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推敲的来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妙不可“易”
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可谓一个“绿”字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表达了出来。可原先这个“绿”字,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王安石先后用了“到”、“过”、“入”、“满”等字,但总觉得未能准确地写出春风之妙,江南之景。或过浅、或过深、或过偏、或过正。反反复复,伤透脑筋。王安石此时正在回金陵的船上,他走到船头上,眺望江南,春风拂面,青草起伏,一片生机绿意。在神清气爽中,绿色贯满了双眼,“绿”字同时也跳上了心头。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这样绞尽脑汁地去思量一个字,也就是所谓的“炼”字。从这个“炼”字可知,要想诗句中的字,能用尽其妙,必须千锤百炼,立地生根,换这个嫌肥,用那个嫌瘦。就像古建筑中的榫卯,严丝合缝的。此字只为此句生,换成别的就不行。
沈德潜说:“诗到真处,一字不可易。”确实如此。
二、推敲“推敲”
文人如此推敲词句的轶闻趣事不少,但大多是在唐朝之后。这不得不说“推敲”这个词的来历了。
《辞海》中“推敲”词条的解释――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九引《刘公嘉话》:“岛(贾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练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之尹前,岛具对所得词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 自此以后推敲引申为对问题的斟酌研究。
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提出了与之相反的观点,他认为“推”比“敲”好。原因是山中孤僧,步月而归,自掩自推,可显冷寂之境;“敲”有喧闹之声,有人情温暖,又略显拘礼。他认为用“推”要表达的境界,比用“敲”所要表达的境界要调和些。
揣摩作者意图,不仅要有知识经验,还要有生活经验,更要有情感体验。可又有谁完全做到与作者思考一致,情感相通呢?因此只能合理靠近作者的创作意图,而不能完全掌握作者的意图。朱光潜先生是从思想情感上来推敲“推”和“敲”的,但仅从情感与情境上去分析,有时也失偏颇。若从主客角度去分析更有说服力。僧是主人,肯定是“推”,“敲”就多此一举了;僧是客人,月夜访友,不“敲”谁为之开门?但从全诗看,“闲居少邻”不等于无人,也许是曾经的居士,不负前言,短暂离去之后,又趁月夜来访呢?长期“幽居”山中,偶有一次小“躁”,不显得山居更幽吗?何况“敲”字有了动感,“咚、咚”几声,山谷回荡,更显空阔;池塘惊鸟,鸣树一匝,复归平静。“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动衬静,不仅不损幽寂之境,而且让全诗更富有张力。
看样子诗词中的字句推敲有些还真不是一“推”到底,一“敲”定音的。关键是在玩味字句时能否生发合理的联想,能否贴合作者的情感,更重要的是鉴赏诗歌的角度和切入点,角度不同,结果就会大相径庭。
三、可“推”可“敲”
以上这些都是“炼”字,炼得炉火纯青时,那“字”犹如一把刀上的钢口,浑然一体,是不可分割的。但也有许多字词的推敲,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言之成理,各有其妙。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是读“现”还是“见”。当然字形虽同,读音不同,其意境也是不同的。时下倾向于读“现”,说“现”字将陶公的悠然闲适之境界表现得淋漓尽致,陶公采菊,不经意时,南山呈至眼前。看到南山,可见悠然至极了。
重阳节活动反思一
金秋十月,又到了了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如今的重阳节,将传统的习俗与现代的文明巧妙的结合,已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人节。十月23上午,商业幼儿园开展了“重阳节”主题活动,此次活动由我们参加国培计划的“影子老师”来主持。活动前我的指导老师粟老师协助我写出了活动方案,并为我准备了一些有关教学的辅助课件,正式上课前还进行了说课,将教案中的各个环节反复的推敲,终于到了实施的时刻。
