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剪纸图片简单的又漂亮

剪纸图片简单的又漂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剪纸图片简单的又漂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剪纸图片简单的又漂亮

剪纸图片简单的又漂亮范文第1篇

一、教学背景:

学科:小学美术

课前准备:

1、搜集关于鸡的图片以及鸡的文化寓意。

2、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课题:

造型表现课

河北美术出版社小学四年级上册第6课《大花鸡》

三、教材分析:

“鸡”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也是艺术作品中乐于表现的形象。在剪纸、泥塑、刺绣等民间艺术作品中更是多见。这些作品中,鸡的形象已不再是写实的,而是进行了艺术化的处理,这样的形象更接近于儿童美术作品中所表现的形象,稚拙浪漫,也更符合儿童的审美心理。

动物装饰绘画,需要对形象进行概括、夸张、变形和花纹装饰处理。本课通过对“鸡”的形象进行加工设计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到装饰艺术的一般手法。

(1)概括、提炼(2)夸张(3)变形(4)纹样装饰处理

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现代平面构造的一些方法进行装饰美化。

四、教学方法:

本课通过欣赏关于鸡的艺术作品,以鸡的形象为切入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装饰绘画的表现手法,感受图案的装饰美。

五、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了解民间美术作品的装饰性特点。

过程与方法:能够初步了解动物变形、装饰的一般表现方法和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欣赏中国民间美术,对中国民间美术感兴趣。

六、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深入观察了解鸡的外形特点,在概括、夸张、变形中不失其特征。

2、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的想象与联想,运用各种花纹和表现手法,装饰鸡的形象,使鸡更美丽,更有浪漫色彩。

教学难点:

让学生感受夸张、变形装饰艺术的重要手法,学习简单的装饰方法。

七、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讲解法等

八、教具

多媒体课件、水彩笔、彩纸、剪刀、毛线、胶棒等。

九、教学过程

一、观察鸡的图片、了解鸡的主要特征。

1、组织教学

美术用品摆放整齐,坐端正。

2、观察图片,了解特征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美丽的动物朋友,(出示大屏幕上鸡的图片)你们喜欢它吗?

生:喜欢。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它长得漂亮。

生:因为它可以催人早起,我还知道有一句成语叫“闻鸡起舞”

师:你懂得真多,那你能用简单的几句话讲一下这个故事吗?

生介绍故事

生:鸡与“吉”同音,是“吉庆”的象征,我小时候每到打春的时候我奶奶就做一只布公鸡缝在我的衣服上。

生:鸡肉很好吃。

师:鸡确实很可爱,它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动物,老师今天就想来画一画鸡(师在黑板上用很快的速度故意画一个不太像的鸡)生会笑

师:(故意用不解的语气问)你们为什么笑呀?

生:老师画得不像。

师:呕?是吗?那谁能告诉老师哪不像呀?

生:尾巴画得太小了,应该画得更长、更弯一些。

生:应该画上鸡冠子。

生:鸡的嘴巴应该是尖尖的。

……生边说师边修改。

师:现在是不是有点像了吧?今天我们就来设计一只美丽的《大花鸡》(板书课题)

【欣赏真实的鸡的图片,引导学生从外形、颜色等方面了解鸡的特征。(红红的鸡冠子、翘起的尾巴、美丽的羽毛等,并以画画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出课题,】

二、观察、比较,总结设计、装饰的方法。

师:要想把大花鸡设计的漂亮就得掌握装饰方法,一些艺术家们就是如此,把民间艺术中的鸡装扮的比现实当中的鸡更神气更美丽。老师今天就带来了一张农民画,想看吗?

生:想(大屏幕出示《鸡探石榴》)

师:这张画给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生:美丽、颜色很鲜艳、、、、、、

师:那你们觉得它和生活中我们见到的鸡一样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又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生:都有尾巴。

生:都有鸡冠、鸡爪。

师:像尾巴呀、鸡冠、鸡爪呀这都叫什么?

生:我觉得画中的鸡和生活中的鸡形态特征是一样的,都有鸡身体几个主要部分。

师:你说的既完整又准确,太棒了,大家为他鼓鼓掌吧!

师:又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吗?

生纷纷举手。

生:画中的形象比较概括,没有画那么多的羽毛,鸡的尾巴也画成弯弯的长条形。

师:你说的太好了,而且我注意到你还用到了一个词:概括,它是动物装饰绘画中的一种常用手法。(大屏幕出示:概括、提炼就是将复杂的自然形态删繁就简,保其主要特点部分,使其形象简洁明显而单纯,一目了然。

生:我觉得画中的鸡冠子更大更尖、鸡的尾巴更长更弯。

师:你很会观察,那这种手法又叫什么呢?

夸张。

师:仔细观察看还有哪些不同?生:画中鸡的嘴巴变成了花蕾。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这种方法叫“变形”这张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变形呢?

生:眼睛变成了苹果。

生:鸡冠变成了火苗。

师:看来大家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我们发现了画家在描绘这只漂亮的大花鸡时用到了概括、夸张、变形的手法,除此之外他还对大花鸡进行了纹样装饰处理,那他都在哪些地方、用什么样的花纹进行了装饰,又为什么用这样的花纹装饰呢?

生:鸡的身体上用了花朵做装饰,这样显得比较喜庆。

生:鸡的脖子上用了毛刺一样的花纹,这跟鸡脖子上的羽毛很相似。

生:鸡的头部和身体上还点了许多白色的圆点点,这样显得比较好看。

生:鸡尾巴上用了像柳枝一样的花纹,这跟羽毛的结构相似。

师:对,在一张画里点、线、面有机结合,就好比多声部的有机演奏,使人感到丰富、完美。

师:大家观察得非常仔细,说得也非常好,装饰花纹的种类有很多,有的是为了表现结构;有的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有的是纯粹装饰性的花纹;还有的是点线面构成的花纹。我们在添画的时候可以灵活运用。(师做简单示范,出示范画)

【感受中国民间绘画作品的寓意。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通过作品的欣赏,探索农民画不同的装饰方法。】

三、欣赏作品中的鸡。

师:鸡不但在绘画中常见,在剪纸、泥塑、刺绣等民间艺术作品中更是常见。今天我就带来了一些这样的作品,一起来欣赏一下。(大屏幕出示作品。)

生不断发出“啧啧”的赞叹。

师:你最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幻灯片7)

生:我喜欢布贴鸡,因为它造型简单又抓住了鸡的特征。

生:我喜欢刺绣鸡,因为它的颜色非常鲜艳,翅膀上的花纹也漂亮。

生:我喜欢那只木刻鸡,因为它的鸡冠子像跳动的火苗。

【通过欣赏不同的材质的鸡的作品,探索制作方法不同】

四、学生创作。

师:欣赏了这么多作品,我看好多学生已经跃跃欲试了,那就赶紧来创作一只美丽的大花!要求:形式不限,可以是绘画、布贴、剪纸、泥塑等形式均可。

⑴构图要合理,注意鸡的外形和动作。

⑵充分发挥想象力,在鸡的身上大胆装饰合适的花纹。(注意花纹的色彩搭配,涂色要干净漂亮)好,请大家动起手来大胆创作吧!

