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河北会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查询时间
2018下半年河北会考成绩查询入口已于1月30日正式开通,河北会考成绩由河北会考网信息平台负责公布,网址:www2.hebhk.com/xkcf.asp
查询方式
2018下半年河北会考考生可以通过河北学考网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查询系统(www2.hebhk.com/xkcf.asp)输入会考考籍号、考生身份证号、验证码、点击查询即可获取成绩信息。
温馨提示
1、请输入正确的证件号,然后点击【查询】按钮查看结果!
2、考生如有疑问,请到河北会考网咨询!
3、网上查询的人数很多,请耐心等候。
统一入口
提示:在网吧等公共场所查询完成后,请及时关闭浏览器窗口,以免你的个人信息泄露!
2018下半年河北会考成绩查询入口开通 点击进入
各地入口
考试时间
重庆江北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定于 2019年12月28-29日举行。
选考科目
本次考试开考物理、化学、生物学、地理、历史、思想政治、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8个科目。
系统根据课程计划和考试安排,对普通高中2018级的学生采用默认选考科目组合(需同时选择物理、化学、生物学、地理、历史、思想政治六科)。
关键词:外汇储备 贸易顺差 可持续发展
庞大的外汇储备虽然可以减少本国货币贬值的金融风险,却又引入了另外的金融风险。外汇储备多,是国家实力强的象征。但是,外汇储备规模绝非越高越好。外汇储备持续攀高反映了国内经济的失衡发展,蕴藏着各种经济风险。持有高于常规水平的外汇储备,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回避金融风险。但由于国内社会长期忽视利益分配问题,我国实际上创造了权贵资本主义疯狂掠夺性的经济体制,使整个经济体虚脱而内需不足,难以深化发展内需主导型经济,高额外汇储备已经引起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各方在适度外汇储备规模、外汇储备风险和收益、管理及使用等问题上展开广泛讨论,并引发对贸易增长方式、外资政策和外汇管理机制等的思考。所以巨额外汇如何适应国情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高额外汇储备为何积累之原因解析
中国外汇储备位居全球第一,外汇储备作为一个国家经济金融实力的标志,它是弥补本国国际收支逆差,稳定本国汇率以及维持本国国际信誉和地位的物质基础从贸易企业性质来看,出口导向型外商投资企业的贸易顺差持续增长近期流动性过剩的根源,主要原因是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导致了一些国际热钱的流人,而过度迅速的外汇积累是人民币流动性过剩的根源。
二、巨额外汇储备的利弊分析
第一,可能导致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改革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改变货币当局独揽外汇资产的格局;改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进行外贸商品结构调整;改变出口导向政策,进行进出口优惠政策清理,使之合理化,构建公平竞争的平台。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对于发展中的我国来说,持有高于常规水平的外汇储备,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规避金融风险。充足的外汇储备也曾使我国免受金融危机的风险冲击。但是,决不能由此得出外汇储备多多益善的结论。外汇储备规模的急剧扩大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
第二,增大人民币升值压力。外汇储备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稳定汇率,适度的外汇储备有利于稳定一国汇率水平。但是过度的外汇储备规模会增加一国的汇率升值压力。由于外汇储备的持续增长,大大增加了对人民币的需求,改变了外汇与人民币之间的均衡供求关系,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随之不断加大,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得以强化,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导致大量“套利性”外汇资本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内地。使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进一步扩大。一旦套利成功,这些投机资本又会流向国外,巨额外汇资本的进出,有可能引发我国国内金融市场的动荡。
第三,可影响可持续发展。如果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改变了货币供应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并使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处于一种被动局面。由于我国目前仍然是发展中国家。面对动荡不定的国际金融市场,日趋复杂的金融工具,我国外汇管理当局应借鉴国际风险管理经验,不断提高风险控制水平,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定期分析研究市场的例会制度,定期对宏观经济、金融变量、金融危机的潜在影响进行测试,定期对整个资产进行市价重估。储备管理机构有义务与其他金融机构协调确保外汇储备管理和国家政策制度的一致性。
