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优选
1农村生活污水特点
1.1农村生活污水水量特点
污水量小,与城市相比,农村生活用水量及排水量较少,约为100L/(人·d);水量分散,在大多农村,居住人口分布广泛且分散,因而导致污水量也较分散,且大部分地区并无污水管网;变化幅度大,在大多自然村或行政村,居民生活作息相近,从而出现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日变化幅度大,一般早晚比白天大,夜间排水量更小,甚至可能断流。
1.2农村生活污水水质特点
污水浓度高,农村生活污水所含有机物浓度相对偏高,COD最高浓度平均可达到500mg/L;水质单一,可生化性强,大部分农村生活污水的性质相差不大,水中基本不含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但有一定的氮、磷;水质波动大,农村生活习性根据季节、早晚不尽相同,导致水质波动较大,不同时段水质不同;部分可资源化,农村生活粪水水质较差,可用作肥料进行资源化利用。
随着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不断推进,污水处理工艺应满足处理规模、污水特征、出水水质及排放水体等要求。因而,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势在必行。
土地问题:近年来农村土地问题也日益紧张,因而系统简单,无需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至关重要,也更易在农村地区推广;
费用问题:根据建设实例说明,与城市相比,我国农村经济还是相对落后的,因而污水处理设施不仅要求初期投资低,更要求运行管理费用低;
运行维护:当前,我国农村各项技术人才仍比较匮乏,一旦污水处理工艺过于复杂,势必造成系统的后期运行维护较为困难,因而运行维护简便的处理系统才能满足当前农村现状;
氮磷去除:根据各项数据表明,按照当前出水标准,尤其是某些严格的地方标准,氮磷的去除仍是比较困难的,达到稳定的除磷脱氮效果是一项关键指标。
3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3.1稳定塘工艺
稳定塘是一种依靠水体自净过程来实现对生活污水处理的工艺。稳定塘又称氧化塘,借助的是微生物、藻类对生活污水中有机物、无机物的利用,能够有效实现对生活污水的净化处理。稳定塘通常被建设成为池塘的外观,内部设置防渗层,四周设置围堤,减少生活污水与周围土地资源、地下水资源的接触,保护土地资源和地下水资源。稳定塘的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较低,操作也非常简单,能够有效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病原体,适合建设在农村地区进行就地处理。同样稳定塘也有一定的劣势,那就是处理速度较为缓慢,且容易对逸散出不佳气味,影响周边生活的居民。
3.2生物滤池
生物滤池是生物膜工艺中常见的一种。生物滤池中通常使用碎石块、塑料填料型块作为滤料,滤料堆叠成滤床也就是生物载体,滤床暴露在空气中,滤床下铺设有用砖块、陶块、混凝土块铺成的集水层,集水层与滤池外相连,可排水、可通风。生活污水通过布水器洒在滤床上,逐层通过滤料、集水层,污水中的有机物被生长在滤料和集水层表面的微生物形成的生物膜所附着、降解,有效实现生活污水的净化。布水器是生物滤池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样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固定式的和移动式。在生物滤池的使用中,回转式布水器最为常见。回转式布水器围绕生物滤池的中心旋转,生活污水从对称布置的穿孔管中流出,接触滤料。回转式布水器以一定的速度连续旋转,下方的滤料则间歇接触生活污水,这样的布水方式符合生物滤池的工作需求。生活污水从布水器落入滤料的过程还为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提供了空气,辅助附着在滤料和集水层表面的微生物进行物质交换和降解,微生物代谢产出和生物膜碎屑可随着流动的水体流出滤池范围,进行后续的沉淀分离,保证生物滤池的正常运行。深度2m左右的生物滤池容易出现堵塞问题,影响滤池的整体工作效率,可以考虑将生物滤池的深度加深至8m,形成塔式生物滤池,有效解决堵塞的问题;或在成本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整体使用塑料垫块,也能够有效解决堵塞问题,这样就不需要受到滤池深度的限制,可根据实地情况进行设计和施工。
