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东北过年风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吃:红红火火团团圆圆
一到农历腊月二十四,东北人便开始为“年”忙碌了。在城市,家家置办年货。而在农村,则要做年糕、蒸粘豆包。除夕晚上,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和面、包饺子。年夜饭预示来年丰衣足食,事业兴旺。通常必须包括鸡、鱼、排骨和肘子这老四样,缺了其中一样,这顿饭就显得非常不“地道”、不“东北”了。除此之外,还要有韭菜(有酒有菜)、芹菜(勤勤恳恳)、猪爪(抓挠抓挠)以及红烧肉、炖羊肉、米粉肉、红焖肘条、元宝肉、南煎丸子、四喜丸子、猪肉冻儿、豆儿酱、辣芥菜、炒酱瓜儿等年禧套路菜。除夕钟声一响,便开始吃饺子,寓意新旧交替,子时来临。其次,还要吃长寿面,预祝寿长百年。最后,全家吃一顿素馅饺子,谓之“五更饺子”、“团圆饺子”。在百十个饺子里,只有一个放有硬币,谓之吃到这个饺子的人,将一年诸事顺遂。另外,初五这天一定要吃饺子,所谓“破五”,就是把饺子咬破,寓意将不吉利的事都破坏,有驱灾辟邪之意。
喝:佳肴美酒醉除夕
在东北,酒是过年的第一饮品。每家每户,迎来客往,亲朋相聚,常借助酒的色、香、味来荡起室中的欢乐的气氛。澄绿的茵陈酒,嫩黄的桔皮酒,皆以色媚人,能令人爽神悦目。槟榔汽酒则香气四溢,小饮数口,能令人齿颊生香。莲花白酒则蕴蓄醇厚,风味悠长。此外,如葡萄酒、香椽酒、木瓜酒亦可入席。另外,朝鲜族过年喝“聪耳酒”,希望这一年能听到更多的好消息。过年饮酒又和迎新送旧有关,民间的习惯都是守岁守到半夜,称之为“分岁酒”。一家人欢欢喜喜地喝完分岁酒之后,长辈还要给小孩子们分“压岁钱”。过年喝腊八粥,也是东北人家的习俗之一,意为驱寒防冻,迎祥纳福。
玩:传统玩意乐陶陶
所谓“初一初二磕头儿、初三初四耍球儿、初五初六跳猴儿”。说的就是东北年俗中的一个“玩”字。另外,吃完年夜饭,孩子们将芝麻秸遍撒庭院,人行其上,嘎嘎作响,谓之“踩岁”;再将悬挂于室内、外的春灯一齐点起来,照耀着四壁的年画和春条,室内、外一片灯火辉煌。为珍惜已逝的岁月,男女老少都要彻夜不眠,谓之“守岁”。孩子们历来是随心玩耍,吃着冰糖葫芦抖空竹、捻升官图、玩牛牌、堆雪人、扎稻草人、吹琉璃喇叭,放“滴滴金儿”、“耗子屎”等等。老太太们则坐在一起斗纸牌、打麻将、打十胡。
乐:冰雪狂欢从除夕开始
庙会,是东北过年时的一道流动的风景,惹人心醉。庙会里悬旗结彩,百货杂陈,戏曲开场,人潮如涌,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们。高跷会一般是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结束。二人传与东北秧歌,是东北年俗活动中最喜闻乐见的。而上了年纪的人则喜欢吹唢呐迎新年。东北汉族大秧歌素以火爆热烈而著称。而满族秧歌更具特色,其男女着装皆满族传统服饰,男子动作粗犷豪放,女子动作温柔典雅。此外,满族还要在门上贴红挂旗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朝鲜族过年,照例进行放风筝、掷色子、跳跳板等游戏和体育活动。
除夕各地风俗有哪些
苏州、北京、台湾:等待钟声
苏州、北京、台湾:等待钟声 各地的除夕风俗大致相同,但有些地方的风俗很有特点,如苏州、北京、台湾等。苏州的除夕守岁时,都要等待从枫桥寒山寺传来的洪亮钟声。当钟声穿过沉沉夜色,传到千家万户时,就标志着新春的来临。无论春夏秋冬,每日半夜正交子时,寒山寺中就会传出这口巨钟的洪响,民间称为"分夜钟"。这口钟,已成为苏州城乡方圆数十里人民生活的时间信息。寒山寺钟声还出现在诗中,流传最广的就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现在,每年除夕,苏州寒山寺仍遵循万古不变的古老习俗,击钟以分岁。姑苏城乡,到了守岁的最后一刻,会从广播中传出宏亮的寒山寺钟声,报导一年的开始。千家万户,听到钟声,爆竹齐鸣,使古老的寒山寺钟声成为了一种时代的象征。北京:祭祖、接神、接灶北京的除夕这一天更是忙碌,祭祖、接神、接灶。祭神拜祖的仪式一开始,整个北京城便淹没在一片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人们还在自己家院子里,铺上芝麻秸,全家人都去踩,叫"踩岁",取长命百岁的意义。除夕通宵灯火齐明,人们辞岁守岁。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各家的饺子也下锅了,人们尽情的娱乐。台湾:过年日除夕在台湾不叫除夕,而叫“过年日”。午后,在厅堂神龛前上供牲体。到了晚上,合家焚香叩拜,然后对长者辞岁。接着是“围炉”,也就是丰盛的年夜饭,一家人围坐一桌,桌上摆满菜肴,桌下放置火盆。“围炉”为除夕带来,远在他乡的游子,除非万不得已,再远再忙也要赶回家团圆。年夜饭后,便高燃蜡炬来守岁,儿媳妇为长辈们添富寿,不能早睡,坐得越久,长辈得富寿越长,这是表示孝心。山东:团圆饺子
山东:团圆饺子鲁北一带,大年三十中午全家人必须坐在一起吃饭,这叫过团圆饭,必须吃。傍晚开始放鞭炮,家家门口点一堆火,街坊邻居在一块放烟花,特有气氛。三十晚上不许睡觉,守岁过12点,12点后放鞭炮吃饺子。此是要看谁家鞭炮响的早(于是好多人家是卡着表等时间),等待时钟一敲过12下,鞭炮立刻响起来,过年的鞭炮一直持续到初一早上5点多。然后吃饺子,这是团圆饺子,必须吃,无论吃多少都要吃。不是常说初一的饺子三十的面嘛,三十半夜和初一的饺子全都是三十包好的。大年初一早起,人们先拜天地、家神、尊长,然后出门拜年也有称“团拜”的。早上吃饺子或蒸饺,这是年后第一顿饭也是必须吃的,初一一天不许做家务。湖南:“朝财进宝”大年初一早起,人们先拜天地、家神、尊长,然后出门拜年。称为“拜年无大小”。湖南人除夕会吃鸡、肉、鱼三样。将其炖好后再在上面撒满红红的辣椒粉,象征年年有余、五谷丰登。大年初一会由一家之主准备早茶,将鸡蛋,爆米花、红枣、白糖同煮。鸡蛋以圆为佳,象征全家团圆;爆米花象征鱼米丰收、五谷丰登;红枣、白糖象征生活甜蜜、幸福。除夕之夜12点的时候,各家要把一个做好的金元宝模型送到门外,代表在新的一年里会招财进宝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人们不扫地、不汲水甚至不动火,饭菜都预先弄熟,称为“压岁”。海南:“吃新节”海南至今仍保持着他们民族古老的生活习惯与风俗,“吃新节”就是其中之一。"