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一语文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当前各科课程进行革新的大潮流之下,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例如在教学、阅读习作、过程总结等许多方面。然而,这些都会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快速发展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当我们面对当前基础教育快速发展的情况,务必要拿出一定的勇气进行探究与发现,认真分析并总结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教学方面的问题,并且积极的探究出与之相适应的解决方案,从而能够形成一个符合当前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与策略。语文作为一门小学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可以帮助小学生开拓眼界,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收获到更多的知识与经验。与此同时,语文还与我们的学习、生活各个方面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也是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起点,因此学好语文十分重要。这就需要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以此更好的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事业发展。
一、小学生对语文的认识水平
小学阶段是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也是学生迈向更高阶段进行学习的奠基石,它在学生学习与成长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具有好学、好动、好新的特点,正是他们这样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语文学习的态度与认识。在当前的学习情况下,小学生在语文课上能够接触到许多人文性的知识,也能够进行认字、识字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小学生对语文有了一个新的了解与认识。小学生们正处在对万物好奇的状态下,因此对语文的认识仍然停留在一些日常对话或者是一些常用部分,并且已经能够通过语文这门课程发现许多新的知识。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与其他小学学科存在着许多的不同,正是这一点,决定了小学语文这一科目存在许多教学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教育者对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只有对语文教学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了解与掌握,才能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能够快速发展,保障更多的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获得最佳学习效果。通过将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要总结出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制约着小学语文教学的快速发展。
1、讲授的课程难以消化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有更加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然而,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仍然按照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并不能很好的发挥小学生的内在潜力。另外,教师的讲解内容已经将课堂上的45分钟满满的占据,讲授的内容之多,任务之大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小学生无法对接收到的知识进行消化与理解,因此这样的教学方法就是无效。
2、教学的方式不够灵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的一点,并且需要语文教师根据这一重要原则对小学生进行培养。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的讲解过程中很大的一部分,都是将教材与教参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与结合,没有及时的引入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导致讲授的内容十分枯燥乏味,学生也提不起对语文知识的兴趣。
当前情况下,需要教师采用更加新颖的教学方式,从而更好的激发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例如,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教师可以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将语文课程中的一些知识制作成幻灯片,配以小学生喜欢的图案进行教学,不但可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一方面,教师可以定期为小学生们播放一些与语文知识相关的视频或短片,这样可以使学生接触到新鲜的教学方式,从而对语文学习有更高的热情。
3、教学不够互动化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课堂上与教师的互动活动可以更好的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当前小学生语文的课堂上,教师只是简单的注重传授知识,并没有与学生进行很好的沟通与互动,这就导致学生与教师并没有进行共同的学习,教师不了解学生们对哪些知识不理解或者是掌握的不好,这样不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吸收与学习。
教师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就需要学会调动语文课堂的和谐学习气氛,使学生们提起对语文知识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可以更多的了解他们在哪些方面容易出现不解,并且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这样有利于教师制定出符合当前学生们学习状况的教学方法。制定出符合当前学生学习状况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对于小学生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成绩均有较为显著的效果。
4、教学中疏于培养学生的爱好
虽然素质教育这个概念已经随着教育改革深入到了各个学校、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但是经过具体的调查来看,其中仍然有一部分语文教师没有将这个理念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导致正处于成长期的小学生没有得到全方面的发展。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较强的学科,不应该单单将注意力集中在教授语文知识上,也应该注重培养小学生们不同的爱好,使他们能通过语文这门课程接触到更多方面的知识,更能发挥自身存在的潜能。
三、小结
综上所述,随着当前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小学语文教育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与重视,教育工作者对语文教育倾注了众多的研究与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小学语文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值得引起注意,这就要求众多的语文教师在小学教学过程中能够积极探索出其中仍然存在的问题,以此来为日后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勇.新课程实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问题及解决策略[D].四川师范大学,2007.
