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学经典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七年级培养兴趣:第一学期抄对联;第二学期收集民歌民谣。八年级组织竞赛:第一学期举行《国学经典》手抄报竞赛;第二学期举行经典颂读竞赛。九年级学习编撰:第一学期引用国学名句自制励志书签;第二学期凭背诵自编一册国学手抄本。(这只是九年级要呈现的结果,实际操作过程在七八年级已着手做了)上面的做法作为一个教学体系,在初中三年的教学中有序地进行。
如何才能让学生看得下,品出味,悟出理呢?这就是如何培养兴趣的问题。我的做法如下:
一、 如何让学生看得下
针对学生不喜欢学文言文古诗词这一情况,我用真实的事例导趣,比如教2014届,所举的的例子是:2013年 辽宁高考状元刘丁宁被香港大学以全额奖学金录取,但她读了一个星期,感觉像是在外国学汉语。一心想读国学的她毅然放弃港大选择复读,次年还是以辽宁省文科最高分考入北大中文系。这是何等衷情的选择,透过这一事例推知中华国学具有何等的魅力。
不仅中华学子衷情于国学,外国许多大师,学者也受益于中华国学。如世界文学大师托尔斯泰,在他思想陷入苦闷和彷徨的时候,读了中国古代经典――老子的《道德经》。老子的博大智慧和精深思想,使彷徨的托尔斯泰豁然开朗,他同老子一样,顺应法则,变得更有智慧、更有力量。世界级的文豪还须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智慧和力量,何况我们普通学生?更有必要用一些人文经典来滋养自己的心灵。
经这么一导趣,学生有了好奇和冲动,国学经典就看得下去了。
二、如何让学生品出味
一部经典之作或一首经典诗词,就像一壶浓茶,一瓶陈酒,越品越有味,越品越香淳。而学生阅历不深,单靠理解背诵读不出诗文的味道,老师要求学生在理解基础上背诵,在背诵基础上再读,用心去感受诗文的景与情,情与理。如:品读王维的《使至塞上》,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句,起先,学生只从对偶这一修辞手法上来赏析句式的对仗整齐之美。后来,我点拨,试从美学角度(即绘画角度)来赏析其中之美。经引导,一同学说出,“绘画是有线条,有色彩的。”我问:“诗中有哪些跟绘画有关的词语?”其他同学就说出“大的、长的、直的、圆的”。我再引导:“把这些词语连起来,描述一下这两句诗的画面。”同学们纷纷描述出一幅幅大漠风光图。最后,我根据同学们的描述小结:“这两句诗视野开阔,意境深远。它线条明晰,色彩鲜艳。大的是沙漠,长的是黄河,直的是炊烟,圆的是落日,还有白白的炊烟,浅黄的沙粒,橙黄的河水与金灿灿的落日交相辉映。这是一副何等壮阔而美丽的大漠风光图啊!王维用寥寥十字就勾画出来了,这就是经典的品味。”
诗词如此,小说亦如此。在指导小说的阅读时,我也教学生从多角度去品读。如:古代典籍《水浒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那三拳,从视觉、味觉、听觉去赏析品味。经这么一引导,
学经典的方法就有了,经典就品出味来了,兴趣也有了。
三、如何教学生悟出理
每一个民族的思想和文化的发展都是和他们的经典分不开的。我们先秦的诸子之作,唐宋元的诗词曲,明清的小说,在中华文化中都有引领作用,其中“理”的教化作用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无可比及的。我常常引导学生通过与先贤的对话来获得精神的滋养和灵魂的洗礼。在引导点拨经典诗文时,我特别注重从“理”方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进一步巩固提升,我组织学生建立微信群,鼓励同学们在群里自由发表读经典的感言。把学习放到现代信息网络平台上,学习氛围浓了,兴趣也来了。
四、如何让学生抄出趣
为进一步营造学国学氛围,培养学国学的兴趣,我还让学生“走千家,看万门”。七年级上学期,我让学生在学习之余串门访客,抄写各家各户的对联。并按新婚联,入新房联,春联等做好分类。春联又要按厨房的,大厅的,房间的分好类。第二学期一开学,组织成果展示活印0闯得多、答得多(主持人说出上联,同学抢答下联)两个方面评出一、二、三等奖。
七年级第二学期,让学生搜集民歌民谣。民歌民谣经久不衰,也是国学经典的一部分。《诗经》中的“国风”不也是从民歌来吗?我让学生通过请教老人、上网、翻阅书籍等,收集大量歌谣抄在本子上,并制作成小册子。在茶余饭后吟读背诵。期末考试前,便在班级举行民歌民谣吟颂比赛,2014届的冠军竟一连串背出三十多首,有客家话,惠州本地话,闽南话,还有粤语呢。