吃新"就是吃新收获的劳动成果。饭,是用刚从田中收割来的新谷米煮的;酒,是用新糯米酿的;菜、鱼、肉等均是当年种养的。开封:大年一个月开封民间过年并非单指阴历正月初一,还包括年头、年尾,从旧岁的十二月初八至新年正月初五均是年日。一到“腊八”,开封城乡便有“年味儿”了。二十三、祭灶官。祭灶过后,家家都忙于置买年货,打扫房子迎接新年,尤其是烟、酒、鱼、肉和走亲戚用的礼品更不能少。置办年货一直忙到腊月三十。于今开封仍流传有一首过春节的民谣:“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杀只鸭;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儿,贴门旗儿。”上海:“开门红”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年处一清晨家家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称“开门炮”,其原意是驱邪,,企求全家兴旺平安。年初二清晨,各商店及手艺人都焚香敬神,称“烧利节”,中午十分,店主还设酒款待店员,一起祈求新年生意兴隆。年初五,相传为财神生日,大街小巷的商店开门营业,这一天中午每家都吃馄饨,以示兜财。此外在乡间田头还有木人头戏(今称木偶戏)。东北:粘豆包
东北:粘豆包进入腊月后会先杀一头猪,请村里人吃一顿,以示庆祝。然后再包粘豆包、做豆腐。粘豆包多由大黄米作皮包上豆馅制成,几乎家家都做,多则上百斤,少的也有几十斤,可以吃上一个冬天。大年初一和初五吃饺子。天津:彩纸剪天津人称腊月初八为“腊八儿”,有喝腊八粥的习俗。许多天津人还在这天用醋泡大蒜,名"腊八醋"。"腊八醋"不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坏。腊月二十三,是灶王爷升天的日子,家家要买糖瓜儿,等到夜里12点祭灶王爷。待香燃尽后,请下灶王像,点火烧了,大年三十再买新的灶王像,又叫“灶王码子”换上,年复一年,都是这样。吊钱儿是用彩纸剪刻成的图案,贴在门窗的玻璃和横棱上,作为春节喜庆气氛的点缀。贴上的吊钱儿只能到正月初五那天损坏,否则就意味着一年不吉利。天津人称正月初五为“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吃饺子,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天津人把不顺心的事归结到“小人”的身上,除掉“小人”才能大吉大利,顺顺当当,初五晚上放鞭炮,也有避邪免灾的意味。西北:大饺子西北不少地方的人吃饺子时,饺子皮不是一个一个擀出来的,而是将面擀成一个大片后用碗扣成的。豫南:钱串子面条豫南一带除夕的年夜饭吃到午夜,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再端上一盘鱼,以示年年有余。初一早上,又将饺子和面条同煮着吃,面条代表钱串子,为发财之意。四川:火锅+汤圆
汤圆除夕时,四川人一般都吃火锅。初一早上吃汤圆,意为团团圆圆。陕北:“枣牌牌”和“品天”黄土地的百姓最注重的还是春节,辛勤劳动一年的人们,把欢乐、希望全都寄附于过年。每年一进腊月,人们就忙起来了。过年了,全家老老少少、里里外外,都要换新衣服。再穷的人家,也要人人做一件新外衣。另外,所有的被褥衣服都要洗得干干净净。在这里还有这样一种习俗,过年都要给孩子做个“枣牌牌”。“枣牌牌”就是用红线穿上红枣、谷草秸秸,上面挂个铜钱,下面坠个鞭炮,挂在孩子的背后,这是一种避邪祝福的吉祥物。在这里,我还看到有的人家用红线穿上做针线活用的“顶针”,挂在孩子的脖子上,这也是祝福的吉祥物,叫“增岁顶针”。除夕到了贴对联,打醋炭,挂红灯,净院落。打醋炭,是一种独特的习俗,就是在铁勺上放一块烧红的煤炭,再浇上醋。“打醋炭”要在家里的每个角落进行,意为驱邪,实际上这是一种科学的杀菌消毒的办法。夜幕降临,老年人总是虔诚地敬神点香烧纸,领着好奇的孙子们叩头。大孩子忙着放炮、点火塔塔。细心的婆姨在门边放上炭块和冰块,在门后立个擀杖和刀斧,据说,这是镇邪的,在这里叫“守岁”。除夕之夜人们总是睡得很晚。一般家里都彻夜不熄灯,预示四季平安,长命百岁。锅里放些吃食,这叫“照锅”,意思是一年不缺吃。有些老人这夜睡不着觉,一个人静静地踏黑爬上山顶,面向东方了望,这叫“品天”。据老人说,从晓天的色道上能看出今年庄稼的丰歉、村寨的吉凶。究竟灵不灵,谁也不去深究。正月初一,天刚朦朦亮人们便起床了,第一件事就是放“开门炮”,这意味着开门大吉。接着,老人们便忙着迎神、接灶君。孩子们早都跑出去拜年了。拜年在这里叫“问强健”,小辈见了长辈都要“问强健”,像“爷爷强健啦!”“奶奶强健啦!”长者便回答“娃娃乖着哩!”意思是夸孩子健康进步。这种拜年礼俗,不仅限于孩子,就是已娶妻养子的汉子,见了长辈也是如此。湘潭:舞龙在湘潭一带流存着许多过年的风俗,古老而朴素。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不论是农村或城镇,到处可以看到舞龙灯。舞龙灯先要“接龙”。即挨家挨户发请帖,凡是接了请帖的人家就依次进屋去舞龙灯表示祝贺。接龙后,开始舞龙。龙随鼓起,翻腾跳跃,大有腾云驾雾之势。欢快时,灯游龙卷,让人目不暇接。湘中一带盛行舞龙灯,还传承着不少的巫风楚俗,如“接龙”、“收水”、“挂红”等,都表达了人们喜庆丰年的美好祝愿。肇庆:蒸棕
肇庆:蒸棕肇庆人过春节有许多独特的习俗,比如炸角子、煮裹蒸棕。裹蒸煮好香气四逸,年三十晚上的团圆餐上的必备主食,自家做的、邻居互送的,打开冬叶热腾腾的蒸汽飘散,冬叶清香、糯米混着肉香充满了张灯结彩屋里,一屋子的幸福欢快。肇庆人的淳朴、热情、勤劳就如同这敦实飘香的裹蒸绍兴:“烟火食”正月初一,为春节之始,古称“元旦”,又称“新正”、“大年初一”,为绍兴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放开门爆竹俗称“放开门炮仗”。旧时,此举寓有驱邪除疫和“高升三级”之意。绍兴民间且有“早放(爆竹)早发(财)”之说,故从凌晨三四时开始,爆竹声即此起彼落,比户不绝,以增添新春喜庆气氛。吃福橘、汤团、如意糕和喝元宝茶旧时,大年初一起床后循俗先吃“烟火食”(即以柴火烧煮之食物)后方可开口说话。如今,通常以汤团、如意糕作早餐,并吃福橘。新正,主家习以元宝茶待客,茶水中循俗置金橘、橄榄、蜜枣等,寓有团圆、如意、幸福等祝愿。