3.3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是一种由人为建造的类沼泽地环境,是对自然界中污染物降解过程的加强处理。人工湿地主要利用人工介质、土壤、植物、微生物来实现对生活污水中污染物的截留、吸附、降解处理,提高出水水质,保证生活污水的处理效率。在人工湿地中,生活污水被地势引导定向移动,而不是如自然湿地中一般自然流动,因此,人工湿地建设时需要建设一定的坡度,不可过缓,会影响生活污水的处理效率,不可过陡,会影响生活污水与人工介质、土壤、植物、微生物的接触,影响生活污水的处理质量。生活污水流经人工湿地时,会经历截留、过滤、吸附、沉淀、微生物降解等环节,虽然整个处理过程需要数天的时间,但整体处理效果较高。
3.4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主要包括格栅、调节池、厌氧、缺氧、接触氧化、沉淀、消毒等数个过程,整体来讲是一个A2/O工艺过程,能够有效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提高出水的水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较高,操作简单、管理难度低,且设备整体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比较适合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就地处理。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可以整套埋入地下,不占用土地资源,设备上方的土地还可以用于物品摆放、绿化、停车等。
3.5好氧生物处理工艺
好养生物处理工艺是将污水进行生物性的氧化。在我国很多农村都在使用这样污水处理的方式,其实通过接触曝气形式将污水进行生物膜处理,这样的技术是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之间的污水处理方式。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在填料的表面进行覆盖有效的微生物,使其在曝气池中与微生物进行物理或是化学性的反应,以此达到处理污水的目的。在污水流动的过程中,经过了生物膜的表面,因为生物膜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出现新陈代谢的情况,在代谢的过程中将污水中的杂质进行降解,以此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好养生物处理工艺在实施的过程中,其占地的面积比价小,处理的过程比较迅速,而且符合性能比价高,不会产生过多的污泥,人工控制能力比较强,维护起来比较方便简洁,这种方式对于污水量比较小的农村来讲,是非常有效的处理工艺。但是好养生物处理工艺实施过程中,费用要比其它处理工艺高很多,所以在南方比较富裕的农村实用几率比较大,推广的速度也比较快。
3.6农村生活污水建设规划
关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面,要在吸取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有效结合厌氧、好氧生物人工处理技术与自然净化系统,规划与各地农村经济水平、区域特点、自然条件、环境目标相适应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和行之有效的运行管理模式。生活污水治理应与当地的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发展绿色、无公害的产业与产品,在生态治污的过程中有效开发利用动植物资源,实现水的良性循环、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促进动植物的繁育生长。
结论
