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藏族的民风民俗

藏族的民风民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藏族的民风民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藏族的民风民俗范文第1篇

中国少数民族歌舞团由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歌舞团、甘肃省民族歌舞团和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歌舞团的少数民族演员组成。歌舞团为欧洲四国带去了一台主题为“献给你一片美好的祝福”、被誉为来自丝绸之路的“香巴拉”艺术的精彩节目。香巴拉在藏语中为纯净、美好的意思。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以环境纯净优美,文化积淀深厚,民俗民风独特而被称为青藏高原的“香巴拉”。

歌舞团在欧洲演出16场,场场爆满,场场轰动,受到了欧洲四国政府官员、各界人士和华人华侨的热烈欢迎和好评。

出访期间,中国少数民族歌舞团为欧洲观众表演了一批藏族、裕固族歌舞珍品。如表现格萨尔王降魔归来,万众祝捷欢庆的藏族舞蹈《欢庆》,以藏族民间边唱边舞的幽默说唱艺术改编的舞蹈《贝噶尔》,反映藏族人民纯朴、热情、好客、奔放的舞蹈《哈达情》,表现裕固族婚礼中嫁娶迎亲的舞蹈《迎亲路上》等。这些节目以浓郁的民族风情,优美的舞姿,绚丽的服装,动情的音乐,展现了甘肃藏族、裕固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勤劳的人民和祥和的社会。

在英国演出时,可容纳1 000多名观众的剧场座无虚席。85岁高龄的英国前首相希思以及政府官员、议员、工商企业界人士和50多国驻英使节观看了演出。科威特驻英大使说节目非常好,使他了解到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性;英国外交部负责文化事务的官员说,他赞赏以少数民族歌舞团的形式来宣传中国的少数民族。

在挪威奥斯陆、康斯文格、德罗巴克等地演出后,当地观众对歌舞团的表演赞不绝口,称誉为十几年来看到的最好的民族歌舞。有一位挪威朋友看了首场不过瘾,连看了两场。他说:“我很喜欢中国文化,中国少数民族歌舞团的演出使我更了解了中国文化的伟大,这是一场了不起的中国民族艺术展示,是我至今看到的最好的一场演出。”挪威的华人华侨,有的全家出动来观看。他们深有感触地说:“精彩的节目把我们带到遥远的祖国――中国,使我们真正领略到来自中国西部少数民族艺术家的风采,感受到那里淳朴的民俗、民风和民情。”

在荷兰,23个国家驻荷兰大使和荷兰政府官员观看了演出。泰国大使在中场休息时表示,他通过这场演出第一次亲身领略到中国有这么多的少数民族文化,尤其是藏族文化更令他耳目一新。荷兰社会事务部官员索马斯说:“节目太精彩了,希望中国今后能组织更多这样的演出,让荷兰人民更多地了解中国。”

藏族的民风民俗范文第2篇

关键词:舞蹈;起源;民族;限制;采风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及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文化艺术也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特别是舞蹈艺术出现了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好节目、好作品层出不穷,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了丰富的视觉盛宴。但在丰富的舞蹈节目中也存在“信手拈来”的动作拼凑或舞蹈动作太注重突出“剑走偏锋”的创作

理念。

以下针对当前一些民族舞蹈节目的创作存在的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节目寓意不清,主体创作“抒情”不准确

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舞蹈大赛中有一个节目,在这个节目中,演员的基本功和动作都很棒,且为独立参赛,感觉很好,但在表演中却越来越让人看不懂,舞蹈动作与舞蹈名感觉基本不沾边,是一种典型的靠杂技技巧组合动作堆积而成的,以致两位评论席的老师对于舞蹈所表现的形式产生争论,争论的竟是舞蹈本身所表现的是什么。这不禁使我们对舞蹈的本意产生疑问:舞蹈是什么?舞蹈又是干什么的?

