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考指导

高考指导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考指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考指导

高考指导范文第1篇

一、高考英语试题的主要特点

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总复习确有成效,但还必须对高考试题的主要特点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1. 试题的基本难度不变

英语试题在题型、难度、测试范围及区分度上都将与近几年一致,因为无论全国试题或地方自命试题都是按考试大纲命制的。随着新教材的使用和新课标的执行,高考英语肯定会有变化,但基本的考点、题型不会有大的变化。

2. 重视实际使用英语能力的考核

现在的高考主要考查语言运用,即在实际生活中听说读写的能力。换句话说,如果你的听力好,阅读强,写作也不错,那在英语高考中就能拿一个高分。如果你只知道一些语法知识的细枝末节,听、读、写都没怎么练,那你在高考中肯定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分数上不去。

3. 突出语篇的作用,在活的情景中考查

所谓突出语篇的作用,即通过语篇考查听、读、写的能力,而不是孤立的、无上下文的单句式的考查。

4. 考英语还要考思维能力和综合文化素质

英语卷不仅仅在考英语,几乎每一个试题都渗透着对观察、分析、记忆、想象、推理、判断和综合能力的测试,以及对学生全面文化素质的考查。试卷中主要试题都是在对话和短文中进行考核的,都有具体的语境,都需要分析、推测和概括。所以,只会死背句型不善推理判断,记忆不准确,知识面又窄,这样的学生在高考面前就会显得力不从心。

5.阅读理解能力是重点检查的能力

高考对英语听说读写诸项能力的测试并非均衡对待,而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突出对阅读能力的测试。这不仅表现在阅读理解题在试卷中占的比重最大(40分),还表现在阅读能力是决定听力、完形填空、书面表达、单项填空等题型答题效果的最基本的能力。此外,阅读是目前中国人学习英语的主要方式,又是获取较综合、较复杂、较深刻信息的手段,突出考察阅读能力是完全正确的。

6.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高考作为一种选拔性的考试,虽然有难题,但主要考的仍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的东西掌握好了,才可能把试卷中的中低档题做对,也才有可能攻克由诸项基础知识综合而成的难题。高考成绩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那种在总复习中一味追求难题、怪题,而忽视基础知识的落实与基本技能训练的做法,是与高考命题主导思想背道而弛的。

二、高考英语总复习的几点建议

1. 学会自主学习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具有学好英语的欲望,在老师的指导下能自己确定目标,自己安排进程,自己设计活动,自己寻找材料,自己监督自己,自己总结经验。课上课下听老师的话是对的,但要有主动性,做学习的主人。

坚持实践第一,以使用英语为主。简明扼要地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必要的,但决不能用太多的时间去钻研语法规则。应该把大部分时间用在阅读、写作和听力练习上,即应用语言上,尤其要加大和突出阅读的训练。使用英语的能力是在使用英语的实践中产生和提高的,并不是靠老师讲会的。English is best learnt when always used in meaningful communication.学习英语要坚持模仿为主,理论分析为辅,不要过分钻研为什么。有的同学在学习英语时,采取“君子动口不动手”的态度,一味在那里琢磨理论,而不是抓紧时间动手写写,找出文章赶紧看看或打开录音机听听。这样的同学最终使用英语的能力不会有大的提高。

2. 抓好基础题

无论什么考试,基础的东西都是最重要的。英语高考也不例外。考生应努力做到保证拿到基础题的分,力争难题的分。在复习中,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安排练习的难度。如果水平不是很高,就一定要以练习基础题为主,不要嫌容易,不要跟别人攀比,要把基础词汇、基本句型弄扎实,做到懂、会、熟,越临近高考越要降低难度。有的人认为做多难的练习就能达到多高的水平,其实并不是这样,这也取决于原来的基础。

