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母语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近年来,在外语教学中,由于对传统语法翻译法的全盘否定和受直接法、听说法等流派的片面影响,外语教学界在研究母语及母语文化的作用时,过分夸大母语和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忽视了它的正迁移作用的存在。很多研究者认为,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目的语的熟练程度,增加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母语和母语文化在教学中可有可无,在外语教学中盲目排斥母语和母语文化的积极作用。这种观念的推行直接导致了外语学习者的母语文化素养的降低,而且每况愈下。史国强、王宇通过对沈阳师范学院的130余名考生的翻译试卷的分析指出,“英语专业学生身上文化素养的欠缺已经到了令人担心的程度……中国学生竟然不知道抗战是和谁打仗”[1]。他们还分析了学生中国文化素养欠缺的原因,主张学生应加强中国文化知识的学习。陆魁秋也对汕头大学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的母语文化知识进行了调查,结果也发现学生的中国文化常识非常匮乏。他指出,主体文化(即母语文化)同目的语文化一样也是交际能力形成的重要因素,主张在课程设置尤其是在低年级的课程设置中增加中国文化课,减少专业主修课[2]。另外,任海棠、从丛、韩红都提到了这种中国文化知识欠缺的现象——中国文化失语症。学习者中国文化知识匮乏会直接影响外语语言知识和文化的学习,影响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正确理解和对待母语文化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是我们搞好外语教学工作的一个关键性环节。我们认为,母语和母语文化在外语学习中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母语和母语文化的正迁移作用
对外语学习的研究表明,在外语学习中存在迁移现象。所谓迁移(transfer)是指在学习新知识时,学习者将以前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迁移、运用于新知识的学习、掌握的一种过程。迁移又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如果旧知识的迁移对新知识的学习起帮助、促进作用,它就是正迁移;如果旧的知识、经验的迁移妨碍了新知识的获得,它就是负迁移,即干扰。以往研究者在探究母语的影响时,往往侧重于研究母语和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其实,对语言文化的大量研究还表明,母语文化在外国语言文化的学习中会发生正迁移作用,即深厚的母语文化功底会对外国语言文化的学习起帮助和促进作用。束定芳、庄智象曾指出:“具有良好的母语交际能力的外语学习者,其外语交际能力的获得相对容易些。同样,如果学生的母语与目的语语言结构上越相近,文化背景越相似,交际能力的正迁移发生的概率和规模就越大。”[3]92高一虹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弗洛姆(BrichFromm)的“生产性人格”理论,通过对52名中国外语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实验提出了“生产性外语学习”的概念,即“在目的语学习的过程中,目的语与母语水平的提高相得益彰;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的鉴赏能力相互促进;学习者自身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在生产性外语学习中,母语和母语文化起着积极的作用”[4]。许多英语界泰斗如傅雷、钱钟书、季羡林、许渊冲、王佐良、许国璋、王宗炎等也都是学通古今、在母语和母语文化方面有极高的造诣的。因此,在外语语言与文化学习中,我们要正确利用母语和母语文化,使其发挥更大的正迁移作用。
二、进行文化对比需要以母语文化为参照
由于成人外语学习者的大脑不可能是一无所有的白板,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无意识地在头脑中把所学外语与母语进行对比。我们的教学应充分利用这一自然现象,而不应阻止其产生。因为文化对比可以促进外国语言文化的学习。恩格斯曾说过,“只有将母语同其他语言对比时,你才能真正懂得所学的语言”。关于在第二语言(L2)学习中第一语言(L1)的参照作用,Stern也进行了很好的描述:“让我们从早已熟知的关于L1的知识出发,从不可避免的迁移和干扰现象出发,把这些迁移和干扰的存在看做是外语学习的一种前提。毋庸否认,学习者(在学习外语时)是把L1作为参照物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向学习者指出两种语言的相似及不同之处,帮助他们逐渐形成一个新的L2系统。在跨语言的学习策略上,我们因为首先承认了迁移/干扰作用,所以要有意识地在L1和L2之间移动,比较两种语言之间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异同,逐渐而又有意识地完成从L1向L2系统的转换,帮助学习者建立新的L2语言体系。”[5]看来第二语言与文化的学习是在两种语言与文化的对比中进行的。而要进行文化对比首先需要学习者深刻理解母语文化。学生从出生到大学一直处于母语文化的氛围之中,对中国的历史、文学、风土人情、政治制度、教育体系都有所了解,但和英美文化比较起来,中国文化有什么总的特点,他们还不甚了解,他们还没有把所积累的零散的、感性的文化现象上升到一个系统的、理论性的认识高度,这就需要老师在语言材料明显涉及英美文化特征时适时地和中国文化加以对比,以帮助学生形成对两种文化的总体印象,找出其中的共性和差异。比如在涉及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取向时,就应该对中国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加以介绍,对比两者的差异。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具体的交际规则,比如英美人为什么有那么多隐私、他们为什么不能理解中国人的谦虚等,从而指导学习者的具体交际,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有时一种英语文化现象,费了好大劲也解释不明白,如果用一个相似的汉语文化现象作参照,问题就很容易说清楚。因此,刘润清先生在其专著《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认为,“学习外语时,完全脱离母语是不可能的,语言之间有些普遍现象,不参考母语,不与母语对比会造成莫大损失”。由此可见,外语学习者具有较高的母语和母语文化素养也是必需的。
