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学在我身边作文

科学在我身边作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学在我身边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学在我身边作文

科学在我身边作文范文第1篇

2012年央视《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9月2日晚上,我和姥爷姥姥一起收看了央视一套的《开学第一课》大型节目,颇有感慨。一开始,我还以为是作家讲座之类,看着看着,才明白原来是一堂全国性的德育课,题为《美在你身边》,非常有趣,也非常有教育意义。

这期节目分探索美、创造美、传递美和和谐美四个章节慢慢拉开大幕,每一章都那么感动人,姥爷姥姥和我都被感动得落泪了。让我最为感动的是《和谐美》这一章节。授课老师是中国男子体操队队长陈一冰。讲的是中国男子体操队在伦敦奥运会上靠团队的力量,绝地反击,以零失误夺得金牌的故事。接下来,奥运冠军的大哥哥们与小朋友们一起玩了一个小游戏,六个人分成两个队,以各种不同的姿势传递果冻,这是一个要靠团队的力量才能取胜的游戏。看着他们的表演,我的脑海里出现了我们班靠团队的力量取得了今年学校亲子运动会拔河比赛的第二名的那一幕,特别是比赛结束后,因为没有拿到冠我和大家痛哭的场景。它反映出了我们班级是多么的团结,多么的和谐。那种不服输的精神就是一种大美,那种全班拧成一股绳的劲头就是一种大美,那委屈的泪水和哭泣的脸庞就是一种大美。我还想起我们班在学校的读书月的比赛中夺取第一名的那两次演出,特别是参加新区的那次演出,我们四个人,在老师不在场的情况下,尽情发挥,赢得了新区领导和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那是我们代表老师和全班同学在展示美绽放美,并且表现出了一种非常好的和谐美。

看了《开学第一课》这个节目,我知道了团结的重要,团队的重要,我更知道打造一个强大团队的重要。作为轮值班长,我一定配合老师,把自己融入班级,融入大家之,在新学期共同创造辉煌。

金州新区实验小学四年二班于越

科学在我身边作文范文第2篇

高考作文的立意要表现出强烈的历史责任感、社会责任感,要热爱生活,有积极向上的态度。在此基础上能在行文中夹叙夹议,再现古诗词的意象,融入自我感受,用散文化的手法、流畅优美的文字写下自己的生活以及真实的感受,这才是阅卷老师的最爱。

在每次作文训练时要求学生自己先从所学的课文中找素材,并进行筛选,引导学生正确合理的使用文中的素材,拓展思维,学会多角度分析和运用手中的材料,丰富写作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下面以高中选修教材《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中《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为例。要在本课中寻找素材,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传主杨振宁的求学经历及其科学成就,体味其严谨认真、执着追求的治学精神。在学习熟记杨振宁基本事迹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提炼论点、运用论据的能力。

例:从杨振宁求学经历及其科学成就中我们很受启发,根据下列提炼的论点,请结合课本内容举出事例,各说一段结构完整、思维严密的话。

论点一:打下良好基础是事业成功的前提。

论点二:艰苦条件能激发人的斗志。

论点三:老师的悉心指导是学业有成的关键因素,至少可使人少走弯路。

论点四:要想在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就一定要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做到扬长避短。

论点五:中西结合是科学研究的新思路。

结合课文我们知道,杨振宁作为登上诺贝尔物理学奖舞台的美籍华人,他是成功的,良好的家庭学养和奠定基业的西南联大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西南联大虽是名家荟萃的教育基地,但国难当头,学习生活条件非常差,可正是这些激发了杨振宁的斗志;名师出高徒,国内的名教授和国外的科学家给了杨振宁科学的指导,最终让杨振宁走上科学的最高领奖台。

科学在我身边作文范文第3篇

这里,我就要离开作文库了,所以,我写下这封致谢信,也可以生动形象的比喻为公司的辞职信,因为我离开作文库后就再也无法为作文库做贡献了,其实,我在作文库里面学会了很多,从一开始将信将疑的把里面的虚拟人民币攒到了11元,到后面我又认识了“纯”,“清风”这些作文库的忠实库员,当然也少不了在作文库里教导我儿子不要坑爹,要学好,不要,要低调。

In a word,我在作文库里的这段时间我真的非常非常开心happy,我知道,作文库里我日日磨砺的岁月,我会永记于心,不会忘记,我也知道,作文库里的那些成绩优秀的库员一定还会继续为作文库效力,但是,我真的不得不走了……

谈起我离开的原因,我真的有点哽咽,不知当说不当说,但是,我实在憋不住,还是想说出来, 因为如果作文库的作文审核人员看不下去不然我提现了……那我就不好办了……但是,竟然我儿子在我身边,我就不怕,虽然我儿子很喜欢坑爹,很喜欢,但是它的心底是善良的,毕竟是我儿子,多少还遗传了一些我的优良基因。希望所有在看这篇文章的作文库库员,以及我儿子,(我相信我儿子一定也在看,)你们要好好带我儿子,不要让他学坏,更不要和他比谁更会,你们是比不过我儿子的!

