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健康知识手抄报

心理健康知识手抄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理健康知识手抄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心理健康知识手抄报

心理健康知识手抄报范文第1篇

一、组建学校心理社团的意义

1.塑造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提出六大类积极心理品质:智慧与知识,勇气,仁慈与爱,正义,修养与节制,以及心灵的超越。高中生具有较强的自主能力,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可以使他们获得或塑造自身的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其人格的健全发展。

2.发挥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学生容易受到来自同辈群体的非主流文化的影响,更愿意接受同龄人的心声和见解。他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传播科学的心理知识,宣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和目的,及时发现并疏导学生心理问题,与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保持密切联系,使更多的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3.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正逐步受到重视,校园心理咨询室也较为普遍,但是体制上没有心理老师明确的岗位及相应的职业培训支持,中学的心理老师多为其他学科教师兼职,缺乏专业专职的心理咨询师。即使配备了专职心理老师,师资力量也不足以面向上千学生。而心理社团的组建和活动的开展,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通过社团活动,能够及时地在较大范围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学校心理社团活动的内容学校心理社团活动可分为三大类:由指导老师主持的培训活动,由学生自主组织开展的活动,外延活动。

1.由指导老师主持的培训活动。此类活动主要面向骨干成员,每月一到两次,按主题开展团体活动。主题主要来源于平常个体咨询时遇到的一些共性问题;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沟通交流的方法后,会以系列讲座的形式,将整理出的《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向骨干学员作介绍,使骨干学员能够初步识别一些心理问题,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还有特定时间段学生反映的某些突出问题,如考试焦虑。此外,还有心理电影赏析、星座与心理等同学们比较感兴趣的主题活动。

2.由学生自主组织开展的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类:(1)主题活动的复制与传播。骨干成员接受培训后,带领社员回到班级开展同样的活动,将一些共性问题的处理办法以朋辈互助的形式传递给大家,从而达到全员培训的目的。(2)在班级开展初级咨询约谈。相较于老师,同龄人更容易走近学生,也更了解学生的想法,沟通起来没有障碍,给予的帮助也更容易被接受。骨干成员经过培训后,在班级里密切关注同学的心理动态,及时帮助和疏导同学遇到的困惑。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与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联系,并推荐同学到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骨干成员既帮助心理老师和班主任做了一些工作,也成为学生和老师之间重要的纽带。(3)参与学校举办的大型活动。如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微博会等。心理社团可以校级大型活动为平台,积极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社团,扩大影响。(4)设计手抄报。经指导老师培训后,宣传部可根据培训内容设计不同主题的手抄报,张贴在校园宣传栏,以手抄报的形式向全校学生传播心理健康知识。时机成熟后,将手抄报加以整合,形成校内心理月刊或季刊。(5)排演心理剧。社员先收集周围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上经常遇到的问题,以事实为原型,编排心理剧,让同学们在演绎和观看的过程中学会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收获成长。(6)校园广播。社团与学校广播站合作,在课外活动时间通过点歌的形式与全体同学形成互动,既为同学们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搭建了一个平台,也通过音乐这一载体,帮助同学们调节情绪,消除一天中遇到的消极影响,释放压力。(7)校园网心理社团板块建设。心理社团板块建设主要由网络部负责,可分为以下几个小板块:社团动态,及时更新、社团组织结构、活动计划、活动通知、活动介绍等;趣味心理,如错觉图、各种小测验、漫画等;心理卫生知识,如青春期记忆和思维的发展特点、如何与家长相处、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与同学发生矛盾后如何处理等等。

3.外延活动。主要包括与大学心理社团合作和学长团回母校两个部分。(1)与大学心理社团合作,与高校签订协议,作为高校的实习基地,定期开展活动,交流社团管理经验,形成联动机制。(2)学长团定期回校开展讲座,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所学专业和所在大学的情况,使同学们在生涯规划上有个初步的了解。一方面宣传所在学校的一些招生政策,另一方面也指导学弟学妹的学习方法、生活安排等。作为同龄人,他们的到来也使学生与之更容易沟通、理解、产生共鸣。这无疑是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有益补充。

三、完善学校心理社团建设的建议

1.提高指导教师的专业素质。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工作。只有指导老师专业素养的不断提高和完善,才能带给社团骨干成员更为专业高效的培训,才能有效监督和指导社团活动。专业的指引和教育又能够增强社团的凝聚力和行动力,确保心理社团把配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自己的基本任务,确保心理社团的可持续发展。

