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谈爱李白原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山陕会馆石雕艺术审美取向
河南南阳社旗山陕会馆以其宏伟的建筑,精湛的装饰,丰厚的商业文化而闻名全国。它与河南的开封、漯河、淅川、洛阳、山东聊城、四川自贡的会馆相比,被称为“天下第一馆”,它以建筑、石雕著称于世,成为国内现存80余座商业会馆中的杰出代表。特别是它的石雕装饰艺术,圆雕与透雕相结合,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在今天仍有借鉴与研究的价值。
南阳社旗山陕会馆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年),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至光绪十八年(1892年)竣工,历时136年,是晋秦巨商议商事、谈戒律、论忠义的地方。南阳社旗当时水路四通八达,可直达丹江和长江。为联络通商和树立本籍商业形象,他们“运巨材于楚北,访明匠于天下”,集各地能工巧匠以展“绝活”,其石雕、木雕、琉璃雕、匾额、楹联、刺绣等装饰艺术无不造型生动、寓意深涵、神韵跌宕、气势磅礴,使社旗山陕会馆的建筑艺术达到了当时登峰造极的状态。它的石雕艺术特色与古建筑融为一体,特别是人物故事雕图尽得我国历史绘画与雕刻艺术之神韵,使其情景交融,形神兼备,被称为中国古建筑“石雕艺术之最”。
社旗山陕会馆的雕刻艺术作为一种装饰,它体现的是一种“忠义”“诚信”的主体文化心理。它们多以历史故事、演义小说、神话故事与民间传说为主体,并以吉祥动物作为秉忠、仗义、祈福、聚财的经商理念,使石雕本身透出一种尊儒崇文的意识,并透出一种商业文化强大的生命力。清末资本萌芽的商业繁盛、山陕富商的强大经济实力,为山陕会馆石雕“错采”纷呈的风格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现用“错采”来形容山陕会馆的皇宫般的布局,极尽堂皇富丽的装饰风格。其会馆建筑中无木不雕,无石不刻,并且多以圆雕、透雕为主。显示出了玲珑剔透、神采奕奕的感受。比如,琉璃壁照后和悬鉴楼前的石狮与其基座通高2.6米,和悬鉴楼下24个上圆下方的复式础座之束腰以装饰为重点,分别为浮雕奔虎、麒麟、云龙、天马、神牛等瑞兽。座上石狮威仪壮观,雄狮玩绣球,雌狮背负,怀抱幼狮,含笑欠体而立,颇具人情味。大拜殿的柱础、麒麟、月台围栏、石竹、及石牌坊上的狮子、猿猴、人面兽、石榴、仙桃等更是采用圆雕和深浮雕的艺术手法,造型夸张、饱满匀称。其中石牌坊下面的抱鼓石上蹲着的人面兽(也称,参见附图),人面、兽身、脊长飞翼、身披龙纹、脚有马蹄、目光迥异、恭谨沉着。粗壮的四肢雄劲有力,加上展翅欲飞、似收豹臀往前冲。其神韵在悍霸中欲显“秉忠”,在狰狞中欲显“仗义”。呼之欲出的气势彰显强烈的精神内涵和挥之不去的“张力”。它与麒麟、狮、虎排列整齐,虽然各个造型精巧,但气势颇足。这与其上以透雕为主的牌坊群雕灵秀窈窕、清逸雅韵的造型风格相比,可谓刚柔相济,动静结合。从雕刻的技法上分析,他们在不同的题材与不同造型中运用不同的手法与表现,体现了民间艺人真诚的创作心态与完善的雕刻意识,造就了今天的艺术杰作。另外,大拜殿柱础石雕也颇具特色。殿内有高84厘米,长1.16米的硕大清石圆雕构成狮础、麒础,赫然威武、傲然负重、震撼人心。其他的图案风格如莲叶青蛙之雅致,云龙牡丹之华贵,既庄严又生动。在大座殿前檐的四座老檐柱础边长90厘米、高89厘米,明间二础束腰的高浮雕出的“薛平贵探寒窑”“周文王渭水访贤”,还有《封神演义》的故事,础座上部四角以圆雕手法各雕二蟠龙,龙体侧面向上,龙目恰与俯视之观者形成最佳视角对接,颇具巧趣,是清代杰出的雕刻艺术。
隐喻和审美化的特质使其会馆石雕具有了象征性、假定性、类型化的文化特质,着力塑造了以关公的“仗义”“秉忠”为主的社旗山陕会馆的商业文化。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吉祥图案1000多处,反复集中渲染了一个既崇商又崇文的儒商大侠的追求和向往。比如石牌坊,有《王羲之爱鹅》《陶渊明爱菊》《孟浩然爱梅》《周敦颐爱莲》《嵇康爱竹》《林和靖爱鹤》《俞伯牙爱琴》等,这些表达了古代文人墨客们缘物寄情的高士情操。牌坊四柱下方前后之抱鼓石面分雕了《八爱图》及梅兰竹菊等吉祥图案。其上部额枋均为双面五重雕饰,中枋明间额枋之上透雕“福禄寿”三星图,背面雕“五蝠(福)捧寿”图,两侧柱头透雕蟠龙望柱;二次间平板枋之上中部南面分雕“李白骑鲤”与“杜甫夜读”。背面分雕“赵匡胤输华山”与“赵彦求寿”。在此将大“诗仙”“诗圣”之像置于如此瞩目之处,隐喻了商人阶层的理想追求。这与大拜殿前的以高浮雕和透雕完成的巨幅石雕“十八学士登瀛州”“渔樵耕读”遥相对仗,宣扬了读书入仕方可登临仙境的尊儒崇文的理想。其牌坊下面多层枋面及雀替分雕“八仙庆寿”“雷震子下山”“日月二仙”“文王防贤”“王羲之爱鹅”,及“鹿鹤同春”“麒风呈祥”“大鹏展翅”“鲤鱼跳龙门”以及各种各样的吉祥图案,体现着商人崇商和祈愿广开财源的殷切愿望,同时这种理想与徽雕殊途同归,和中原文化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