[2]武维卫.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
[论文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的不断加深,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交往也日益增加。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需要一种更隐蔽,更高级的形式来代替,绿色壁垒就产生了。本文在分析绿色壁垒的含义、表现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出口贸易的现状和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揭示了绿色壁垒的贸易保护主义实质。
所谓绿色贸易壁垒,实质上是指进口国政府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纲,以限制进口保护贸易为目的,通过颁布复杂多样的环保法规、条例、建立严格的环境技术标准和产品包装要求,建立繁琐的检验认证和审批税、实行环境构想制度,以及保证环境进口税方式对进口产品设置的贸易障碍。绿色贸易壁垒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府引导型的绿色壁垒,另一类是非政府引导型的绿色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的内容主要包括环境进口附加税、绿色技术标准、绿色环境标准、绿色市场准入制度、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等方面的内容。将环保措施纳入国际贸易的规则和目标,是环境保护发展的大趋势。由于西方国家的公众和政治家对环境的关注,环境保护逐渐成为服务于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一种武器,而且成为在国际贸易谈判中讨价还价的筹码。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
环境保护与贸易保护的契合决定着绿色壁垒的应用较为广泛,涉及到的不仅包括制成品,还包括中间产品;不仅包括产品的质量,也包括产品的加工生产方法以及产品的设计和消费处理过程。绿色壁垒应用的广泛性,使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1.绿色关税制度
发达国家对一些污染环境和影响生态,可能对环境造成威胁及破坏的产品征收进口附加税,或者限制和禁止商品进口,甚至对其实行贸易制裁。但是,在标准的实行上常常内外有别,明显带有歧视性,可以说是以绿色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
2.绿色技术标准制度
通过立法手段,制定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标准,限制国外商品进口。发达国家凭借自己的经济技术优势和垄断地位,不考虑或很少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对进口产品不分国别一律采取非常严格的技术标准,事实上导致发展中国家产品被排斥在发达国家市场之外。
3.绿色环境标志制度
绿色环境标志又称绿色标签或环境标签,是环保产品的证明性商标。发展中国家产品为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必须提出申请,经批准取得绿色环境标志。目前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行绿色环境标志制度,并趋向于协调一致,相互承认,对发展中国家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形成了巨大障碍。
4.绿色包装制度
发达国家制定的较高且比较完善的包装材料标准,包括废弃物的回收、复用和再生等制度,是为了防止包装材料及其形成的包装废弃物给环境造成危害,结构不合理的包装容器可能损害使用者的健康而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但某些过于严格的绿色包装措施,则可能事实上妨碍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引发贸易争端。
5.绿色补贴制度
发达国家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内部采用比较宽松的环境标准,这些国家的产品就不必支付高昂的环境成本,与本国产品竞争时就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其实质是政府在对企业及其产品提供消极的环境补贴,所以进口国基于环境保护和本国的利益而有权征收反补贴税。
6.绿色卫生检疫制度
绿色卫生检疫制度是指国家有关部门为了确保人类及动植物免受污染物、毒素、微生物、添加剂等的影响,对产品实施全面的严格检查,防止超标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绿色卫生检疫制度影响最大的产品是药品和食品,为保障食品安全,许多国家采取了严格的检疫制度,有些国家通过立法建立了近似苛刻的检疫标准和措施,形成了实质上的贸易保护。
二、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由于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发达国家对环保的标准和认识往往超过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运用绿色保护来实施其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限制和歧视行为,使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被排斥在世界市场之外。我国处在发展阶段,绿色保护对我国产品出口已经产生很大的影响。主要有:(1)缩小出口产品市场范围;(2)增加出口产品成本;(3)引发出口贸易摩擦;(4)高污染产业的转移。
三、应对发达国家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西方国家以环境保护为幌子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因其发展较早在环境方面的标准和措施远远超越了发展中国家。所谓的绿色壁垒对我国形成了歧视性,并严重限制了我国的出口贸易。1.正确认识绿色贸易壁垒
要对绿色贸易壁垒有一个客观认识。绿色贸易壁垒存在着有利于市场发展和国际贸易一面,也有阻碍国际贸易发展一面。以保护环境为目的而采取的绿色壁垒措施,一方面限制甚至禁止了严重危害生态环境产品的国际贸易与投资。另一方面也为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使这些产业成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新的增长点,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2.加大对绿色产业资金投入
要使我国的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增强我国绿色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使绿色产品和技术走出国门,离不开财政金融部门的扶植。财政部门应给予绿色产业以优惠的鼓励政策,加大对绿色产业的资金投放。金融部门应在信贷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
3.实施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为我国国家的基本战略,出口贸易也就必须服从于这个基本战略,这就要求出口不仅要追求增长的数量,还要追求增长的质量,及其与生态环境保护、劳动条件和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
4.发展环保产业,推行绿色管理
以环保产业作为提升出口产业结构的重点。政府应制定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环保产业的发展,把环保产业培育作为提升出口产业结构的重点和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应设立绿色银行和绿色产业基金,为环保产品的开发与出口提供专项贷款和信贷担保基金。
对我国的出口企业而言,应积极推行绿色管理。绿色管理是指将环境保护的思想观念融入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这一思想可概括为“5R”原则,即研究(Research),将环保纳入企业的决策要素中,重视研究企业的环境对策;消减(Reduce),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或消除有害废弃物的排放;再开发(Reuse),变传统产品为环保产品,积极采取环保标志;循环(Recycle),对废旧产品进行回收处理,循环利用;保护(Rescue),积极参与社区内的环境整洁活动,对员工和公众进行环保宣传,树立环保企业形象。
参考文献:
[1]海闻.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N].经济研究,2004,(7).
