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盲人摸象的故事

盲人摸象的故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盲人摸象的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盲人摸象的故事

盲人摸象的故事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高级;对外汉语;成语教学

语言是用于记录文化的符号体系,是文化的主要载体。汉语是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创造的灿烂文化在汉语中得到了广泛而深刻的体现,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作为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成语更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富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

对外汉语教学既是语言教学,又是跨文化教学。要学好汉语,必须学习汉语所承载的中华文化,同时,越是深刻地理解中国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文化内容,越能在中高级阶段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

为将成语教学引入上外附中国际部中高级汉语课堂,2013学年第二学期,本人开设了《成语天下》拓展课。

一、课程说明

《成语天下》选用我校国际部自编教材,适合达到新HSK五级左右的中高级汉语水平外国学生开设。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次课例的教学对象为我校国际部的12名来华留学生,他们都有一定的汉语基础,所掌握的汉字量大约在1500左右。这些学生大多都来自日本,所以他们平时很大程度上都用日语交流,相对来讲,其口语表达能力稍差。但是这些学生个性淳朴,学习态度端正,在课堂上他们表现出很强的求知欲,在课上的任务活动中也表现出非常积极的合作态度。

三、教学任务分析

根据我校国际部自编教材教学大纲,本课的教学任务为:

(1)了解《盲人摸象》的词汇与课文,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成语内涵。

(2)用汉语改编该成语故事,并进行表演。

(3)提高学生对汉语、中国文化的兴趣,学生能用汉语思考、讨论、表达、交际。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引入

事先将毛绒玩具藏在讲台里,请学生上讲台先摸后猜。由于学生对老师准备的东西并无预判,因此在“摸”和“猜”这两个过程很好地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了学生情绪。黑板出示本课关键字“摸”后,引入课文学习。

2.课文学习

将学生分成三组,每四人一组,根据老师提供教学材料,小组讨论后完成相应任务。

盲人摸象

有一天,四个盲人坐在树下乘凉。有个人牵着大象走过来,大声喊着:“大象来了,请让开一点儿!”一个盲人说:“大象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摸一摸吧!”另外三个盲人也说:“对,摸一摸就知道大象是什么样了。”牵大象的人把大象拴在树上,他们就去摸。

一个盲人摸着了大象的身体,就说:“我知道了,大象原来像① 。”一个盲人摸着了象的牙齿,就说:“大象跟② 一样。”第三个盲人摸着了大象的腿,就说:“你们俩说得都不对,大象跟③ 差不多。”最后一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尾巴,就大叫起来:“你们都错了!大象跟④ 一个样!”

四个盲人你争我吵,都说自己对,谁也不服谁。牵大象的人对他们说:“你们都没有说对。你们每个人只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怎么能断定大象是什么样子呢?”

这个成语故事说明:

小组任务A: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填出①至④的内容。

小组任务B:理解成语内容,体会该成语的内涵。

小组任务C:故事接龙,复述《盲人摸象》。

3.跟踪评价

在学生小组活动完成任务的时候,教师在教室内巡查,可使用“课堂表现观察记录表”(见表1)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在观察的时候应该尽量观察注意到每个学生,避免注意力被表现活跃的学生所吸引而忽略其它学生的情况。

4.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

以学生为主体完成课文学习后,教师对本课小结,引导学生总结出《盲人摸象》蕴含的道理。本课布置作业为将《盲人摸象》课文改变为剧本,分组排练,下节课上表演。

五、课后反思

总体上,学生反应不错,配合度较高,小组讨论热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大多数的成语是可以有故事可循的,如“守株待兔”、“自相矛盾”、“盲人摸象”、“揠苗助长”、“掩耳盗铃”、“请君入瓮”等,这些成语的故事性非常强。如果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就不难理解成语的比喻义和引申义,运用故事讲解法对学生学习和掌握成语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寓教于乐。所以对中高年级的留学生,我们可以通过指导学生看故事、讲故事、演故事来感受成语的魅力,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扩展他们的知识面,同时也能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故事中的成语。

中华民族是一个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有丰富文化传统的民族,汉语则是一种发达、丰富的语言,而成语植根于肥沃的中华文化土壤之中,经历了千百年的锤炼,生生不息且枝繁叶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为了使外国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我们所教授的成语,有的来自历史故事,还有的来自民间传说等等,通过这些成语不仅反映出中国的传统文化包含着完整、透彻的思想内容,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等。

成语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一直是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兴趣之所在,却也是他们面临的一大难题。如果能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适时有效地展开成语教学,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扩展他们的知识面,还会为词汇教学开辟出一片新天地,从而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1.