社旗的雕刻艺术经历136年的时间,在创作手法上融合了写意、夸张、装饰、变形与表现的多种因素,在形式上以壁照、圆雕、透雕、浅浮雕为主,配以中国古典的系台、殿堂、大厅、神台等建筑与其浑然一体,形成了一个完整与和谐的建筑群。这些艺术瑰宝至今对我们仍有借鉴研究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社旗县博物馆主编.社旗山陕会馆.文物出版社.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生成资源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生成资源是指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学生和文本互动而产生的新问题、新思维、新情况,包含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从教师角度看,教师的一言一行、瞬间的灵感、偶然的错误等等,这些都可能成为课堂中的生成资源;从学生角度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奇思妙想、独特见解、质疑问难、突现的灵感,甚至是学生的情绪、行为等,都可以成为生成资源。教师要对这些生成性资源进行及时的捕捉、评判,并把有教学意义和能促进教学效率的一些生成资源融入课堂教学中,能动改变教学计划,调控教学过程,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这样的课堂将更加精彩、更富活力。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关注课堂生成资源,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一、初中语文课堂生成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要想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课堂生成资源,首先就要了解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生成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点:
1.观念陈旧,教法单一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很多年,然而由于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在很多初中语文课堂上仍然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教学方式,甚至很多教师认为让学生互动既浪费时间,效果也不见得好。课堂上若有互动,也不过是教师问、学生答的单调形式,即使形式多样,也不过是走马观花,没有实质性的思维交流,这样很难产生生成资源。
2.生成意识淡薄
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往往是以教参为主,或是只考虑到如何去处理教材,而甚少考虑学生的发展性目标。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考虑如何教,而不是考虑学生如何学,即使在课堂中出现偶发事件也甚少理会,甚至是采取回避的态度,更甚者会批评学生,浪费了很多原本具有价值的生成资源。
3.教学缺乏弹性空间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考虑自己教的内容,忽略教学是否合理、教学环节是否紧密,这样的教学设计明显缺乏弹性,机动性不强,由于教学活动过于紧张,使得教学中很难去关注生成资源。
4.缺乏主动和创新
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长期被教师牵着走,这种缺乏主动性的课堂很难让学生提起学习的兴趣,长期下去,学生就会懒于思考,依赖性强,更别提创新和发展了。
二、初中语文课堂生成资源开发和利用策略