3. 把《考试大纲》上的词汇表掌握好

词汇表是高考命题的基础,是应该重点掌握的词汇。词汇表上的许多名词可归类为阅读词汇,这类词知道意思会拼写即可。但动词、介词、连词及其他常用名词等则必须做到四会。学习词汇表不要照搬词典,词典的解释太繁杂了,高考用不上。

4. 重视总结做题规律和扩大知识面

背诵短文、例句甚至例题好处甚多,天天练,最终会见成效。但不要渴望迅速成功,因为语言的提高是个慢工夫,停一天等于前三天白练,只有那些坚持不懈、埋头苦干、永不退缩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三、语法知识点归纳与整理

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多,而且很繁杂,所以要及时整理与归纳,从而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下面从几个方面做简单的示范,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功效。

(一)名词的单复数

1. 名词变复数的特殊形式:child—children, foot—feet, man—men, mouse—mice, stomach—stomachs, tooth—teeth, woman—women, sheep—sheep, deer—deer, Chinese—Chinese, a man doctor—men doctors, a woman doctor—women doctors, looker-on—lookers-on, grown-up—grown-ups.

误:There are many woman teachers in my school.

正:There are many women teachers in my school.

2. 常考不可数名词:advice, baggage, equipment, information, luggage, furniture, fun, weather,

knowledge, jewelry, progress.

误:What a fine weather it is!

正:What fine weather it is!

3. 可数不可数均可,但意思不同:experience 经历(可数),经验(不可数);room 房间(可数),空间(不可数);exercise 练习(可数),锻炼、运动(不可数)。

误:Visiting the Great Wall is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 to me.

正:Visiting the Great Wall is an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 to me.

4. 只能修饰可数名词的有:few, a few, many, a great / good many, a large number of…

误:There are a great deal of people living there.

正:There are a good many people living there.

5. 只能修饰不可数名词的有:little, a little, much, a large amount of, a great / good deal of…

误:There is a large number of water in the hole.

正:There is a great deal of water in the hole.

6. 可数不可数都可修饰的有:a lot of, lots of, plenty of, a large quantity of, large quantities of。如:

There are plenty of trees along the river.

There is a large quantity of snow on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7. 只有复数形式的名词有:trousers, clothes, socks, shorts, goods, thanks, congratulations, belongings…

误:A pair of trousers are hanging over there.

正:A pair of trousers is hanging over there.

8. 复数形式单数意思的有:plastics, news, politics, physics, mathematics…

误:The news are exciting.

正:The news is exciting.

9. 复合名词的复数形式:girl friends, boy students, women teachers, men workers, passers-by, go-betweens, grown-ups。

误:There’re many boys students in my class.

正:There’re many boy students in my class.

10. 名词作主语,谓语动词用复数:police, cattle, clothes, goods。

误:Cattle sells well at that market.

正:Cattle sell well at that market.

11. 几个应该特殊注意的名词:people(民族,人); village(村庄,村民); man(男人,人类); youth(年轻人,青年男子,青春)。

误:The Chinese are peace-loving people.

正:The Chinese are a peace-loving people.

(二)冠词的使用

1. 必须加the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特指某(些)人或某(些)物。如:

I have a pen. The pen is lost.

(2)谈话双方所共知的物体。如:

Look at the blackboard.

(3)序数词、形容词最高级前。如:

She is the best student in my class.

(4)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物体。如:

The earth moves around the sun.

(5)表方位的名词前。如:

The sun rises in the east and sets in the west.

(6)形容词前表一类人。如:

The rich are not always happy.

(7)乐器前。如:

He is playing the piano now.

(8)山脉、河流、海洋、群岛前。如:

China is on the east of the Pacific Ocean.

(9)same, only, very前。如:

It’s the very book I’m looking for.

(10)by the +计量单位。如:

The workers are paid by the hour.

2. 不用冠词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1)表泛指的名词前。如:

Do you like music?

(2)三餐前。如:have breakfast / lunch / supper / dinner…

(3)棋类、球类运动前。如:

Almost all the boys in my class love playing football.

