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咏梅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古代文学 姜夔 咏梅词 探讨
“尤萧范诗翁,此后谁当第一功?新拜南湖为上将,更推白石作先锋。”①杨万里在诗中把张南湖、姜白石与当时诗坛四大家相提并论,并指出白石将成为文林中的先锋人物。果然,姜夔的成就,在词坛文苑中首开清雅之先河,扮演了开宗立派的重要角色。特别是其咏梅词,数量之多,境界之高,构思之妙,不仅再现了姜夔的生活及感情经历,而且还充分显现了其清空、高雅的艺术风格,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较强的思想教化意义。本文就姜夔的咏梅词谈点个人的粗浅认识。[1]
一、咏梅词是姜夔漂泊生活的反映
从前人对姜夔的研究中得知,他布衣终身,浪迹江湖,常以诗文和词曲游于名公贵人之门,过着清客式的生活,不免有寄人篱下之感和身世漂泊之叹。据夏承焘、吴无闻《姜白石词校注》统计,姜夔先后写有咏梅词十八首②。在这十八首咏梅词中,姜夔咏梅怀旧寄情,基本表现出了他浪迹江湖的生活及其感情经历。
下面,择其要者举例如下:
《一萼红(古城阴)》序词中有“丙午人日,予客长沙别驾之观政堂”;词中更有“南去北来何事?荡湘云楚水,目极伤心。”这篇是宋孝宗淳熙十三年丙午(1186年),白石客居长沙期间,闲游赏梅,触发思绪,感叹漂泊,怀念伊人之作。白石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7年)二十二岁时,沿江下行,过扬州,来往湘鄂间,到作此词时,十年来行迹不定,羁旅异乡,故有“荡湘云楚水,目极伤心”之感。[2]
《夜行船》为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姜夔寓居浙江湖州期间,与友人田几道到北山沈园赏梅而作。序词中写到:“己酉岁,寓吴兴,同田几道寻梅北山沈氏圃,载雪而归。”其中,“寓吴兴”,即指寓居浙江吴兴。
《浣溪沙》三首分别为客居吴兴和无锡张鉴庄园观赏梅花所作。词序中分别有“己酉岁客吴兴”、“丙辰腊,与俞商卿、锬朴翁同寓新安溪庄舍”,己酉岁为宋淳宗十六年(1189年)丙辰为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张鉴是姜夔的好友,姜夔称自己与张鉴交谊最深,“十年相处,情甚骨肉”。③
《莺声绕红楼》词序中写到:“甲寅春,平甫与予自越来吴”,甲寅即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平甫系张鉴字号。本篇是姜夔与好友张鉴由绍兴来到杭州,在西湖赏梅所作。
《卜算子》咏梅八首,专咏杭州孤山之梅,足见白石对孤山之梅是十分了解和熟悉的,是长期与梅相处的结果,同时,也是作者清高品格的真实写照。
从上述的咏梅词中我们可以看出,姜夔曾寓居在长沙、湖州、苏州、杭州、绍兴等地与范成大、张鉴等人有密切的交往,基本上反映了他漂泊游荡的生活及感情经历。
二、咏梅词显现了姜夔清雅的艺术风格
白石词风及艺术的主要特征是清雅。陈延焯指出“姜尧章词,清虚骚雅,每于伊郁中绕蕴籍,清真之劲敌,南宋一大家也。梦窗、玉田诸人,未易接武。”④张炎在《词源》中用“清空”、“骚雅”作为白石词的总评,得到了后世多数人的赞同。所谓“清空”指风格而言,关键在一个“清”字,清雅的人品,清刚的笔法,清虚的情韵;无论是咏怀、酬应、咏物,还是写恋情,都选择与“清”的情思相应的景象事物,尤其是其咏梅词,大多呈现出“以清虚为体”而空灵淡远的风格特征。如《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
人绕湘皋月坠时。斜横花树少,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谁知。东风冷,香远茜裙归。鸥去昔游非。遥怜花可可,梦依依。九疑云杳断魂啼,相思血,都沁绿筠枝。