基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教师必须充分关注课堂生成,及时调整教学,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在互动中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下面就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生成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浅谈几点策略:
1.更新教学观念,以生为本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因此,教学中教师首先就要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学生构建互动、探究的课堂,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积极互动,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其次,课堂生成资源是推动教学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对资源的利用意识,加强对课堂生成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能力。
2.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保障,要想产生更多的生成资源必然是建立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上。师生关系和睦、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彼此关爱,这样的关系才能真正地实现师生有效互动,对文本进行个性解读,彰显学生的个性。
3.激起生成资源产生的几种方法
(1)以疑促成生成资源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适时的提问可以促进生成资源的产生。教师可以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时候、在知识的关键处、思维的兴奋点上进行激疑布惑,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这就要求提问要有针对性、开放性,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在学习《送元二使安西》的时候,我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一些古代送别诗,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王勃的《杜少府之任蜀州》等,然后提出问题:思考送别诗具有的多项情感。通过这样开放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以疑引领学生不断地深入探索,教师或是启发、或是旁征博引,让学生在解疑中豁然开朗,这样更容易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可谓是促成课堂生成资源的一条既便利、又灵活的策略。
(2)从细节着手,扩展生成资源
教学的魅力往往是在细节处得以彰显,所以教师要抓住课堂教学的细节,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课堂生成资源。首先,要允许并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才是真正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在《背影》教学中针对父亲买橘子这一举动进行讨论时我发现有的学生领悟到了父爱的伟大。一些学生常常会对父母做的一些事感到反感,但是学习了这篇文章后,他们对父母的爱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正是扩展生成资源所要达到的效果。
(3)巧借错误促生成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错是在所难免的,或是说错话、或是做错事等等,而这也使教学活动更加趣意横生,丰富多彩。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错误资源,促使学生良性生成。如,让学生默写《曹刿论战》的时候,有一个成语“一鼓作气”,有一些学生不是写成“一股作气”就是写成“一鼓足气”,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避免这些错误呢?由此设计了一个活动:结合课文自行改错。学生结合原文解释了“一鼓作气”的意思。看似是一个小小的纠正错别字的活动,实际上却是让学生重新审视文本,对文本的一个细加工、精加工的过程,这样学生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而学生只有深刻地理解了文本,掌握了词意,才能更好地避免错误。