在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上,应坚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用更优更适宜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加强设备运维管理工作,确保所选用的处理工艺达到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目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工艺设计;运行效果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ki.kjycx.2016.05.080
随着我国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相应的,对生活污水的处理也日益重视。由于现采用的常规处理工艺基建投资大、能耗高、运行管理复杂,因此,采用科学、合理的工艺对生活污水处理站进行改造势在必行。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对污水处理的要求不断提高,某生活污水处理站的处理工艺已无法满足实际需求,需改造。基于此,笔者进行了相关介绍。
1工艺设计
1.1工艺设计原则
工艺设计原则为:①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②采用高效节能、简单易行的污水处理工艺,确保污水处理效果,尽可能地减少工程投资和日常运行费用。
1.2产能设计
在某污水处理站现有1.5×104m3/d污水处理能力的基础上,通过改扩建,使其污水处理能力达到2.4×104m3/d。
1.3进、出水水质指标设计
1.3.1进水指标结合原污水处理站运行情况,拟定设计进水水质指标如表1所示。1.3.2出水指标出水指标按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类指标进行设计,如表2所示。
1.4主要处理工艺选择
近年来,随着城市污水中氮、磷等污染指标的升高以及受污染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加剧,脱氮、脱磷已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根据本工程污水的水质特点和处理要求,需要同时考虑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和脱氮除磷。根据本项目污水中污染物生化性良好的特点,结合原有处理设施的具体运行条件,在工艺的选择上,需要重点考虑除碳脱氮除磷的工艺组合。目前,主流成熟脱氮除磷工艺有A/O法、A2/O法、SBR法、改良型氧化沟法和组合生物陶粒滤池等。1.4.1生化处理单元工艺的确定根据原有污水处理厂主体构筑物为2座SBR生化池的情况,结合本工程的特点,从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的角度考虑,可将SBR生化池改良为UNITANK系统。UNITANK系统出水为连续流,而且比SBR更为科学、高效。1.4.2UNITANK工艺原理UNITANK又称交替式生物池,是比利时SEGHERS公司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它集合了SBR法、传统活性污泥法和三沟式氧化沟法的优点,一体化设计,不仅具有SBR法的主要特点,还可以像传统活性污泥法那样在恒定水位下连续流运行。经过研究和应用,UNITANK系统已成为一种高效、经济、灵活和成熟的污水处理工艺。NITANK系统的主体是一个被间隔分成数个单元的矩形反应池,三池之间水力连通,每个池内都设有曝气系统,外侧的两池设有出水堰和剩余污泥排放口,它们交替作为曝气池和沉淀池。污水可以进入三池中的任意一个,采用连续进水、周期交替的方式运行。通过调整系统的运行,可以实现对处理时间和空间的控制,形成好氧、厌氧或缺氧条件,以高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达到脱氮除磷的目标。1.4.3UNITANK工艺的特点UNITANK具有SBR工艺的全部优点,例如省去了单独的二沉池和污泥收集与回流系统;交替运行,不易发生污泥膨胀(负荷波动大)现象;工艺简单、操作灵活等。此外,与SBR相比,UNITANK还有另外一些优点,这些优点来自于系统独特的结构和运行方式,主要体现在:①构筑物结构紧凑,一体化设计。所有的池体可采用方形,共用池壁,既有利于保温,又能节省土建费用,减少占地面积(占地仅为传统活性污泥法的50%),共用水平底板则可提高结构的稳定性。②系统内不设初沉池,不设单独的二沉池以及污泥收集和回流系统,减少了占地面积,节约了土建投资和运行费用。