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八年级物理教学反思

八年级物理教学反思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八年级物理教学反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八年级物理教学反思

八年级物理教学反思范文第1篇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A-

0091-01

案例是通过一个或一类例子来阐述理论、公式或道理的教学片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引入案例教学,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深化学生情感,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初中物理理论论述较多,我们应充分援引案例进行教学,以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一、讨论案例教学,促进合作交流

实施初中物理案例教学应该遵循新课改理念,基于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自主分析、合作探究、互助实践,在案例研究与实践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展开讨论案例教学的目的是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发散思维,促进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并鼓励创新和探索实践。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下册《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时,创设“能源与我们的生活”或“未来能源发展趋势”讨论话题。结合已经学习的物理、生物知识,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设定一个主题,并鼓励学生课下展开对能源危机、环境危机相关资料的收集。课上展开辩论比赛,就如何保护我们可爱的家园提出可行性建议。由讨论案例的学习过程,学生了解到科技对社会环境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利与弊,提升节能意识,鼓励学生运用已学知识研究如何保护环境。

二、观摩案例教学,引导思考分析

观摩案例教学方式是依托一定教学方法或教师的演示过程,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让学生分析、理解,以此达到观察与模仿的目的,提升物理科学素养。教师在运用观摩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针对选定的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手段演示实验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物理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电流与电路》时,教师选取“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探究案例展开对串联、并联相关知识的学习,并深入了解串、并联连接方法的运用。教师运用观摩案例引导学生展开对电流规律的分析,通过猜想构思、连接电路、实验展开、数据记录、规律总结等过程,感受和分析实验过程。学生通过观摩小灯泡亮度、电流表示数之间的关系,探究出“串联电路各处电流相等,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的规律。由此分析出节日用彩灯应该串联,而家用电路应该采取并联措施等。

三、模拟案例教学,激励思维创新

在初中物理教材上的实验或科学道理用语言阐述比较单调,而在课堂中进行实验又不太可能的情况下,可以运用模拟案例教学的方式,通过转变研究材料和方法,不改变研究内容和主题,展开对相同知识的研究。运用模拟教学案例,可以使得课堂教学便利化,提升学生的应用意识。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下册《浮力的应用》时,教师首先借助多媒体演示关于船漂浮与潜艇上浮、下沉的演示图片;其次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这些都是利用了什么知识?继而鼓励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模拟材料――可变质量的球、盐、醋、水等,展开对比模拟案例的教学。运用同样质量的球展开实验,引导学生发现球在醋中沉底,在水中悬浮,在食盐水中漂浮。另外,不同质量的球在水中也可以出现沉底、悬浮、漂浮三种情况。由学生的自主总结过程,得出浮力的基本知识F浮=ρgv排,由此得出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水的体积有关。潜艇上浮、下沉是改变了自身的质量,而船漂浮是利用了水的浮力等于船和货物质量的知识。

四、实践案例教学,鼓励自主探究

知识的收获与能力的提升不能全靠教师传授,需要学生真正的动手实践与反思探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强化学生的行动能力。基于此,初中物理教学应结合实践案例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运用自身智慧和集体交流与合作探讨得出的方案,制订较为完善的实践方案,由实践案例的学习过程,提升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下册《电与磁》时,可以结合“研究电磁铁”实验展开实践案例学习。结合实验猜想得出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从通过电磁铁电流的大小、线圈匝数这两个方面出发,探究改变可变因素,得出对应的结果,继而将结果综合分析,得出总的结论。由此,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了解到线圈匝数一定,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电磁磁性越强;电流一定,匝数越多,磁性越强,能吸引的磁体(大头针)越多。通过实践案例教学,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和探究,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八年级物理教学反思范文第2篇

关键词:习题教学;汽化热;物理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3-0044-1

八年级物理热学部分的教学中,遇到一道这样的习题:在1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0.5千克、温度为80 ℃的水,吸收84 000焦的热量后,水的最终温度是多少?水的比热容是4 200 J/(kg・℃)。}目后面所附的参考答案是这样解答的:由Q=cmΔt计算水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

因此,吸收热量后的温度t =t0+Δt=80 ℃+40 ℃=120 ℃。由于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 ℃。所以,水的最终温度只能达到100 ℃,而不能达到120 ℃。