中华文化最好的给养是国学经典,它不但可以提高文化素养,而且可以励志明德、启迪童蒙,指引其终生发展的方向。而国学经典中蕴含着的大量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只有通过亲身诵读才能深刻体会,也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够亲近和获得圣人的不言之教。把国学经典引入校园,并在国学经典诵读的实践路径和价值诉求的研究中独辟蹊径,才能使国学经典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绕于耳――听读
听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校园内,国学声声不绝于耳,学生在听读过程中,对国学经典的感知逐渐由模糊到清晰,通过反复巩固,达到诵读的目的。①学校设立国学经典诵读广播站,内容包括国学经典朗读、赏析及轶闻趣事等;②校园音乐融入国学经典歌曲和中国古典名曲,让学生在古典乐曲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③将配乐诗朗诵设置为上下课铃声,陶冶学生心灵,点燃学习热情。
二、溢于眼――默读
泰戈尔说过,鹅卵石的完美不是靠锤的打击,而是因为水的载歌载舞。教育需要一种载体,需要一种氛围,需要环境的熏陶,尤其需要美化、诗化、艺术化。校园环境教育理念正是寓教育于无声无息之中,潜移默化,论道而不说教,让学生于举手投足间与古代先贤进行着一次又一次对话。①门口:利用学校电子屏幕开设 “一分钟课程”,精选国学经典,每天滚动播出,让学生在进出校门的短短一两分钟里,受到润物无声的文化熏陶;②院墙:在校园周围院墙上装饰富有传统文化内涵的大理石浮雕;③墙壁:镌刻“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的14字校训;④楼道: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分别设置 “中华经典浸润人生”的国学经典传统文化精粹长廊、“诗味书香弥漫校园”的书法艺术文化长廊;⑤教室:班级文化板块、在黑板报中开辟国学文化知识专栏;⑥校报:在学校创办的《春华秋实》月刊彩印校报上,开辟国学教育专栏,全面系统地向学生及家长宣传国学经典知识。
校园书香盎然,国蕴飘香。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显现一个鲜明的特征――国学经典。学生课间驻足浏览、欣赏,既对五千年的文明有初步的了解,其中涉及的修身、求学、创造等知识又给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谓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三、吟于口――诵读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一至六年级分别开设不同的国学课程:一年级《弟子规》《三字经》,二年级《千字文》《笠翁对韵》,三年级《论语》《孟子》,四年级《大学》《中庸》,五年级《老子》,六年级《史记》《资治通鉴》。不同学段采取不同的诵读方法。
1. 低年级:故事代讲,熟读成诵
3~15岁是记忆力的高峰期,对儿童来说,记忆方法至简,无非是诵和背,在这之前唯一要做的就是根据看到的和听到的来模仿。在每个班安装包括“神奇汉字”“国学故事”“水幕电影”等内容的国学资源库,国学经典以动画故事的形式来展现。比如,讲李渔的《笠翁对韵》“卞和三献玉,杨震四知金”时,给孩子们讲一下卞和和杨震的故事;在讲“雄文能徙鳄,艳曲为求凰”时,讲一讲韩愈和司马相如的故事……教师以故事代讲,并且联系实际,学生不讲自通,也对国学产生了兴趣,很容易熟读成诵。
2. 中年级:自读自悟,导读成诵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传统语文教学中提出少讲、精讲或不讲,偏重于学生个人的感悟和体会。重读,能够让学生利用大量的时间去自读、自悟,只有在必要的时候加以点拨,或只对某些词句略加解释,或学生交流,即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如讲《论语》中“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这一内容时,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后再读这句话,伯夷、叔齐感悟到二人正是因为对过去仇怨的忘却,才能心胸坦荡,而那些心胸狭窄之人,总是记着别人的不是,这样他自己也不得自由。所以,一个心胸宽广的人总是心怀美好,不计前嫌,不怨天,不尤人,这样,不仅自己对这个世界、对他人的怨恨少了,相对的,他人也受你宽容、博大心胸的影响,少生怨恨之情。