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好的创意及时表扬。

师:大家看,这名同学想法很独特,把鸡冠子画得像一座大山。

(学生发出惊叹的声音)

师:这名同学用橡皮泥捏的尾巴象一把大扇子。

五、召开“花鸡博览会”展示学生作品。

师:刚才我在下边看到同学们的作品各具特色,那我们今天就召开“花鸡博览会”评出“漂亮大花鸡”、“神奇大花鸡”、“可爱大花鸡”几个奖项好吗?

师:现在,我请大家当评委,说说你的看法吧。

生:我觉得刘伟的作品应该得“漂亮大花鸡”奖,因为他的花纹设计和颜色搭配都很漂亮。

师:我也觉得刘伟的作品很漂亮,刚才我看他涂色的时候非常的认真、慎重,所以才能画得这么漂亮。

生:我觉得李娜的作品应该得“神奇大花鸡”奖,因为她把鸡的尾巴用橡皮泥捏成了一条条柳叶形状的,想法很独特。

师:的确很有想法,创意很独特。

生:郭毅凡用布贴的花鸡胖墩墩的表情也很逗人应该得“可爱大公鸡奖”。

学生互评,说一说其他同学作品有什么值得我学习的地方?(用色丰富,造型夸张,点线面运用的非常到位,造型准确、构图合理等)

【通过学生之间互相交换作品,学会发现别人的闪光点。】

六、小结

师:同学们在欣赏作品时,要学会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取长补短,让我们自己的作品更加完美。最后,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

多媒体图片:中国地图

这张是什么?像什么?

剪纸图片简单的又漂亮范文第2篇

前言

在现代化市场发展的今天,任何商品进行销售都需要包装,而包装,并非仅仅是加一个纸盒,或是多一个袋子,而是要实现销售和价值的双重盈利,但如果没有文化,一切的设计都是苍白的。传统的文化与创新我们认为是会产生很多冲突的,事实上解决这个冲突,同时发挥两者最大的优势,会是包装富有文化特色的同时,产生具有创意的包装风格。

包装设计概述

包装设计,顾名思义,包即包罗、包裹;装即装饰、装修;包装设计,即是为了商品在运输过程中不被损坏,为了商品更长时间的保存,更为美观的展示在消费者面前而去进行设计,为了这一目的,人们在不断努力着,为最大限度的利用和使用包装,为实现包装价值的最大化而不断创新和设计。

传统文化对包装设计的影响

1.使包装更具有地域特色

地方小食、土特产、酒类产品等包装设计,都会从传统文化元素着手,所以提到该类别产品,大部分都有深厚的文化特色包装,来反映产品的地域性特点,突出产品的地道、美味。比如某某酒包装,让人联想到陈酿、酒香。人们常常去一个地方旅游的时候,都会带些当地特色产品回家,馈赠亲朋好友,这些产品包装往往身着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就是为了传达一个信息:这是“我”这里特有的,体现产品的差异化,也是此类产品的一个卖点,如果脱离了这个文化包装,无人问津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2.传统文化使产品更有销售说服力

人们对于产品的接触首先是从包装开始的,大部人对新产品的接触都会持有谨慎的态度,不敢轻易冒险和尝试(这和产品的价格有关系,尤其越是贵的产品,越不敢轻易尝试)。定位论把消费者分成了四层:第一层是普通消费者(没听说过该产品)、第二层是一般消费者(知道该产品但未购买使用过)、第三层是浅层消费者(用过一两次该产品)、第四层是忠实消费者(一直使用该产品)。在这四类人群中,层次越上,越是对该产品放心使用,而层次越低,越是对该产品的选择更为谨慎。那传统文化在人们中的印象是什么呢?“传承下来的”、“好的”等等这些声音。所以包装上运用传统文化,会降低人们抗拒选择的概率,拉近与产品间的距离,不了解该产品但是对包装上的文化熟悉或者好奇,人们选择购买的几率会大大提高,如云南十八怪,其实就是游客们在云南游玩留下足迹之后,对一些奇闻异趣之事冠以怪字,但产品内容其实和十八怪无关,但是冠以十八怪文化元素,就比宣传产品本身更有说服力了。同时,一些产品如老婆饼,体现产品手工艺传统的特色,让人更放心购买,觉得口感更正宗,更地道。

(图片源于百度搜索)

包装需要文化也需要视觉创新

以土特产包装为例,索然给人口味纯正,地道正宗的感觉,但也会给人感觉包装简陋,不上档次,卫生问题等担忧。而现代市场的产品竞争,不是完全靠味道就能站稳的,包装促销是一门很深奥的手段,产品需要包装在消费者面前展示出漂亮、独特、文化的信息,商品在大众消费其物质价值的同时,也在消费商品的视觉需求价值(1),两者应该如何完美结合呢?

1.发挥色彩的魅力

传统文化所体现出的色彩比较含蓄,又或是如剪纸这样的单一色彩,概括来说,色彩表现手法若丰富但不张扬,若张扬则单一。可是现代包装可以尝试的色彩组合选择非常之多,如下图中儿童插画和农家色彩,颜色的提纯度不同,发配不同,所显现出的韵味就不同。我们可以保留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但我们改变色彩搭配,甚至去引导人们的色彩观,如红色以前联想到革命,现在却让人更多的是联想到幸福的中国红;褐色我们容易联想到质朴的大地,星巴克却成功的把它和咖啡做了联想。所以对于包装上的色彩应用,不妨大胆一点,再有特色一点,现在一些土特产包装都做成手信礼,色彩上用暖色调搭配的很温馨,很漂亮,这就是一个进步。

(图片源于百度搜索)

2.实体拍摄(真与假的结合)