江苏:“掘元宝”春节的江苏民间,除了贴春联、挂年画、守岁、舞狮子、大拜年等和全国一样的习俗外,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湛江:贴年红农村春节,一般从准备到结束约一个月时间,农历十二月中旬开始作准备,内容包括整修房子、购置家具、添换新衣裳、采办各类年货等。年二十九或三十日最热闹的场面是宰猪、捉塘鱼、赶年晚圩,男女老少齐出动。傍晚家家户户贴"年红",既有新年画,也有传统的"门神",对联大多与福财之类有关。团圆饭后则是分压岁钱。12时正,家家户户鞭炮齐鸣,送旧迎新。大年初一,农村一般流行三忌:忌杀生、忌倒水、忌扫地,部分农村尚习惯吃斋。年初二开始走亲串友,你来我去。此期间大部分村庄和乡镇均有舞狮、游神、飘色游行、做大戏、武术表演、球赛等,各种民间活动应有尽有,一直延续半个多月。温州:“百子炮”初一凌晨,家家户户第一件事是争先恐后打“开门炮”,全城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福,俗谓“接年”。打“开门炮”也有惯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称"百子炮";再放双声大爆竹,大爆竹只放三发,意谓可解除一年的疫疠灾晦,并表示接新年。要求三发都响,声音宏亮清脆,最为吉祥。俗信打“开门炮”越早越好,象征今年随便做什么事都会顺利,如意发财,种田人会五谷丰登。有些地方在打开门炮时,还口中念念有辞:“开大门,放大炮;财亦到,喜亦到。”一般鞭炮的外皮和里皮均一色通红,燃放后纸花满地,灿中云锦,形成了满堂瑞色,喜气洋洋。九华山:进香九华山居民吃过除夕团圆饭后,或看电视守岁、或娱乐,直至新年零点钟声敲响后,有的是全家出动,有的是家主代表,先洗脸漱口,燃放鞭炮、烟花,谓之“出行”;再将事先准备好的香、鞭炮、烟花带上到肉身宝殿(远处的则到附近寺庙)进香。进香途中,即使遇见熟人,也不言不语,进香完毕回家时方可相互招呼致意。除夕进香是为了祈求新的一年里平安如愿。据说若烧得第一柱香,最为吉祥。玉林:舞狮
玉林:舞狮舞狮是玉林人庆贺新春的主要民间文艺活动。舞狮必有武术队相随,意为打了狮即能逢凶化吉。解放前,两个舞狮队相遇,一般都有一场争斗。舞狮一般要大型锣鼓的打击乐来配合其动作,动作幅度很大,除了逐户上门拜年,还在公共场所定点表演。拉萨:祈求在拉萨,藏族居民一大早就在房顶上树起新的经幡,祈求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吉祥如意。经幡由蓝、白、红、绿、黄五色布连接而成,寓有蓝天、白云、红火、绿水、黄土之意,上面印有藏经经文。树经幡时.一般先将五色经文布披挂在树枝上,而后将挂满五色布的树枝插于房顶。树好经幡后,还要在房顶上摆上青稞酒、炸面果等供品,燃起香草,然后边舞边歌。在市中心大昭寺前,经幡在十多米高的经幡柱上飘扬。转经的人络绎不绝,信徒们绕着经幡柱,虔诚地、默默地走着。祝愿一年风调雨顺,好运不断。澳门:“利市”澳门人过年是从腊月二十八开始的,“团年饭”以示财运亨通,吉祥如意。春节这天,澳门人讲究“利市”,“利市”就是红包,这天老板见到员工,长辈见到晚辈,甚至已婚人见到未婚人都得“利市”。澳门人把大年初二叫作“开年”,习俗是要吃“开年”,这餐饭必备发菜、生菜、鲤鱼,意在取其生财利路。台湾:“食尾牙”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灶”日这天,台湾同胞都要穿上好衣服,在家中供上猪、羊、鸡、鸭、鱼之类禽畜海鲜,以及甜瓜、糖果、香茶等供品,再烧香放鞭炮,为灶神送行,冀望其“上天言好事”。初九这天,家家户户都需备下最好的美酒佳肴并烧香祭拜、演戏诵经,为“天公”祝寿。此乃一年一度新春佳节的最后的一天。台湾人过年活动从农历12月16日的"尾牙"开始。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祭拜土地公,特别是生意人,为祈求新年发财,辄以牲体、金纸祭祀,并以祭品分享同仁犒赏员工,此叫“食尾牙”。香港:讨利在香港过农历年,在习俗上和气氛上和传统的截然不同。“生意兴隆”、“出入平安”等的春联寄托了吉利之意,希望来年事事顺利,平平安安。香港被称为“美食天堂,于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而饭后的一大节目,首选相信是逛花市了,农历新年期间,到处可以听到“讨”利是的欢笑声。“利是”原为“利事”,取大吉大利宽好意头,也成为了春节与亲人不可缺少的习俗。
各国风俗是什么样子的
1.元旦节(New Year's Day), 每年1月1日庆祝新的一年开始。人们举办各种各样的新年晚会,到处可以听到"辞旧迎新"的钟声,为美国的联邦假日。
2.林肯诞辰(Abraham Lincoln's Birthday),每年2月12日,庆祝林肯诞辰,为大多数州的节日。
3.圣瓦伦丁节(St. Valentine's Day ),每年2月14日,是3世纪殉教的圣徒圣瓦伦丁逝世纪念日。情人们在这一天互赠礼物,故又称"情人节"(the lovers' day)。
4.华盛顿诞辰(George Washington's Birthday),每年2月22日,庆祝华盛顿诞辰,为美国的联邦假日。
5.圣帕特里克节(St. Patrick's Day ), 每年3月17日,是悼念爱尔兰的守护神圣帕特里克的节日。
6.复活节(Easter Day, Easter Sunday),一般在每年春分后月圆第一个星期天,约在3月7日左右。该节是庆祝基督(Jesus Christ)的复活,过节人们吃复活节彩蛋(Easter Eggs),为美国的联邦假日。
7.愚人节(April Fool's Day),每年4月1日,该节出自于庆祝"春分点"(Venal equinox)的来临,在4月1日受到恶作剧愚弄的人称为"四月愚人"(April Fools)。
8.母亲节(Mother's Day), 每年5月份的第2个星期日,政府部门和各家门口悬挂国旗,表示对母亲的尊敬。在家里,儿女们和父亲给母亲买些礼物或做些家务。
9.阵亡烈士纪念日(Memorial Day),每年5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一,纪念为美国献身的阵亡烈士,为美国的联邦假日。
10.国旗日(National Flag Day),每年6月14日,庆祝国旗的升起。
11.父亲节(Father's Day),每年6月份的第3个星期天,表示对父亲的尊敬。在家里,儿女们和母亲给父亲买些礼物。
12.国庆节(Independence Day),每年7月4日,庆祝美国建国,为美国的联邦假日。
