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招待费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村集体经济组织;招待费;限额管理;零招待;隐性招待
2010年,笔者作为一名乡镇兼职纪检干部,参与查处了一起关于村干部编造名目套取现金,用于支付招待费等不合理支出的案件。案源是一份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案情并不复杂,违纪人虽然觉悟不高,但也不是贪污腐化的堕落之辈。笔者就案件背后的问题,做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究。
一、村级招待费管理的发展历程
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实力不继增强,经济管理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村里有了钱,公款吃喝之风逐渐流行起来,村干部大吃大喝成风,铺张浪费很严重。为解决这一问题,狠刹公款吃喝风,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关于加强村级招待费管理的相关规定,由无任何限制,到“制定限额”,再发展到现在干脆取消了招待费,实行“零招待”。“招待费限额”就是具体规定村年招待费最高数额。“限额招待费”规定出台后,执行之初的确起到了不小作用,但时间一长发现一年几千的限额根本不够用,就动起了歪脑筋,想办法变通,会计凭证的真实性大打折扣,给会计管理、审计等工作带来很大难度,于是限额之外出现了“隐性招待”。有些地方采取了极端管理手段,实行“零招待”制度。“零招待”制度使公款招待没有办法报销,或者报销手法更加隐避,不易察觉。
二、现行招待费管理制度产生的影响
取消招待费,实行“零招待”制度,招待费就真的不会发生了吗?这一制度就能禁止个别人公款消费的欲望吗?
沈阳市实行乡镇机构改革以后,撤消了乡镇财政所,改为“报账制”,村级财务管理也实行乡镇记账制度。从村、乡、县都加强了会计核算与监督,财务审计过去由县区财政局及下属乡镇财政所负责,现在改由区县财政局委托社会专业审计机构负责,审计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2008年沈阳市沈北新区财政局委托辽宁天欣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对全区村集体经济组织2008年度财务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计,审计机构对每个乡给出一份综合的审计报告,还分别每个村给出了相应审计报告。相关审计报告中提到一个普通问题:就是利用工票等虚列名目,套取现金用于公款招待等不合理支出。这种做法对乡镇会计人员鉴别原始凭证真实性提出很大考验,没有很高的专业经验很难辩别真伪,给账前审计带来很大难度,越是经济条件好的村问题越多。回过头,再思考一下前面提出的问题,“制定限额”、“零招待”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扼制了公款吃喝,限制招待费支出的同时,伴随产生的隐性问题也表明,这种做法绝对不是万全之策,这就给国家相关部门和农村经济管理者们提出一个问题,招待费应该到底怎么管理才最恰当?
三、关于加强村级招待费管理的几点建议
第一,调整现行招待费管理政策,取消零招待制度。对于招待费管理应该区别管理、明确列支范围,对一些不可避免的,有规律性的招待费应该本着尊重客观实际原则,加强管理、制定标准,在一定范围内准许其存在。如村里每年一次的党员活动费,还有招商引资的费用、接受上级检查访问的费用等。村级经济实力越强大,对外业务越多,可能发生的招待费用也越高。“零招待”把村集体必要的招待费排除在外,费用发生以后,村干部把真的变成假的去报销,这样下去带来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所以笔者建议调整现行的招待费管理制度。
第二,制定招待费管理柔性政策。严格控制招待费用,确因工作需要招待的餐费标准定为每人10元-15元。建立招待用餐登记制度,由村文书逐日记录,每月结报,民主理财小组审查签字后存查,期末列表经审核、审批后支付。减少饭店公款招待,若因重要工作需要招待,每次必须说明工作内容,经手人。建议各村通过村民代表会议形成决议,按人口、经济活动量制定预算对招待费进行全年限额控制。特殊公务活动(如到县办事)大额用烟及礼品应必须说明工作内容和经手人、证明人;村干部话费补贴(包括固定电话和手机),各村支书、村主任每月限报50元,村文书由村核定;严格控制村级各类外出参观考察活动,确需要外出的,须经乡党委、政府批准。