我首先通过有关重阳节的传说导入课程,让孩子们通过观看视频对重阳节的来历有了直观的了解,同时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孩子们的求知欲望都很高,学习非常专注。大家知道了在九月九这天,有个叫恒景的人,凭借一包茱萸叶、一壶酒、一把利剑,镇服了瘟疫,后来人们就把登高避祸的习俗保留下来,这一天就定为“重阳节”。接下来我又播放了一些有关重阳节的习俗,让孩子们感知“重阳节”这天人们登高、插茱萸、饮酒、吃重阳糕来过节。结合幼儿园开展的与“退休教师共度重阳联谊活动”,让孩子们给退休教师献花、一起联欢,让孩子们懂得了“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我们的国家和社会都非常重视关心和爱护老人,各地都为老人们修建了“敬老院、老人活动中心,我们小朋友要尊敬老人,知道关心爱护老人。引导孩子们说出了平时爷爷、奶奶对她们的关心和爱护。让孩子们懂得了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尊敬老人,最后孩子们亲手制作了礼物送给了爷爷、奶奶。
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都很高,发言积极,特别是动手给爷爷、奶奶礼物环节都很用心,达到了教学目的,但是也存在不足之处。课后指导老师给我做了点评,我自己也做了一些反思:活动导入部分时间稍多了些,在启发引导幼儿时,语言不够精炼,最后在制作礼物时,我的示范讲解稍快了些,有少数几个孩子没有当堂完成作品。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这些问题,争取每一次的活动都能做到更好。
重阳节活动反思二
农历9月9日,是中国的一个古老传统佳节——重阳节。中国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
这周星期五下午,我班开展了重阳节亲子活动,今天特别邀请各位爷爷、奶奶来参加为他们准备的活动。在活动的前一天,我告诉班里的孩子:“重阳节就要来临了”。但大部分幼儿都不知道‘重阳节’是什么节日。个别幼儿只知道是爷爷奶奶的节日。因此我给幼儿讲解了‘重阳节’的来历,让幼儿更深刻了解重阳节的含义。并也让幼儿们回家邀请爷爷、奶奶、婆婆参加活动。爷爷、奶奶们陆陆续续的来到了幼儿园。幼儿们都和爷爷、奶奶有说有笑,真是热闹。
活动开始了,幼儿为老人们表演刘了儿歌,还跟老人们一起唱歌、跳舞。在跳舞的时候,这群可爱的老人都积极动了起来,跟着孩子又唱又跳。幼儿们还体贴的为老人敲敲背、锤锤腿。小朋友还将从家里带来的橘子亲手剥给老人吃,看着小朋友们小心翼翼的剥着橘子,并把橘子掰开用小手一瓣一瓣的往爷爷、奶奶嘴里送。爷爷、奶奶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活动结束了相信这个重阳节,在老人和孩子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在活动结束后我们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反思。在本次活动中需要改进的有:
1、在放音乐时,事先没有倒好碟子,让家长们等待的时间较长。
2、幼儿与老师在表演和跳舞的时候人太多场地没有选择适当。
3、活动结束后部分幼儿的家长乱扔垃圾,老师事先没有做好家长的工作,没有为幼儿做好榜样。
一、坚持必要的讲授,激感
重视学生活动对知识积累、提高兴趣和能力的重要作用是必要的,但我认为鲜活而生动的历史如果从老师口中娓娓道来有时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如:在讲述时,我选取了当地老人经历的真实的事例,声情并貌地讲述了日本侵略者如何迫害中国人民。残忍的场景让学生为之扼腕,于是我适时引导学生:战争只能给我们带来灾难,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但也不能永远活在仇恨中,只有国家富强才能抵御外辱,只有我们青少年发奋学习,才能建设一个强大的国家,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拼搏意识。