[2]郭芳.环境成本内在化的必要性[J].晋阳学刊,2002,(6).
[3]王继祖.近年西方新贸易理论浅探[J].南开经济研究,2003,(5).
[4]李湘等.国际贸易教程[M].上海:上海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5]黄立新.绿色壁垒及我国的应对策略[J].外向经济,2000,(1).
[6]胡蓉.试论GATT/WTO贸易与环境保护条款[J].当代法学,2002,(5).
【关键词】工程预决算;造价;控制
一、工程造价预结算
工程造价预结算是指根据工程建设的性质、特点及施工的具体情况对工程造价进行计算的过程。工程预结算主要由工程估算、工程施工预算、工程竣工结算和工程竣工决算四个部分组成。工程造价预结算要计算工程中的每一个子工程的具体费用,每一个子工程的费用都要进行预算,对费用预算的准确性要求很高。众所周知,一个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涉及人工费用、材料费用、机械使用费用、管理费用等多个方面的费用支出。这些费用的支出预算是工程开始建设前就已作出预计,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指导工程建设中所需的各方面费用,并为工程验收时的费用结算提供指导。工程造价由工程施工图纸、工程预算定额、市场估价、工程收费标准及相关部门的规定标准等资料组成,这些资料将完成工程造价的整体描述。工程造价的预结算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工程预算,工程预算是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和完工后进行工程结算的依据,是在工程开始建设前进行的工程总体费用支出的预算。第二部分是工程结算,工程结算是指在工程建设完成后,对工程建设的实际费用支出作出的统计,工程结算往往会由于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与工程预算不符,这就要对不符的原因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工程预算进行调整,以保证工程竣工后结算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工程造价预结算中的常见问题
工程预结算是工程建设的重要依据,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及工程建设能否顺利进行并完工。鉴于工程造价预结算工程的重要性,我国已经出台了一些制度来规范工程造价预结算工作,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但是,近些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工程建设的数量急剧增多,在工程建设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而造价的预结算制度却没有与时俱进,这就难免在当下的工程造价预结算中出现一些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工程造价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造价问题在设计阶段得不到重视
我国的工程建设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工程建设的整体管理系统性较差。合理的工程管理应该从最初的工程设计阶段开始,而我国的工程管理却将重点放在了工程施工阶段及最后的验收阶段,工程造价预结算问题没有及时解决,一直拖到工程施工过程中,直至工程完工后,导致建设费用严重超出预算金额。在设计阶段不重视工程造价,导致工程预算成为“花架子”,没有实际意义,工程结算也变得十分被动。
(二)工程造价存在市场竞争力不足的现象
前些年,我国工程建设一直以计划经济为主,参与工程建设的单位一般都是国有建设单位,工程建设市场化是近些年才发展起来的。现在的工程造价受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两方面经济体制影响,既没有完全脱离计划经济中上级主管部门对工程造价的指导,也没有完全按计划进行工程造价的预结算,还要考虑市场经济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这种由计划经济做指导,市场经济做调节的工程造价形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工程造价不能完全市场开放,也就导致竞争力下降,工程造价预结算整体水平不高。
(三)工程造价整体水平不高
由于工程造价受上级主管部门的影响较大,市场竞争力较小,竞争的减少导致了工程造价的整体水平不高。主要体现在专业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少,且专业水平较低。造价机构水平低导致造价预结算结果对工程建设不能起到实质的指导意义,或指导意义不大。当前,我国的工程建设较多,进行得如火如荼,而造价咨询机构少,专业水平低,且和工程建设相关部门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很多暗箱操作,这不符合市场发展规律,也不利于工程造价行业发展。
(四)缺乏专业的工程造价工作人员
不可否认,伴随着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及相关部门对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工程造价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很多人也愿意投身到工程造价工作中来,参加工程造价师资格考试的人也越来越多了,高校也注重对造价人才的培养。但是,令人担忧的是很多工程造价师都不具备实际的工程造价经验,很多人都是“纸上谈兵”,这些人加入到了造价队伍中来,没有提高造价行业的整体水平,反而让其止步不前,影响了行业的发展。就目前的情况看,工程造价师不少,但专业的工程造价工作人员却不多。
(五)工程造价相关制度不健全
为了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造价,我国已经出台了《价格法》、《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对工程造价起到了一定的规范指导作用。但在实际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造价受诸多因素影响,且工程建设还要进一步与国际市场接轨,这就显现出一些制度在工程造价的问题上还存在欠缺的地方。