三、关于巨额外汇该如何兴利除弊
1,调整利用外资政策,限制加工贸易外商投资
调节外资投向,对外资投向高能耗、高资源消耗、高污染的产业要开征外资投资方向调节税:要适当运用行政手段。限制或禁止外资参股、控股或收购我国非竞争性领域、战略性行业和企业。在扩大国内消费提高国民福利的同时,减少出口,减少外汇储备增加。考虑到我国社保基金的巨大资金缺口及其支付更多的是在未来,可将适量外汇储备划入社保基金,由央行和社保组织签订协议,平时外汇的境外使用权和投资收益归社保组织拥有。当国家金融发生紧急状况急需外汇时,央行有权以一定的形式换回社保组织持有的全部或部分外汇。所以目前可以通过采取鼓励合资企业向国内银行借款,在国内发行股票和债券等形式获得融资。减少外国直接投资中的资金流入规模,但也不会影响中国引进外国技术。
2,取消或降低部分行业产品的出口退税
要逐步缩小出口退税范围和降低其税率,对大量消耗能源、资源的产品出口,不仅要取消出口退税。还要开征出口资源补偿税;进一步剖析,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深层原因在于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不足。经济学中有一个国民收入恒等式:储蓄一投资=出口一进口。由于储蓄加上消费构成收入,因此,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消费率的不断下滑,储蓄率不断攀升。根据恒等式,当储蓄率超过投资率时,出口必然会大于进口,从而形成贸易顺差,引发国际收支失衡。所以大幅增长的贸易顺差使调整出口退税问题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取消或降低部分行业产品的出口退税无疑是平衡这几者关系的重要选择。
3,让人民币适度升值、改善人民币汇率体制
保障的调查与思考
——“创新破难、加快发展”大学习、大推进征文活动
党的十六大提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城乡统筹”就是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的竞争力,为农村经济发展拓展新的空间,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途径。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农民离开土地,从而在工业化、城镇化的牵引下完成人口与资源的优化组合。近年来,随着我镇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征用了一定数量的农民土地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及工业小区建设,推进了我镇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也为被征地农民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就业岗位和增收来源。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安置、保障等利益问题日益突显,处理不当,就会影响社会稳定,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制约和谐社会目标实现,为此,我们走访调查了我镇石龙、晓墅、梅溪等一些村,就被征地农民和社会保障问题做了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一)被征地农民分布和被征地农民收入状况
经过最近对全镇被征地农民分布和被征地农民收入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从1992年6月至2005年1月,全镇共征用农村集体土地1934亩,主要涉及石龙、晓墅、梅溪等三个村,人均耕地均在1亩以下;被征地劳动力人口为5248人,占全县被征地劳动力总数16%,其中年龄在20岁以下有1240人,占23.6%,20—40岁的有1651人,占31.4%,40—60岁的有1827人,占34.8%,60岁以上有530人,占10.1%;216名农村劳动力参加了社会保险,占被征地农民的4.1%;被征地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570元,低于全县农民人均收入。
(二)被征地劳动力就业现状
通过走访调查,据统计被征地劳动力从事传统农业的892人,占被征地劳动力人口17.1%,在企业或其他单位务工3100人,占被征地劳动力人口64.7%,从事个体私营经济的870人,占被征地劳动力人口16.6%,无业的386人,占被征地劳动力人口7.4%。被征地村中,从村集体经济、村企业效益等方面综合看,就业情况出现:一、村企业效益比较好的村,80%—90%左右的农村劳动力在本村企业工作,其余外出打工或在本村自谋职业,这些村就业问题解决得比较好,基本上无农村劳动力失业问题,生活富裕,社会稳定。如石龙村依托广隆五金工业城安置本村750名被征地农民,占全村劳动力的41.6%;二、部分无村企业或村企业少,效益又不佳的村,农村劳动力只有30%左右在村企业工作,其他在外打工或自谋职业,还有部分无业,就业压力大,如晓墅村、华光村。
(三)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及生活保障情况
