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机械英语翻译

机械英语翻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机械英语翻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机械英语翻译

机械英语翻译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关联理论;最佳关联;歇后语;直译;补偿翻译;意译

一、关联理论的翻译观

关联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在语言哲学领域兴起的关于语言交际的解释理论。它将认知与语用研究结合起来,将语用学研究的重点从话语的产出转移到话语的理解,指出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到推理的互明过程,对话语的理解就是一种认知活动。Sperber和Wilson提出了两条原则。关联的第一(或认知)原则:人类认知常常与最大关联性相吻合;关联的第二(或交际)原则: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最大关联性就是话语理解时付出尽可能小的努力而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而最佳关联性就是话语理解时付出有效的努力后所获得的足够的语境效果。

好的文本或译本并不是要向读者提供最大的内在关联性, 而是最佳的内在关联性。从文本或译本的解读来看,读者理解话语的标准就是在文本话语与自己的认知语境之间寻求最佳关联,而不是最大关联。这里的最佳关联就是用最小的推理努力,取得足够的语境效果。翻译要能实现意图而不必使受众做不必要的努力。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时时以‘寻求最佳关联’作为翻译的指南”(Ernest-August Gutt,2000:237)。

语言交际活动中,包含显义和隐义两种意义,显义表达一种信息意图,即只限于提供交际内容的意图,听话人可从中获得语境假设,而隐义则传达一种交际意图,即让听话人明白说话人有一个传递信息的意图。

二、关联翻译理论在汉语歇后语英译中的应用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一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通常只说前一部分,而本意在后一部分。”(《现代汉语词典》1984:1273)。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根据关联翻译理论的最佳关联原则,即话语理解时付出有效的努力之后,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译者首先必须体会原文作者的意图,然后了解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最后在翻译中使原文作者意图与译文读者的企盼相吻合。接下来的翻译策略则是基于这一指导思想,再结合本文前部分格特所倡导的间接翻译,直接翻译的阐释法,对汉语歇后语进行英译。

1.直译

大部分歇后语前部分的比喻都生动形象,后半部分对前半部分的比喻作出解释和说明。喻义部分是比喻的合乎事理的逻辑推理结果,不包含一词二义的双关语和谐音语,翻译时可采用直译,这样既可保持原文内容,也可保持原文形式,且生动形象。

例1:“如今就打赵姨娘屋里起了脏来也容易,我只怕又伤着一个好人的体面:别人都不必管,只这一个人,岂不又生气?我可怜的是她,不肯为‘打老鼠伤了玉瓶儿’。”(《红楼梦》)

“Actually I could easily find the evidence in Concubine Chao’s rooms, but I was afraid that would make another good person lose face. Other people wouldn’t mind, but she’d certainly be angry. It was her that I was thinking of. I didn’t want to smash a jade vase to catch a rat.”(杨宪益,戴乃迭译文)

从文章中的语境信息得知,“老鼠”指的是一种长尾的啮齿目动物。但在非正式场合中,不管是原文语言还是目标语言中,都被用来形容具有恶劣脾气,且鬼鬼祟祟之人。文中“玉瓶儿”指的是一种稀有珍贵的玉器,在这里“玉瓶儿”的真正意义就在原文中显而易见了。“打老鼠伤了玉瓶儿”的“隐义”――不值得为了抓个小偷而伤了好人,在杨宪益夫妇的直译译文“to smash a jade vase to catch a rat”中很好地保持下来了。译文保留了原文的形象。

例2:咱们这些兵是什么兵呀!都是拿锄把子的手,猛不乍的拿起枪就会打仗啊?这可是。瘸子担水――得一步步来吗!。 (袁静:《新儿女英雄传》)

Until a few days ago, the only thing these fellows ever held in their hands was a hoe. You can’t suddenly switch to a gun and expect them to know how to fight. They are like cripples carrying water――you’ve got to lead them slowly――step by step.

