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未来新能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新能源 大数据时代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可能产生数据,并产生数据的流动性,这是一种最为理想的状态,而如何采集并利用数据是并产生价值,才是具有革新性的一步。时至今日,大数据不再仅仅一个IT或是技术上的概念,其内涵也不仅仅是在于数字和见解,数据本质上的价值在于大数据的应用,也就是说,以连接的方式,将大数据赋予大数据智能,不仅仅是一种数字的分析和见解,而是一种对于工业的状态管理、监控以及自适应和智能调整,让数据智能的知道以何种方式前往何地去完成何事。
全新革新的信息技术与商业的对接演化成了新的商业应用模式,这也成为了一种让互联网技术商业价值变现的模式,同时这种联合的模式给予了创新性技术与工、商以及农业融合可能性全新的应用之路。不论是第一产业还是第三产业,都积极的应用于大数据,从医疗到生产,从农业到能源,这种看似跨界的嫁接在大数据的爆发点,产生了全新的化学反应。
能源巨头埃克森美孚公司,曾在此前一次全球性招标中,一次性投入10亿美元来采购信息化服务。很多巨头每年在信息化建设中投入的比例往往占到公司盈利比例的1%-3%不等。从种种角度来看,充满甜油的数据富矿将革新这个从19世纪就存在的古老行业,这也成为了大数据服务和应用能源行业众多的积极的信号之一。
1 能源大数据渐成趋势
《2013年中国能源行业信息化建设与IT应用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能源行业的IT投资规模为357.1亿元人民币比2011年增长11.8%,依然保持着稳步高速增长的态势。到2013年,中国能源行业对于IT信息投资的总量已经超过300亿元人民币,达到了403.2亿元,增速超过2012年的增速,同比达到了12.9%的增幅。
对石油行业来说,2013年国内石油企业将会把更多的新技术应用于战略决策、科技研发、生产经营和安全环保等各个领域,目的是为了从大数据资源中挖掘更多的财富和价值。大数据应用是石油行业信息化深入、IT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必然,在我国石油石化行业应用的前景将越来越广阔。随着石油储备的逐步减少,石油石化行业产业链中的勘探、开发难度日益增大,信息化的成熟度已经成为影响行业增长幅度的首要因素,同时,大数据还将对能源采集以及应用的各个环节进行即时的数据监控,确保石油领域在采集、提炼和应用上全链条的整合应用,提升整个石油行业的资源有效利用率。
对电力行业而言,大数据是电力企业深化应用、提升应用层次、强化集团企业管控的有力技术手段。随着电力企业各类IT系统对业务流程的基本覆盖,采集到的数据量迅速增长。电力行业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收集和存储数据,而是围绕数据采用相应的定量和统计信息,挖掘更加有价值的信息。利用大数据可对业务进行分析,加工成有用的数据,进而全面掌控企业业务。如国网信通公司在北京亦庄的数据中心里,就设有10200个传感器,它们及时采集数据,存储到云并进行分析和利用。
在煤炭行业,根据“十二五”规划,煤炭企业的整合、大集团战略的实施已成为煤炭企业发展的主旋律。伴随着集团企业的整合、统一,能够支撑集团企业战略实施的信息化产品将成为应用的主流。2013年,由于煤炭行业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的推进,煤炭行业将会诞生更多的大型、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随之而来的将会是煤炭企业集团对集团化信息化平台和加强生产管控的信息化产品和解决方案的需求。而大数据的应用模式很好的为煤炭企业解决了信息化的部署需求,从而提升了煤炭行业的资源利用率以及生产效率,同时在信息化监控平台,进行环境保护的数据监控,致力于将传统的媒体行业驶向绿色环保的道路,而煤炭行业的大数据以及数据中心,也成为了绿色数据中心,而绿色数据中心是能源行业信息化投资增长最快的领域。
不仅是在中国,在全球领域,大数据也深刻的影响着全球的能源行业。日本经济产业省组织东芝、东京电力等286家企业也成立了“智能社区联盟”联合体,欲建立以智能电网为基础格局的城市布局与社会系统,拉开了官民并举开发智能电网的大幕。2012年3月美国能源部斥资2500万美元建立可扩展数据管理、分析与可视化(SDAV)研究所,帮助科学家对能源大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和可视化处理,以促进更加卓有成效的科学研究和发现。冰岛的Green Earth Data与Green Qloud公司,依靠冰岛丰富的地热与水电资源驱动为数据中心提供100%的可再生能源。
在大数据的时代,大数据对有效利用能源具有重要影响,并将重塑能源系统已成为全球各界的共识,在未来,大数据也将积极的为能源体系在各个层面以及各个任务角色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将反馈于能源行业的未来趋势,这种跨界的联合,在未来,相得益彰。
2 大数据正在革新能源模式
大数据趋势的不断发展,并非只是热点跟风,在能源行业中,大数据对能源行业的一些传统模式起到了革新性的作用:
2.1 大数据正在不断提升能源的利用率
