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节约粮食手抄报内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加强组织和制度建设,提高师生环保意识
为了实现创建省绿色学校的目标,学校成立了创建省绿色学校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后勤主任任副组长,成员由总务组、校务办、政教务、团委等有关处室的负责人组成,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创建工作,落实创建计划。
二、营造绿色氛围,优化绿色环境,创建绿色校园文化
学校建立了一林:桦树林;二区:健身休闲区、苗木繁育区;三带:红花锦带、金丝垂柳带、樱桃带;四园:草药园、果菜园、示范园、植物园。
三、绿色课程、绿色评价,保障绿色教育的深入开展
学科课程渗透。立足主渠道,注重各学科中绿色教育的内容和知识的渗透。环保教育是绿色教育的重中之重,在学科教学中所占比重最多。丰富学生环保知识是提高学生环保认识和自觉性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爱护家园的情感是绿色教育成功实施的保障。为此,学校根据各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结合学校提出的各年段绿色教育目标,对有关的教学内容进行全面规划和整合,制订了各年级绿色教育计划,在各学科中渗透绿色教学,形成庞大的学科渗透体系。例如:理科学科主要渗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空气污染、安全用火、节约用水、水的消毒、水域污染、食物链、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水土流失、地球、地理知识等。思品与社会课主要渗透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方法、行为和法律法规要求等。语文课渗透环保的情感教育,指导写好环境调查报告、环保征文、种植日记;数学课则在应用题上巧妙渗透环保的教育思想;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更以艺术的形式围绕“绿色教育主题”让学生唱、画、演、做,深受学生的欢迎。各任课教师根据学科渗透目标和要求,进行有机的学科环境教育渗透,全方位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加强了学生的环保行为,大大增强了绿色教育的力度。
校本课程强化。根据我校的特点,我们以热爱家乡、环境教育为主题,自编《家乡在我心中》和《实用种养技术》校本教材,为我校绿色教育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效措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支撑。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与班队课相结合,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在年级组老师的精心安排下,定期活动,定期展示。活动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寓教于乐,寓教于玩,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热情。
四、开展创意活动,倡导绿色实践
创意活动,倡导实践,突出实效,班团队活动为创绿增添精彩。活动是提高绿色教育实效性,增强师生全员参与绿色教育的最有效形式。学校以绿色教育为核心,开展一系列切实有效、令人难忘的活动。
1.植绿护绿行动
学校开辟了劳动实践基地,制定了实践基地轮值表,学生轮流到指定区域进行种植护理等活动,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习到蔬菜的栽种技术。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共同栽树种花,美化校园,还给校园花木都挂上了牌,学校相应发起了“认认我校的植物”等活动,这些活动通过学生亲手种植,亲自参与实践,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品尝到了成功的乐趣,增强了我校绿色教育的实效性。
2.环保活动
在校团委和少先队的精心组织和策划下,全校学生开展了“3・12植树节”“6・5世界环境日活动”等环保系列活动、环保讲座、环保调查、环保填报、环保手抄报等活动。尤其是春秋时节,学校组织学生以标语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不烧秸秆,保护环境,人人参与,激发了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环保的热情,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提高了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
3.节约行动
【关键词】思想品德;农村;中学生;文明素养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形势也在发生着变化。党的十提出了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广州城市建设的东进战略,都为本市农村地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农村中学生是未来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文明素养水平关系到农村城镇化这一战略目标的顺利。作为本市的一间农村中学,深感责任重大。近几年来,本校重视学生的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并以《农村中学生文明素养与行为研究》作为研究课题,2012年5月该课题获得了增城市德育研究会的立项批准,两年来,课题组以本校学生为主要研究取样对象,同时也参考了本市其它同类学校的相关数据,通过问卷、观察、走访、实地调查等方式,按计划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实践活动,本文是其中一个研究成果。
一、当前农村中学生文明素养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农村中学生虽然身居在落后的农村,但他们崇尚文明,向往文明,大部分人具有一定的文明意识和观念,具有初步的文明礼仪常识;有一定的资源环境意识,能爱护校园环境;绝大部分学生具有规则意识和法制意识,能自觉遵纪守法。但是,由于受到社会环境、后天教育、以及农村旧有生活习俗的影响,农村中学生的文明素养存在着多种问题。
1、文明礼貌没有落实到日常的具体行动。表现在:平时遇见老师见面,有30%的人不主动向老师打招呼;在语言文明方面,有12%的人经常讲粗言烂语,甚至用当地农村的土话来骂人;课后能用普通话进行交流的人不到10%。在衣着方面,有17%的人经常不按学校要求穿校服,有12%的人经常穿拖鞋进课室(个别人还有光赤脚的习惯),有6%的人经常穿着奇装异服。
2、卫生意识不强。不注意个人卫生,有5%的人经常穿着脏衣服,有10%的人经常直接饮用水龙头的自来水,少数人有生吃蔬菜(甚至鱼肉片)的习惯。在公共卫生方面,约15%的人有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的习惯,有少数人在卫生间大便时仍用报纸或废试卷纸来当卫生纸用,个别人还有在室外偏僻的树林、花草丛间随地大小便的习惯。