近几年来,我镇在拆迁安置过程中始终考虑到拆迁户是弱势群体,千方百计减少被征地农民损失,切实确保将安置补助、土地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房屋拆迁补偿费和过渡安置费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在拆迁安置中尤其注重贫困户的拆迁工作,在做深、做细思想工作同时,依据补偿标准,适当合理的增补补偿费。如针对梅晓大道用地拆迁房屋,涉及部分困难户的安置问题时,镇、村共同协调解决其安置费用,尽力满足要求。在安置方面也进行了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石龙村、华光村为被征地农民统一规划安置小区,并配套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既节约土地,又利于形成规模效应。
二、存在的问题
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民在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后,在其自身观念以及与其相联系的随之而来的就业、保障等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焦点,这是一个全新的问题。从目前情况看,被征地村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思想观念没有根本转变。一方面,就业观念差。农民被征用土地后,其生活习惯、思想观念还停留在农民原有的层次上,仍存在只要有土地就有饭吃、就有保障,失去了土地就等于失去了生存的权利,只能依靠政府、依靠村里补助救济,认为就业仍然是村和集体的事,通过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通过其它途径实现就业的意识较差。对参加社会保障没有充分的认识,这些问题在经济条件差的村表现的尤为突出。另一方面,社会保障观念淡薄。在调查中发现,许多村民对自身生活保障只对当前作初步打算,缺乏长远考虑,认为眼前生活能维持下去,孩子能上学就行了。有些村领导希望能有一个比较好的保障方法来保障村民今后的生活问题,但没有达成村与村民的共识。
(二)社会保险执行滞后,且开展难度大。目前,作为县出台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还处在试行阶段,只是刚刚起步,我镇也仅在调查摸底过程中,要解决全镇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任重道远。从调查摸底情况看,一是村民对补助对象的条件、要求持有不同意见。依据保障制度执行可能会导致一部分被征地农户享受不到生活保障。二是各村经济发展不一样,给农村社会保障带来一定困难。根据政府出一点、集体补一点、个人缴一点“三个一点”的办法,集体经济薄弱的村顾虑集体难以承担缴纳社会保险费。三是个体存在的经济水平不一样,也影响社会保险的参与率。有的农民从事个体经营,经济收入较高,不在乎参不参加保险,甚至不愿参加。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仅能保障基本生活和子女上学,无力参加保险,会造成两级分化的问题。上述问题,在调查摸底中已反映出当前社会保障要开展得富有成效有一定难度。
(三)就业安置困难。从我镇目前的产业结构来看,有三分之一的被征地劳动力处于就业不充分状态,加上今后平均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从无业农民情况看,被征地的中老年农民失业比率比较高。具体分析:一是企业提供的再就业岗位有限,安置大龄下岗职工十分困难,再要安排被征地农民的就业更难。二是受下岗职工和外地来的打工者的冲击,就业岗位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上无地农民对工作挑肥拣瘦,这与外地农民工“肯吃苦、低报酬”的优势形成鲜明对比。三是农民素质低,尤其中老年农民素质更低,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更难。由于文化程度低,掌握新技术难度较大,再就业困难重重。四是被征地农民中“弱势群体”就业难尤为突出。这不仅包括身体上有缺陷的残疾人和体弱多病者,还包括40岁以上的妇女,50岁以上男子农民。这些人有土地补偿金,生活还能勉强维持,一旦补偿金用完了,生活将无着落。
三、对策建议
解决被征地农民问题必须综合考虑,统筹兼顾,既要有利于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又要从保障农民的生活需要出发。研究解决征地费用偏低、就业困难等问题,还要从保障农民长远利益出发,探索制定深化体制改革的政策,以更优惠的政策,更多的关注,从根本上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生活和出路问题,以维护社会稳定。
(一)充分认识保障被征地农民利益重要性和紧迫性。我镇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出现一定数量的被征地农民在所难免,今后的发展中还会有相当数量的被征地农民出现。虽然,这个问题是前进和发展中的问题,但是,若不及时有效地处理和妥善解决,势必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影响社会的稳定,最终将会影响到我镇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和经济发展的大局。因此,我们本着不让为城镇建设、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的被征地农民吃亏、不让被征地农民因征地而导致生活水平下降的原则,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尽最大努力使被征地农民不失利、不失业、不失居,有保障。这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我镇和谐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经常地不断地加大这方面的宣传力度和工作力度。