实体拍摄在包装上常见,让人通过包装上的照片去了解产品的全貌,而产品本身包裹的很严实,不让消费者看到,以前是由于涉及到保存期问题,或者是涉及运输问题所以没有办法让消费者看到内部实物,实体拍摄就可以反映出包装中具体是什么产品,而且很多精美的图片下方还会有一行小字:图片不代表实物。消费者购买后总会有点上当的感觉。不过这种方式到如今可以有更大的突破:实体摄影与真实产品的结合,这需要包装上有透明的展示部分,通过实体摄影和真产品的结合,又有趣味性,又让消费者购买前心里有底,又会有视觉化销售效果。而且现代技术已经可以很好地解决保存期、运输等问题,透明展示不会对产品产生影响。

3.简洁但不简单

“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简单的广告语却大气有内涵,很好的体现了特仑苏牛奶的产品定位,再看它的包装,没有奶牛的纹样,仅是蓝白色块,简单但却凸显产品的档次。

传统文化元素的特点是精美、繁琐、深奥,现代元素的特点是简洁、点线面。特仑苏牛奶的包装上,用了牧场这一图案元素,并配上“来自特仑苏专属牧场”字样来增加它的权威性与可靠性,不过这一信息在整个包装中只占到很小的面积,在货架上能轻易找到特仑苏是因为它的蓝白大色块,因为简洁,干净,所以在货架上视觉效果明显。

所以现代包装信息复杂的情况下,不妨把包装简洁化,文化元素简单化,突出销售的视觉化效果。

4.旧的文化元素新组合

当人们对于传统文化元素看腻没有新鲜感的时候,然后新的创意元素也不是那么容易设计出来,不妨考虑把旧元素重新组合下,组合方式不同、表现形态不同或者又会出来新鲜感和新的创意,比如借鉴这一表现手法,它是旧的元素新组合的表现方式之一,还有前面提到的色彩、摄影、简洁,其实都可以部分归属于旧的元素新组合,虽然元素旧,但用的得体,用的有创意,用的有想法,就可以展现的是全新的一面。

结论

文化是传统的,我们可以保留传统文化的意义和元素,但我们可以选择包装的其他方面做些创新,有文化内涵又有创新的包装设计,才能在销售时更多的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获得消费者更高的信赖度和购买欲,否则离开了文化,所有的包装销售就缺乏了语言,这种语言指的是包装独有的身份特点,是包装销售不可缺少的部分元素。

剪纸图片简单的又漂亮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幼儿园民间美术 嬗变

【正文】

民间美术兼有物质的和精神的双重作用,并渗透生活的各个方面,关联着千家万户的日常起居、岁时风俗、人生礼仪,在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史中有错综复杂的作用。它美化生活、充实生活,在丰富生活的过程中体现着对人的关怀,并以它的哲理、境界、智慧、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陶冶健康的美感,培养高尚的情操,鼓舞着人们的进取精神和开拓精神。它是最自由、最有生命的艺术,是没有雕琢、不做作,用简单的形式表现出古老的民族风俗的艺术。由于民间美术自由的表现形式和天真活泼的孩子有着异曲同工的特质,作为教师,将民间美术的优秀特质提炼并运用到孩子的课程中,惊喜地发现在这些美得熏陶下孩子的一些变化。

一、感受美。

1、色彩的心灵撞击。

民间美术是一种艺术形式,它可以提升孩子的审美能力,民间美术作品通常都具有绚丽夺目的色彩,这种色彩对孩子来说冲击非常大,孩子通常就一下子被吸引,孩子在观赏色彩的同时又有自己的感受,我清晰的记得给孩子欣赏印染花布的时候,花布上五颜六色,孩子看的投入,我就问孩子们:“你最喜欢哪块 花布啊。”我们班的汪歆蕊马上抢答:“我最喜欢红色和绿色的那个,看的我好开心想跳舞。” 这时候孩子们都七嘴八舌说起来,让我惊喜的是孩子能将色彩与生活中自己的感受结合在一起说,这独特强烈的颜色带给孩子不同感官刺激。

2、造型的艺术美。

在一堂泥塑活动前,为了课程铺垫,我给孩子欣赏了一些陶土做成的工艺品,这些工艺品中不乏有形状各异的人,还有各种生活物品。我让孩子猜猜这都是什么,孩子们都插嘴说道:“这个是土做的东西”、“这个是用泥巴堆起来的”,我继续引导他们这些都是什么样子的泥土呢,孩子们继续回答:“和跳舞的人一样,”这个孩子说的是跳舞的女俑,我说你能上来学学她的动作吗?孩子走上来大胆的表现他看到的样子,孩子们一个个都跟着学,嘴里还喊着:“好漂亮啊好漂亮。”后来又展示了好几组造型不同的泥塑,孩子们看完后还会在下面自己议论比较,田田他和一旁的姜晨宇讨论说:“我最喜欢那个人(他用手指了指兵马俑的图片)像一样。”旁边的女孩子说:“我喜欢跳舞的那个,像公主一样,我也和她一样会跳舞。”说着还比划起动作来。孩子们在直观的观察艺术品时同样也会观察到民间美术工艺品带来的造型之美。而我在听本园邵老师教授的印染课时同样也发现“对称”这个造型中班的孩子们很感兴趣,民间美术中很多都使用到了对称之美,剪纸、印染、风筝、年画等等,这些民间艺术都给孩子带来造型上的艺术美感,让孩子感受到艺术的美。

3、稚朴的光芒。

从民间美术的创作材料来看,大多都是低廉朴素的、随处可见的自然物质,如:泥土、木头、竹子、石头,稻草等,这恰恰体现了民间美术的朴素之美。民间美术在加工的制作过程中,不像其他美术制品那样精细严谨,它带有制作者的一些娱乐性,它不是强制要求的作品,他是怀揣制作者美好愿望或表达理想的一种创作,这恰恰体现了它稚朴本质中的稚,也像极了孩子不造作,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特性。孩子在这种稚朴的艺术光芒下,更容易感受到民间艺术品他所表达的情感,这对孩子性格方面以及在情绪的表达上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表现美

二、了解表现美的方式。

民间美术的艺术形式丰富多样,简单的一张纸就可以用来刻、剪、印染、撕等等。而孩子们正处在对什么都好奇的年龄段,民间美术低廉朴素的材料给孩子带去更多了表现美得方式。在一节泥塑课上,我询问孩子:“你知道泥土可以用来干什么吗?”孩子们都回答种花、种菜。我告诉孩子们这个泥土啊是可以用来玩的。”孩子们都觉得很奇怪,泥土怎么玩啊,还有小朋友在下面说是不是把它扔来扔去。孩子们一时被我吸引。我给他们展示了泥土做的碗,筷子,还有泥土做的人。孩子们一下子明白了,原来泥土也能用来做各种好玩的东西,在那堂课上,孩子们与泥土零距离,都动手玩了玩泥土。如果我们教师不做引导,不告诉孩子这种艺术形式,孩子可能就不知道这个泥土能做出很多好玩的东西。民间美术让孩子们了解了各种美得表现方式。