这类比喻式的歇后语也采用了直译法,不仅很好地保存了原文形式。而且,译文读者对于“like cripples carrying water”的理解几乎不用付出任何处理努力,就能很好地得到原文作者所要传达的语境效果,译文符合最佳关联原则。

2.直译补偿法

虽然直译在歇后语的翻译中被认为是最理想的翻译方法,但在很多涉及到原文文化的情况下直译只能传达歇后语的字面意义,使得不懂目标语(target language)文化的读者无法从译文中推断出原文作者所要表明的意图。译文读者可能花费许多不必要的处理努力,只能得到很少的或者根本得不到任何的语境效果,因此,就不能取得最佳关联。

例3:“‘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儿――好歹别戳破这层纸。’你别糊涂油蒙了心,打量我们不知道你府上的事呢?” (《红楼梦》)

“I’ve seen plenty of shadow plays in my time, anyway don’t tear the screen to show what’s behind the screen. You must be befuddled if you think we don’t know what goes on in your house.” (杨宪益,戴乃迭译文)

以上歇后语中“影戏人”是中国民族历史上一种独有的艺术形式――皮影艺术。但在现代艺术舞台上已经很少见了;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大家可能都熟知“影戏人”是什么东西,知道“这层纸”代表的“屏幕”意义;然而对于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英语国家的人来讲,他们就对此一无所知。所以如果“影戏人”和“这层纸”照字面直译的话,不仅会令译文读者在理解上不知所云,耗费不必要的处理努力,而且得不到任何的语境效果,这是和最佳关联原则相违背的。这时根据最佳关联原则,需要对原文进行“增”义,也就是补偿。

3.意译

双关式歇后语后面的说明部分一语双关, 既有照应比喻部分的意义, 又有其他引伸意义。即字面意思是对前半部分作解释说明,但其实际意思表达的却是与整个上下文中完全不同的语义。汉语中存在着同音异字或谐音词语,这在英语中很难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词语,所以如果照直译的话,不仅译文不通,译文读者也不可能从语义内容中推导出隐含意义,再转化为明示意义。在这种情况下,格特建议,译者应从原文中提取“与该语篇产生最佳关联的信息”,可以对原文进行“改”动。舍弃原文语言形式和喻体形象,此时就得采用意译法。如例4:“我哪里里管的上这些事来!见识又浅,嘴又笨,心又直,‘人家给个棒槌,我就拿着认真(针)了’。脸又软,搁不住人家给两句好话儿。”(《红楼梦》)

“I’m incapable of running things. I’m too ignorant, blunt and tactless, always getting hole of the wrong end of the stick. And I’m so soft-hearted, anyone can get round me.”(杨宪益,戴乃迭译文)

原文中“认针”与“认真”是双关语,用得非常地形象。其中隐义为“认真”,但要把字面意义“认针”用英语来表达“认真”这个隐义,再转化为明示意义,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杨宪益夫妻在翻译时,灵活改动了原文形象,用“always getting hole of the wrong end of the stick.”来传达了“人家给个棒槌,我就拿着认真(针)了”的意义。准确传达了原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使之与译文读者的期盼相一致。

三、结语

在汉英翻译中,关联翻译理论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尤其是在更多涉及到文化因素的歇后语翻译中,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有效和可行的办法。译者首先应找到原文信息与语境假设的最佳关联而获取相应的语境效果;其次以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和期待为准则,对译文进行最佳关联性的取舍,为译文读者提供最佳语境效果;最后译者根据付出的认知努力与语境效果成正比的关系,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总之,在歇后语的翻译中,不管我们采用何种办法,译者应该了解原作的认知语境,以最佳关联为立足点。

参考文献:

[1] Ernst-August Gutt.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机械英语翻译范文第2篇

Resolutions of the first is: I hope my body health, can grow a bit, a bit fatter, this can increase the resistance, less sick, so I'm going to exercise more, maintain the vitality of the body.

