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访交流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家访;“传统+现代”;策略
家访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是维系教师、家长、学生的纽带。教师家访在学校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教师与家长的联系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电话、短信、QQ、微信等渐渐取代了传统的进家入户式的上门家访。虽然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可以快速便捷的与家长取得联系,但是冰冷的电波始终无法取代有温度、有情感的上门家访。2016年丽水市教育局着力于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着眼于补短板、聚合力、谋发展,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全面系统地开展“进家入户携手育人万师访万家”的大家访活动,通过“传统+现代”的家访,搭建起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提升家校关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合力。
一、家访开展现状
自从大家访工作开展以来,丽水各地各校都在全面铺开,实现“全员参与、全生覆盖、全程跟踪”,到目前为止,教师参与家访率达到100%,学生被访率也达到了80%以上,家访已经在全面推行。
家访目的性明确,准备充分。教师在家访之前,精心准备个性化家访方案,增强家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新生和七类学生重点关注。七学生是指:一是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二是学习困难的学生;三是思想和学业上有重大变化的学生;四是留守儿童或单亲家庭的学生;五是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庭学生;六是残疾学生;七是突发重大变故家庭的学生。
家访有特色化。每个学校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编制《家访工作手册》,及时记录家访相关情况。包括家庭基本情况、父母的关系、健康状况及工作性质,家庭经济情况、住房情况,家庭周边邻里的素质等等。进家入户式的家访让教师走进学生的家庭,切身感受学生真实的成长环境、家庭氛围,让教师多角度去了解、认同学生,理解学生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方案。教师和家长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可以深入地讨论教育方法的细节、孩子的表现,使教师和家长都能获得巨大的信息,做到信息通畅。
二、家访存在的问题
经过一年多的家访,各校的家访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是存在一定问题。
第一,家访存在死角。虽然在大家访工作要求中提出学生受访率要达到100%,但是由于部分学生家庭偏远,或者由于父母长年在外工作,难以实现面对面的家访。
第二,家访深度不够。目前的家访还是停留在进家入户走访式,深层次对家庭和学生情况的了解还不够,而且家访系统化程度不够,还是零散的点式,家访作为常态化的工作还没有形成长效机制。
第三,家访成果发挥不充分。在家访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背后的故事,而家访组没有及时进行总结和提炼,没有形成家访的成果,并发挥它的作用。
第四,“传统+现代”的结合有待加强。家访仍局限于一般意义上的走访,没有很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传统家访。
三、提升家访效果的策略
1.拓宽家访渠道
利用各种通讯手段与家长实现“面对面”的交流,对于部分家庭偏远或者父母常年在外工作的学生来说,教师应当利用各种通讯方式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当下,多媒体通讯手段丰富,有QQ、微信和e-mail等,教师可以利用视频与家长“面对面”进行交流沟通,实现无边界家访。在家访的安排上,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家访,除了可以利用周末和假期的时间,还可以进行考前访、考后访、节日访;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家访,比如心理访、帮扶访等。
2.加强家访深度
教师应当在家访前做好充分准备,列出家访事项。在家访的过程中,尽可能的要交流充分,做好家访记录工作,最好要拍些视频或照片留底。除了把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反馈给家长外,还要把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制度、安全教育等方面内容对家长进行宣传,让家长了解学校、支持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3.总结家访成果
在完成家访后,教师应当进行总结。把家访过程中的记录或视频、照片,进行归纳分类,收集典型案例及感人故事,编制《家访案例》《家访故事》等与家访有关的系列专著,及时总结家访经验,以供其他教师参考借鉴。家访可以根据各校的特色,把家访课程化,形成特色教材。
4.探索“互联网+”家访模式
为了进一步完善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学校教育为中心,以社会教育为依托,三位一体教育网络,优化和谐、高效、优质、可持续发展的育人环境和教育体系。作为农村班主任的我要发挥好学校、家庭、社会的纽带作用,让这三者紧紧联系在一起,形成教育发展的活力,才是教育孩子最理想的模式。那么我们究竟怎样走好这条路呢?在我近几年家访中,慢慢摸索了一套较为可行的方法。
一、家访前的准备工作
1、建立家访学生档案。
把学生家庭情况详细地记录下来。如:家访对象所处的村落、家长姓名、联系方式、是否外出打工、家庭经济状况、邻里关系状况等。所带的东西是:学生的作业本、试卷,还有让家长参与学习教育的主题宣传材料等。并且要熟知学生在校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近期考试的成绩。