二、恰当运用多媒体,事半功倍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我们提供了展示知识的良好平台,但目前的教学工作总是提到要紧扣课程标准,围绕大纲展开教学工作,同时还要体现新课改的理念,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一次次的推敲,力求让多媒体把最精华的部分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耳目一新,切忌多媒体使用过多,反而让学生难以抓住重点,如:在讲述“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涉及到工业发展,民主法治建设等多项内容,我先让学生通读课文,又精心选取了“前苏联工业建设成就”的图片,让学生总结出重点在发展重工业,却造成了农轻重比例的失调。展示了农民集体田间用餐的场景,总结写出前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的措施。有位学生在设置场景:假设你是一位当时的苏联农民,你不愿意加入农庄,你又能怎么办?从而总结出集体化的弊端,看似繁杂的内容,如果照本宣科,会感到很零乱,适当地运用多媒体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三、适当扩充,填补课本空白
由于使用版本的不同,往往含有空白的知识点。我注意阅读同一内容的不同版本,抓住重点,适当补充,努力做到知识的衔接,如:在讲述“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冀教版只有珍妮机和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我则给学生展示了从珍妮机到水力纺纱机,骡机再到蒸汽机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骡机”和“马路”名称的来历,这样既能使学生在科技时空发展上实现对接,又调动了他们学习知识的欲望。
四、不忘思想教育,树立正确价值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眼看着2021年的中秋节就要到了,大家应该多了解一下关于中秋的相关知识,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2021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介绍大全”,欢迎阅读与借鉴!
中秋节的来历介绍中秋节源自于人们对月亮的崇拜。我国是古老的农业国家,古人经长期观察认为,月亮的运行同农业生产和季节变化有很大关系,因此祭月就成了祈祷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重要祭祀活动。《周礼》记载,我国周朝时就有中秋之夜击鼓赋诗以“迎寒”的活动,周天子每年秋天都要举行“夕月”仪式。春秋战国时,日月神分别称为东皇公、西王母。后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最早名常羲)演变而来。北魏、隋唐以来,历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礼仪。人们为了祈求月神为农业发挥有利作用,或为了庆祝丰收,答谢月神的保佑,便更加重视祭月、拜月礼俗,现在北京的月坛公园就是明清中央政府祭月的坛场。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人们在祭月拜月的同时,又出现了赏月的习俗。晋代文献中已有中秋赏月的记载。
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大约是在唐代。北宋时期,中秋节已经成为普遍的民俗节日。到了明清,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愈益浓厚,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中秋上升为与新年、清明、端午并重的民俗大节,节俗活动丰富多彩。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月圆之日,又是亲人团聚、团圆之时。自古以来,团结、团圆、庆丰收,就是中秋节的主题。因此,中秋节又称“团圆节”,由家人团聚、团圆、和睦相处,达到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中秋节有什么风俗习俗倘若对中秋节的风俗活动探幽溯源,可从先秦时代谈起。