科学在我身边作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活;体悟;写作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的是与其生硬地传授给人既有的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这个观念可谓深入人心,似乎一旦掌握了这根“渔”的魔术棒,一切都会变得绚丽而美好。于是乎,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对于“授渔”可谓乐此不疲,往往一堂作文指导课就变成了一堂“作文技巧介绍课”,也不管学生的“池塘”里是否有“鱼”,也不顾学生是否有“捕鱼”的欲望,反正就是一古脑儿地把一整套“撒网之技,捕鱼之术”硬塞给学生。学生就僵硬而呆滞地重复练习着如何开头结尾,如何堆砌华丽辞藻,如何“首先,其次,最后,总而言之”。

语文学科是一门植根于现实生活、注重心灵体悟、开启思维源泉的综合型学科。所以,当教师在进行作文指导时,不妨先想想以下三个问题,以更好地走出作文教学中“授渔”的误区。

一、学生的“池塘”中有“鱼”否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仅仅是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

裴斐也曾指出:“文学创作的关键并不在于有没有生活——谁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而在于有没有对生活的特殊感受,要没有感受,生活再多也是白搭。”

尽管中学生的年纪不大,阅历不够丰富,但是,在一个鲜活的生命面前,对于生活的体悟和理解是既不陌生,也不困难的。教师更应该鼓励学生去面对他们身边真实的生活,去感受雀跃的成功喜悦,感受流泪的失败痛苦,感受踌躇的艰难选择……从他邦的海啸灾难,到本国的汶川地震;从父母的节约开支,到世界的金融危机;从身边同学的生病,到全球流感的传播……生活无所不包,无所不有,学生定能从中收获良多,让自己的“鱼塘”“鲜鱼充盈”。

二、学生有“捕鱼”的欲望否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难就难在“无米”可“炊”。当学生已经能把自己的视野投向生活,去发现生活、感悟生活的时候;当他们的“鱼塘”已经是“锦鳞竞跃”,心中充满了表现生活的激情的时候;当写作、表达、交流与学生自己的生活较好地融为一体的时候;当学生尝到了“捕鱼”的快乐之后,自然而然地就喜欢上了“捕鱼”,从而学生的作文也就走出了失语和虚情假意的尴尬。

作文技巧的指导就应该在学生作文实践之后自然生成,源事而发,缘生活而发。相信随着学生作文实践的机会增加和生活阅历的丰富,写作技巧的掌握也就水到渠成之事了。

三、“捕鱼的工具”合适否

“捕鱼必用大网,才可满载而归。”“装潢必须雕龙画凤,才显得金碧辉煌。”这些“好高骛远”“好大喜功”的审美倾向似乎在我们现在的作文评定中成了一种思维定式。在此“评定标准”之下,教师便指导学生要“投其所好”,才能令评卷者“青眼有加”。于是乎,学生的作文开篇必引名人名言为己“站台”,也不管是否切题;结尾誓用“题注”与之呼应,戴帽穿靴,正好一套。更喜欢滥用修辞,且不管合适不合适,排山倒海,兴风作浪一番。

看到这样的文章真是让人心里堵得慌:貌似有文化而没深度,看着文采斐然而无精神,有了内容却不见思想。“捕鱼必用大网”吗?当我们临池而坐时,不妨享受垂钓之乐;当我们赤足小溪时,又何妨一尝手捕之快呢?在什么地方捕鱼,就要选好什么工具,动辄就用大网撒之,不仅收获甚微,反而徒增疲劳,少了情趣。

在作文指导中,教师更应该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心”:叙事就是情节完整,细节动人;说明则清晰明了,言简意赅;议论就要逻辑清晰,探究因果;抒情“以己感,动他心”;描写“活灵活现,如临其境”。让学生通过写作,选择恰当的方式来反映自己的追求,抒发自己的情感,发表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

[1]高文,徐艳斌,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02.

[2]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08.

[3]李海林.语文教学科研十讲.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12.

科学在我身边作文范文第5篇

一、为什么要诱导学生的写作情感

1、扶学生走上写作之路。

作为教师,在教学生作文时,引入这种“教孩子学走路”的机制,也就是进行“写作情感的诱导”,将是一项基于教育心理学理论的重要工作。我们看到孩子们刚刚开始学走路时的样子是很难看的,时不时还要跌跤。刚刚开始写作的孩子也同走路一样,起步时很难。 我们是否也应该像对待刚学步的孩子那样,看待他们最初的作文,用鼓励的、欣赏的、宽容的目光看着他们作品,写好人生的“第一步” 。

2、让学生不怕作文。

让学生喜欢写作,首先要让学生不怕作文。在学生进行片段习作时,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在作文课上为学生设计好写作素材,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不会搜索枯肠、挖空心思了,因为作文的内容是现成的。同时,作文课上学生也就不用那么紧张、严肃了,师生之间以轻轻松松、开开心心的活动或游戏来完成教学内容。在学生写作时教师要尽量鼓励学生多写点,写细点,以此来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当学生一旦喜欢上这样的课堂,习作就会变成一种乐趣,作文能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二、怎样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

