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枫桥夜泊古诗

枫桥夜泊古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枫桥夜泊古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枫桥夜泊古诗

枫桥夜泊古诗范文第1篇

    今天,我和学生一起品读、赏析《枫桥夜泊》描绘的画面,领略诗中悲凉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正如备课是预设的一样,学生们不仅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诗,而且理解了诗的意思,领悟了诗人凝重孤寂的思想感情。可是就在理解诗意时,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对于作者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作者描写的是深秋夜晚的景。可有个学生却认为这首诗描写的是清晨的景。“一石激起千层浪”,于是,我让学生讨论,得出这首诗是诗人在深秋的夜晚泊船枫桥边,感悟了整个夜晚的景色,只是在具体描写是作者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看到的景物,然后追忆夜晚的景色以及听到的钟声,这是诗有的一种时空景,而正是这种时空景才更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凝重惆怅的情感。

    由此,我想,在教学实践中,当我们拿着精心设计的教案走进课堂与学生对话时,学生往往会有意无意的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给老师毫无准备的意外。这个“意外”就是课堂的生成。面对新的生成,我们不应固守预设,而应该尊重学情,当好一个促进者引导者,积极有效地进行调控,促进更精彩的生成,这就是新理念指导下教师应有的教学策略。在古诗《枫桥夜泊》的教学中,面对“意外”,我抓住并有效的利用学生突发的疑惑,适度的“放大”,激发学生”潜心会文”的热情。正因为把学生当作了一个个天真活泼、个性鲜明的人,看成一个个具有“生成欲望”和“生成潜能”的人,所以学生的对话是活泼、深入、有效的,恰似“一江春水”,充满生命活力,学生在对话中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了文本,感悟了文本。

    在对话过程中,课标新理念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独特视角”,但并不意味着教师放弃引导的职责。此时教师的引导更重要。因为小学生作为特殊的生命群体,受自身的认识水平、生活阅历、知识积累的局限,理解判断能力不会很全面很深入,所以教师巧妙地引导必然会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生成更精彩的“对话”。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辨的时间,鼓励、引导学生深入的读书、思考、辩论,使学生对文本的画面、文字、已经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悟,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让对话充满了激情和活力。

枫桥夜泊古诗范文第2篇

[关键词]《枫桥夜泊》 意境 “诗、乐、画”

意境作为中国的古典美学范畴,经久不衰,且越酿越纯,它已深深地扎根在中华民族的艺术审美理念之中。我国古诗词赋在行色的文字底下传递着妙不可言的意境,绘画通过色彩、构图,线条等描绘可意会、难言传的意境.而音乐是通过流动飞扬的音符、变化飘渺的音响色彩来呈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意境。

一 《枫桥夜泊》的特征

《枫桥夜泊》是专业作曲家把流传千古的诗改为歌的,曲调的表现力很强,极富生命力,作曲技法流畅又复杂多样,是一首抒彩浓郁的独唱曲目,其伴奏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种音乐与诗歌完美融合的歌曲体裁,其基本特征如下:

第一,歌词极为精致,是诗人深邃、细腻的思想感情在文字中涓涓地流动,诗意盎然,形式和内容统一并且是具有极强文学性的传世之作。它的平仄、音调、韵律等都与音乐发展的逻辑体系想符合,易唱颂、易上口。

第二,歌曲旋律所刻画的优美画面与追求“诗”、“乐”高度统一,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境地。旋律线条的流动与起伏变化,节奏的快慢均来源于歌词,但与歌词又不完全等同,它是作曲家在精美歌词的基础上,运用娴熟的作曲技巧,给予歌词以浓郁深厚的情感,让传世古诗以另一种方式完美地再现与升华。

第三,歌曲的钢琴伴奏与歌唱部分相互配合,同时演绎,不仅仅只是渲染气氛,也刻画和补充了整体形象、展示不同层次的环境与空间,而且起着与歌者对话交流、揭示内心和净化心灵等重要的作用。