刚开始看到这样的题目及其相应的解答,觉得是合理的,但是经过仔细思考之后,发现该参考答案还是有其不合理之处。该参考答案虽然能够给出这个题目的最终答案,但是这样的解答没有考虑到实际物理过程。因为在标准大气压下对水加热的时候,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当水的温度升高到100 ℃后,再对其进行加热,水吸收热量就会被汽化,从而形成水蒸气,而此时水的质量就会减少。在上述的题目中,参考答案的解决方法是:质量为0.5千克、温度为80 ℃的水在吸收84 000焦的热量后,温度就会升高到120 ℃,这样的结果不符合物理知识,所以水的最终温度是100 ℃。而实际上,0.5千克80 ℃的水,温度升高到100 ℃,不需要吸收84 000焦的热量,依据吸收热量的计算公式:

即此时水的温度升高到100 ℃,只需要吸收42 000焦的热量。此时,水再吸收热量就会被汽化,水的质量就会减少。而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汽化热(L)是2 260 000 J/kg。因此,此时水汽化的质量(Δm)就是:

所以,0.5千克的水,温度为80 ℃,吸收84 000焦的热量后,就会有大约0.019千克的水被汽化。而剩下水的质量就是0.481千克,因此在式(1)的计算过程中,水的质量发生了变化,所以不能用0.5千克进行计算。虽然题目的参考答案给出了最终正确结果,但是答案没有考虑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忽视了物理意义的重要性。

初中物理习题教学中既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1],同时进行适当的教学“反思”也有助于改善习题教学[2]。物理知识的学习是对物理思维过程的经历与理解,而物理习题的训练,是对物理知识及其思维过程的进一步理解与应用。因此,我们在进行物理习题的解题与讲解过程中,更需要将题目所呈现的物理过程展现出来,充分地发现其存在的物理意义,提高学生分析物理问题、解决物理问题的实际能力。

参考文献:

八年级物理教学反思范文第3篇

答题情况

班级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八一班 93.8 100% 84%

八三班 63.4 58% 32%

八四班 67.7 63% 32%

八一班为住宿班相对来说成绩比较突出,其他三个班没有住宿的优势,成绩比较弱。各个题目的答题情况如下:

选择题

选择题共33分,平均得分在24分左右,错题主要集中在4、10两题

2、填空题

填空题共26分,平均得分18分左右,错题主要集中在14、17两题

3、作图实验探究题

4、计算应用题

计算应用题共11分,平均得分7分左右

三、每个题的考查意图

四、发现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

学习知识提高成绩,解决问题,最关键的是掌握好基础知识,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发现的问题才能运用所学解决问题。通过本次试卷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第4、10、14题都是考查基础知识的题目,力的定义、惯性、二力平衡、平衡力、相互作用力、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判断浮沉等知识考查,这几道题错的最多,说明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对基本的概念的理解不到位,不能用所学的只是解决最简单的问题。

2、审题不认真

每一次考试不仅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很大的程度上也考查了学生是否细心、认真。有些题目是每个学生都会的,但是为什么有的学生能够得分,有的学生却不能得分呢?最关键的就是做题不细心、不认真。由于审题不细心,计算不仔细导致失分。

3、实验探究能力差

实验探究题是物理考察的主要题型,也是学生之间成绩拉开档次的关键题型,做好这类题要对出题者的意图了如指掌,对他所提示的实验思路理解的清晰透彻,很多同学在没有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盲目的做题,对实验没有更深一层的理解,不能很好的做这方面的题目,也就是说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差。

4、计算能力差

计算题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有的同学物理知识运用的很好,但是计算的结果错误,导致注这类题失分,计算能力是学好物理的关键。

五、总结经验,改进措施

为了做好期末的复习工作,我运用了几种可行的方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每节课讲课前利用三五分钟发给学生一张小试卷,考一道题。由于每次都是考试要给出成绩,所以学生做的非常认真仔细。课下我会将学生所答题目批阅选出组长,让组长利用课下时间给组员讲解,组员听懂后再给组长讲,我会对组员进行抽查。每次考试组长都是不确定的,由做对的同学担任组长,这样就激发了学生们想要当组长的欲望,每次考试都会认真仔细,想办法把题弄会、弄懂。

2、当堂做、订正、讲解

在复习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做题效率,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答题,我在课上发下试卷对不同的题型限定不同的时间,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完成后马上出示答案,学生自己对照,因为是刚刚做的题目,头脑中还有些印象,对错误的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如果遇到不会的,举手提出来,先前后左右互相讨论,还不会的举手示意让其他同学讲解,最后不会的教师点拨解答。这样做既提高了做题的效率,。还省去了原来的学生早就做完了订正时对题目已经忘得一干二净,教师在讲解时不知所云。