2.加强对骨干成员的培训。骨干成员在社团中担任重要角色,是学校心里健康教育与学生联系的纽带与桥梁。系统的培训一方面可以满足心理社团成员对心理学、心理卫生知识、心理咨询理论及技术的兴趣,另一方面能充分调动学生朋辈互助的积极性,使社团充满活力,有利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活动设计要切实可行。每项活动都要根据学生的需求来设计,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还要考虑到活动的可行性,设计的方案要容易操作,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方便骨干成员在班级中开展。同时,还要考虑活动的效用性和普遍性,设计方案要面向大部分同学,而不是针对某一特殊群体。

心理健康知识手抄报范文第2篇

我校是一所四年制农村初中学校。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给农村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农民生活方式、生活质量已呈现出多元化变化。初中生作为身心高速发展的一个群体,体验到的不仅是社会发展的便利和成长的喜悦,更有对社会的不适和成长的烦恼。尤其是许多留守子弟,由于长期与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生活在一起,幼小的心灵中满载着诸多诉求却不能及时与父母沟通。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细胞的裂变,许多单亲家庭子弟的内心承受着缺失父(母)关爱和有效家庭教育的痛楚,这一切就像块石头重重地压在他们的心中。如果这些心结长期积压得不到释放,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内心体验,会逃学、沉溺营业性歌厅、网吧,有的还会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为伍,有的离家出走,个别学生甚至会过激地选择自伤、自残、自杀。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引导学生正确宣泄在学习、生活中产生的不良情绪,我校在校舍比较紧张的情况下,腾出专门房间建成了团体辅导活动室和充满家庭温情氛围的个体心理咨询室―“心晴驿站”,配备了必需的办公用品,制定了各方面的规章制度,并成立了由多位教师组成的咨询团队,面向不同年级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服务。

学校意在通过对学生进行及时、耐心、细致的心理辅导,让每一位前来咨询或通过心理信箱书面向教师咨询的学生,都能够尽情释放忧郁,解开心结,放下心理负担,走出心理阴影,走进温情脉脉的集体生活,以阳光的心态开创自己的幸福人生。

二、新的问题

“心晴驿站”成立伊始,无论是专职教师还是团队内的兼职教师,都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爱心和极大的耐心,对每一位前来咨询的学生,高起点地开展的具体工作;为前来咨询的每一位学生建立了心理健康发展变化档案袋。并对个别压力较重的学生进行跟踪式服务,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帮助学生化解。许多接受咨询的学生因为心结解开了,上课更加投入了,听讲也更加专心了。学校的“心晴驿站”成了他们心灵的港湾,教师成了他们可信赖的亲人。

一段时间以后,来咨询的学生明显减少,原因有如下:

(1)“心晴驿站”的成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宣泄不良情绪的窗口,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以解决,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2)很多学生来咨询,并不是因为有烦恼或不适,而是因为对“心晴驿站”感到好奇,好奇心满足之后,也就不再感兴趣了。

“心晴驿站”的成立,较好地发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矫治功能,即出现问题,然后矫治,但这并不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长久之策。目前没有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不能保证以后就不会出现。青少年时期是人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大,此时如能得到积极的心理辅导,即使以后出现心理问题,学生也能主动调整自己的心态,克服困难与挫折,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所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矫治的阶段,更应注重心理问题的预防与健康心理的发展。

三、改进的措施与做的工作

为实现我们朱台中学“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教育追求,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学校确定了“以人为本、心辅为主、全面渗透、个别咨询、家庭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总体思路,以“塑阳光心理,成就幸福人生”为宗旨,以学校心理咨询室“心晴驿站”的成立为契机,创新观念,注重预防与发展,提高学生应对问题的能力,努力使学校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快乐家园。

1.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学科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过程。

①在学习目标中体现心理健康教育,明确列出心育目标:学校要求教师除了传授知识,还要在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良好生活态度的养成方面制定具体的目标。

②在具体教学环节的实施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结合学科的特点和授课的内容,深入挖掘和发现教材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渗透点,如语文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引导,扩展学生的自我生活体验,帮助他们确立合理的抱负与期望,培养良好的自制力,提高自我评价、自我认识的观念与修养;数学教学可以在训练学生思维的基础上,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自信心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历史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他人,懂得如何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并进行正确的归因;地理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如何面对环境和适应环境的改变。