三、工程造价预结算的控制措施
工程施工费用涵盖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其中人工费用、材料费用、设备使用费用等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费用支出,还有很多费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例如质量控制费用、现场管理费用、进度管理费用等等,而这些费用也要从工程款中支出,这些费用也是一个庞大的数目,也会对工程造价造成影响。因此,在进行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做到“两个中心,四个算”,即以“企业是利润中心,项目是成本中心”为原则,做到“每个项目单独核算,施工前有预算、施工中有核算、施工后有决算”。
(一)细化工程管理组织结构,结构中所有成员责任明确
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有一个合理的组织在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对工程造价负责,这个结构中的工作人员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在进行工程造价控制工作时,要注意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在对工程预算进行调整时,要做到先有调查,再有申请,最后才做决定,避免由于组织结构中关系混乱,职责不明,而出现工程预算调整随意,出现事故后追查不清的情况。
(二)成本控制工作应进一步加强,切实以工程预算为指导
工程建设的成本控制是实现工程造价预算的最主要途径。加强成本控制是确保实现企业合理利润的前提。进行成本控制就是要控制工程建设过程中各项费用的支出,还要有一系列的成本控制计划,例如应完善工程施工费用估算体系,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及时编制施工图预算作为工程结算的凭据,编制详细的费用控制计划、用款计划并加强风险分析,通过合理安排减少各项可能节约的支出,严格控制各项预算外的费用,并且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减少或避免意外的发生,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最终实现成本控制。
(三)严格按照施工合同进行工程建设
施工合同中有体现工程造价的内容,但是,在实际的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方经常会以各种原因,对工程造价提出异议,试图更改工程造价,让最初的工程预算变得不可靠。这就要求在签订合同时,签订双方应对工程造价问题进行研究,确信没有异议时再签订,并严格提出,如果超出工程预算,由哪一方负责,对忽视工程造价问题的单位起到警示或约束的作用。当然工程造价涉及的问题很多,按合同来进行工程建设也包括了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
四、小结
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投资效益,保障各参与队伍的利益,有效合理的控制工程造价是各建筑工程有关参与方的工作重点。工程造价的预结算经常会出现问题,以致影响最后整个工程的造价。工程造价预结算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工程造价市场不规范,造价专业技术人员能力不高,工程造价制度不健全等。面对这些问题,应积极采取措施,争取做好工程造价预结算工作。
参考文献
[1]公德祥.如何编制竣工结算[J].中国招标,2011(19).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文化等值
商务英语现今已经成为了人们在进行国际经济和商务活动的过程中最常使用的英语。商务英语是一种跨文化的应用型语言。商务英语的特殊性决定了商务英语的翻译过充满了复杂性和多样性,商务英语不仅仅是两种语言和文字之间的转换,其在更多的方面更涉及了文化之间的过渡作用以及各个行业以及领域的专业英语内容和商务问题的行文和表达方法,正式因为这些因素,致使商务英语在翻译上存在着很大的难题。因此商务英语的翻译人员在进行翻译时,一定要对交流双方的文化差异有足够的重视,做到翻译过程中文化信息的等值。
一、等值理论的概述
著名的美国语言学家尤金・A・奈达博士(Dr.Eugene A・Nida)在其著作《翻译学初论》(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中首次提出了动态等值理论(the theory of dynamic equivalence)。动态等值理论通过一社会学、符号学、社会语言学等一系列的学科作为基础,对语言信息在交际转换之中不应当进行简单的、静态的对等,强调是应当通过动态等值来实现的。奈达博士将语言的交际能力分为表达、信息传播、祈始、表感以及交感五大功能,同时奈达博士还认为,信息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源出语的语义和风格应当和目的语的语义和风格尽可能地达到信息的动态等值交换[1]。奈达博士依据动态等值理论对社会进行了大量的科学调查,将翻译的标准、模式、可译性以及语言方面的语音、语法、语境,甚至是文体学和语用学等进行了有效地融合,从而写出了一部较为完整和具有广泛适用性的的翻译学书籍,该书籍也完整和规范了现代翻译学框架。除此之外奈达的动态等值理论还在文体方面做出了相应的规范和分类,因此动态等值理论在如今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不同形式的商务英语翻译之中。
二、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信息等值的概念以及重要性
1、文化信息等值的概念
在翻译以及翻译过程中文化信息等值的问题上,除了奈达博士,国内外还有很多的专家和学者都对此作过阐述。英国的翻译理论家卡特弗德在谈到翻译过程中的等值问题时就曾经说过:"用自己熟悉的等值的篇章材料去替换另一种语言的篇章材料。"前苏联著名的语言翻译学家也说过:"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在内在上和形式上把另一种语言准确地、完完全全地表达出来,表达的不仅包括字面意思,还要包括深层次的内在含义。"[2]