本篇是一首咏梅词,但全篇没有出现一个“梅”字,而是处处均紧贴红梅下笔。上片起句写观梅地点、时间,一个“绕”字暗示抒情主人公在此犹豫、徘徊,若有所思若有所恋。接着化用林逋《梅花》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一名句,描写出了红梅的形象:横斜的梅枝小巧玲珑,倒影于水波如皱的溪流中。在这里,作者描写波纹用了一个“愁”字,将梅枝和波纹均着上了主人公的感彩,并且贯注全篇,含蕴耐人寻味。“一春幽事有谁知”,承接“愁”字而来,说明孤独无伴。以下写在清冷的东风中,身着红裙的少女走了,粉香渐渐嗅不到了。这里以红裙女归来喻指红梅脱落,以人写物,比喻极为精巧。白石词清雅的艺术风格,还在于他善于以诗的笔法入词,而且是以瘦硬笔法入词,以健笔写柔情,故除了清空飘逸的情致外,还善于勾勒诗意的境界,如《暗香》: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本篇以梅花为线索,通过回忆对比,抒写作者今昔之变和盛衰之感。作者落笔即追忆往昔赏梅的雅兴:“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三句拉开了广袤的时空环境,勾勒出了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境界。接着写“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进一步写采梅的动景,“不管清寒”,写出了爱梅心切,“玉人”的出现,使佳人与红萼相映生辉,境界更为高雅迷人。“何逊”以下由回忆转回当今,这里白石以何逊自拟,言如今年龄渐增,已减退了赋春风的文才。“但怪得”两句笔锋再转,想不到竹外梅花幽冷的芳香飘进华美的坐席,触发起自己的诗兴。上片由旧时的月下赏梅到与佳人凌寒采梅,再到“香冷入瑶席”,可以说是写的妙笔生花,境界优美,耐人寻味。词的下片先写江南水乡,月夜寂静,烘染氛围,次叹折梅寄远,无法送达,惟有在席间把酒浇愁:“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3]
姜夔清雅的艺术风格,在咏梅词中还表现在其修辞手法上,集中体现在他善于用典,如《疏影》: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椅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本篇与《暗香》一起被誉为姜夔词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也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咏物词。古代咏梅的诗词很多,但是,正如张炎在《词源》中所说:“诗之赋梅,唯和靖而已,世非无诗,无能与之齐驱耳。词之赋梅,唯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⑤张炎对林逋的《山园小梅》和姜夔《暗香》、《疏影》的评价是很高的。姜夔这两首词摘林逋著名诗句为词牌名,适当地提炼和化用某些与梅花有关的典故,如“有翠禽”一句,融入了赵师雄遇梅花女神醉酒醒来看见“大梅花树上有翠羽刺嘈相顾”的奇妙故事,把梅花的行影写的十分动人。整首词涉及多个掌故,作者驾驭素材非常得体,融化词中十分自然,了无痕迹。
白石词清雅的词风在语言艺术方面还表现为炼词用字上的功力。白石词的语言,可以说经过了千锤百炼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白石存词不多,却几乎都是严肃认真与精雕细刻的力作。他字字推敲,句句斟酌,一首词往往要经过多次修改,反复改动,有时还要经过声妓试唱之后才能定稿。正如汪森所云:“鄱阳姜夔出,句琢字炼。归于醇雅。”⑦正因为他刻意求工,所以他的词用字精微深细,几乎字字敲打得响。如《莺声绕红楼》:
十亩梅花作雪飞,冷香下、携手多时。两年不到断桥西,长笛为予吹。人妒垂扬柳,春风为染作仙衣。垂扬却又妒腰枝,近前舞丝丝。
