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雨中的旋律

雨中的旋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雨中的旋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雨中的旋律

雨中的旋律范文第1篇

【关 键 词】 选修;导游;精品路线游;组团游;自助游

【作者简介】 丘警通,中学一级教师,广东省中山市高中语文中心组成员,广东省语文骨干教师,中山市第三届骨干教师,两度荣获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奖,是中山市高中语文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多次被评为中山市教学质量评价先进教师、中山市优秀教师,系中山市教师进修学院客座教师。主编、参编教辅资料十余种。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选修课的设置不仅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平台,也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选修教学课堂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选修课堂上师生关系到底是怎样的?课改十年,对这个问题依然众说纷纭。人教版的高中语文选修有16种教材,其中有7种教材名称包含着“欣赏”字眼,比如《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诗歌散文欣赏》《影视名作欣赏》《外国小说欣赏》和《中国小说欣赏》 以及《中外戏剧名作欣赏》等,可见,欣赏是高中语文选修的主旋律。从欣赏的主客体来看,选修教学课堂就像是一趟旅行,课堂上的学生就是游客,老师就是导游。应为一堂好的选修语文课,应该就是一次特定时间空间而思维情感无限的旅行。旅行中导游的主要工作为引导游客感受山水之美,解决旅途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并给予游客食、宿、行等方面的帮助。而选修课堂中老师则应为学生欣赏课文的美好风景提供有效指导,担当起教学过程中的设计者、协助组织者和合作者的角色,以帮助者、支持者、鼓励者的身份站在学生身边,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技术支持”。

在选修阶段,教学设计的重点已不再是“教什么”和“怎么教”,而是‘学什么”和“怎么学”了。“学什么”,涉及到学习内容的选择;“怎么学”,涉及到学习方法和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因此,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上都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自主选择不是任意或者任性选择,景点和文本呈现给我们的是多方面的欣赏点或学习点。对风景点来讲,游客仅靠景区手册的文字,是不能在固定的时间里接收大量的信息和欣赏大量美景的,他们旅行的美感,很大部分来自于导游精美的解说;对选修文本而言,学生们在没有老师指导下的学习力和游客们在没有导游讲解下的欣赏力是几乎一样的,语文世界就是旅游世界,千奇百态的自然人文深奥莫测,老师倘若不能准确巧妙的引导和指点,学生可能达不到应有的学习层次,也许错过了最美的风景却还在自娱自喜,甚至还有可能错误地解读文本。所以,完美的选修之旅离不开导游这个角色。

生活导游的工作内容千头万绪,纷繁复杂,食、住、行、游、购、娱无所不包,归纳起来,常规工作主要涉及游程安排、旅行服务、游览讲解和沟通协调四大部分。在选修课堂上,老师是导游,学生是游客,老师的课堂常规也涉及到设计游程、策划路线、景点讲解、旅途答疑等,旅游形式(课型)不同,工作的重心也有所不同。

一、策划精品线路游――创设精读模式

课堂旅行中,教师既然做了导游,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设计者,要给作为游客的学生进行游程上的安排―――设计游程、确定游线,还有旅途中的注意事项,其作用主要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研讨、深入探究搭建平台,帮助他们突破单篇课文的限制,展开真正意义上的专题学习。与必修不同的是,选修教学目标的达成是学生在老师的安排和指导下自主完成的,在学习过程中突出学生的自主选择和教师的合理预设。

如《外国小说欣赏》《中国小说欣赏》的精品线路游,选择重点内容聚焦教学目标,通过多种多样的手段进行文本细读。精读课堂不仅要让学生读得懂读得深,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欣赏、提高文学修养和审美鉴赏水平。实现文本精读需要聚焦“两维”(小说内容和形式)和“四问”(写了什么?怎么写的?写得怎么样?为什么这样写?),兼顾“六题”(词语品味题、句意理解题、结构布局题、表现技巧题、评价鉴赏题、拓展应用题),涉及小说情节内容、主题思想、语言表达和艺术手法,这是是对文本全方位的关照。课堂模式可采用 “定向――品读――聚焦――讨论――总结――拓展”的形式。学习过程须由点到面、由此及彼,重视小说知识和欣赏能力的整合和建构,重视迁移拓展和应用,使学生在文本赏析的动态过程中,掌握相应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解读方法。