第一,大数据促成了能源全新模式的开发。通过对现有能源采集,传输以及应用的全链条数据采集,通并过每秒分析上万个数据点的部署,融合能量储存和先进的预测算法,不断对现有的能源运营模式进行优化和更新,并无缝地将数据传递给链条中的每一环节、服务技术人员和使用单位,产生了全新的运营模式。
第二,使能源更“绿色”。在倡导绿色能源的应用中,关键是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如冰岛的Green Earth Data与Green Qloud公司,依靠冰岛丰富的地热与水电资源驱动为数据中心提供100%的可再生能源,并形成了能源在消耗,再生中的循环模式。
第三,实现能源管理智能化。能源产业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天然气或其他能源的购买量、预测能源消费、管理能源用户、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成本等。大数据与电网的融合可组成智能电网,涉及发电到用户的整个能源转换过程和电力输送链,主要包括智能电网基础技术、大规模新能源发电及并网技术、智能输电网技术、智能配电网技术及智能用电技术等,在采集行业,包括煤矿与石油与大数据的整合,将有效的辨识采集点的储备与开采成本,运输与运营模式之间的最优化数据分析,降低采集和运营模式的成本,提升生产效率。
第四,改变当前社会能源消耗模式。大数据将为城市能源消耗上带来全新的机遇。大数据使城市越来越智能化,而大数据以及信息采集的部署将能监控城市在能源消耗上的规律并进行弹性的整合和再分配,大大降低城市在能源消耗上的成本,大大提高城市在能源利用率上的作为,不但更好的为城市提供能源,也让能源消耗环节更加的智慧。
2.2 下一步,大数据正在重塑能源智能管理
不久前,IBM已将数据分析作为其大数据战略的核心,共投资160亿美元进行30次数据分析的相关收购,对其海量数据分析平台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并在电力产业提出电网转型、提高发电效率及顾客运营转型等倡议,以更好地支持能源大数据处理。
IBM的能源大数据是其智慧地球大数据智能化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同样,大数据与能源行业的关系,或将不再是主与辅的关系,不再简单的是以传统能源为主导,而大数据等IT行业进行技术辅助之间的关系,而是在一个更宏观和更具价值高度的智能角度对能源工业进行重塑。
以电力能源为例。世界各地电力公司对实时的广域、监测、保护及控制系统的需求与日俱增,同步测量技术将成为该系统的有效支撑。智能电网仅仅从单向电网转向双向电力系统网络还远远不够,真正的需要是建立一套完整的能源和作为电、热、氢气、生物和非生物燃料载体的智能管理系统,这需要超越智能电网和考虑智能能源网络的明确转变。
显然,这需要对传统模式的重塑,并进行革新性的改变,以大数据为技术核心,进行整个能源智能生态系统的搭建并实施有效的利用,是未来大数据对能源系统实施改革与完善的关键之一。
随着大数据智能系统的不断完善,以大数据为平台的辅助技术如M2M模式,工业互联网,远程监控,虚拟云平台管理等技术的不断推出,能源智能生态系统的革新正在不断的成型。
3 大数据与能源在未来将更加紧密
大数据对有效利用能源具有重要影响,并将重塑能源系统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然而,能源大数据涌现、演化与传播的机理与能源业务智能将发生何种改变?对能源智能管理再造提出怎样的要求与挑战?需要何种能源智能决策系统才能应对这些挑战?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将值得探讨,而在这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能源的大数据时代也将日趋成熟。
中国石油资源不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6,从1993年开始,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供需矛盾日益突出。2004年中国石油消费量达到了2.92亿吨,进口原油1.23亿吨。其中,车用燃油消耗已经达到了中国石油消费量的1/3左右。此后石油进口仍呈上升趋势,进口量约占使用量的20%左右,预计到2010年前后将达到40%,车用汽油年消耗量为6400万吨。面对人类即将消耗完需几百万年才形成的石油资源所引发的即将到来的能源危机,中国及全世界必须认识到要采取开源节流的战略,即一方面节约能源,另一方面开发新能源。
2006年中国车市销量达到720万辆,增长超过30%,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权威调查部门预计,除了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2007年全球汽车销售都将进入疲软时代。但在中国汽车市场领跑全球汽车市场荣耀的背后,是中国过快消耗着祖先留下的资源。面对即将到来的能源危机,中国的汽车产业路在何方,路只有一条:使用新能源,也只有使用新的替代能源,汽车产业才能持续发展。实施替代能源战略,有助于我国汽车逐渐摆脱对原油的依赖,从能源安全的角度看,无疑是非常必要的。
那么,目前世界汽车产业使用替代能源主要有哪几种方式?其前景到底如何呢?