(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倾力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一是让被征地农民中的困难户、特困户直接进入城镇居民的低保体系。二是建立被征地农民医疗缴费、村集体扶持、政府支持和社会多方面筹资相结合的办法,建立以住院大病统筹为主的被征地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防止被征地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三是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制度。采取政府出一点、集体出一点、个人出一点“三个一点”的办法解决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金。即政府从土地出让金收益中划出一块,村组集体从土地补偿费和集体积累中拿出一块,被征地农民个人从安置补助费中抵扣一块。根据我镇被征地农民和经济发展的实际,设立不同的参保档次,让被征地农民根据自身的家庭条件进行选择,不搞“一刀切”。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使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与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障并轨,以建立起全镇统一、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
(三)尽力妥善做好就业安置,帮助被征地农民实现安居乐业。一是加快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实力。加快劳动力转移,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就业的基础是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发展了,经济实力增强了,才能为被征地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使他们安居乐业。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实践证明,中小企业在解决劳动力就业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在资本积累阶段,尤其需要使用大量低成本的农村劳动力。因此,要继续依托被征地劳动力所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借助征地补偿中村集体留存部分,凭借有利的区位优势,要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和发展适度规模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要快市场建设,吸收更多的被征地农民从事二、三产业。市场的集聚作用在解决就业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大力发展外向型企业,并强调企业在征地办厂时就要与被征地村签订劳动用工合同,最大限度地优先安置被征地农民。二是大力开展技能培训,提高被征地农民就业能力。农村劳动力技能偏低是当前影响其就业的重要因素。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培训。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把劳动保障、农业、水利、科技、建设、社会团体等有关部门和行业现有的培训基地确定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构,落实培训职责和任务,形成工作合力。同时,积极探索创立政府和社会携手合作、利益分享的机制,鼓励投资兴办民办培训机构。要定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被征地农民的就业竞争能力。三是积极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要制定公平合理的农民工就业政策,构建符合城乡统筹就业要求的就业管理制度。要在就业安置中,大力鼓励用地单位和企业把适合的岗位优先安排给被征地农民,并建立使用被征地农民数量与用地规模挂钩的制度,规定进工业区企业每使用一定亩数的土地后,相应安排一定数量的被征地农民在本企业就工,并签订三年以上的劳动合同。同时,要求重点和成长型企业,招收本地工人必须占有一定比例,对就业安置做得好的企业给予奖励,否则,取消重点扶持的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支持被征地农民自主择业、自主创业。对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农民参照下岗失业职工的办法,发放《再就业优惠证》,享受与国有和县以上集体企业下岗失业职工同等的再就业优惠政策。同时,享受新办企业和小额贷款担保的优惠政策。四是健全完善二级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镇、村二级就业服务网络,为农民提供及时的、有价值的就业信息,并为他们提供免费的中介服务。在条件较好且闲散劳动力多的村定期举办劳动力市场,免费进行职业介绍。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实现异地就业。设立专门的就业服务热线和网络,为劳动力提供及时、便捷的服务。