3、采用专题性训练

专题性训练能够对某一类题目深刻的理解,我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训练,基础知识、易错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在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够进一步的理解、运用。

改进措施:

1、加强基础知识训练,抓基础是提高成绩的关键,所以要多利用课余时间抓基础,将基础知识砸实。

2、提高计算能力,平时多做计算类型的题目,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3、提高实验探究能力,对每次的实验探究都要让学生深切的体会,如果学校无法完成的实验可改为家庭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举行小制作活动,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八年级物理试卷分析(二)

一、试题分析

本次八年级期末物理试题,共六个大题:选择题、填空题、作图连线题、实验探究题、问答题和计算题。由于所学知识所限,计算题要求较低。所以与中考题相比,缺少一定的难度。 60 分钟试卷,共设置了 32 个小题,题量适中。保证试题有一定的信度,又不给学生增加过重的考试负担,并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余地。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动脑,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

本试题从内容的选择上,突出了对重点知识的考查。试题的设计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特点和教改的动向,整份试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体现了对物理基础知识的考察,且灵活多变。

2 .体现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的考查。

3 .体现了对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的考查。

4 .体现了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5 .体现了对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6 .知识覆盖面较全,重点突出。

二、试卷分析

2. 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从卷面上看,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比较好。卷面工整,作题规范。

2、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明显提高。本次考试与以往的考试在试题的难易程度和灵活性、综合性等方面都做了适当的调整。大多数学生都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学生思维比较开阔,思路准确,能联系实际并举一反三,从中反映出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有所提高,综合能力不断加强。

3、平均分和优秀率需再提高。平均分和优秀率是检查我们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志,尽管有很多因素可能在通过卷面考试左右我们教学质量的提高。例如教学目标的制定细化,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水平,试题的提示词、材料、情景的指示程度、正确答案的清晰程度与错误答案的迷惑程度,评分标准的宽严程度等都是导致分数偏低的因素,我们还是要本着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和态度,从基础抓起,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教学效率,使我们的物理教学成绩再上一个新台阶

三、试题做答及答题失误情况分析

1、选择题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密切,重点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普遍回答的较好,个别失分表现为常见的电路分析。

2、填空题考查的知识面广,并且具有基础性、灵活性和适当的开放性,普遍存在失误的是第 4 小题,是书后的一道练习题,对此两次结果分析语言表述不清,对电路的故障问题也有不清的地方。

3、探究和实验题注重了应用性。作图题由于这方面训练较好,失分不多,而且规范准确。实验探究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重点考查学生实验的基本能力,适当增加了猜想、比较、说理等方面的题,学生回答时存在不准确,判断失误的地方,第 25 题对可能发生的现象分析及理论依据答题上来,学生对新题型的理解不深刻。

4、计算题考查的是最基本的电路计算,题型功能突出,难度适当,公式运用熟练,计算较准,解题步骤规范。

五、对教学反思及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通过对试卷的分析反思我们的物理教学,使我们对未来教学质量的提高充满了希望,课改以后,我们的教学观念在不断更新对《课标》的理解不断加深,大胆尝试用现代化的,先进的教学模式、方法进行物理教学,对新教材也由不理解到理解,逐步品味到新教材的“新”之处,逐步习惯了用《课标》指导教学,所以教学质量也正在逐渐的走出低谷,向高质量、高效益攀升。针对这次试卷分析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供教师参考。

1、开展教研活动,加强集体备课

利用集体备课共同学习《课标》、理解教学总目标及三维的课时目标、明确。一、二级主题对教学的要求,弄清教材中每个具体问题编排的指导思想及意义,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方法、手段、实验探究等主要方面及策略达成共识,每位教师也可根据自己及学生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教学方式及方法,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潜在因素,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及问题,教师之间要通过听课、评课、说课等活动,取长补短,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目的。

2、注重双基教学,强化学以致用

夯实基础是教学工作不变的主题,在课程改革日益推进的今天,知识和技能仍是教学的重点和核心,有了扎实的基础,才有分析,处理和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才能冲击深层次的物理问题,才能谈到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根本,在平时教学中,要防止从概念到概念、从规律到规律、从练习到练习的教学方法,要密切联系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生产、科技的实际,将物理知识情景化、物理情境理性化,让物理教学丰富多彩,学生感到有趣,而且有用,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3、强化科学探究,注重实验教学