听懂与读懂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自己下功夫读懂的、感悟出来的东西才是牢固的,才是真知。
3. 高年级:温故知新,情读成诵
古人品鉴诗文,主张熟读成诵,力求达到文若己出的境界,也就是通过诵读,把主观感受同作品实际统一起来,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联想、情感去触摸内容的整体存在,去品味其中的情味和旨趣,使情操的陶冶寓于审美享受之中。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国学知识积累和储备,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已经能够大体读懂《庄子》中《濠梁观鱼》之类的国学经典,此时,要求学生诵读和精思同步进行,要仔细揣摩作品意义,以及作者境况和情志,将心比心,成为作者千古知音,情读成诵,正所谓“诵诗读书,与古人居;读书诵诗,与古人谋。”
四、归于心――品读
诵读国学经典,并不是看谁背得多、背得快,而是要使学生的反复诵读和理解感悟活动化、生活化,建立学习的人文环境,形成一种精神气场,从而内化为学生的气质修养。结合下面的活动,力求使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认识上升一个层次:①话国学――国学经典演讲赛。说出你最喜欢的国学经典及喜欢的原因,对学生所掌握内容进行深化;②演国学――国学经典迷你剧表演赛。将国学经典小故事编成通俗易懂的校园剧进行展演,使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诵读积累进行完美演绎;③写国学――国学经典辩论赛。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五、动于手――赏读
儿童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不断内化与外化的过程,是知情意行和谐统一的结果,要把外在的、社会的各种道德规范变为个体内隐的心理特征,还要把个体内隐的心理特征变为个体外显的行为和习惯,实现内外转化的关键是?惯。因此,学校将“启蒙养正,明理成人”作为办学理念,在学生的习惯培养中为学生搭建一个又一个平台,使学生诵读的国学经典在生活实践的特定情境中心有所悟、心有所动,进而回应、共鸣、践行,实现诵读的最高境界――赏读。
1. 寸草报春晖――我感恩
孝,是一切善行的根本,是百善之先,也是爱心的原点。请在爱的天平上把父母为你做的事和你为父母做的事列举出来,作为砝码放在天平的两端,看看你的天平是否倾斜得太厉害,如果是,请你加重砝码。
爱的天平
父母为我做的事 我为父母做的事
写着写着,学生惊愕不已,有的学生甚至落了泪,在多数学生的天平上,“父母为我做的事”竟然写满了整张纸却依然没有写完,而“我为父母做的事”却空空如也。学生当场宣誓: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在学习上、生活上让他们放心,并制作感恩卡,制定感恩计划。随后,开展评选“班级十大孝子”“校园十大孝子”活动,让评选上的孝子在全校师生及家长面前讲一讲自己的“孝事”。家长动情地说:“孩子变了,变文绉了。”孩子们诵中悟,悟中用,真正使“孝”深入校园,深入孩子们的心里。
2. 《弟子规》力行表――我践行
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对于经典的诵读,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需要,更是培养良好情操和行为习惯的需要。紧密联系生活学习《弟子规》,制定实践《弟子规》力行表,让学生把《弟子规》精神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并让学生详细登记,互相交流、监督,共同进步。
3. 座右铭――我能行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实践是最好的老师”的教育思想。她形象地解释说:“一件事,我听到了,随后就忘;看到了,也就记得了;做了,很自然地理解了。”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到的才会刻骨铭心。学习是以体验为核心的知情意行整合学习,品德建构是在现实的人际互动中通过道德的体悟来实现的。