总之,在对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保障问题上要通盘考虑,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有机结合,双管齐下,全方位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利益,使农村经济尽快融入市场经济发展的良性轨道,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步伐。
[关键词] 油樟叶挥发油;β-环糊精;表征;稳定性
油樟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Gamble)N. Chao是樟科樟属植物,其叶、枝、根、茎、花、果富含挥发油,其中油樟叶含油量达3.8%~4.5%,粗提取樟油中含1,8-桉叶油素为58.55%。近年的研究表明,油樟叶挥发油具有抑菌、抗炎、抗癌、杀虫等作用[1-7],在香料、日化、医药、食品等工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油樟叶挥发油不稳定易挥发,而且具有较强的气味,为了提高油樟叶挥发油的稳定性,掩蔽油樟油的气味,可将其制成β-环糊精包合物。本试验采用饱和水溶法制备油樟叶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通过正交试验筛选最佳制备工艺,采用红外分光光度法和薄层色谱法对包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
1 材料
油樟叶挥发油(宜宾学院提供);β-环糊精(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硅胶G-CMC薄层板(实验室自制);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
2.1 油樟叶挥发油包合物制备工艺的研究
2.1.1 正交试验 选择油樟叶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配比、包合时间、包合温度、水与包合物的比例4个因素进行L9(34)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见表1。取β-环糊精适量,用蒸馏水配置成饱和溶液,将其放在恒温磁力搅拌器上,在搅拌的同时滴加入用聚乙二醇400溶解的油樟叶挥发油溶液,设定一定的搅拌时间,搅拌结束后,将形成的包合物混悬液置于冰箱冷藏24 h后,抽滤,弃去滤液,用蒸馏水洗涤包合物,抽干后50 ℃干燥,最后得到白色粉末状包合物。对其进行各项指标的考察,最后进行综合评分,筛选出最佳的制备工艺。
2.1.2 包合物中实际含油量测定 定量称取油樟叶挥发油包合物,置于50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蒸馏水300 mL,按挥发油测定法(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XD甲法)[8]测定,至油量不再增加时停止加热,放置1 h,读取油量即可。
2.1.3 空白回收试验 精密量取3份挥发油1 mL,分别置于500 mL圆底烧瓶中,按2.1.2项下方法测定,读取油量,计算空白回收率。挥发油空白回收率=收集挥发油量/加入挥发油量×100%。
2.1.4 考察指标 包合率(%)=(包合物中实际含油量)/ (挥发油加入量×空白回收率)。
包合产率(%)=W包合物/(W油樟叶油+Wβ-环糊精)
综合评分=包合率×80%+包合产率×20%
因包合率为衡量包合效果的主要指标,包合率越高,挥发油包合效果越好[9-10],权重系数定为0.8,包合物产率在实际生产中也具有重要意义,权重系数定为0.2。
2.1.5 验证试验 取油樟叶挥发油3批,按筛选出的最佳包合工艺制备油樟叶挥发油与β-环糊精包合物,对其制备工艺进行验证。
2.2 油樟叶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表征的研究
2.2.1 红外光谱法 取油樟叶挥发油1 mL,β-环糊精、包合物、油樟叶挥发油与β-环糊精混合物各2 g,分别用20 mL聚乙二醇400溶解制成4种样品,采用溴化钾压片法[11],进行红外光谱测定,比较包合前后红外区吸收峰的变化。
2.2.2 薄层色谱法 取油樟叶挥发油1 mL,作为样品1;取包合物适量按药典法提取挥发油,作为样品2;取包合物和β-环糊精各1 g,用无水乙醇溶液20 mL溶解,作为样品3和4;将样品点于硅胶G薄层板上,用甲苯-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为显色剂,烘干显色。
2.3 油樟叶挥发油包合物的稳定性考察
2.3.1 光稳定试验 分别称取油樟叶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和按照制备投料比混匀所得的油樟叶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混合物各3份,每份30 g,密封于玻璃瓶中,均照射10 d(强度4 000 Lx),于第0,5,10 d时取样,按2.1.2项下方法测定挥发油相对含量。
2.3.2 高温试验 分别称取油樟叶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和按照制备投料比混匀所得的油樟叶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混合物各3份,每份30 g,密封于玻璃瓶中,于60 ℃恒温干燥箱内放置10 d,于第0,5,10 d时取样,测定挥发油相对含量。