三、创造美。

创作是一种更高意义的能力和精神,是落实到实践中的操作活动。幼儿天性好动,也是善于创造新作品的“活动家”。幼儿在美得刺激与熏陶下他们乐于自主的进行模仿或创造,以发泄和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在民间美术教育上,作为教师单单让孩子感受民间美术的美和了解美得方式是不够的。我们要多多鼓励幼儿以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并将这些情绪落实到动手操作的层面上。因为这样1、幼儿有了自己的情绪宣泄,他能将自己的感受反映到自己的作品上,对于自我封闭或腼腆不愿交流的孩子我们都能更好的理解他的内心世界。2、孩子通过动手的实践操作,更能加深对民间美术的理解和感情。让孩子更喜欢民间文化。3、实践操作利于孩子的手部肌肉的发展,同时对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锻炼,例如简单一个撕纸动作更是锻炼了孩子的手眼协调和小肌肉的发展。

剪纸图片简单的又漂亮范文第4篇

提要:在新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我们应该很清醒地认识到,课堂教学是实现课程改革的重要实践活动。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不可小觑,笔者拟在本文中对新课程改革下,如何利用多媒体进行教与学方式变革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正文: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体系已进入了全面实验阶段。新课程体系在课程的目标、功能、内容、结构、实施、评价与管理等方面都有了重大改革。这一系列的改革,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中去实现、去完善。课堂教学是最主要的教学活动,因此,我认为,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而多媒体在辅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变教学模式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值得探讨。

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节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实现了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知识能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人们认识事物最先都是通过直观体验,多媒体正好顺应了这个认识规律。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把多种教学方法,如直观教学、启发式教学、视听强化教学等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启发学生创造思维,吸引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教学目的。

在教学方式上,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改变了以前老师只能用简单的“授——受”的教学方式。在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的同时,加上教师的精讲与启发,再结合学生的质疑、问难和讨论,使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和仔细观察,从而得出正确结论,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新的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的学习方式。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按我的理解,自主学习就是指学生能自己确定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自发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在解决问题中学习;自动投入到学习任务当中(这种投入包括情感投入),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作出相应的调适,并能获得良好的高品质的学习效果和情感上的满足体验。

多媒体能帮助教师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投入到自主积极的学习当中去。尤其是对于美术教学来说,正确充分地利用多媒体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变。

1、生动形象,激发兴趣

当学生对学习的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认识到学习任务的意义时,他会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活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设施由于其局限性,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会影响教学的效果。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则在教学中大展身手,使教学具体、生动、形象,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多媒体信息,特别是图像、动画、影像、声音使教材更为生动形象;使得凝固在教材中的静态美升华为动态美,即将教材中蕴含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充分表现出来,同时刺激学生的生理感观,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调动审美主体的心理功能活动,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因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使学生爱学、乐学。如:《建筑艺术欣赏》一课,欣赏各地古今建筑并了解其特点是必要的一环,但书上图片不多,又没有与教材配套的挂图,欣赏实景更是不可能,这时候多媒体就是最好的辅助工具。我将各处搜来的图片扫描进电脑,并精心分类。上课时,学生在优美的音乐的伴随下,一边欣赏,一边赞叹,很快产生了愉悦的学习氛围。然后,我点出用电脑制作的对比图,清楚的展示了生动别致的江南建筑美,大气古朴的北方建筑美,增强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再在个别的细节上,比如故宫汉白玉的石阶上的浮雕、天井上的图案等进行放大和特写,学生再也不是坐着听和看了,他们忍不住站起来想看的更清楚,迫不及待地举手想要跟老师问清楚,小声地和同学讨论起来。。这种学习是高效的、自主的。

2、打破局限,激活创造思维

有的家长跟我反映,说孩子以前的画特别“有意思”,天马行空,想象奇特,可是入了学(或幼儿园)以后,反而越来越胆小,一下笔就是小鸟、房子、太阳,造型都一样。其实这是因为孩子在这个时期的模仿性很强,加上老师示范的影响,他们会产生惰性和惯性。实际上在他的记忆中,他对这些东西的认识并不仅限于此。为了解放他们的思维,在《海底世界》中我设计了这么一个课件:将搜集的海底的录像带剪辑加工,通过控制操作面版,给学生展现出神奇真实的海底世界。有时呈现全景,有时将贝壳定格,有时将有特征的鱼放大,有时又反复播放鱼群游动,还让潜水员、潜艇等来了局部特写,让学生不断地观察讨论。学生心中固有的形象立刻被崭新的视觉概念所替代。画出了色彩斑斓的海底世界,有的学生还画出了海底的龙宫,自己则开着漂亮的潜水艇去探险。在讨论和创作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非常兴奋和积极的状态,争着和老师、同学讨论。有个学生刚想出一个情节,特得意,但在跟同桌讨论之后,马上又了,重又进行新的补充和翻新。在上述的状态下的学习就是一种高品质的自主学习了。如果没有多媒体的加入,很难想象会有这么好的效果。

3、改变授受局面,增强学生参与性

一般来讲,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参与的活动,才会发展为自主学习。如在《有趣的面部表情》一课中,学生一看书上的漫画人物,都说太难,不会画。如果这时候要他们去创作,那就是一种机械学习和被动学习,学生的热情、灵感都处于沉寂状态。我先用设计了一个贴五官的游戏,把眼睛嘴巴简化成弧形的小段,让学生自己上台来操纵鼠标,变化它们的方向角度就能拼出各种表情。拼出一种表情,我就点出相应的漫画人物,都是他们最喜爱的形象比如柯南、樱桃小丸子,配出笑声哭声等。学生都跃跃欲试,在作画的时候还互相做表情观察,效果很好。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他们对学习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积极的参与进去,又能得到及时的反馈,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的学习必定能事半功倍。