精练的语言同准确的表情达意密不可分。精练又准确,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及其细微差别,从而体现出词人独到的视觉和不同与其他人的感想。再以《疏影》一词为例,在把梅花当成活的生命来加以描绘的时候,作者炼词铸句并适当运用一些领字,起到了化虚为实的作用,周济指出这首词是“以‘相逢’、‘化作’、‘莫拟’六字作骨。”⑧也就是说,这六个字在化花为人的过程中起了催化剂的作用,同时也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在对梅花的描绘上,在白石的十八首咏梅词中,可以说,各有风韵,把梅花的各个方面都写到了,如:
“苔枝缀玉”,写梅的姿态;
“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写梅的神韵和品格;
“高花未吐,暗香已远”,写早梅;
“十亩梅花作雪飞”,写晚梅;
“绿萼更横枝”,写绿萼梅;
“红萼无言耿相依”,写红萼梅;
“斜横花树少,凄愁漪”,写水边的梅;
“千树压、西湖寒碧”,写梅林;
……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都是词人对生活细致观察又善于精练准确加以表达的结果,具有新颖、独创的特色。前人也有不少咏梅的作品,如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杜甫的“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自有它们的高妙之处。但白石咏梅,却可谓细、全、准,写出了梅花的各个方面,并有清高、雅致的风韵。刘熙载在《艺概》中指出:“姜白石词幽韵冷香,令人挹之无尽。拟诸形容,在乐则琴,在花则梅也。”⑨
姜夔又是当时著名的音乐家,作词也讲究谐律。同时,他还能创制新曲。他对于音律的造诣极深,懂得利用语言本身的自然音响和节奏来表达特定的思想感情。这在他的咏梅词中也有所体现。如在《暗香》、《疏影》序词中有“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疑习之,音节谐婉”之语。词作语音的谐律与他独具一格的清刚婉丽、典雅蕴藉的词风结合得天衣无缝,杨万里称其有“裁衣缝雾之构思,敲金戛云之奇声”。⑩
三、咏梅词的文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白石词在南宋中期挺立词坛,以其独特的风格给词坛带来了新气象,这与占其词作近四分之一的咏梅词比无关系。就其咏梅词的文学价值和现实意义而言,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咏梅词与姜夔的其它词一起,形成了姜夔独特的清雅的词风,在当时婉约、豪放之外别立一宗,在南宋词坛与辛弃疾、鼎足而三,形成南宋中后期独树一帜的重要词派,直接影响了稍后的史达祖、王沂孙、张炎等人,而且还下开朱彝尊等折派词的先驱。白石咏梅姊妹篇《暗香》、《疏影》与其《扬州慢》一起,被称作为清雅词风的代表作品。白石词不仅因其艺术价值引起同时代及后世的激赏,而且在词学批评史上亦倍受瞩目。“在千年词学史上,白石词的隐显往往标志着词坛风尚的转变及人们对词体认识的变化”⑾。前人对姜夔在词史上的地位评价甚高,誉为“如盛唐之有李杜”,“文中之有昌黎(韩愈)”、“词中之圣”⑿。
2.白石咏梅词的文学价值,还在与作者表达了积极向上的思想主题。姜夔生活和创作的时代,主要在孝宗、光宗、宁宗三朝。这正是南北议和、宋金对峙阶段。当时中原分裂,北国沉沦,满目创痍。在这种政治氛围中,姜夔作为清客寒士文人,过着靠好友周济度日的漂泊生活,但他从不屈服权贵,而一贯保持着高雅的志趣、清纯的品操。正是在这种清高的人格下,他写下了大量的咏梅词,歌颂梅花,歌颂生活,寄托对美好往事的深沉怀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不乏关注国事民心的忧患意识。如《疏影》,有的研究者就指出这篇词是借咏梅暗喻宋徽宗、钦宗二帝被虏北行之事,含国家兴亡之悲。