从舞蹈的起源来说,它是抒感的一种艺术演变,是一种艺术与情感的结合,它靠动作抒感、靠情感来影响动作。舞蹈创作者应该摈弃“一个人的行为不是表达自己的本意”或者“一个人的思想与所表达出来的行为不一致”的思想。

舞蹈本身也不能脱离艺术的根本,当然舞蹈是分“叙事”性的和“抒情”或“意境”性的,舞蹈的抒情不能脱离“叙事”这一主题,它们虽各有偏重但也有互融性,叙事性的舞蹈也有情感的抒发,抒情和意境性的舞蹈也要有自己的主题。一个好的舞蹈作品要把情绪传导给观众,让观众情绪能随舞台的变化或喜或悲、或激动、或清新,这才是艺术的根本。

二、民族舞蹈的创作形式过于创新、借鉴或引用,缺乏特色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正确对待个性与共性的问题。个性是建立在共性的基础之上的,如果个性与共性相悖,那它就不能算作这个共性里的一支。

张继刚在《限制是天才的磨刀石》中提出:“当前艺术创作中存在一种倾向,即创作者经常抱怨创作中不够自由,限制过多,没有限制就没有风格,没有限制就没有独特,没有限制就没有经典。”我认为,他所提到的“限制”指的是风格上的限制。表现在民族舞蹈中,就是不能脱离舞蹈所表现民族的民俗、民风的特点。如藏族踢踏舞的基本特征是:松胯、弓腰、曲背,舞者的重心比较低,在胯部或胯部以下,这一体态特征是劳动者为减轻体力负担的自我身体协调。此外,膝部连续不断、有弹性的颤动和屈伸,形成了藏族民间舞蹈“无屈不成动,欲动必先屈”的动作规律。舞者上身随重心的变化而自然晃动,在整体形态上给人以奔放、稳重、随意、潇洒之感。藏族踢踏舞千百年来绵延不断、世代相传,其风格特点是对高原农牧文化、宗教文化与劳动生活相融合的生动写照。它保留着淳朴的乡土气息,深深地寄托着藏族人民的理想、愿望,象征着藏族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爱尔兰踢踏舞以快速的节拍和侧面行进的舞步风行全世界。爱尔兰踢踏舞舞者的重心始终保持在上提的状态,同时,爱尔兰踢踏舞的动作比较轻快,整个身体是挺拔、向上的,下肢的动作幅度相对较大,舞者上身几乎没有动作,双手自然下垂,贴于髋部。试想,如果让藏族舞蹈演员都“挺拔”起来,你还能看出来是藏族舞蹈吗?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限制”并把握好各个民族的舞蹈特点,才能为世界舞蹈文化事业增添精彩。

三、舞蹈动作过于追求高难度,形式上过于“杂技”化

中央电视台举办的舞蹈大赛算是我国优秀舞蹈作品最高水平的代表了,它的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是舞蹈工作者和爱好者所能享受的最为丰盛的视觉盛宴。这中间有杨丽萍的“雀之灵”、黄豆豆的“醉鼓”“秦俑魂”等。

但在最近几期的大赛中,我发现部分选手越来越重视技术技巧方面的提高,整个舞蹈简直是技巧组合的拼凑和剪接,大跳不断、空翻似车轮、腿压得像一把弯弓,旋子满场飞,舞蹈本质的东西少了,以致评委们叹息道“舞蹈越来越杂技化了”。诚然,高超的技巧动作有助于演员的得分,但舞蹈的技术技巧并不是单纯地看演员的软开度及弹跳力的极限,而在于表演动作的“形象性”。适当的技术技巧有助于增加整个舞蹈的美观要求,舞蹈动作肯定要体现美的要求,但舞台不是竞技场,舞蹈不同于挑战人体极限的杂技节目,舞蹈突出的是情感,是靠优美舒展的舞姿、动人的音乐,偕同灯光服饰等来表达情感、描画美丽的。舞蹈动作所表达的情感是细腻的,细腻得有时连所有的语言和文字都无法表述,她时而静若止水、时而似风拂细柳、时而风驰电掣、时而风暴雷鸣。她的一颦一笑令我们心动,她的阵阵呐喊令我们振奋,她的声嘶力竭让我们痛