4、降低教学难度,增强自信

多媒体恰如其分的声、形结合,常常能把学生带入美的氛围,多媒体在教学上大大强化了美术教学的视听效果,减少了教学的难度,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下产生不可遏止的创作冲动,激发出创造力。,而且能接省教学时间,实现精讲多练,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如《剪对称纹样》一课,应向学生说清设计时要避免的几个错误,我点击鼠标,出示一种错误的设计法,让学生讨论错在哪,如果这样剪,会怎样。并依次出示用此种设计法剪出来的错误图样,学生看了以后,很快掌握了方法。还有一些常见的方法比如通过“变色”、“闪烁”等手段突出重点,刺激学生注意。多媒体的应用使原来较难讲清的问题变得简单,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激发学生的信心,还能激发学生主动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效果自然好。

二,明确主体,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1、促使教师改变观念。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客体的观念根深蒂固。新课程的改

革要求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决策者。引入CAI之后,教师更多的处于协助者和合作者的地位,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帮助学生行使主人的权力,与学生一起去面对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确认。

在实际的教学中,电脑能取代老师的许多工作,比如在欣赏建筑、雕塑作品时,没有实物就只能靠老师口述;上制作扎染时老师只能演示一两种方法或其中的一两步操作,既费时费力,还不能介绍的全面具体。这些问题现在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来解决,这样老师可以用更多的时间精力来考虑如何给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如何进行激发、引导、启迪、组织、交往、评价的环节,而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余地空间更大,从单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变为自觉主动学习探究的“主体”,变机械学习、他主学习变为意义学习、自主学习。老师不得不改变以前的教学观念和模式,来应对新课程新设施下的教学。

2、促使师生关系民主和谐

长久以来,老师都是高高在上的,在学生面前,老师永远都是

管理者、领导者、指挥者,学生是被管的对象,在这种气氛下师生关系紧张,学生置疑都不敢,哪里还能提创造呢。而在运用多媒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更象一个组织者,引领者和主持人。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引发学生兴趣、活跃气氛、组织课堂,帮助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当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时,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就更灵敏,记忆力会大大增强,联想也会更加丰富,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潜力可以得到更大发挥。

三、改变教学模式,实现因材施教

1、改变传授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

使得以讲授为主的传统的班级教学发展为班级教学、小组教学(小组媒体教学法、微型教学法)、个别化教学和网络教学(交互式网络教学、远程教育)并举的局面。比如可以让学生在各自的电脑上进行一题多解,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一课的作业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自由选择等。利用计算机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难度和不同量的训练,而且可以让学生自我控制练习进度,做到每类同学都达到各自的教学目标。利用计算机因材施教,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得到发挥,让各类学生都能“吃的饱”、“吃的好”。

2、改变作业模式

美术课的作业形式似乎没有什么可置疑的,那就是在纸上画——水彩笔、铅笔、颜料、毛笔墨汁,以及做——剪纸、泥塑、扎染等等。然而学生的智商和对科学技术的灵敏度都在提高,多媒体的出现给他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比如我曾看过一节多媒体与美术结合的课,五年级的《绘画日记》。学生从素材库或网上搜集了各种图片甚至声音、配乐,插入自己用软件编辑的“日记”中,用FLASH、PHOTOSHOP绘图,这样一本有声有色的“日记”令人不禁感叹学生的创造力和多媒体的神奇。多媒体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形式,不会因为画不好而丧失信心,失去持续发展的动力。可见,充分利用多媒体能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得到最充分的教育。

综上所述,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使美术课堂教学更快地与新课程改革同行,教师要充分、正确地利用多媒体,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树立新的教育观、人才观,相信每个学生都能画出最美丽最生动的画卷。

剪纸图片简单的又漂亮范文第5篇

现代人大脑两半球的发展极不均衡,左脑的使用远远超过右脑,这是因为现代社会的主要信息渠道是通过语言文字构建的,所以一般人都非常重视对语言能力的训练。现在的年轻父母对孩子智力培养的通常做法也是尽早教他们说话、写字、计算等,而儿童入学后在学校所得到的训练也是有利于对左脑的培养。可以说现有的教育和教养措施实际上都只是促进了左脑功能的发育,而对大脑另一半的训练却少而又少。

由于人们习惯了偏爱左脑的思维方式,而相应另一半的机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样就使人脑的潜能没有得到有效的使用。

最常见的误区

当今的儿童教育中,一种不好的现象是左脑接受了过度的训练,人们过分地看重读、写、算、分析推理和逻辑推理,导致了左脑在习惯上占有主要的地位,而右脑被置于从属的境地,似乎可有可无。甚至那些善于使用右脑的孩子还被错误地认为是能力不强、智力落后,因为当代的智力测验也侧重于左脑的机能。

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时,也是早早地进行左脑潜能的训练,给他讲故事,教他认字,让他背诵儿歌或唐诗。这些无不是左脑的功能,其它方面的训练则很少进行。这样久而久之导致了右脑功能的退化。

按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来看,形象思维是先于逻辑思维产生的。根据儿童心理学的知识,儿童最初的思维形式是三岁之前的动作思维,即要借助于身体和手的动作来完成思维,接下来是四五岁起的借助于物体表象的形象思维,最后才是借助于语言或符号的逻辑思维。既然儿童的形象思维先发展,年轻父母为何不采取各种措施去培养孩子的右脑机能,而偏偏要拔苗助长似的去训练其逻辑思维呢?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好像不这样做,宝宝的智力就无法得到发展。

你该怎么做?

发展儿童的思维及智力应该遵循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的途径,先大力发展儿童的形象思维,并在此基础上丰富儿童的语言、词汇,逐步发展抽象思维。也就是说要先进行右脑的训练,然后才是左脑,这样才符合儿童智力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才能充分发挥其智力潜能。

形象思维的充分发展不仅是儿童智力的基础,也同样是成人智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科学家的创造发明离不开形象思维,当今社会非常看重的创造能力也与右脑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年轻父母要充分重视宝宝右脑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的发展更全面,能左右脑并用的孩子长大后在学习和工作中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什么是全脑开发

冯夏婷

一个正常的孩子,如果按照现在的教育方法和环境来培养,他的大脑潜能只能开发约30%,还有70%没有得到开发。这个说法是不是令你大大地吃惊呢?