[2]刘.《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1.

[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1.

盲人摸象的故事范文第2篇

今天我看了一个小故事《小兔子找太阳》。故事说的是:一只小兔子,从未见过太阳。妈妈告诉它,太阳又红又圆。第二天小兔子看到又红又圆的东西就问妈妈:“这是太阳吗?”妈妈说:“这是灯笼。”“妈妈,那个是太阳吗?”妈妈说:“那也不是,那是气球。”妈妈让小兔子抬头看:“那个才是太阳。”小兔子看到了太阳非常高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只看到事物的一个侧面,那样不会全面地认识事物。它让我想起了一个成语故事——盲人摸象。几个盲人分别摸到大象的的腿和耳朵,就以为大象是和柱子或扇子一样的动物,这就是人们常常说的以偏概全。

推荐的数学书籍

盲人摸象的故事范文第3篇

一、情境迷失方向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通过情境创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帮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最终形成数学技能;情境的魅力如此巨大。于是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竭力的创设各种情境来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然而,刻意营造的情境,有时候却给课堂带来一些逆效应,让情境失去了应有的价值,没有达到教师情境创设的期望值。

案例: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课件制作了一个关于“盲人摸象”的故事,配上动听的音乐,故事娓娓道来,学生也都沉浸在故事之中。

故事结束后,教师提出了如下问题:为什么不同的盲人摸的象的样子是不一样的?

生1:站在前面,他摸的是象鼻子;而站在后面的人,他摸的象尾巴;所以,站在前面的人跟站在后面的人摸的象就不一样。

生2:这些盲人摸的地方不同,所以 摸出来的大象也不一样。

生3:------------

反思:盲人摸象是通过摸的动作来感知黑暗世界中大象的形状;而观察物体是需要学生站在不同的位置,通过眼睛实实在在的观察。观察与摸两者实质完全不同,观察重在眼睛,而摸重在手感。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观察,让学生知道,在不同的方位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而教师创设这样的情境如何与教学目标相融合,一味的追求新奇说明了这样的情境是教师为达到提现课改的理念而作的秀而已,这样的情境会让学生缺乏实事求是的求知态度,会让学生在情境中迷失方向。

二、合作流于形式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组间合作学习是学生数学活动中的重要形式,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合作学习有利于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敢于表现自己,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有时看到的合作学习,只是教师为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而强加的环节。这种表面化、形式化的模仿,只能让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案例:曾经在学校公开课上听过了一节“年、月、日”的课,教师为了让学生在年历表上获取相关的年月日的知识,给每个组发了一张年历表,并提出要求:前后4人组成小组,观察手中的年历表,你有什么发现呢?教师一声令下,前面的学生立即转过身来,同后面的学生进行了所谓的合作学习;在学生小组学习中,我仔细观察了不同的小组,得出了相同的结论:每组中只有那么一个或两个成绩好一点的学生主宰着小组活动的进程,而其他的学生大多成了听众或说成看客更为贴切;小组间的交流少得可怜,更不用谈什么针对某个问题展开的讨论之类的活动了。至于小组活动前,教师没有给出明确的分工,学生个体在小组活动中的任务、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学生一无所知;只是老师叫小组讨论合作,学生是出于为帮助老师设计的教学环节做了自己根本不知道的事情;过了一小会,学生们还没有得出什么有价值的结果时,教师喊了声停,于是学生们纷纷调转回头,又坐回到原来的样子。

反思:合作学习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前后几人一小组,不是提出一些简单的要求就让学生开展活动的,我们不能顾及实际需要而照搬他人的做法,为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前,要根据问题的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最优的活动方案,把学生有机的揉合成一个整体,使整体的效能发挥最大的效果,让不同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作为教师应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之中,了解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以便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我想,这样的合作还是尽量不要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之中。

三、评价多而泛滥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评价在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和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评价方式的单一化、廉价化、模糊化依然充斥着我们的课堂;这些评价不仅不能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有时还能助长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

案例:在一节低年级的《7的乘法口诀》一课中,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事先准备好了很多颗彩纸剪成的星星。

上课伊始,教师有意识的提醒学生:老师这里有许多星星,你们想要吗?