选修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都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终生阅读的意识,语文教师如在课堂渗透“教是为了最后不教”的思想,我们的课堂理应能如旅行一般让学生不厌不烦流连忘返。

二、组织跟团游活动――构建助读模式

在生活旅行当中,导游需要做好旅行服务――迎送服务、协助办理入住服务、保存并分发交通票据服务、代办服务、生活服务,还有就是游览讲解――旅途中讲解、景区(点)讲解、参观介绍,简单点说就是最大程度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实现优质服务。同样的,在选修课堂旅行中,教师也要有能力带领学生顺利地开展“游学”活动,能尽可能为学生阅读提供技术支持和智慧援助。

有些时候,导游在游客自行游玩的时候,往往隐身在背后,让游客去寻找美景,涉猎人文风光,只是在核心景点进行游览讲解。教师在选修课上也要学会在课堂隐身,“该出手时才出手”, 在突出学生自主性、选择性的同时,教师要适时介入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修正、提升。个别问题个别指导,有共性的问题集中解决。如小说类选修文本的课堂助读模式当中的呈现,助读模式主要解决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所发生的困难或问题,以学生自主和教师引领的方式进行,学生的自主表现为积极参与、自觉体验、学会分享和尝试探究;教师的引领表现为课堂的组织调控、知识的梳理、问题的诱导、方法的总结等。在开展课堂活动时,以阅读为抓手,创设交流平台,增强学生对小说话题的探究意识;具体操作时,放手让学生阅读,可按“目标定向―研读文本―记录问题―组内交流―整合主题―品味鉴赏―班级研讨”等环节进行。在这里,教师是课堂阅读的导师,学生是自主探究的角色,课堂也就容易达到“阅读―交流―分享”的目的。

在选修课上,自主、合作是主旋律,教学内容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而呈现的。大多数情况下,作为导游身份的教师,是隐身的,教师‘讲”在学生需要时,而且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发展状态不断调整以求“最佳呈现”,以突出教学内容的实效性。随团游因为有导游的陪伴,游客会多一份轻松和简单。

三、开展自助游活动――推行自读方式

学生学习的驱动力一般分为外在的压力和内在的引力,前者是应试教育必然的结果,后者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也是开设选修课程的主要出发点。长期的应试教育(包括必修阶段的学习)使得不少学生产生“抗体”,变得厌学、倦学,长此以往,教学效果便大打折扣,能力的培养,心智的成长何其艰难!如果选修课堂教师能想方设法推行自助游,使学生在兴趣的牵动下主动学习,让他们凭兴趣、勇气和冒险精神去探究。在选修自读课型上,作为导游的老师主要任务就是沟通协调―――沟通协调团员的目的地和选取的路径、需要的装备等;与团员沟通,妥善解决部分团员的特殊需求。让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去到不同的目的地,让不同喜好的学生能搜寻到旅途中异样的风景。学生虽少不了一路的艰辛和跋涉,但也在享受“豁然开朗”、“别有洞天”的不凡之趣,同时能把知识掌握得更牢固,从而渐渐内化成能力,坚持不怠,进而量变成为质变。

雨中的旋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果型无籽西瓜;新品种;碧绿;黄瓤

中图分类号:S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3)14-0011-03

小果型无籽西瓜小巧玲珑,皮薄味甜,汁多色艳,口感爽脆,风味极佳,深受消费者欢迎。小果型无籽西瓜属于高档礼品水果,比大果型西瓜耐低温,且早熟,很适合反季节大棚种植,其价格较普通西瓜高出4~5倍,经济效益高,种植小果型无籽西瓜已成为发展高效、观光农业的重要项目之一。当前在许多的大中城市郊区呈现快速发展之势,而县区仅有少量种植。其主要原因是进口品种种子价格昂贵,多在1.5元/粒左右。因此,培育出早熟、优质、坐果力强、不易裂果的小果型无籽西瓜品种成为广大育种者的育种目标。同时可以逐步替代同类进口品种,降低生产成本。