第三,严格村级财务审批制度。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开支应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实行限额审批与“一支笔”审批相结合的审批制度。村级各项开支一般由村经济合作社社长“一支笔”审批,也可由村党支部书记或村民委员会主任“一支笔”审批。审批人直接经办开支的发票必须由村其他主要干部审批。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制订财务开支限额审批制度。一般要求是:单项开支在1000元以下的,可由审批人直接审批报销;单项开支在1000元-3000元的,由“村三套班子”集体审定后审批报销;单项开支在3000元以上的,必须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后审批报销。集体经济薄弱的村应适当降低审批限额。
第四,实行严格的内部监督管理制度。村集体经济组织入账的原始凭证必须做到票据合法、记录真实、手续完整。报销的原始凭证必须由经手人、证明人、审批人签字(签章)后方可入账。不得以白条入账,不得以自制凭证替代应取得的外来原始凭证。村集体经济组织应严格控制非经营性开支。
第五,实行严格外部审计监督与违规处理制度。财政部门、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每年都应该组织一次专门的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专项财务审计活动,力争通过专业审计部门的工作发现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认真加以解决。根据发现问题涉及的金额大小、问题性质、危害程度等进行认真的调查处理,达到维护法规、制度的权威性,教育当事人的目的。涉及5000元以内,责令违纪当事人进行经济赔偿,数额巨大,后果严重的,依法追究相应责任。
参考文献:
1、辽宁天欣会计师事务所2008年度审计报告[R].
2、2010年王某的违纪问题案卷[R].
一、总则
为了加强会计核算与监督,严格财务审批制度,节约费用开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有关财务制度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县建设局机关。局属企、事业单位可参照执行。
三、财务管理制度
(一)预算管理
坚持“量入为出,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收支平衡”原则,科学合理编制单位预算。
(二)收入管理
严格规范收费行为,严格执行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坚决制止各种未经批准的收费行为。各项收费必须严格执行县政府关于“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规定,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收费票据》及《收款收据》,严禁白条收费,不得坐收坐支。
(三)支出管理
单位所有支出按年初预算支出计划执行。
1、公用经费
公用经费(业务费、会议费等)按照财务预算,实行总量控制。公用经费列支时,由主办人提出申请,经主管财务领导同意后方可列支。邮电费、水电费支出要本着节约的原则,并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单位职工水电费应由个人承担;单位职工参加函授、脱产进修和短期培训学习的费用支出一律由个人负担,业务培训按有关制度执行。
2、旅差费
经领导批准,因公外出人员要本着节约的原则,节省一切支出。旅差费支出根据现行价格因素和实际情况,市内住宿标准每人每天不得超过40元;市外出差每人每天(费用包干)不得超过100元,并不得报销餐饮费;在途交通补助市内每人每天3元,市外每人每天8元,具体按有关文件执行。
3、业务招待费
业务招待费支出应按照必需节俭的原则,根据年初财务预算实行总量控制,其规定为:全年业务招待费事业单位不得超过单位总收入的1%。
单位来人来客必须经分管机关领导同意后方可招待,其招待标准为20元/人,未经领导批准或超标准招待的进餐条据,财务股不予报销。
根据单位情况,实行业务招待费定额包干制,超额部分财务股不予报销。其标准为:党委成员各3000元,办公室1000元,财务审计股1000元,人事教育股1000元,建设股1000元,综合股1000元,公用事业股1000元,勘测设计股1000元。
4、办公费
单位购买办公用品,经分管机关领导批准后由办公室统一购买,并由专人验收、入帐、保管。各股室根据需要领取办公用品,必须办理领取手续,履行签字手续。
5、小车费用
单位小车费用根据年初预算,实行总量控制。
根据单位情况,可实行小车费用包干制,即每辆小车费用开支控制在18,000元以内(含保险费),局党委成员每人不得超过5000元。