科学探究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参与的、创造性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有着综合功能,教师要深度体会并研究如何将科学探究作为“内容”、“方法”、“精神”和创造性劳动,并将其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在起始阶段可以采取低起点、小坡度、化整为零逐个击破的策略,务必使学生掌握这一科学思维程序,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过程处于无可取代的作用,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通过演示和分组实验,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也是值得我们每位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八年级物理试卷分析(三)

一、试卷分析:

1、试卷结构:八年级物理试卷满分100 分,考试范围是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至第四章第四节,考试时间为90 分钟。整张试卷分为四个大题,分别为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及计算应用题。

2、题型特点 :

( 1 )基础题仍占较大的比例。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基本规律的简单应用。选择题、填空题考查的都是学生基础掌握情况。

( 2 )重视理解能力的考查,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在选择题中考查的知识内容主要是:速度图像和速度计算、长度的估读、音调和响度,平面镜成像特点,这些都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命题特点:

本次期中试题较好地体现了全面贯彻《物理课程标准》中关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切实有效地把考查物理知识与考查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起来,题目知识难度中等,对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性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加强对实验探究和语言文字能力的考查,基本体现了考试对中学物理课程改革和物理教学的导向作用。

二、学生答题基本情况分析:

三、存在的问题:

(一)出错比较集中的题目:

(二)错题分析:

1、学生对一些基础问题概念和理论,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掌握和应用导致答题错误。

2、学生对一些基础的物理实验操作和技能掌握不牢,实验分析,迁移能力,没有很好的形成,导致不能正确完成解答实验题。

3、学生在解题步骤中不写公式不带单位,且不进行单位换算。

四、今后的教学注意事项:

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建议在今后教学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教学时,切实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的达成,要认真把握好物理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物理概念的教学不过分强调严密性,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注意学生的发展性,构建概念更重要。

八年级物理教学反思范文第4篇

[教学评价]

两节课听下来,在大家看来,城里老师的教学中由学生进行了自主的探究,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符合新课程的要求,目前像这样的课比较多。但这节课在我们农村显然是不成功的。而农村老师的这节课,更多的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一步一步进行,循序渐进,步步深入进行分析,而且将实验改成了验证性实验,最后诱导成功。

[教学反思]

两节课的教学设计都很好,为什么放在不同的地方上,效果有如此的差别呢?以此为戒,告诉我们老师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备教材、备大纲、备教法的同时还要备学生。笔者由此对新课程实施以来的教学产生了具体思考:

一、探究实验教学的思考

新课程实施以来,科学探究被摆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以下一些误区:

(1)对学生的已有经验了解不够。教学实践中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是无视学生已有的知识,教材中出现的问题都探究,这样就导致有的探究课堂过于简单,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会消耗大量的时间,从而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进程;另一种是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如上述第一节课。八年级学生刚接触物理,对科学探究的认识是低层次的,探究能力也较低,对于探究能力要求较高的课题,教师要很好地发挥主导作用,铺设阶梯,降低难度,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如上述第二节课,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究中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否则,学生探究时会不知所措,思路混乱,效果低下。

(2)科学探究的模式过于机械。科学探究的模式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七个环节。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只要是探究,就机械地从七个环节开展,做得面面俱到,这样必然淡化了重点,难点得不到突破。

二、正确理解探究实验在教学中的功能

在物理教学中,要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首先要有感性认识。而学生通过感性材料建立正确的概念和认识物理规律是比较困难的。此时的物理实验可以提供简化的、纯化的、经过精心筛选的素材,便于学生对物理事实产生准确的、简明的认识。例如,我们在讲到“光的反射规律”和“光的折射规律”时,以前没有实验器材是无法建立规律的,而现在有了探究的实验器材,课进行得非常顺利。所以正确掌控好探究实验能为学生学习物理提供符合认知规律的良好环境。那么如何正确掌控探究实验,使其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呢?