(4)表官衔、职位的名词前。如:

He was made monitor of the class.

(5)Child as he is中的child名词前。如:

Student as he is, he never obeys the teacher.

(三)代词的使用

1. it, that, one, the one, the ones, those

My pen was lost. I cannot find it. (同一物体)

My pen was lost. I have to buy a new one. (同类不同一)

The population of Shanghai is much larger than that of Tianjin. (不可数名词)

This pen is not the one I lost yesterday. (特指)

The pens are not the ones I lost yesterday.

The pens are not those I lost yesterday.

2. each, either, both, neither, every, all

Trees are planted on either / each side of the street.

Trees are plan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street.

Trees are planted on every / each side of the square.

Trees are planted on neither side of the street.

Trees are planted on all sides of the square.

3. any, either

I have three books and you can choose any one.

I have two books and you can choose either one.

4. another, the other, the others, others

Another student came in.

I have two brothers. One is a teacher. The other is a doctor.

Suppose there are 50 students. Some students (20) are playing football on the playground. Others (20) are doing their homework in the classroom.

The other students (30) are playing football on the playground.

The others (30) are playing football on the playground.

5. none, nothing, nobody, neither

(1)—How many students are there in the classroom?

—None.

(2)—Is there anybody in the classroom?

—Nobody.

(3)—Is there anything in the room?

—Nothing.

(4)—Would you please lend me some ink?

—Sorry, but I have none left myself.

高考指导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考 历史 真题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2-0114-01

高三历史复习如何高效,成为每个历史老师高度关注的重点问题。为此学校也高度重视高三备考复习,多次派老师到外地学习,接受专家培训。目的就是为了使高三学生在学习中能尽量少走弯路 ,从而提高学习成绩。那么怎样才能搞好高三历史复习呢?高三历史备考复习, 历来都是以高考为指挥棒,遵循三轮复习法,只是复习中对学生的能力训练很难完成。近几年的高考出题,大多为能力性考查,单纯以课本为主,很难让学生掌握知识,达到能力训练。我认为做高考真题,从一个新的角度去切入问题,引导学生去积极思考,认真训练,方能提高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以及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下面就高三历史复习,如何做高考真题训练,达到复习高效训练 ,谈一些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一、依托高考真题,重新整合教材,训练学生概括能力

历史知识庞杂凌乱,学生综合概括能力差,是历史课复习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比如对均田制这一历史知识,如何让学生透彻掌握,我们看如下案例:

案例一:均田制

1.( 2014年海南卷4)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目的是:( )

A. 抵制土地兼并 B.促进人口增长 C.增加财政收入 D.稳定个体小农

2.(2013年全国文综课标二卷25)汉唐制定的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3.(2010年海南历史3)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上述变动主要是由于( )

A.小农经济的发展 B租佃关系盛行

C.土地的高度集中 D.农业生产水平提高了

4.(2009年宁夏文综26)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

A.众人集体生产 B.田庄规模生产 C.个体农户耕作 D.官府募民耕作

以上是近几年高考真题,我们罗列出来,让学生集中训练,我们会发现这四题内容之间的联系,从问题到答案都是围绕均田制推行的时间,目的以及经营方式等,比如一二三题中都围绕均田制的目的“抑制土地兼并”,然后结合课本让学生全面总结。我们对均田制问题重新整合,概括如下:

(1)均田制是北魏孝文帝开始推行,一直沿用到唐朝前期。

(2)实施的背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政府手中掌握了大量的无主荒地,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统治者也逐渐学习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制度。

(3)实施的目的:促进荒地开发。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4)基本内容:把国家掌握的土地按人口和年龄分配给农民,种植谷物和桑麻,禁止和限制土地买卖。

(5)作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兼并,稳定了小农经济,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增加了政府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北方各民族的“封建化”和民族大融合。