6、医药费
离休人员按有关规定在医保据实报销,其他在职及退休人员均执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单位不再报销门诊及住院医疗费。
7、各种补贴
(1)独生子女费每年计96元,由父母所在单位各承担一半(按有关规定发至14周岁)。
(2)国家法定节假日,单位发放福利费不得超过100元。
(3)机关干部、职工及其家属因病住院,由办公室统一安排一次性慰问,其慰问费用限定在200元以内开支。
(4)机关干部职工的直系亲属亡故,由办公室统一安排吊唁,经费开支限定在200元以内。
(5)电话费、差旅费补贴按有关规定执行。
四、固定资产管理
单位固定资产指定专人管理,并将固定资产进行分类分项登记、编号,建立财产管理卡片,会计帐簿必须设置固定资产明细帐,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年度末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盘点,做到帐、卡、物相符。
固定资产一律不准私人侵占,严禁以物易物或赠送、转让。工作人员调离原单位时,必须将借用或领用的设备、图书等归还,并由相关管理人员签章清帐后方可办理调离手续,否则由管理人员负责追回或赔偿。
五、财务监督管理
一、禁止村级非生产性费用开支的情形
1、导致新增村级债务的情形;
2、导致新增年度亏损的情形;
3、超过村级非生产性费用限额标准的情形。
二、村级非生产性费用的主要内容及规定
村级非生产性开支范围包括村干部报酬、通讯、交通差旅、招待、学习考察、培训、报刊订阅、会务安排、日常办公等各项费用。
1、村干部报酬。(1)村支部村委干部固定报酬按照文件规定施行;(2)其他非村干部人员从事村集体事务的按实际误工工资标准,上限控制在每个误工100元以内,具体由各村两委提请村民代表决议确定,报镇纪委审定、镇经管站备案后执行;(3)已核定固定报酬的村干部,除享受通讯、交通差旅等有规定的补贴项目外,严禁巧立名目,变通发放各类补贴、奖金。
2、通讯费用。(1)各村不得用村集体资金为个人购买通讯工具和支付上网费用(村委办公室的上网费用除外);(2)村支部村委干部通讯费用按各村集体经济情况实行补贴,村支书、主任每月通讯费补贴标准不得超过200元,其他支部村委干部每月通讯费补贴标准不得超过150元,具体由各村两委提请村民代表决议确定,报镇纪委审定、镇经管站备案后执行;(3)村级为村民联络方便而申办的集团用户费可以在通讯费用中列支。
3、交通差旅费。(1)村支部村委干部在本镇开会、办事发生的交通差旅费按各村集体经济情况实行补贴,村支书、主任每月交通差旅费补贴不得超过200元,其他支部村委干部每月交通差旅费补贴不得超过150元,具体由各村两委提请村民代表决议确定,报镇纪委审定、镇经管站备案后执行;(2)因公务外出(镇外)的公交车费实报实销,具体凭费用报销单附足额车票报销。公务外出原则上不得租用车辆,若确需租用车辆,应坚持节俭原则,从严控制。抗洪抢险、森林防火、招商引资、计划生育和突发性事件处置等确需包车时,据实报销。凡租用车辆的支出,凭正规税务发票附分次用车单,并由经办人在分次用车单上注明用车事由和起止地点、证明人签证、理财小组审核同意、审批人按权限审批后方可报帐;(3)严禁私事用车公款报销。
4、招待费。招待费包括餐饮等招待性支出,主要用于村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发展村级经济。应坚持从严控制招待费用的原则。
(1)招待费实行总量控制,每村年招待费基数不得超过20000元,各村按集体经济情况确定年招待费基数报镇纪委审定、镇经管站备案;
(2)村内招待用餐原则上不得在经营性饭店用餐,干部下村用餐按每人每餐不超过15元(加村干部陪同人数)标准报销招待费。村干部到镇政府或到驻镇部门开会或办事,原则上不得报销招待费。到县及县以上政府部门办事,如上级部门未安排用餐的,办事人员中、晚餐按不超过每人每餐20元标准报销招待费用。
(3)填写招待费报销单时应说明来客人次、事由,由经办人签字、审批人审签、村财务监督小组审核后方可报销。凡属在经营性餐饮商店的支出必须凭正规税务发票并附上具体的分次用餐单据。
5、学习培训、进修、考察费。(1)各村不得随意组织学习考察;(2)确因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实际工作需要,需组织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外出学习考察的,须经镇纪委批准;镇级部门确因工作需要,组织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外出学习考察的,须经镇党委批准,并报镇纪委备案;上级部门组织的学习、培训或进修,有文件的一律按文件规定标准报销费用,没有文件的一切费用自理。
