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c30混凝土

c30混凝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c30混凝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c30混凝土范文第1篇

关键词: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性能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前言

混凝土价格低廉、性能优良、原材料丰富易得,是当代用量最多、最普遍、最重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1]。从组成上看,骨料占混凝土总量的70~80%,其中,细骨料不仅占有较大比例,而且对新拌混凝土工作性和硬化后混凝土综合物理力学性能与耐久性有重要影响。一般,配制混凝土选用天然河砂作细骨料,并以优先选用中粗砂、就地取材、尽可能降低混凝土生产成本为基本原则。天然砂资源是一种地方资源,短时间内不可再生且不适合长距离运输。随着土木工程建设的蓬勃发展,对砂石开采行业及其它建材行业的需求日益增加,近年来,我国不少地区出现天然砂资源逐步短缺,甚至无天然砂可用的状况,混凝土用砂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砂的价格亦越来越高,供不应求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工程建设的进展,推行应用机制砂配置混凝土已经势在必行。针对天然中砂匮乏的现象,本文通过天然细砂与机制砂混合,讨论细骨料种类对c30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原材料

水泥:由华润水泥(龙岩曹溪)有限公司生产的P·O42.5级水泥,其主要性能见表1。

表1 水泥物理力学性能

外加剂:选用龙海市富敏混凝土外加剂有限公司生产的FM-Ⅲ缓凝高效建水剂,减水率为21%,收缩率比(28d)为65%。

粗骨料:由马坑石场生产的5-31.5mm花岗岩碎石,其性能见表2。

表2 碎石性能

细骨料:天然中砂(S1)和天然细砂(S2),其性能见表3和表4;机制砂(S3),产地龙岩,其性能见表5。机制砂与天然细砂按3种比例混合后,其颗粒级配与细度模数结果见表6。

表3 天然中砂(S1)性能

表4 天然细砂(S2)性能

表5 机制砂(S3)性能

表6 3种比例的混合砂颗粒级配和细度模数

2.2 试验方法

针对实际生产中应用最普遍的C30混凝土进行试验设计,试验所配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180-220mm间,通过计算,确定采用的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水泥:砂:石:外加剂=0.44:1.00:2.13:2.83:0.022,讨论细骨料种类对C30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收缩性能的影响情况。混凝土的制备按现行标准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进行,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收缩性能按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和GB/T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进行。

3 结果与分析

3.1 细骨料种类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对比了天然砂、机制砂和混合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试验结果如表7所示。在配合比一定时,天然Ⅱ区中砂具有较好的坍落度、扩展度和较优的和易性,天然细砂砂子子,总表面积大,需水量较大,在用水量一定时,坍落度和和易性相对较差,机制砂多棱角,表面粗糙,有部分针片状颗粒,并有部分石粉,需水量也较大,初拌混凝土和易性较差。将天然细砂与机制砂按一定比例混合,改善了颗粒级配,使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明显得到改善,不亚于天然中砂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

表7 细骨料种类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3.2细骨料种类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细骨料种类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见表8。由表可知,用天然细砂、机制砂和混合砂配制的混凝土3d、28d抗压强度均高于天然中砂配制的混凝土,并且,随着混合砂中机制砂比例的增加,3d抗压强度增幅较大,抗压强度由20.4MPa上升至24.6MPa,提高了20.59%,28天强度则提高了14.81%。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机制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处于高浓度氢氧化钙中,其表面会发生微弱化学反应,而天然砂成分中二氧化硅含量高,不能发生类似反应[2];第二,机制砂的表明洁净而粗糙,易与水泥石料粘结,且混合砂是经过优化试验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砂的颗粒级配好,而天然砂经长期冲磨,表面光滑,颗粒级配是由自然形成,其中的粗、细颗粒搭配程度存在着不均,并多含带有泥浆,所以混合砂比天然砂在与胶凝材料胶结时具有更好的黏聚性和握裹力[3];第三,混合砂中机制砂多含有一定量的石粉,这些石粉在混凝土中又起到微集料和填充的效应,减少了内部孔隙,使混凝土内部结构更密实,从而提高了制品的性能。混和砂中机制砂的掺配比例与混凝土强度之间有一定的规律,但不是线性关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根据天然砂和机制砂的特性,经过试验确定满足混凝土强度的合适混和比例。

表8 细骨料种类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3.3细骨料种类对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影响