1乙醇燃料:价廉物美
使用乙醇燃料,是全世界最常见的一种燃料替代方案,也是目前国内颇为重视、已经得到推广的新燃料。这种燃料一般是与传统的汽油、柴油混合起来使用,其混合比例从加入10%~30%的乙醇到85%不等,甚至可以采用100%的乙醇作为燃料。其最大的好处在于不需要对现有的汽车结构做很大的修改就可以使用乙醇燃料, 而且这种燃料比起汽油、柴油来更加环保,能够起到减少污染的效果。同时,乙醇可以通过玉米、小麦、水稻、甜高粱、木薯、甘薯以及甘蔗、甜菜等农作物制造,甚至连农作物的秸秆都有可能被用来生产乙醇。只要合理解决“汽车与人争食”的问题,乙醇燃料的推广能解决燃料的再生问题,是最价廉物美的能源解决方案。
除了乙醇以外还有类似于丁醇、甲醇这样的生物燃料,都被纷纷用于替代汽油与柴油。乙醇燃料汽车由于与现有的汽车没有多大区别,所以在国内外都相对普及。例如巴西作为乙醇燃料汽车最流行的国家,在这方面最为典型。人们熟悉的本田思域、飞度,三菱帕捷罗等都拥有专门针对巴西市场的乙醇燃料型号。最新型的车款安装了油气浓度传感器,可以自动感知燃料箱内不同性质的燃料,做到与普通汽油柴油的自然替换。此外,著名的跑车制造厂莲花甚至推出了采用乙醇汽油混合燃料引擎的Exige265E跑车,它仅重930kg,265代表它的最大输出为265匹马力左右,E表示其使用的是莲花E85高性能环保动力。特别让人吃惊的是该车加速成绩足以向法拉利发起挑战,0~60mph加速时间仅为3.88秒,0~100mph加速时间为9.2秒,最高时速达到158mph。除了巴西以外,美国的乙醇燃料汽车也十分流行,中国则超过整个欧盟成为乙醇燃料消费的大国。如何摆脱简单改装并提高乙醇燃料汽车的技术含量以使其发挥更大的效能,是摆在中国汽车制造厂商面前的课题。
2混合动力:技术复杂
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由于丰田普锐斯在国内的上市而广为人知, 这项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先进性,在机械与电子方面都有许多新的突破性发明。发展混合动力车也是在现有汽车技术的基础上,让能源消耗更加节约与合理。目前,在美国、日本等地,该技术不仅有着许多实质的进展,而且也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
其实,除了油电混合动力以外,还有气电混合动力、油电气混合动力等,这些方案虽然复杂,但未来应用的前景依然被专家看好。如马自达曾经推出过一款可以使用油、电、氢三种能源作为动力的混合动力概念车,这款车名叫PremacyHydrogenRE-Hy-brid,就是大家熟悉的普力马。除了前置汽油引擎外,该车第二排坐椅下方还安置了大型电池,另外第三排坐椅被撤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储存了压缩氢气的气罐。其油电混合动力推进系统,由马自达与其关联公司福特汽车共同开发,马自达还尝试着将这种电动引擎和一种本身就是混合动力引擎的内燃发动机结合在一起,后者既能使用汽油,也能使用氢气作为燃料。虽然这还是一款概念车,未必很快会出现在量产车的行列里面,但它提醒人们混合动力方案的变化无穷。混合动力以往一直是日本汽车厂商主攻的方向,如今美国汽车制造厂家也开始大规模介入。国内的上海通用也在研究中国的混合动力车,使得这方面的竞争开始加剧,其实用性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未来混合动力会围绕着降低成本、减少制造与维修保养的复杂程度,同时更加推进其性能的强化而展开。
3氢燃料内燃机:另辟蹊径
长期以来,有关汽车能源的终极解决方案,一直被寄托在有广泛存在、利用能量效率高、洁净、无污染、噪音低等特点的氢身上,研制利用氧与氢的反应来输出电力的氢燃料电池至今依然是各国的科技精英主攻的课题。不过,相对于氢燃料电池的复杂,另一种更加简单的方式--氢燃料内燃机也开始流行,并且研究进展迅速。有专家认为氢燃料内燃机既可以采用清洁可再生资源,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庞大工业体系,是实现氢能源经济的最佳途径。氢燃料的突出优点是几乎不产生污染物,而且与油类燃料不同的是,即使氢燃料在氧气含量稀少的情况下,也仍然能够正常燃烧,从而降低了氧气的消耗。