二、歌曲《枫桥夜泊》之“诗”、“乐”、“画”意境

1、“诗”意境的刻画

歌曲《枫桥夜泊》中的歌词是唐代著名诗人张继的诗。这首古典歌曲的歌词描绘的是一个秋晚,在苏州城外一处枫桥,诗人泊舟来游。诗人心怀旅愁,深深被江南水乡迷人、优美的秋夜所吸引,让他触景生情,一刹那领略到如此情味隽永的意境,于是撰写了这一意境清远的诗。在这首艺术歌曲中,充分凸显了其诗人写诗时的意境。比如,在诗的首句,“月落乌啼霜满天”。这恰好就是深秋夜半时分景物的真实写照。其表露的意境为:上弦月升起得很早,因此,在半夜的时候便已经沉落,于是那时的天空只剩下了一道道灰蒙蒙的光影。这时候树上栖身的鸟儿由于月落十分光线强弱的变化,被惊起几声鸣叫,从而给这寂静的秋夜带来些许声响,诗人这静中写动的艺术,给人以无穷的遐想。所以,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全部都体现在这七个字之中。通过描绘这样的景色,在特定的秋夜,刻画出凄清深幽的氛围,和正处于孤苦愁旅中的作者,那夜,那人,那愁绪,完美地统一。对于表演者本身而言,只有自己通过分析探寻诗的意境,有了深刻的感知和透彻的理解,才能对作品所蕴涵的深层内涵进行深刻领会,才能在艺术表演中表现得栩栩如生、唯妙唯肖,表达出作品的深刻内涵。

2、“乐”意境的刻画

《枫桥夜泊》的曲作者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曲作家黎英海先生。从他的音乐写作方面对意境的描绘与刻画,可以明显得看出曲作家是对这首诗有了很深的理解,对诗人的写作意图有了非常清晰,其对诗的意境的刻画与诗本身体现的意境完全相融而合为一体。由于作者清楚的明白“夜半钟声”是全诗的诗眼,因此,乐曲开始,左手弹奏在羽调的主音构成的纯五度音程模仿钟声,三次钟声弹奏由弱到强的钟声给人以由远而近传送的动态感,把听众带进一个幽远,静谧的氛围中,并且这一模仿钟声的弹奏贯穿乐曲的始终。比如,在全曲的部分,作者采用了和声加厚的手法与旋律声部同步奏出音高,强化了诗词表现的重要内容。再看歌曲的旋律部分,前十六后八,前八后十六,两个八分音符连用,四分音符及32分符点音符构成旋律中的主要音型,连线的连用是此曲最大的特点,造成切分及长符点的效果,充分地表现了诗中静谧、空旷的景色,悠长的寒夜及诗人发出的绵绵的无尽愁思。 作者是通过音乐的方法,来描绘其中蕴涵的意境,因此,格外生动而颇具有渲染力

3、“画”意境的刻画

《枫桥夜泊》中歌词描绘的前幅画面用14个字表达了6种景象,而后面一幅画面却仅仅说明了一件事,即:夜半钟声。寒山寺,这如醍醐灌顶的钟声,在凄清的氛围里,显得格外鲜明。前面画面的描绘尽管已经从许多方面对夜泊枫桥的景色特征进行了表达,但却不能完全表露它的神韵。在这暗暗的夜里,听觉已成为人对外界景象事物感受、领会的首位。因此,此时的静夜钟声让诗人印象深刻。这又将是一个虚实相生、动静搭配、远、近景彼此结合的描法,从而使“夜半钟声”不但对夜的静谧进行衬托,而且还对夜的清寥和深永进行了揭示,诗人那种不能言传的感受都在这画面之中。

4、“诗”“画”“乐”意境的融合

《枫桥夜泊》从诗的意境描绘与音乐部分对诗的意境的刻画及补充中,使大家眼前呈现出动人的画面,画中近境远境的错落排列,动态、静态的相互对比、融合,明暗色彩的交错变化等虚实相生的表现,给欣赏者带来无限的幻想,在这种情景交融的基础上,顿然感受到歌曲的意境,并且呈现在大家眼前的这种意境深远的画面,并非是一个静止的画面,而是一个动态画境,使欣赏者的无限遐想浮游在这美妙的画境当中。同时,此曲在演唱过程中,其人声在钢琴伴奏的紧密配合下,每句最后一个字都实行延长音,正是演奏中钢琴的填充与延续,极好的刻画了此曲的诗化意境。比如,第二句中,同样要注意“江”、“渔”、“愁”等字中对应音符连线的处理。由于此句是作者情景交融、寄景生情,表现在外游子无尽思愁的情绪,演唱者应运用比上句稍暗的音色处理,表达作者的无奈之情,并在“愁”字对应的音符作一表情处理以加强此情绪感。在前两句中,最后一个字“天”和“眠”的归韵尤为重要,归韵应在前三个音符内完成,接下来的延长音应充分使其音韵在慢慢飘浮中刻画出深远的意境。