我国的语言学家王以铸老先生,在提醒国内的广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时,就曾经说过:"真正的翻译不是要照搬原文而是要传达文章的内在神韵。"所以,一名好的翻译在进行翻译时,不仅要对原话的字面意义进行了解,还应当了解该语言国家的文化环境,从而才能用母语准确地表达出译句的文化含义,从而实现等值翻译。等值翻译作为翻译之中的核心理论和概念,对译句在语言形式上以及译句的意义'风格、文化内涵上都作出了要求。
2、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信息等值的重要性
语言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表现方式。因此商务英语译者在对一种语言进行翻译时,必须要通过译句来体现这个国家的文化以及精神面貌。尽管各个国家的文化以及精神面貌各不相同,但是通过细心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发现,其实各个国家的语言和文化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通性的,这就为商务英语译者的翻译和交流提供了一点可以借鉴的地方。
在国际经济以及贸易活动之中,译者若没有很好地对文化信息等值进行很好的把握,最为恶劣的影响便是,导致双方贸易的失败。因此在促进商务贸易以及经济发展方面,国际商务英语的译者也肩负着很大的责任。
三、国际商务英语翻译与跨文化交际
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进行交际活动时,该种交际方式就被称为跨文化交际,在国际经济以及商务活动中,跨文化交际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首要前提就是要扫清不同文化背景所带来的交流障碍,从而真正实现沟通交流的目的。国际商务英语作为一种在国际经济和商务活动中被广泛应用的语言,因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都在被不断使用,从而导致英语拥有着一定的多样性和易变性。因此国际商务英语的译者在进行翻译时,一定要注意两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实现文化信息的等值。
加拿大的翻译家让・德利尔教授就曾经说过:"代码的转译是为了确立词的一致关系,而翻译则是寻求信息的等值。"德利尔教授指出"词义等值"、"语言等值"等都是"代码等值"的同义词;"意义等值"、"语境等值"、"信息等值"等都是"翻译等值"的同义词[3]。这套由德利尔教授所创建的翻译标准概念,对现行的国际商务英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国际商务英语的翻译也因为涉及到的领域过于广泛,其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均有涉及,所以国际商务英语的翻译标准还具有一定的多重性,这种多重性主要是指不同文体间的翻译标准都不尽相同,因此在选择标准的时候也可以灵活的进行选择。国外的翻译家与语言学家门也根据翻译的这一特质,针对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提出新的理论:语义翻译较为侧重翻译后信息内容的保存,而交际翻译则较为侧重翻译后的信息所产生的实际效果,这套理论明确地指出了文体的不同直接影响到了翻译的侧重点。所以在进行商务英语的翻译时,对严肃的商业文本、合同的翻译与对广告、创意的翻译是截然不同的,前者应注重对信息内容的保存以及措辞要严谨慎重,而后者应当反映出信息内容所造成的效果,以及对译句的语言风格的保存。
以上这两种方式是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信息对等最为基本的要求,一切文化信息的等值翻译都应当建立在此基础上。在实际的商务英语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常常会遇见原文含有一定量的文化信息的情况。在碰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译者必须严格地将原话中的文化信息通过翻译移植到译入语中去,这样一来便实现了国际商务英语翻译中更为深一层次的文化信息对等。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国际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信息的扭曲甚至丢失的情况仍然时有发生。
例如,我国在对企业进行评比的时候,会评出一定数量的"国家二级企业",但这些企业在进行涉外宣传的时候,会将"国家二级企业"翻译成"State Second-class Enterprise"。但是在英语国家中"Second-class"却代表着"below a standard;inferior"(低于标准的;劣质的)的意思,这与中文的原意有着天壤之别,很容易造成外国人的误解,导致企业在国外市场造成很严重的亏损[4]。
又例如,商务英语译者在翻译:"我们希望产品的团和色彩能照顾到欧洲人的心理。"的时候,倘若翻译成"We hope that the design and color of the products would suit European psychology."尽管这句话乍一看无论从单词还是从语法上看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通过对语境的仔细推敲,不难发现该译者将文中的"心理"翻译成了"psychology",在英语中"psychology"通常是适用于"心理学"等专用名词,而句中的"心理"则更倾向与"心理感受","品味"或"偏爱"等意思[5]。
在进行合同以及法律文书的翻译的时候,译者一定要将原文的意思翻译准确,避免歧义的产生。一些译者在翻译"本协议及附件用中英文书就,两种文字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会翻译成"This Agreement and Appendix are rendered in Chinese and English.Both language shall possess the sanme legal validity."译者将"两种文字"翻译成"both language"略有不妥,通过对原文的分析可以发现,原文中所指的"两种文字"应当是"由两种文字书写的文本",原来的翻译版本就透露着"有一种文字比另一种文字更具有法律效力的意味"实在不太妥当。因此该句应当译为"This agreement and Appendix are rendered in Chinese and English.Both texts shall possess the sanme legal validity."