三、较高的母语和母语文化素养是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一般情况下,我们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是,掌握足够的目的语文化知识,在跨文化交际中遵从目的语人士的交际规约,从而避免产生交际冲突和误解。但是,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应当承认差异并容许差异存在的,如果一味拿一方的(一般是强势文化)文化做标准去消除差异,这有可能会降低交际的难度,但这是以牺牲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为代价的。世界文化是需要多样性的。汤一介认为,当今人类社会各民族、各国家大都能从其文化传统中找到某些贡献于人类社会的资源,不过都只能在某些方面做出贡献,而不可能解决人类社会存在的一切问题。人类文化在哲学、宗教、医学等方面都是具有互补性的[6]。“有众多学者认为,今天人类文化所表现的特色,强烈呈显工具性的及手段性的理性,缺少目的性的关怀,而东方文化在目的性关怀方面,自有其独特的价值”[7]。因此,在交际中应使双方都保持自己的文化身份,既拿来又送去,互相学习,共同享受各民族创造的精神财富,保护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交际双方能够充分发出属于自己的文化的声音,又能够最大限度地相互接近和理解”[8]。我们要保有自己的文化身份,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具备较高的母语和母语文化素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四、具有较高的母语和母语文化素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英语教育的目的也是如此,而构成人才的基本要素可以概括为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相辅相成,互为唇齿。汪榕培先生认为,素质教育应强调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会做人,使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确定正确的价值标准;二是学会学习,能够终生积极、主动而且有效地接受新知识,并努力创造新知识;三是学会生存,既能掌握一般生存技能,又能掌握特殊专业技能,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应付自如;四是具有较强的国际理解力[9]。外语教学作为外语专业学生接受教育的一条主要渠道,应成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主要途径,即通过外语教学,不但要传授给学生语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我国1998年颁发的《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对我国新世纪外语人才的培养规格、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在“问题”中提出了5个不适应,在“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的不适应中指出:“学生往往缺乏相关学科的知识。在语言技能训练中往往强调模仿记忆却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对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在教学原则中也明确规定:“专业课程教学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专业课程教学不但要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而且要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应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在文化素养方面应“注重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训练学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能力”。这些都说明大纲把对学生素质的要求提到了相当高的位置。而要提高外语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母语尤其是母语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素质提高的基础。有了深厚的母语和母语文化功底,学生才会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价值标准;才能够主动而且有效地接受新知识,并努力创造新知识;才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应付自如并且具有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才会具有较强的国际理解力,并且能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两种文化的正确态度,既不会成为盲目崇洋、鄙视母语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者,也不会成为盲目自大、拒绝一切外来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的民族中心主义者。总之,学习者母语和母语文化水平提高了,才会有综合素质的提高,才能促进其外国语言知识和文化的学习,进而促进其跨文化的交际能力的形成。
母语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如果把两者的关系处理好了,目的语的学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随着对外语人才要求的不断变化,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外语人才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外语知识、较高的外语技能和外语交际能力,而且还必须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这是仅靠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的学习难以达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史国强,王宇.新《大纲》与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7).
