已经十分突出,应当得到重视,这种情况下,笔者将对此作出探讨和研究。
1 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内容及其模式
1.1 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内容
物流成本发生在产品或票据在运行道路之中。计算的是从出发到到达所花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综合,必然造成商品成本的增加,费用增加,出售的价格也会变大。影响销售的业绩,因此,将成本的核算纳入总成本的计算是很有必要的。
1.1.1 成本种类核算
核算是单位时间内企业在那些方面花费了那些资金,得到的数据总数与产品总数是否正相关。核心工作就是将企业运行消耗的总值得出,用以调整未来的工作。
1.1.2 成本位置核算
就是计算单位时间内能够用到成本花费的对象,每一个对象之间的比例是多少。种类的核算与位置的核算有着相互关联的关系。通过企业核算矩阵可将成本种类核算的结果分摊到相应的成本位置上,从而获得成本位置核算结果。
1.1.3 成本承担者核算
即核算某一期间企业发生了哪些成本?为谁发生的?各是多少?成本承担者既要明白单位效益内各项花费作为部分时的情况,第二是对于总数进行相加后得到的数字进行整理。
1.2 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模式
现在我们国家的计算体系中物流方面还是空缺的。企业对于怎样进行物流计算缺少明文规定,核算的方式方法太过松散,得到的数据也不甚准确,这种情况下有两种方法值得尝试:单轨制和双轨制。
1.2.1 单轨制就是物流成本的核算与企业现行的其
它成本核算如产品成本核算、责任成本核算、变动成本核算等结合进行,建立一套能提供多种成本信息的共同凭证、账户、报表核算体系。采用单轨制核算物流成本就是要在统一的成本核算体系中反映与企业物资实体流动有关的费用,并且明确有哪些费用项目(物流成本种类核算),这些费用在哪些地方发生(物流成本位置核算)以及这些费用是为哪些部门、产品或生产活动发生(物流成本对象核算)。
1.2.2 双轨制就是把物流成本核算与其它成本核算截然分开,单独建立物流成本核算的凭证、账户、报表体系。采用双轨制核算物流成本就是要在现有成本核算体系外重新构建一套成本核算系统来反映企业发生的与物资实体流动相关的费用,并在新的成本核算体系中单独反映出有哪些费用项目(物流成本种类核算),这些费用在哪些地方发生(物流成本位置核算)以及这些费用是为哪些部门、产品或生产活动发生(物流成本对象核算)。
2 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的选择思路
2.1 单轨制模式的选择
选择单轨制模式要求企业具有高收益成本比、目前采用作业成本法、具有高水平企业基础工作等。
2.1.1 具有高收益成本比
在单轨制下,要对现有的凭证、账户、报表体系进行较大的变革及内容上的调整,同时还需要增加一些凭证、账户和报表。这种改变其构建及维持成本是巨大的,但能在一套成本核算体系中提供多种成本核算信息,其经济效益也是非常显著的。可见,单轨制较高的效益成本比体现在能提供多种成本资料,当全面的成本信息可以带给企业巨大的经营管理效益时,单轨制的高收益就会凸现出来,而当企业还难以或不需要使用众多的其他成本资料时,单轨制的高成本则会凸现。所以具有高收益的企业选择单轨制将具有较高收益成本比。
2.1.2 目前采用作业成本法
单轨制面对的因素较多,对于操作人员和机制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过程中。它的运行原理是根据不同的作业对象进行分别整理收集和分配的过程,并且收集和整理的对象不但是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的成本,更加要考虑经营机制本身的成本,所以对待不同的耗资对象也可以得到不同的计算材料。单轨制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出现的,在这种情况下作业能够配合单轨制的应用,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运行。
2.1.3 具有高水平企业基础工作
单轨制对于企业的整体素质,包括人员的素质和网络化应用等的要求十分高。对于技术操作方面要求的也很高,精确化作业十分突出,将这一切能够有效调动起来的主要方面就是管理,管理水平的上升保证了工作的较高能力的运转。全面实现员工水平等级的提升,能够承担整个流程的运作,形成有效的操作范围。
并且,电算化程度也是一个亟待考虑的问题,能够促进单轨制方式的快速运行,要实现单轨制,就必须实现原始数据的规划整理,应当产生一个有效的方法来促进实施,它比双轨制要求的技术化高,所以在平日的操作时不可能依靠人工来完成这项工作必须实现电算化促进工作的推进,因此,对于单轨制的实施有一定的企业能力要求,一般来说上述原理都到位者可以运用单轨制。
2.2 双轨制模式的选择
选择双轨制模式时,要求企业具有较高收益成本比、目前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具有一般水平企业基础工作等。
2.2.1 具有较高收益成本比
双轨制模式对企业现有的凭证、账户、报表变动相对较小,因为大部分的物流费用都包括在现有的费用账户中,可以在现有凭证、账户、报表中增设二级明细科目来辨认。所以双轨制模式的构建成本相对较低。但是双轨制下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只能反映物流成本的情况,企业如果要得到责任成本、变动成本等资料还需再构建责任成本核算体系,变动成本核算体系等。所以从提供成本管理资料的角度看,双轨制的经济效益也是相对有限的。当企业不需要多种成本资料时,双轨制的低成本优势将非常突出,而当企业需要提供多种成本资料时,双轨制的低收益则会凸现出来。所以不需要多种成本资料的企业选择双轨制可以给企业带来物流成本核算上的较高收益成本比。
2.2.2 目前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
前者和后者间的关联关系不大,其采集,计算,数据输出等都有专门的一套程序,所以两个系统不会互相牵连。当然传统的方法计算的不够精细,仅仅是是一个最大近似值的关系,所以计算时所需的花费较少,这能够与双轨制的发生发展状态相吻合,因此,一些精密度不够,技术水平较低的单位应当着重考虑双轨制,达到运算方法和实际效果的最优化。
2.2.3 具有一般水平企业基础工作
单轨制的集征体现在综合的水平要高,例如人员的技术能力,对于会计人员的财务能力和电算化的能力要求都较为突出,而双轨制没有这么严格的要求,所以适合于以上素质不够的单位,选择正确的方法是保证工作顺利进行的有效前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