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检验试剂

检验试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检验试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检验试剂

检验试剂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临床生化检验;质控管理;试剂;使用评价

当前,临床生化检验已经成为临床诊断、临床治疗过程中的重要前提与参考指标,检验结果的精准性与实时性直接决定了临床治疗的整体水平,对于挽救病人生命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临床生化检验通常会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共同影响,导致检验结果出现部分误差,而为了提升其检验效率,必须加强质控管理,强调试剂使用环节的准确性[1]。笔者将2014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112例病人视作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成两个组。其中,对照组研究对象行传统临床生化检验措施,而实验组研究对象则采取临床生化检验质控管理措施,期望能够找到提升检验结果准确性的主要方案,现作详细报道。

1.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112例病人,男女比例:68:44;病人年龄在21-50岁之间,其平均年龄约(32±3.19)岁。将112例病人随机划分成为两个组,组均56例,且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与年龄等资料中的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研究对象采取传统临床生化检验措施,而实验组研究对象则采取临床生化检验质控管理措施,具体如下:

⑴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在正式检验之前,检验人员要结合国家规定对器皿及试剂等实验设施进行定期维护,且所有物件都必须具备齐全的合格证书。同时,对检验科室进行规范化改造,及时发现并处理实验室内各种问题,对于发现的不足予以及时完善与补充。此外,严格执行器皿与仪器的消毒操作,已报废或损坏的器皿与试剂,必须予以及时处理,防止出现实验室安全事故。

⑵检验人员不断提升自身操作技能。临床生化检验质控管理属于技术型工作项目,需要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部分操作人员认为该工作项目存在着精神包袱,这并不利于提升质控管理整体操作水平。鉴于此,在实际操作环节,需不断提升检验人员综合素质,予以定期在岗培训,以此方式提升其思想素质,督促其不断转变对质控管理工作的传统观念,从而达到提升确诊效率的目标。此外,还应不断培养检验人员的职业素养与责任意识,使其准确对待自身工作,并始终保持饱满的工作情绪,严格按照既定标准执行检验操作,确保试剂、器皿、仪器以及数据的真实可靠性。

⑶对检验结果进行客观对比。为了确保检验操作程序的准确性,还需采取辅手段对结果进行鉴定,以此方式提升数据的可靠性与准确性。而对检验结果进行客观对比,通常包括三种类型:其一,黄胆与尿三胆对比;其二,血糖指标与尿糖指标对比;其三,肝功能的浊度与血清蛋白数据对比。这种方式能提升结果的可靠性,还能找出各种错误结果,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

⑷组建质控管理部门。质控管理部分主要承担评定实验结果的任务,通过制定规范性文件,要求检验部门严格按照文件内容执行。对于出现的各种医疗损失,需予以针对性制裁手段,确保临床生化检验操作程序实现规范化、合理化目标。

1.3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以及处理本组研究数据,通过(X±s)代表一般资料,通过χ2检验计数资料的对比,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结果

经检验后发现,实验组研究对象的异常率为3.57%,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异常率为44.64%,组间比较存在着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的检验结果比较 (n%)

有表1可知,两组研究对象在样品的误差值、时效性以及重现性等方面的比较也存在差异(P<0.05)。

3.讨论

临床生化检验质控管理操作环节中,实际使用评价也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流程。一般情况下,试剂使用程序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与标准执行,且试剂必须在检测项目内通过之后才能投入至临床检验中[2]。试剂使用评价即对其使用程序、稳定程度、使用效果等方面进行客观评析。

就目前而言,临床生化检验治疗控制管理环节所涉及到的检验项目包括谷氨酰转肽酶、总胆固醇标准值、谷丙转氨酶、血清总胆固醇、甲状腺球蛋白、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等[3]。对这些项目进行检验时,若其准确度与精密度达到既定标准,则表明该试剂可投入至临床生化检验操作过程中。而为了提升检验试剂的整体使用价值与使用效率,还需对其进行日常维护,首先需要严格执行除污操作,以防试剂被感染,其次需要观察与检测试剂性状,查看其是否出现异常状态,除此之外还需严格把握试剂的添加量,确保试剂使用总量符合相关要求,从而不断提升其利用价值。