中秋节的起源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习俗有关。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国家。农业的发展与季节有很大关系,而秋季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说文解字》释“秋”为“禾谷熟也”。在科学尚不发达的时代,无论是播种还是收获,人们往往祈祷土地神,前者为“春祈”,后者称“秋报”或“秋社”。八月中旬,正是秋粮收割之际,一年汗水抛撒在土地上,收获在即,因此,家家祭祀土地神,答谢神的保佑。于是,围绕秋报出现了一系列仪式和风俗活动。中秋节另一渊源与我国古代拜月习俗有关。在我国原始宗教中也是多神教,更多者是自然崇拜。“月到中秋分外明”,我国古代就有祭月、拜月之风。在《礼记》中就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秋分晚上祭月。可见古代已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仪。到汉魏以后,由祭月、拜月逐步演化出赏月之风。咏月、赏月的诗赋之作,史册所载连篇累犊。如汉代枚乘有《月赋》,南梁沈约有《咏月诗》,朱褒、庚肩吾有《舟中望月诗》,张正见有《薄帷鉴明月诗》,此类拜月、赏月之诗,多不胜举。那时这些习俗并不一定局限于某一日,所以也未能形成中秋节。然而,正是这种拜月赏月风俗给中秋节的产生打下了基础。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因为夏历的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正中,故称中秋。我国古代人民已经认识到中秋日云稀雾少,秋雨洗尘,此时月光最皎洁、明亮,散发着柔和的光芒,清辉洒满大地。据《晋书·袁宏传》记载:“谢尚时镇牛清,秋叶乘月,率尔与左右微服泛江。”当时已有在秋夜赏月赋诗者。到了唐代,人们中秋赏月约定成俗。
诗人欧阳詹《玩月诗序》中就认为冬天赏月因繁霜大寒,清冷彻骨,而夏天又多雨,云遮雾蔽,有损月辉,唯有秋天空气清爽,赏月时令,所谓“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魄圆。况埃壑不流,太空悠悠,蝉娟徘徊,桂花上浮,升东林,人西楼,肌骨与之疏凉,神气与之清冷”。正因如此,八月十五的中秋节才是赏月、玩月的时令。“十二度圆皆好看,其中圆极是中秋。”中秋节便成了中国人民非常喜爱的传统节日。由于中秋节的主要内容是赏月、拜月、玩月,所以有俗称中秋节为“月节”或“月夕”。唐代人还将中秋节称为“端正月”,如韩愈《和崔舍人咏月诗》:“三秋端正月,今夜出东溟。”诗中“端正月”就是指中秋节。
在唐代,中秋赏月之俗已十分盛行,如《开元天宝遗事》载:
“八月十五日夜,(苏颜)于禁中直宿,诸学士备文酒之宴。时长天无云,月色如昼。苏曰:‘清光可爱,何用灯烛?’遂使撤去。”《唐逸史》云:“罗公远,鄂州人。开元中,中秋夜侍明皇于宫中玩月。”唐诗中也有不少歌咏中秋之夜的诗篇,如司空图的《中秋》诗云:“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唐人认为,中秋不见月是件很遗憾的事。
月宫的神话传说本身就具有十分浪漫诱人的色彩,因此唐代中秋节拜月、赏月也就充满了传奇般的动人故事。当然,这些故事仍然与风流天子唐玄宗、杨贵妃联系在一起。《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每年八月十五中秋节都要赏月,天上秋光融融,太液池里波光粼粼,桂花飘香,金蝉鸣唱,真是良宵佳节,情意浓浓。然而抬头望月之际,唐玄宗眼看明月西坠,但意兴未尽,于是下令左右在太液池西岸另筑一百尺高台,准备作为来年与贵妃赏月之用,此台称之“赏月台”。然而此台修成不久,适逢“安史之乱”,“赏月台”毁于战乱之中,仅余一台基遗址。唐玄宗中秋赏月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就是夜游月宫的传说了。据《龙城录》
记载:开元六年,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天师做起法术,三人一起步上云霄,漫游月宫。在玉光玲珑的月亮中,突见一座宫殿飞浮,琼楼玉宇,寒气逼人,湿露沾衣。在一大宫殿前榜书“广寒清虚之府”。宫前有兵卫守门很严,刀枪剑戟,白刃灿然若霜雪耀目。天师与唐太宗及鸿都道士三人皆不能进入,唐玄宗十分遗憾。天师又引唐玄宗跃身到云端烟雾中,透过云端俯瞰长安皇城,见城胭巍峨,殿阁林立。正观望之时,又闻到一股沁人的浓郁清香飘来,长空下视,万顷一片透明。仙人、道士,有的乘云,有的架鹤,冉冉飘来,在空中往来游戏。过了一会儿,向前一走,又觉翠色冷光相映交射,令人目眩,而且感到雾气逼人,不能再进。这时又见到十余位仙子般美丽的宫娥,皆衣着皓白,跨乘白莺,长袖冉冉,往来舞笑于广陵大桂树之下;又听到仙乐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疏通音律,听得音律,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正是唐玄宗入迷如痴时,申天师却请归宫。三人如同旋风一般降落人间。唐玄宗回忆刚才月中游历,恍若梦中。到了第二天晚上,唐玄宗又请申天师带他月中一游,但天师只是笑而不允。