(6)崩溃的时间和原因:唐中期以后,土地买卖频繁,贵族官僚地主大量兼并土地,自耕小农破产流亡,政府手中无地可以分配,均田制遭到破坏。

这样,学生一看一目了然,对知识就能全面掌握,而且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探究高考真题,科学有效复习,提升学生认知问题的能力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要求考察学生分析认知问题的能力。由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不够,考试中常常出错。通过高考真题的训练探究,有针对性的有效复习,可以提升学生认知问题的能力。就“分封制与郡县制”问题,看案例:

案例二:分封制与郡县制

1.(2010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卷25题)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

A.百姓不在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统一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2.(2011年)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 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和汉代的历史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人口的控制。

3.(海南卷)秦统一后,“废分封,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封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通过以上案例,结合中学历史课本,我们认真探究这三道高考真题,不难发现这些题着重考查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内容,难度在区分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差异,分封制注重血缘,郡县制注重才干。“公天下之开端”“大一统,天下一家”思想与确立皇帝专制集权相一致,“封王子弟”血缘分封长期存在都是皇权的一种体现。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郡县制取代分封制,这种变化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通过这样科学有效的指导复习,学生认知问题的能力自然会得到提升。

三、高考真题训练,完善解题技巧

学会考试,掌握解题技巧,是高考成功的阶梯和方法。看下面案例:

案例三:1.(2012年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着表明当时( )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2.(2012年海南5)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宰相位尊权霸的传统开始改变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高考指导范文第3篇

只读一遍的题型

对于许多同学来说,这种题型是最难的,因为只有听一次的机会,而且这种题型出现在听力部分最开始,如果这个题型没有做好,对后面的考试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所以这种题型非常重要,做好了后面答题时会更有信心,做不好可能会灰心。

实际上,这种题型相对后面的题型来说比较容易,因为在听力考试开始之前会有试音环节,在这个时间同学们不能动笔,但是可以看题。这时候阅读最开始这部分的题干以及进行“猜”题是非常重要的,即通过选项和题干来预测场景。当听力录音阅读题目要求以及例题时,大家就可以进行“划”的步骤。这个步骤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因为这可以帮助大家迅速定位接下来要听的重点。比如2016年北京卷的这道题。

What is the woman doing now?

A. Eating.

B. Going home.

C. Having group study.

通过题干,首先你应该划出的重点是woman。这道题虽然表面上考的是听力,但实际上考查的是大家对听力场景的还原――这位女士正在做什么?那肯定会有人问她正在干什么,然后她才会回答出来。有同学会问这一系列的逻辑思维是从何而来的?实际上就是靠笔者之前讲的培养听力备考习惯训练出来的。下面来看一下听力原文。

M: Where are you heading in such a hurry?

W: I'm heading home.

M: Are we still going to have group study tonight?

W: Yeah. I'm just going home to have something to eat. Then, I'll be back.

M: OK. See you then.

所以这道题的答案就是woman说的“回家”,即B选项。

以上便是只一遍的题型的解题技巧,需要说明的是,这种题型一般不会太难,考生只要在试音环节能进入状态,考试的时候不浮躁,基本上就能拿到满分。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注意同义词的替换,例如上文中head和go的替换;二是答案出处不定,现在有一些只听一遍的题型在听力原文中会让第一个出现的相关内容作为正确答案,大家不要落到“最后说出来的才是正确答案”这一惯性思维中。

读两遍的题型

这种题型也是相对比较简单的。首先这种题型的对话或者独白会读两遍,基本上就是“一遍做,二遍查”的套路。这种题型与上文只读一遍的题型答题技巧一致,关键在于“猜”和“划”。比如2015年北京卷的这组题。

Where is the foreign language section?

A. In Row 3.

B. In Row 5.

C. In Row 7.

What does the man decide to borrow?

A. Novels.

B. Biographies.

C. Magazines.

听力原文:

W: May I help you?

M: Yes, please. I'm a new student, and I want to borrow some books.

W: Sure. What books do you want?