“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这是孩子们在学习《欹器》一文后得到的知识,而“谦受益,满招损”这个道理又深深地印在孩子们的心里。孩子们根据欹器的原理自己动手制作,并将自己的座右铭及原因贴在欹器上,放在写字台的旁边用以鞭策自己。
我们来欣赏一下孩子们的座右铭:
我的座右铭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一名班干部,我总是要求同学们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等,但是我自己有时候却做不到,所以,我要以此来监督和鞭策自己,做一名合格的班干部。
我的座右铭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次考试,我都会名列前茅,因此很是骄傲,也就瞧不起那些学习不如我的同学,通过这句话我知道了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要用这句话来提醒自己,不断完善自己。
……
孔子的很多言行都被弟-子记录在《论语》里,得以流传千古。《论语》它是一部闪烁着理性光芒、包蕴着朴素道理的文化经典,自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为世人推重,视为治世宝典。它阐述的主要内容是儒家的仁义道德,这是孔子学说的核心,也是儒家学派的主导思想。在孔子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并且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论语》提醒现代人要重德。道德一体,重德即是顺应天道,顺乎宇宙的规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孔子认为立志于仁德的人,他便有一个思想支持力量,积极地面对人生世相,逐渐的树立起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如《为政》篇中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其义即说国君若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已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这样便可体现出君主高尚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论语》不但讲了治国的大道理,还告诉我们做人要守住内心的宁静。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保持内心世界的宁静,是一种修养,一种智慧,一种境界,也是成就事业获得幸福快乐的必要条件。只有一个内心宁静的人,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前看得深,看得远,才能使自己的思维闪烁出智慧的光辉,才能把自己的人生看得更透彻、更完整。
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天,一个工人在仓库搬运货物,一不小心把手表弄丢了,到处找不到。后来同伴也加入了寻找的行列,大伙儿翻箱倒柜,仍然一无所获,只好沮丧地回去吃午饭。这时候,有个小男孩偷偷溜进仓库里,没费多少力气和时间,很快就把手表找到了。人们诧异地问他是怎么找到的?小男孩回答道:“我只是躺在地板上,保持安静,马上就听见手表的滴答声了。”偌大的一个仓库,要找一只小小的手表确实不大容易。但是那么多人办不到的事情一个人办到了,大人办不到的事小孩子却办到了。
我们从这个故事中可以得到启示:人生在世,理想、志气、勇气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一点静气,整天慌慌张张,浮躁不安,也是成不了什么大事的。
《论语》传递的是一种态度,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孔子的这种态度同时也影响着他的学生,他最喜欢的一个学生颜回,他曾经夸奖这个学生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即使一个社会物质文明极大的繁荣,享受着这种文明成果的现代人仍然存在复杂的心灵困惑。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那份恬静和安宁的心境。
现就创建特色校以来所作的一些设想,做如下介绍:
一、明晰思想,以校为本,立为特色
我校在特色定位上进行了两方面的思考,一是找准学校创建特色学校的优势及基础;二是挖掘“国学经典”特色内涵。