③根据好氧过程的DO检测以及缺氧和厌氧过程的ORP在线检测,通过改变供气量,切换进出水阀门,改变好氧、缺氧和厌氧的反应时间等,有效实现对系统时间和空间的控制,高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并实现脱氮除磷。④交替改变进水点,可以相应地改善系统各段的污泥负荷,进而改善污泥的沉降性能。厌氧、缺氧、好氧过程能够有效抑制丝状菌的生长,控制污泥膨胀。⑤系统在恒水位下运行,只需设置固定的出水堰即可,不需要昂贵的滗水器,而且反应池的有效容积能得到连续使用,水力负荷稳定。⑥污泥沉降的固液分离在几乎完全静止的环境下完成,能得到更好的分离效果,提高出水水质。
2主要处理单元
2.1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2.2格栅和调节池
格栅是污水处理站第一道预处理设施,用以拦截较大的漂浮物。污水处理站已建格栅井,尺寸为2.8m×1.5m×6m,内设回转式机械格栅,格栅宽1.4m,栅条间隙20mm,满足本项目的要求。由于废水水量、水质变化复杂,因此需要设置调节池用以均量、均质,保证后续生化处理的稳定性。污水处理站现已建一座15m×15m×7.5m的调节池,有效容积为1000m3,满足扩建后的要求。调节池内新设污水提升泵,将生活污水提升至旋流沉砂池。
2.3旋流沉砂池
旋流沉砂池用于处理污水中比例较大的无机颗粒,以保护后续处理构筑物和处理设备。本项目新建4套旋流沉砂池,单套处理能力Qmax=820m3/h;配套2台砂水分离器,单台处理量12L/s。沉砂池出水进入UNITANK生化池。
2.4UNITANK生化池
2.4.1基本构造生化池在原有2座SBR池的基础上进行扩容改造。原SBR池为1座2格的混凝土池,单格尺寸为40m×20m×5.5m;本次工程新建同规格反应池1格,共用原池一侧的池壁。UNITANK生化池主要设计参数如表3所示。2.4.2运行方式本项目UNITANK系统采用好氧降解有机物加脱氮除磷相结合的运行方式,包括运行时间相同的两个主体运行阶段。第一主体运行阶段如下。缺氧厌氧阶段(1h):污水从A池进入系统,缺氧搅拌,以水中的有机物为电子供体,将上一个主体运行阶段产生的硝态氮通过兼性菌的反硝化作用实现脱氮,同时释放上一个阶段A池作为沉淀池时污泥过量摄取的磷;然后混合污水进入曝气的B池,去除上一个阶段A池反硝化后残余的有机物,硝化细菌进行硝化,聚磷菌吸收磷;最后进入C池沉淀,出水并排出含磷污泥。好氧运行阶段(2.5h):污水进入A池进行曝气,并同其中的活性污泥充分接触,有机物被污泥吸附并部分降解;然后泥水混合物从A池进入持续曝气的B池,被吸附的有机物得到进一步降解;最后混合物进入沉淀池C池,经重力分离后,清水从溢流堰排出,部分剩余污泥从池底排出。过渡阶段(0.5h):A池停止进水,继续曝气,使有机物充分降解;B池开始进水,并继续曝气;C池作为沉淀池继续排水。由此,第一主体运行阶段完成,B池停止进水,继续曝气;C池开始进水,缺氧搅拌;A池作为沉淀池,进入第二主体运行阶段。两个运行阶段过程完全相同,相互对称,通过过渡阶段互相衔接。
2.5外排水池
UNITANK系统出水排入原有1500m3外排水池,经加氯消毒和检测合格后,通过提升泵外排。
2.6污泥池和污泥脱水
UNITANK系统外排污泥排入原有的1座160m3污泥池内,再经水泵加压输送至污泥脱水间。污泥脱水间内设置2台浓缩带式脱水一体机,具有浓缩、脱水的双重功能。污泥脱水时,投加的药剂为高分子絮凝剂。污泥脱水后,由汽车外运处理。
3运行效果
项目自投入运行以来,出水水质稳定,符合设计出水要求。主要水质指标,例如COD、NH3-N、SS等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B类指标。实际平均进、出水水质指标如表4所示。
4结论
综上所述,UNITANK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是一种高效、经济、灵活和成熟的污水处理工艺,具有SBR工艺的全部优点,且具有工艺简单、操作灵活等优点,应在生活污水处理站的改造中推广应用。本次生活污水处理站改造的处理工艺设计合理,且系统运行稳定、操作简单、出水效果良好,运行效果显著,可供类似改造工程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彭雨生.山地小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及运行效果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3.