2.3.3 高湿试验 分别称取油樟叶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和按照制备投料比混匀所得的油樟叶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混合物各6份,每份30 g,密封于玻璃瓶中,每3份于25 ℃置于相对湿度分别为75%(氯化钠)和90%(硝酸钾)的2个密闭容器中。于第0,5,10 d时取样,测定挥发油相对含量。
3 结果
3.1 油樟叶挥发油包合物制备工艺的研究
3.1.1 正交试验 各因素影响作用的大小为A>C>D>B。B的影响作用最小,因此将B作为误差项进行方差分析,见表2。β-环糊精与油樟叶油的比例、搅拌时间对包合效果有显著影响。最终选出A3B1C3D2为最佳工艺,即1 mL油樟叶挥发油与8 g β-环糊精进行包合,包合时间3 h,包合物温度40 ℃,β-环糊精和水的体积比1∶15,见表3。
3.1.2 空白回收试验 取3份挥发油1 mL,分别置于500 mL圆底烧瓶中,按2.1.2项下方法测定,读取油量分别为0.88,0.91,0.91 mL,挥发油空白回收率为90.0%。挥发油空白回收率=收集挥发油量/加入挥发油量×100%。
3.1.3 验证试验 取油樟叶挥发油3批,按最佳包合工艺A3B1C3D2进行验证试验。包合产率分别为73.33%,78.76%,76.54%,包合率分别为78.89%,80.00%,77.78%,结果表明,该挥发油的包合工艺条件稳定,具有重现性和可操作性。
3.2 油樟叶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表征
3.2.1 红外光谱法 如果包合效果好,则挥发油分子的红外振动将受到限制,整个包合物主要呈现,β-环糊精的红外光谱图形;若包合效果不好,则基本为二者的混合物红外光谱图形,主要呈现两者光谱的叠加。因此,可以根据红外光谱图形的差异来判断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的效果及包合程度[11]。结果表明,油樟叶挥发油在2 967.1,2 925.5,1 465.7,1 375.6,1 214.9,1 079.8,985.8 nm的特征峰在β-环糊精包合物中已经消失或者明显减弱,而在混合物中仍然存在,说明包合物已经形成。
3.2.2 薄层色谱法 通过观察色谱展开后斑点的存在、斑点的位置来判断包合物的形成。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由于被包合药物物理性质发生改变,导致薄层色谱带位置的位移,甚至出现无展开斑点。样品1,2的层析点分别有4个,并且位置一致;而样品3,4未见层析点,说明油樟叶挥发油包合前后的主要成分基本一致,油樟叶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已经形成,见图1。
3.3 稳定性考察
3.3.1 光稳定试验 在强度为4 000 Lx的光照下,包合物在第5天和第10天的相对含油量有所下降,但下降速度缓慢,而混合物的相对含油量下降明显,由此可见,油樟叶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较混合物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在强光下不易分解,见表4。
3.3.2 高温试验 在60 ℃的高温下,包合物在第5天和第10天的相对含油量分别为85.7%,81.0%,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但下降速度缓慢,而混合物的相对含油量下降非常明显,可见油樟叶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热稳定性优于混合物,在60 ℃的高温下分解缓慢,见表5。
3.3.3 高湿试验 在湿度为75%,95%的条件下,包合物在第5天和第10天的相对含油量下降缓慢,可见油樟叶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受高湿条件的影响小,而混合物的相对含油量明显下降,说明在潮湿的条件下包合物的稳定性高于混合物,见表6。
4 结论
油樟叶挥发油属于植物精油,具有一定的挥发性,直接将其混合于固体物料中容易造成有效成分的散失。为此,本试验利用现代包合技术将油樟叶挥发油包合在β-环糊精分子之中,获得稳定的包合物。本试验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油樟叶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以包合率和包合物产率为衡量包合效果的指标进行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制备工艺,通过综合评分法选出A3B1C3D2为最佳工艺,即1 mL油樟叶挥发油与8 g β-环糊精进行包合,包合时间3 h,包合物温度40 ℃,β-环糊精和水的体积比1∶15。验证试验结果证明了此综合评分法筛选出的工艺条件为最佳条件,也表明了本评价方法的正确性。
本试验采用红外光谱法和薄层色谱法对油樟叶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进行鉴定,红外光谱显示油樟叶挥发油的特征峰在β-环糊精包合物中已经消失或者明显减弱,而在混合物中仍然存在;薄层色谱法显示油樟叶挥发油包合前后的层析点一致,结果表明油樟叶挥发油包合前后的主要成分基本一致,包合物已经形成。本试验最后还考察了包合物在强光、高温、高湿、正常环境下的稳定性,结果显示油樟叶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具有一定的抗光照性、热稳定性、湿稳定性。该工艺操作方便,实用性强,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参考文献]
[1] 魏琴,李群,罗扬,等. 油樟油对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的抑制作用[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6(1):63.