四、实现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信息等值的方法和措施
在国际经济和商务活动中,译者要针对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有所了解,然后再通过自身的综合英文水平找到适当的表达方式,从而实现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信息等值。目前来说,实现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信息等值的方法主要有直译法、音译法以及音译结合意译着三种方法。
1、直译法
直译法的意思是,在不会违背译语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在译语之中保留原译句词语的意义。例如在翻译汉语的时候,可以直接将"假冒伪劣商品"译为"fake or poor quality commodities","汇率并轨"也可直接译为"a uniform exchange rate"等。直译是商务英语翻译甚至是任何翻译必要的首选的方法直译法是我们常用的一种翻译方法,但不是所有的词句都适用此法,对词句入围有着严格的限制条件。当译入语有多个同义词时,译者要慎重选择此法;当译入语可读可通、符合逻辑性时才可选用此法。需要强调的是直译不是硬译死译,只适合小部分词汇、语句的翻译。直译虽然适用范围小,但是可以有效的传达原语的文化,有助于我们了解源生原味的异域文化。如"daY'khOY'SP},直译成"黑马",中国的传统招呼方式"吃了吗"的翻译"have you eaten"也得到了西方文化的认可。再如前文说到的"金鸡牌"若被直译成"golden cock"虽表面意思符合,但是"cock"一词多意且有着明显的污秽信息,所以在直译时需慎重考虑。在翻译英语的时候可以将"chain reactions"直接译为"连锁反应","iron curtain"译为"铁幕"等等。
2、音译法
意译法指的是翻译人员在受到译语社会文化差异的局限时,舍弃原文的字面意思,力争译文与原文的大意相符合和主要语言功能相似的一种方法。音译法是指采用音位作为单位于一文中可以保留源语言发音,以便强调原文主要的语言功能的翻译。以美国的Coca-Cola为例,将其翻译成可口可乐实在一个难得的翻译作品,该翻译不仅将Coca-Cola中响亮的音节进行了保留,还能够形象地阐明该产品的用处以及产品特点,耐人寻味。同时,在对中文的翻译时,也出现了一些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翻译,例如"功夫"翻译为"kongfu","豆腐"翻译为"toufu"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些英文词语在翻译成中文的时候,直接采用音译的方法,并且流传至今,例如"Whiskey"翻译为"威士忌","sonar"翻译为"声呐","radar"翻译为"雷达"以及"logic"直接翻译为"逻辑"等等。在进行音译的时候,对译者都有着一定的技巧要求,不仅要保持与原文相当的篇幅,还要对一些非中银的音节进行省略。由于地理、风俗、历史等差异、各民族的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词汇、句法结构和表达方式、直译有时晦涩难懂,有时会引起歧义,有时则不能充分传达原文的神韵,由此我们只能采取意译,意译保留了原文的特点和形式,一般来说意译可有两种形式:直接意译和转换意译,直接意译是指将源语言在词典中的意思译为目的语。例如:talk shop all the time(三句话不离本行),a land of honey and milk(鱼米之乡),四川成都的"紫薇酒店"译成英语为"PRIME日O丁EL",紫微星在中国星相学中其星宿排名居首位,而英语PRIME含有"首位的、首要的、最好的、第一流的"意思,因此这可看作是成功采用意译法的典范。
3、音译结合意译
音译结合意译是指在翻译英文的过程中不仅能对原文的发音进行保留,还能体现出原文所代表的意义,对于这种翻译方法,可以通过谐音结合谐意的方式来实现。例如将"X-Ray"翻译为"埃克斯光",在这个翻译中"埃克斯"指的是"X"的读音,"光"则是"ray"的意译,运用这种翻译方式进行翻译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将"ice-cream"翻译为"冰淇淋","New Delhi"翻译为"新德里"等等。
五、结语
通过上文的阐述和分析,可以了解到,正是因为商务英语具有一定的独特性、特殊性以及非常强的专业性,如果想要成功地对商务英语进行翻译的化,必须要对商务英语的特性进行全面的了解。"等效论"的影响很大,但在热闹盛行了一段时间后人们开始怀疑它的可行性,提出了一些质疑,考虑到商务英语的翻译是一种涉及不同商务业务的十分复杂的符号转换过程,"等值"或 "对等"只能是人们一种美好的愿望,所以说"等值"只是一种相对的概念,绝对的"等值"或"对等"是不存在的,尤其是在源语言承载了文化信息,或是在译入语中存在"意义空缺",在其文化负载过重的情形下,翻译人员必须对其进行文化信息的调整,尽可能做到减少"代码转换"过程中文化信息的丢失,注意分寸,扬长避短,恰到好处,灵活运用,尽最大可能使译文反映出原文的真实面貌。商务英语不仅仅是两种语言和文字之间的转换,其在更多的方面更涉及了文化之间的过渡作用以及各个行业和领域的专业英语内容和商务问题的行文和表达方法,所以这就要求译者能够拥有丰富的知识以及文化素养,从而能在商务英语的翻译过程中自由地在语言以及文化中进行转换,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Nida E.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Huhehaote: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Press.2008.