2、做好学期或学年家访计划。
每学期的开学,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情况,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划出不同的层次,确定家访的日期和家长交谈的问题及问题的设想,做好学期或学年的家访计划,部分学生根据其家访后的表现,确定第二次甚至更多次的家访日程及问题,对每一位学生至少每期家访一次。
3、家访目的的确定。
班主任的每次“家访”目的都有不同,侧重点也是不同的,如:学习情况,纪律情况,劳动情况;因此在有限的“家访”时间内必须精心组织谈话内容,达到“家访”的目的。对一次综合性家访应分清主次。对目的比较单纯的“家访”则可开门见山,提出话题。
二、访中有效,注意问题。
1、家访路线的安排。
因为农村地形较复杂,就我班实际情况说,辖区内有连绵起伏的山峰,班中的学生大多数是来自己的大山深处,教师家访常望路兴叹。而地势较低的村道同样也不太好走,再加上农村盛行的养狗看家的习惯,致使家访之路愈加困难。如果要走遍1个村,要用二三天时间。因此我根据学生家庭住址把班中的学生分成几大片,每次就走访一个片的学生,这样可以节约大半时间。
2、家访谈话的艺术。
⑴投家长所好。每次到学生家中,我总是先将房厝外面转一圈,进入屋内再从上到下观察一番。如何开场,心中就有底了。我先赞房主人盖得漂亮,如果在城里,这样的房子至少得花上百万。如果遇到清寒的家庭,那就先说主人屋子的摆设很到位、很整洁,主人很会收拾。遇到手工活带回家的,我就夸主人很勤快,把活儿都带回家……这样,先入为主的称赞,没有一个学生家长不高兴的,之后的交流就顺畅了。
⑵不在家长面前说学生的短处。这是家访的大忌。在农村,人们对教师家访常认定为“孩子在学校肯定又出事了”。家长对家访本来就有看法,如果再把家访演变成告状,肯定会搞砸,弄不好还会起不必要的纠纷。相反,如果我们能用上“学习成绩提高了,学生间关系融洽了,听课注意了等等”这些都可以在家访时讲;而什么“考不及格了,跟同学打架了,作业又没完成了。”这些是不能直说的,要看场合,要顾及家长的感受。对于在校表现确实差的学生,与家长的交流更不能一味的盯住缺点错误,适时的表扬鼓励是挽救学生的最好方式。
⑶放低架子跟家长商谈,以建议口吻代替强硬语调。农村学生家长虽然普遍学历较低,视野较窄,但对孩子的学习状况还是较关注的,特别是近年来独生子女多了,家长对孩子的疼爱也更倾心了。老师家访时说的话就应少一点“应该”“必须”“一定”之类的词汇,多一点“你认为…行吗?”“我想…可以吗?”这样的商量口气,拉近与家长的谈话距离。合理化的建议肯定会得到家长的举双手欢迎。
3、提供家庭教育的方法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与延伸。在农村,家庭教育却是一大薄弱环节,最主要的是方法上的问题。而家访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途径之一。每位教师应做足功课,因人而异,制定适合每位学生的家教方案,利用家访的机会交与家长参考。
每位家访教师应讲清其重要意义,让家庭教育也成为家长的必修“农活”,最大限度的扭转家长认为孩子“读不读书一个样,反正念不好书,回家还有农活干”、“不要欺负人,也不要让人欺负”等等这样不正确的观念。
4、跟家长必说的几句话
家访时间毕竟有限,但几句话是必须讲的―― “让孩子到室外走走,别让孩子累着” 这是说给品学兼优的学生家长听的。要让家长知道,适当的给予孩子玩的时间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家访永恒的话题。“合理安排好学习时间和课外活动时间,多与师生交流探讨,学习成绩肯定能提高的”对于中等生,就应给予方法上的具体指导,对症下药,给家长以促孩子上进的力量。“孩子其实也不笨,只要多鼓励、多跟学习好的同学看齐,进步是迟早的事”对待双差生,教育应有耐心,本身这部分学生的家长最怕老师谈成绩,家访时应尽量避开它,毕竟这部分学生在短时间内是较难得到改观的,可以讲一些诸如替同学扫地,有礼貌等良好行为方面的事,提升家长信心。
三、访后记录、写好总结。
1、家访记录。
做好家访记录有助于帮助教师记住每次家访解决的问题,避免重复劳动和再次家访时重复交谈,也有助于观察学生通过家访后各方面的表现是否有进步,以此确定本学期是否需要再次家访。
2、写好总结。
家访一直以来都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是学校和家长之间联系的纽带。通过家访老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家表现,日常行为,家庭教育,学习环境,学习习惯等等,为共同教育好学生做好预备工作;家长也能了解到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了解学校的教育方针,学校的常规,更有效地配合学校做好各项教育工作。这样学生能够在学校和家庭里受到应有的关心和指导,家长们放心,学校的教学工作也能够得心应手。
老师面对面家访,家长对我的做法表示了极大的热情,那真诚的话语足以让我把调皮学生的不满抛在脑后。谈话中我能深切的感受到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以及那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每个人都有两面性,同一个人在学校和在家里表现可能完全不同,加之现在的学生他们不愿意与父母多交流,说实话,很多家长也并非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想什么。通过交谈家长能够很好的了解学生在校的基本情况,对于自己孩子的不足之处,家长都能够正确认识,知道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方法不是很妥,但又不知道怎么办?希望老师在这方面多多给予指导。家长的这一明确态度让我感到欣慰,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农村的家长不多重视孩子的教育,现在看来并非如此,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能自食其力,能独立生活就够了,并非有太大的期望,但我相信他们对孩子的一片心都是一样的,可怜天下父母心!
通过家访,我收获颇多。有效的家访有助于加强学校和学生家庭的互动,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也能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工作,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1、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家访的重要性。使家访真正发挥沟通作用,通过家访同家长交流情况和意见,统一认识,既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工作,又帮助家长改进家庭教育,从而能形成教育合力。