苦……这就是舞蹈最高的境界。

藏族的民风民俗范文第3篇

的人了解、熟悉、保护和传承康巴藏族民居的装饰文化。

关键词:康巴藏族;碉房民居;账房;装饰文化

【中图分类号】TU253

一、前言

康巴地区是英雄史诗《格萨尔》发源地,它是一个以康巴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之地,同时康巴地区也是中国早期历史上民族频繁迁徒的“民族走廊”地带,所以古代南、北民族在此留下了非常丰厚的历史遗存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这里是藏汉文化、农耕文化以及畜牧文化的交汇之地。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这些文化在康巴地区相互碰撞、相互吸纳、相互借鉴,从而形成了既具有与其它藏区文化相同的共性,又具有其自身的多元性的历史印记,这便是康巴儿女创造出的“康巴”文化。康巴藏区独具特色的粗犷、奔放、绮丽的美丽的自然风情景观与灿烂、悠久的“康巴文化”编织成这里独具特色的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观。康巴地区的居民大部分都是康巴藏族人,他们热爱自己的文化、热爱这纯朴的民风民俗,所以他们的建筑、装修风格和服饰也独具藏区民族风情。作为康巴藏族民俗文化村之一---龙古村,其民族文化传统保留最为完整和完善。龙古,意为“沼泽之地”,在古代是土司手下艺人工匠的聚居的地方,长期受到贵族生活习惯的影响和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得龙古更加充满神秘的气息。

二、康巴藏族龙谷村的民居---碉房

碉房是康巴藏区最为常见的建筑形式,由于外形很像碉堡,故称碉房。康巴藏族的碉房多为石砌碉房,归因于藏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当地的石材作为建筑材料砌墙,从而室内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碉房外墙并非与地平面成九十度而是逐渐向上收缩,从建筑外形上看碉房墙厚并且窗子非常小,给人一种浑厚稳重的视觉感觉,但碉房室内的墙壁则保持垂直。在高原强烈的阳光的照射下,白色的碉房与蔚蓝色的天空形成色彩明朗且和谐的对比效果,远远望去格外亮丽。碉房外部的色彩装饰古朴粗犷、纯净艳丽,一般有白、红、黑三种颜色,三色依次代表吉祥、权利、扫除晦气,在颜色的选取方面表现出藏族人民热爱生活、坦诚、纯朴的特点和对信仰的虔诚。藏族人民尊重、珍爱劳动成果,用牦牛骨或羊头骨装饰门楣,同时还起到纳吉避邪的作用。此外,藏族人民还会在屋顶四角或大门的门楣上安放白色,给房屋的墙壁刷白灰,过节时门窗和木制家具用白面点、白点或划白线等等,这些色彩和图案的运用均表现出了藏族人们远古流传下来的各种崇拜。

龙古村的碉房,无论是门、窗、檐,还是室内的结构和陈设,都充分保持了藏式建筑的风格。但门窗的每一部分都以不同的手法进行了修饰。康巴藏民在室内装饰上的处理更是别具一格、美轮美奂,透出极高的审美意识和深厚的地域文化内涵。他们对室内的装饰十分讲究、异彩纷呈,上至天花板下至与地板相接的墙角都布满了彩绘雕饰,尤其是彩绘的横梁和柱头、大门等木结构空间的装饰充分展示了藏民的装饰才能。藏区没有专门的雕刻师,每家每户基本都有人会雕刻,通常都是按照传统图纹做装饰,但是因为雕刻很费时间,所以要请很多会雕刻的好朋友一起帮忙才能完成。因为只是雕刻一个客厅的话,四五人一起也要花两三个月才能雕刻完,工作量可谓之大。