早在1981年,美国医学博士佩斯里就提出了左右脑分工的理论,他用实验证明:左脑接受身体右侧的感官知觉和支配右半身的活动,并主管抽象思维,右脑接受身体左侧的感官知觉和支配左半身的活动,并主管具体形象思维,佩斯里由此而推翻了“左脑是优势脑,右脑是劣势脑”的传统观念,他也因为这个伟大的发现而获得了诺贝尔奖。

根据佩斯里的理论分析一下我们自己的成长经历,你就会发现,我们中的绝大多数,其实都是左脑人。

美国心理学家奥斯丁在佩斯里之后接下来的研究发现:如果把右脑调动起来,并且与左脑合作,会使大脑的总能力和总效应增加5倍甚至10倍。

如果我们对孩子的教育除了以前的那些主要发展左脑的活动之外,能有意识地注重右脑开发,并进一步进行全脑协调的开发,孩子的发展潜力便会大大地增加。

开发右脑,主要的原因就是多使用左半身的动作和感官,并且注重发展具体形象思维。比如不要特别地反对儿童使用左手写字、使用筷子、拿剪刀或使用其它的工具。而所谓具体形象思维,就是指借助动作、表情、声音、图片等来进行思维,所以,多鼓励孩子动手操作,比如剪纸、捏泥巴、弹钢琴、演奏乐器、画画等,都是开发孩子的右脑的有效措施。此外,让孩子学别人的表情,学动物叫,模仿人或动物的动作、声音等,学习打球、做操、游泳,做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给孩子多看图片、看地图,把所看到的东西画下来,也都是开发右脑的好办法。

右脑开发VS智力开发

章淼榕

我们已经知道人的左右半脑是有明显分工的,也已了解了这样一个事实: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总是“重左轻右”,数以亿计的右脑细胞依然在沉睡,从而造成了大脑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于是,不少年轻父母不禁会问:“我的孩子的右脑能否开发?”“开发我孩子的右脑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右脑的发展先于左脑

脑科学的研究发现:在两岁以前,幼儿基本上就生活在右脑的形象世界中。而在六岁以前,幼儿仍是以具体的形象性的右脑思维为主;对于这一点,年轻父母肯定深有体会。两三岁的孩子往往看到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东西就急切地伸出手去触摸,但是他们根本不会去想这是什么东西,有什么用途。

年轻父母可以做到的是:让你的宝宝走出户外,用一尘不染的眼睛,看看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用他们娇嫩的耳朵听听万物生灵的声音;用纯洁无邪的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右脑开发VS智力开发

右脑的开发与智力开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以前评价一个孩子聪明不聪明,往往会以他反应快不快、记性好不好、说话流利不流利等逻辑思维能力作为标准。换句话说,传统教育塑造的都是单一的左脑型人才。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观念渐渐落伍了。智力越来越偏重于动手操作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即生存能力,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右脑功能的发挥。

我们知道形象思维是先于语言的,形象思维越发达,语言也越能得到发展,而语言的发展又促进逻辑思维能力和交往能力的发展。可见,右脑形象思维的开发和训练是一系列智力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它为孩子将来的成才之路铺好了第一块基石。

创造力培养VS右脑开发

右脑一直被誉为“创造之脑”,因为创造活动所需要的想象、直觉和灵感主要是右脑功能的作用。家长千万不要小看孩子充满好奇的探究活动,或是傻气十足的“胡思乱想”,因为这些正是创造能力的萌芽阶段。美国的教育法规定:幼儿有做游戏的权利和问“为什么”的权利;这两项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可见西方社会对培养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十分重视的。现代中国社会也越来越提倡创新精神,而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性的培养应当从幼儿时期抓起,应当从右脑的开发和训练开始。

小启示:

既然右脑的发展先于左脑,那么幼儿教育当然要适应这一规律,在六岁以前要注重对婴幼儿右脑的开发和训练。

开发宝宝右脑潜能DIY

周圆

科学家认为,人脑的总能力和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命初期的右脑开发。孩子两岁以前完全沉浸于“右脑世界”中,对外部世界只是靠表面印象来体会,还不懂是什么意思,直到三岁左右,幼儿才开始能够自由的言语。不过这时,还是以直观感觉为主,孩子的感知仍然是以右脑为中心的。所以说,学前期是开发孩子右脑的黄金时期。

医学家和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发现了不少能够给孩子右脑“充电”的好方法。

有意识地教孩子学会左右手并用

由于大脑与身体有一种对侧支配的特点,即左半球接受和处理来自身体右侧的信息,同时支配右侧身体的活动,右半球则恰恰相反。这样一来,训练两只手就可以促进两侧大脑的发展。你可以做的:1、把带柄的玩具塞到宝宝手里,让孩子的左右手都做做抓握练习。2、在宝宝开始对涂涂画画发生兴趣时,可以训练宝宝“左右开弓”,而不要只要求他用一只手,更不要强迫他只用右手。因为左手的练习有利于锻炼和开发右脑。

大家都知道爱玩爱动的孩子会比较聪明。其实,这是因为孩子在玩的过程中能充分地活动双手尤其是手指,这对开发孩子的智力大有裨益。

你可以做的:

1、和孩子一起玩沙子、玩石头、玩豆子、练习开门关门等,来锻炼孩子手的神经反射,促进大脑发育。

2、还可以在家里组织孩子和大人共同参加“剥瓜子”比赛,大人可以剥得慢一些,让孩子有获得成功后的喜悦,同时能很好地锻炼孩子手指的灵活性。

3、伸曲手指、扣衣服的扣子、系鞋带,练习写写画画,也是增强手指柔韧性的好办法。孩子大些了,可以教孩子玩橡皮泥,引导孩子用各种颜色的橡皮泥捏荷包蛋、鱼、火腿肠、面包、苹果等,然后让全家来欣赏“小厨师”的作品。

4、还有很多简单易行的方法,比如拍皮球、投篮、拨弄算盘、玩积木等,这些训练都可以有效地增强手指的力度,增强手指与大脑间信息的传递,促进大脑的发育。

生活中,您可以有意识地训练孩子交替地使用左右手,相信这种做法会帮助您更好地开发孩子的智力潜能。

丰富多彩的视觉刺激

0~3岁是大脑细胞,尤其是突触生长的旺盛期。周围环境带来的新鲜美好的刺激会使脑细胞更容易产生大量突触和树突分支,从而使孩子的大脑机能得到迅速发展。

你可以做的:

1、在婴幼儿阶段,最好在孩子生活、活动空间,有意识地挂红、蓝、黄、绿等各种色彩艳丽、生动活泼的挂图(但注意不要挂在婴儿眼的正前方,以免使宝宝的眼睛疲劳而造成斜视、对眼)。

2、您还可以把一些黑白、彩色的照片或图片放在距离孩子眼睛25~35公分的地方,从小宝宝的右眼逐渐向左移动,并解说给他听这些图片或照片上是什么或是谁。

3、到了孩子两三岁时,你可以带孩子去公园、动物园或植物园,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告诉孩子花朵是什么颜色的,草坪、天空、云彩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