3.白石词咏梅词的现实意义,最主要的在于它的思想教化作用。在白石咏花词中,梅最多(十八首),荷次之(两首:《惜红衣》、《念奴娇(闹红一舸)》,其余牡丹(《虞美人・赋牡丹》)、芍药(《侧犯・咏芍药》)、茉莉(《好事近・赋茉莉》),只各有一首。由此可见白石对梅花特别钟情。一方面是其与梅为近的缘故,另一方面,与其清高的人品有关。我们知道,姜夔一生未任官职,靠卖字和朋友周济为生。他过的是漂泊流浪的生活,却清高而又珍视各人人品。可以说,其咏梅词中对梅品的赞颂,实际上也是作者对自己人品的一种写真和勉励。研读其咏梅词,不仅让人回想起在寒风中迎风傲雪盛开的梅花,而且还能引起读者对高洁梅品的敬佩之情;不仅能从词人勾勒出的诗情画意的境界中获得身临其境的美的享受,而且可以使读者的心灵得以净化、情操得以陶冶,思想受到启迪,有助于培养出云水襟怀、松柏气节。这正是其咏梅词的思想教化意义之所在。
注解:
①《诚斋集》,第121页,诗题为《进退格寄张功甫姜尧章》
②《姜夔词新释辑评》,第201页
③《姜夔词新释辑评》,第231页,《姜尧章自叙》
④《姜夔词新释辑评》,第5页
⑤《姜夔词新释辑评》,第98页
⑦《姜夔词新释辑评》,第4页
⑧《姜夔词新释辑评》,第105页
⑨《姜夔词新释辑评》,第201页
⑩《宋词300首》,第258页
⑾首届中日宋词论坛网,南开大学教授赵文启文章《白石词启后之探讨》
⑿同上
参考文献:
[1] 《中国古代文学史》罗宗强等编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咏梅》是词的题目,表示作者填词的本意。《卜算子·咏梅》此词塑造了梅花俊美而坚韧不拔的形象,鼓励人们要有威武不屈的精神和革命到底的乐观主义精神。
全词运用逆向思维来立意,融合象征、拟人、衬托、比喻、夸张、对仗、顶针等手法,较完美地实现了托物言志的目的。上阕主要写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描绘梅花的美丽、积极与坚贞;下阕主要写梅花的精神风貌,表现了梅花坚强不屈、不畏寒冷,对春天充满信心和谦虚的风格。
(来源:文章屋网 )
宋代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优美的诗句,把梅花的样子深深刻在了我的心中。
梅,盛开在令人畏惧的严寒,独占枝头,她是冬天的佼佼者,以高洁,坚强来征服花的世界。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 花开得就愈精神,寒冷造就了冰肌玉骨,清雅俊秀。
白梅是那样的纯洁无瑕,墨梅是那样的高贵典雅,红梅是那样的清香浓郁,梅花所独有的那种幽香,令人陶醉。
梅,典雅,冷俏,高洁,坚贞。江山万里雪,一花天下春!冬天,看不见牡丹的富贵,百合的可人,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只有她,一朵朵小小的梅花,正义凛然地耸立在冰天雪地的严冬。她抬头挺胸,神气地吸引了整个冬季人们的目光。她不与百花争春,只在萧瑟的冬天绽放,吐露芬芳,把寒冷的冬天点缀得冷艳动人。
1、原文: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译文:驿站外断桥旁。梅花寂寞地开放、孤孤单单.无人来欣赏。黄昏里独处已够愁苦.又遭到风吹雨打而飘落四方。它花开在百花之首.却无心同百花争享春光,只任凭百花去总妒。即使花片飘落被碾作尘泥,也依然有永久的芬芳留在人间。
(来源:文章屋网 )
卜算子咏梅有《梅花》、《卜算子·咏梅》、《红梅赞》,这三首诗歌颂的对象都是梅,是南宋词人陆游创作的词,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虽终生坎坷却坚贞不屈。
《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将其作为一种精神的载体来倾情歌颂,梅花在他的笔下成为一种坚贞不屈的形象的象征。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