1 选育过程

1.1 亲本来源

①母本 是用河南开封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自育小果型二倍体X-66,通过0.2%秋水仙素诱变,多代定向选育而成的小果型四倍体4X-66。该系植株长势中等偏强,抗性较好,果实发育期约27 d,易坐果,果实圆球形,单果质量2.0~2.3 kg,果皮绿色,皮厚0.5 cm,皮韧,瓤色鲜黄,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纤维极少,剖面美观,种子小且少。

②父本 父本X-18是从韩国引进的小果型西瓜一代杂交种KS与台湾小西瓜一代杂交种的后代QB复合杂交,经8代自交,系统选育的纯合后代。该品系植株生长势强,耐湿性和抗病性较好,属早熟种,果实发育期约30 d,果实椭圆球形,单果质量2.0~2.5 kg。果皮浅绿并覆有深绿色网状花纹,皮厚约0.4 cm,果皮脆,瓤肉黄色,品质极佳,细嫩爽口,纤维极少,剖面美观;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2%,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

1.2 选育经过

2008年春季,利用小果型4X-66四倍体自交系和X-18等10份小果型二倍体自交系配制了10个小果型无籽西瓜新组合,2009年春季进行了组合筛选试验,从中选出优良的5个组合,2010年进行了早春塑料大棚地爬式栽培品比试验,又从中选出优势最强的4X-66×X-18组合。暂定名为碧绿。

2 选育结果

2.1 产量

根据2009年早春塑料大棚地爬式栽培对比试验,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20 m2。对照黄小玉无籽折合667 m2产量2 549.6 kg,4X-66×X-18 667 m2产量2 812.1 kg,较对照增产10.3%,4X-62×X-32 667 m2产量2 653.3 kg, 较对照增产4.1%(表2)。

2.2 品质

从表3可以看出,组合4X-66×X-18和4X-66×X-32含糖量超过对照黄小玉无籽,以4X-66×X-18组合最高,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除4X-66×X-14和对照黄小玉无籽的瓤色晶黄色外,其余均为黄色。4X-66×X-18果皮厚度为0.5 cm,比对照薄,其抗病性比对照强。

2.3 综合性状评定

由产量和品质结果结合表1~4综合评定认为4X-66×X-18和4X-66×X-32为有望组合,初步认定其综合性状优于对照黄小玉无籽西瓜,以4X-66×X-18组合最优。

2.4 早春大棚示范

2010年于通许县四所楼镇三赵村进行了小果型无籽西瓜碧绿早春大棚示范。结果表明,果实发育期近28 d,熟性早。生长势较强,抗逆性、单果质量、坐果率、皮色等各项经济指标及农艺性状均高于对照,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也优于对照,且具独特香味。剖面美观,纤维极少,无空心,不裂果。667 m2产量2 539.6 kg,较对照品种增产9.9%(表4)。

3 品种特征特性

碧绿小果型无籽西瓜为早熟种,全生育期为100 d左右,果实发育期28 d左右,植株长势较强,易坐果。植株主蔓长约3.5 m,主茎粗约0.5 cm;第1雌花着生节位6~7节,以后每隔5~6节着生1朵雌花,部分植株有雌花相邻现象。果实短椭圆球形,皮色绿底覆深绿网纹,瓤色鲜黄,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左右,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5%左右,肉质脆酥,汁多爽口,风味好,白色秕子少,无籽性好,皮厚0.5 cm,皮韧耐运,单瓜质量2.3~2.5 kg,667 m2产量约2 500 kg,耐湿、耐低温性强,连续坐果力强。

4 栽培要点

4.1 播种育苗

播种前的种子须进行人工破壳处理,然后放在30~32℃的恒温下催芽。早春保护地栽培,可在1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根据设施形式、保温性能采用不同播期;秋延后栽培可在7月上旬至8月上旬采用防雨遮荫措施育苗。重茬田宜选择嫁接育苗。

4.2 适时定植

早春设施栽培应在幼苗3片真叶时进行移栽定植,定植前1周苗床逐步加强通风,并保证棚内较高温度,最低气温不低于8~10℃,促进缓苗。一般爬地式栽培,667 m2保苗900~1 000株,双蔓整枝。立架栽培,667 m2栽1 800~2 000株,双蔓整枝。并按 (8~10)∶1配置授粉株。