[2]谭维.浅析商务英语翻译中的不对等性[J].中国成人教育,2008,(8).
[3]帅建林.国际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信息等值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4).
[4]余陈乙.奈达"等值"理论于商务英语翻译中的理解与应用[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8,(8).
[5]陈建平,聂利亚.从目前的研究看商务英语学科体系的构建[J].外语教学,2009,(5).
[6]周立人."动态等值"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J].国际商务研究,2010,(11).
[7]Charles Mitchell,国际商业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8][美]奈达]语言文化与翻译[M].严久生,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
[9]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0]曾勇.石磊.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与语用因素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2).
1,简洁但内涵丰富的语句——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
“重要句子”多为揭示文章主旨、体现行文思路、传达作者情感、蕴涵丰富意味的语句。一般情况,这些语句都有突显其含意的一个或几个关键性词语。抓住了关键词语,就等于拿到了开启句子含义之门的钥匙。有些句子,只要把其中的重要词语的含义搞清楚了,整个句子的意思就迎刃而解。
例如,教材《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这一句是全文结尾处高度评价马克思伟大人格的一句,它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应从“私敌”和“敌人”这两个词入手。“私敌”是因个人的利害冲突而形成的敌人;未必有一个私敌,那么句中的“敌人”就是公敌。依据上文,所谓公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共同敌人。这样看来,这句话的意思是:表明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把全部精力都献给了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
再如,2009年山东临沂市高三语文试题中,有这样一个问题:文中说闻一多“在故纸堆里讨生活”,应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意?
相关语段是这样的 :
闻一多的著名,是因为写新诗,因为被特务暗杀,这两件事都具有轰动效应。而容易被人忽视的,却是他的做学问,是他对古典文献所做的考订工作。 闻一多的有趣,在于他做学问的极端。大多数的时间里,他都是个地道的书虫,是在“故纸堆里讨生活”。抗战期间,西南联大的文学院落脚蒙自,闻一多在歌胪士洋行楼上埋头做学问,除了上课、吃饭,几乎不下楼,同事因此给他取名为“何妨一下楼主人”。按照我的想法,闻一多之所以会走做死学问这条路,多少和他赌气有关。闻一多显然想让那些老派的教授明白,新派出身的人研究古典文献不仅可能,而且会做得更出色。他身上的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他认为中国的旧书中,压根儿就没有一点值得保留的东西,声称自己深入古典,是为了和革命的人里应外合,把传统杀个人仰马翻。但是,另一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又是那样让他如痴如醉,其痴迷程度和任何有考据癖的学者相比毫不逊色,他走的是最正统的学术道路,从训诂和史料考订下手,为一个字、一个词大坐冷板凳。
题目要求理解”在故纸堆里讨生活”,这个句子中有两个关键词,一是“故纸堆”,二是“讨生活”,只要抓住这两个关键词,句子的意思就理解了。什么是“故纸堆”呢?原文中有这样的句子:“是他对古典文献所做的考订工作……他走的是最正统的学术道路,从训诂和史料考订下手。”什么是讨生活呢,原文中有“ 闻一多在歌胪士洋行楼上埋头做学问,除了上课、吃饭,几乎不下楼”。因此我们就可以这样组织答案:“故纸堆”是说他所做的是训诂和史料考订工作,研究对象是古典文献。“讨生活”是指他对研究工作如痴如醉,做学问达到了极致,除了上课、吃饭,几乎不下楼。 再如:2008年山东卷现代文阅读《歌德之勺》中一题:“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