2、家访的目的是通过和家长充分沟通,共同帮助学生进步。家访时应当首先肯定孩子在校取得了哪些进步,然后再指出不足之处,提出合理建议,希望获得家长的配合,这样家访的气氛会比较融洽,家长比较容易接受,孩子也会消除恐惧心理,愿意改正缺点,增强进步的信心。
3、家访应有准备的进行。应针对学生的情况具体分析,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性建议,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共同帮助学生解决难点。
4、家访应注意反馈。在家访过程当中要察颜观色,注意家长和学生的反应,斟酌谈话内容和措辞。在家访后更要留心观察学生变化,检验家访的效果。
一、活动主题
践行师德、携手育人
二、工作目标
“课外访万家”活动,实现“两个全参与”,即所有中小学校全部参与、所有的教师全部参与。教师家访以实地走访为主要形式,班级家访以班主任为主,其它科任教师都要参加,覆盖全部学生家庭。学校所在县(市、区)域内学生家庭采用实地家访的形式,县(市、区)域外的学生家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话、信函等辅助形式进行。通过家访,增进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理解,增强育人意识、责任意识,共促教育和谐发展。
三、活动任务
1、了解学生家庭基本状况和在家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
2、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及表现,与家长共同探讨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措施和方法,发现好的家庭教育典型;
3、对家长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赢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4、宣传有关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生理、安全等方面与知识;
5、听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四、活动要求
家访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突出重点,做到“六回访”;要落实家访内容,做到“六必进”;要讲求实效,做到“六知道”;要遵守纪律,做到“六不准”。
一是实行“六回访”。即生活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家庭,学习困难的学生家庭,留守儿童家庭(单亲家庭),思想、学业上有重大变化的学生家庭,进城务工子女家庭,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家庭,在此次实地走访的基础上,建立跟踪回访制度。
二是实施“六必进”。即教育的政策措施进家庭,贫困生资助方案进家庭,学困生转化措施进家庭,家庭教育指导进家庭,心理生理健康辅导进家庭,教师个性化关爱进家庭。
三是做到“六知道”。学生知道教师家访的目的和意义,家长知道学生在校学习表现情况,家长知道学生的任课教师情况,教师知道学生的家庭情况成长环境,教师知道家长对孩子的希望和期盼,学校知道家访收集的家长意见和建议。
四是坚持“六不准”:不准要求家长安排车辆接送,不准借家访名义向家长提出任何私人要求,不准收受家长馈赠的钱、物,不准接受家长的吃请和报销开支,不准参与家长组织的娱乐消费活动,不准利用知悉或者掌握的招考等教育信息向家长谋取利益或以家访名义进行有偿家教。
五、活动安排
建立家访长效机制,开展教师全员定期家访活动,每学期每个学生家庭实地走访一次。今年集中家访活动为期6个月,从2011年6月中旬开始,至12月底结束。集中家访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6月下旬)
组织动员。6月下旬,省教育厅召开动员大会,进行工作部署。各市(州)、县(市、区)教育局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具体活动方案,学校组织实施。
分级培训。县(市、区)教育局要开展校长培训,学校要抓好班子成员、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培训,明确家访活动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和要求。
(二)推进实施阶段(7月-11月)
1、摸清信息。7月上旬,收录学生地址、家庭情况、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进行分类整理。拟定班级家访计划。
2、明确任务。7月中旬,学校结合实际,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职责,分解工作任务。制订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活动。
3、开展家访。家访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班主任工作和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家访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带头家访,科任教师全员参与。家访后,对学生家庭状况、校内校外表现进行对比分析,对学生心理状况进行评估,认真填写《家访手记》(样式见附件)。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建立学生家访档案。家访活动结束后,每个家访的教师要写出一份家访情况报告。
(三)总结表彰阶段(12月)
1、工作总结。12月1日至10日,各校对集中家访活动进行自查总结,整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分析社会家庭育人的特点,提出改进教育方式的意见和建议,并撰写总结报告报县(市、区)教育局。