Resolutions are 2: I hope my brothers and sisters to academic progress, my father, mother, aunt, uncle, aunt and aunt can have a long career, grandma grandpa, grandma, and physical well-being, at the same time also hope that all concerned about me, take care of me, with my friends and relatives, teachers, students can be healthy, happy, happiness and peace.

My New Year's resolution is 3: I hope my academic progress, can write speed faster, so that the rest of my time can be used to read more extra-curricular books, let me learn more knowledge, know more interesting things, believe that life will be more colorful.

Finally, my hope is that the economy of our country can be a bit better, let those unemployed, poor people in society, there is a job can be done, let their children can be happy go to school, to find their happiness. Although I can do now is limited, but I in my heart silently pray for them.

Everyone wants to finish his resolutions, I also hope I want to be able to realize, so it must be hard to achieve,) do his bit to handle yourself, believe that hope things will be realized one by one.

新的一年已经开始,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几个新的希望,我也和大家一样,并且希望都能够实现。

我的新年新希望第一是:希望我的身体健康,能够长高一点,长胖一点,这样就能增加抵抗力,比较不会生病,所以我要多运动,保持身体的活力。

我的新年新希望第二是:希望我的兄弟姐妹能学业进步,我的爸爸、妈妈、阿姨、伯父、伯母和姑姑能事业顺利,爷爷、奶奶和外婆身体安康,同时也希望所有关心我、照顾我、陪伴我的亲朋好友、师长、同学都能身体健康、开开心心,而且平安幸福。

我的新年新希望第三是:希望我的课业进步,写字速度能够再快一点,这样我剩下的时间就可以用来阅读更多的课外书籍,让我了解更多知识,认识更多有趣的事物,相信这样生活一定会更多采多姿。

机械英语翻译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 翻译技巧 分析

翻译教学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实际上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伴随着诸多重新性教学方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使得翻译教学一度被排挤。然而,在写作教学中,翻译教学方式能够有助学生理解写作中心,培养英语语言能力,依然能够发挥出有效的教学效果。

一、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翻译技巧融入的可行性

在新时期高中英语教学模式逐渐改革的阶段,基于翻译教学的模式在新的教学模式影响下难以在高中课堂上被重用,但是从翻译教学的本质上分析,其在提升英语教学效果方面也有着一定的作用。并且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也存在着一定的可行性。

由于母语在我们的思维中根深蒂固,即使是在进行英语学习环节中,也依然会受到母语思维的影响。基于这样的语言基础,我们在进行英语写作学习中,难免会采用一贯的汉语语言思维进行英语写作。“翻译式”方式可以说是英语教学中难以逾越的障碍。例如,当我们看到一个苹果时,会直接想到汉语“苹果”二字,而不是直接的想到英文“apple”,这就是语言思维的差异性。这种方式实际上是翻译教学的原型,基于这样的翻译式教学模式被认为是汉语式教学形式,有悖于英语语法教学理念,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种教学方法被否定。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当我们听到别人见面打招呼称“Good morning!”时,会解释说这是“早上好!”的含义,这种方式依然是翻译式教学模式。可见,虽然教师在向教学时尽量回避翻译教学,但是在潜移默化中却一直应用翻译教学方式。针对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翻译技巧应用,也同样是这样的道理,例如,在进行句型介绍环节中,如,“It is said/reported that...”的句式引导中,教师会向我们直接解为释这是“据报道、据说”的含义,可以在写作时直接嵌套应用。由此可见,相应的翻译技巧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存在着一定的适应性和可行性。