13.劳动节(Labor Day),每年9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一,表示对劳工的敬意,为美国的联邦假日。
14.哥伦布日(Columbus Day),每年10月12日,纪念哥伦布在北美登陆,为美国的联邦假日。
15.万圣节(Halloween;Eve of All Saint's Day),每年10月31日,孩子们多化装成鬼,打着灯笼或点燃篝火尽情地玩耍。
16.万灵节(All Soul's Day),每年11月2日,祭奠所有死者灵魂之日。
17.退伍军人节(Veterans Day),每年11月11日,表示对退伍军人的敬意
18.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每年11月最后一个星期四,感谢上帝所赐予的秋收,为美国的联邦假日。
19.大选日(Election Day),每年11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一后的星期二,选举美国总统。
关键词:上海;春节习俗;烧头香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3-0041-02
一、引 言
老上海的过年味道,从冬至起就已经浓郁的散开了,从传统的腊八节到廿四节,从元宝茶到陈年饭,每一项都足以勾起传统上海人似近又远的记忆,而作为传统老上海的一个过年习俗“烧头香”更是值得现代上海人的注意。这项传统且久远的春节习俗伴随着时间的磨刻愈发显得弥新。笔者在2013春节期间调查了上海市宝山县、静安区等各处的春节烧香风俗及其烧头香的情况,希冀从这一传统的年俗中窥探上海市民的节令生活特点。调查的方式以问卷及直接采访为主要形式。
二、上海地理概况
上海作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展现在世人面前不逾百年,从一个海滨渔村逐渐发展成为城镇,而后由城镇发展为县,这是一个漫长的岁月过程。在时间的沉淀中,上海成为“东方的巴黎,西方的纽约”;资本家的乐园,无产阶级的炼狱;冒险家的天堂,流浪汉的家园;现代中国的钥匙。所有这些评判或出于道德,或出于阶级分析,或出于城市地位。正如现代学者忻平在其一书中是这样写道:“经过了几十年的‘依靠引进现代因素’的积累,已经造就了客观的新生产力和和市民群体,‘现代知识的空前增长’,新价值观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定型,形成了上海都市的现代取向,这是一种不可逆转、不可忽视的人心所向与社会认同,是一种非任何个人实力所能改变的历史潮流……”
上海从马家浜文化的发现算起迄今有六千年历史,从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置华亭县算起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而从元朝年间设县开始算起亦有七百多年的历史,这些都昭示着这座城市既有历史的积淀,亦有现代化发展的速度。这所曾经是吴淞江下游渔滨码头式的海港城市在接受新鲜血液,在遭受现代化冲击的同时,既接受了异国文化的一些形式,比如现代上海人喜好过圣诞节、西方的情人节等等,也保留了原先城区的传统里弄文化,各个街道、古迹、民居的演变,构成了各有特色的文化印迹。“近代上海民俗可以归结出中西交汇、南北兼容和新旧杂陈三个特征”。这种种的印迹和上海的特殊性是密不可分的。近代以降的上海都已然是多元异质文化共存共生的场所,这种杂交的文化生态使得传统的社会风俗愈加凸显的鲜活。
三、上海地区的年岁仪式
“沪城风俗,元旦贺岁,各家皆食腻更菜头,小儿多击鼓敲钲以为乐。”正月初一为一年的开端,又称为岁朝、元旦。作为传统中国人不可或缺的礼俗:烧香,在新年里面则显得犹为重视。“香烛提携去复还,流年签上问机关。观音堂内莲舆到,携得香篮唤小鬟。” “大年初一是新年的开始,礼仪风俗颇多,一大早,有信女手持香烛到庙里去拜菩,争烧头香,除了表达自己对菩萨的虔诚,还祈祷新的一年如意兴旺。” “每逢农历初一、月半或佛诞辰之日,信徒们成群结队,备齐香烛元宝进庙膜拜,争烧“头香”......“烧香拜佛,年初一清晨,许多老年妇女和少数中青年人到庙宇烧香,有的为争取烧头香,凌晨三四点就冒着严寒守候在寺庙门前......”另外《上海风俗》中亦有记载:“初一这天,善男信女,纷纷到寺庙烧香,称“岁朝香”。上海老城厢内的城隍庙和在东北方的丹凤楼,是香客最拥挤的地方,当然还有不少善男信女,成全结队去寺庙争先烧香,叫“烧头香”,祈求平安,除夕夜半,刚交元日子时始,人们就拿着香烛去寺庙中,这是香车宝马,不绝于途,比白天还热闹......”。这种烧香的热闹场面在晚清袁祖志《沪城竹枝词》中亦有所记载:“爆竹声中换锦衣,香烧头炷轿如飞。索逋不管东方白,还灯笼去扣扉。”从这简短的四句话我们甚至可以看见轿夫在气喘吁吁地奔跑着,就是为了让轿内乘坐的官人烧炷头香。可见在传统的新年里面,烧“头香”一直是上海市民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节日活动。
(一)穿着服饰及食品的要求
宝山区永福庵的乐女士告诉我们,佛家里面的烧头香有着自己严格的一套礼佛要求。为了表达虔诚之心,人们通常会在烧香前一天就会沐浴更衣,着装整洁,不会穿的过于鲜艳;其次,有一些虔诚笃定的信徒会空腹前往寺院,要么就在烧香前坚持素食等等。非信徒的民众要求不是那么严格,一般在年初一、年初二、年初三这三天吃素。
(二)烧头香的仪式
在烧头香的过程中还有一套较为讲究的叩拜礼仪,在进入寺院时要注意选门进,进香时从哪一道门进入都是有讲究的。普通游客,进门只能走右边的那道门,中间那道门叫空门,只有出家人才可以出入的,也符合了“遁入空门”的说法。在进香时烧几株香也是有不同涵义的:烧香时,三炷为自己祈福,六炷为两辈人祈福,九炷为三代人祈福。而十三是一个极致,十三炷香就是功德圆满的高香。插香时,先烧香再叩头。
烧香时要越旺越好,即人们就常说香火旺盛。进香叩头时,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握住香,高举过头顶作揖。作揖后,把香插在香灰里,就可进门叩头了。双膝跪在蒲团上,双手合什,高举过头顶,向下至嘴边停顿,可许愿,再向下至心口,默念,再摊开双掌,掌心向上,上身拜倒。现在的人们去烧头香已经很少有人严格按照真正的叩拜礼仪来进行了,人们往往会在大年初一很早就在寺院门外排队等候,并提前把香点燃,然后时辰一到,寺院的门一打开,人们就争相奔跑着进主殿把香往香炉一插,合手一拜。
(三)烧头香还是烧头炷香?