唐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舞,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有名的《霓裳羽衣舞曲》。关于唐玄宗中秋游月宫的传说不一,像《漱石闲谈》记载,中秋夜道士罗公远掷杖化为银桥,请唐玄宗游月宫,见广寒宫群仙歌舞,问是何曲,群仙答是霓裳羽衣,唐玄宗记其歌舞,回人间教习歌女。而《集异记》又云是道士叶法善与唐太宗同游月宫,在云端路过潞州城上,俯视城郭悄然,而且色如昼,叶法善请唐玄宗吹玉笛,并抓金钱撒向城中。过了十余天,潞州官吏进奏,中秋夜有天乐临城,并降金钱。这些传说自然不可信,如果稍加推敲就会发现这是道家编造出来的。
如前所述,我们知道隋唐之际佛、道、儒三家斗争激烈,唐太宗曾下诏道士在僧尼之上,扬道抑佛,尊太上老君李聃为祖。唐高宗又给老子上尊号为“太上玄元皇帝”。武则天时一度扬佛抑道,但为时不久,唐中宗、唐玄宗又抑佛扬道。唐玄宗不但认老子为祖宗,而且在玄元皇帝下又封“四大真人”:庄子为“南华真人”,文子为“通玄真人”,列子为“冲虚真人”,庚桑子为“洞灵真人”。
对叶法善、罗公远之流的道士们坚信不疑,一时间道士们甚嚣尘上,得意洋洋,于是编造出这一经不起推敲的神话。尽管这些神话是编造出来的,但是,也反映出唐玄宗时宫廷确实十分崇尚中秋赏月的风俗活动。所以这些编造的神话无不与中秋节有关系。再者唐玄宗御制《霓裳羽衣舞曲》也确有其事,它是唐代的宫廷歌舞之一。然而,唐玄宗从广寒宫偷学来的这支乐舞,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幸福,却像《花》一样给这位沉溺于声色的皇帝带来的是国破家亡的安史之乱。因此历代诗人无不对此予以尖刻辛辣的讽刺。如杜牧《过华清宫》所道:“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白居易《长恨歌》中也写道:“渔阳辈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而唐代诗人李约《过华清宫》诗更就此曲直接指出: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扰有树长生。
此诗把安史之乱的祸因直接归罪于《霓裳羽衣舞曲》,未免夸大其词了。但是,唐玄宗晚年好游乐,溺于声色,疏于朝政,导致安史之乱确实是事实,历史已有公论,故不多述。
正如唐代诗人曹松《中秋对月》诗云:“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中秋月圆照九州,宫中唐玄宗俄而修赏月台,俄而神游月宫,而民间则无此财力修赏月台,也无道士相助漫步月宫,但是民间拜月赏月的风俗活动却要丰富多了。有的诗人文友,三五相聚,登楼赏月赋诗抒怀;有的寻找江河湖水,静坐一叶扁舟,以观皎洁月辉,俯视粼粼水波,银光月影,兴味盎然;有的则人寺观道院清净之地,或直上高峰赏月,万里寥廓江天如水,月光似淡淡的水墨画屏,更别有一番情趣。有一年中秋节,宰相武元衡召集诗友柳工绰、张正一、徐放、崔备、王良会等人同登锦楼赏月,良宵美景使人心旷神怡,柳公绰诗中描绘当时景物写道:“此夜年年月,偏宜此地逢。近看江水浅,遥辨雪山重。万井金风肃,千林玉露浓。”登上锦楼,在一轮清冷的月光下,江水也变得明澈清浅,远望重重山峦,如覆霜雪,一片银白。金风萧萧,林木露水斑斑,闪耀银辉。此情此景,怎不使诗人诗意大发,吟风啸月?因此崔备在《奉和武相公锦楼玩月》诗中写道:“清景同千里,寒光尽一年。竟天多雁过,通夕少人眠。”唐宪宗元和元年(805年),大诗人白居易辞去中书省校书郎职务,与元微之准备应制举,退居于唐长安华阳观,累月足不出户,揣摩当代政治利弊,准备策问。可是,到了八月十五中秋节,却一定要在华阳观招友玩月并赋诗:“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华阳洞里秋坛上,今夜清光此处多。”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因越职上书请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之事,被贬为江州(今九江市)司马。他在中秋夜谧浦沙头的谧亭望月赋诗云: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淦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临风一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尽管月光同往年相似,只因时异境迁,贬滴江州,回想起在京都曲江流饮,杏园赏月,他便感到无限惆怅伤感。