关键词:生活污水;处理;回用
我国水资源总量排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少,不足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3,属于世界上贫水国之一;国内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与此同时,我国水资源污染态势不断上升,尤其是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用水和废水量持续增加,而城市污水处理工业却相对落后,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用水问题,使得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对城市污水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利用先进的处理工艺和回收技术对城市污水进行处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1 城市生活污水回用技术概述
1.1 城市生活污水 污水包括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三类,其中生活污水是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用过的水,如从洗衣房、厨房、盥洗室、浴室或厕所排除的水,生活污水主要来自于居民小区、公共场所、学校、机关等,经过适当处理后可回用于建筑冲厕、汽车冲洗、区内绿化系统浇灌等多个领域。
1.2 城市生活污水再生回用原则 城市污水再生回用规划应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以确保回收工艺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具体原则主要包括:①可持续发展原则。城市污水再生回用应坚持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的理念,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水资源。②统一规划原则。污水处理应与城市的供水系统、排水系统、公路交通等融合,统筹规划,协调发展。③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我国城市污水治理处于发展阶段,各地区相关部门对污水再生回用的重要性没有形成系统认识,因此,可按照集中回收为主,分散回用为辅的发展方式,兼具规模和效益,力求经济合理。④合理应用原则。再生水水质决定了其应用范围,一般可优先用于农业灌溉、河道生态补水、工业冷却用水或市政杂用等领域,在此基础上提高应用范围和利用率。⑤安全性原则。污水回用应用保障人类健康安全为首要前提,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操作,对回收系统进行正确的管理维护,做好再生水水质监测工作,防止误饮、误接、误用引发安全事故。
2 污水再生处理技术
污水再生处理技术是污水再生回用的核心,是保障再生水水质合格、用户用水安全、再生水价格合理的关键。城市生活污水再生处理技术主要有物理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和膜处理法三种:
2.1 物理化学处理法 物理化学处理法原理是通过物理作用和化学反应对污水中的各类悬浮物、溶解物或胶体等污染物质进行分离;混凝沉淀、活性炭吸附和砂滤相结合为主要处理工艺,该工艺具有流程短、运行管理便捷、占地面积小特点,而且处理后的水质相对于二级处理工艺有了明显提升,但存在的不足是运行费用较大,且出水水质稳定性较差,容易受到混凝剂种类和数量的影响。
2.2 生物处理法 生物处理法的净化原理是利用生物的代谢功能,将溶解于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或胶体状态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的一种净化技术,按照生物类型可分为天然生物处理法和人工生物处理法两类,前者主要包括生物稳定塘、土地处理系统等,后者包括好氧生物处理法和厌氧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最大的优势是运行费用低,出水水质稳定,水量变化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占地面积大,运转管理相对复杂。
2.3 膜处理法 膜处理法是利用膜分离技术将污染物与水体分开的一种净化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该处理技术的经济性越来越高,已经引起了行业内专业人士的广泛关注,如微滤、纳滤、反渗透、电渗析等就是较为常用的几种膜处理技术。近年来,膜生物反应器得到了快速发展,该装置由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组合而成的,相对于传统生物处理方法,其出水水质、适应性、运行管理、占地面积以及自动化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不足之处是长期运转,过滤介质容易发生堵塞和污染。
3 城市生活污水再生回用方式分析
城市生活再生回用可分为集中式、分散式、集中分散混合式三种:
3.1 集中式污水再生回用方式 集中式污水再生回用方式时建立大中型的再生水厂,将城市生活污水通过排水管道进行集中收集、处理,然后用于农业灌溉、景观环境、工业循环冷却等领域,该方式的优点是具有规模效应,其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水质稳定,便于处理,系统运行安全性较高,有利于集中管理维护;对土地资源的影响较小;不足之处是需要建立庞大的污水收集和再生水回用管道网络,提高了成本;再生水厂规模大,工期长,增加了融资困难;处理后水质难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3.2 分散式污水再生回用方式 分散式污水再生回用是在大型建筑物、住宅小区内设置小型污水处理站,对所管辖范围内的污水进行收集,处理后用于建筑冲厕、绿地灌溉等。该方式的优点是处理工艺和设备可灵活配置,能满足不同客户的用水需求;工程投资小,融资难度低,可操作性强;系统决策失误后引发的风险较小。不足之处是需要建设多个处理站,总投资费用将增大,分布较为分散,难以实现集中管理,回收水质难以保证,且污泥处理难度较大。
3.3 混合式污水再生回用方式 结合集中式和分散式工艺的一种污水处理工艺,有效克服了集中式和分散式回收工艺的缺陷,节约了投资和运行费用,因此更具有经济性和合理性,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而言,城市生活污水回收方式采用集中分散混合式较为适宜,两种方式在处理水量、厂址选择、处理工艺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距,应对其进行综合考虑,根据城市系统规划选择合适的回用方式,尽量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4 结束语
生活污水是污水中的一种,经过处理后可广泛应用于灌溉、冲洗等多个领域,有效解决我国水资源供需紧缺问题。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应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流程,科学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和工艺流程,确保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应有标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缓解我国水资源匮乏的现状。
参考文献:
[1]王中华.城市污水再生回用优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
[2]黄正文,余波,周更明.CASS工艺处理城市住宅小区污水及中水回用探讨[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2):184-187.