基于以上对学校特色办校的认识与国学内涵思考,学校决定把国学经典诵读和礼仪文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书香文化”加强书香校园建设,以“礼仪文化”教育强化德育教育,双管齐下、双轨并行,两个方面互相影响、相互促进,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打造“书礼文化”教育特色。让学生在诵读国学中体味经典,在感悟经典中学礼知礼,争做彬彬有礼的文明少年,知书达礼的谦谦君子。
二、内化理念,形成浓郁的“书香”文化
践行中的“沐浴国学经典打造书礼文化”特色办学经历了五个阶段:诵读经典、激发兴趣;文本理解、感悟哲理;践行经典、塑造人格;传承融合、学校文化;创设情境、熏陶渗透。
在特色办学的这五个阶段,我们为了更好地把“书礼文化“内化于心,进行了如下几方面的管理与建构。
(一)完善学校特色管理常规,让经典教学“有章可循”
特色学校创建,本身就是一个在实践中逐渐完善的过程。为了实现特色办学目标,学校要求教师们根据学校总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制定个人发展计划。教师个人的发展与学校的办学思想相吻合,便成了大家共同的发展愿景、共同的价值追求。然后,学校选择具有示范性的低、中、高三个不同年段的班级进行“国学经典”的尝试教学。成功的教学范例作为学校全面铺开经典教学的范例,使国学教学“有章可循”。
(二)建构“国学教育”课程体系,经典教学“循序渐进”
一是学校将国学经典形成系列校本教材。
我们精选《三字经》、《论语》等24个经典篇目,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形成校本教材系列读本。每个级部诵读内容不同,由简及繁,由易到难。
二是建构“国学教育”课程体系。
学校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和各年级国学教育的具体目标,构建国学课的授课模式。不同年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自己独特的国学课授课模式。一、二年级,以故事带讲,联系生活实际,熟读成诵;三、四年级,自读自悟,悟中求实,导读成诵;五、六年级,温故知新,升华内涵,情读成诵。
三是重视学科整合,将经典诵读融入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究挖掘教材中涉及到的经典知识点,结合上下文内容,分析经典内涵,从而达到理解的目的。如将诗词引入语文和思品社会学科:将诗词入画;将诗词配曲。
三、挖掘经典育人功能,“礼仪文化”无处不在
做事先做人。小学阶段,依于经典诵读,一方面可以及早让学生接受传统优良文化熏习的教育。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丰厚他们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是深入发掘其中蕴含的多项德育主题元素,逐渐培养学生仁义敦厚和高尚的人格。
一是把国学经典诵读融入养成育之中。把经典中合乎现代要求的内容,编入班规中;引导学生把国学精华与荣辱观对比,加深认识,并总结出“实验小学学生荣辱观”二是把经典诵读与感恩教育结合起来。
一、润物无声——激励唤醒孩子的礼貌
弟子规中说:“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当与尊长交流时,没有基本的礼貌与教养,会被他人讨厌、摒弃、甚至拒绝往来。孩子进园与老师、同伴、家长的互动就是一种礼貌意识的体现。如:敷衍——孩子未开口家长就替代了。守纪——孩子只有到了自己教室门口才有礼貌地打招呼。修养——孩子不管是何时何地都能以礼待人。因此激励唤醒孩子的礼貌,能有助于孩子快乐的交往与成长。
(一)习惯浸润成一种感恩文化。当孩子与老师问好时,非常有礼貌。就说:“你是个聪明的孩子,能明白‘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的道理。”当孩子与老师一起进出时,孩子赶在前面,为老师开门关门。如果老师离开的时候,孩子一定让老师先走,孩子就跟在后面。就夸他懂得“进必趋,退必迟”礼仪。与老师对话的时候,眼睛目视老师,就夸孩子懂得了“问起对,视勿移”的礼貌。除了对老师这样,鼓励孩子在家中对长辈也如此。只要是与人交往,在谈吐当中,也要特别注意 “视勿移”这种礼仪。
进园时的礼貌,师生都要做到:面带微笑、静立问早,目视对方,鞠躬敬礼;午餐领饭:双手做花、合理间隔、安静排队、轻声道谢;上床午睡:脱衣轻轻、脚步轻轻、互助轻轻、交流轻轻;入厕盥洗:不推不搡、非礼勿视、及时冲厕、节约用水等。