4.3 整枝打杈

一般选择双蔓或单蔓整枝,在主蔓的5~6节选留一侧蔓。第2~3雌花坐果。

4.4 肥水管理

要以重施长效、优质有机底肥为主,配合三元复合肥50 kg/667 m2,从定植到采收无需追肥。由于早春温度低,加之地膜覆盖,所以土壤水分散失得很慢,在灌足底水的条件下,整个生育期基本无需灌水,若土壤缺水,可在伸蔓前期或膨瓜初期适当补水。当头茬瓜多数采收、二茬瓜膨大时,应及时灌水,并追施三元复合肥50 kg/667 m2。

4.5 人工授粉

早春大棚栽培西瓜,由于棚内传媒昆虫很少,且此期棚内温度较低,授粉品种雄花散粉量少,因此必须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才能提高坐果率。一般在子蔓第2雌花开放时开始授粉,授粉时间一般在7:00~9:00时,阴雨天气可适当延后。

4.6 适时采收

在人工授粉时应标记日期,按品种成熟日数抽样切瓜查验,保证上市西瓜质量一致。一般头茬瓜若4月采收,约需35 d;5月中旬采收约需30 d;6月采收约25 d。适时采收,不仅品质佳,经济效益高,而且有利于植株生长发育,促进多茬收获。

参考文献

[1] 戴照义,郭凤领,李金泉,等.小果型无籽西瓜新品种小王子的选育[J].中国瓜菜,2009(6):19-21.

[2] 曾雄,穆生奇,刘雪兰,等.花皮小型无籽西瓜新品种甜宝小无籽的选育[J].长江蔬菜,2010(8):33-36.

[3] 谭慧明,杜晓莉,王恒,等.小果型无籽西瓜新品种满春红的选育[J].长江蔬菜,2010(8):27-29.

[4] 徐锦华,羊杏平,刘广,等.小果型无籽西瓜新品种小玉无籽的选育[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3):89-90.

[5] 周泉,朱别房,易学赛,等.中小果型无籽西瓜新品种博帅的选育[J].中国瓜菜,2009(5):26-28.

[6] 周泉,朱别房.中小果型黄皮黄瓤无籽西瓜新品种洞庭7号和洞庭8号的选育[J].中国西瓜甜瓜,2004(1):8-10.

Breeding of Bilv, a New Seedless Mini-watermelon Cultivar

YU Yuhong, TAN Huiming, SUN Tieliang, LI Chao, DU Xiaoli

( Kaifeng Vegetable Research Institute, Henan 475003 )

Abstract: Bilv is a new seedless mini-watermelon developed by taking tetraploid mini-watermelon 4X-66 as female parent and diploid inbred line X-18 (mini-watermelon) as male parent. Bilv sets fruits easily, with the whole growth period of about 100 days and fruit development period of about 28 day. It grows vigorously and with strong disease and stress resistance. The fruit is oval, and the peel is green with dark green stripes. Its peel thickness is about 0.5 cm, and the fruits are resistant to transport. The yellow flesh is crisp with excellent taste and flavor, and there are few white abortive seeds in the fruits. The central soluble solid content is about 12.5%. The single fruit weight is 2.3-2.5 kg, and the yield is about 2 500 kg/667 m2. It bears the low temperature and weak light, and it is suitable for cultivation in both sunlight greenhouse and early spring greenhouse.