[2]陆魁秋.主体文化与交际能力[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5).
[3]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4]高一虹.生产性双语现象考察[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1).
[5]Stern.IssuesandOptionsinLanguageTeaching.[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2:284.
[6]汤一介.新轴心时代与中华文化定位[C]//乐黛云,李比雄.跨文化对话(6).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
[7]章礼霞.性相近,习相远——对中外跨文化对话与跨文化交流的思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7).
1.长期忽视母语文化的正迁移作用。在多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部分非英语专业的同学在学习英语时,都对英语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而对母语文化却不愿提及。不愿提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观念上的错误。许多学生及教师都认为英语学习中母语文化处于可以忽视的地位。有些教师也认为母语文化会对英语学习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很多人认为在英语学习中应该尽量避免母语文化的输入。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被无限地放大了。另一个主要方面是学生和教师本身的母语文化知识不够。教师自身对母语文化知识了解甚少,文化能力较弱,这就造成母语文化一直不能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得到重视。
2.应试教育的大学英语教学方式。我国应试教育是造成母语文化失语的又一大原因。我国大学四、六级英语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其中试题极少涉及母语文化知识。这就使学生与教师更愿意将时间花费在一些功能性较强知识技能的掌握和操练上,母语文化内容基本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可喜的是,随着四、六级大学英语考试的改革,母语文化知识也出现在卷面上,虽然考试内容添加了中国文化方面的中译英翻译题,但是其仍没有作为英语考试的一个重要部分出现。另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很多大学英语教师固守陈规,英语课堂依旧以讲解词汇及语法点为主,逐字逐句对课文进行中文翻译。期末考试时,教师划重点,学生背要点。这些都导致学生、教师对忽视文化学习,尤其是母语文化。要改变这种情况,就需从根本做起,破除应试教育,打破传统模式,培养学生的双向跨文化交际能力。
3.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及教材的问题。笔者在所处省份进行调查,发现绝大多数高校开设的大学英语选修课程都集中在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文化课程上,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就是西方文化。极少高校的大学英语课程开设“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比较学习研究”这类课程。谈及这种现状,多位教师认为开设这类课程是没有必要的。在教材的选择上,大多高校选用的教材也都突显了英语文化的主要地位,中国文化内容比例非常少。所以,笔者认为,高校从英语课程的设置到教材的选定,都比较注重英语文化,却把我们本身的文化内容束之高阁。这种情况下,学生无法在课堂上接触到我国的优秀文化,也无法用英语正确地表达中国文化,这势必影响到跨文化交际的准确性,对我国文化的传播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增加母语文化在教材中的比重是必须要达到的。如何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如何充分发挥母语文化正迁移的作用,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以下途径去做。
二、如何构建适宜母语文化发展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的废除离不开社会各界及各因素的长期努力,同时新的教学模式的构建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同样也离不开相关政策的制定。为了有利传播母语文化,我们应该构建一个适宜母语文化发展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重视母语文化的教学。在我国,英语教师课堂上主要是以英语知识为基础,在这种环境下,教师和学生形成了固定的学习模式,并错误地认为英语基础课程知识的积累是英语学习的全部。语言文化背后的知识往往不被提及,更不用提文化比较研究。英语教学也成了语音、词汇的专一课堂。英语课堂上,教师觉得没趣,学生也觉得无聊。而母语文化回归教学可以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文化知识,提高母语的认同感,同时也起到了锻炼英语交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教师和学生都要从意识上进行改变,把语言文化学习置于外语学习的重要地位,树立文化平等的观念,重视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学习,取长补短并且充实自身的文化知识,只有这样,母语文化的积极作用才会被充分发挥。