康巴藏族的民居一层通作养牲畜、家禽、堆放杂物或者做车库之用。二楼是家人主要的居住空间和公共活动空间,这一层除了卧室、客厅、客房、厨房和厕所外,还布置了专门供奉神佛的经堂。通常经堂宽敞华丽,也是主人家装修花费精力最多、装饰最华丽的地方,与其它空间相比经堂在居室中形成了很大的视觉对比和反差,从而营造出了神圣且令人敬畏的宗教氛围。经堂的一面墙装修成彩画和彩雕精巧的巨大佛龛(佛龛是供奉佛像、神位的小阁子,多为木质)。经堂内有为喇嘛精制的禅床,禅床上铺垫了厚实、华美的毛毯。经堂在藏民心中是神圣不可玷污的地方,甚至连主人自己也不能坐卧。藏民每天都要打扫经堂,他们认为只有把经堂打扫得一尘不染才能展现他们对信仰的忠诚。设于二层室中的火塘是室内功能核心,是藏族世俗生活和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家庭的象征,同时也是火神、祖先神栖息的场所。

火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有下沉式的,也有直接以石或木在主室中围起来的,还有的为了保护小朋友,会在火塘四周设围栏。此外,也有的藏民会在火塘上方放置转经筒,利用火的热量使转经筒不停旋转,达到为家人祈福的作用。火塘一般较为干净,是藏民们比较讲究的地方。炊饮是火塘最基本的功能,人们在火塘上架锅支壶蒸煮烹食物。在较落后的藏区电是很珍贵的,他们很少开灯,民居内的照明主要靠火。火塘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取暖。过去藏民在火塘边设睡铺,全家老少环火塘而睡,但是现在的年轻藏民更喜欢睡床,只有一些老人还有保留着这一风俗习惯。晚上家人围坐在火塘边,谈天论地、做饭、喝酥油茶是农区藏民一天中最轻松温馨的时刻,也是家人们感觉最温暖的时刻。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曾经说过:“家庭的物质设备包括居处、屋内的布置、烹饪的器具、日常的用具以及房屋在地域上的分布情形,这一切初看起来,似乎是无关轻重的,只是日常生活的细节罢了,但事实上,这些物质设备却极精巧的交织在家庭的法律、经济、道德等各方面”。很久以前火塘还有一个重要功能――保存火种。那时的藏族人认为,有了火种,就意味着一个民族、家族或家庭才能够继续生存下去,火种熄灭就意味着家庭要遭灾或者面临其它不好的事情。而现在有了火柴、打火机等工具,生火没有以前那么难了,所以这一习俗基本是没有了,但是特别虔诚的阿妈会保持经堂里的酥油灯不灭。

藏民在民居内使用刻好梯段的独木作为梯道来连接上下楼层。古代康巴地区的诸族、部落之间多奔袭、争斗,这种独木梯可以迅速撤除,从而切断入侵者进入居室的通道,加强自卫和防盗。但是独木梯对于老人、小孩和带有重物的人来说还是不安全、不方便之处的,所以现在的民居大多都改用带有扶手的台阶木梯。康巴藏族民居的三楼通常用来堆放粮食和杂物,屋顶结实、平展,可以用来晾晒粮食,同时人们也可以在楼顶活动、聚会、聊天、远眺风景。

三、康巴藏族龙谷村的民居---帐房

帐房是牧区藏民为适应流动性生活而产生的独特的居住方式,是远古帐幕文化的遗制,极具特色,它搭建起来简单、拆卸灵活并且运输方便,所以这种居住形式保存至今。从账房的平面图上看多为长方形或者方形,四周用木棍撑起两米高的框架,框架的上面覆盖牦牛毡毯,账房四面用牛毛绳拉进并固定在地面上。从色彩上区分,冬帐篷是由藏民自家的牦牛毛搓成绳子织成的,通常主色为黑色。夏帐篷则较为轻便,由帆布、藏布织成,通常主色为白色。藏民会用寺庙里的传统彩绘纹饰来装饰帐房的外层,如八吉祥徽、七珍宝、八瑞物、七政宝、五妙欲等,以期给家人带来吉祥并盼望丰收。这些斑斓绚丽的帐房在高原壮美的自然风光中无意间达到了画龙点睛的功效,给原本单调的草原生活带来几分趣味性。账房内的空间布局明确,陈设较简洁,室内的正中间设供一家人用的火灶,在火灶的后面供奉佛像,四周地面上铺牛皮或者羊皮,供主人和客人坐或卧之用。在康巴地区节日来临之际,人们都会聚集到康定跑马山的脚下,那时就会有成千上万顶帐篷拔地而起,形成一座壮观的帐篷城,场景甚是漂亮。