生大声的喊到:要

老师:老师想把星星奖励给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的同学,你们能做到吗?

学生大声喊道:能

盲人摸象的故事范文第4篇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婴幼儿阶段的孩子最容易接受的就是故事,作为幼儿老师,在幼儿语言、阅读发展的关键期自然要提供给孩子们语言的精华,教给他们长效的、终身有用的东西。而成语大都是从古代寓言、故事、俗语、古诗文、历史事件和名人名言中产生的,伴有美丽动听的故事,有着神奇的教育力量。大班初期,我们就尝试将成语游戏化,带进幼儿的生活,既能丰富幼儿的语汇,又能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幼儿初步了解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感受人生。

一、激发幼儿学习成语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导师。在进行成语教学的准备阶段,我们大班组的老师一起收集了一些适合大班幼儿的相关的成语视频和课件。这样,一是为了更好地挑选适合大班幼儿学习的成语,二是为了让自己在进行成语教学的时候有相关的课件、视频等,以便进行传授时能给予幼儿准确的成语定义。经过再三的思虑和筛选,我们选择了幼儿最容易理解接受的和与实际生活接近的相关成语。如与动物有关的成语:盲人摸象、画蛇添足等;故事性的成语:井底之蛙、三心二意、孔融让梨等;十二生肖相关的成语:胆小如鼠、对牛弹琴、生龙活虎、马到成功等等。这些成语可以在日常活动中及时地进行教育。

二、运用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开展成语教学

1.以游戏形式,引导幼儿理解成语的内容。

如学习成语盲人摸象,先进行游戏:我请几名幼儿上来扮演盲人,然后再拿出一个他们不熟悉的物体,请他们摸一摸。在幼儿摸的时候,我让他们摸的部位是不同的,结果他们在说摸到什么的时候,说出的内容是不一样的。于是我就提问幼儿:为什么他们说出的答案是不一样的?他们说的对不对?为什么?通过这样的导入,给幼儿的印象特别的深刻,而且活动中,幼儿们活动的氛围特别的浓厚。于是我再让幼儿们通过看看、听听、说说故事学习成语,理解成语的意义,从而让幼儿明白了观察事物、看问题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的道理。

又如学习成语“画蛇添足”,先让幼儿动手画一画:请我们的小朋友每人画一条蛇,看谁画得好并且快。很多的幼儿都积极地进行绘画内容。等幼儿画好之后,我表扬了绘画的幼儿,然后问:如果我在这条小蛇身上添上脚的话,会怎么样呢?幼儿们赶紧说:不对、不对,老师,蛇是没有脚的。我点点头说:对的,那么今天老师就带来一个关于这个故事的成语,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再通过听听、说说故事学习成语,理解了画蛇添足的意思: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同时教育幼儿做事情不要像成语故事中的那位人一样,不要做无中生有的事情,这样反而把事情做得不好了。

2.借助先进的多媒体进行成语教学,帮助幼儿理解成语的寓意。

为避免在成语教学的过程出现枯燥无味的现象,我们采用多媒体课件、视频进行教育活动,通过这些视频的观看,让幼儿有个直观、生动的画面,促使幼儿能清楚、明白地理解成语故事所含的意思。因为这些生动有趣、色彩艳丽的动画,孩子们能轻松地理解成语所蕴涵的意义,由此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老师也能事半功倍。如学习成语闻鸡起舞,活动前,先让幼儿观看这个成语的视频,由于大家观看了这个视频的内容,对故事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我们班的幼儿对古时候人们通过听鸡啼的声音起床这种生活方式很感兴趣,也觉得很不可思议,于是我们老师还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讲解。这需要我们老师的引导:在古代,由于人们没有闹钟,所以只能听鸡打鸣来起床了。现在我们的生活已经很现代化了,生活条件比古人进步了许多,我们有闹钟提醒起床,所以更加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争取时间学习。并对班内最早来到幼儿园的孩子进行表扬,大家表示向他们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入小学做好准备。

3.多读成语,把握好成语的朗读停顿,找出成语之间的共同点。

成语绝大多数是四字的,在朗读时一般都是两个字做一次停顿,如“望梅/止渴 、亡羊/补牢、闻鸡 /起舞、刻舟/求剑”等。大班孩子有一定的文字基础,我们把这个学前所学的成语制成了字卡,让幼儿复习,通过让他们反复朗读,启发大家找出所学成语中有哪些共同的地方。