关键词:生活污水;化学处理;工艺设计
1矿区生活污水现状
为了摆脱传统矿区质量问题,要从多个方面实施监理控制,提高净化工艺污水处理质量水平,为城市生态化矿区创造有利条件。污水处理单位要结合净化工艺质量标准,对工程建设方案进行综合控制,确保竣工验收符合行业标准要求。据此,结合质量监理要点,对生态采矿污水处理监理提出科学方案。现代生态采矿规模不断扩大,净化工艺在新型矿区中得到普及应用。比如在磷矿开采矿区,由于磷矿水含有高浓度的P、Fe、Mn、S等污染物,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环保要求,矿区污水必须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为了节约水资源,将矿区污水处理后用于井下防尘回用和地表冲洗,或冲厕所用水,可大大缓解矿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节约部分自来水费用。化学强化处理工艺是生态采矿的主要构成体,对其污水处理进行质量控制与改革,实现了矿区结构优化与改造。
2化学强化处理工艺作用
新时期城市改造建设步伐加快,以生态化建设为中心构建采矿生产区域,成为城市中心建设的新地标。生态采矿是城市改造的新方向,大规模建设生态采矿体现了城市发展力量,也对工程建设企业提出了严格要求。最近几年来,国内针对企业资本管理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多,各个企业也越来越重视项目质量监理管理。生态采矿是城市发展标志之一,发展生态采矿必须重视污水处理质量监理,才能创造更加丰厚的经济效益。由于净化工艺结构的特殊性,污水处理单位要对矿区质量进行综合控制,提出切实可行的质量监理方案,确保墙体结构符合质量标准。“净化工艺”是节能型矿区的常用结构,由于结构形式特殊,对墙体结构污水处理质量要求严格。污水处理单位必须按照合同标准进行控制,提出切实可行的质量监理方案,为矿区工程改造建设提出科学的管理方案。
3矿区污水处理工艺设计及方法
3.1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对污水处理政策有效性展开研究,可从多个方面提供还林工程建设对策,为区域生态环境改造提供良好环境。结合污水处理改造内涵,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方案。新时期国家对污水处理工程提出严格要求,全面落实生态环境建设标准,能够进一步提高区域环境改良效果。同时,以国家政策为指导,对森林污水治理实施综合控制,实现了政策资源改革与发展,促进生态环保环境模式形成,改变了传统环保环境格局。结合矿区生活污水处理实况,几种典型的化学处理工艺:①清污分流回用:污水格栅调节池混合反应池气浮中间水箱砂滤短纤维过滤精滤超滤清水池回用;②矿井涌水:污水调节池清水池混合反应池斜管沉淀池普通快滤池清水池达标排放;③轻污染水:污水调节池混合反应池沉淀池过滤器清水池回用。
3.2污水处理方法
3.2.1清污分流“污水处理”是生态化建设重点工程,按照地区规划与发展要求,对生态园区进行综合改造,消除地区潜在的生活污水隐患,科学分配林区植被与水土资源。矿井水实现清污分流有利于矿井水的综合利用。磷矿开采工作面与掘进工作面的排水受污染较重,但水量小,容易集中处理,可设井下沉淀池,出水单独排放。井下大量清洁涌水可直接应用,对于酸性矿区污水处理要根据水质特点单独处理。3.2.2轻度污染的矿区污水处理早期肆意开发水土资源,导致污水处理项目失去了稳定性,破坏了环保资源政策改革成效,导致矿区植被受损,现代环保需要实施还林保护政策。轻度污染矿区污水处理流程取决于净化水的回用途径:当净化水用作矿区与磷矿生产用水时,一般多采用混凝沉淀法;当用作锅炉用水时,还需经过过滤、软化等处理;当作为矿区或城市生活用水时,必须进行消毒处理。3.2.3酸性矿区污水处理在磷矿开采的过程中,磷层或顶板底板中的硫铁矿及有机硫经过生物的、化学的作用而形成硫酸和金属离子,因而使矿井水呈酸性。酸性矿井水除了含有Fe2+、Fe3+以外,还含有Al3+、Zn2+、Mn2+、Cu2+等其金属离子,因此酸性矿井污水中的总硬度比一般水高。酸性矿区污水处理方法主要是中和法。新一轮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不仅对地区生态资源改良提出要求,更是对环保战略决策规划提出新标准。面对传统污水处理模式存在的问题,要深入解读“有效性”建设指标,按照国家环保局指示完成各项建设性工作。