收缩是混凝土的重要技术性能,混凝土收缩越大,混凝土结构出现开裂的可能性愈高,结构抵抗侵蚀介质渗入混凝土机体的能力也越弱,最终使混凝土工程的耐久性变差[4]。试验选择全天然中砂、全机制砂及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均较好的混合砂配制混凝土来测试其的收缩性能。混凝土收缩率的测试均在温度20±2℃、相对湿度60±5 %的养护条件下进行,其测试结果见图1。从图中可以发现,三条曲线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在龄期28d之前,试样收缩率都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呈现较快的增长速度,28d龄期之后,虽然混凝土收缩也随龄期增加,但增长速率明显降低。配制的全机制砂混凝土的收缩率要大于由全天然中砂配制的混凝土收缩率,但机制砂与细砂按适当的比例混合使用,且控制混合砂与天然中砂的细度模数相当,混凝土的收缩率可以明显降低,有望接近天然中砂混凝土的水平。

图1 混凝土收缩率

4 结论

通过以上的试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将天然细砂与机制砂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改善彼此的颗粒级配,使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明显得到改善,不亚于天然中砂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

(2) 机制砂与天然细砂复合的混合砂配制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会高于天然中砂所配制的混凝土强度,掺配比例与混凝土强度之间有一定的规律,但不是线性关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根据天然砂和机制砂的特性,经过试验确定满足混凝土强度的合适混和比例。

(3)机制砂与细砂按适当的比例混合使用,且控制混合砂与天然中砂的细度模数相当,混凝土的收缩率可以明显降低,有望接近天然中砂混凝土的水平。

(4)由于机制砂和天然细砂资源较丰富易得,在如今天然中粗砂缺乏的形势下,应用混合砂替代天然砂,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落实循环经济的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 黄洪胜.混合砂混凝土性能与应用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5.

[2] 段瑞斌,石从黎,宋开伟.全机制砂预拌混凝土的研究[J].商品混凝土,2010(4):39-43.

c30混凝土范文第2篇

关键词:混凝土强度;工程检测;建筑工程质量

The normal distribution of judgment and processing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ncrete strength testing

Yao Li-we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testing station, taiyuan city, Shanxi Province, taiyuan, 030002)

Abstract:the strength of concrete is an important index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afety. Present commonly used method of the concrete strength are core method, rebound method and ultrasonic rebound synthetic method, etc. The author as a work in the detection of first-line technical staff, often meet with abnormal situation of the concrete strength,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work instance is the normal distribution of judgment and handling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trength of concrete core method.

Keywords:concrete strength; Engineering tes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在工程检测中,混凝土强度评价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和成本。如果强度评价过高,会降低结构的可靠度,造成安全隐患,如果混凝土强度评价过低,会提高加固、处理费用,造成成本大幅提高。本文根据现场检测数据,如何对混凝土强度进行科学、准确的推定,关系到工程验收和加固、改造的质量。

1.工程概况

某运动场看台为地下一层、地上一层框架结构,基础形式为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及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采用泵送混凝土进行浇筑。该工程于2011年10月施工,2012年1月主体完工。由于相关施工资料遗失,建设方委托笔者单位对该工程基础混凝土强度进行推定。

接受委托后,笔者会同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察,由于基础混凝土浇筑面平整度较差,故采用钻芯法检测该基础混凝土强度。

2.检测及推定方法

检测数量按照《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表3.3.13检测批的容量中B类确定。

表1建筑结构抽样检测的最小样本容量

检测批的容量 检测类别和样本最小容量

A B C

2~8 2 2 3

9~15 2 3 5

16~25 3 5 8

26~50 5 8 13

51~90 5 13 20

91~150 8 20 32

151~280 13 32 50

281~500 20 50 80

注:检测类别A适用于一般施工质量的检测, 检测类别B适用于结构质量或性能的检测, 检测类别C适用于结构质量或性能的严格检测或复检。

基础总数量为121个(独立柱基础数量为70个、墙下条形基础数量为51个),本次检测抽取20个芯样。检测结果如下:

依据《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3:2007)第6.0.5条(3)规定:抗压芯样试件端面的不平整度在100mm长度内不应大于0.1mm。故将端面不平整度分别为0.3mm和0.2mm的芯样试件(10-11/D轴:16.9MPa 、D/19-20轴:18.5MPa)相应的测试数据视为无效。