在培养学生喜欢写作之前,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会学生学会调动多种感官去观察。

1、教学生学会观察。

作文教学,还要培养学生积极的观察习惯和思维品质。“观”是看,“察”是体察,即用耳朵听、鼻子闻、舌头尝,以及用手指进行触摸。学生看到观察这个词,往往想到的就是用眼睛看,其实观察是需要调动多种感官,这样才能把事物观察清楚。经常训练眼睛的观察力,就能很快的把身边的或者比较远的事物看清楚、看仔细、看全面,这样写文章的时候,事物的“形状、色彩、状态”就会在你的眼前出现。

例如,我们面前有一只瓷茶杯,如果用眼睛观察就可以这样写:“这是一只白底蓝花的瓷杯,杯口有盖,杯子的旁边有一个耳朵状的手柄。杯子上部印的是一圈蓝色的如意花纹,中部印的是两条戏珠的蛟龙。”如果加上手的观察,我们还可以这样写了,“当我捧起杯子的时候,我才感到杯子的重量。原来,杯子里还盛着水,而且,这杯水很烫,很烫,我必须左右手不断地交换着拿,才不致烫手。”加上鼻子的观察就是:“开杯盖,立刻一股龙井茶的清香扑鼻而来。”这时你如果自然的喝上一口清茶,就又可以填上几句:“我张开嘴,细细地喝了一口,让微微带些苦味的茶水先抿在嘴里,然后再慢慢咽下。渐渐地,苦涩散去,一股甘甜涌上心头。”你看,调动多种感官去观察,文章就会写得这样生动而具体。

2、把游戏引入课堂。

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先做一个游戏,用以激发孩子的表达情绪,然后请他写下这段游戏以及做这段游戏时所产生的情感,这就等于向他们提供了写作的内容。在这里,生活也有了,情感也有了,倘若这样的“游戏――作文”做得多了,要他们写点什么,应该不是太困难的事了。把游戏的观念引入作文教学,会带来很多的好处,首先是孩子们再也不害怕作文了,不但不害怕,反而喜欢带有游戏意味的作文课了;其次孩子们从此有了写作的内容,再不用挖空心思去汲取不丰富的生活资料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把游戏观念引入课堂作文,应该说是比较好地贯彻了教育部这个“”的。

3、设计游戏的要求。

我们给孩子们做的游戏至少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是要有科学性。例如《鸡蛋浮起来了》这个游戏,我通过把一个生鸡蛋放入杯子中观察它下沉时的情况,然后在杯子中不断加入盐水,不停搅拌,直到鸡蛋慢慢浮出水面,在师生共同谈论鸡蛋浮起来的原因中明确:盐水的比重发生变化,浮力也会发生变化。这种具有科学性实验的小游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而且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

第二是要有趣味性。比如《掰手腕》游戏、《画脸》游戏、《贴鼻子》游戏等,这种充满趣味性的游戏非常吸引孩子们,为他们的写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基础和情绪基础。使学生不再畏惧作文,而是喜欢上这样有趣的课了。

第三是知识性。例如在2年级作文训练课上,我经常进行词语接力赛,把全班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4组,每组以接力传递的形式按规定在纸上写字词,写得最多、最快者为胜。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很多词的近义词、反义词、歇后语、扩写句子等知识。

第四是创造性。例如我通过给学生讲古代的四大发明,讲盲文的发明过程,然后让学生发明一种新型文字,这种新型文字可以用一个符号代替自己汉语拼音名字,像椭圆代替张强、一朵花代表李红等,并让学生说说他们发明的理由。通过这个代码游戏,开发了孩子们的大脑,也提高了他们创造的兴趣。

4、创造游戏氛围的方法。

在我们的作文课堂里,只要注意了以下几方面的诱导,立刻就可以产生游戏的氛围。

(1)竞赛:只要将课堂的任何活动设计成为或者编排成为具有一定的竞赛的性质,游戏的氛围就出现了。

譬如进行成语接龙,如果是单纯的一个接一个的请同学出来回答接龙的成语,那只是简单的重复,是没有任何游戏性质的。但是我们只要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一个小组说一个,看哪个小组最先词穷,就算输!”立刻,游戏的意味产生了。

这里的成败输赢的刺激,使学生感到了活动的紧张、小组的荣誉,一种竞争并且希望获得胜利的心理,马上达成,而这种心理活动的出现,正是搞好这次游戏活动的基础和关键。

(2)猜测:猜测也是使活动成为游戏的一种特别的方法。任何严肃的活动,只要编排出猜测的程序,立刻就成为有些趣味的而容易被人接受的游戏了。

本来硬币并没有什么稀奇,平时拿在手里,都没有人会仔细的看上一眼。但是只要教师请大家把头伏在课桌上说:“现在我将它们一枚枚地抛在地上,请大家通过他们落地的声音,猜猜看,它们的面值是多少?”立刻,像有了魔力似的,孩子们会安静的一点声音都没有,聚精会神地猜测起来。

(3)模拟:模拟的本质是一种新型角色的体验,能启迪孩子们的情感体验和逆向思维。模拟能使学生进入一个类似于童话的世界,从而产生丰富生动的游戏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