4结束语
矿区生产满足了磷矿资源开发利用需求,为社会工业化发展创造物质条件。同时,矿区生活污水对水资源环境产生诸多污染,导致水质恶化而影响了周边的生态环境。基于生态区域建设引导下,要重视污水处理工艺设计与应用,对生活污水采取科学的处理方法,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A2/O工艺;污水处理;原理;除磷;应用
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长,与之而来的就是生活污水排放的明显增加。同时,随着国家加大环保投资的一系列政策出台,我国的污水处理事业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许多污水处理技术不断得到改善和优化,并运用到污水处理厂当中。A2/O工艺具有较好的除磷脱氮效果,而且成本不高,对于解决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运行中所面临的出水水质不好、成本高、能耗高等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对于新建污水处理厂的设计也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结合某污水处理厂,介绍A2/O 工艺的应用,并对其设计及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以供同行探讨。
1 A2/O工艺原理
A2/O处理工艺是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生物硝化、反硝化工艺及生物除磷工艺的结合。目前较为流行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
A2/O具体工艺流程见图1。
A2/O工艺由两部分组成:
(1)脱氮:在缺氧池内,控制DO
(2)除磷:在好氧池内,硝化菌通过生物硝化作用将污水中的氨氮转化成硝酸盐;在厌氧池内,DO
2污水处理厂A2/O工艺系统概况
某污水厂一期设计规模为5×104m3/d,采用A2/O二级处理工艺,于2008年7月建成投入运行,污水处理后排入江河。
2.1污水处理厂A2/O工艺流程
2.2相关工艺设计参数:
设计水量:Q=2750m3/h;
污泥龄:SRT=10.3d;
污泥负荷:F/M=0.11kgBOD5/(kgMLSS·d);
污泥浓度:MLSS=4500mg/L;
溶解氧:厌氧:0.2~0.4mg/L;缺氧:0.5mg/L;好氧段:2.0mg/L以上;
停留时间:厌氧段1.85h;缺氧段1.15h;好氧段6.6h;
污泥指数:SVI=50~150mL/g;
污泥回流比:R=70%~100%。
2.3污水处理厂A2/O系统设计水量及进、出水水质
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和执行排放标准见表1,A2/O工艺系统设计处理水量为5×104m3/d。
3除磷工艺运行现状
该污水处理厂自2008年7月运行以来,在进水量和BOD5浓度均未达到设计值,且进水量波动较大(800~2300m3/h)的情况下,处理效果较好,但除磷效果不稳定,为此提高对TP的去除率成了工艺调整的主要内容。以除磷为主对工艺运行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如:
(1)增大剩余污泥排放量;
(2)厌氧段进入缺氧段阀门进行部分关闭,提高污水在厌氧段的停留时间;
(3)保证出水NH3-N达标的情况下,分段减小部分好氧段曝气量,使之变成缺氧池,进行反硝化;
(4)生物池池单系列运行,MLSS保持原有数值,使F/M提高一倍;
(5)视情况逐步调节终沉池污泥回流量。
除了以上调整,我们加强了生物池厌氧段、缺氧段、好氧段的BOD5、TN、TP、NH3-N的化验,和对厌氧段、好氧段的TP的化验,出水水质(表1)及分析是否存在磷的释放和吸收,同时通过厌氧段的ORP(氧化还原电位)值的变化调整回流比,使厌氧池处于厌氧环境。
现对生物除磷工艺运行较稳定的2008年12月(生物池单系列运行)和2009年12月(生物池双系列运行)的工艺参数及处理效果进行了整理,见表2、表3。
4 污水厂除磷效果分析
污水处理厂自2008年7月开始调试运行,经过3个月启动时间实现出水达标排放,运行一直较为稳定,针对TP的去除做了相关调整。总结工艺调整的经验及工艺参数控制范围,对今后的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A2/O工艺总的水力停留时间HRT一般为6~10h,而厌氧段:缺氧段:好氧段=1∶1∶ (3~4)时脱氮除磷效果最佳。实际运行中发现,当水量超过2×104m3/d,适合双系列运行;当低于2.0×104m3/d时,可单系列运行,保持运行的MLSS浓度,提高污泥负荷,既能达到除磷效果,又能降低能耗。
(2)由于日间进水量充足,浓度稍高,夜间水量偏小,且浓度较低。全天进水水质波动较大,影响厌氧、好氧段的磷释放和吸收条件,致使出水总磷变化较大,出水总磷常在0.5~1.5mg/L。
(3)污泥回流中如果污泥回流比R过小,则影响各段的生化反应速率;若R过高,系统中硝化作用良好,反硝化效果变差,导致回流污泥将大量硝酸盐带入厌氧池,引起反硝化菌和
聚磷菌产生竞争,因聚磷菌为较弱菌群,所以反硝化速度大于磷的释放速度,反硝化菌抢先消耗掉快速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进行反硝化,当反硝化脱氮完全后,聚磷菌才开始进行磷的释放。在保证终沉池不发生污泥上浮的情况下,尽量降低污泥回流比,运行证明除磷效果好时,回流比应在50%左右或更低。
(4)氨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基本上是相矛盾的,出水氨氮下降时,TP值上升,运行中应兼顾两个指标。
(5)A2/O工艺中磷的去除主要是通过排出含高磷剩余污泥而实现的,污泥龄(SRT)不宜过长,污泥龄控制在9~14d,TP的去除效率较高。
(6)运行观察,发现氧化还原电位值降低,好氧段磷的吸收就好,在日常工作中可通过氧化还原电位值的变化来初步判断运行状况。
5存在的问题
(1)水量水质达不到设计要求,给工艺调整带来了困难,除磷效果不能连续稳定达标;
(2)水量、水质变化波动较大,对活性污泥造成冲击,影响除磷效果;
(3)当水量较小、BOD5偏低时,按照文献上的工艺参数和条件调整工艺也达不到较好的除磷效果;
(4)贮泥池上清液和污泥脱水过滤液重新进入了工艺系统,致使部分总磷在系统内循环,容易影响出水TP达标。
6结论
实践证明,A2/O工艺对生活污水脱氮除磷的效果较好,系统运行稳定,各项水质均能达到设计标准,并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省、能耗低等优点,非常适合应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虽然目前A2/O工艺应用中还存在一些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但本工程所提交的设计、运行经验都具有典型性,对丰富城市污水处理理论、指导污水厂的运行都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