二、高中英语写作中翻译技巧的体现

1.写作选词方面的翻译技巧。比较客观的分析,即使强度再大的写作训练也难以实现在短时间内培养我们的英语思维,依然难以摆脱汉语式思维。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借助熟能生巧的理念,在选词法方面反复应用翻译手段。当教师对于我们的训练次数增加,参与写作次数增加,就会逐渐的摆脱汉语式写作思维的束缚。英语写作中的选词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却能够通过不同的选词来实现不同的句式效果。英语中的词汇一词多意,并且一意多词。当我们在进行英语写作时,通常是心中有一定的汉语逻辑,然后在选择英语词汇,这样的翻译方式虽然无明显的语法错误,但是却不是“地道”的英语。

在此基础上,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写作教学中,需要引导我们学会相关词汇、短语的检索,借助翻译技巧,检索出符合英语环境的~汇,使得英语文章更加的接地气。例如,在汉语中人们通过词汇的重复性使用来强调事物的突出性和重要性,在对“花园中有各种各样漂亮的花”学生对于这样句式在翻译环节中大部分都采取逐一翻译的方式,“There are all kinds of beautiful flowers in the garden”。而对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而言,这样的翻译方式就是一种重复性翻译,其中“ all kinds of ”与“ flowers ”中“s”重复,因此,可以直接翻译为“There are beautiful flowers in the garden”。

2.写作造句方面的翻译技巧。在英语写作词汇明确之后,需要借助词汇的时态将事物情节表现出来,并且通过相应的关联词将会词汇连接起来。但是我们常常会受到汉语词汇用法的影响,导致词汇时态的应用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在英语写作造句中,需要借助翻译技巧将词汇的时态翻译出来,然后根据词汇的词性进行变形。如,对“做兼职就意味着你的学习时间减少”进行翻译时,很多学生在选词上没有错误,但是在具体的语境中经常会出笑话。一位同伴这样翻译“Do part time job mean that you have to spend less time study”,对于“学习”二字,其词性会发生变换,因此,不能按照汉语式进行翻译。在英语词汇运用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形态变化,显然这名学生的用法是不对的,而需要运用study的非限定动词形式,to study。此外,学生在写作造句中,对于因为、所以这类的关联词运用不当,受到汉语思维的影响,将because ...so...连用。这些问题都需要在翻译技巧中着重分析,增强学生对于语言形式的分析与判断。

3.写作篇章布局方面的翻译技巧。当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训练环节中,当其词汇和造句都没有问题的话,就可以进行篇章布局。篇章布局与前两者之间的重要性相比较,其重要性并不突出。但是合理的写作篇章布局,会对高中学生英语作文润色不少。首先,需要注重段落于段落之间的连接与转换,注意使用过渡词汇。其次,突出主题。第三,参照汉语写作提纲进行翻译。

三、结论

综上所述,从翻译教学的本质上分析,翻译技巧在提升英语教学效果方面也有着一定的作用,并且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也存在着一定的可行性。提升学生写作能力主要借助英语选词、造句、以及篇章布局来实现。

机械英语翻译范文第4篇

[关键词]翻译技巧;提高;英语写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2 — 0133 — 02

英语写作一向是高校学生学习英语的薄弱环节,对于如何提高英语写作的句子表达效果,很多专家学者都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解决办法。中国人注重整体和谐,强调以多归一的思维方式,所以句子结构松散,注重动态表达。叙事以时间发展为序,层层推动,归纳总结。西方民族的分析型思维方式,使得西方人注重分析方法,惯于由一到多的思维方式,句子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结构复杂,但形散而意合。由于中、西文化背景及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英文的表达效果存在很大问题。

一、 写作中的典型错误

1.该增词不增,该省词不省

比如,该文章内容有趣,文字浅显。

误:The article’s content is very interesting, the words in the article are very easy.

正:The article is very interesting and easy.