4、在家里,可以让孩子分辩水果、衣服、家具的颜色、大小、形状、质地、也可以给孩子准备彩色笔,并告诉他各种颜色的名称。

5、对稍大一些的孩子,可以训练他们记住一晃而过的汽车牌号;看电视的时候,让孩子保持愉快的心情看自己喜欢的节目,指导孩子叙述所看到的情节,学唱主题歌,记住广告词上的文字,引导孩子有意识地观察,这样就能很好地刺激孩子的右脑。

开发孩子识别空间和方位的能力

宝宝的空间感是通过运动和触觉来感知的。加强空间方位的刺激,既能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还能更好地开发右脑。

你可以做的:转贴于

1、经常带孩子出游。

2、在外出时,引导孩子识别并记住一些植物、建筑物和路标等,帮他回忆走过的地方,绘制一些简单的地图,让他学会辨认自己所在位置等,都能有效地提高孩子的空间感。

3、在培养孩子的方位意识方面,可以经常有意识地对孩子说些方位术语,比如:早晨起床给孩子穿衣时说:“伸出你的左手,再伸出你的右手。”穿裤子时说:“来,先把右腿穿上,再穿左脚。”在穿鞋、洗手、吃饭时都可以用左右来强化方位意识,在给孩子取奶瓶时说在桌子上面,给孩子拿玩具时告诉他是在床下,让他自己去取抽屉里的皮球;孩子要换衣服,告诉他衣服在外面晒着,教孩子向左、向右、向后的转法。通过这些训练,使孩子较快地辨别上下、左右、里外等方位,使左右脑更协调地发展。

玩动感很强的体育游戏

一般说来,体育运动的刺激能有效地增加大脑的重量和皮质的厚度,提高大脑皮质细胞的强度、灵活性、均衡性和综合分析能力。所以,适度的体育锻炼能够激发右脑潜能,活跃孩子的形象思维。

你可以做的:

1、当宝宝心情愉快时,让他俯卧,用手拉着宝宝的手,使他有抬头反射的动作,但时间只能在几秒之内。

2、给宝宝洗完澡后,您可以轻松抓住宝宝的两臂,内外、上下轮换伸展;或者轻轻抓住小脚丫,给他做做蹬车运动;还可以从腋下架起宝宝,帮助他欢快地在床上做短暂的跳跃运动,运动过程中,你要尽量随着宝宝的呼吸节奏,轻柔放松地做操,适量运动后,帮孩子揉揉胳膊,揉揉腿,使他的肌肉得到放松。

3、宝宝洗完澡后,您可以用大毛巾把宝宝裹起来,隔着毛巾给他全身揉一揉,按一按,在有看护的情况下,让他自由滚动。

另外,研究发现,适度的爬行能有效刺激右脑,对宝宝平衡感的建立和运动细胞的发育很有帮助。

你可以做的:

1、准备一些五颜六色的小球散放在宝宝面前,球的大小以能抓握为宜。让球适当滚动吸引宝宝的注意力,使他有意识地爬向小球,并抓到小球来训练孩子爬行。

2、孩子稍大些,可以和他一起顶气球、拍皮球、投掷、玩游戏棒、踢毽子、做体操,这些全身性的体育运动或体育游戏可以使孩子的大脑的左右两半球得到全面的锻炼,协调大脑的整体功能。

借助音乐的力量开发右脑

由于乐曲的节奏、音调和强度不同地作用于儿童听觉器官和传入神经,使机体内某些组织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和丰富想象力。可以说,音乐是培养和发展右脑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特效方法。

你可以做的:

1、从胎儿期就开始开展适度的音乐胎教,为母婴营造一种和谐、舒适、恬静的交流氛围。音乐的选择以曲调优美、明快、轻柔为宜,旋律和节奏会刺激右脑的发育。

2、胎儿出生后,父母可以为孩子哼唱一些曲子、儿歌,播放动听的轻音乐。

3、孩子大些了,可以教他们念一些有节奏、有韵律、琅琅上口、情节易懂的儿歌、古诗。尽管孩子不明其意,但他会把儿歌或古诗当成节奏和旋律,对音乐潜能的开发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4、让孩子多听音乐,熟悉音乐语言,让孩子边听音乐边画画,把自己的感觉画出来,还可以让孩子随音乐即兴跳舞或跟着音乐敲敲打打,以培养孩子的乐感。

5、再大些的孩子,如有条件的话,可以练习弹钢琴、风琴、电子琴等需左右手并用的乐器,十指的运动会激活大脑皮层相应的神经细胞,从而达到益智的目的。

学习语言文字

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拼音文字主要是音码在左脑上发生作用的单脑文字,而汉字则是音码、形码和义码在左右脑上同时起作用的复脑文字。所以婴幼儿学习汉字肯定是有利于右脑开发的。那么实现的可能性怎样呢?心理学家发现,0~3岁是学说口语的关键时期,而3~4岁是学认汉字的关键期。儿童时期的大脑机能有很强的可塑性。据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调查报告表明,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首期29人中,有28人是3岁就开始了识字。由此可见,早期识字,对儿童发展是多么重要。

而美国神经外科专家近年来发现,儿童学会两三种语言跟学会一种语言一样容易。所以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宝宝外语、母语一起学。

当然,开发右脑的方法还有很多,这里只是介绍一些近期研究中较为有效的方法。您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现有的情况选择一些适用的方法,也可以创造一些更好的方法来训练孩子的右脑。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容易使孩子形成左脑思维定势,所以对孩子的右脑进行有意识的强化和训练才显得特别迫切,而开发右脑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左右脑的同时并用和高度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您的宝宝更聪明,更有创造力!

测一测宝宝的右脑功能

周圆

日本的医学家和心理学家曾对人类的右脑作了系统研究,得出了一套用以检查儿童右脑发展情况的小测验,同时可以使年轻父母注意从这些方面来培养幼儿的右脑能力。您不妨一试:

1.你的孩子能记住初次见面人的长相吗?

2.孩子喜欢木头、石头等自然材料做成的物品吗?

3.孩子肚子不饿时不吃饭吗?

4.孩子受到训斥时不爱生气,但很快改正吗?

5.孩子喜爱收集塑料玩具模型和其他小玩具吗?

6.孩子对电视或小人书中的人物记得清楚吗?

7.孩子看到大人做优育活动时总爱模仿吗?

