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描写荷花的诗

描写荷花的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描写荷花的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描写荷花的诗

描写荷花的诗范文第1篇

描写花的成语

1、繁花似锦:繁:多而且茂盛。锦:织有彩色花纹的锦缎。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像富丽多彩的锦缎。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

2、花簇锦攒:形容五色缤纷、繁盛艳丽的景象。

3、百花争妍:妍,美、艳。形容繁华盛开,生气勃勃的景象。

4、恨紫怨红:紫、红:紫色和红色的花,这里泛指各种颜色的鲜花。各种各样的花竞相开放,让人心烦意恨。形容花姿引起人的伤感。

5、含苞待放:形容花朵将要开放时的形态。也比喻将成年的少女。

6、阶柳庭花:阶:台阶;庭:庭院。台阶前的垂柳,庭院中的鲜花。指美好的庭院景致。

7、百花争艳:各种花草树木竞相开放出艳丽的花朵。

8、似玉如花:似:似乎,好像。像美玉和鲜花那样美好。形容女子姿容美艳。

9、花朝月夕: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旧时也特指农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10、簇锦团花:簇:聚成团。锦:有花纹的丝织品。形容五色缤纷,繁华艳丽的景象。

11、百花齐放: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

12、万紫千红: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13、花辰月夕: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14、万草千花:无数种小草和鲜花。指花草种类繁多,不计其数。

15、姹紫嫣红:姹、嫣:娇艳。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

16、花飞蝶舞:鲜花和蝴蝶随风起舞、飘飞。比喻年轻女子的走路姿势柔美轻盈。

17、柳暗花明: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18、文如春华:华:同“花”。文章词藻像春天盛开的鲜花争奇斗艳。形容文章词汇丰富华丽。

19、遍地开花:比喻好的事物到处涌现或普遍发展。

20、百花凋零:百:表示多;凋零:凋残衰落。各种各样的鲜花都凋残衰落了。形容秋霜严酷,触目伤怀的情景。

21、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烹:煮;着:附着。用炽烈的大火煮油脂,把鲜花附着在织锦止。比喻好上加好。也形容更加热闹,更有排场。

描写花的诗句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陶渊明《过故人庄》

2、“秋丝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

3、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郑思肖《寒菊》

4、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夜喜雨》

5、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6、到重阳日,还来就.孟浩然——《过故人庄》

7、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8、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寒菊》

9、要人夸好颜色,要留清气满乾坤。——王勉《墨梅》

10、满地芦花和我老,归家燕子傍谁飞。——《金陵驿》

11、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寓意》

1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13、过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诗客断知闻。恰如退士垂车后,势利交亲不到门。——范曾大《重阳后三首》

14、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除夜自石归湖苕溪》

15、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

16、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题"--《红楼梦》

17、“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18、“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采桑子·重阳》

19、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二首》

20、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

21、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鬃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郑谷《菊》

2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23、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由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朱淑真《黄花》

24、待到重阳日,还来就。——孟浩然《过故人庄》

2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26、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7、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不须多——王安石《咏石榴花》

28、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道《临平道中》

29、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刘克庄《菊》

30、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范曾大《重阳后三首》

3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2、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33、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

34、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5、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36、瘦菊依阶砌,檐深承露难。莫言根蒂弱,翻足奈秋寒。——陈佩《瘦菊为小婢作》

37、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

38、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杜甫《登楼》

描写荷花的诗范文第2篇

我国栽培荷花的历史悠久。在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就发现有荷花的花粉化石;6000年前“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碳化莲子;而云冈、龙门、敦煌石窟中的壁画和雕像中常有“莲花化生”之形象。古时还将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定为“荷花生日”。而荷花在我国古代大量的诗歌典籍中更是不胜枚举。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彼泽之彼,有蒲与荷”的诗句。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更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之句。唐代诗人王昌龄又以“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吟咏荷花。

千百年来,无论是文人雅客,还是黎民百姓,都对荷花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人们讴歌荷花,与荷花产生了解不开的文化情缘。

唐代诗人李白曾以荷花表达爱情,作诗《折荷有赠》云:“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荷花还被赋予了许多神话色彩。因而,在许多神话传说中,都是描写仙女手持芙蓉,脚踏祥云。李白《古风》诗云:“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就是描写仙女手中拿着荷花,凌空虚步,飞升太空,虹霓般的衣裳拖着宽逸的飘带,反映出了诗人对荷花的美好情感。