本院临床生化检验所选用的试剂由武汉某生物公司所提供,其试剂在敏感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通常在检验完一定标本后会出现变化,其反应曲线的数值上升至10点之后不会继续上升,反而直接返回至原值。而给予实验组研究对象临床生化检验质控管理措施之后,其异常率为3.57%,且实验组研究对象在样品的误差值、时效性以及重现性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由此可见,临床生化检验实践过程中,检验人员要结合试剂的具体变化情况来控制其使用量,确保试剂在整个检验程序中始终处于新鲜状态,从而达到提升检验结果有效性与准确性的目标。

经研究表明,临床生化检验质控管理及试剂使用评价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偏差的出现,在提升了时效性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上缩小了误差值,对于提升诊断结果的精准性、确保机体治疗环节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有效避免了检验结果中显著异常情况的发生,取得了理想效果。但是,在具体操作环节,还需检验科不断提高操作程序的规范性,确保所有检验项目均按照国家标准进行,从而达到提升临床诊断精准性的整体目标。

参考文献:

[1]潘国刚,滕元姬,黎作茶,黄艳新,李如锟.适应临床检验技术的发展 做好临床生化检验实习教学工作[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1(1):86-88.

检验试剂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食品药品检验;化学试剂;化学危险品;化学试剂管理

[中图分类号] R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7)09-127-03

Effect analysis of classification of chemical reagents in the administration of food and drug inspection agency

SUN Yuanyuan1 CHEN Hengchong1 ZHAO Jing1 MENG Ke2 MA Lili3

1. Benxi Institute for Drug Control, Liaoning, Benxi 117000, China; 2. Benxi Food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Liaoning, Benxi 117000, China; 3.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Liaoning, Shenyang 11001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lassification of chemical reagents in the administration of food and drug inspection agency. Methods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standards and regulations were referred. Classification of chemical reagents was induced and explored. Results The classification of chemical reagent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urement, acceptance, storage, preparation, use and disposal of chemical reagents. Conclusi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chemical reagent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management of chemical reagents. Class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should be based on the classification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chemical reagents.

[Key words] Food and drug inspection; Chemical reagents; Hazardous chemical substances; Chemical reagent management

食品品检验工作离不开各种化学试剂的使用,不同化学试剂具有不同理化性质,包括毒性、挥发性、可燃性、引湿性、强氧化/还原性、强酸/强碱性等特性,其中很多为危险特性。化学试剂的不当使用及管理直接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及实验室安全,甚至造成实验室财产的损失及人员伤害。近年来食品药品检验实验室化学试剂的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化学试剂采购、验收、贮藏、配制、使用、废弃等关键环节的管理得到高度重视[1-5],而化学危险品的分类直接影响化学试剂管理的各个环节,也应给予高度重视。

1 化学试剂分类

1.1 非危险品分类

化学试剂可分为危险化学品及非危险化学品,非危险化学品包括(1)遇光易变质的试剂(如硝酸银、硝酸、硫酸亚铁等);(2)遇热易变质的试剂(如硝酸铵、琼脂等);(3)易冻结试剂(如晶体硫酸钠、冰醋酸、溴的水溶液等);(4)易风化试剂(如结晶硫酸铝/镁、结晶碳酸钠、明矾、胆矾、等);(5)易潮解试剂(如无水乙酸钠、氯化铁、甲基橙、还原铁粉等)[6]。本类试剂易受光线、温度、湿度等因素影响发生分解变质、体积收缩或膨胀、失去结晶水或潮解等物理化学变化。此类试剂如果管理不完善,容易发生失效,变质等现象,最终导致实验结果偏离。

1.2 危险品分类

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与标志》按照危险化学品特性将其分为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然固体、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放射性物品及腐蚀品共八类[7]。而GB13690-2009《化学品分类与危险性公示》于2009年6月21日,代替了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与标志》,于2010-05-01实施,本标准对应GHS第二修订版对化学品危险性进行了分类,共分为3大类,

其中理化危险16类,健康危险10类,环境危险2类 [8]。并且每类项下都有危险特性、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国家标准(最新为GB30000.X《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详细分类见表1。另外《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于2011年2月16修订通过,自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和运输的安全管理,根据本条例的相关要求完成了《危险化学品目录》的修订,于2015年3月9日正式,2015年5月1日实施,本版目录主要依据GB13690-2009《化学品分类与危险性公示》进行危险特性确定,危险化学品分类采用最新GB30000.X《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并对剧毒化学品进行了备注。此类试剂如果管理不完善,不仅容易发生失效、变质及实验结果偏离等现象,还会引起爆炸、火灾等事故发生,造成财产损失、环境及人员损害。