综上所述,《枫桥夜泊》除具有“画”、“乐”、“诗”三位一体、意境相融的特点外,语音特点,以及民族化的音乐等,这也是它的特点。本文着重从文化的角度出发,从语言文化的特点中深层次挖掘出语言、音乐、绘画的最深层面的意境特点,也就是“画”、“乐”、“诗”意境相融,且三位一体。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另外两个特点不重要,只是本文的论述中没有专门和重点涉及。但理论并不等同于实际,在实际的表演中,表演者要根据其特点进行全面、整体、综合把握,这才能确保表演获得堪称完美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6月第4版。

[2]朱士钊:《唐诗宋词鉴赏辞典》,新疆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

[3]夏照炎:《意境概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9年4月第11版。

[4]诸葛志:《中国原创性美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5月第1版

枫桥夜泊古诗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经验功能;枫桥夜泊;翻译;诗歌

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为语篇分析提供了有别于文学批评和文学角度的有效分析途径。本文试从韩礼德的经验纯理功能来分析我国脍炙人口的古诗《枫桥夜泊》的几种英译文,以检验系统功能学理论运用在诗歌翻译鉴赏方面的可应用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运用该理论验证译者译文的忠实准确程度。

一、经验功能理论简介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纯理功能,亦即经验功能。该理论指的是人类语言可从经验的角度出发来描述世界以及与人类相关的活动,也就是通过语言反映人们对世界的看法,表达这些看法时运用包括动作(goings-on)、事物(nouns)的属性(adjectives)、地点(Place)、时间(Time)、方式(Manner)和背景(Background)等[1]。

运用韩礼德的经验功能,我们能使用功能标记来描述句子的内容,这些标记主要有3种:过程(processes)、参与者(participants)与环境成分(circumstances)。韩礼德区分出6种主要过程:物质过程(MaterialProcess)、心理过程(MentalProcess)、关系过程(RelationalProcess)、言语过程(VerbalProcess)、行为过程(BehaviourProcess)和存在过程(ExistentialProcess)。

二、《枫桥夜泊》原文的经验功能分析

从经验功能理论的及物性角度看,《枫桥夜泊》一诗共由如下3类过程组成:

(1)气象过程:“月落乌啼霜满天”;

(2)物质过程:“江枫渔火对愁眠”;

(3)关系过程:“姑苏城外寒山寺”;

(4)物质过程:“夜半钟声到客船”。

根据以上的及物性分析,我们可以为诗句作出成分标记。(1)在气象过程中,“月落乌啼”是物质过程,“月”为动作者(Actor),“落”为过程;“乌”为动作者(Actor),“啼”为过程,“霜满天”是环境成分;(2)在物质过程中,“江枫渔火”是环境成分,“眠”是过程,动作者(Actor)为隐性,“愁”是目标(Goal);(3)在关系过程中,“姑苏城外”是属性前置,“寒山寺”是载体(Carrier),过程属隐性;(4)在物质过程中,“夜半钟声”为动作者(此处有待探讨),“到”是过程,“客船”是目标(Goal)。

三、《枫桥夜泊》译文的经验功能分析

《枫桥夜泊》作为脍炙人口的名诗,各种英译文数不胜数,以下只选取了《枫桥夜泊》的5种英译文进行比较。为方便叙述,以下分别用许译(许渊冲)[2]、文译(文殊)[3]、万王译(万昌盛、王健中)[4]、王译(王大濂)[5]和刘译(刘军平)[6]来代表5种译文。

(1)参与者。从表1看,5种译文都是物质过程,前3种译文中的动作参与者都是月亮和乌鸦(moon,crows/rooks/raven),把“霜满天”作为环境成分;王译把“霜”也作为动作参与者,环境成分由原来的“霜满天”转变为“天空”;而刘译参与者只有“乌”而把“月”归为环境成分。原诗中“月”与“乌”均为名词主语分别执行“落”与“啼”的动作过程,因此“月落”与“乌啼”应该是并列的主谓结构,所以前3种译文中的译法更符合原诗的结构。但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乌鸦全身漆黑,而rook为白嘴鸦,因此用crow与raven较为贴切。另外,有些种类的乌鸦为群居,大多数乌鸦为夫妻相依,所以这里的“乌”应用复数。