民间百姓则从荷花的“百节疏通,万窍玲珑,亭亭物华”(《群芳谱》)中悟出生命力之所在,那就是要“通”,通则畅。莲花中有并蒂莲,故常见有描绘两朵莲花生于一藕的吉祥图案,象征夫妻灵犀相通。如喜联:红妆带绾同心结,碧沼花开并蒂莲。又因荷花的荷与“和”谐音,所以画荷花与盒子的纹图,就表示“和合”。“和”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我国传统的养生文化中一贯重视天人合一,内外统一。“和”既是和睦、融洽的环境,又是人内在修身养性的需要。

赏荷,又让许多文人品出一种道德的完善,精神的高洁,那就是为官清廉,为人正直,出淤泥而不染。其流传之久远与影响之广泛当数周敦颐爱莲的故事:

周敦颐,字茂叔,生于北宋中叶,曾为朝廷命官。他办案公平,不畏权贵,深得民心。有一囚犯罪不当死,但酷吏王逵却欲深治。王逵凶悍一时,众人莫敢与争。这时,恰逢周敦颐到任,他独身前往,与王逵争辩。王逵不听,周敦颐大怒,摔掉手版,愤然说道:“如此尚可仕乎?”言罢,欲弃官归家。王逵见周敦颐态度坚决,只得重新判案。后来,周敦颐升任广东转运判官时不辞劳苦,四方巡行视察,亲自提典刑狱,纠正错案,以洗冤泽物为己任,被广东百姓誉为清官。

周敦颐因为积劳成疾,晚年辞官归家,在庐山莲花峰下养病。他的住所四周塘泽相连,山青水秀。清澈的水面上,朵朵莲花,轩然昂首;片片荷叶,孤傲超然。周敦颐喜爱荷花的风格,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爱莲说》,来表达自己秉直不阿的性格和宁折不屈的骨气。

周敦颐所赞美的莲花,正是他自己性格的写照。亦表达了其不甘于与污水同流,耿直正派的为人。“周敦颐爱莲”从此成为美谈。《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更被人们誉为警句,流传后世。

莲花在佛教中更被赋予了神圣的意义。如僧人居“莲房”,坐“莲台”,供“莲龛”,穿“莲花衣”,念“《莲经》”,甚至佛家境界可简称为“莲界”。由此我们便可窥见莲(荷)花与佛家结缘之深了。

中国是荷花的故乡。荷花的种子――莲子寿命之长是令人惊叹的。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辽宁省新金县泡子村曾发现古代莲子(或叫化石莲子),经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运用C14(碳14)科学方法测定,在地下已埋藏大约950年。经播种发芽率仍然很高,所得植株被称为“古代莲”,其形态特征与现代荷花相似,经交换寄出国外,以其寿命之长曾引起国际植物学界的浓厚兴趣。

祖国医学认为,荷花性凉味苦甘,有活血、止血、祛湿除风之功,可用于治疗跌损呕血、水泡湿疮等病症,且其功用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一段称颂莲藕的文字,亦写得惟妙惟肖,读来韵味深长:

“莲立于淤泥,而不为泥染;居于水中,而不为水浸。根、茎、花、实,凡品难同。清净济用,群美兼得……医家取为服食,百病可却。盖莲之味甘气温而性啬,禀清芳之气,得稼穑之味,乃脾之果也。”

我国人民何时开始食用荷花,还没有足够的资料能加以佐证,但我们至少可以说,荷花在慈禧的那个年代就已是宫廷中的“御用食品”了。因为慈禧身边的女官德龄在其所著的《御香缥缈录》中曾有这样的记述:

“荷花的花瓣也是太后爱吃的一种东西,在夏季里,常教御膳房里采了许多新鲜的荷花,摘下它们最完整的瓣来,浸在用鸡子调和的面粉里,分为甜咸两种,加些鸡汤或精糖一片片地放在油锅里炸透,做成一种极适口的小食。”