什么是“头香”?据上海各地方志中所载:“人们还习惯到附近寺庙烧头香,称为岁忏,又称烧八字香......又如“在元旦清晨,每有至城隍庙中焚香拜佛,求神保佑,俾得一岁平安无事,且诚心者以为必俟天末明时须即往,能第一次至者,求福必多,名曰头香。”初一烧一年中的第一炷香显得尤为重要,上海人叫做烧头香,初一日必须进10座庙烧香,于是也被讲作“烧10庙香”清袁祖志《沪上新正词》中是这样描述的:“城门彻夜不曾关,向晓香车水一般,何时烧完十庙香,往人环绕看云鬓。”过去,一些人为了抢头香,甚至翻越大庙红墙,于是出现了南岳衡山过年一怪:搭梯翻墙把年拜”。可见其实烧头香并不是上海地区所特有的。上海地区的头香一般可以归纳为几个特色,第一,烧香者在时间选择上多为除夕至元旦日这段时间。正如“除夕漫漫尚未央,争先入庙进头香。”第二,多为新年的祝祷之用,“低心下首喃喃语,保佑来年命运昌。”第三,随着时间的发展,烧香者人群在逐渐地扩大,情景也更为热闹。更有甚者,“除夕日之半夜,途为之寒,城隍庙中。几无容足之地,盖无不欲思第一次头香也。”
烧头香是指烧的第一炷香吗?根据佛典中的记载,“头香”是一种香的名字,正如我们寻常所说的檀香、牛头香等等。关于烧头香的记载倒是很少见到。我们在询问调查中的一位裘阿姨时,她是这样说的:“头香可能更多地意义上在于民众如何看待了。一般香客自己觉得自己在正月初一烧的第一炷香,就是烧头香。按照上海居民烧香的习惯来看,烧香和烧头香的意义是不一样的,烧香可以随时随地烧,没有一个特定的时间环境。一些居民在家中设有佛龛、香案,在平时的日子里面会上香、喃喃的自语,但是这绝不等同于在新年烧的第一炷香,也绝不是头香,头香的意义就在于在特点的时间(除夕至元旦)、特定的地点(多为庙宇)、特定的人(自己奉上),这些特定所构成的祝祷愿望更加灵验,所以烧头香一直伴随着春节而愈加显得重要也不难理解了。
四、结 语
伴随着日子的流逝,糟粕与精华并存的上海年俗正在人们的记忆中慢慢的消褪。但是“烧头香”这一寄托了人们美好祝愿的新年仪式却大有回温之势。正如尹继佐在《民俗上海》中有过这样一段话:“民俗文化由长久的历史积淀而成,是与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礼仪、信仰、风尚、娱乐等民间风俗习惯的总和。它蕴藏于普通百姓中间,与千百万人的日常生活浑然一体,并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展现一种无意识的力量。” 这种无意识的力量是民俗对于人们行为模式的影响,民俗文化不是个别人的随心所欲,而是全民族在其生存和发展中的一种选择。它产生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时也制约和影响着社会生活。加上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推动,“烧头香”慢慢的在上海人的新年中占有一席之地。宗教的神秘感恰好能给人们一些精神的安慰和心理的平衡,能稍稍缓解人们心里的紧张情绪,减轻一些内心的压力。于是,烧头香作为一种民俗信仰和宗教活动,也成为了当代人释放心理压力,寻找精神安慰的一种方式。
上海,这座正在发展的城市,在霓虹灯的华丽映照下,以优雅的文化内涵、袭袭香气向现代化的人诉说古老而久远的节令文化。
参考文献:
[1] (美)罗兹·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2] 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
[3] 忻平.城市化与近代上海社会生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 (清)王韬.瀛壖杂志(卷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5] 顾炳权.上海洋场竹枝词[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
[6] 《浦东老风情》编委会.浦东老风情[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7] 尹继佐.民俗上海·嘉定卷[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
[8] 上海市浦东新区史志编纂委员会.川沙县续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9] 徐华龙.上海风俗[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10] 欧粤.松江风俗志[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
[11]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
一、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社会风尚变迁的概况
近代以来的东北作为一个典型的移民地区,由于移民的大量进入,本土文化不断地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融合,使近代东北渐趋形成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状态。据有关统计,“汉族人口约占当时东北人口总数的88.3%,少数民族人口约占东北人口总数的11.5%。东北地区的47个少数民族中,满族、蒙古族、朝鲜族所占的比例较大。满族人口约770万,占当时全国满族人口的85%;蒙古族人口约为300多万,占当时全国蒙古族人口的73%;朝鲜族人口约200万,占全国朝鲜族人口的99%。”[1](P112)除此之外,锡伯族、回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赫哲族、柯尔克孜族、鄂温克族等其他少数民族也以其特有的民族风情生活在东北的大舞台上。由于与汉族的杂居相处,各少数民族渐染华风。社会风尚在逐渐与汉族接轨的同时也保留着本民族的特色。具体在衣着、饮食、居住以及婚姻习俗、语言习俗等方面表现明显。