6、报刊费。按照文件规定,村级组织订阅报刊费用实行“限额制”(每个自然村不超过500元)。优先完成党报党刊,合理安排与村务工作关联度较大的报刊杂志,杜绝各类摊派和订阅娱乐性杂志,严禁订阅“人情报”、“关系报”,超过限额标准的部分,按“谁经手谁负责”的原则处理。
7、会议费。指因组织会议而发生的相关费用,包括开会人员误工补贴、会议资料等。(1)村支两委会议村干部不得发放相关会议补贴;全村性的党员组长群众代表会议可根据村集体经济情况确定合理的误工补助标准,上限控制在每个误工100元以内,具体由各村两委提请村民代表决议确定,报镇纪委审定、镇经管站备案后执行;(2)村级会议原则上不安排就餐,不分发香烟;(3)村级不得组织各类庆祝庆典活动,确需组织的须经村支两委讨论通过,并报镇纪委审核同意;(4)上级政府部门和镇在各村召开的现场会、推进会、观摩会等所产生费用由举办单位承担。
8、办公经费。村级办公经费主要指必要的办公用品购置费(如文具、稿纸、桌椅)、水电费、复印费等维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所必须的开支。如因办公需要配置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空调等1000元以上大件设备的,须经村支两委讨论通过,依限额审批规定程序执行。
9、捐助、赞助、贺礼等费用。村集体原则上不得向外单位和个人捐助、赞助、送贺礼。
10、村级福利保障费。
(1)村集体原则上不得用集体资金垫付应由村民个人缴纳的费用(如合作医疗、新农保),因工作需要垫付资金的,应由村干部根据任务分配私人垫付;(2)由村集体出资,全体村民或符合条件的村民同等享受的福利,享受对象的确定、福利标准等由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执行(如用结余资金代全村农户交纳合作医疗费)。
11、利息支出。村集体严禁利息支出。对农业税取消前的村集体因缴纳税费而形成的借款利息,平时不予清算,待上级债务化解时再行处理。
三、落实村级财务管理责任
1、各村支部书记是村级财务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本村财务工作负主要责任;
2、村报账员对业务工作负责,要严把原始票据审核关,有责任拒绝审批手续不齐或不合理、不合规的票据报账,有责任及时、真实、准确地报结账;
3、村民主理财委员会主任负责对村级财务的管理和监督,严格执行预算及开支标准,有权提出监管意见,有权拒绝不合理开支入账。
4、镇经管站要认真履行村级财务的监管职责。严格审核报账单据,对不合理或超限额的票据有权予以退回;督促村级及时交账,对不及时交账的村,有权停办其资金业务;规范票据管理,督促各村所有收入使用统一的村级收款收据。
5、镇财政所要加强村级资金的监管,督促村项目资金的合理使用。
6、镇纪委要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村级财务良性运转,预防违反财务制度的违纪违规情况的发生。
四、加强监督检查
1、实行财务公开制度,接受群众监督;
2、镇经管站要加强村级财务的日常监督;
3、强化村级财务的审计监督;
4、每年要对所有村开展一次村级非生产性费用开支的专项检查。
五、严格责任追究
1、认真落实村级财务管理职责,对把关不严、工作不落实、不到位、违反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和规定的违规行为,造成不良影响的,依照《市村级财务管理和公开工作问责办法》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从领导自身做起,坚持常抓不懈
应从领导自身做起,切实提高加强行政事业经费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多年来,行政事业单位吃惯了“财政饭”,习惯于有钱敞开花,没钱伸手要,摆阔气、讲排场、大手大脚,花钱随便的现象普遍存在,损失浪费比较严重。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观念不是很强,并没有把加强行政事业经费管理当作头等大事抓紧抓好,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以往那样大手大脚地过日子是不行的。搞好行政事业经费管理是加强机关自身建设,树立良好形象,转变机关作风的需要,也是反腐倡廉、加强廉政建设的客观要求。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任何时候,都应大兴节俭之风,克服铺张浪费和互相攀比的不良风气。