(1)发展学生好奇心,孕育学生丰富的实验情感。心理学表明:当新奇事物出现时引起人们的注意,进而接近,了解事物,尝试解释“这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这时探索、发现、发明和创造的行为就可能相继发生。八年级物理是学生的一门启蒙学科,这里蕴涵着趣味无穷、千变万化的科学知识,对刚接触这门学科的初二学生来说,他们肯定会有强烈的好奇心。

(2)培养学生进取心,形成严谨的实验态度。实验是一种有目的的操作行为,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精神。同时也能让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作风,能引发新思维,自觉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完善学生的人格。当学生取得实验成功的时候,那种喜悦是不言而喻的。如果经常取得成功,即使是自卑的学生也能说“我能行”。

(4)老师在物理教学中要有的放矢。在一学期中教师要有选择地计划好两三个完整的探究,如课堂演示实验、课外小实验、学生实验等,在教学中,老师要结合具体的情况,对实验精心计划,重点该突出时就突出,难点该点拨时就点拨;需要合作时就合作,需要独立完成就独立完成,需要讨论、交流时就讨论、交流;需要老师主导就主导,简单点需要放手时就放手。总之一句话,教学中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三、训练动手的同时,更要训练动脑

在物理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个感官,学生的体会才会深,收益才会大。教师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可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安排一些理论探究,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这样,不仅让学生动手,更让学生动脑,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创新能力,这才是我们课堂追求的最高境界。

四、结束语

八年级物理教学反思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物理改变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初中物理教学中还存在严重的偏差,具体有: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深度的挖掘和对严谨性的追求,忽视了物理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这对青少年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极为不利,为解决困难多,任务重,基础设施差等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要求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上,打破传统,转变方法,为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简单谈谈为纠正这些偏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教师要做好教学目标的转变

物理教学中的教学目标的设计是现代教学理念和新课程观的具体化,是实现新课程标准的关键,新课程教学目标具体可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设计要全面、系统、具体、科学,层次分明,可操作性强,且制定的教学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目标从根本上体现的是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理念。教师不再是单一的教书,而应是综合的、多元化的组织者,学习的倡导者。在长期的物理教学中,只有更新教学理念,从传统的教学目标转向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学生的主体定位、教师的主导角色的定位;也是认真实施新教材、切实提高物理课堂教学实效,完善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

二、教师要做好教学方法的转变

教师的教学艺术虽然更多的表现在课堂上,但许多技能源于备课。面对新课程,教师在上课前,除了要认真钻研初中物理新旧教材和大纲外,而且还要认真地翻阅初中的相关课程,明确哪些是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哪些可以少讲或不讲的内容,哪些需复习、需补充或延伸的知识点,明确初中物理教学中各部份的重点和难点。如:八年级中的电路连接和电路分析,是电学部份的重点和难点,直接影响学生对电学部份的学习和提高;九年级中的物体受力分析,是力学部份的重点和难点,影响学生对初中力学的学习,甚至影响高中力学部份的提高。因此在初中阶段必要的重视,要分清来龙去脉,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在备课中做到有的放矢,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教无定法,关键在得法”,初中物理教学要特别注重学法指导,根据新教材的特点,学生情况,实际条件,因地制宜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能只是一成不变地传授课本知识,物理学科是一门综合程度极高的自然学科,它要求物理教师具有丰富的物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在专业素养方面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新课程对物理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充实完善自己。随着科技的发展,物理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断涌现,并不断融入到新教材中。所以,教师要学习这些新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因此,教师要学习新的业务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转变角色,“授之以渔而不授之以鱼”。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不能只是一成不变地传授课本知识,而应是在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渗透一些思维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效替换法等等。借以培养学生灵活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形成良好的、开放性的思维品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教师在教学中做好学生的反思工作

学生在学习反思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与学习结果不断的监督、评价的具体表现,教师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应对学生学习进行不断反思,从而达到掌握学生,实现客观公正评价学生。新课程倡导终身学习,致力于学习方式的改变,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被动式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主动、能动、独立地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创新的过程,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要以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为前提,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的轻松、学的快乐为目的。学生的发展关键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方式关系到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学生的未来,传统的学习方式过于强调接受式,单一式,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学生感到学习的枯燥乏味,心里负担很重,严重摧残了学生的进取心和学习热情,影响了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阻碍了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在当前推行的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新课程要求建立发挥学生主体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学习过程不应是被动吸收课本上现成的理论,而是亲自参与丰富的生动的思维活动并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应引导学生学习方式成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适应时代的发展。

总之,新课改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教师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许多的遇到的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物理教学中各个方面的改变对物理教师的成长作用是巨大的,是物理教师实现自我发展有效途径,也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在新时期,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克服自身的困难,这样,中学的物理教学必然可以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蔡琴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初探学生之友 初中版 2010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