2.全面提高教师的母语文化知识水平。“大学英语”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一、二年级的公共基础必修课。我国教育部制定的《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一门素质教育课程。通过课程教学,学生可以拓宽视野,了解世界各地文化。因此,教师在讲授这门课程时,应该结合中西方文化,传授国际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这就意味着一方面教师要持续提升自身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在授课中重视语言文化。另一方面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重视英语文章背后的文化知识,并适时介绍相关母语文化,进行文化对比研究学习,实现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课堂注重英语文化导入的同时,也重视母语文化的输入。新的教学观念对大学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更新教学理念的同时,也要丰富学科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才能给予学生正确的文化价值导向。
3.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以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为目标。目前,我国很多高校依然实行传统“填鸭式”的英文教学,这种落后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全无。课堂上,教师占主角地位,学生只是在被动地接收教师的观点,被动的学习方式不仅使英语学习效率低下,也导致学生没有机会开口,英语也就变成了一门只会看、不会说的语言。互动教学,是近年来很多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所提到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一种反对传统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和学生或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探讨研究的学习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发挥指导作用,学生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去学习。在学习研讨过程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成长,更重要的是中西方文化在平等的语言环境下,两种文化互为补充、相互融合。教学方式的改变有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每一位英语教师应该掌握的,课堂上积极地引导并设计跨文化交际的任务,以此来帮助学生树立合理的母语文化意识,从而实现母语文化知识对英语语言文化的正迁移作用。
三、结论
翻译学专家詹姆斯摩西曾说过,翻译学专业人员必须是通晓数种语言的人,尤其是要精通母语。因为翻译就其实质来说,是人们交流思想的桥梁。译者就是桥梁的工程师,而语言是建筑材料,译者必须对两种语言的本质、特点和变化规律都有很好的把握。仲伟合教授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一文中也明确把“汉语知识与写作能力”列入翻译本科专业知识与技能结构的语言知识与能力范围之内,而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中外社会文化知识也醒目的列在学生必须掌握的翻译知识与技能和通识教育之列。
现实却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英语教学都只是片面重视传入目的语文化,而忽视了母语文化,致使文化传播出现单向性,不利于跨文化交流的实现。有人认为汉语是自己的母语,从小学起,天天运用,天天接触,都学了几十年,难道还不胜任?而实际真正掌握一种语言,把自己的思想用文字流畅地表达出来,谈何容易? 笔者在翻译教学的过程中,经常碰到学生在做英译汉时,表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者提笔忘字,错别字连篇,或语句不规范;谈到英语国家文化时,很多学生却娓娓道来,充满热情,可是一旦说到中国文化,他们却一知半解甚至是一无所知,即使知道一些零碎的单词也不能准确的用英语表达出来。翻译教学中的母语文化缺失的现象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一是很多英语专业的学生对母语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中文是自己的母语,平时学不学习没有关系,反正都学了十几年甚至20多年,认为自己对母语的文化已经掌握得很好了,没有必要再继续学习了。
二是学生所处的教学环境缺乏中国文化的输入。学生所用的英语教材中,绝大部分是关于英语文化和英语专业知识的介绍,而关于汉语知识和中国文化的少之又少。以很多高校英语专业都使用的《现代大学英语精读》为例,六册书中的100 多篇课文均是出自英美国家作者的作品,几乎没有介绍中国文化的课文。以我校为例,英语专业学生的主要课程有: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语法、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英美文学、英语口译、英汉语言对比、科技英语翻译、政治外交翻译等。主干课程中只有“英汉语言对比”对中文略有涉及,而作为高级翻译方向的专业学生,也只有在选修课程中有“跨文化交际”。在学生的课程考核体系中,也主要是考查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对学生的中文水平鲜有提及。
三是整个社会大背景,国人及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对英语的过分重视。不论是升学、就业还是职称评审,英语考试成绩都是必须的。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成为国际上最通用的语言的今天,有的年轻人对体现中国特色的民俗节日渐渐淡忘,相反的,对西方的情人节和圣诞节却兴致高涨。2010年,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提到:《中国青年报》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确认当前社会存在汉语应用能力危机的占80.8%,认为汉语应用能力不存在危机的占19.2%。认为造成汉语应用能力危机的原因在于“很多人重视外语学习,轻视汉语学习”的占 52.0%。