这一新方案的问题是,除了改进现有的车辆以外, 还必须改建加注氢燃料的设施,因此投资巨大。目前,介入氢内燃机研发和制造的有德国的宝马、 日本的马自达、美国的福特等几家汽车制造厂商,预计在未来几年中氢内燃机汽车将不断地被推向市场。其中,宝马已经率先推出了Hydrogen7,让自己的6.0升V12缸豪华车也能够使用氢气作为动力来源。该车输出高达260匹的最大马力,并且在9.5秒的时间之内,由静止加速到每小时100公里的时速,而最高时速则将被电子系统限制在每小时230公里。虽然它目前使用的仍是汽油和氢双燃料,但未来或许汽油动力将被完全停用。专家指出,现阶段我国在氢内燃机方面的研究薄弱,目前属产业化前期的研究,重点还是放在核心技术的研究以积累知识和经验。产业化的问题要经历较长的过程,必须由政府、相关企业以及能源机构的大量资金介入才能迅速跟上世界同行的步伐。
综上所述,使用生物能源是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万物生长靠太阳”,生物能源是从太阳能转化而来的,只要太阳不灭,生物能源就将取之不尽。其转化的过程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生物质,生物能的使用过程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形成一个物质的循环,理论上二氧化碳的净排放为零。生物能源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开发和使用生物能源,符合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的理念。因此,利用高新技术手段开发生物能源,已成为当今世界发达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内容。
AS:您认为影响混合动力技术在我国普及的因素有哪些?
杜:我认为有以下三个因素:
首先是技术因素,我们国家之前一直没有把混合动力看做是一个有良好的前景又能够被消费者所接受的一个技术,所以一直没有特别予以重视,因此我们的自主品牌在这方面并没有投入多大的力量去研发,在这方面做的就不够完善和深入;其次是我们没有购买专利的习惯。当年福特公司通过向丰田购买混合动力技术专利而发展出了自己的混合动力产品,现在已经取得了不错的反响,我认为这是一个可以借鉴的办法,可以加快我们自己的研发进程,但是我们没有企业这样去做,使得自主品牌在混合动力技术上进展缓慢;第三是我们国家的政策。我们的政策之前往往是多目标的政策,在支持节能减排的同时还要和支持自主品牌挂钩,但由于自主品牌进展缓慢,所以政策迟迟不能出台。
AS:国务院最近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对于中长期汽车油耗有了明确规定,这对于混合动力汽车是否是一个发展的契机?
杜:《规划》规定到2015年乘用车平均燃油消耗量要达到每百公里6.9L,这对于传统内燃机来说实现起来并不困难,所以混合动力汽车并不具备明显的优势,如果要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的政策扶持。
AS:汽车电力化还需要多长时间?在此期间是否是混合动力发展的黄全时期?
杜:目前电动汽车技术还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我国的技术不过关、基础设施不完善,所以电动车还只能以示范工程为主,离真正商业化还有相当一段路要走。所以我认为汽车电力化至少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我个人的看法到2050年仍然会有内燃机,到那个时候这些内燃机应该都是具备混合动力技术的,随着排放法规越来越严格,混合动力汽车会是市场上主要的选择,在电力汽车不能够完全满足用户需求的情况下,可以说混合动力化肯定是内燃机汽车发展的方向,也是未来市场的主力。
AS:您认为混合动力汽车什么时候会普及?