依据《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3:2007)第6.0.5条(4)规定:芯样试件端面与轴线的不垂直度不应大于1o。故将芯样试件端面与轴线的不垂直度分别为2o、2o及3o的芯样试件(14-15/D轴:19.3MPa、21-22/D轴:21.9MPa、14-15/A轴:27.6MPa、)相应的测试数据视为无效。

表2(1)基础混凝土抗压强度表

序号 检测部位 设计值 芯样直径(mm) 高度(mm) 面积(mm2) 抗压强度值(MPa)

1 D/19-20 C30 99.0 102 7698 18.5

2 18-19/A C30 99.0 103 7698 36.5

3 11-12/D C30 99.0 102 7698 38.7

4 12-13/B C30 99.0 103 7698 36.8

5 2-3/A C30 99.0 102 7698 36.2

6 10-11/A C30 99.0 102 7698 39.8

7 13-14/D C30 99.0 102 7698 38.7

8 11-12/B C30 99.0 102 7698 37.2

9 12-13/D C30 99.0 103 7698 30.8

10 14-15/A C30 99.0 103 7698 27.6

11 11-12/A C30 99.0 103 7698 31.7

12 14/B-D C30 99.0 102 7698 38.9

13 16-17/D C30 99.0 102 7698 28.0

14 9-10/A C30 99.0 103 7698 29.6

15 20-21/A C30 99.0 102 7698 16.6

16 14-15/D C30 99.0 103 7698 19.3

17 7-8/A C30 99.0 103 7698 37.5

18 16-17/A C30 99.0 103 7698 25.2

19 21-22/D C30 99.0 103 7698 21.9

20 10-11/D C30 99.0 103 7698 16.9

抗压试验后,在我站与参建各方的共同协商下,对D/19-20轴和14-15/A轴两个部位的混凝土进行重新取样。检测结果如下:

表2 (2)基础混凝土抗压强度表

序号 检测部位 设计值 芯样直径(mm) 高度(mm) 面积(mm2) 抗压强度值(MPa)

c30混凝土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一、规范条文摘录

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中,有关框架梁柱节点区混凝土的设计和浇注有以下的条文内容及条文说明:

——当柱混凝土设计强度高于梁、楼板的设计强度时,应对梁柱节点混凝土施工采取有效措施(第13.5.7条):

——高层建筑不同强度的梁、柱节点混凝土浇筑需要有关单位具体协商解决(条文说明):

——抗震设计时,一、二级框架的节点核心区应按本规程附录C进行抗震验算;三、四级框架节点以及各抗震等级的顶层端节点核心区,可不进行抗震验算(第6.2.7条)、

——凡是梁柱节点之混凝土强度低于柱混凝土强度较多者,皆必须仔细验算节点区的承载力,包括受剪、轴心受压、偏心受压等,并采取有效的构造措施(条文说明)。

总之,规程对梁柱节点区混凝土的设计及施工并未作出明确的规定,而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中,这一问题是不可能回避的,因此寻求一种梁柱节点区混凝土合理设计和便利施工的方法正是本文的目标。

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和施工中的现实问题

为了满足柱轴压比的要求,同时又要控制柱截面不过大,柱子采用较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是一种必然。而对于以受弯为主的楼层梁板,过高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却是不需要且不适宜的,前者指对其抗弯承载力的贡献不明显,后者则指对构件承受非荷载应力(混凝土收缩力、温度应力等)不利。正因如此,《高规》第6.1.9条才有“现浇框架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高于C40”的规定,但实际工程设计中楼盖合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为C25—C35。由此可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柱混凝土设计强度高于两边的设计强度必然存在,而且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大,两者的设计强度差会越大,当然该区段主要存在于高层建筑的下部。

目前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几乎都是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工艺,而且习惯于将竖向构件与水平构件分两批集中浇注(即节点区采用楼盖混凝土强度等级浇注)。如果要求其中的梁柱节点单独浇注,则首先是其供应量及浇注时间不易控制而会导致质量事故。其实是节点区与梁板之间的分隔确实存在难度,故施工单位至少不希望大面积采用此方法。

三、强度验算

考虑到现场施工的操作程序,同事又要满足规范中对节点核心区承载力的要求,我们列举数例对典型节点区的受剪、轴心受压、偏心受压进行验算,通过验算可得出以下规律:

1、按《高规》附录C进行受剪抗震验算,即使柱梁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差20Mpa时,而节点区用楼盖混凝土强度等级浇注,其节点核心区截面的受剪承载力仍可满足要求。