M: Are there any biographies of George Washington?

W: Let me check it for you on the computer. Oh, there are five of them.

M: Can you tell me where they are?

W: Of course. They are in the biography section, in row 3.

M: Oh, thank you. Are there any French novels?

W: Yes, I think so. They are over there in row 7. That is where our foreign language section is.

M: And the magazines?

W: They are in row 5.

M: OK, thank you. By the way, how many books can I borrow at a time?

W: Two at most and you can keep them for three weeks.

M: Thank you. I'll borrow two biographies today.

W: OK, go in and get them. Bye for now.

M: Bye.

这里的“划”指的是从题干中划出关键词,然后在听力原文中这个关键词附近找选项词。第一题中的foreign language,还有第二题中的man和borrow,都是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在上面的听力原文中可以发现,在关键词附近能很轻易地得到答案。和第一种题型类似,这里也有同义替换,可以看到,foreign language在听力原文中用了更为具体的French替换。而这个发现同义替换的思维事实上就是通过“猜”的练习积累得来的。比如你看到了题干中的foreign language section,在听录音之前,就应该能够猜到:也许不会有人问外语书在哪里,问题很有可能会具体到哪一门外语。这时第一个映入你脑海的词也许是English,尽管这和你最后听到的French不一样,但有这样的猜测后,你做题的思路就会变得更加清晰。大家可以多做题,多训练。第二题则需要根据划出的关键词仔细听原文的答案,不要被magazine等内容干扰,也许你没听之前会有猜测,比如man说了三个选项的内容,最后选了一个,但最终“猜”还是要靠听录音来验证。

无题干的题型

这可能是最难的一种题型,因为只有选项没有题干,而且每个选项在听力录音中都会出现。解答这种题型需要做的事情是“记”,笔记必不可少,因为题干问题最后才说出,你不知道哪个信息点会变成问题,所以需要将之前对话的关键词都记录下来,这样才能增大做对的概率。比如2015年上海卷的这道题。

A. Take her bicycle to the repair shop.

B. Leave her bicycle outside.

C. Clean the garage after the rain stops.

D. Check if the garage is dry.

听力原文:

M: Look! It's going to pour. You'd better put your bike in the garage.

W: Why bother, it's been through a lot worse and it still works fine.

Q: What will the woman most probably do?

这样的对话并不是很长,能把所有的句子记录个大概即可,解答这道题的关键是第二句话中的why bother,所以答案为B。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因为每道题与每道题之间间隔时间较短,所以务必在做题前先读选项,这样会为你省下很多时间,否则会造成手忙脚乱,极易忙中出错。要做到快速阅读选项,还需要自己平时提高阅读速度。

这种题型不需要划出关键词,答题关键在于从左推右或从右推左,即表格两列互为另一列的提示词。比如上表中第16题需要填的内容是什么name,第19题需要填的是什么problem,name和problem这些词在听力原文中出现时,意味着对应空格的答案即将出现。一般高考题中,会考一个姓名拼写题,每个字母的发音听对,首字母大写即可;会考一道数字题,需要辨别的一般是/i?n/和/i/的发音,比如thirteen/thirty的辨别;其余的题目,只能通过大家平时对于单词的积累作答了,有一些高频单词需要着重复习,比如星期、月份的拼写。需要注意的是:这种题型的答案在听力原文中不一定按照顺序出现,比如可能先填出第19、20题,再填出第16、18题,最后填出第17题。所以一定要充分利用这种题型给出的20秒读题时间,先通读,然后对每一个空填写什么有一个大概的猜测,比如第16题填人名、第17题填数字。