杜:我认为在2030年,混合动力汽车会在世界范围内普及。那时候人们的收入水平、油耗、环境法规等各方面要求对于混合动力汽车来说是机会非常成熟。届时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以及氢动力汽车都会有一定的数量,但不会是市场的主流。
年以来,全球油价一直波动不断,而近期利比亚紧张局势使中东危机升级,从而拉动油价腾空而起。这使得能源替代问题近期备受人们关注。石油峰值在何时出现已经不是值得人们关心的问题,人们更应该仔细研究的是,未来,能够替代石油的到底是什么能源?核能、风能还是太阳能,抑或是其它新能源?
实际上,人类从19世纪就开始讨论,我们将遇到的能源危机,然而到今天能源短缺依然是世界长期以来都未能有效解决的难题。加拿大经济学家杰夫•鲁宾((Jeff Rubin)提醒人们,我们正处于石油供应的重大转折时期,处于从相对的低成本常规原油时期进入高成本、高风险的非常规原油阶段。全球化时代正在终结,距离就是成本。我们不仅要让经济摆脱对石油的依赖,而且必须重新规划我们的生活方式。
被困扰包围的核电能源
2011年5月10日,日本首相菅直人就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向国民道歉,并宣布停止核电发展,中止日本政府以前制定的能源发展计划。今后在日本要重点研究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的发展。5月30日,德国环境部长宣布,德国将于2022年前关闭国内所有的核电站。德国将成为首个不再使用核能的主要工业国家。
4月12日,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报道,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等级提高至最严重的7级。这使日本核泄漏事故等级与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等级相同。而发生于1986年4月26日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露事故,带给了前苏联人民深重的灾难,并至今仍有影响。据专家估计,完全消除切尔诺贝利的影响至少需要800年。
实际上,自1954年前苏联第一座核反应堆开始运行以来,核电能源作为石油的替代能源,命运一波三折,其发展经历了停滞、快速、再停滞的过程。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核电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但1979年美国三哩岛核电厂事故和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给全球核电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世界核电产业经历了20年的停滞状态。而随着世界石油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及地球变暖等环境问题的出现,人们认识到,核电在保障能源供应和缓解大气污染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而且与火电相比,核电不释放二氧化碳、硫和一氧化碳,所以,核电被当作清洁能源而大力发展。
欧洲委员会交通和能源部门在2004年起草的一份报告中说,如果不修建核电站,欧盟将不能实现《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减少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排放目标。2003年12月,芬兰人在经过审慎考虑后,决定重新建造核电站,成为欧洲第一个重新接纳核电的国家。之后,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也开始兴建核电站。
但自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后,全世界很多国家又调整了核电政策。美国的众议员马基向奥巴马总统提交了要求临时停止新建核电站计划的信件,其中还建议如何强化美国联邦政府在发生紧急事态下的应对对策。奥巴马总统提出的360亿美元核电站建设融资政策必将在议会上引来众多争议。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世界各国先后宣布中止正在进行的核电站更替计划所需的批准程序,或者关闭国内所有的核电站,以及要通过全民公决决定核电项目重启与否等。一时间,人们关于核电能源是否应该是石油能源理想的替代者的争论甚嚣尘上。有分析人士认为,因各国对全球变暖的关注而逐渐复苏的核电产业或就此止步,核能发展将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
纠偏:核能不该退场
虽然人们关于全球是否还要继续发展核能的争论众多,近期还上升至白热化的阶段,但包括环保人士在内的众多能源与环境专家仍旧认为,目前除了核电之外,还难以找到更有效、更安全的能源形式。核能不可能被替代。现在各国的“紧急刹车”也只是“点刹”。但在这之后,对核能的开发、利用、管理会更趋严格。
英国气候学家詹姆斯?拉夫洛克(James Lovelock)认为,“日本核泄漏问题还不至于让人们远离核能,人们对核能似乎有一种‘异乎寻常的恐惧感’,这种固有的偏见是不合理的。”全球变暖政策基金会负责人班尼?派泽(Benny Peiser)同样认为,“福岛事件不会让核电技术进入寒冬。”