2、在偏心受压验算中,当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比柱低5 Mpa时,其受压强度可以满足要求:当两者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差10 Mpa及以上时,其受压强度不满足要求。

3、当梁板比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低10 Mpa及以上而仍用梁混凝土浇注节点区,则对节点区必须采取措施。从偏心受压公式N≦0.9(fcA cor+f’y A’s+2af’y A’S+2af Asso)中的3项抗压数值来看,第1项即节点区截面混凝土抗压强度是不可变更的:第3项即箍筋提供的抗压强度所占的比例最小,且一般设计不可能改变节点区的配箍规格:第2项即节点区竖向钢筋提供的抗压强度所占比例较大,且若采用HRB400钢(fy=360N/mm2)来增加节点区的竖向配筋率则可显著提高其抗压强度。

四、施工措施

考虑到梁节点区需要处理的都在高层建筑的下部,该区段的柱主筋赔率一般接近或略大于1%,因此根据以上规律可将节点区的施工措施归纳如下:

1、当梁板与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仅相差5 Mpa时,节点区完全可以与楼盖一起浇注;

2、当梁板比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分别低于J:10Mpa和15 Mpa时,节点区需增设竖向短筋,其数分分别为柱主筋配筋量的50%和100j%。

3、当梁板比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低20 Mpa及以上时,再靠增设节点区竖向短筋来提高其抗压强度已不可行,其原因一是无法布筋,二是短筋数量太大。此时节点区需采用与柱同等级混凝土单独浇注,虽然有一定的施工难度且需要有叫严密的施工组织措施,但所占的分量不是很大,仍可以接受。

上述施工措施可以针对边柱和角柱节点区而言,如系中柱节点区,则可将各条措施中梁柱混凝土气大灯及的差异各提高5Mpa。该结论的依据虽是定性而不是定量的,但从充分发掘中柱节点的抗压潜力,并考虑现场施工现场方便性而言,它是可行且科学的。

五、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合理取值

梁柱节点区的强度验算和施工处理同时也涉及到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中竖向构件和水平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合理取值问题,其合理与否必须符合以下原则:

1、整个工程的竖向构件混凝土强度种类不宜太多,一般为8层左右变一个等级且与竖向构件截面的变化错层同步。

2、水平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取值要符合规范要求,同时要与竖向构件相配搭,使施工处理简单化,尽量避免或减少节点区单独浇注混凝土。

根据上述原则,有关混凝土强度等级的确定,对于诸如楼层数分别为30层(H<100m)、40层(H≈140m)和55层(H<190m)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来说,其竖向构件及水平构件二者间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搭配,下面的取值可能是较合理和科学的(括号内为楼层混凝土等级):

30层C40(C30)C35(C30)C30(C25)C25(C25);

40层C50(C35)C45(C35)C40(C30)C35(C30)C30(C25);

55层C60(C35)C55(C35)C50(C35)C45(C35)C40(C30)C35(C30)C30(C25).

分析以上高层建筑混凝土强度等级的配搭,对于30层高层建筑,节点区需要加短筋的仅为1/4楼层;对于40层高层建筑,则为3/5楼层;对于55层高层建筑,第1方案节点区需单独浇注混凝土的为2/7,节点加短筋的为3/7。至于节点区加短筋的做法,在柱顶梁底标高处预插短筋,其插入深度及突出梁面各300㎜,位置首选复合箍筋的交叉点处,当交叉点少于短筋根数时另加选取靠近柱主筋的内侧位置,布筋原则是均匀对称。

c30混凝土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路薄壁桥台裂缝探究

以下我们通过调查、验证试验的方法,对钢筋混凝土薄壁桥台裂缝原因及防止措施进行阐述:

一、问题的提出:

通过对我区已通车的和在建的高速公路项目进行的大量观察,发现薄壁桥台台身的常见裂缝施工期间很少出现,一般在工程完工投入使用后的三到五个月开始逐步出现,大约是先从墙身高度的1/4处开始,逐渐往下至承台或基础交界处止,往上至台帽处止,大致从下往上发展,裂缝呈竖向或斜向,严重的2-3米间距一道,裂缝宽也会虽时间的推移和环境影响逐渐增大,在墙体未沁水的条件下,它虽然在短期内不影响结构使用,但影响结构的耐久性,这势必会产生质量问题,最终导致带来行车安全隐患。

二、产生裂缝原因

产生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过分析总结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与材料性质有关。