2 化学试剂分类的重要性

2.1 有利于化学试剂的分类采购

药品的采购应按照化学试剂的理化性质及实际需要制定年度采购计划,对于性质稳定,不易变质的常用试剂可统一购买,对于性质不稳定,久置易变质的试剂及危险品应根据需要购买。采购人员应核实购买厂家是否具有所经营化学试剂的相关资质,另外购买剧毒化学品,应该申请由公安机关核发的剧毒化学品购买许可证方可购买,所购买生产企业应具有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应提供相应化学品危险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外包装应粘贴或者拴挂相应化学品安全标签,并应当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9]。采购后需及时进行质检与入库管理,并详细记录到货日期、生产日期、效期,批号等试剂信息[10]。

2.2 有利于化学试剂的分类贮藏与保管

化学试剂的保管不善,一方面容易引起失效变质,造成实验结果偏差[11];另一方面容易引起爆炸、火灾等事故发生,造成财产损失、环境及人员损害。因此化学试剂应根据分类及特性进行贮藏保管[12-13],对于易挥发化学试剂应该密闭低温保存,对于见光易分解的化学试剂应避光保存,对于相抵触或易发生危险反应的试剂应隔开存放;对于易燃、易爆及毒剧危险品应实行专人专库专柜管理,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还应实行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危险化学品的储存方式、方法以及储存数量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另外保管库内应配备监测、监控、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泄漏以及防护围堤或者隔离等安全设施、设备。在其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上还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配备防护服、安全镜、防护手套,防毒面具等安全防护用具。

2.3 有利于化学试剂的正确配制及使用

实验室内部应积极开展化学试剂相关知识培训,使实验室人员了解化学试剂的分类及特性,尤其是危险特性,进而掌握试剂的正确配制方法、使用效期及保存方法 ,最终保证实验数据准确、实验室及人员的安全[14-16]。如配制强酸、强碱及腐蚀性试剂必须戴上橡胶手套托住瓶底防止滑落,不得只拿瓶颈。只能把酸缓缓地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绝对不能把水注入酸内。配制挥发性试剂应在通风橱内进行,远离人脸及他人,如为有毒试剂应佩戴防毒面具;配制易燃试剂应远离火种及水浴锅、电炉、电热套等加热设备。另外碱性试剂应在聚乙烯瓶中保纯,见光易分解试剂应在棕色瓶中保存,易挥发试剂应存放阴凉处,密闭、避光保存,对于某些理化性质不稳定的试剂必须临用现配。

2.4 有利于废弃化学试剂分类销毁

试剂管理人员要认真了解废弃化学试剂的分类及理化性质,制定并实施合理有效的处理办法,以防止环境污染和人身的危害。根据其分类及理化性质采用回收利用、中和、氧化还原、化学沉淀、焚烧及综合处理的办法,达到妥善处理废弃化学试剂的目的。

总之,化学试剂分类直接影响化学试剂采购、验收、贮藏、配制、使用、废弃等各个环节的管理,食品药品检验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类化学试剂的分类规律与性质特点,尤其是危险特性,应加强防护意识,应该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科学管理及使用,才能保证化学试剂质量及使用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马鹏飞,高翔,冯润东,等.完善检验检测机构化学试剂的管理制度[J].中国药事,2015,29(4):437-440.

[2] 李清波.试验用化学试剂的管理[J]. 职业与健康,2006,22(15):1206-1207.

[3] 赵勇,王宝全,陈瑶.特殊药品和毒性化学试剂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J].实用医药杂志,2012,10:907-908.

[4] 齐燕. 实验室常用化学试剂的安全管理[J]. 实验室科学,2015,6(2): 176-178.

[5] 李春阳,潘荣辉.创新是食品检验用化学试剂的发展之路[J].食品安全导刊,2015,36(36):50-51.

[6] 文彬,邱丹.常用化学试剂药品的分类储存管理[J].医疗装备,2015,18(10):57-60.

[7] 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与标志》[S].1992.

[8] GB13690-2009《化W品分类与危险性公示》[S].2009.

[9]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2011.

[10] 马利亚,杨鹏飞,杨汝,等.基于物流管理与成本核算的化学试剂管理系统的实现[J].中国医疗设备,2009,24(4):80-83.

[11] 李莎菁.应重视化学试剂的质量对药品检验结果的影响[J]. 中国药事,2007,21(2):112-114.