核能利用大国法国超过80%的电力供应依靠核能,核工业也是法国的主要出口工业。福岛事故让法国人开始关注国内核电站的安全性。法国总统萨科奇认为,法国核设施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透明性在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不会因为一次事故就将核工业完全否定。
在整个欧洲,有三分之一的电力来自核能。在美国,尽管核电占的比重不是很大,但事实上,美国已经拥有104座核电厂,居全球第一。1980年,瑞典以公民投票方式,确立了30年后实现“非核家园”的理想,但因缺乏可行的替代能源,瑞典在公民投票25年后(2005年5月),仅关闭了一座核电机组。而且,与25年前相比,新一代瑞典人越来越担心地球温室效应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开始看重核能干净、便宜的一面,同时,从技术上大大降低了核电站的危险性。
由此看来,在没有出现新的便宜的可再生能源之前,世界各国更需关注的是,如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继续发展核能。福岛核电站泄露事故,给各国的核电发展安全敲醒了警钟。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认为:“日本是多地震国家,本身不适合发展核电站,但日本又是能源短缺的国家,发展核电可以解决电力严重不足的问题,但这是一种冒险行为。日本社会和学术界对于日本核电站问题早有争论,矛盾非常大。”
所以,核电站的选址非常重要,要远离地质断裂带,建在稳定的基岩上,对于抗震标准、防洪标准都要有“高一级”的设防。
一直以来,核电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有一些神秘感,全世界的核电站大门都是对外界关闭的。但是,既然是和平利用核能,有些信息没必要保密。只有信息公开透明,才能实现有效监督。由于核电涉及利益巨大,不透明的监管系统容易造成审核不严,从而埋下安全隐患。
如何在核电系统中切实落实安全监管,除了监管机构的监督外,营造一个更加开放的公众监督环境,将更有助于降低核电风险。另外,福岛核泄漏事故,可能还会带给核电产业一个契机,就是协调出一个新的核能使用国际性框架。
太阳能:可能攀至高位
虽然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核能都不会推出历史舞台,但人们仍然在探讨其它新能源作为石油的替代能源的解决方案,到底有多大胜算。其中,近期人们给予了太阳能更多关注。由于核能好比“潘多拉之盒”,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在无法确保核电站绝对安全的形势下,寻找更安全、更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来逐步替代核能,已成为全球能源战略中需要调整的迫切问题。
近几年,各国对天然气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有了较大程度的增长,已经有不少国家进行了各种尝试。比如,以色列在大力发展天然气和太阳能发电;德国也在大力发展风电和天然气发电,德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国。
福岛核泄漏后,各国专家普遍认为,寻找和采用诸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被誉为伸手可得的温暖资源,是人类最理想的新能源。专家预计,在世界能源结构转换中,太阳能处于突出位置。相关专业人士对世界能源替代趋势的研究结果表明,太阳能将在21世纪初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并在2050年左右达到30%的比例,次于核能居第二位,到21世纪末,太阳能将取代核能居第一位。
事实上,日本政府早在1994年就出台了对太阳能屋顶安装系统的资金补贴,到2004年日本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日本企业夏普、三菱、京瓷、松下、三洋都是世界级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商。福岛核泄漏事故的直接后果,就是使日本太阳能产业有机会成为能源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德国在福岛核事故发生后,计划永久放弃核能,并投入几十亿美元扩大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特别是在太阳能利用上,德国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政策,目前,德国的太阳能发电总量已经跟核能平起平坐了。
中国制定了到2020年实现非化石燃料发电占15%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一方面要在2020年之前建设2000万千瓦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另一方面还要建设全世界其他国家3倍的新核电容量。但现在看来,核电的目标可能会被调低,要实现总量目标的实现,看来要大力发展太阳能了。
太阳能专家张建城认为:“在能源战略上,很多发达国家早在十年前就叫做‘能源替代’,但把核能也归为可替代的能源中;而中国的能源政策还叫做‘节能减排’,没有‘能源替代’的概念。今后,全球能源战略中的能源替代,将转变为用可再生能源替代非化石能源,其中也包括核能。”