2、活动考评。12月11日-25日,各市(州)教育局对县(市、区)教育局家访活动组织开展情况、县(市、区)教育局对各中小学教师开展家访活动情况进行考评、总结。市(州)教育局将工作总结报省教育厅。考评情况将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年度目标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3、表彰奖励。各市(州)、县(市、区)要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表彰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省教育厅将结合对市州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考核,对家访工作组织得力、成效明显的市(州)教育局进行表彰。
六、组织管理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各学校要充分认识家访工作的重要性,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一级抓一级,责任落实到人的工作机制。各市、县教育局要在广大教师中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并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校长要切实负起组织和督查责任,因校制宜,抓好方案制定和组织实施,带头参加家访活动,使家访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有序推进。
2、增强工作针对性,确保活动成效。家访前,教师要精心准备个性化家访方案,切实增强家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学生要以正面肯定、积极鼓励为主。家访后,教师要对家访中发现和掌握的情况分门别类地加以梳理,教师间要做好学生信息的交流与沟通,使学校教育更具针对性。同时,做好家访信息的保管工作,注意保护学生及家庭隐私。
3、强化考核环节,建立长效机制。各校要将家访工作情况列入教师师德档案和业务档案,并作为教师师德考评、绩效考核以及评优、晋级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优秀教师、荆楚师德楷模、十佳班主任评选的重要依据。要注意积累有关活动资料,形成家访工作档案,建立和健全家访登记、考核、回访等制度,不断完善家访工作的方式方法,在总结本次“课外访万家”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建立长效机制,将教师家访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4、重视家长意见,提高办学质量。各地各学校要在“课外访万家”活动中注意收集、整理家长、社会对学校办学、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意见的建议,结合学校实际,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与解决办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为学生成长负责、为学生发展服务、为学生一生奠基为宗旨,以加强学校教育工作者与家长的沟通、形成教育合力为出发点,以营造和谐、高效、优质、可持续发展的育人环境和教育体系为目的,着力打造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学校教育为中心,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目标一致、内容衔接、功能互补、和谐互动的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形成对学生全方面了解,全员化管理,全方位育人的格局,畅通教育渠道,拓宽育人路子,建立密切、融洽、信赖的家校关系和师生关系,促进各类学生健康和谐发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益的大幅攀升。
二、活动目标
1、建立家校联系机制。通过家访,加强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的联系,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家校联系制度和考核制度,构建规范有序的家校联系新体系。
2、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通过家访,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表现,尤其是了解学生的优点、潜力、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思想、心理等方面的表现,使教师了解各类学生的家庭状况和成长环境,从而做到家校互动,让学生树立新目标,扬起自信风帆,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进步。
3、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通过家访,宣传家庭教育思想,宣传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质量观、对学校和教师以及学生的新要求,宣传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让全社会认识教育、理解教育、尊重教育、支持教育。
4、树立优良的教育形象。通过家访,进一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教师服务意识,提高教师育人水平,树立优良教育形象。
三、原则、对象和人员
活动原则:广泛参与,形式多样,注重实效。
访问对象:学校的所有学生,重点是贫困生、单亲生、留守子女、学困生、
身体或心理有疾患的学生以及在我校就读的外籍学生和上一次未访到的学生。
参与活动的人员:班主任、全体教师。
四、活动内容
1、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成长环境、在家表现、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等;了解学生的作业布置、作业量、时间安排、完成质量,并征求家长意见;了解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
2、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在校表现,与家长一起交流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共商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措施和方法,共享科学的人才观、质量观和价值观。