中秋节的赏月习俗1、在古代,由于北京,广东和江浙这三个地方相隔比较远,而且各地的信息交流比较不便,导致三地过中秋节的习俗都有比较大的不一样,但是现在虽然三地的距离没有,但是信息交流比较发达,各地过节的时候都是取长补短,目的就让家人更加开心,所以三个地方过节的系习俗都变得差不多。
团聚和欢乐始终是他们的核心。
2、三地赏月时候,都喜欢登楼吃东西。
广东人比较喜欢一般登楼看月,一边吃东西庆祝,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有这么一段:“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3、三地赏月的时候都喜欢选择人多热闹的地方,和家人一起过。
中秋节,是人月两团圆的好日子,赏月必不可少。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北京人喜欢一边看电视里面的中秋节目,一边赏月,北京人也喜欢到街上去趁热闹,选择一个能全家人聚在一起,又能和其他人同乐的地方。
4、三地赏月的时候都喜欢选择有寓意的食物。
【关键词】中考品味语言文本
目前,“语文味”的回归已然成了语文界的热点,而在这一热潮下,对文本言语形式的关注正使语文课成为具有“语文味”的语文课。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通读课文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1】。课标是教材编写的依据,也是考试命题的依据。正是基于课标的要求,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指挥棒的中考现代文阅读题,必然会把学生言语形式赏析能力的考查作为中考现代文阅读的考查的重头戏。2013年《广东省初中语文学科考试大纲》“文学类文本阅读”明确提出“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显然,品味语言也成了考查学生走进文本、感受语言精妙的重要形式。
一、直击中考,样题归纳
何为“品味语言”,指的是“对文章语言的细心揣摩,辨析与联想,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来表情达意”【2】;品味语言到底要品出什么?无外乎是品味出语言文字的美妙之处,品味出作者在语言文字中要表达的内容,品味出作者寄寓在语言文字中情感;在历年的中考试题中,这一类题目又是以怎样的形式呈现呢?以下列举历年中考样题:
【广东·2006年《词典的故事》】本文语言富有表现力。请参照示例简要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示例:营业员脸上显出了更多的怜悯,这位阿姨甚至因此变得漂亮起来。
分析:“漂亮”主要反映了“我”当时的心理感受,营业员的怜悯使我产生好感。
(1)书店干净的木地板在脚下发出好听的声音。
(2)但上面几个凹印的字却一下撞进了眼里:“汉语成语小词典”。
【广东·2007年《鼓神》】本文有不少精彩的句子,请在画线的A、B两处任选一句作点评。(4分)
(A)卖着狂傲,逞着威风,显得不可一世。
(B) 只见他急敲慢敲,重敲轻敲,时而敲打鼓沿时而肘杵鼓面,时而跃腾猛捶,时而贴鼓轻抚,柔时如丝绸无骨,坚时像枪击钢板,乱时如乌云压顶,齐时如布兵排阵;铁马金戈乱箭飞,细雨轻风荷塘清,劈山开路是男儿,再闻堂前纺织声……
【广东·2009年《寻石记》】任选一句品味语言,注意加点词句。(4分)A.有的时候鸡也会跳上去,在上面叽叽咯咯地叫着,好像那石头是它下的蛋似的。B.既然石头都有它们自己的来历和用场,我就空着手理直气壮地回家了。
【广东·2010年《偷父》】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任选一句品味语言。(1)他把两手伸进裤兜,麻利地将兜翻掏出来,又把手摊开说:“啥也没拿啊!” (2)“我要……我要我爸……求您了。”
【广东·2012年《淡淡的深情》】 文章结尾“这是平静水面下深处的激流啊”这句话饱含深意,其中“平静水面”和“深处的激流”各指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广东·2013年《天使儿》】请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当商未央携着厚厚一叠写生稿回到家时,他惊呆了。
(2)有人说:老天就是公平,商未央名声赫赫,才气逼人,可偏生了个傻儿子。