在服饰方面,城镇的蒙古族服饰渐用染色布,与汉人略同。冬则穿着不上面之羊皮袍,皆袖长幅阔,腰束条带,以绸为之,类用黄、紫、绿三色。头戴皮帽或缠巾。牧区则保留了更多的传统民族服饰。蒙古族牧民一般多穿皮裤以御寒,种类繁多,主要有熏皮裤、熏制去毛皮裤、吊面皮裤与单夹皮裤等。除此之外,蒙古族男子头顶喜戴“毡笠”,因用毛毡制成,故得名。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由于与俄侨接触甚多,渐渐也受俄国风尚的影响。如“鄂伦春人入俄籍者,尽变俄服”。[2]回族在民国时期,则渐渐被汉族同化,“渐染华风,其衣饰与汉族无异”。[2]男子喜穿白短褂,头戴白布(或深色料)单层无沿圆帽。此帽亦称礼拜帽,一般男子都在参加礼拜时戴之。妇女在参加礼拜时有戴“盖头”(大头巾,少女喜绿色,中老年妇女喜黑白色)的习惯,平时则不戴。迁入东北地区的朝鲜族社会风俗也在渐渐发生改变。19世纪末,朝鲜族的男人多戴笠。20世纪以后,则开始穿着西服,头戴学生帽、鸭舌帽以及西洋毡帽等。20世纪初之前,朝鲜族男女大多穿着草鞋、麻鞋与木屐等,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穿着胶鞋和皮鞋。外衣的颜色也由较单一的白色转变为开始穿着五彩缤纷的各种颜色。黑龙江下游的赫哲族虽接纳了汉族先进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材料,但其服饰上也保留了自己民族独有的特色,多以鱼皮作为原料,靠打鱼为生的赫哲族选用厚大的鱼皮,将其煮熟后再把鱼皮缝合起来,制成鞋和衣、套裤、腿绷、围裙、手套、腰带等生活用品。鱼皮具有耐磨、不透水、抗湿、防滑等特点。用鱼皮制成的上衣款式基本与汉族的传统便衣样式类似,突显出北方地区简洁、明了的穿衣风格。
在饮食结构上,各民族的差异性较大。中国素来民以食为天,从中可以看出饮食文化在国民生活中的重要性。清代,在山东人闯关东前,满族的饮食多以肉类为主,较少食谷米类,在饮食结构上较为单一,且对肉类的加工主要采用原始方式煮、晒、烤等,基本不使用任何工具。在汉人入关以后,汉人不仅把其主要饮食带进东北地区,最主要的是把食物加工的技艺传授给了满人。由于民国初年山东闯关东的人数较多,鲁菜在东北有较大的市场,不少名店均系山东人开设或由鲁菜的传人掌作。满族在汉族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掌握了各种烹饪技术如烧、烤、炖、炒等,饮食结构不断提升改进,饮食种类逐渐丰富多样,谷物粮食渐渐代替肉食。《黑龙江外记》记载:“满洲宴客,旧尚手把肉,或全羊。近日沾染汉习,亦盛设肴馔。然其款式不及内地,味亦迥别,庖人之艺不精也。”[3](P62)在满汉饮食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中,满族既保存自己饮食文化,如满族爱吃用小米、黄米、高粱米和玉米做成的干饭、稀饭、水饭和粘饭。打糕、玻璃叶饽饽、苏叶饽饽、盆糕、萨其玛等是具有鲜明满族特征的点心。同时也借鉴吸收了汉民族的饮食文化,最好的例证就是“满汉全席”。饮食文化的碰撞融合改变了满族原有的饮食结构,使饮食种类不断丰富多样。此外,其他民族如蒙古族主要以炒米、牛羊肉、牛羊乳为主要生活食品。进入民国以后,城镇的蒙古族饮食已逐渐与当地汉族趋同,饮食结构也走向多元化。赫哲人在冬季款待客人多做鱼菜,过年则会吃猎取的狍子、鹿、野鸡等。“鄂伦春人,不解牧畜,以猎兽供食料”。[4]回族“平日饮食尚清洁,供客亦具肉食。教律戒专杀,其牛羊与鸡皆购于市,非清真寺掌刀所宰不能用也”。[5]回族日常生活中的主食基本与汉族相近,某些面食与糕点保留了本民族的特色,如油香、洋肉烧麦、五花糕、油炸糕等。朝鲜族则以大米、辣白菜为主食,喜欢吃狗肉、冷面、打糕、泡菜、大酱汤等。
在居住方面,民国时期的汉族多垒墙建屋,安土重迁。而其他少数民族如赫哲人,多住在用木头搭建的被称为“马架”的木屋子里。蒙古人则因游牧,常逐水草而居,转徙无常,因而都以蒙古包为屋子。蒙古包大小不一,都为圆形。普通的蒙古包,顶高大约一丈三四尺,其围壁高五六尺,蒙古包内圆径七八尺至十七八尺不等。贵族的蒙古包比普通人家的要高大,为显尊贵,在包的顶端有赤黄色绒毡,或黄铜镜。民国以来,大批汉族入蒙地垦荒务农。在汉族影响下,一部分蒙古人弃牧从农,或半牧半农。因此以土屋为居者逐渐增多。蒙古人的土屋因地区不同而不尽相同。在东北的兴安岭东南地区,“蒙民家屋,纯为砖木构造。周围筑以土墙,绕以柳栅。以白布或赤布细书经文,悬于门前。家畜则围饲于宅之附近。”[6]在黑龙江省,“蒙人居室多三楹,西室为上,谓西天迎佛也。院中树长杆,杆头悬白布小旗。”以上所说的土屋,皆为方形,多受汉族影响,与汉族土屋结构基本相同。房屋四周有用土墙及树枝围起的院落,院落内有畜圈与仓房。鄂伦春人,习居山林中,其庐帐率以桦皮为之。冬季复于桦皮之上加盖兽皮。此种庐帐,普通名曰“窝铺”。而朝鲜族住宅基本继承朝鲜半岛的居住风格与房屋特点:把房子多建在“背山临流”,即后面靠着山,前边有河流的地方。房子的正面朝南,房屋造型和结构基本保持一通间、三通间与拐角房等形式和富人居住的复合形式,受满族影响,在冬季喜用火炕取暖,至民国时期,朝鲜族的火炕也由满铺式低火炕逐渐向叠摞式火炕转变。