从此句中可以看出“content”以及“the words in the article”均属于多余用词,而且两分句间缺少连词的衔接。以上错误,在学生的写作当中是很常见的,而且出现错误的频率也是相当高,主要原因是学生对于要表达的句子没有全局上的规划,对于句子的表达没有进行合理的整合。

2.选词错误,造成误解

学生在写作中常犯的一个通病是习惯于用汉语思维,然后再逐字逐句地翻译成英语,其结果必然导致味道十足的Chinglish (汉式英语)。同时,由于缺乏对英语词汇所包含的外延义及内涵义的理解,虽有的句子从用词角度上看合乎汉语语义,但表达方式却完全不被西方人所理解,不是地道的英语,有时可能因此闹出笑话和误解。

比如,原材料raw material

原油crude oil

原著original works

三个表达方式中都用了“原”字,但对应的英语均不相同。可见,这也是同学们用英语进行写作的容易出现错误的原因之一。

4. 各种基础语法错误

如果学生对词语搭配、主谓一致、时态呼应、语态对应等方面的基础语法知识掌握不牢固的话,写出的句子有时让人难以捉摸,不知所云。比如,“他喜欢英语”这一句,经常有学生错译为He like English. 而正确的表达应该是:He likes English.

可见,要提高英语写作的句子表达效果,首先应该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英语,了解中文与英文的本质区别,进而掌握英语的表达方式和习惯。这样再结合教学要求需要背诵单词、词组和句型,会使学生的思维过程更加灵活,从而极大地提升英语写作中的句子表达效果。

二、 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

1.意合与形合

属于不同语系的英语和汉语在句法上各有特色,差异甚多。当代美国著名翻译家Nida 在其Translating Meaning( 1983) 一书中提出:就英语与汉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在于形合与意合的差异。英语重形合(Hypotaxis),句中各意群、成分之间一般都用适当的连接词(Conjunctions) 组成并列句或复合句,形式上比较严谨,但缺乏弹性;而汉语则重意合(Parataxis),即更多地依靠语序直接组成复合句,由于其句子成分用逻辑意义贯穿起来,结构灵活、简洁,不会引起误解。在汉英翻译中如果了解了上述差别,翻译在构句上就有了基础。

2.物称与人称

汉语的语言习惯是经常以人的角度来叙述客观事物,采用能主动发出动作或有生命的东西,包括人类的组织形式,充任主语,即汉语习惯于人称化的说法。相反,英语的主语往往是不能主动发出动作或无生命的事物词语。所以在英汉互译中经常要进行人称与物称的转换。

3.主动与被动

由于英语经常采用物称的表达方式,所以在英语中有很多被动句的表达形式。而汉语则经常出现主动表达形式。

4.静态与动态

从词类的运用和遣词造句的方法来看,英语和汉语还有一个显著差异:前者呈现静态(static),后者呈现动态(dynamic)。也就是说,英语较倾向于少利用动词,亦或用其他手段表示动作意义的自然倾向;而汉语的动词极其丰富,使用非常广泛。此外,英语的动词曲折变化很多比如时态、语态中动词的过去式、过去分词、现在分词及第三人称单数等,而汉语却没有此类的严格限制。

除了以上几种主要的语言学上的差异之外,汉语与英语还存在文化造成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只有掌握了诸多的不同才能在写作表达上有所提升,写出正确而地道的英文句子。

三、翻译技巧在写作中的应用

在写作中,学生们经常会将作文进行汉语思路的规划,然后将脑中的汉语翻译成英语。在这一过程中,就会常常会犯字字机械对应的错误,这样翻译出的作品往往失去了学生们所传达的真正意义,有时甚至会令目的读者不知所云。因此,在将汉语转换为英语的过程中,建议学生们深刻理解其所表达的中心思想,然后以此为指导,根据英文句式的特点,有意识地用英语的思维模式去表达英语。

(1)注意复合句的连接问题。

因为英语注重形合,所以在使用时应适当增加连接词例如:听到这消息,他满眼是泪。译文应为: When he heard the news, his eyes were filled with tears. 这是隐含时间状语从句的汉语意合句,翻译时,这个when的翻译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就违反了英语的表达习惯。

又如,虽然他很年轻,但他非常了解历史。

误:Although he is young, but he knows a lot about history.