描写荷花的诗范文第3篇

作者的代表作《荷花淀》营养了我们这一代人,从学习《荷花淀》到教学《荷花淀》,我都十分钟情于文中映日的荷花、田田的荷叶、幽幽的怡人清香。置身于孙犁的荷花淀,仿佛置身于一个水乡世界,它的景点之多之美让人忘记了个别景点的多少或存在。在教学中,一个学生的质疑,使我对文中的荷花描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发现作者写荷花的笔墨十分经济,只有五次,散见在小说的首尾。作者写荷花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匠心独运,真正做到以少胜多,以简约显丰富。文中荷花或渲染、或比喻、或暗示、或象征、或寄寓,表意不露痕迹,展景尽现阔远,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此时无景满眼是景。

一、以荷花来渲染环境的美好

白洋淀是一个诗情画意的地方,是一方原生态的净土,中华民族淳朴的民风在此得到很好的演绎。文中这样写到:“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作者用散文的笔调、白描的手法,给我们勾勒出园田和村庄星罗棋布,沟叉河道纵横交错,一望无际的芦苇荡,争相斗艳的荷花,飞腾戏水的小鸟,以及蜿蜒蛇形的千里堤的一幅幅绚丽的自然风景画面。荷花的描写使小说锦上添花。它不仅是水乡特有的景点,也使小说有了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美丽、和谐、恬静的意境,诗人的幻想中的超脱,理想中的情趣,纯洁明净的生活理想得到巧妙的寄托。这是一个纯美的艺术境界。

二、以荷花来比喻女子姣好的容貌

《荷花淀》对人的外貌没有正面的描写,也没有把女人比作荷花,但我们坚信孙犁善于写妇女,而且笔下的女人都很美,都很健康,人面荷花相映红。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文人喜欢荷花,入诗入画的不乏其见。荷花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极娉婷,极高洁的,容易让人想起“出水芙蓉”、“芙蓉仙子”般的绝代佳人。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又如白居易《长恨歌》: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又如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古典诗词中的传统意向自觉不自觉地使我们把荷花与女人联系在一起,如文中“这女人编着席……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一人摘了一片大荷叶顶在头上,抵挡正午的太阳。”成功的文学作品都能激发读者去想象,在想象中审美、在想象中再创作。荷花淀的女人是怎样的美呢,孙犁没有也不便直接告诉,而是把人物放在“淡淡的月光,朦胧的夜雾,修长的苇眉子,银白的白洋淀,洁白如雪的苇席,香飘万里的荷叶荷花,……”这样一个湖光山色,风姿秀态环境中来含蓄表现。在此我们可以想象出荷花淀有以水生嫂为代表的这样一群妇女:白净的皮肤、婀娜的身姿、相宜的淡妆浓抹……。

三、以荷花来暗示人物性格的纯洁无瑕

荷花淀山美、水美、人更美,水生嫂她们不仅有自然造化的美丽外表,而且有清如水,洁如荷的心灵。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说:“美必须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在形象上如此,在内心中更是如此。”孙犁在小说中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恬静而洁白的水乡世界。作者把大片苇眉子比作洁白的雪,把淀里写成一片银白的世界,写丈夫身上穿一件洁白的小褂,写水象无边的跳荡的水银,写菱角还很小,乳白色的……,荷花是什么颜色呢,文中是粉色,或红或白,当然以白为多。明月、薄雾、清风、荷香,整个画面的色调是洁净的、清新的,这些富有乡土气息的景物描写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美丽多情、温顺善良的形象,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境界。孙犁说过“文学作品不只反映现实,还要改善人类的道德观念,发扬一种理想……”他正是以自己的诗化情感、美好情操,伦理地照临和人性的光辉,表现了革命人道主义,以艺术的彩笔升华了生活中的真善美―妇女的形象及品质,赢得了自己较高的审美价值和长久的艺术魅力。

四、以荷花来象征坚贞的品格

孙犁笔下的荷花不仅具有阴柔之美,也有阳刚之气,写景、写人充满了时代的气息。他按着“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要求去塑造人物,在人物的刻画上,他很注重对特定的时代及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和世态习俗的描写。借助环境的衬托,人物的性格表现的更生动、更鲜明、更突出、更真实。

描写荷花的诗范文第4篇

风从水上拂过去,水中挺立的荷花微微地颤动着。宽阔的荷叶如同波浪般起伏,使人想起《江南曲》中的名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诗人描写了莲叶如小鼓一样挤挤挨挨连成一片的景象,十分形象生动。绿色的荷叶几近铺满整个池塘,或大或小,或高或低,有不同的层次,有的在阳光中闪烁着鲜绿,有的在阴影中泛出墨绿的色泽。