在婚姻习俗方面,满族的婚姻礼仪,在早期较为朴素简单。山东人(多为汉人)移民进入东北后,满族的婚姻习俗逐渐发生改变。首先表现在婚龄上,满族旧的婚俗提倡早婚,有记载:“满洲之早婚在全国可居第一,奉天满族富裕人家男子,生十三四岁即结婚,至二十岁以上方结婚者,俱为贫人”。[1](P134)民国初年后,伴随汉族移民的大规模进入,在汉族婚姻礼俗的逐渐影响下,满族的早婚现象开始减少,并逐渐上升至法规层面而被禁止。婚礼仪式方面,满族亦吸收了汉族的传统。汉族早有婚嫁六礼之风俗,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满族虽无六礼之说,但其婚姻传统也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即必须经过“问名”、“合婚”、“相看”、“放定”、“迎亲”等礼仪才能完婚,从中可以看出,此礼仪显然是受到了汉族婚俗的影响。据记载:“放定之日,女饰盛服出,用旱烟筒与男家来宾以次装烟,此乃参以满洲之俗”。[1](P156)从一定意义上讲,婚姻风俗的交流融合使满、汉之间的通婚往来更加密切,对当时社会环境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蒙古族在长期同汉族杂居的过程中,也开始被汉族同化,“其结婚礼,皆供佛独向之膜拜而已。呼兰蒙籍甚少,自雍、乾以后编入八旗,多已移其旧俗,渐同化于满洲、汉军矣。”[7](P401)汉人婚礼过程中,新娘要盖红盖头,“蒙人则无此细节,入门令露头面,便登床坐帐(满汉谓之“坐福”),亦不踏红,即婚始许出房。三朝回门,午前返回。蒙与满同。”[7](P170)其他民族在被满汉同化过程中,一定程度上也保存着自己本民族的特色。“满、蒙婚礼与汉人同化,惟回民稍异。其定婚各仪节尚无出入,而结婚必用主麻日(即旧历书牛、娄、鬼、亢四日),请阿訇诵经,用阿拉伯字写婚书,不与汉族同也”。[8]回族婚礼,既不用鼓乐也不拜天地,而以宗教形式巩固婚姻关系。另朝鲜族的婚礼别具风采,婚礼分别在女家及男家两段进行。结婚时概不用鼓乐花轿,迎亲男女仅用喜车,少却了诸多禁忌。
在语言习俗方面,早在清朝时期,伴随大批汉民进入东北少数民族地区时,汉民族的文化、风尚习惯、价值观念与语言等也渐渐渗入其中。有些汉族人不仅拥有技术,同时他们能用汉语传播农业生产技术、进行思想文化交流等。这些汉人是语言与文化的缔造者与传播者。伴随汉人不断地进入东北,东北少数民族被逐渐同化的进程也在加快。汉语作为当时的交际语言,传播的途径与渠道也在不断延伸、扩大。至民国,此种变化就更为显著。满人中,已有大部分开始改说汉语、使用汉姓。蒙族人也逐渐通晓汉语并认识很多汉字。WalterYoung(美国学者)曾这样记载:“到了今日,旅行满洲者,从辽河口岸直达黑龙江,至多只能看见从前游牧人民的一点行将消灭的残遗物迹而已,他们昔日跨峙塞北的雄威,已经荡然无存了。现在满人几与汉人完全同化:他们的言语,也渐归消灭,转用汉语了”。[9](P52)因此,伴随汉族移民的进入,东北的语言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迁。时至今日,东北各少数民族均已经通晓汉语并将其作为交流的通用语,全新的语言地理格局已经形成。
二、东北少数民族社会风尚变迁的特点
民国时期东北少数民族的社会风尚呈现新旧交替、多元并存的状态。作为中华民族风尚变迁的一具体分支,变迁的趋势与全国总潮流保持一致。但是由于当时东北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与全国主流的差异,使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风尚变迁也呈现出如下几方面的等特点:
车过边门镇,再往前去,就进了真正的满乡了。佟家堡子、鄂家沟、关家店,一听名字就知道是纯正的满族姓氏。翻过南面的大山就是红旗镇、蓝旗镇、白旗镇、沙里寨镇,应该是清初八旗的封地了。上世纪80年代风城成立满族自治县,许多家庭爷爷、奶奶、姥爷、姥姥有一方是满族的就抢着报。据说,满族占了全县人口的七八成以上,后来挤了一下水分,可能也有一半以上,在农村,一条沟一个村都是满族人的一点也不奇怪。
眼见杨木水库的厚冰泛着白光,车子一拐进了烟地沟。这是我母亲的老家,舅舅们至今还都住在这里。沟里几十户人家,养蚕、种烟,也会摆弄大田,世世代代,一沟人都姓关。那年的腊月二十三,我带着家人回来过年。
乡村里浓重的年味
二舅、舅妈迎了出来,趴在墙根儿底下的大黄狗也冲着我叫,女儿吓的躲到我怀里。一村子人远远看着,憨憨地笑,他们几乎都是我的亲戚。房檐下垂挂的山梨串、蘑菇串在太阳下抖着亲切的召唤。房山头的苞米仓,柴禾杖子,干插石的西院墙,一切一切都还是原来的老样子。
我们一家特意赶在腊月二十三小年儿这天回来,一是孩子放假,二是因为我对过年古风的怀旧。城里寡淡的年味让我这个满乡长大的游子忍无可忍,还没到冬天我就和孩子说,今年一定要让你好好感受一下过年的滋味。
乡下就是乡下,乡下的味道不可以被复制。我也知道现在的农村和以往不一样一了,现代化潮流以不可逆转的姿态改变着它的古朴,但我觉得还有一种力量也在顽强生长,那就是传统。
从小年开始,烟地沟就拉开架子开始全情筹备过年了。年味首先从舅妈对孩子的传统教育开始。先是“祭灶”,从大集上买来的灶糖都放了好几天了,据说,这几天被我的外甥“偷吃”了好几块。老人还新“请”了一张“灶王爷”的画像,一边指导我的孩子一边实地操作,在“灶王爷”的嘴上抹了一点灶糖,然后投入火中烧掉,一边烧一边念叨:“灶王爷本姓张,骑着马跨着枪,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安康。”老人还说给灶王爷嘴上抹点糖是为了堵住他的嘴,不让它在玉皇大帝面前说坏话。
乖巧的女儿开始显露调皮:舅姥你这不是行贿吗?