[12] 汪艳 ,崔冶建,易有荣.浅谈化学试剂的保管[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06,19(5):560.

[13] 廖佛滨.药检所库房管理经验谈[J]. 当代医学,2009,15(10): 24.

[14] 张玉洪,秦枫,刘靖,等.从试剂的规范化管理谈检验质量保证[J].重庆医学,2011,3(40):261-263.

[15] 黄毅.加强化学试剂管理服务实验教学[J].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2):1915-1916.

检验试剂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甲醛;不确定度;检测准确性

甲醛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醇和醚,是室内环境的主要污染物之一。甲醛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可疑致癌和致畸形物质,它对人体的健康有很大危害,长期接触甲醛,能引起鼻腔、口腔、皮肤及消化道的癌症,甲醛的环境污染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中规定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浓度限量和检测方法,甲醛的检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18204.26-2000《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中酚试剂分光光度法的规定。对该方法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正确评定,不仅具有一定现实意义,而且对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也有很大帮助,笔者根据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此进行了评定,同时也对检测准确性一并进行了检验。

1 测量原理、数学模型

空气中甲醛与吸收液中的酚试剂反应生成嗪,嗪在酸性溶液中被高铁离子氧化形成蓝绿色化合物,从而可以根据颜色深浅,在规定波长630nm处比色定量,根据吸光度值确定被测样品中甲醛的含量。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A=kcL(A:物质的吸光度,k:物质的吸光系数,c:物质的量浓度,L:液层在光路中的长度),通过对空白吸收液及一系列已知甲醛含量(x)的标准溶液吸光度的测量,得到对应系列吸光度(y),由此系列数据拟合线性回归方程y=a+bx,根据该线性关系得出被测量的数学模型,

x:甲醛溶液的浓度,μg

y:甲醛溶液的吸光度,A

a、b:线性回归方程的截距及斜率

2实验数据

2.1标准系列

依据GB/T18204.26-2000采用甲醛标准样品 (编号204509)配制标准含量系列,使用7230G型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以甲醛含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数据见表1。

表 1

2.2待测样品

本次试验采用甲醛标准样品 (编号204516),按照证书要求准确移取浓样10mL于250mL容量瓶中,加入12.5mL酚试剂吸收液原液,用纯水定容得稀释后溶液,移取1.0 mL作为待测样品,与标准系列同样处理。重复测定6次吸光度,由标准曲线得出样品中甲醛含量,对此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待测样品数据见表2。

表 2

3不确定度来源分析

3.1绘制标准曲线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1)回归曲线引入的标准偏差

(2)斜率引入的标准偏差

(3截距引入的标准偏差

3.2配制样品时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1)标准样品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2)玻璃量具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3.3测量重复性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3.4使用测量仪器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4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

4.1绘制标准曲线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根据标准系列表1数据拟合线性回归方程,得y=0.3798x+0.0017,其中b=0.3798,a=0.0017,相关系数R2=0.9998,符合要求可以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被测量x的数学模型为: ,因此可由y,a,b三个值的不确定度求出被测量x的不确定度:

灵敏系数: ,具体计算时式中的y为x代入回归直线算出的值,计算如下:

(1)回归直线的标准偏差(即y残差的标准偏差Sy/x)

式中 为仪器各点响应值; 为回归直线的计算值;n为测点数目,本实验为7, m为每测点重复测量次数,本实验为1。根据表1数据计算如下:

灵敏系数

(2)斜率的标准偏差(即Sb)

,

灵敏系数

(3)截距的标准偏差(即Sa)

灵敏系数

(4)由上述分量合成标准曲线的标准不确定度:

应用该曲线进行本次检测时,样品中甲醛含量最佳估计值为1.420 ,因此标准曲线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

4.2配制样品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4.2.1标准样品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根据甲醛标准样品证书(204509)可知,样品标准值为1.43mg/L,不确定度为±0.11 mg/L,配制样品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

4.2.2玻璃量具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配制过程中使用的玻璃量具主要有单标线容量瓶(100mL、250mL)、流出式移液管(1 mL)。相关检定证书未提供具体容量偏差,只给出符合JJG196-2006《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中A级的结论,因此忽略实验室温度等影响因素,依照JJG196-2006选取标准温度20℃时的规定容量允差作为计算依据,按均匀分布属B类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1)容量瓶(100mL)

标准不确定度为 ,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

(2)容量瓶(250mL)