1.1水泥单一材料的品种、安定性、细度、活性碱含量等相关指标不满足规范要求,导致混凝土出现了离析与泛浆现象。

1.2集料中的技术指标不符合规范要求,如粗集料弹性模量、粗细集料的级配、含泥量、软弱颗粒含量、有害杂质等,混凝土干缩变形加大。

1.3在混凝土拌合过程中使用了不合适的外加剂,引起混凝土有害的化学反应。

2、与施工过程有关。

2.1 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如砂率、水灰比、集料与水泥浆比等参数不超出允许值。

2.2由于混凝土拌和不均匀或拌和时间过长。

2.3水灰比过大,施工方法不当,干缩变形过大。

2.4混凝土未进行连续浇筑,停滞时间过长,振捣不充分。

2.5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够,硬化前受震动或荷载作用。

2.6基础与墙身浇筑时间间隔太长,造成混凝土徐变收缩量差异较大等。

3、与环境条件有关。

3.1混凝土浇筑时的环境温度过低或过高,或养生期内昼夜温差过大,造成浇筑后内外的温差过大。

3.2没有及时进行覆盖保湿养生,造成湿度的变化过大,养生的水温太低,养生时间不足等

4、与结构受力有关。

桩基础薄壁桥台结构,正常使用状态时,在活载和恒载土压力作用下墙体承受弯矩和剪力,且合成应力最大的部位约为墙高的1/4处,如果墙身截面尺寸与配筋量不够,刚度不足,不足以承受设计荷载,必然会出现桥台裂缝。

5、与结构体积有关。

薄壁桥台虽不算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但其属于大面积混凝土构件,混凝土受环境影响的外露面积较大,在凝结硬化过程中极易产生外露面与内部混凝土收缩应力不一致而造成混凝土早期的表面裂纹。

6、与施工荷载有关。

如果施工荷载不合适,不注意保护混凝土,如未安装上部梁板就回填台背土方、安装了梁板但台背填土不是对称施工、安装或台背施工时机械设备撞击了墙体等,这些施工时的不利荷载也会造成墙体裂缝的早期发生。

三、分析研究

鉴于上述产生台身裂缝的分析,为了探究如何有效预防薄壁桥台的裂缝发生,我们专门成立了一个课题组,依托项目研究有针对性的选定了不同组合预防方案,如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增加支撑梁、改变承台尺寸、改变台帽尺寸、改变台身尺寸、表面挂网等,并确定了在同条件下施工的八种组合试验墙体。

具体试验墙体组合形式:①采用常规C30混凝土、台身厚55厘米;②采用补偿收缩C30混凝土(掺加UEA-Ⅰ膨胀剂)、台身厚55厘米;③采用常规C30混凝土、台身厚55厘米、表面挂防裂钢丝或钢筋网片;④采用常规C30混凝土、台身厚55厘米、背面1/2处增加30×50厘米肋;⑤采用常规C30混凝土、台身厚55厘米、增加支撑梁;⑥采用常规C30混凝土、台身厚度增加到70厘米和80厘米;⑦采用常规C30混凝土、台身厚55厘米、降低台身高度、台帽高度增加到60厘米;⑧采用常规C30混凝土、台身厚55厘米、增大承台尺寸为150×190厘米

四、方案措施

试验方案确定后,我们总结了以往施工工艺方面的不足,在本次试验方案实施中同时采取了严格控制材料质量、改进了施工工艺、改善了养生条件、改变混凝土配比、改变结构尺寸和配筋,具体措施如下:

1、在材料选择中,严格把好水泥质量关,水泥的安定性、细度、活性碱含量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要求。碎石选择5--26.5毫米具有连续级配的碎石,且其压碎值、含泥量、杂质含量等应符合规范要求,砂选择质地坚硬、颗粒纯净的中粗砂。在补偿收缩混凝土中添加缓凝剂和微膨胀剂。

2、在施工过程中,尽可能保证基础或承台强度达到后立即浇筑墙身,减少因承台(基础)与墙身混凝土龄期差过长而产生的收缩徐变裂缝,根据试验组合要求,强度分别采用C30普通混凝土和C30补偿收缩混凝土两种配比施工,分别为:C30混凝土配比:水泥:砂:碎石:水=1:1.55:3.3:0.48。