四、结束语

康巴藏族的民居既传承了传统藏传佛教文化又展现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尤如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所说到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那样,也只有发展的民族文化才是能才历史的长河中保存下去的文化。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风情,是应该被工作者甚至全世界所有的人保护、传承下去的。少数民族文化是璀璨的中国文化中的独具特色和其它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文化,所以更应该被更多人去了解和熟悉,更应该得到更多的人去保护、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妍.川西南木里县藏族传统民居研究――以东朗乡为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学位年度).

[2] 杨炎为、陈颖、田凯.四川藏区城镇民居初探――以德格县更庆镇藏族传统民居为例[J].住区,2013年第一期.

[3] 任洁 旅游开发对稻城康巴藏族传统文化的影响[J].电影评价,2014年第十四期。

[4] 郝晓宇 宗教文化影响下的乡城藏族聚落与民居建筑研究――以乡城县那拉岗村为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学位年度).

[5] 杨炎为、陈颖、田凯 四川藏区城镇民居研究--以德格更庆镇藏族传统民居聚落为例[C].2012年第中国民居学术会议.

[6] 蔡光洁 康巴藏族民居装饰图纹研究[D].四川大学,2010(学位年度).

[7] 郝晓宇、邓梦》. 四川乡城传统藏族民居聚落中的宗教环境观[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年第10期

[8] 黄茂.藏族“戎亢”的建筑文化内涵及公共空间意义――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麻当乡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年第四期.

藏族的民风民俗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藏族;生态;审美意识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81 2012 02-0092-05

On Tibetan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in Natural Ecology

LI Jing-long

Abstract:Tibetan people, as the main nationality, have a special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in natural ecology compared with other nationalities. Under the atrocious environment, Tibetan people have not only formed a natural aesthetic view but also kept a harmonious relation with the environment. Through the explorations of Tibetan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and causes, the paper is aimed to offer some significant references for the current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ecological aesthetic research.

Key words:Tibetan nationality; ecology;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生态审美的基本载体是自然生态,人与自然之间在审美的意义上如何形成共生的和谐关系,这是当代生态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就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而言,藏族在生态保护意识和生态生命意识基础之上形成的生态审美意识,在我国各民族中都是比较独特、鲜明、突出的。在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中,藏族人民祖祖辈辈以其独特的方式保持了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形成了“与自然和谐的生产活动方式、节制简朴的消费行为、尊重自然的民俗民风,以及人与自然一体、自然崇拜、万物有情、众生平等等一系列传统观念,构成了藏民族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 [1]他们不仅从大自然中获取生活的资源,同时也以虔诚的信仰和实际的行为方式倾心呵护大自然,体现出藏族特有的生存智慧和生态审美观。

人类存在面对的现实首先是自然界,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前提,亦是人类文化创造的前提。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对人们审美意识形成的作用是明显的。在不同自然环境中生活的人们总是以各自的审美心态去认识周围的环境,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各种自然现象并加以人格化的创造,从而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以自然为母本的审美文化。