那荷花挺起高高的花枝,在枝头灿然开放,显出清雅高洁而又妩媚可爱的美。粉红色的花朵有单瓣的,有重瓣的,有独立于荷叶之上怒放的,也有在荷叶的掩蔽下羞答答地含苞欲放的。更犹如少女羞红的脸那样胭脂色的花蕾,藏在荷叶中,风过处,才露出一点红颜。

此情此景,真应了杨万里的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阳光下赏荷固然美不胜收,月光中赏荷何尝不美呢。朱自清的名篇《荷塘月色》已经写出了这种美。我也曾亲身领略过月下赏荷的美感。月色中的荷花虽无阳光照映下那样亮丽,但却有一种朦胧美,那荷花上仿佛镀了一层银粉,闪着银白的微光,本来淡红的荷花,更显得清淡而雅致,愈益使人觉得荷花真是“濯清涟而不妖”的美女,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

至于雨中赏荷,那也别有风情。雨雾仿佛一张轻纱把荷花遮住,使人只能看到朦朦胧胧的花影。盛开的荷花色泽更显淡雅,花蕾被雨洗过更显娇红,荷叶更加墨绿如染。尤其是荷叶上滚动的水珠,在微风拂动荷叶时,不停地在宽大肥硕的荷叶上滚动,使人观之而顿生喜爱之情。

描写荷花的诗范文第5篇

《荷花淀》读后感一

《荷花淀》讲述的是冀中白洋淀地区人民群众积极投身抗日的故事。

在作品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农村妇女的群像。这些妇女勤劳、朴实、善良,识大体、顾大局,是在特定的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

水生嫂是作品着墨最多的妇女典型。她勤劳、能干,编苇席,一会儿“就编成了一大片”;她贤慧、温柔,敬重老人,疼爱孩子,体贴丈夫,在她身上有着我国劳动妇女的传统美德。水生嫂虽然爱丈夫、爱家庭,眼光却不狭隘,她能识大体、顾大局,懂得如何处理爱国与爱家的关系。当她知道丈夫报名参了军,虽然也心疼丈夫,依恋不舍,但她还是很快欣然同意,并为丈夫准备好了行装。

白洋淀的妇女代表了时期妇女的新思想,也象征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初步胜利。这些被解放的妇女加入到的大潮中,为全国的最后解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荷花淀读后感二

读罢孙犁的《荷花淀》,就仿佛有一股清新的泥土气息朴鼻而来,一幅幅淡雅、幽静的画面展现在眼前,使人感到“诗体小说”的诗意:用诗一样的语言,创造了诗一样的意境。

作品第三节,写水生嫂深夜编席。“她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象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两个比喻,既写出了夜的深远,又表现了水生嫂勤劳、朴实的品质。

作者让画面随人物的视线推移:“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写银白的淀,使画面淡雅,写轻纱般的雾,又使画面静中有动,而荷叶荷花香更使这宁静优美的意境增添了色彩和质感,这是作者通过周围的景物抒写了自己美好的感情、愿望和理想。不仅如此,这幅画还隐寓着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景色是平静优美的,而水生嫂的心情却不平静。夜这么深了,丈夫还没回来,她正在焦急地在等他呢。可见水生夫妇的笃深情意和恩爱,这与后面描写夫妻话别场面相照应,突出了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表现了水生嫂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可是,日寇的侵略破坏了这美好的生活,这就奠定了水生嫂最后决定参加抗日斗争的思想基础。这一段的景物描写把写景、抒情、心理刻画融合在一起,象一曲随风飘来的乐曲,又象涓涓流水奏出的完整的乐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言尽而意无穷。

这夜景的描写作者抓住了“静”,文中对中午的描写却抓住了“动”。“这风从南面吹来,从稻秧上苇尖上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象无边跳荡的水银。”廖廖几笔勾勒出了中午的荷花淀动态中的静美,衬托出荷花淀的明朗。景物描写的明快节奏使我们从中看到了这群年轻妇女装了一肚子的不快,那跃腾的浪花正暗暗反映出这群妇女乐观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