(2)在各种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每天下午的第四节课是课外活动课,各种活动丰富精彩:乒乓球对抗赛、踢毽子比赛、跳绳比赛,还有各种兴趣小组,如诗歌朗诵比赛、科技兴趣小组、美术兴趣小组、音乐兴趣小组。通过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如男女对抗赛“蜈蚣翻身”“我们的团队”,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竞争与合作的快乐,在活动中增强彼此之间的凝聚力;“辩论赛―网络的利与弊”引导学生客观看待网络,学会正确上网;“个性名片”让学生在陌生学生面前大胆介绍自己,学会自我推销的技巧,为自己组织班级活动、积极宣传心理知识提供支持。组织学生观看励志视频,如著名演讲家邹越的《让世界充满爱》、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隐形的翅膀》《妈妈再爱我一次》等,引导学生学会交往,全面认识自我,培养健全的性格。

各种学生喜欢的活动代替了空洞乏味的说教。活动中,很多学生留下了感动的泪水,心灵深处也受到了很大的震动。

(3)在校园环境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发挥校园和教室文化以及橱窗、雕塑等各种自然景观的隐性教育功能,让学生通过对它们的欣赏和解读,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①确保校园干净整洁,为学习提供一个舒畅的环境;让读书园、池塘、奋斗雕塑等静物,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

②每个班级外面的悬挂展示牌上要展示本班的班风、班训;每个教室内都有“会说话”的墙壁:理想树、承诺树、师生对话、才艺展示等栏目,分别体现班级的特色,营造温馨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信、情感和意志。

③开辟心理健康教育专用阵地(办公楼二楼走廊)宣传心理知识,引导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学会求助;张贴海报,宣传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在全校展示学生的心理知识手抄报、主题活动手抄报等相关作品;校园广播站开辟专门栏目,广播励志小故事,宣传心理知识。

(4)日常学生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①举办心理讲座。针对每个年龄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由心理教师或邀请专家,通过举办讲座的形式,解决学生困惑。如举办“学会调控情绪”的心理讲座,邀请著名励志教育专家(赵一博)为全体学生和家长做“学会感恩”的主题讲座,邀请家庭教育专家(刘树国)做“如何与父母沟通”讲座。活动的举办,受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②选举“心理联络员”,开辟多条心理沟通渠道。根据初中生有问题最喜欢与同龄朋友交流的特点,每个班级设立一名心理委员,心理委员由心理教师定期进行培训。心理委员上岗后,许多学生不愿与教师、家长说的话,都愿意和他们交谈,再由他们向心理健康辅导教师求解,这些小助手帮助教师解决了不少问题。

③开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结合不同的节日,学校通过举行感恩手抄报比赛、心理知识手抄报比赛、主题班会、心理漫画等形式宣传心理知识,引导学生以乐观的人生态度面对自己的生活。同时,在初三级部举行了“写给自己最好朋友的一封信”活动(这个“自己最好的朋友”指的是一年后的自己),引导学生在信中反思自我、激励自我。许多学生在写信时,因想到了自己虚度的光阴或父母的辛劳,流下了动情的泪水。信的最后,学生对自己未来的一年做出了详细的规划,表达了对自己未来的美好憧憬……一年之后,学校会把这封信再交到学生手中,并让学生写下感言。

④举办校园心理情景剧,活跃学生心理。通过直观形象的情景剧把中学生微妙的心理活动搬上舞台,再现中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矛盾,引导学生树立阳光心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度过初中生活。参赛的节目涉及初中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关于戒除网瘾的,有关于表达亲情的,有关于建立友情的……舞台上的节目就像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故事,学生或开心大笑,或流下感动的泪水,或陷入沉思,虽然没有像文化课那样获得学科知识,却收获了自己人生中珍贵的心灵盛宴。在演出过程中,学生流露出的情感、表现出的高超演技,不时博得师生的阵阵掌声。

2.编写校本教材,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活动课

首先,“心晴驿站”通过问卷调查、教师访谈等手段,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前期调研和评估,了解不同年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调查,掌握了不同年级学生的主要困惑:如初一学生的入学不适应症状(不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不适应住宿生活等),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初二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足、找不到合适的学习方法、人际交往困惑;初三学生的情感困惑、厌学情绪严重;初四学生的升学压力与就业选择等。

然后,学校心理辅导团队结合自身实际,编写了专门的心理校本教材:初一《竹外桃花三两枝》、初二《小荷才露尖尖角》、初三《槐柳成荫雨洗尘》、初四《山意冲寒欲放梅》,并开设了专门的心理健康活动课。