正:Although he is young, he knows a lot about history.

从以上句中可以看出并列连词与从属连词在英语复合句中的作用,应给与重点注意。

(2)采用多种搭配形式,传递同一信息。

比如, 他这次旅行的所见所闻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表达1:What he saw and heard on his trip gave him a deep ( strong, lasting, indelible) impression.

表达2:The things he experienced during his trip made (left, created, produced) a deep impression on him.

表达3:His trip left a strong impression on him.

表达4:What he saw on his trip marked ( impressed, struck) him deeply.

表达5:He has many unforgettable memories of his trip.

从上述表达中可以看到,熟悉词的搭配非常重要。可以与impression 搭配的动词有make 、give、leave、create 、produce、 gain等,用以修饰impression 的形容词有deep、 lasting、 indelible、 vivid等。多记一些搭配,就能运用自如了。

(3)动态表达与静态表达的切换。

因为英语句式多用静态表达方式,所以在使用英语进行写作时应将汉语的动态表达转换为静态表达。比如,如果喜爱那个表达“她酷爱音乐。”应该写为“She has an intense love for music.”或“She is an ardent lover of music.”虽然也可以表达为“She loves music very much.” 但这并不是地道的英语,属于“汉式英语”。

(4)主动句转换为被动句。

英语被动结构使用非常广泛,绝大多数及物动词和相当于及物动词的短语动词都有被动式。英国语法家耶斯佩森(Jesperson)曾把英语被动语态归纳为五种。其中三类不提施动者(agent),或由于不知道施动者或施动者不宜指出,或由于施动者在上下文中比较明显而无需指出,或是由于其他特殊原因。由于以上原因,在英语表达中如果有上述情况出现则应适当采用被动句。比如,“这部电影明天还要放映。”正确表达应为:The movie will be shown again tomorrow.

此外,汉语中不一定会出现如“把、被”等明显意义的被动词汇,亦或是带有解释性的语气,着重说明一件事实怎样的,或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做的,这些都属于被动。而且,汉语还有很多无主句亦或是泛称句。英译时,常使用被动语态。比如,“这本小说已译成好几种语言。”应该译为:The novel has already been translated into many languages. 而“据说,他能讲几种外国语”译文应为:It is said that he can speak several foreign languages.

(5)注意转译的灵活性。

在汉英翻译过程中,往往需要将意合句转化为形合句,这就需要将汉语的表达进行大的突破,比如在句子结构上进行重组、更换用词或转换词性、适当增加介、副词的表达形式等。

比如,原文:职责所在,我不能临阵脱逃。(更换用词)

译文:My duty forbids me to fly from danger.

原文:我突然想到一个主意。

译文:An idea suddenly struck me. (结构重组)

原文:他挨了批评真是遗憾。

译文:It is a pity for him to be criticized. (增加介词)

结语:

学生们运用英语知识的实践能力比较差,而且常常受汉语习惯的影响,用英语套用汉语的表达方式、习惯说法和思维模式等,结果常出现问题。如何提高写作水平,关键是我们在要了解汉语与英语两种语言的区别,要在写作中有一个正确的思考方法,对于要表达的中文首先要有一个总体上理解,再根据英文的用词、句式及语法的特点补充次要内容。如果学生能长期坚持这种思考方式,再加之平时的积累和大量的练习,写作水平就会有极大的提高。

〔参 考 文 献〕

〔1〕.张震久,孙建民.英汉互译简明教程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机械英语翻译范文第5篇

 