3、缺乏正确的生命观、生态观。不爱护动物植物,有少数男生用自制的弹弓射落树上的小鸟,然后将它们剥毛;看到校园草地花丛间的蝴蝶、青蜓、昆虫等小动物时也要设法将它们弄死;有13%的人经常横穿绿化草地,或在草地上玩耍;搞环境卫生时,有些人习惯将树下的绿化草铲除掉。
4、节约意识和观念不强。每天放学后都有个别课室未关灯或风扇,学校厨房外供学生淘米用的一排水龙头经常流着自来水,在学生宿舍,有20%的卫生间的水龙头经常处在开着状态。有30%的内宿男生每餐都有剩饭的习惯(他们认为这并不浪费,因为吃不完可以拿来喂狗、喂鸡等)。
5、在媒介素养方面,大部分学生缺乏基本的媒介常识。订阅有报纸、杂志的家庭不到8%,家庭电脑普及率不到20%,而且在这些家庭中,大部分家长都不懂使用电脑,而是任由其子女使用,加上农村地区疏于对营业性网吧的管理,大部分学生都是到一些无牌无证的黑网吧上网,上网行为得不到正确的指导。
二、当前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存在的弊端
造成当前农村中学生的文明素养总体水平低的原因很多,但作为学校德育主要阵地的思想品德课,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前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存在主要的问题有:
1、考试与评价制度方面的问题。素质教育喊了近二十年,但应试教育的阴影始终挥之不去(这种状况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的中学都普遍存在)。在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下,升学成绩成为上级教育部门评价学校办学质量的最重要指标,学校只看重考试分数,“考到高分就成为三好学生”,“政治成绩好,就成为文明之星”。对学生的操行评价,也以考试成绩来排序,例如,对考试分数高的前20%,一概给予“优秀”。这样,学生只顾记牢知识考好试,而不注意行为表现,不重视道德实践。由于重视知识、轻视能力、忽视觉悟,“知”与“行”脱节或“知”而“不行”,出现了“三好学生参与打群架”、“文明之星穿奇装异服”的现象。
2、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背离教育目标。在课堂上,教师基于考试压力,将思想品德课变成一门纯政治理论学科来教,在教学中只强调学生死记硬背书中的概念、原理,而忽视引导学生探究获取知识的方法与过程,忽视情感体验和实践,整个教学过程单纯的变为“老师讲、学生听、课后记、考试测”。而作为第一目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被完全忽略了。学生死记硬背书中的知识点,死啃其理论逻辑。一堂思想品德课,教师从头到尾都在忙于知识的灌输,而“无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行为养成教育。这样的教学严重偏离了思想品德课的目标。
三、在思品课教学中提高农村中学生文明素养的策略
面对当前农村中学生的文明素养水平和当前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必须通过教学改革,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对策。
1、争取上级和学校的支持,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将水平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结合起来,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重视运用发展性评价学生,将自我评价、同伴互评、教师评价综合起来运用。在考核方式上,要改变单纯用纸笔考试考核学生知识积累和应试能力的做法,应把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撰写小论文和调查报告、书面考核和行为表现考评结合起来,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内化为观念,外化为行为。
2、政治教师要加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要采用有效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热情,摆脱学生被消极“灌输”的状态,让学生参与实践,进行自我感悟和自我教育。要寓教育于教学之中,通过知识教学的手段达成思想教育的目的。课堂上,教师应淡化理论逻辑,不应作过多抽象理论的说教,应重视生活逻辑的构建,根据教学要求设置教育情境,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3、充分挖掘思想品德教材中有关文明素养教育的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
(1)结合八年级上册第七课的教学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教育学生做到语言文明。在校园内外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不讲粗言烂语,开展“校园文明礼仪提示语征集”活动,举行“校园礼貌用语”演讲比赛。教育学生要真诚待人、做到举止文明、仪表端庄,不穿奇装异服,科学制订“文明礼仪之星”的评选标准,将自我推荐、学生评、教师评三者结合起来。学生制订“文明礼
仪我能行”学习目标和计划,提高学生自我约束能力。
(2)结合七年级第三课“珍爱生命”加强生命观生态观教育,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尊重生命,与世界上其它生命和谐相处,自觉保护野生动物和植物,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不踩踏花草。举行“爱我校园”绿化美化活动,建立“爱护野生动植物”学生相互监督机制,自觉同踩踏花草和伤害小动物的行为作斗争。
(3)结合九年级第四、第九课的教学进行环境资源教育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行动。节约粮食,节约用水、用电,不随地吐痰,讲究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不乱扔垃圾,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在班内开展“节约、环保之星”评选,配合学校开展“节约、环保先进班”评选。
(4)结合九年级第一、二、十课的教学加强责任意识教育。使学生明确自己在家里、学校、社会应承担的各种责任,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教育学生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乐于助人,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每人做一份“我的角色、我的责任”为主题的手抄报,并举办手抄报展览。
(5)结合九年级第五、八课、八年级上册第十课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正确认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和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传统美德。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指导学生在课余时间练好一门书法,学好一门民族乐器,每个寒暑假读一本中国文学名著。自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