3、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尤其是宣传素质教育的要义、原则、方法和要求以及采取的对策。
4、了解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帮扶、辅导(含心理辅导和学习辅导)和其他助学措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鼓励他们积极上进、健康成长。
5、讲解有关学生安全教育知识,督促家长或监护人教育学生增强安全防范意识。讲解文明上网知识,结合教育部要求开展的中小学网络道德教育,引导监督学生文明上网。
6、征求家长对学校及教育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五、家访形式
1、登门访问:原则上以班主任和骨干教师为主,全体教师参与,学校领导干部参与,分组、分片、包班、包人的办法进行。
2、电话沟通:通过电话直接与家长交流、沟通。
3、暑假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4、信息传递:利用校讯通、互联网等现代通讯工具或书信形式传递相关信息。
5、家长到校交流:包括班主任有针对性地召集个别家长或部分家长到校、几位任课教师一起召集个别家长或部分家长到校进行面对面交流。
6、家长报告会:学校、年级或班级协作组组织召开家长报告会、家长经验交流会等会议。
7、学校走访:以学校为单位,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个别特殊家庭进行走访。
六、活动要求
1是精心组织。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分组、分片,包班、包人的办法,到学生家庭走访。全体教师,明确家访活动的目的、意义、家访内容、方式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应该达到的效果等。访问前,学校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校讯通等方式与家长沟通,做好访问前的准备工作。要保证访问面,重点是寒假未访问到的家庭,和特殊学生,暑假争取全部家访一遍,今年暑假家访不到的必须电话回访,做到能访则访,实地家访数量不低于班级人数的四分之一,其余的必须电话访问到位。
2是注重实效。家访时,要真心诚意为家长释疑解惑,帮助家长解决一些家庭教育问题,做“家长的贴心人”。要注重方式方法,采取“探望性家访”、“鼓励性家访”、“开导性家访”、“帮扶式家访”等多种方法,进一步提高家访质量。要注重针对性,对不同情况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访问形式。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多鼓励、多赞赏、多倾听、多探讨,创设和谐氛围,切忌告状式家访。要通过家访,真正了解学生,切实帮助学生,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家访前,要做好充分准备,要以书面的形式,对每个学生的优点、潜力、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思想、心理等给家长进行一一表述,从关心、爱护和鼓励学生的角度出发,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纪律和思想品德等情况,让家长真实、全面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同时,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环境等,了解学生完成家庭作业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注意获取真实信息。对在家和学校发现的问题,要与家长共同商讨解决的方法,并进一步探讨家校合作的方式。通过家访让学生学有信心、学有目标、学有方法,激发起家长培养孩子的信心和热情,赢得对教育的理解和支持,确保家访的实效。
3是建立档案。进行家访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策划好家访的重点内容,设立《家访档案》,记录学生家庭信息,认真分析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影响。访后要及时做好记录,认真总结家访工作经验,对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专门研究,拿出整改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教师要写好家访活动调查报告和教育反思、心得体会。学校将对调查报告或心得体会进行评比,择优上报表彰,市教育局将评选优秀者在全市推广。
4是做好跟踪。家访后,教师要做好与家长的后续联系工作,及时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发展变化,在《家访档案》上做好回访记录,加强过程监控,强化跟踪指导,做好补救工作。
5是树立形象。家访前,要与家长预约。家访时,要树立和维护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对待家长的态度要诚恳,以赢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虚心接受家长的正确意见,及时向学校领导反映家长对学校及教育部门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改进学校工作。
6是严肃纪律。家访期间,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接受家长宴请或馈赠的任何礼物,一经发现有违规违纪现象,由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按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7是高度注意安全。家访期间,要把安全放在首位,采取各种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家访活动顺利进行。
8是严格督查,严防流于形式。对活动开展情况教育局将派出巡视组进行抽访,深入学生家中进行抽查式家访,对干部教师的家访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组织不力、流于形式的教师,进行通报批评。学校也将派包级部领导深入各村抽查,并将结果纳入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