(2)物质过程。从过程意义的体现情况上看,笔者认为用descends(万王译)与setting(文译)比直接用goesdown(许译)或isdown(王译)更能体现出月亮徐徐落下之美。“乌啼”指树上的栖乌因月落前后的光线变化受惊发出的啼叫,caw(许译)与crows(刘译)都是特指乌鸦的啼叫,相对于disturb(文译)、calls(万王译)与cry(王译)更能使人联想到凄清冷落、孤独寂寞气氛中的乌鸦啼叫。

(3)环境成分。在原诗中,“霜满天”是环境成分。以上译文中除了王译将其归为物质过程,其他另外4种译文都是译成环境成分。根据自然常识,“霜满天”并不符合自然规律,霜应该在地上而不在天上,诗中却表达了诗人所感受到的茫茫夜气中弥漫着的满天霜华。underthefrostysky(许译)表达出了穹穹寒天下的凄清;theskywithfrostallwhite(万王译)中,frost后用allwhite似乎有点画蛇添足之嫌;sky(王译)则没有表达出诗中的意境;withskyfrostbite(刘译)中的介词with相对于under略逊一筹;thefrostyair用于表达寒穹似乎没有sky贴切。

2.“江枫渔火对愁眠”

该句主要描绘了“枫桥夜泊”的特征景象和旅人的感受,下面为该句的5种译文:

许译(Dimly-litfishingboats’neathmaplessadlylie.):此句是物质过程,“眠”由lie体现,动作者为隐性,dimly-litfishingboats’neathmaples为环境成分,sadly与dimly-lit为方式。这里淡淡的忧愁与闪烁的渔火相呼应,句中将动作者隐藏,更能使读者如身临其境,而且lie与第一句的sky构成押韵。

文译(Iwatchbymapledbanksthefishing-torchesflare.)此句是物质过程,由watch体现,动作者为第一人称I,目标thefishing-torchesflare,mapledbanks为环境成分。原诗中的“眠”在译文中没有体现,动作过程watch没有许译的lie贴切。在原诗中,该句以景物“江枫渔火”开始,而文译结构上则以动作者I为信息的出发点,在结构上比许译要逊色。

万王译(Nearthebankmaple,byalampIlieawakeinsorrow.)此句是物质过程,由lie体现,awakeinsorrow用来说明lie的状态,nearthebankmaple,byalamp为环境成分。这里把“渔火”译为lamp有所欠妥,从语义角度来看,lamp是广义上的灯,而“渔火”则是渔船上的灯,lamp应该是“渔火”的上义词,欠缺了“渔火”的动态和内涵。此外,诗中描写的是诗人在夜泊的小舟中怀着羁旅之愁而眠,万王译没有体现出小舟夜泊的情景。

王译(Bymaplesandboatlights,Isleeplesslie.)此句同样是物质过程,由lie体现,I为动作者,bymaplesandboatlights为环境成分,sleepless为方式。

刘译(Thebankmaplesandthefishingflaresseeasleeplessnight.)此句也是物质过程,由see体现,动作者为thebankmaplesandthefishingflares,目标为asleeplessnight。与其他5种译法不同的是,刘译动作者不是隐性或第一人称,而是用静物,作为诗人不眠夜的见证者,在表达手法上显得更为丰富。

3.“姑苏城外寒山寺”

原诗中该句为存在过程,在下面的译文中有所变化:

(1)参与者与过程类型。从表2看,5种译文中有3种采用了关系过程,另外万王译为物质过程,文译充当下句环境成分。其中3种关系过程有参与者,参与者皆不相同,另外两种译文的参与者为隐性。从原诗看,“寒山寺”应该是该句中的中心。许译用templeofColdHill作为参与者充当句子主语,译文结构与原诗句的结构一致,属性前置。王译用temple作为参与者,用outsideGusuCold-Hill修饰temple,而刘译的参与者为thebellchimes,将下句中的“钟声”提前作为该句的主语。文译直接把“寒山寺”隐去,用HanshanTemple’sbell提示“钟声”发出的地点是“寒山寺”。万王译同文译。

从过程的体现情况来看,许译、王译与刘译都采用了关系过程,与原诗一致。从诗的意境表达方面看,采用关系过程的译文最能表现原诗的意义,而3种译文中最为忠实于原诗的则是许译。