二、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并逐步完善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有章可循,照章办事,是加强行政事业经费管理的重要一环。否则,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必然会造成财务管理的混乱和开支失控的局面。行政事业单位除了认真贯彻国家的各项财务规章制度,还必须根据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且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一是综合性的管理制度,如各项经费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办公用品管理制度、经费开支审批制度等。二是单项的管理制度也不可缺少,如加强办公费、电话费、招待费、差旅费、会议费、车辆维修费、燃料费、购置费、租赁费等管理制度。三是相关的管理制度,如接待制度、车辆管理使用制度、办公用品及水电管理制度、临时用工管理制度等。只有从单位内部建立起有效的约束机制,并严格按照制度办事,才能取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三、加强经费支出的计划性,量入为出
随着经济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任务逐渐增多,开支项目也随之增多,大体可分为工资性的人员经费,维持日常办公的公用经费及专项经费等。因此,要特别强化开支的计划性,以便用较少的资金来保证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在年初安排全年开支预算时,应遵循“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量入为出。首先是确保人员经费开支,其次是保证正常的办公经费开支,然后再分轻重缓急来安排其它支出。
除了加强开支的计划性,还必须强化经费开支的日常管理,切实加强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财务人员认真审核报销,主要领导严格把关,坚决抵制不合理的支出。一是按照有关财务制度规定,严格经费支出审批制度。每一项开支,每笔支出,都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权限审批后才准予付诸实施。要特别管住较大开支项目的审批。如车辆更新购置、人员外出旅游考察、业务招待费、办公用品等。二是切实完善财务报销手续。每一笔开支必须具有合法的原始凭证,并附有附件、经办人员、证明人员签字等,否则不予核销。杜绝虚开发票及一些不合规的支出,防止跑、冒、滴、漏现象发生。
四、开展财务分析、强化监督检查、提高经费管理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就是以年度工作计划和支出预算为依据,结合单位的具体情况开支特点,利用会计、统计和业务核算等信息资料,对一定时期的各项财务活动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估。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财务分析活动,检查财务制度执行情况,及时发现经费支出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办法与措施,可以为单位领导决策提供参考;通过财务分析,公布财务收支情况,也会增加经费开支的透明度,增强理财的民主性,对节减开支、改进财务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都大有好处。
关键词:成本费用;问题;控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一、企业进行成本费用控制的意义
(一)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成本费用是抵减利润的主要因素,降低成本费用,可以增加利润,进而可以提高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
(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通过有效的成本费用控制,在保障期望的利润条件下,产品价格就可以定得较低,提高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尤其是在残酷的价格战中的竞争优势。
(三)提升企业社会效益。加强成本费用控制,降低成本费用是落实节能降耗减排的重要举措,对于提升社会经济效益,确保未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时代要求。
二、企业在成本费用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