建设一个动态生成、生机勃勃的语文课堂,是每一个语文教育者责无旁贷的任务。我们要不断地积累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努力为学生构建一个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正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一
在中国文学史上,没有哪位文学家的作品拥有像杜诗那么多的注本。自从南宋出现《黄氏补千家集注杜工部诗史》等注本后,“千家注杜”的说法便广为流传了。虽说黄氏注本中实收注家仅有151人,但自宋迄今,杜诗的注家、选家及研究著作确已超过千人,成为文学史上罕见的壮观。对于一般的读者来说,当然不需要读那么多的注本。但如果你想了解到底有哪些有关杜甫的著作的话,也不妨去翻阅一下周采泉《杜集书录》和郑庆笃《杜集书目提要》这两种有关杜诗的目录学著作,它们对本世纪80年代以前有关杜诗的著作有相当详尽的介绍。
在为数甚多的今人所选注的杜诗选本中,山东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的《杜甫诗选》与聂石樵、邓魁英的《杜甫选集》是最好的两种,它们所选篇目数量适中而且有代表性,注释则简明扼要而且比较准确,对初学者很有帮助。但是,如果你想要比较全面地了解杜甫,只读选本是显然不够的,读杜诗全集才是准确的选择。由于由山东大学所承担的《杜甫全集》的校注工作尚在进行之中,我们暂时只能以清人的注本为首选读本。你可以对下列注本进行选择:
一、杨伦的《杜诗镜铨》。这是最为晚出的杜诗全注本,初刻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它的特点是参酌众本之长,又出之以简明扼要,立论则平正通达,是最适于一般读者的杜诗全注本。如果你只想用较少的时间来通读一遍杜诗,那么这是最合宜的一种。
二、浦起龙的《读杜心解》。此本初刻于清雍正三年(1725),它的特点是注释比较简明,不作烦琐的征引和考证,其长处在于解说,尤其是在分析段意方面,颇能提纲挈领,有时还对杜甫的写作意旨有所发明。但是评说章法时染有八股陋习,编次也不够完善。
三、仇兆鳌的《杜诗详注》。这是迄今为止最为详尽的杜诗注本,初刻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它的特点就是一个“详”字,几乎可以视作对康熙以前各种注本的集注,对唐宋以来的各种笔记、诗话也收罗甚丰。仇注的篇幅很大,读它需要较多的时间。但读此一本等于读了许多注本,所以还是值得一读的。它的缺点是烦琐,一字一句皆求出处,分析也嫌琐碎。读此书时可以参阅清末施鸿保的《读杜诗说》,它是专门纠正仇注之失的。
四、钱谦益的《钱注杜诗》。此本初刻于清康熙六年(1667),它的特点是注重以史证诗,对杜诗的时代背景有比较确凿的阐明。它的注释以简洁为尚,仅录杜诗白文不加注释的达五百多首。此本的学术价值较高,但对初学者用处不大,如果你想较深入地了解杜诗与唐代史实的关系,则可以参阅。
五、王嗣]的《杜臆》。此书不录杜诗原文,也不对杜诗逐句作注,它的特点是用“以意逆志”之法对杜诗的思想内涵进行评说,颇有精到的见解。王嗣]是明代遗民,入清后拒不降清,所以对杜甫的人格意义有很深的理解。如果你想侧重了解杜甫的为人和杜诗的思想内涵,可以参阅此书。
除了上述诸本以外,宋人的一些注本也值得重视。对杜诗的整理与注解都是从宋代开始的,宋人在杜诗学上取得的成就是清代注本的基础。如果你想了解杜诗注释和研究的历史过程,那么可以读几种重要的宋代注本,例如赵次公的《杜诗先后解》,郭知达的《九家集注杜诗》,蔡梦弼的《杜工部草堂诗笺》,黄希、黄鹤的《黄氏补千家集注杜工部诗史》,刘辰翁评点的《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集》等,它们在杜诗学的发展过程中都起过一定的作用。学术总是后来居上的,但是被后人超越的早期著作是不可忽视的学术记录,宋代的杜诗注本仍是值得后人重视的。
二
杜诗向称“诗史”。它具有严格的写实性,是对唐帝国在安史之乱前后由盛转衰的历史进程的全景式图卷,是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在诗人内心所激起的巨大情感波澜的忠实记录。杜诗对诗人自身的生命进程也具有纪实的性质,举凡他的行踪、交游、生活、仕历,都可在杜诗中找到相当细致的叙述。所以,我们读杜诗时绝对不宜像西方的“新批评”派所主张的那样,完全抛开诗人的生平及其时代背景,而只对作品自身进行解读。我们应该结合杜甫的生平、结合唐代的历史实际来读杜诗,只有这样才能对其内涵有较准确的理解。