1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英语写作教学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去实现意义的主动建构的过程。首先,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情景对学生的认知和信息加工起帮助和促进的作用。第二,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教学开展的必要前提。学生必须在真实的或类似于真实的情境下,重组原有知识结构,建构新的知识体系。第三,“协作学习”对知识意义的建构有关键作用,即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交流以及学生和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教学的重要环节。第四,学生实现意义的建构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心理语言学把写作分为三个阶段。在构思阶段,作者从头脑中提取相关图式,形成所要表达的思想,并选择所要写出的内容。在转换阶段,作者将其构思的各个成分进行编码,选择表达思想的语言形式。在执行阶段,作者把头脑中的言语信息转换成用文字符号表达的文章,并对文章做修改、加工和润色。因此,英语写作是学习者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的写作题材进行加工的过程,在认知角度与建构主义理论是一致的。

 

2 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大学英语写作反馈策略

 

2.1 教师反馈与同伴反馈相结合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来完成任务。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引入同伴反馈,学生能够在小组协作评改和反馈过程中彼此沟通,积极提供建议,从而使传统的以教师反馈为主导的写作反馈模式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反馈模式,使师生之间单一的交流模式转变为生生交流、师生互动模式。在同伴反馈模式中,教师首先要向学生明确同伴反馈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使学生在思想上对该反馈形式给予重视。其次,教师应该就如何进行同伴反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英语写作的反馈标准。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教学实例或自己评改范文进行示范,并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同伴反馈练习。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组内和小组之间开展相互检查、评价,让学生通过同伴反馈发现自己写作中的优点与不足。同伴反馈能将信息及时传达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参与将反馈信息进行有意义的建构,从而提高了反馈信息的有效利用,增强了其写作自信和热情。但同伴反馈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教师反馈相互结合和补充。教师必须对同伴反馈活动做必要的指导和监督,对学生的反馈意见做出有效反馈,从过去单纯的打分者变成写作过程的参与者和指导者。

 

2.2 形式反馈与内容反馈并重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英语写作中,教师更注重对学生作文中的语法、词汇、句子结构等语言形式做出反馈,而忽略了对语篇内容的反馈。此外,在两种不同形式的教师反馈中,学生也最倾向于语言形式反馈。但从建构主义教学观来看,写作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是通过语言形式来表达和传递作者通过意义建构形成的信息。不少学生在遣词造句上没有困难,但作文却空洞乏味,言之无物,其重要原因就是对写作内容的反馈重视不够。因此,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要实现形式反馈与内容反馈并重。在内容反馈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作品的观点、论点、篇章结构、论证方法等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掌握内容反馈的标准,并通过范文评析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内容反馈的能力。此外,在对内容做反馈时,教师还要注重文化思维差异这一问题。不少中国学生在内容构思时几乎完全依赖母语思维,在内容表达方面因受母语的影响而写出一些不符合英语逻辑思维的内容。教师在对写作内容做反馈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一些典型的英汉段落或篇章进行对比分析,加深学生对这种差异的理解。

 

2.3 过程反馈与结果反馈一体化

 

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出发,写作是一个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激活头脑中已有的图式去完成意义建构的过程,该过程通常分写前阶段、起草阶段、修改阶段、定稿阶段和教师终端反馈阶段。传统写作反馈只强调了对写作定稿的最终反馈阶段,而忽视写前阶段、起草阶段和文章修改阶段,导致反馈信息滞后,学生积极性受挫。因此,反馈机制应该渗透于学生写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在写前阶段,教学活动主要是针对写作提纲和构思信息做反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所列提纲进行信息交流,讨论提纲结构和内容的设置是否具有建构意义。在起草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输入阶段的构思转换成文字,形成初稿。教师还可以就写作任务提出问题,让学生以老师的问题为导向来审阅自己或同伴的初稿,并发表看法。同时,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讨论,适时给予学生反馈。在修改阶段,教师可以采用同伴互评及教师与学生交流会谈等方式,提出修改建议,让学生对初稿进行改写,形成修改稿。在定稿后的终端反馈阶段,教师要结合前面各个环节的反馈信息,对写作的全过程和最终定稿进行反馈,指出优点和不足。

 

作者简介:方芳(1975-),女,四川雅安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学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