[关键词]母语文化;文化认同;外语教师
[中图分类号]G319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4.01.008
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外语教育的全面展开,大量西方文化涌入国门,我国正经历着来自全球特别是西方社会的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在多元文化碰撞和激荡的过程中,人们尤其是当代大学生会产生文化归宿感的迷茫和错乱,从而产生文化身份认同危机。与此同时,我国的外语教学从教材、教学大纲到学生跨文化能力评估方面都存在着忽略或轻视中国文化的现象,以致造成了外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失语症”。因此,提高当代学生的母语文化认同度应成为外语教育的重要目标。外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其母语文化认同现状直接影响着外语学习者对母语文化的认同,因此外语教师的母语文化认同现状迫切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
一、文献综述
1.全球化与境外母语文化认同的研究现状
对于民族文化认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亚洲一些国家或地区,如日本、朝鲜以及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Cvetkovich Keller调查发现,这些国家和地区采取不同的方式来维护民族认同,其传统与现代常常表现为各种妥协和混合,但是传统文化和在日常生活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1]Yamashita等[2]认为,全球化并不一定意味着同一性,也不与文化的地域性相矛盾,而是导致文化的混杂多元和地方化。Sasaki[1]的研究表明,全球化没有导致民族认同的消失,但是民族认同需要在全球化背景下进行重新思考。
2.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研究现状
针对国外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研究,主要体现在对海外华人文化认同的研究上,如马来西亚华族文化认同研究,新加坡华人文化认同研究。马来西亚保留了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新加坡开展了20年的话语运动,其所倡导的文化价值观为华人提供了文化认同根源,对华人文化认同意识产生了较大影响。
针对国内的民族文化认同研究,包括对少数民族母语文化认同的研究和中华民族母语文化认同的研究。前者主要是对西南和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进行调查研究。如万明钢等[3]对藏族双语人的双语态度进行了调查,发现受试者对母语(藏语)有强烈的感情,对汉语学习有积极态度,对汉语取代母语持否定态度。张庆林等[4]对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的民族认同大多处于积极状态。库兰・尼合买提等[5]对新疆少数民族的双语教学进行了调查,发现少数民族使用区别于汉语的语言对于本民族来说是一种民族认同。相对而言,学界对以汉语为母语的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研究较少。高一虹等[6]分析了英语学习、英语动机强度与自我认同的变化关系,但没有涉及英语学习者对母语的文化认同。陈新仁[7]调查了外语专业和中文专业大学生的母语文化认同,发现当代大学生在总体上对母语文化的认同虽然超过了外语文化认同,但是总平均分并不高,这说明我国外语教育的确影响到了大学生对母语文化的认同,具体体现在其文化行为上。查询中国知网发现:1991―2013年,媒体发表关于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的文章共6篇,其中4篇研究外语教师的身份认同,2篇研究外语教师的素质或素养,关于外语教师母语文化认同的研究为空白。
二、中国外语教师母语文化认同度调查
1.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外语教师,人数为80人。其中男教师11人,女教师 69人;大学外语教师45人,中学外语教师35人;初级职称教师4人,中级职称教师54人,高级职称教师22人;有出国经历的教师32人,没有出国经历但打算出国的教师9人,没有出国经历且不打算出国的教师39人。
2.研究工具与研究方法
基于对母语文化认同度的定义及其分类,我们设计了母语文化认同度问卷。本次调查发放问卷80份,收回有效问卷80份。本问卷包括15个问题,涵盖了表层文化、中层文化和深层文化3个方面,具体是:
1)您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吗?
2)莫言获2012诺贝尔文学奖,您如何看待?
3)您喜欢国产电影吗?
4)您喜欢听中国古典音乐吗?
5)韩国将端午节申请为自己的文化遗产,对此您怎么看?
6)您认为理工科大学应该开设中国文学、诗歌鉴赏课吗?
7)西方经常批评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您能接受吗?
8)假如可以选择国籍,您还愿意选择中国吗?
9)您愿意花几个小时看一场京剧吗?
10)您如何看待中国文化所强调的以义务为本位的群体意识?
11)您对中国拥有如此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态度是怎样的?
12)您如何看待日本非法购买事件?
13)如果要购买汽车或者电子产品时,您会选择国货吗?
14)和一些西方节日相比,目前不少人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衷程度似乎在下降,对此您如何看待?
15)中国的星级宾馆特别是涉外宾馆应优先说汉语,对此您如何看待?