Cell Phone Repair Form

Customer's Name Thomas 16

Telephone No. 17

Time of Purchase 18 1st, 2015

Problem Screen went 19

Solution (解决方案) 20 it up and check the inside

总的来说,做听力考试题时,一定要充分利用好时间,提前看题干,划出关键词,做合理猜测,仔细听原文、找答案。最后,笔者祝大家高考听力不丢分,都能够金榜题名。

高考指导范文第4篇

    的教师喜欢在考试之前加大训练程度,觉得练得多才能保证成绩。实际上,如果在考前随意加大运动量,就会造成学生长时间内都是疲劳状态,从而产生关节、肌肉劳损或者是过度疲劳,降低神经体统兴奋性,还会降低动作的爆发性及肌肉的收缩速度。此外,如果考生在考前进行了大量的重复性低质量动作练习,只能是浪费时间,还不利于将学生的心理及生理都调整到较好的状态。所以,教师进行考前训练的时候,应注意提高选连强度,重视进行课后肌肉牵拉运动,从而有效促进肌肉进行舒张,加大肌肉弹性,快速回复肌肉疲劳,确保学生可以以最佳体制状态、最佳技术状态、最佳心理状态进行考试。

    (二) 有效进行心理疏导,提高学生信心

    每年考试之前,一些体育考生就会出现心理茫然、情绪低落、患得患失的心理状况,这是学生没有足够自信心的表现,尤其是在平时的专业及文化课考试中成绩都很好、非常希望考上大学的考生身上更容易出现。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这样几种方式对其进行心理疏导:①同学生进行深入的谈话,促使其正确看待自身成绩及状态,用往届学生与其比较相似的状况最终获得成功的例子激励学生,让考生产生希望,提高自信;②选择恰当的实际进行考试模拟测试,测试过程中可以智慧的降低难度,或者谎报测试结果,这样就会稳定学生的心理,更加充满希望,从而提高训练激情;③高考之前应强化模拟实战训练,在组织方面尽量接近高考,不因天气的变化而变化,严格按照高考要求进行测验,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完成测验以后,应针对个别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从而加强学生的应试技巧;④确保生活规律及休息时间的基础上,考前教师应全面考虑考试期间学生的作息时间,然后进行调整,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提前10天进入相应考点进行相应的适应性训练及测试,让考生充分熟悉考试程序及场地,而使其生活规律慢慢适应高考安排,这种方式能够很好的降低学生心理压力,增强学生自信心。

    (三) 科学增加营养,尽量避免伤害事故

    高考之前的训练期间,应科学增加学生营养,促使学生疲劳感的消失。考前考生应多吃一些鱼、鸡蛋、豆制品等高蛋白实物,科学减少食用脂肪,不能使用太多肉类,避免增加体内酸性。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适量的服用一些维生素B及维生素C。适量的增加一些水分,可以和一些淡盐水或者白糖水,从而有效补充水分及矿物质,保持充沛的精神及体力。

    高考之前,必须对考试场地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特别注意避免在训练时发生一些伤害事故,科学预见在训练当中可能出现的事故,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避免。如果在训练中发生伤害事故,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二、 考前一周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调整与指导

    在考试前一周的时间当中,教师应积极对学生在各项运动技术当中的问题进行拾遗补缺,力求各项技术都能够达到完美。在训练的强度及量度上尽量“小”,这样才能充分保证考生们在考试的时候能够具有充沛的体力。考生到达相应的考点之后,应选择距离考点比较近,住宿环境比较安静的场所,严格要求学生遵照考试时间进行作息,并按照考试时间安排相应的训练项目。将住所安排好之后,教师可以带着学生们熟悉场地,快速适应考试拍到的软硬度、起终点、篮球、折回跑、专项场地等等。奔赴考点之前检查学生相应的考试证件,生活用品、明确考试安排,从而使学生能够不被其他因素影响考试水平。

    结论:

    组织学生参加高考活动是一项非常特殊和复杂的工作,体育考生的考前调整及指导直接关系到学生在考试中的心态及成绩,因而相应的老师必须在身体及心理两方面都对其进行科学的调整及指导,这样才能让考生以最佳状态进入考场,最终取得良好成绩。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健身气功·八段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高考指导范文第5篇