藏族的民风民俗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地方文化 风情演绎 歌舞创作

一、文化内涵

当提及“原生态”一词时,不禁会想起“原生态歌舞”、“杨丽萍效应”等。原生态歌舞是原生态艺术中的主要形式,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尽显时尚流行。它继承民俗仪式中的表演元素,在传统民族舞蹈艺术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营造了如梦如画的审美情境。《云南映象》是“原生态”艺术表演最成功的象征,《云南映象》的歌舞大多来自当地民间民俗仪式,歌舞中大多以祭拜神灵、生产劳作、节庆仪式等民俗活动贯穿始终,蕴涵着浓郁的原汁原味的古老民族的文化记忆。这些民俗活动场景、仪式等歌舞形式具有唤醒、传承民族文化记忆的重要功能。《云南映像》作为一场云南传统风情文化的传播盛宴,是传播和展示中国绚丽多姿云南传统风情文化的大舞台。当地具有特色的饮食服饰、社会关系、传统艺术、民间信仰等得到集中的展现, 淳朴的云南民众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审美情趣等得到全面的体现。使观众受到潜移默化的传统、淳朴少数民族文化精神的洗礼,增强了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被中华大家庭乃至世界各民族的认同感和责任心。《云南映象》上演引发了“原生态文化”热潮。这个“原生态”文化热是以浓郁的地方风情和厚重的历史文化为基础;以清新质朴、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彰显中华民族多样性文化的传统为目标;融原生态、民俗性于一体、熔历史性与艺术性于一炉。无愧成为最眩目地方民俗文化的“形象代言”。

大型歌舞史诗《藏谜》是一台涵盖了整个藏族地区风格各异、丰富多彩的蕴涵浓郁民族特色的大型歌舞史诗,由我国著名的舞蹈表演艺术家杨丽萍编导。国内首次全景式展现藏民族文化歌舞乐。该剧在艺术创作中以大型情景式的生活再现(藏族生活、民间民俗、宗教仪式)为主体;以各藏族地区丰富多彩、不同风格的代表性、歌、舞、乐为背景;以一位虔诚的藏族老阿妈“朝圣”的坚韧之旅为主题展开。再现神秘、博大、远久、灿烂的藏族风情。杨丽萍的《藏谜》是一种时尚被消费的原生态,该作品在剧情、道具、音乐、舞美、灯光、服饰上新颖别致、大胆创新:散发着独特香味的青稞、色彩斑斓的唐卡、藏风浓郁的木桩 石墙、变幻多端的灯光、带着出入证和尿不湿的小羊羔。感人的剧情震撼的演出把观众带入多姿的藏地生活,感受多元的风情文化,了解多情的藏式礼仪。在歌舞中,演员与观众通过视线与动态的交流折射出心灵的对话,“原生态歌舞艺术”的艺术思想在于新时期国富文强的环境下对大自然的尊重、对自身传统文化的尊重,唤醒忙碌的现代人被繁碌的都市文化、通俗的大众文化覆盖的原始、原本、最真、最纯的民族记忆,唤起大众原始本真生命的向往、呼吁社会关注 重温“人类原始自然特征”、传承保护特色各异的地方风情民族、民间文化。

二、艺术创作解读

慕羽在从《藏迷》之谜解读“杨丽萍效应”一文中这样写到:“从《云南映象》到《藏迷》,前为珠玉,后为瓦砾”、“从《云 南映象》到《藏迷》,乃雨后春笋节节高”、“从《云南映象》到《藏迷》,出世离俗的杨丽萍跌入凡间”、“从《云南映象》到《藏迷》,杨丽萍历经完美自我的又一次蜕变”。《藏谜》奇幻绚丽的视觉美感、接近民族化的经典表演风格、行云流水般的结构,它以惟妙惟肖的手法细细勾勒出了藏族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画卷, 是藏族文化一次较为全面的全景式展示。这部歌舞史诗在艺术创作上立足于藏族人民生活并尊重民族民间传统意识的一部作品, 巧妙地把典型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点结合在一起, 既保证了各个地域云南歌舞特色风格又赋予了很多时尚的元素,打造艺术精品。

(一)形式由“生活”到“表演”