本研究采用莱克特五级量表设计问卷,从“完全同意”到 “完全不同意”分5个等级,分值依次是1~5分。我们运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依据研究目的将部分题目进行转换,统计数据显示,本调查问卷具有较高的可信度,Cronbach系数达0.887。
3.调查结果与分析
(1)母语文化认同度总体情况
将调查数据输入SPSS 16.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外语教师的母语文化认同度得分为4.138 2,大约相当于百分制的82.76分。其中表层文化认同度最低,其次是中层文化认同度,最高的是深层母语文化认同度。这说明,目前外语教师的文化认同度总体上趋向于母语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语言、价值观等深层文化方面认同度最高;在电影、音乐、节日、戏剧、产品等表层文化方面认同度较低;在国家民主制度、国籍、国家等中层文化方面的认同度处于前两者之间。这说明外语教师在表层文化方面受西方的影响较大,而在深层文化方面受西方的影响较小,依然保持较高的母语文化认同度。
(2)大学外语教师与中学外语教师母语文化认同度的差异
为了了解大学外语教师与中学外语教师在母语文化认同度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我们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具体结果见表2,分类统计见表3。
从表2可以看出,第3、7、12题的sig值分别为0.031,0.001,0.025,均小于0.05,这说明大学外语教师与中学外语教师在第3题(电影)、第7题(民主制度)、第12题 (国家)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从表3可以看出,在对电影、民主制度和国家方面,中学外语教师的认同度比大学外语教师的认同度高。
(3)出国经历对外语教师母语文化认同度的影响
为了研究出国经历是否对外语教师的母语文化认同有影响,课题组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具体结果见表4,分类统计见表5。
从表4可以看出,出国经历对于外语教师的母语文化认同度在一些项目上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有出国经历和没有出国经历的外语教师在第2、7、11、12、15题(文学、民主制度、传统文化、国家和语言)的认同上存在显著差异,sig值分别为0.024,0000,0.023,0.000,0.034,而在其他项目上差异并不显著。在这5个问题中,其中第2题为表层文化,第7、12题为中层文化,第11、15题为深层文化。这说明,出国经历对外语教师的母语文化认同度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所占比重并不大,在15个题目中,只在1/3的题目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另外2/3的题目上并没有太大差别。
从表5可以清晰地看出,有出国经历和没有出国经历的外语教师在文学、民主制度、传统文化、国家和语言等方面认同度上存在明显差异:有出国经历的外语教师在这些方面的认同度值均大于无出过经历的外语教师的认同度值。
三、结论
经过以上的数据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得出如下
结论:总体看来,外语教师在表层文化方面容易受到西方的影响,而在深层文化方面依然保持较高的母语文化认同度。对比中学外语教师与大学外语教师的母语文化认同,在电影、民主制度和国家方面,中学外语教师的文化认同度要比大学外语教师的高。在一些项目上,出国经历对于外语教师的母语文化认同度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所占比重不大。在深层母语文化认同方面,有出国经历的外语教师的文化认同度要比无出国经历的外语教师的高。当然,这些调查结果有可能会受到我们调查对象的局限性的影响,由于各种限制,我们仅调查了镇江地区某大学和2所高中外语教师的情况。未来的研究还可以拓展到外语教师的外语文化认同领域,通过对外语教师母语文化认同和外语文化认同现状的考察和分析,以找到两者之间的差异。
[参考文献]
[1]Sasaki M.Globalization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Japan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Japanese Sociology,2004(13):69.
[2]Yamashita Shijin,Eades J S.Globaization in Southeast Asia[M].New York,Oxford:Berghahn Books,2003.
[3]万明钢,王鉴.藏族双语人双语态度的调查研究[J].心理学报,1997(3):294.
[4]张庆林,史慧颖,范丰慧,等.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内隐维度的调查[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73.
[5]库兰・尼合买提,黄敏.从语码转换和语码混合现象探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与研究[J].新疆社会科学,2006(2):98.