【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4-l6题。

锈损了的铁铃铛(有删节)

宗璞

①秋天忽然来了,从玉簪花抽出了第一根花棒开始.那圆鼓鼓的洁白的小棒槌,好像要敲响什么,然而它只是静静地绽开了,飘散出沁人的芳香。这是秋天的香气,明净而丰富。

②本来不用玉簪棒发出声音的,花园有共同的声音。那是整个花园的信念:一个风铃,在金银藤编扎成的拱形门当中,从缠结的枝叶中挂下来。这风铃很古老,是铁铸的,镌刻着奇妙的花纹。铃中的小锤很轻巧,用细链悬着,风一吹,就摇摆着发出沉闷的有些沙哑的声音。春天和布谷鸟悠远的啼声作伴,夏天缓和了令人烦躁的坚持不懈的蝉声,秋夜蟋蟀只有在风铃响时才肯停一停。小麻雀在冬日的阳光中叽叽喳喳,歪着头对准风铃一啄,风铃响了,似乎在提醒,沉睡的草木都在活着。

③“铁铃铛!”孩子们这样叫它。他们跑过金银藤编扎的门,总要伸手拨弄它。勉儿,孩子中间最瘦弱的一个,常常站在藤门近处端详。风铃是勉儿的爸爸从一个遥远的国度带回的。从他装满问号的眼睛可以看出,他觉得这铃很神秘。

④风铃那沉闷又有些沙哑的声音,很像是富有魅力的女低音,又像是一声长长的叹息。

⑤勉儿常常梦见那总不在家的爸爸。勉儿梦见自己坐在铁铃铛的小锤上。抱住那根细链。打秋千似的,整个铃铛荡过来又荡过去,荡得高高的!他掉下来了,像流星划过一条弧线,正落在爸爸的书桌上。各种书本图纸一座座高墙似的挡住他,什么也看不见。爸爸大概到实验室去了。爸爸说过,他的书桌已经够远,实验室还更远,在沙漠里。沙漠是伟大的。

⑥“爸爸!”勉儿大声叫。他的喊声落在花园里,惊醒了众多的草木。小棒槌吃惊地绽开了好几朵。紫薇怀疑地摇着―簇簇有皱折的小花帽。马缨花到早上才有反应。在初秋的清冷中,它们只剩了寥寥几朵,粉红的面颊边缘处已发黄,时间确实不多了。

⑦“你在这里!铁铃铛!”勉儿上学时照例招呼老朋友。他轻轻抚摸铃身,想着它可能累了。

⑧风铃忽然摇动起来,幅度愈来愈大,素来低沉的铃声愈来愈高昂、急促,好像生命的暴雨尽情冲泻,充满了紧张的欢乐。众草木用心倾听这共同的声音,花园笼罩着一种肃穆的气氛。勉儿也肃立。那铃勇敢地拼命摇摆着,继续发出洪钟般的声响。声响定住了勉儿,他有些害怕。

⑨“它把自己用得太过了。”紫薇是见过世面的。

⑩好一阵,勉儿才迈步向学校走去。随着他远去的背影,风铃逐渐停下来,声音也渐渐低沉,最后化为一声叹息。不久,叹息也消失了,满园里弥漫着玉簪花明净又丰富的香气。

[10]勉儿从学校回来,走过花园,风铃沉默着。那吊着小锤的细链僵直了,不再摆动,用手拉,也没有一点动静。他自己的心悬起来,像有一柄小锤,在咚咚地敲。

[11]他没有弄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便和妈妈一起到沙漠中了。无垠的沙漠,月光下银子般闪亮。爸爸躺在一片亮光中,微笑着,没有一点声音。

[12]他是否像那个铁铃铛,尽情地唱过了呢?