每一种习惯都是一种感恩文化的诠释。尊重老师,维护集体,关心同伴,良好的习惯浸润让经典成为行为的亮丽背景。
(二)诵读活动成一种感恩文化。用心读和小和尚“有口无心”的诵读是有本质区别的,用心读读出感觉肯定要对读的文字理解透彻,让言在孩子的脑海中形成行的雏形,才会让孩子的言变得生动形象。
于是我有意识地给孩子平台——“学做诵读小老师”。让孩子在自评、他评、评委这三个角色中感受《弟子规》语言的精髓。自评——反复诵读中领悟《弟子规》中的言行,自觉自发地对比自己的行为。他评——听同伴对《弟子规》的理解;评委——从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去说,发现共同的见解。通过争做有感情地诵读小老师,更深入地理解《弟子规》。
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有时间体验诵读小老师的心理感受,我们每周按学号排八个孩子做小老师。并把每天孩子吃完点心后的时间定为每日诵读,让这些“有根的文化”在诵读活动中录入孩子的心灵深处。
(三)倾听培养成一种感恩文化。尊重身边的人有一种素养就是倾听:倾听是一种最美的德行,倾听是一种最高的智慧,倾听是一种最美的姿态。
你说话时同伴对你不理不睬,你对这个同伴有什么感觉?你说话时同伴看着你认真倾听你的话,这样的同伴你有什么感觉?做一个会倾听的人是一种受人欢迎的礼貌行为,就是一种感恩。
孩子有事向老师倾述时,老师放下手中的事,目视孩子,安静倾听,时不时给与微笑、肯定、抚摸等鼓励与安慰的身体语言,让孩子享受到一种被尊重、被重视的幸福。言传身教,鼓励孩子养成倾听时专注的习惯。《弟子规》是一种经典的文化,需要专注的倾听,才能听到文字后面的丰富内涵。文化,永远是心灵的艺术。应当指向“人的发展”使物化的环境“人化”,充满“人性”,让生活真正变成一种潜在的文化。
二、唱念做打——从行动中巩固孩子的习惯
蔡礼旭教授曾经说过:深入教诲有八个字很重要,就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这个深入即学问力行,解行相应。因此践行是很重要的,只有练好“唱念做打”,才能完美地诠释《弟子规》。
(一)唱“感恩美德歌谣”潜移默化。最好的教育是陪伴——耶鲁女孩培养手记中提到见识比能力更重要。
《弟子规》是中华民族非常有特色的一种文化,它详细论述了弟子在家以及出门应有的礼貌和规范,语言精炼,短小易诵。里面蕴藏着众多的礼貌行为与感恩故事,让《弟子规》陪伴着孩子,给孩子听这样一种充满正能量的声音,让孩子日日浸润在这种感恩文化中。
语言领先与行为,不管是孩子自己还是同伴,当出现与文字中相符的情景时,爱表现的孩子就会说这些耳熟能详的文化,就会提醒孩子们该如何做一个会感恩有礼貌的人。
因此我们每天都会让孩子欣赏优美的歌谣音乐、动听的歌谣故事。并鼓励孩子做小老师来念歌谣、说歌谣、背歌谣,发挥“感恩美德歌谣”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二)念“感恩美德小事”精彩分享。我们班特意开辟了一面感恩墙,用照片记录孩子的感恩行为美德小故事。“感恩美德故事”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孕育着千万个家庭的和美。
在孩子餐前活动中,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述孩子们在家里为奶奶提菜、为妈妈拿鞋、为爸爸敲背、为爷爷一起锯木头……, “感恩美德小事”精彩分享不仅让孩子们记住了一件件感恩的行为,还形成了一种意识,爱要做出来。将《弟子规》的言付诸于行的孩子,我们授与“美丽童星”的称号,让孩子们知道爱要做出来,心灵美更受人欢迎。形成用自己的双手为家人服务的礼貌言行,成为孩子心中最乐意表达的爱。
(三)做“感恩美德语录”硕果盈枝。每当孩子们用行动传达着“学会感恩”的理念时,家庭成员之间就多了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体贴、互相尊重的真情,但是这些感觉只享受不表达,就会渐渐淡化,易让孩子产生不受关注的错觉,不利于激发孩子产生持续行动的兴趣与乐趣。
积极地鼓励、肯定,及时用最真诚的语言反馈被孩子感恩行为打动的真情,让孩子享受到被接纳、被认可、被关注的快乐。沟通深了,关系亲了。“感恩美德语录”也渐渐成形了。
孩子会说:“我要感谢老师,我想奖给老师一颗星,她教会了我很多本领。”“我要感谢妈妈,她给了我很多爱,我要多亲亲她。”“我要感谢奶奶,她每天都做饭给我吃,我要帮她洗碗。”“我要感谢妈妈,她对我很好。我要画最漂亮的画送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