[2] 陶翠,魏琴,殷中琼,等. 油樟叶挥发油对三种真菌的抗菌效果[J]. 中国兽医科学, 2011(1):89.
[3] 魏琴,殷中琼,杜永华,等. 油樟叶乙醇提取物抗炎活性的研究[J]. 中国兽医科学, 2011(8):859.
[4] 徐巧萍,王砚. 1,8-桉油精对卵白蛋白致哮喘豚鼠的气道高反应性和炎症的抑制作用[J].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0, 24(1):35.
[5] 苏远波,李清彪. 芳樟树叶乙醇提取物的抗癌作用[J]. 化工进展, 2006, 25(2):200.
[6] 李占富,孙德萤. 5%桉油精防治杨树食叶害虫试验[J]. 中国森林病虫, 2010, 29(4):45.
[7] 付觉民,张淼. 桉油精与苦·烟乳油防治杨小舟蛾试验[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23(3):393.
[8] 中国药典. 一部[S]. 2010:附录63.
[9] 郝海玲,蔡文生. 环糊精-苯衍生物包合物稳定常数的研究[J].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02, 19 (5):546.
[10] 马君义,张继,魏相龙,等. 百里香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12, 29 (5):422.
[11] 刘春海,刘西京. 香附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0, 17(7):59.
Study on preparation process and stability of β-cyclodextrin inclusion compound in volatile oil of 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 leaves
LIU Yu1,3, YIN Zhong-qiong1*, WEI Qin2*, JIA Ren-yong1, FAN Jing1, ZHOU Li-jun2, DU Yong-hua2
(1. 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Ya′an 625014,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Fermentation Resource and Appli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Sichuan, Yibin 644000, China;
3. Luxian County Bureau of Animal Husbandry of Sichuan Province, Luzhou 646100, China)
[Abstract] To study the optimum preparation process and stability of β-cyclodextrin inclusion compound in volatile oil of 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 leaves. The saturated aqueous solution method was adopted to prepare inclusion compounds for an orthogonal test. The inclusion compound productivity and the inclusion rate were taken as indexes for screening the inclusion processes. The inclusion effect was evaluated with the infrared spectrophotometry and TLC, and the stability under conditions of high temperature, high humidity and strong light was detected. Under optimum preparation conditions for inclusion, the ratio between volatile oil and β-cyclodextrin was 1∶8 (mL∶g), that between β-cyclodextrin and water was 1∶15, the inclusion temperature was 40 ℃, and the inclusion time was 3 h. The results of spectrophotometry and TLC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conditions can generate β-cyclodextrin inclusion compound in volatile oil of C. longepaniculatum leaves with certain light resistance, thermo-stability and hygro-stability. Therefore the optimum inclusion process features simple operation and stable inclusion compou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