在近几年的广东省中考题中,品味语言俨然成了重头戏,总览以上中考样题,我们会发现命题者所选取的词句都是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所谓“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也就是运用某种表达技巧对揭示文章主旨、突出人物性格、显示行文思路有重要作用的词句。这些词语或句子往往是体现语言特色、表现事物特征、刻画人物形象、有助于揭示主旨的句子。掌握了这一类题的规律,指导学生在答题时,选准角度、准确切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整体感知,宏观把握
品味语言一定是建立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绝对不能游离于文本。学生要建立一定的文本意识,也就是要求阅读过程中,必须宏观把握,全面兼顾。很多时候学生只是盯住语言品味的这个句子,这样往往会一叶障目。因为缺乏上下文观念,不能兼顾全局,往往在理解上出现偏差、表达上流于肤浅。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余映潮老师也曾经说过“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和挖掘课文中的内容,含英咀华,徜徉于语言文字之中,引领学生实实在在地思考和智慧地碰撞,激发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阅读个性,拓宽课文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习语言、习得语感” 【3】。可见将品味语言落到实处,唯一的途径就是贴近文本,深入解读,引导学生深入语言的内核,还原文字丰富的形象,挖掘文字背后深藏的意蕴。我们只有立足文本,回归语言,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充分体验与挖掘语言内在的情感和韵味,才能让学生获得求知和审美的愉悦。
在阅读教学中笔者会告诉学生任何的文学作品都要读懂三个“W”,第一个“W”即“what”,也就是“什么”,文章写了什么,其实就是文章的内容;第二个“W”即“why”,也就是“为什么”,文章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其实就是文章的主题;第三个“W”即“how”,也就是“怎样”,文章是怎样写的,其实就是文章的写作手法。读懂了这三个“W”,也就把握了文章的全局,这也符合新课标提出的“在通读课文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只有在大量阅读积淀的语文综合素养下,才能具备一定的赏析能力。
三.选准角度,准确切入
在学生平时的阅读训练中,发现学生遇到这样的题目往往脑子一片空白,无从下手,答题常常是表述凌乱,毫无章法,甚至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显然他们是没有掌握品味赏析的方法。针对这个问题,首先是教会学生选准角度,准确切入。
如词语的品味,就从字义、词性、感彩,修辞,词语的深层含义等方面来切入。用以下句子示例 :
1.《范进中举》中的句子“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伸过来……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口里说道 ……”如果能判断这几个词语的词性为动词,学生就能揣摩出动作之下的胡屠户这一人物形象。
2. 《藤野先生》中这一句“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实在标致极了 ”中的“标致”一词显然是褒词贬用,如果从这一角度切入,学生就能理解文中的讽刺意味。
3. 《春》中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加点词显然是用拟人手法来写出小草的活力。
4. 《行道树》中“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快乐的树”的加点词就要结合文章背景,体会含义从而领悟词语的深层意义。
将以上词语的赏析提炼出如下指导方法:
解题思路一:明白字义、词性、及所描写的对象,揣摩词句的情味。
【方法提炼】:运用动词(形容词、拟声词等)或“这一词语”,准确、传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