C30补偿收缩混凝土配比:水泥:砂:碎石:水:膨胀剂:缓凝剂

=1:1.56:3.32:0.1:0.008

采用C30补偿收缩混凝土就是以等量取代的方法在混凝土中惨加膨胀剂,目的就是希望补偿收缩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产生的膨胀应力与混凝土硬化中产生的收缩应力相互抵消,并在混凝土中添加缓凝剂以防混凝土在运输、浇筑、高温天气下塌落度损失,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的和易性、密实度,从而防止由于薄壁台混凝土面积大的缺陷引起的混凝土收缩裂纹。

施工时严格按设计的配合比进行实施,考虑到集中拌和罐车运输坍落度采用5―7厘米为宜,控制好每一盘混凝土的坍落度,搅拌时间≥90s,水灰比=0.45,浇筑分层厚度控制在30-50厘米为宜,同时控制好每一层的浇筑时间,以免出现由于温差的变化或浇筑后混凝土的收缩不一致,使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产生裂缝。

薄壁桥台本身通常在台背回填中,遵循薄壁桥台的施工顺序,即:①基础(承台)②薄壁台身③台帽④支撑梁⑤架设梁板,浇筑板缝⑥两侧台背对称回填土。

3、掌握好薄壁桥台的环境温度十分重要。薄壁桥台砼浇筑施工时间保持夏季的5―8月间,环境温度在10℃-30℃较为适宜,尽量避开中午高温时间,夏季施工时还要对钢模板外侧进行遮盖或洒水降温,以免高温的钢模板灼伤混凝土表面,混凝土浇筑完应及时覆盖,并采用喷淋洒水保湿养护,对养生水进行温度控制,保证养生的水温与墙体混凝土的温度差小于10℃,防止混凝土表面首次养生遇冷收缩裂纹。

4、为确保薄壁台身的刚度,改变以往设计标准,通道基础采用桩基础,150×190厘米承台,台身高度控制在4-6米的薄壁桥台,其主筋间距控制在15厘米以内,台身厚度分别采用55--80厘米的几个不同尺寸,目的是验验证薄壁台的裂缝是否由于结构设计不足而引起的。

通过以上的分析研究,我们对选定的八种组合的试验薄壁台身于2009年在宁夏滚红高速公路YK6+000、YK7+372、K9+370、K10+480、K12+571、K13+472、K14+800七座通道桥进行了实施,施工时间选择在宁夏最有利施工的5月份,施工工艺完全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并对试验通道墙体从施工到通车后一年多进行观察记录,结果为:第①组合半幅墙体有轻微裂缝4道;第②组合半幅墙体有轻微裂缝1道;第③组合半幅墙体无微裂缝;第④组合半幅墙体有轻微裂缝1道;第⑤组合半幅墙体有轻微裂缝1道;第⑥组合半幅墙体有轻微裂缝2道;第⑦组合半幅墙体有轻微裂缝1道;第⑧组合半幅墙体无轻微裂缝。

试验结论:薄壁桥台裂缝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上述试验证明,加厚薄壁墙身和承台尺寸并在墙体外挂钢筋网片,钢筋混凝土薄壁桥台台身裂缝问题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也充分说明薄壁台的结构设计不足是桥台裂缝发生的主要因素。

结束语:通过对桩基础薄壁台正常使用状态的受力分析,最不利的受力状态是在完工通车后,在台背动载与台背填土压力的综合作用下,墙体受弯矩和水平剪力是自上而下,由小到大分布的,约在墙高1/4处复合应力最大,这与本文试验观测的裂缝首先在此位置出现的结果一致。因此,解决薄壁台裂缝问题首先在设计桥台时,既不能简单的加厚墙体尺寸,这样就改变了薄壁台轻巧、节约工程量的优点,又要根据薄壁台受力特点进行设计,应改变和加强最不利薄弱部位的结构尺寸和配筋,建议将薄壁台高1/2以下厚墙设计为梯形,并相应加大承台尺寸,增加配筋。

c30混凝土范文第5篇

以下为常用的混凝土等级的配比比例:

1、C20:水75千克,水泥343千克,砂621千克,石子1261千克;

配合比为:0.51比1比1、81比3、68 。

2、C25:水175千克,水泥398千克,砂566千克,石子1261千克;

配合比为:0.44比1比1、42比3、17 。

3、C30:水75千克,水泥461千克,砂512千克,石子1252千克;

配合比为:0.38比1比1、11比2、72。

混凝土按强度分成若干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划分的。混凝土的强度分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十二个等级。

相关期刊更多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北省教育厅

临床皮肤科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