[13]勉儿累极了,想带着爸爸坐在铃上回去。他记得那很简单。但是风铃只悬在空中,小锤子不垂下来。他站在爸爸的书桌上,踮着脚用力拉,连链子都纹丝不动。铃顶绿森森的,露出一丝白光。那是裂开的缝隙。链子和铃顶粘在一起,锈住了。

[14]如果把它挂在廊檐下不让雨淋,如果常常给它擦油,是不是不至于?

[15] “它已经很古老了,总有这么一天的。”妈妈叹息着,安慰勉儿。

[16]花园失去了共同的声音,大家都很惶惑。玉簪花很快谢了;紫薇的绉边小帽都掉光了;马缨只剩了对称的细长叶子敏感地开合,秋雨在叶面上滑过。

[17]那只锈损了的铁铃铛被取下了,卖给了古董商。勉儿最后一次抱住它,大滴眼泪落在铃身上,经过绿锈、裂缝和长长短短的线路波纹,缓缓地流下来。

14. 怎样理解第l3自然段“他是否像那个铁铃铛,尽情地唱过了呢”在文中的含意?(4分)

15. 请结合全文谈谈“铁铃铛”在文中的意义。(6分)

16. 请分析最后一段画线句子的妙处。(6分)

【答题误区】

回答这样的试题,不少考生的得分很低。其主要原因,一是理解句子不懂得抓住“关键词”,联系上下文转化深奥含蓄句的意思(如揭示警策句的哲理,句子的象征含义或双关意;还原修辞句的本义等);二是不懂得理解词句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在理解词语的含义时,不单是解释词语,还要注意结合语境反复体味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里的意义和作用。

如上述第14题,有的考生就是未能注意到“铁铃铛”在文中的象征含义,导致答案五花八门,答非所问。

第15题,我们看到有的考生想当然地生拉硬扯,不懂得结合文本理解其中的含义。

第16题,不少考生没能从内容、结构上加以思考,以致答案不全面而被扣分。

以上问题都是考生不懂得阅读规律,“跟着感觉走”的结果。要提高答题准确率还需学会答题技巧,善于借助原文内容,把握答题的要领。

【答题思路】

下面我们为大家介绍这类试题的答题思路。

上述第14、15题这种“词语或句子的含意是什么?或有什么意蕴?”题型,考查词句含意的往往是:①生动、形象、含蓄的句子;②运用了艺术手法的句子(如修辞、象征、衬托等),“铁铃铛”在文中有象征意义。③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铁铃铛”是文章的线索。解题时要先从词句的表层含意理解,再联系前后文,看看段意,就可以得出答案。

【规范答题】1. 指出象征含义;2. 指出词语体现的思想感情(联系主旨);3. 整合概括为平实准确的语言(主谓句表达)。

【参考答案】14. 爸爸就像铁铃铛那样“尽情地唱过”,在艰苦的环境中忘我工作,透支健康甚至生命,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15. 铁铃铛是全文的线索,实写铃铛虚写爸爸;铁铃铛的命运象征爸爸的命运;铁铃铛寄寓了勉儿和爸爸之间的深厚情感。

第16题是一道“品味重要句子和赏析作品丰富内涵的能力”的鉴赏题。对作品语言的品味主要有三种思路:一是注意揣摩语言的修辞,理解其表达作用;二是注意揣摩语言的组合关系理解文章表现的内容;三是要揣摩语言的情味看出作者的用意和态度。对于修辞含义的理解,要根据修辞的主体及修辞句子涉及的相关内容,筛选相关信息,概括作答。

【规范答题】1. 判断手法,文中具体语句,表达效果。运用了……手法(技巧),表达了……(内容),有……效果。2. 跳出文章外,整体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3. 舍末逐本,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4. 按照题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

【参考答案】以勉儿泪落铃铛这一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收束全文;委婉含蓄地抒发了他对爸爸的怀念和伤痛之情;深化意蕴,余味无穷。

做这类题要仔细分析题目要求,挖掘隐含信息,然后综观全文,整体感知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思路,再根据文脉合理推断,组织语言,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