标准不确定度为 ,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

(3)移液管(1 mL)

标准不确定度为 ,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

由以上因素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

4.3测量重复性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测量覆盖本方法的全过程,配制样品、检测、计算,按A类标准不确定度评定,根据表2数据计算如下:

单次测量结果的标准偏差:

测量结果平均值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4.4分光光度计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实验使用的7230G分光光度计的τ/A转换误差为±0.004A,数字式测量仪器对示值量化导致的不确定度按均匀分布属B类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待测样品标准不确定度为

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

5 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6 扩展不确定度

取置信水平p=95%,k=2,则

7 样品检测结果

以相对扩展不确定度表示,样品检测结果为:

C=1.42±0.23mg/L,置信概率95%。

根据甲醛标准样品证书(编号204516)移取浓样10mL于250mL容量瓶中,用纯水定容,稀释后溶液浓度为1.43±0.09 mg/L,参照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能力评价规则可得:

, ≤2,结果满意

8 结论与说明

8.1样品检测结果满意,说明实验室该项检测能力合格,检测数据准确、可信。

检验试剂范文第4篇

主要包括

表面抗原(HBsAg):由S基因编码,是HBV的衣壳蛋白,包括S前S1和前S2蛋白,HBsAg是HBV感染的主要标志,具有抗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HBs。抗HBs可中和HBV,是一种保护性抗体。

核心抗原(HBcAg):是病毒的核衣壳成分,由C基因编码,为颗粒状态的抗原,被HBsAg包被,因此在感染者血液中不易检出。HBcAg可刺激机体产生抗HBc抗体。

e抗原(HBeAg):也由C基因编码,是HBV核心的可溶性抗原,HBeAg阳性表示病毒在体内复制,传染性较强,HBeAg可刺激机体产生抗HBe抗体,此抗体对HBV感染具有保护作用。

传播途径

急性和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及血液HBsAg阳性无症状的携带者是HBV的主要传染源,HBV主要经过血液、性接触、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和母婴垂直传播。

检测方法

目前检测的HBV特异血清标志物主要有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IgM和抗HBc-IgG,常用的检测方法为酶联反应法,此方法检测HBV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种。

⑴试剂影响因素:目前酶联反应法检测HBV的试剂盒有很多厂家生产,由于不同厂家HBV抗原组合不同,来源和用量方面也有差异,就造成临床上使用不同厂家的试剂盒检测HBV的结果有很大差异,经常是这家试剂检测阳性,另一家试剂检测阴性,尤其是弱阳性标本,不但使这部分患者HBV感染的临床诊断不明确,而且在筛选献血源时,极易发生漏检造成受血者感染HBV病毒。

⑵内源性物质的影响:由于患者体内特有内源性物质的存在,与固相HBV抗原非特异性结合而造成假阳性结果。

类风湿因子(RF)的干扰:类风湿因子可大量存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液中,RF有与变性的IgG非特异性结合的性质,在酶联法检测HBV的过程中,标本中的RF就与固相上的IgG及酶标记IgG结合,出现假阳性反应。

高免疫球蛋白血干扰:血清中高浓度的非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可与酶标记IgG结合,非特异性地吸附在固相表面,造成假阳性。

⑶操作过程中影响因素:①温度的影响:温度是酶联法测定HBV的影响结果的关键因素,育温时间不够,弱阳性标本检测不出,出现假阴性结果。②洗板的影响:洗板对酶联法检测HBV来说也是关键步骤,洗板分手工洗板和机器洗板,如果是手工洗板,洗液配制的浓度要够,加洗液后一定要停留几秒钟每次都要甩干,连续5次,不然的话会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一般因为机器洗板较手工洗板效果要好,关键是洗板次数的选择。洗板次数较少,造成残留,可引起假阳性结果。洗板次数过多可造成抗原抗体结合物洗脱,造成假阴性结果。③显色的影响:显色影响的关键是显色温度和显色时间,有些实验室操作人员不严格按说明书操作,因为担心“花板”,往往是显色时间不到就匆忙终止显色结果,造成弱阳性标本不能显色才导致假阴性结果的发生。

检验试剂范文第5篇

为全面加强北京检验检疫科技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北京检验检疫局科技工作以加强能力建设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增强自主创新为目标,以保障检测工作有效性为主线,全面实施“科技兴检”战略和科技精品工程建设,积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深化科技管理机制改革,为引领检验检疫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创建“三体联动、分工协作”的科技保障新体系