原生态语境下的传统民间歌舞取材大多来源于生活,以各少数民族民间传统节日庆典、民俗活动、生产劳作、等为创作素材,活动中民众自发参与其中欢歌乐舞,具有典型的自娱性。 在《藏谜》中,内容形式新颖的“牦牛舞”就是一个表现自然生活真实生活场景的舞蹈,其表演风格幽默可爱、动作滑稽。这个舞蹈创作灵感来自杨丽萍的一次云南采风所遇真实放牛场景,藏区小伙给耗牛听起流行音乐“你是我的玫瑰你是我的花”,还在一旁跳起貌似机器人造型的“太空舞”。这些生活中自娱的场景被杨丽萍经过艺术加工后巧妙地融入艺术创作中,真正体现了“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境界。《云南映象》、《藏迷》均是,所有演员都是新招的,他们大部分来自于少数民族,天生就会跳舞,他们从没上过舞台,上舞台前也不用专业培训只要把常在村寨里跳舞时的状态展现出来就可以,很自然、不做作。据有关材料统计杨丽萍在演员挑选中并不是挑选那些专业的舞蹈演员,而是到当地走访选择演员,演员占七成来自云南少数民族大部分是当地土生土长大农民。他们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演出中所用的道具、服饰等都保持原始的面貌,创作中各类舞蹈如:鼓舞、甩发舞、抢姑娘、烟盒舞等动作元素均用上没有经过艺术加工的最原始的民间传统舞蹈动作元素,保持民间最原始的状态,这些舞蹈均来自当地人们的生活娱乐场景,生活就是他们歌舞的主要内容。《藏谜》中的《荷花度母》、《打阿嘎》、《金刚舞》等宗教舞蹈均再现藏族人民传统的民俗生活习惯。

艺术表达源自艺术家对自然生活、人文风情文化的体验与感悟,灵感来源于大众最自然、最质朴、最基本的生产生活场景。我们常常会把取材于简单的劳作生产、生活场景的“原生态歌舞”当作粗糙、原始、鄙俗、简单的代名词,这犯了一个浅薄的错误。真正的原生态中的民间舞自有它的一种美丽,是任何现代化工业的“加工产品”都无法取代的。”在偏远的西南少数民族聚居群里,那里的人民崇尚“天”他们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天人合一”,“天”就是“自然”要敬畏于依赖达到和谐。这种观念发应在他们的生产、劳作、祭祀等日常生活中,他们认为“万物有灵”,人需要和神灵沟通祈求神灵的庇佑。这种说发在“艺术的起源”里被称作“巫术说”。而这种沟通最早是采用“巫术舞蹈”的形式得以表现出来,这种原生态舞蹈完全体现了生命的自然性,这种舞蹈形式一直沿用至今,舞蹈对于他们而言不是“艺术”是“生活”。原生态舞蹈多以人们的体力活动形式为舞蹈的主要表现形式,反映人们的生产劳作、民风民俗、宗教仪式的场景以艺术表现为主要形式再现“生活”。如果没有杨丽萍的大胆创作,掀起“原生态歌舞热”的现象,也许这些被尘封的古老民族记忆不会被唤起,这些浓郁的、原汁原味的生活场景不会走上正式舞台,更不会以一种艺术的形式呈现给人民大众,她们依然跳在田间地头或是屋里屋外。具有地方浓郁民族特色的“原生态”歌舞,取材于“生活”同时在艺术的舞台上通过“表演”再现了“生活”。

(二)内容由“传承”到“创新”