三、灵活运用巩固成语

光说不练,那是不行的,除了懂得说成语还得会用成语。将学过的成语灵活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进行强化,是巩固成语的有效措施。

盲人摸象的故事范文第5篇

一、王戎不取道旁李――假设思维

王戎七岁的时候,有一次和多个小孩子游玩,看见路边的李子树有好多果实,枝断了,许多小孩争相奔跑去摘那些果实,只有王戎不动。人们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李树长在路边,却有许多果实,这必定是一棵苦味李,不然的话,早就被过路人摘完了。”

在故事里,王戎运用假设思维来推理分析,得出李是苦的结论,在数学中,运用假设思维来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往往能很快解决问题。

例题:小明上山每小时行2千米,下山每小时行4千米,求平均速度。

学生很容易犯这样的错误:(2+4)÷2=3(千米)。其实,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但题中没有告诉我们路程是多少,我们可以假设路程为12千米,先算出上山所需的时间:12÷2=6(小时),下山所需的时间:12÷4=3(小时),再算出平均速度:12×2÷(6+3)≈2.67(千米/小时)

二、司马光砸缸――逆向思维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家喻户晓,同伴突然落水,小伙伴都想尽快把同伴从水缸中解救出来。他们想了许多办法,但无济于事。因为这些办法看似不同,实则从思维的角度看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求同思维。而司马光急中生智,果断地举起一块大石头朝缸砸去。水瞬间涌流出来,缸中的同伴脱离了危险。司马光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适时地调整了思维方式,转换了思维方向,冲破了人们普遍的思维定势,运用了求异思维,特别是逆向思维,使水“主动”离开人,而非人“主动”离开水。

这个故事的启发是:有些数学问题,如果从正面入手按习惯思维找不到解题的突破口时,不妨变换思考角度,往往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将三个周长都是17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你能求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吗?

如果从小正方形的周长出发,求边长,17÷4不是整数,凭小学三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根本行不通。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去思考: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就是8条正方形的边长,这正好是两个正方形的周长,即17×2=34(厘米),换个角度思考,这道题就迎刃而解了。

三、曹冲称象――等量代换

曹操得到孙权送给他的一头大象,十分高兴,曹操想知道大象究竟有多重,但无法直接去称它,怎么办呢?正当官员们束手无策的时候,聪明的曹冲就想出一个办法,用石头的重量代替大象的体重。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某些数学问题若直接思考有困难,但可以把原有的条件或问题用等价的量去代换,从而找到解题的线索。

例:体育室有5筐皮球,如果从每筐中取出15个,那么5个筐里剩下皮球的个数正好等于原来2筐皮球的个数。原来每筐装了多少个皮球?

分析:根据“5个筐里剩下皮球的个数正好等于原来2筐皮球的个数”,说明5个筐里取出的皮球个数的总和等于原来3个筐里皮球个数的总和,用取出的皮球总数除以3,就可求出原来每个筐里皮球的个数。15×5÷3=25(个)

四、盲人摸象――整体思想

从前,有几位盲人很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可他们看不见,只好用手摸,摸到大象腿的盲人说大象就像一根大柱子, 摸到大象鼻子的说就像一根管子,摸到大象肚皮的说就像是一堵墙,摸到大象耳朵的说就像一把扇子。几位盲人从局部认识大象,争吵不休,都说自己摸到的才是真正大象的样子。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得到一个启示:要全面地考虑问题,不能以偏概全。在数学学习中,有些数学问题从每个部分或条件去思考不易解决时,可以把问题的各个部分或条件作为一个整体,全面考虑,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小明带着一只小狗和小红同时分别从相距120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小明每分钟行55米,小红每分钟行65米,小狗每分钟跑240米,小狗遇到小红后立即返回向小明这边跑,遇到小明后再向小红那边跑。当小明和小红相遇时,小狗一共跑了多少米?

问题求“小狗一共跑了多少米?”,题中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小狗跑了多少时间,但我们整体考虑发现,“小狗在不停地来回跑。”说明小狗跑的时间与小明和小红相遇所用的时间是一样的。所以,先算相遇时间:1200÷(55+65)=10(分),再算小狗跑的路程:10×240=24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