1.强化科技管理手段。北京检验检疫局充分发挥科技委委员人才资源效益,提高科技项目申报、科技成果奖励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科研项目实行全过程跟踪管理,确保科研项目按时、保质完成;强化实验室认证认可后管理体系的监管工作,加大对实验室管理绩效考核频次和力度,初步建立了分层管理、权责明确、监督有力的三级实验室管理制度。

2.注重提高检测工作质量。北京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以建设检验检疫精品实验室为目标,设立了质量部和业务部,完善了8个专业实验室,确保技术中心集中力量做好检测工作。

3 .完善北京市检科院建制。为进一步加大科学技术储备力度,充分调动科研技术人员的积极性,通过对科研资源整合和效能优化,完善了北京市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的建制,设立了综合管理部、财务部和科研管理部,规划了生物技术研究室、食品理化技术研究室、工业与轻工产品技术研究室,为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和首都市场安全提供保障。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北京检验检疫局先后打造了“荧光定量pcr”、“生物芯片检测”和“纳米检测技术”三大技术平台,为“检得出、检得准、检得实”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构建“思想创新、突破观念”的技术机构改革新模式

北京检验检疫局按照“精简效能、资源合理化配置、责权一致、功能多元化、服务社会化”的原则,使技术机构真正成为职责定位科学、职能划分规范,既能不断提高技术支撑职能,又能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法人实体,为检验检疫执法把关和开展社会检测提供优质服务。

1.建立健全以聘任制为核心的用人机制。按照“按需设岗、职责明确、竞争上岗、择优聘用、严格考核、按岗付酬、合同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聘任制的用人机制。一是成立了质量管理部和业务管理部,技术机构的主任、副主任不兼任管理部门或实验室负责人,减少管理层级,明确各管理者、各实验室、各岗位的职责和任务。二是通过对技术机构检测工作的全过程分析,科学设定工作岗位,编写岗位职责,并按岗位需求聘用人员。三是定期对全体人员实行量化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增资、晋级、奖惩的依据,增强了人员聘用的灵活性。

2.建立以绩效考核为核心的收入分配机制。北京检验检疫局技术机构按岗位、任务、业绩设立了“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绩效工资”三元结构分配制,重点突出绩效工资比例,并依据工作岗位、人员能力确定不同的绩效奖励系数;根据实验室的不同专业设置工作类型系数,将人均检测项目数量、人均事业性创收检测项目数量、对外委托业务支出费用与法定检验工作计费收入的比例、试剂耗材消耗费用与总检测收入的比例等考核内容指标予以量化,并与收入分配挂钩,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激励机制,从而广泛地调动了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建立全口径核算的财务管理制度。北京检验检疫局技术机构单独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收费,实行内部独立核算和成本核算制度。一是开展法定检测工作所需的费用全部在财政预算资金中安排,充分发挥预算资金的效力。二是社会检测市场收入全部纳入技术机构预算管理,并坚持按项目、时间、进度支出,确保年度收支平衡。三是按照收入与成本费用相互配比、相互一致的原则,根据收费性质实行以实验室为单位的部门成本核算。

此外,北京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与北京市有关部门建立了食品、玩具、服装、机电产品等商品的市场抽查检测合作机制,获得了国家3c强制性认证指定检测机构、消费者协会指定检测机构、农业部疯牛病疑似病例确诊实验室等资质;北京检验检疫局保健中心和外交部、人事部、劳动部、交通部、中科院、北京海关等50余家单位建立了固定业务联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立了稳定的顾客群。

三、搭建“借船出海、借梯上楼”的科技合作新机制

北京检验检疫局充分利用北京高校多、科研院所多、科技人才多、信息渠道多的优势,加强与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重点企业的联系与沟通,聘请院士和知名专家、学者为高级技术顾问,创新性地提出了“借船出海、借梯上楼”的科技合作发展战略,培养了北京检验检疫局科技人才队伍,提高了严把国门和执法把关的技术支撑能力。