杨丽萍在原生态舞蹈创作时所采用的民间素材并不是一尘不变的。她在继承祖宗传承下来的文化的同时,还要积极创造。也就是在原生态的基础上,大胆地往前迈了一步,这才有了从“原生态”到“衍生态”这一艺术形式的衍变。马云祥在谈及发展地方特色民俗产业、打造地方特色歌舞品牌时这样表述:“在传承中有发展、借鉴中求创新、艺术形式不落俗套、舞蹈语汇编排恰当、技巧运用得当、艺术手法不拘一格、以强烈的时代感和浓郁的本土特色,展现出少数民族人民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舞蹈传承,要保持一种最自然状态。如:杨丽萍的原生态歌舞剧《云南映像》中有一个“烟盒舞”民间早就有跳,而且动作很简单,她在编排时保持原型的前提下就进行了全新的艺术创作,进行大胆的尝试把螳螂的动作融合在。其中,使整个舞蹈在视觉上取得诙谐、自然的艺术效果。再如:《藏谜》中有《荷花度母》与《金刚舞》等都取材于原生态宗教舞蹈,杨丽萍在原型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创作,在舞台艺术形式上对服装、音乐、舞美、舞蹈造型和意境等方面进行了很大的创新,展现给大众的是一种自然地、原始的、民族的、时代的艺术盛宴。这种新型的艺术样式是新一代歌舞者在传统歌舞的基础上,通过大胆想像创造出来的,即继承了传统创新了现代。杨丽萍式的舞蹈风格,成功之处在于敢于尝试敢于创新,她将舞蹈中原本动态的艺术表现形式转化为静态呈现在艺术作品中,把观众带向“原始本真的生命向往”。

“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是一台既有传统之美,又有现代之力的舞台新作。她将最原生的原创乡土歌舞精髓和民族舞经典全新整合重构,再创云南浓郁的民族风情。”《云南映象》所有的舞姿、舞步、歌声全部来自民间生活,且大多是以“原创”的形式搬上舞台。如:纳西族的面具舞、佤族的牛头舞、彝族的烟盒舞、打歌、海菜腔等等都是对原始先民生活、娱乐等生活场景的再现。服饰、道具均来自各民族村落的自备“原始物件”,演出服装尊重各民族的着装风俗习惯。在歌舞集中原始、古朴的地方风情特色歌舞与新锐、现代、时尚的艺术构思的碰撞形成新时期一股不可抵挡的“原生态歌舞热潮”。杨丽萍的作品有一种重视民间、尊重民间的艺术创造态度和精神,正式这种态度感染了所有喜欢《云南映象》的观众。冯双白在第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决赛述评中这样描述杨丽萍的作品:“杨丽萍敢于使用‘原生态’的理念,恰恰是作品中保持了民族艺术最珍贵的一些东西,如艺术风格的地道纯正,表演者气质的极其质朴,情感状态的自然真挚,发自内心的艺术流露而非纯粹的外在‘表演’,以及未有经过历史沉淀之后才会发出光彩的那一份艺术的品质。”“原生态式”的民间舞创作,要求在保持原有的、原始的、自然的面貌的基础上加入现代民间舞的一些现代、时尚的艺术元素,要贴近老百姓的思维,适应大众的审美需求,潜移默化的把作品的艺术本质传递给社会,在一定意义上起到弘扬民族文化的审美功能。“如果我们的艺术家只是对民间舞的“形式”进行“采风”和“吸收”,那么我们将越来越远离民族民间舞风格形成的文化根源。”

结语:我们在创作“原生态式”歌舞时要首先要学会尊重民族的审美习惯,把最真实、最乡土、最自然、最原始的歌舞样式作为创作的首要源泉,创作中适当加入现代的、时尚的艺术手法使原始艺术与现代审美艺术相结合,“体现了‘原生态’价值取向的民间舞‘善本再造’”。马云祥在谈及发展民俗风情产业、打造地方特色歌舞品牌时这样表述:“在传承中有发展、借鉴中求创新、艺术形式不落俗套、舞蹈语汇编排恰当、技巧运用得当、艺术手法不拘一格、以强烈的时代感和浓郁的本土特色,展现出少数民族人民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有人说,让“原生态和现代意识撞击吧”,“这是一条古老而又新鲜的路。”

参考文献:

[1]慕羽.从《藏谜》解读“杨丽萍效应”[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4.

[2]《舞蹈》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2008,1. 总第3期.

[3]李燕.从《云南映象》谈原生态舞蹈热现象发展[J].戏剧文学,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