(一)制度缺失,成本费用可控性不强,或者没有进行必要的细化,造成无法可依或可操作性不强,使得制度形同虚设,未起到应有的控制作用。
(二)财务核算不准确,存在一级科目、二级科目串项等问题
1.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与在建工程核算划分不清。如将大量与工程无关的业务招待费、差旅费、会议费、协调费等支出计入在建工程,将盈利压力传递给未来期间。
2.在建工程不及时转资并提取折旧,待报废资产或严重腐蚀资产不及时提取减值准备,虚减当期费用,导致长期资产不实,当期利润不实。
3.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成本费用等科目核算串项
(1)关键可控费用挤占其他费用。一些企业将业务招待费、差旅费、办公费等支出计入“其他费用”核算。费用核算划分不清,会增加费用控制的难度,即使对部分关键可控费用设置专项预算,但由于核算串项会使得专项预算形同虚设。
(2)人员费用挤占其他费用。出于逃避个人所得税或者掩盖收入总额等目的,部分企业将应计入人员费用的项目挤占其他费用,人员费用挤占其他费用,导致员工薪酬标准形同虚设,员工收入未按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并给其他专项费用带来预算压力。
4.费用超标准发放
税法对部分费用有扣除限额,如税收控制比较严格的业务招待费和广告费等费用。实务中财务人员对业务招待费进行核算时多数不会考虑税收因素,导致将部分不属于业务招待费的内容列入业务招待费核算,给企业带来税收损失。
5.费用记账凭据不足,费用报销内部控制流程存在缺陷
费用报销内部控制流程存在缺陷,导致经济业务真实性存在质疑,给费用虚增增加了机会。
6.一些企业购买设备及备件价格偏高,不采用招标或询价方式采购,使得资产成本偏高,导致后续年度的折旧费用偏高,给企业后续年度的整体盈利能力带来不利影响。
三、企业成本费用控制方法
(一)制定成本费用管理制度,制度应健全,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
1.首先形成规范性体系,对企业涉及到的各种业务均建立健全的且具有可操作性的财务管理制度。
2.针对容易出现问题的关键可控费用,制定对应的核算细则,对公司成本控制具有清晰明确的指导作用。
对于业务招待费、差旅费、办公费、会议费等关键可控费用的控制,公司对这部分费用出台有针对性的核算细则,比如几项关键的可控费用的列支标准、税收范围等内容要依据国家税收法规相关规定。
(二)明确制定成本费用控制标准,并不断完善、建立成本费用标准体系
成本费用标准是对各项费用开支和资源消耗规定的数量界限,是成本费用支出是否合理的参考依据,是成本费用控制和成本费用考核的依据,以并便于分清部门责任。标准一定要要符合经营的实际情况,最理想的方式是详细分析支出的合理性和效益,结合可以预见的变化进行调整,使其形成有机的科学体系,以提高控制的实际效果。
(三)建立成本费用控制的组织体系和责任体系,加强对成本费用过程的控制
1.加强对成本产生过程的控制
(1)加强对采购、存储过程的控制。加强物料购进管理是抓好降本增效的第一道环节。采购过程中实施“货比三家、招标采购、按质论价”的物资采购原则,以做到质优价廉;加强存储管理。
(2)加强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实施生产过程控制,降低原材料及动力消耗的成本。不断改进产品设计、工艺,降低原料消耗,力争做到低投入,高产出。
(3)加强流通过程的成本控制。流动过程的成本控制主要包括运输、广告促销、销售机构开支和售后服务等费用。
2.加强对期间费用产生和构成的控制
(1)加强对人员费用的控制。人员费用,历来是成本费用中比重较大的一部分,增加工资又被认为是不可逆转的。工资与劳动定额、工时消耗、工人出勤率与技术熟练程度等因素有关,要减少单位产品中工资的比重,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工资与效益同步增长。
(2)加强关键可控费用控制。企业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的项目很多,发生的情况各异。企业应对发生额较大、容易存在错报的费用进行重点控制,有定额的按定额控制,没有定额的按各项费用预算进行控制,如采用费用开支手册等形式来实行控制。
3.对成本费用及时进行分析,并考核监督
建立成本费用控制信息反馈系统,及时进行成本费用分析,准确地确定成本费用标准与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之间的差异,并与业绩考核挂钩,将成本费用控制实施情况反馈到企业决策层,以便适时地采取措施,组织协调企业财务活动,圆满完成成本费用计划。其次是定期开展内部审计,并将审计结果作为业绩考核依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