8.孩子愿和别人一起用餐吗?

9.孩子说话时总借助姿势(包括手势、表情、身体动作)来说明问题吗?

10.孩子对新玩具或游戏很快就会表现得很感兴趣吗?

11.孩子走路时喜欢左顾右盼,观察周围景物和人吗?

在以上问题中,如果回答“是”或“否”分别记1分或0分,若得分在3分以下,则需施行右脑强化;若得分在4~6分之间者,则表示右脑状况一般,需进一步训练;若得分在7分以上者,则表明孩子的右脑状况良好。

开发右脑的8个游戏

冯夏婷

感官训练

游戏1:神奇的纸盒

玩法:把家里使用过的纸巾盒留下,往里面放进一些玩具、糖果、水果等,让宝宝摸一摸,请他在拿出来之前说出名称,或者给他指令,请他按指令拿出东西来。对大一点的孩子,你可以给他否定的指令,如:“请你把不可以吃的东西拿出来”、“请你把不是圆的东西拿出来”等等。为了增加趣味性,也可以使用一些奖励的方法,比如:拿对了糖果,就把糖果奖励给宝宝吃,拿错了,糖果就归妈妈吃等。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2~4岁的孩子,由于宝宝使用触摸觉和视觉来进行判断,可刺激右脑。

游戏2:猜一猜这是谁?

玩法:爸爸或妈妈在被窝里发出不同的动物的叫声,比如狼的叫声、狗叫声、狮子的叫声等,让宝宝猜猜藏在被窝里的是什么动物。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2~4岁的宝宝玩。这是一则用听觉进行判断的游戏,也可以刺激宝宝的右脑。

动作训练

游戏3:会滚动的箱子

玩法:把家里买回来的电视或其他大件物品的纸皮包装箱留下,让宝宝钻进去缩紧身体,然后滚动纸皮箱子,孩子会乐不可支。为了避免伤着孩子,你最好在每次滚动箱子之前大声问他:“准备好了吗?”确定他做好了准备才开始,滚动的幅度也可以根据孩子的适应情况而调整。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3岁以上的孩子玩,因为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平衡感,也能发展孩子的右脑功能。

游戏4:扔纸球

玩法:拿一个篮子,菜篮或洗衣篮都可以,然后拿一些报纸,把报纸裹成一团,做成一个一个纸球,妈妈、爸爸和宝宝轮流扔纸球,每人扔10个,看谁扔进篮子里的球最多。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2岁以上的孩子玩,手的动觉、动作的控制、空间距离的判断,这些都有利于孩子的右脑开发。

艺术训练

游戏5:跳跳舞

玩法:让孩子跟着音乐的节奏跳舞、拍手或做各种各样自己喜欢的动作。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0~6岁任何年龄的孩子,对于还不会走路的宝宝,妈妈可以抱着宝宝做跳舞的动作,或跟着节奏舞动他的手脚。大一点的孩子,你可以领着他做,或让他自由发挥。

游戏6:大家一起唱

玩法:把生活中的事件编成歌曲,和孩子边唱边玩。比如,刷牙、洗脸、吃饭,我们可以把这些活动和我们熟悉的旋律如《生日歌》编在一起来唱:我们一块来—刷—牙,我们一块来—刷—牙,我们一块来—刷——牙,天天—都要—刷——牙。

提示:这个游戏能发展儿童的节奏感。

综合创造能力:

游戏7:苹果树

玩法:从年历上找出有一棵树的图画,让孩子剪一些苹果贴在树上。

提示:剪和贴都由孩子自己来做,不要要求孩子剪得像或贴得漂亮,只要他愿意自己动手进行创作,父母就要表现出很欣赏的样子。

游戏8:美丽的手镯

玩法:把用过的信封留下,横剪成一个一个环,然后和孩子一起在环上画自己喜欢的图案和颜色,把它套在手腕上当手镯。妈妈先做一个引起孩子的兴趣,然后放手让他自己来做,以鼓励为主,不要计较孩子做得是否漂亮。

提示:这两个活动都是多种感官配合的活动,既有手的动作,又有颜色的感觉、图案的设计等等,对发展孩子的右脑很有帮助。

友情提醒:

以上这些都是开发孩子右脑的活动。当然,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只是做各种各样的右脑训练,没有配合语言文字等抽象符号的学习,他又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那就是变成一个右脑人。比如一些从小就开始体操训练的运动员,他也许能拿到世界冠军,可是语言表达能力却很差,不能写也不能说,那当然也不是我们期望的。所以,除了要注重右脑开发,更重要的就是要注重左右脑协调的活动,让孩子的大脑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怎样进行左右脑配合训练

冯夏婷

全脑开发的两个基本原理是:

(1)左右两边动作的配合训练

(2)具体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的训练。

下面一些训练的基本方法,年轻父母也可以根据上述这两个基本原则,自己设计一些训练。

一、左右两边动作的配合训练方法:

1操节训练:左手碰右膝,右手碰左膝;左手举起,右手在身后碰左脚跟;右手举起,左手碰右脚跟;左手向前,右腿向后伸展;右手向前,左腿向后伸展。

2左右配合的体育训练:如游泳,左右手轮流拍球,左右脚配合踢球。

3左右配合的艺术训练:如弹钢琴或演奏其它乐器;左右配合的舞蹈学习等。

4左右配合的创意训练:如左手摸右耳朵,左手画圆右手画方,左手拍节奏,右手表现旋律等。

二、具体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的训练:

1边说词边做动作:如站、蹲、跳、跑,说一个词,做一个动作,动作可以夸张一点,说词用的是左脑,做动作用的是右脑。

2边唱歌边表演:如“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个没有尾巴,一个没有耳朵,真奇怪,真奇怪”,一边唱,一边编动作来表演,歌曲的旋律是抽象的,表演的动作是具体的,两者结合就需要左右脑的配合。

3边讲故事边扮演:比如,从前有一个人长得好高、好高、好高,他有一个朋友长得好矮、好矮、好矮,矮先生叫高先生:“喂!上面的高先生,你好吗?”高先生也叫矮先生:“喂!下面的矮先生,你好吗?”矮先生摘下帽子说:“再见!我的朋友。”高先生也摘下帽子说:“再见!再见!”一边讲故事,一边用一些很夸张的动作来表演。讲故事用的是左脑,动作表演用的是右脑。

4边听音乐边画画:比如听《两只老虎》的歌曲,边听边用画来表现这首歌曲。听歌曲用的是左脑,画画用的是右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