3.建设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每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肯定有一个问题家庭。父母的教育方式、人格素养以及父母的和睦程度,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心理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没有家庭的积极配合是行不通的。因此,学校力争做好学生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心晴驿站”通过家长开放日,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不定期地印发一些家长学习材料,有的放矢地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引导家长学习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指导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教师利用家访的机会和家长沟通宣传有关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方法,加深家长对心理健康的了解与重视,使家长掌握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增进与子女的情感交流,促进家庭内部良好氛围的形成。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由于学校重视,教师、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关注程度迅速提高,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正逐步形成。学生认识到了心态积极乐观的重要性,学校形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中考学科考试成绩、学业水平考核项目结果年年在区内领先。教师科学民主的教育观念日渐增强,他们时时以自己良好的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五、在不断努力中前行―对未来的展望

“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是每一位教育者的责任。让阳光普照心田,让生命之花灿烂绽放,要继续抓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在创新中提升,让心理健康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阳光心态、开发学生潜能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心理健康知识手抄报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5A-0034-02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在,很多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来实施,并逐步形成学校新的办学特色。心理辅导站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职能部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建设学校心理辅导站是一个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系统工程。下面,笔者着重谈谈心理辅导站建设的一些做法和设想,归结为“一、二、三、四”,即:一个有特色的心理辅导室;两点依托(校本教研和科研);三级预防机制;四大教育平台。

一、创建一个有特色的心理辅导室

心理辅导室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平台。因此,在给心理辅导室命名时,应该突出爱心。例如,可以把学校的心理辅导室命名叫“舒心园”,将“舒心园”中的“心灵小屋”设计成暖色调的、温馨的个别辅导室。利用心理辅导室,可以开展以下几类辅导。

1. 个别辅导。个别辅导有四种方法:面谈、写信、电话谈心、网络在线辅导。面谈:每周一至周五下午3:30分~4:30开放辅导室接受学生咨询,辅导员本着“真诚、平等、共情”的辅导原则和“一切为了来访者”的服务宗旨,面对面地与学生沟通交流。写信:“心语信箱”每天开箱1次,及时分类回复学生来信。假如来信反映的是普遍性问题,就通过“心灵港湾”广播进行讨论、解答。“心灵港湾”广播每单周一中午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并对学生所反映的普遍性问题进行解答。假如学生反映的问题具有特殊性,就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电话谈心:在心理辅导室,每天都有心理辅导员值班接听电话,对学生咨询的问题进行解答。网络在线辅导:建设心理辅导网站,针对小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如学习适应问题、自我调适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情绪调控问题、青春期的困惑等)进行网络在线辅导。

2. 团体辅导。学校可以发展性心理辅导为着眼点,坚持以团体辅导为主力,确立以心理辅导课为团体辅导的主要途径。①配置适应的教材。目前,心理辅导教材百家争鸣,可以采用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吴增强主编的《小学生心理辅导指南》(小学共2册)。还应购置相应的教师参考用书、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自助手册等配套用书。②定时开设心理辅导课,每月第一周周四的最后一节课可以定为全校开展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固定时间。

二、校本教研与校本科研结合

在校本培训中,要以校本教研和校本科研为依托,实现教研科研一体化。当前,心理健康教师主要来源于学科教师,如何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辅导技巧是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学校要开展以教研组为单位的组内教研活动,将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相结合。校本教研主要解决“学什么”的问题,而校本培训主要解决“怎么学”的问题。校本培训与校本科研相结合,用教育科研的方法来开展,通过设立科研课题增强校本培训的计划性和系统性,突出校本培训的超前作用,使校本培训更科学、更规范、更超前。

三、形成学校三级预防机制

根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预防为先,教育为主,发展为重”的指导思想,笔者所在学校构建了三级预防机制,其具体内容为:

为了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每一层参与人员的权限进行严格区分和规定,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构建四大教育平台

1. 营造良好的心育氛围,加强心理卫生的科普宣传。学校通过心灵橱窗、手抄报、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资料、“心灵港湾”广播站、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心理健康教育报纸、专题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等多种途径,多形式地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促使师生、家长掌握必要的心理调适方法,形成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营造良好的关注心理健康的氛围。

2. 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辅导。班主任是小学生在校接触最为密切、言行最有威信的人,因此,加强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辅导非常重要。可每年组织班主任工作研讨会、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对年轻、骨干班主任进行培训。使班主任能逐渐将心理健康知识融入到班级管理中,如:通过周记与学生谈心,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在主题班会中渗透心理健康知识和理念;对问题学生,通过家访全面了解学生的成长背景及家庭教养方式,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除教材内容的自然联系外,可着重进行“学习辅导”,包括学习方法指导、学习兴趣激发、学习能力培养、关注学生学习情绪和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等。而“生活辅导”、“人际交往”、“青春期教育”的某些层面则可融入思想品德课、体育与保健课和地方课程等。平时,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应能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巧,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提高认知、情感与行为技能,侧重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发挥师生的交互作用。