1.科技合作机制成为促进科技发展的倍增器。北京检验检疫局将检验检疫工作需求同国际前沿技术有机结合,积极同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 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863”病毒基因载体研发基地、北京贝亿安泰医学研究院等30多家科研单位签署科技合作备忘录并建立科技合作机制。如北京检验检疫局联合北京贝亿安泰医学研究院申报的《国境口岸应用ttm技术筛要检疫传染病方法的研究》,在获得了国家公益性科研项目立项批准,有效地解决了国境口岸检疫监测手段单一、灵敏度不高等问题,为我国检疫传染病监控模式带来重大变革;联合中国检科院等单位主持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进境有害生物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81个植物病毒属的特异筛查基因芯片,发现2个植物病原新种,为口岸检验检疫工作提供了快速的检测手段。

2.组建科技智囊团成为促进科技发展的智力库。北京检验检疫局先后聘任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田波、侯云德、范维澄、饶子和、庞国芳等13位院士,以及诺贝尔奖获得者盖达赛克博士等13名知名学者,共计26人为高级技术顾问,使北京检验检疫局在科研工作中少走弯路,提高研究质量和效率。北京检验检疫局还通过实施科技骨干与院士顾问之间的“培养带教工程”,鼓励科研人员与特聘专家、院士及其拥有的行政资源开展合作,安排科技骨干到院士实验室做访问学者,为北京检验检疫局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速度、上层次奠定基础。

3.携手攻关成为促进科技发展的助推器。北京检验检疫局积极与相关科研院所携手攻关,促进科技研发工作进程,提升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如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合作,构建检验检疫应用纳米技术新平台,共承担、参与有关纳米检测技术方面的科研课题17项,在全国首次确立了最佳的纳米材料与抗体偶联的方法,研制出禽流感、布氏杆菌病原的高特异性抗体;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检测5种重要植物病毒的纳米磁珠富集和提取核糖核酸(rna)方法,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北京检验检疫局与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合作,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支持下,成立了全国生物芯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于推动生物芯片产业化更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xx年,北京检验检疫局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联合申请了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纳米测量技术标准的基础研究》已获得批准,使北京检验检疫局在纳米技术基础研究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

四、建立“一点两环、三级管理”的检测质量控制新体制

1.科技处监督构成外环。北京检验检疫局科技处充分运用“三位一体”综合行政管理体系,将实验室检测工作管理纳入年度绩效考核范围,采取专家评审、现场操作考核等方式,在盲样测试、实验室间比对、质量控制、人员培训、标准物质、仪器设备、样品处置和不符合项整改等方面对实验室进行绩效考核,使检测工作质量控制逐步向规范化和常态化发展。

2.技术机构质控部门构成内环。北京检验检疫局技术机构质控部将保证检测工作质量的指标体系纳入绩效考核,通过岗位练兵、盲样检测、空白试验、阳性对照试验、平行样试验、加标回收试验、标准物质检测、保留样品再测试、工作曲线的核查、实验室人员比对和方法比对等措施对检测工作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实验室年度考核、职工个人收入挂钩,实现了由单纯服务性收入考核向全面绩效考核指标的转变。

3.实验室质量监督员形成质控点。实验室质量监督员通过监测实验室环境设施运行情况,监督检测人员实验操作,抽查标准操作规范(sop)实施情况等,做好实验室内部日常监督工作。

近年来,北京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获得了全国第一个动物检疫领域能力验证计划提供者资质,组织了“禽流感荧光rt-pcr检测”国际能力验证计划,成为第一个成功组织动物检疫领域国际能力验证计划的中国实验室,建设了质检系统唯一个疯牛病检测实验室。北京检验检疫局保健中心获得了全国第一个卫生检疫能力验证计划提供者资质,成为全国质检系统唯一一个艾滋病确证中心实验室,成为北京地区唯一一家同时开展赴美移民和预防接种工作的医疗机构。北京检验检疫局先后组织了28次全国性能力验证计划,从动物检疫、卫生检疫扩展到植物检疫、玩具检验、纺织品检验、机电检测、医学媒介生物等专业领域,进一步提升了检验检疫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技术执法把关水平。

目前,北京检验检疫局已有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的核查验收,占北京检验检疫局国家(规划)重点实验室的82%;北京检验检疫局技术机构涉及的169个产品领域、1998项的检测项目参数已通过认可和计量认证,并具备了13类产品、43个检测项目参数的能力验证组织能力。

五、建立“运行高效、科学监督”的信息化运行新机制

1.强化检测报告签发审查。北京检验检疫局通过引进科学数据系统,使审核报告人员能直接实时查询检测结果相关图谱,实现了在一台客户端上浏览实验室中大部分报告和数据,并且不影响实验中的仪器设备使用,提高了检测报告签发审查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