首先,我们应对唐代的历史,尤其是对安史之乱前后的历史有一些了解。在安史之乱之前,唐帝国基本上还处于盛世,在杜甫的童年时代,他所看到的是一派升平景象:“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忆昔》)然而到了安史乱后,唐帝国已经一蹶不振,杜甫临终时所看到的现实是“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在短短的十年间,唐帝国的人口从5190万锐减为1600万,三分之二的人民在战乱中死去了。这是多么可怕的灾难啊!这是多么剧烈的社会变化啊!这个历史事实在历史文献中是有准确的记载的,但是那只是一堆冷冰冰的数字和粗线条的叙述而已。对那段历史作生动、真切的描绘,并进而揭示人们心底巨大伤痛的则有待于杜甫。优秀的诗人都是时代的晴雨表,在社会急剧变动的关键时期出现的大诗人更应敏锐地感觉到时代的脉搏。杜甫就是那个时代应运而生的大诗人,他用其如椽之笔描写了那个时代的种种图景,他用细入毫芒的体会刻画了当时人民的深哀巨痛。杜甫的敏感不仅仅在于对已然发生的现实进行细致的观察,还在于对尚未发生的隐微征兆有先见之明,对暗中运行的历史进程有明晰的理解。所以当其他诗人尚沉浸于盛唐的浪漫主义氛围中一饮千钟时,杜甫却已对即将来临的灾难作了准确的预言。《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兵车行》等诗成为最早游离盛唐气象的作品,它们预告了唐诗将从浪漫想象转向严格的写实,也即从盛唐转向中唐,杜甫是这个转变过程中的关键人物。如果不了解那一段历史,我们对杜甫的创作及其意义也不可能有深刻的理解。
其次,我们应对杜甫的生平有较深的了解。这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读懂杜诗,另一方面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杜诗的深远意义。杜甫为什么对儒学那样的执着?杜甫为什么被后人尊称为“诗圣”?我们应该对杜甫的家庭传统、平生志愿、所作所为都有所了解,然后才能对此作出较准确的评判。杜甫是一个终生服膺儒术的人,“奉儒守官”是他世代相传的家庭传统,他对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的仁政爱民的政治理想是坚信不疑的,所以他在早年就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韵》)的远大理想,以后虽历经磨难而不改初衷,直到晚年漂泊湖湘时仍把这个理想谆谆托付给友人:“致君尧舜付公等,早据要路思捐躯。”(《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递呈苏涣侍御》)由于在封建时代里实行仁政必须通过君主的途径,所以杜甫对明君寄予极大的希望,这是他的忠君思想的真正本质。杜甫的仁爱之心不仅施于其家人、亲友,而且还推而广之,以及于全体人民,甚至及于宇宙间的一切生命。他把儒家所提倡的“恻隐之心”推广到草木鱼虫:“白鱼困密网,黄鸟喧佳音。物微限通塞,恻隐仁者心。”(《过津口》)如果说宋儒通过理论抽绎而得出了“民胞物与”的思想,那么杜甫则通过其行为体现了这种伟怀,而且用动人的诗歌把它表达出来了。杜诗中的情感内蕴特别深厚,梁启超甚至称杜甫为“情圣”,原因即在于此。当我们读杜诗时,应该借助于其诗歌编年、年谱、传记等资料,对诗人在何种境遇中写作此诗有清晰的了解,那样才能深入理解其写作动机和主题思想。这方面的参考书有冯至《杜甫传》和陈贻埂抖鸥ζ来》,前者比较简洁,后者则相当详尽。如果你只想大概了解杜甫生平,则读前者即可。如果想知道某一首诗的具体写作背景,则可查阅后者。
三
杜诗是一座艺术宝库。杜甫在诗歌艺术的探索中呕心沥血,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他自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一部杜诗就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艺术结晶,它上承前代所有的文学遗产,下启后代整个的诗歌发展历程。宋人诗云:“子美集开诗世界。”(王禹《日长简仲咸》)此话并无多少夸张的成分。正因如此,当我们要想对杜诗的艺术成就有所理解时,就不宜仅仅把目光停留在杜诗上面,而应该关注它在整个古典诗歌史上的地位。