(2)环境成分。在原诗中,“姑苏城外”是关系过程中的属性前置。在5种译文中,只有许译用作属性。“姑苏”指现在的苏州,以上译法有3种为Gusu,两种为Suzhou。采用Gusu为归化译法,Suzhou为异化译法。[7]“寒山寺”在枫桥西一里处,因唐初一个叫寒山的诗僧在这里住过而得名,因此不必要将“寒山”的含义译出。笔者认为,Gusu与HanshanTemple的译法更能保持诗歌的原汁原味,体现中国悠久的历史,这里不必要采取异化译法。

4.“夜半钟声到客船”

5种译文中有4种采用了物质过程,只有文译采用心理过程。

许译(Ringsbellswhichreachmyboat,breakingthemidnightstill.)此句为物质过程,由breaking体现,ringsbells是动作者,themidnight是目标,whichreachmyboat与still是环境成分里面的属性。在这个译文中,译者不仅仅把“到”的过程体现出来,而且用breaking表现出“夜半钟声”打破夜的静寂。

文译(Ihearitssoundaboardandfeelitsmidnightspell.)此句为心理过程,由hear与feel体现过程,I是动作者,itssound与itsmidnightspell是目标,aboard为环境成分。与其他4种译文不同,文译用心理过程,I作为动作的发起者,与原诗中幽幽钟声传到客船,衬托出夜的静谧在此的表达较许译逊色。

万王译(Outtothemooringboatthedistantchimesofmidnight.)此句为物质过程,动作者是thedistantchimesofmidnight,环境成分是outtothemooringboat,其中过程缺省,没有体现“到”的过程。

王译(Itsringingbellsreachmyboatatmid-night.)此句为物质过程,过程由reach体现,动作者是itsringingbells,指代上一句中寒山寺传来的钟声,目标是myboat,环境成分是atmid-night。

刘译(Midnightechoesreachtheroamer’sboatloneandlong.)此句为物质过程,过程由reach体现,动作者是midnightechoes,目标是theroamer’sboat,属性是loneandlong。这里意译的成分居多,与上句一样,添加了属性来描述钟声的深沉与绵长。

四、结语

以上运用了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中的纯理功能对张继《枫桥夜泊》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不同的译者从不同的经验角度表达自己对诗章翻译的理解,比较过程中译文的妥帖与否有所体现,分析只是从功能语法单方面进行,因此难免有其局限性。但译者也不妨在翻译作品的时候同时考虑到原作的经验功能过程,令译文更加准确传神。

[参考文献]

[1]GThompson.IntroducingFunctionalGrammar[M].London:EwardArnold/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0:76-78.

[2]许渊冲.唐诗三百首新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8:224.

[3]文殊.诗词英译选[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124.

[4]万昌盛,王健中.中国古诗一百首[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76.

[5]王大濂,英译唐诗绝句百首[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95.

枫桥夜泊古诗范文第4篇

奇奇回家后,爸爸答应双休日带他去寒山寺考证。

星期天,奇奇来到寒山寺,走进庙门,遇到一位老和尚。奇奇问:“大师,前面的河叫什么名字?”和尚说:“枫江。”奇奇又问:“怎么有人说是大运河呢?”老和尚点头道:“对,它也被称作过大运河。在古代,这条河就叫枫江。寒山寺寺记记载:‘宋代在寺的南墙设有水门,引枫江水入寺,船可直抵寺中,还建有江南名楼——枫江第一楼。’后来,大运河上塘河段年久失修,运河便改走枫江。枫江在寒山寺一段河道狭窄,易出危险,解放后,苏州市政府在枫桥西新开千米河道,大船从那里进出。这样,它有了枫江、大运河两个名。但在运河改道前,是名副其实的一条江。”

“原来如此。”奇奇又问,“那么,在唐代有没有枫树林呢?”老和尚笑了,说:“我也不能确定,过去河对面是有名的西塘,有法华庵、听钟桥、渔隐小圃等处,文人流连于此。从现存众多诗文来看,古代在此段的枫江两岸,的确是青山绿林,黄墙丹枫,如诗如画。”

奇奇爸爸说:“看来张继用‘江枫’一词来形容江边的枫树,符合当时情况。”