相关语段是: 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今天来到了从小就觉得神秘的这位艺术家生活过的实实在在空间。多么不可思议,多么幸福。我们可以用手抚摸一下诗人触摸的东西,小心翼翼。我们试图通过逝去的诗人遗留在器物中的神秘,去接通那颗伟人的灵魂。
仔细分析一下,这个句子中有两个关键词:“另一种方式”和“接近了你”。 “另一种方式”是指什么呢?原文中有“来到了从小就觉得神秘的这位艺术家生活过的实实在在空间。”“接近了你”,原文中有“用手抚摸一下诗人触摸的东西,接通那颗伟人的灵魂。”这样答案就出来了:通过寻访诗人生活过的实实在在的空间和遗留的器物,去接通(感受)歌德那颗伟人的灵魂。答“通过用手抚摸一下诗人触摸的东西”,“去接通歌德那颗伟人的灵魂”也可。 2,使用了修辞手法的语句——分析其修辞手法的作用,用通俗直白的语言将意思表述出来。
例如:(2008重庆高考)《时间怎样地行走》有一道题:怎样理解“它在清晨的曙光中像一道明丽的雪线一样刺痛了我的眼睛”在文中的含意。
相关语境是:十几年前的一天,我在北京第一次发现了时间的痕迹。我在梳头时发现一根白发。
我们分析一下句子,句子主干是,“它刺痛了我的眼睛”,“它”指“白发”。句子中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本体是“白发”。句子中的关键词“刺痛”,说明了自己的吃惊之情。这样我们用通俗直白的语句表述出来:一根银白的头发让我发现生命的衰老,感叹岁月的流逝。 3. 结构(层次)比较复杂的句子——从分析句子结构入手,抓主干明题旨,理枝叶明深意。
有些句子的结构比较复杂,只有先理清脉络,梳理主干和枝叶,才能把握句意,进而理解文意。我们可从分析句子结构入手,如果是单句,应抓住主干,先找准主、谓、宾,再分析那些修饰、限制成份。一般来说,句子的修饰、限制成份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揭示句子内涵的作用。如果是复句,先找准其第一层,就可以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
例如教材《巴尔扎克葬词》一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巴尔扎克先生属于19世纪拿破仑之后的强有力作家之列,正如17世纪一群显赫的作家,涌现在黎塞留之后一样——就像文明发展中,出现了一种规律,促使武力统治者之后出现精神统治者一样。”这个句子主干句是“巴尔扎克先生属于19世纪拿破仑之后的强有力作家之列”,后面是对这句话的解释,“显赫的作家”来解释巴尔扎克,“黎塞留”解释“拿破仑”,而破折号后面的句子则说明黎塞留、拿破仑属于武力统治者,而巴尔扎克属于精神统治者。这句话作者是赞誉巴尔扎克,把他看成一个比武力统治者更伟大的精神统治者。这印证了本段开头一句话的意思,巴尔扎克作为精神统治者,他不仅属于这一时代,而且属于千秋万代。
再如下面一题:怎样理解下面文段中的一个句子“你可以抱怨,但你不能仅限于抱怨。”的含意?
刘:那么多的人在抱怨世界对自己的不公平,一般说来尤其是越知识多的人越抱怨多,我抱怨过,当然柏杨先生也抱怨过。这话您不介意吧!
柏:我承认我确实抱怨过,不过我终生在抱怨又终生在奋斗争取,并且我能做到在进入天堂时一定把我所见到、经历过的、世间发生过的一切都统统包容:因为太多我知道、不知道的人在包容着、包容过我!你可以抱怨,但你不能仅限于抱怨。人要尽力而为,要竭尽全力,实在做不到了,你就试着顺其自然吧!要承认人与人的差异性,世间万物有摆脱差异性的事物存在吗?每个人在宇宙中都会有一个最终位置的!有的辉煌夺目,有的黯淡无光,这没有什么错! 分析一下句子,这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我们可以分别理解每一个分句。“你可以抱怨”,原文中有“抱怨世界对自己的不公平”;“ 但你不能仅限于抱怨”,原文中有“不过我终生在抱怨又终生在奋斗争取……人要尽力而为,要竭尽全力,实在做不到了,你就试着顺其自然吧!要承认人与人的差异性。”这样答案就可以组织为:①面对世道的不公正和诸多不如意,可以抱怨发牢骚。②更要发挥潜能,尽力争得一个属于自己的人生位置。③真的无能为力也要顺其自然,承认人与人的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