老人乐滋滋地回答:给“灶王爷”行贿没什么不好,吉祥还喜庆。
民俗是一种生活方式,牢牢扎根于老辈人的心理。不过,对神仙的“孝敬”是个幌子,“灶王爷”不食人间烟火,贿赂只是个形式,那些剩下的灶糖,自然成为孩子们喜欢争抢的口中之物。
腊月里的精心筹备
农家大炕让我睡得踏实,头上吊着摇车,女儿总是忍不住用脚去蹬。不知多少满乡的孩子一辈辈在这里面摇大,我恍若隔世,醒来时感到从骨头里都舒服。
也许是“守旧”,我对儿时过年的场景特别怀念。那时候生活清苦,老早就盼着过年。有首民谣能说明那时的情景: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二十三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现在合计这个民谣还真有点儿朴素的道理呢。腊八喝粥,一直喝到“小年”,天天清汤寡水的,人当然会有饥饿感。饿极了,吃啥都香。国人现在之所以没有像过去一样把年那么当回事,很大层面上是因为平时都已经“脑满肠肥―了,所以过年吃的东西就没有那么有滋润了。
头天我二舅的大儿子关有才跟我说好,他家“二十四”这天正好要杀年猪,嘱咐我“高低”得来。
猪是东北农村饲养最普遍的家畜。圈里养着几口大肥猪被视为家庭殷勤的标志之一,“肥猪满圈”也是普通农家的美好愿望。
进了腊月,大部分人家都要杀猪,为过年包饺子、做菜准备肉料,民间谓之“杀年猪”。在杀猪的这天,主家都要请至近亲友前来聚餐,既为联络感情,也是表示祝贺。东北至今还有专门经营“杀猪菜”的饭馆,在某些方面就是沿用民间的各种风俗。
正月里的过场
除夕是一年当中最正宗的节日了,甚至比大年初一还正宗。
上午家家都在忙着挂灯笼、贴对联、粘挂笺、贴福字,鸡窝要写上“金鸡满架”,猪圈里要贴上“肥猪满圈”,原来贴在马车车辕上的“车行万里保平安”,现贴到了拖拉机车厢上。我带来的挂历也当成年画挂了起来。
中午一过,我和二舅家的兄弟来到了后山的坟地,摆上供品,烧上两捆纸,磕上几个头,请祖先回家过年。其实,一家人生时住在一起,死后如同邻居,一同回家过年,再自然不过的。
临近傍晚,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仪式就开始了,先是祭祖,打开常年关着的祖宗龛,把它擦得锃亮,将供品摆上5件;再摆上两摞馒头,一摞5个;猪头摆在正中,鼻孔插上大葱;还有干饭5碗。
献给祖上的供菜极其讲究,这是传统,我觉得和封建迷信无关。这里家家都如此准备:第一碗是煮熟的“方子猪肉”,第二碗是过油鱼,第三碗是炸粉花,第四碗是素菜大葱,第五碗是豆腐方块。供荤菜四方肉意为四时吉庆;供鱼为吉庆有余;供粉花保佑后辈发家。供大葱时将葱根剪掉,留点葱白,主要是以嫩绿葱叶为主。将葱用线扎成一把,碗内放些萝卜丝依着嫩绿之葱挺拔而立。此菜中大葱最为重要,标志着本家后辈聪明伶俐光宗耀祖。供品都是5样,供饭都是5碗,馒头一摞5个,供菜5碗,这些一般都不要成双,一定要求“单儿”。
关安生也来了,他还是个“萨满”,也就是“大神儿”。他头戴神帽,腰系牛皮神裙、铜铃、左手举鼓右手持鞭,在神案前唱着迎神安神祭奠的神曲。时而苍凉,时而狂放,边唱边舞,节奏急促、刚劲,打通天地人神。这一晚,家里要有人在那里守着,让香火一直续着。直到天亮。家里所有的房间、角落里都要亮灯,点上蜡烛。
忙完祖先的食物,就要忙活人的吃喝。除了丰盛的饭菜,最主要的是包一顿饺子。
满族人包年饺子最有讲究,饺子讲究有褶的,不能捏光边的,恐日子过“秃”了,还要把硬币悄悄放到饺子中,吃到的人就会“终岁大吉”;饺子要码得横竖成行,象征新一年财路四通八达;饺子不能摆成圈,恐日子过得没有门路。煮饺子时,家里人还会看着从锅底浮起来的饺子吆喝“小日子起来了吗?”其他人都会说“起来了”!意思是日子越过越红火。人们挖空心思琢磨着,把生活变得更有色彩。过去生活没有现在这样丰富,除夕之夜的饺子,其中的素馅饺子用来敬神,大家吃的是肉馅的;生活不富裕的人家,则以肉、菜混合为馅。即便是最穷的人家,过年时吃饺子的“程序”也是不会少的。
我合计明白了,所谓的年味不单指“年嚼古儿”,更多的是指其中沉淀的文化氛围。吃饺子其实很简单,而我最喜欢包饺子的气氛。一家人忙活着,这才是年味儿。
鞭炮是最赫亮的庆贺,孩子们早就买好了“小鞭儿”和摔炮,藏在家中最干爽的箱子里。“摔炮”是小子们的最爱,我小时候就没少玩,在家门前的雪堆旁,使劲一摔,清脆的响声伴着我的心跳成为童年独特的回忆。
三十的夜晚,鞭炮声集体约会。村子里大约只有二三十户人家,但这热闹是少不了的,只要有一家带头,另一家就按捺不住了。孩子们戴着棉帽子,有的还戴着棉手套,也有家里的男人出来放鞭炮的。零点临近,鞭炮声织成了高调的春节协奏曲,家家争抢着住家里迎财神。
看不够的热闹
大年初一最大的仪式是拜年,我在村里挨家挨户走动,满眼的喜庆,满眼的笑脸。一般的满乡人家都备好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所谓“杂拌儿”就是什锦果脯。无论来了什么样的客人,主人家都要客气地请吃。此规矩还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平常有点小矛盾的,过年了,互道几声吉祥,相互客套客套,就化解了。
初一、初二这两天,人们不扫地、不汲水、不动火甚至不做缝纫活儿。定了这么多规矩,其实就是让人们好好享受一下。
最热闹的是这里自愿组织起来的扭秧歌拜年。不用号召,围观的群众保证够多。人们常常乐得前仰后合,孩子们更是一个村、一个村的追着,忘记了疲劳和寒冷。可别小瞧了这些民间秧歌队,他们在秧歌中加的“花点”非常有智慧。《西游记》流行的时候,秧歌队里就有像模像样的师徒4人;当《还珠格各》流行的时候,秧歌队还安排“小燕子”领头呢,绝对新潮。你知道,现在谁领头?是一个打扮的酷似“范德彪”的胖子。
满族秧歌非常有特色,和我们在城里见到的不大一样。其男女皆着满族传统服饰,步伐有吉祥步、鹰步、马步等三种,男子动作粗犷豪放,女子动作温柔典雅,看上去更加热闹。再冷的天儿,看他们都不觉得冷。
采莲船走村串户,见到什么人在家就唱什么词,例如“老者添寿、少者安宁、家事如意、四季太平、五谷丰登、七星转斗、久久富贵”等祝福的吉利语。人家高兴了,还要赏钱几许。
这里是纯正的满乡,正蓝旗。这里的年,是地道的满族风味。我觉得,在整个东北,黑土地的文化已经把满族文化沉淀了许多。即使在城市,也能找到满族文化的影子,而山沟正是鲜活的标本。
我的家乡,我的烟地沟,我的满乡年,正是“欢乐中国年”的乡情缩影。
资料连接>>>
时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是过年最热闹的时间。家家户户忙着杀年猪、挂灯笼、贴对联、粘挂笺、吃年饭、扭大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