“有没有可能‘江枫’是江桥和枫桥的合称呢?”奇奇还有个疑团未解。老和尚说:“两座桥都是清代重修的,最早建于何时不得而知。你们可以去苏州碑刻博物馆看看《平江图》。”

奇奇和爸爸来到位于苏州文庙中的苏州碑刻博物馆,看到了在南宋绍定年间镌刻的《平江图》。苏州当时被称作“平江”,碑上刻有当年的城貌、寺庙、街坊、河流、桥梁以及近郊的山川、胜迹等。碑刻显示,寒山寺与现在位置相同,北有枫桥,但寺前相应位置却未见江桥。由此推断,江桥应建于南宋《平江图》碑刻之后。唐代张继写《枫桥夜泊》时,还无江桥,将“江枫”解释为江桥与枫桥的合称,就不成立了。

枫桥夜泊古诗范文第5篇

纵观小学语文教材中安排的古诗教学,会发现很多地方是一课安排了两首古诗。而被编在一起的两首古诗,要么题材相近,要么内容相似,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那么,怎么进行两首古诗的同步教学呢?在十三年的教学摸索中,我初步归结了以下这样几种方法:

一、对比法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即便两首题材相近的诗也不会意境完全相同,且诗人的遣词造句功夫各有千秋,每一首都值得我们去探索。因此,可以进行对比式的同步教学,引导学生找一找两首诗有哪些相同之处,又有哪些不同之处?

就拿第五册《古诗两首》举例来说吧,这一课收集了《山行》和《枫桥夜泊》两首诗。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诗人的作品,作者分别是杜牧和张继。《山行》是一首明丽、充满生气的秋景诗。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而《枫桥夜泊》则写的是一个秋天的晚上,诗人泊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忧愁的客子,使他领略了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同时也体现了羁旅者的孤子清廖的感受。两首诗都是在描写秋景,但体现的意境却不同,这是为什么呢?引导学生了解心情不同,就算看到同样的景物也会产生不同的感情,而这景物也就蒙上了不同的色彩,这就是借景抒情,把情融入景物中,情景交融。

二、自学法

自学法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此习惯将使学生终身受用。在教学两首古诗时,可以一首诗为引做点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另一首诗则可以放手让学生以学习第一首诗的方法去自学。《游园不值》和《宿新市徐公店》是第十册《古诗两首》中的内容。在教学《游园不值》这首诗时,可以引导学生从了解诗题、诗人开始,然后抓重点字眼理解诗句,如“应怜屐齿印苍苔”一句中的“怜”为“爱惜”之意;“屐齿”可联系课文插图来认识,而此句中最有特点的是“印”的用法,由原来的词句用做了动词,可以将这种用法为学生今后学古渗透。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作为重点研读的对象,指导想象:满园春色将是怎样的一幅景象?而“满园春色”,作者为何只写“一枝红杏”?推敲琢磨后,学生深有体会,这种写法既体现出了这枝红杏争春惜春的生命力,又给读者留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可谓是“以小见大”呀!这样,诗的情、景、境就全都展现在了学生面前。

教师这时引导学生说一说刚才学习这首诗所用的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晓诗意,入诗境,悟诗情。而理解诗意时遇到不理解的重点字眼,可以采用联系上下文、观察插图、查资料、加上想象等方法进行。

三、互补法

互补法适宜学习两首从内容上可以是互通有无,交相辉映的诗。苏教版小语第十册最后一组《古诗两首》中安排了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两首诗。两诗都是写西湖美景,但一个是晴天里西湖潋滟令人惊艳,“无穷碧”“别样红”色彩艳丽,令人遐想;而另一个则是写雨天的西湖——令人惊奇,一场骤雨,被一句“白雨跳珠乱入船”演绎得活灵活现。教学时,将两首诗同步教学,引导学生体会晴天的西湖如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般顾盼生辉,雨天里的西湖又如一个豪爽侠士般,斩钉截铁。

由此还可在理解中鉴赏,而不只是简单地理解诗句的意思,更可以由此拓展出诗人的文风特点。杨万里的诗以风格纯朴,构思奇巧著称;而苏轼的诗则豪迈奔放、笔力纵横,在这两首诗中都可窥一斑。

以这种方法教学的还可以是《望洞庭》《峨眉山月歌》这一组,两诗都是写秋天月夜下的山水风景,写法上却各具千秋。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作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作家协会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北省教育厅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