美国杜克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由于过去十年太阳能光伏系统成本大幅下降,而同时核能的成本却在上涨,在核电鼎盛时代,美国建一座反应堆的成本约20亿美元左右,如今则是100亿美元。
在这里我们无意深究传播学发端的思想源流和历史意义,但上述背景提醒我们,传播学在 美国,最初是由一些从事社会学、政治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学者开始进行的;它植根于当时美国社 会的实际经验,并且以维护民主制度为目标。更重要的是,早期传播学研究的奠基者们,从来都 不单单将自己的学术视野局限在所谓的传播学领域,无论拉斯韦尔、卢因、拉扎斯菲尔德还是霍 夫兰,他们从来都是将传播研究置于探究人的本质和行为,以及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更宏大的 学术框架之中,更何况拉扎斯菲尔德与阿多诺、霍克海默的合作本身,就显示出美国早期传播学 研究当中来自欧洲的文化批判传统和美国实证主义研究的碰撞造就的整个学科知识的多元开放氛 围,尽管在传播学作为独立学科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源自芝加哥学派与当下社会、政治问题相关 联,对有关传播问题的历史和文化阐释,越来越多地被行为科学取向所取代,直到20世纪80年代 前后,社会科学的范式危机才促使传播研究对自身学术取向进行批判性反思,并重新审视文化价 值和意识形态批判的意义。无论如何,在传播学的安身立命之处,跨学科与多种理论来源,以及 基于维系民主制度的目标回答社会实践问题,从来都占据一席之地。
中国的传播学研究,从引进开始,就隶属在新闻院系的学科建制之下。相比起传播学在美国 的发生和发展,其先天不足有三:一是在理论层面,由于新闻专业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人文学科, 而非社会科学,因此使得传播研究缺少社会理论的支撑;二是在现实层面,由于中国新闻事业的特殊性质,致使人文教育在新闻学科当中往往被简约为写作能力的培养,其中最为核心的人文关 怀,对终极价值的追问和批判精神,却偏偏严重缺失;三是中国媒介的急剧发展,商业化、市场 化的影响,使得传播学术研究在尚未建立起自身的价值评判标准的时候,就已经快速地与权力和 利益结盟,研究的行政取向格外突出,理论反思严重不足。这种状况极大地影响到传播学研究从 理论到方法的多元发展。
近年来,实证主义、经验主义、行为主义的所谓美国传统的主流传播学研究范式,开始被越 来越多的中国同行使用。但是,这一范式在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已经随着大众媒介的发展、社 会对有关媒介-社会关系知识的关注中心转移,以及社会理论不断丰富,经历了自身的发展和变 化,而这些历时态的变化的结果,共时态地进入中国传播学者的学术话语,产生这些研究结论的 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往往被忽略了,致使目前中国传播学的经验研究,从总体上非但很难 达成提炼和阐释概念、发展和建构理论、促进和完成社会变革这一学理目标,离将大众媒介作为 研究对象或客体,通过改进测量方法来促成更有效的媒介效果这类传统的实证主义、行为主义范 式最基本的贡献,也相去甚远。
与此同时,许多人文学者开始用文化研究的视角审视大众媒介和大众文化问题,发表了相 当多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学科划分的区隔,这类研究成果对新闻院系建制下的传播学研究,影 响比较有限;再加上一部分新闻传播学者认为这些文化学者对于中国媒介的现实状况认识不足, 对中国大众媒介和大众文化的判断过多地以欧美的意识形态批判和文化工业批判的理论框架为 参照,忽视了市场化、商业化对中国媒介突破单一政治意识形态的积极意义;以及多数的文化研 究,批判的目标只能指向媒介产品和媒介文本,无法指向媒介产品的生产机制和更深层次的制度 因素。因此这类研究本身无论在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上,都存在局限和不足。
事实上,任何学术研究都不是在社会、政治、文化的真空中进行的。传播学尽管在名分上已 经获得与新闻学平分秋色的合法性,但是,与新闻学和中国新闻事业过于密切的关系,加上对经 验研究和文化研究两大理论路径本身的思想源流演变、社会政治基础、文化价值起点的认知和理 解上的局限,使得中国传播学研究在三十年的发展中,描述多过阐释,论断多过概念,在应用性 方面的成就高过理论性。基于此,中国传播学研究在着眼于未来的时候,要格外关注以下问题:
第一,无论是作为人文学科,还是社会科学,传播学研究的跨学科性质,需要从不同的理论 成果中汲取养分。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相关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为美国主流传统的经验主义 研究做出的理论和方法上的贡献,为我们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这些基于传统主流 社会理论的经验研究,毕竟为我们提供了有关媒介-社会关系的一大类知识。立足于中国的社会 现实和媒介环境,即使在经验研究的相对狭窄的语境中,我们也还有太多的空白可以提问――建 立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并从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中提出的理论问题,或许是中国传播学研究可能打 破美国主流范式并提供新的理论阐释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