4.家庭与学校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心理辅导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远远不够,还需建立家庭、社区与学校教育沟通的渠道,多管齐下,启发和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成长。①建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由在社会上有威望、有号召力,重视家教的家长组成家长委员会。定期举行家长会,由各班班主任发出书面通知,会场实行签到制度,请有关专家向家长们传授心理学知识,指导其做好家庭教育工作。②使用“家长联系卡”,发送获奖喜报。为了加强班主任与家长的日常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可制作“家长联系卡”。学生在校取得一点成绩,有一点进步,或是在思想上.、行为上出现一点问题,班主任或任课老师应马上填写“家长联系卡”向家长反馈,及时表扬学生的进步或分析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③利用家访双向联系。家访是学校和家庭沟通的重要方法。家访主要由班主任完成,可以在开学后分发家访登记本,内容包括家访日期、地点、学生姓名、家长姓名、交流内容、效果等,每个学期的家访次数应有规定。此外,教师还可运用电话、QQ等与家长取得联系,解决一些忙于工作的家长的后顾之忧。④家长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让家长能走近学校的工作,以主人翁的心态参与学校工作。学校可以评选“先进家长”。请先进家长参加表彰大会,与学生一起领取“先进家长”奖状。在成果汇报会上,请家长坐在台下观看,家长看着自己的孩子上台领奖会欣喜万分,没得奖的学生的家长也会因此对孩子加大教育力度。

心理健康知识手抄报范文第4篇

就目前一些城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都是由其他任科教师经培训后代任的情况来看,乡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更是堪忧。且不说大部分乡村学校并未达到“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要求,就算已经配备的学校,也基本是由语文或思想政治等文化课老师代任,不仅非心理学专业出身、没有任何资质证书,也基本未受过任何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虽然拥有一颗想帮助孩子的心,但一些非专业心理健康教师仍然持传统的思想政治的教育理念,或完全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视为等同,导致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四不像”。另外,由于缺乏相应的技能培训,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采用机械灌输和空洞教化的方式方法,并未学会从内心里倾听学生、理解学生。更为糟糕的是,如果自我成长方面未达到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要求,在遇到棘手的问题甚至教师自身都不知道如何处理,不能有效疏导孩子情绪情感上的问题,只是一味地教育孩子大道理,这样并不能达到行为的改变。

二、学校重视和宣传力度不足,学生缺乏求助途径

由于学校重视和宣传力度的不足,即便在一些具备专业心理健康教师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似乎仍然是一个“摆设”。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力度不足表现在:并未正式开设此类课程、当同学真正遇到问题时不知具体向谁或者用什么途径寻求帮助。一所几百名学生的学校中,往往只有一两名心理健康老师,无法正常为每个班级开设心理健康课,而由于不开设心理健康课这些老师平时并不露面,当学生遇到问题时便不知如何求助。在能开设心理健康课的情况下,对真正需要心理健康咨询与干预的学生,也基本不能提供有效的一对一面询辅导。另外,由于宣传意识薄弱,学校不能通过宣传栏、广播、手抄报等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多了解心理健康知识的途径。

三、缺乏对农村学生特有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脱离农村教育实际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大量农民工入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日益突显,这不仅对乡村教育的发展造成了很大障碍,也对乡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重大挑战。留守儿童身上往往会出现性格上的孤独、自卑以及不能良好的与人沟通等心理问题。虽然开始有教师注意到,并给予他们生活和学习上的格外关注,但这并不能解决留守儿童孩子的实际心理问题。因此,乡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与学生实际心理健康问题相结合,探寻属于乡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模式,不能单纯照搬硬套已有的城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

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与家庭教育的相互配合

无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多大的发展进步,如果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与之相配合,都不能真正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家庭教育是孩子良好人格形成的重要保证,家长忽视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逃避自身责任其实是很多孩子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如果家长一味地依赖学校,而学校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只传授知识而忽视孩子心理健康教育,这对培养一个健全人格的人来说非常不利。就算学校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但家庭教育缺失造成的学生问题是学校教育所不能填补的。一些农民受自身文化程度和教育方法的限制,一心想着孩子考上大学出人头地,对孩子的学习压力和焦虑情绪根本不予重视。还有一些家长,只希望让孩子早些出去打工挣钱,孩子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都毫不在乎,更别说关心孩子的心灵成长。鉴于以上问题,要真正改变农村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必须要做到:

1.进一步加大农村教育资金投入,对心理健康教育设定专项拨款,完善经费监督机制。一方面,改善学校已有设施,力争每个学校都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室。另一方面,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在农村经济条件本来就很落后的情况下,只有适当提高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才能吸引专业人才返乡执教。

2.注重对专业心理健康教师的吸纳,对已有在职的非专业心理健康教师提供全面的专业培训。招聘专业出身、具有专业资质的心理健康教师任教,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展开的根本保证,也是培训其他非专业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的重要途径。

3.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加强与家庭教育的相互配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都应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不仅要增加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途径、也要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的了解与重视,以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实现全社会共同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最终目标。

心理健康知识手抄报范文第5篇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最好方法,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专家调查研究表明10%-30%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存在明显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敌对等症状[1-3],特别是对学习、考试的焦虑高达78. 15 %[4]。因此,中小学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全面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1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实践告诉我们,要提高教育质量,就必须首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必须了解和把握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疏导学生心理问题,增强学生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2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学校开展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科学心理教育理论和有效教育方法,与学生家庭、社会配合,利用一切可能的现代教育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从而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

3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因素是多方面的: (1) 社会环境因素:首先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王朝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识,学而优则仕,男尊女卑等等旧观念,同时随着社会的飞速变革,升学、就业、社会尊严等,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2) 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的经济状况、社会背景、父母教育方式以及父母感情等等也都会严重影响学生心理健康。(3) 学校环境因素:目前应试教育还牢固占据学校的主导地位,学习沉重的压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各种人际关系的会深深困惑学生的心理健康, (4) 心理环境因素:学生心理尚未成熟,心理承受能力还很差。长时间的紧张学习,精神、体力透支,学习成绩上下波动,都很容易使学生的心理失调[5]。

3. 1 有计划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课有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组织心理知识讲座、观看心理健康光盘、开展心理素质训练,进行心理健康疏导等,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心理健康的科学知识,学会自我情绪调节和心理自救的方法,以增强学生的心理修养。

3. 2 开设心理咨询辅导室 设立心理电子咨询信箱,配备懂心理学有责任心有威信的教师担任心理咨询教师,掌握学生心理变化,及时矫正学生的心理偏差,进行集体或个体辅导,排解心理困扰,帮助学生扫除成长中的障碍和烦恼。

3. 3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变化,有的放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变被动为主动,帮助学生正确全面认识自己。

3. 4 疏通学校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 邀请学生家长到校听讲座、咨询、座谈增强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引导家长转变错误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发挥家教的作用,调动家庭和社会的各种力量,创建符合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 转贴于

4 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实施

4. 1 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 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规划、组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定期研究并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定期开展检查和督促。从人员、资金及时间上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积极、有效地进行。

4. 2 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管理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增强意识、主动参与,学校必须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制度、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在全校建立浓厚地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4. 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目前非常缺乏能胜任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其他科目的教师更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巧,培训教师队伍是当务之急。在当下教师队伍脱产学习也是不可能的,只有不断通过举办培训班,有计划开展网络学习,定时组织知识讲座、看光盘、理论研讨、案例分析、外出学习等培训活动,及时交流、总结经验,逐步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才能建立一支以班主任为骨干的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

4. 4 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的各科教育和日常管理中,成为全体教师面向全体学生的常态教育活动,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健康__教育氛围。要求教师充分地、有意识地运用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去熏陶学生的心灵。

4. 5 积极采取现代教育手段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在开好卫生课的基础上,利用校园之声广播站、闭路电视、网络、智力竞赛、知识咨询、画廊、黑板报、墙报、手抄报等多形式、多渠道、多手段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4. 6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 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磨砺学生的意识,让学生经风雨见世面,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当今社会中,每个人都处在多维的、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之中,协调、处理人际关系是学生经常遇到,不可回避的事情,因此,要培养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评价和表现自己的能力,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规范的技巧,培养自主参与活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情商。

参 考 文 献

[1]顾炎,胡洁.中学生心理障碍高危人群筛查状况的分析[J].中国校医,2003 ,17 (1) :71-72.

[2]陶芳标,张金霞.抑郁、焦虑症状与中学生多种危害健康行为[J].中国校医,2004 ,25 (2) :131-133.

[3]敖淑清,王杏英,徐济达.南京市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01,22 (5) :446 - 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