大致说来,汉魏六朝诗人在艺术上的追求是为唐诗的全面繁荣作了准备工作。他们在题材的开拓上已经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各种题材种类已大致齐备。他们在艺术上的积累则可以归结为两点:声律与丽辞,这直接影响到唐代今体诗格律的完成。入唐以后,诗人们沿着前代诗人的道路继续前进,五七言诗到盛唐已经臻于极盛。然而诗歌史上“集大成”的历史使命则落到杜甫的肩上。杜甫对前代的文学遗产有清醒的认识和虚心的态度,他对前代诗歌既知其长,也知其短,从而以“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戏为六绝句》)的态度对之进行了总结和整合。在杜诗中,从朝政国事到百姓生计,从山川云物到草木虫鱼,整个外部世界都与诗人的内心世界融合无间,并被纳入儒家的政治理想、伦理准则和审美规范的体系之中。在杜诗中,格律严整与气势磅礴并行不悖,字句烹炼与意境浑然合则双美,成语典故与口语俗字并得妙用,泼墨濡染与工笔细描同臻极致。一句话,杜甫对前代诗歌艺术经验的借鉴吸取是全方位的,又是推陈出新的。如果你在读杜诗时注意它与前代诗歌的这种关系,那么对其良苦用心会有更深的体会。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杜诗对后人的启发。杜甫在盛唐的诗坛上并未享有最大的名声,他的地位是从中唐开始才与日俱增的,这说明他对后代诗歌发展具有典范作用,而且这是杜甫作为“集大成者”的主要意义。从中唐开始,诗人们把杜诗视为作诗的范本。元白与韩孟两大诗派虽然在风格上大异其趣,但他们对杜甫的推崇却是不约而同的。在晚唐,李商隐等人对杜甫的沉郁风格有较深的体会,并进行了颇有成效的学习。及至宋代,以杜甫为师成为整个诗坛的集体选择。从王禹到王安石,再到苏轼和黄庭坚,杜甫的地位日益凌驾于李白之上,最终成为唯一的“诗家初祖”。宋人的这种选择当然含有道德判断的成分在内,因为杜甫最符合宋人关于人格修养的标准,但与此同时,这也体现了杜诗在艺术上的启迪意义,因为在对诗艺精益求精的宋人看来,只有千锤百炼的杜诗才是真正的典范,只有杜诗才以其严整的艺术规范而为宋人开辟了道路。所以我们读杜诗时也应该注意它对后代诗歌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对杜甫的历史地位有准确的了解。
当然,我们更应该对杜诗的艺术特征作深入的体会与分析。对于杜诗,只作浮光掠影的泛读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细读深思,一定要反复体会,才可能进入其艺术殿堂。上述各种注本对杜诗的艺术有一定的分析,但还应该参阅一些重要的参考书。例如历代诗话对杜诗艺术有很多的讨论,其中如《瓯北诗话》等几种颇有真知灼见。又如有些关于杜诗的专著对某一个问题有深入的研究,足资参考,像清人周春的《杜诗双声叠韵谱括略》,对杜诗中如何利用双声叠韵来增进音乐性美感有细致的分析。应该指出,前人对杜诗艺术的分析虽然已经很深入,但杜诗实是一座取之不竭的宝库,只要你深入进去耐心挖掘,终会有所收获。而且别人的阅读经验是不可能代替你自己的阅读行为的,如果你通过细读杜诗而有了亲身的体会,你不但将获得难以言表的审美愉悦感,而且也会对古典诗歌的艺术奥秘恍有所悟。
四
阅读杜诗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来进行。如果你是为了学术研究而阅读杜诗,那么当然应该遵照学术规范,首先从文献整理入手,对杜诗版本及杜甫研究论著进行尽可能完备的收集,然后再选择适当的切入点。但是本文想介绍的只是一般的阅读。对于这些读者来说,你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获得审美的享受,为了获得心灵的陶冶。清代的读者曾说过他们读杜诗的感受:“《赴奉先》及《北征》,肝肠如火,涕泪横流,读此而不感动者,其人必不忠。”(《杜诗镜铨》卷四引卢世淮语)现代的读者当然没有忠不忠的问题,但是与之类似的是,读杜甫一定要怀着真诚的同情心,怀着与杜甫一样的对人类及一切生命的仁爱之心,这样才可能沿着杜甫的心路历程去体会、感受、理解杜诗。杜甫当年缅怀宋玉时说过:“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咏怀古迹》)我们也应怀着同样的心态来读杜甫。否则的话,你难免会像某个大人物那样,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读出“地主阶级的意识”来,或在“越女天下白”(《壮游》)的美丽诗句中读出什么邪念来。如果我们能以设身处地的方式去理解杜甫,那么对杜诗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忠君观念当不至严加呵斥。因为在安史乱起、国家危难之际,除了忠君之外,难道还能有更好的方式来表示对祖国的热爱?在封建制度作为唯一可行的社会制度的唐代,难道能要求杜甫通过其他途径来为人民呼吁,而不是希望“几时高议排金门,各使苍生有环堵”(《寄柏学士林居》)?杜甫是有一颗伟大心灵的普通人,他始终以平等的态度与我们交谈,我们当然也应以同样的态度来倾听他的心声。时代不同了,社会形态不同了,但是人类的善良本性不应有什么不同,我们与杜甫是可以、而且应该成为异代知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