包天仁教授对这一现象深表忧虑:“现在的教学、培训几乎都是这个理念,把母语当作洪水猛兽。各种优质课、观摩课,如果用汉语做点介绍、讲解或分析,都是严格禁止的,这就大错特错,成了不可饶恕的罪过。”包天仁教授的这一段话,无疑道出了目前英语教学中母语的尴尬处境。
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存在着较大差异,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难免受到母语“图式”的干扰,导致中国式英语非常普遍。母语对英语学习的这种不利的负面影响,强化了人们对母语负迁移作用的认识,忽视了母语对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导致我们的英语课堂完全排斥母语及母语文化的渗入。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习得不同语言的目的其实质是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母语文化在英语中的最基础的体现,就是学生掌握了多少汉语的英文表达方式。而笔者曾在所授课学校做过一项调查,调查对象是已经结束了初中词汇学习的初三学生,对其进行关于母语文化的小测试,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对中国传统的节日、饮食、文化英文表达方式都存在问题。究其原因是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一味注重西方英语文化的引入,却忽视了母?Z文化的渗透,导致两种语言难以得到交流和转换。
二、母语文化在初中英语学习中的教育意义
提到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母语文化影响,教师首先想到的现象,就是所谓的母语负迁移。认为用英式的思维来进行英语的学习,其学习效果应该是最佳的,中国式的英语教学受到批判。然而大量的研究表明:母语对英语学习不仅有负迁移的影响,更有正迁移的作用。学习者通过对母语语言的习得,可以将获得的语言技巧及其对世界的认知直接融入到英语学习中,从而降低学生对英语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英语。例如,语音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和汉语发音部位和方法相同或者相似的对等因素,拼读英语音标;词汇教学时,可以利用汉字的构字法和规律,指导学生掌握英语单词的构词方法和规律,通过词根、词缀巧记单词;语法教学时,利用母语的语法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英语句型和结构。
此外,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语言的社会意义更加重要,注重交流,感知交往的魅力,成为了英语学习的重要方向。我国开展英语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和运用英语,更是为了用英语这一门国际性语言向其他国家传播我国的母语文化。在英语教育中,如果母语文化的地位得不到重视,那么学生就不能够很好的用英语来正确表达中国文化,更不能自如的在中西文化之间进行转换翻译,导致沟通交流不顺利。
早在20世纪初期,美国的文化学者查根斯就曾经对我国的母语文化作出过可行性研究,认为汉家文化是一种感染力极强的、具有符合人文主义精神的力量,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可以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符合中国式教育逻辑的文化理念。可见,在英语教育中渗透母语文化,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技巧,还可以加深其对母语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因此,母语文化在我国的英语教育中具有不可估量重要性,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推行渗透中国的母语文化,是新时代社交发展的要求,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三、母语文化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策略
1.深入挖掘教材,进行中西比较研究
对教材的深入发掘,是指在词汇、语法及课文的讲授上,进行文化层面的分析。现行的英语教材其文化性多偏向与语文学习的习惯,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时对英文的内涵把握不清晰,介于英文语境和汉语学习方式的夹缝中。对教材的分析,应该将一部分精力放在文化分析上,给学生一个拓展的平台,既西方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一个词汇的词源意义,不单单帮助学生进行记忆,更加使学生了解了西方的文化,这样做的意义是让中西方文化产生比较,给学生展示出我们母语文化的不同之处。在对教材的深入挖掘过程中,会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让学生扩大视野,放开眼界,用更加博大的胸怀去接纳其他的不同文化,也更加重视我们的母语文化,形成正确的文化视野。
2.改变教学方略,重视文化审美
将母语文化渗透到初中的英语教育中,最直观的方式不外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知识进行碰撞的平台,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学生桎梏到单一的知识学习中来,枯燥的词汇记忆、语法背诵和篇章翻译已经不适合新的课程改革方针,更不要说母语文化的深入理解了。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本身,接受力强的青少年一代,每天都会在网络和生活中触碰到各种文化的冲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加母语文化的对比学习,并且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审美,就成为了深入母语文化的方式之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电子课堂教学,将学生从桌椅上解放出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情景对话,加入最平常的母语文化,进行中国人之间的英文对话,在新的英语评价方式中,这样的改变无疑是一种效率高、效果好的教学实践改革,结合该地的校本课程进行课后的英文社团、合作小组的活动,使学生活学活用,在一个平和的环境中将母语与英文进行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