Key words: Seedless mini-watermelon; New cultivar; Bilv; Yellow flesh

于玉红(1980-),女,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西瓜新品

种选育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电话:15903786116,

雨中的旋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道路绿化;植物配置;植物选择

1 概述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

关于道路绿化, 狭义上仅指城市干道的绿化;广义上则包括城市干道、居住区 公园绿地和附属单位等各种类型绿地中的道路绿化。

目前,现代化的城市道路交通已是一个多层次复杂的系统组成不同的路网,从功能上有交通性、生活性、商业性和政治性的区分;从道路的种类又大体分主干道、次干道、区问路、小区路、园林路、滨河路和步行街等。为做好道路功能与性质相适应,配置道路绿化,规划时应根据道路的级别、性质、用地情况、道路宽度、以及市政工程设施的不同要求和绿地定额等多方面因素确定绿化的布局形式,即采用规则式、自然式或综合式,道路断面绿带的种植采用对称式和不对称式。

2 各种形式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

2.1 城市环城快速路的植物配置

根据树木的间距,高度与司机视线高度与前大灯照射角度的关系种植,使道路亮度逐渐变化,并防止眩光。种植宽厚的低矮树丛作缓中种植,以免车体和驾驶员受到大的损伤,并且防止行人穿越。出入口有作为指示性的种植转弯处种植成行的乔木以指引行车方向,使司机有安全感。在匝道和主次干道汇合的顺行交叉处,不易种植遮挡视线的树木。立体交叉中的大片绿地即绿岛,不允许种植过高的绿篱和大量的乔木,应以草坪为主,点缀常绿树和花灌木适当种植宿根花卉。

2.2 分车绿带的植物配置

分车绿带是指位于上下行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中间分车绿带,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或同方向机动车道之间的两侧。分车绿带宽度由道路的不同而各有差异窄者仅lm,宽可l0m余,在隔离绿带上的植物配植除考虑到增添街景外首先要满通安全的要求不能妨碍司机及行人的视线为原则一般窄的分隔绿带上仅种高度不超过70cm低矮的灌木及草皮。

2.3 行道树绿带的植物配置

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种植行道树的绿带,其功能主要为行人蔽荫,可起到美化街道,降尘,降噪减少污染的作用。如今,行道树的配植已逐渐注意乔灌草结合,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长相结合乔灌木与地被、草皮相结合,适当点缀草花,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结构,形成当地有特色的植物群落景观,会大大提高环境效益。城市道路红线较窄没有车行道隔离带的人行道绿带中,不宜配置树冠较大高空容易郁闭的树种,不利于汽车尾气的扩散。

2.4 路侧绿化的植物配置

从广义上讲路侧绿带也包括建筑物基础绿带。由于绿带宽度不一,因此,植物配植各异。路侧绿带国内常见用地绵等藤本植物作墙面垂直绿化,用直立的桧柏、珊瑚树或女贞等植于墙前作为分隔,如绿带宽些,则以此绿色屏障作为背景 前面配植花灌木、宿根花卉及草坪 但在外缘常用绿篱分隔,以防行人践踏破坏。绿带宽度超过lOm者,也可用规则的林带式配植或培植成花园林荫道。

3 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

3.1 乔木的选择

乔木作用主要是夏季为行人遮荫、美化街景,故选择品种时注意以下几点: ①株形整齐,观赏价值较高,最好叶秋季变色,冬季可观树形、赏枝干;②生命力强健,病虫害少,便于管理,花、果、枝叶无不良气味;③树木发芽早、落叶晚,适合在当地正常生长,晚秋落叶期在短时间内树叶即能落光,便于集中清扫;④行道树树冠整齐,分枝点足够高,主枝伸张、角度与地面不小于30°,叶片紧密,有铱荫;⑤繁殖容易,适宜大树移植;⑥有一定耐污染、抗烟尘的能力;⑦树木寿命较长,生长速度不太缓慢。目前应用较多的有雪松、河南桧、西安桧、法桐、国槐、合欢、栾树、垂柳、馒头柳、杜仲、白蜡等。

3.2 灌木的选择

灌木应用于分车带或人行道绿带,可遮挡视线、减弱噪声等,因此,可按以下几点选择:①枝叶丰满、株形完美,花期长,花多而显露,防止萌蘖枝过长妨碍交通;②植株无刺或少刺,叶色有变,耐修剪,在一定年限内人工修剪可控制它的树形和高矮;③殖容易,易于管理,耐灰尘和路面辐射。

3.3 地被植物的选择

据悉,选择适宜的草坪草种应根据气候、温度、湿度、土壤等条件。如今,北方大多数城市主要选择冷季型草坪作为地被植物,另外多种低矮花灌木均可作地被应用,如葱兰、麦冬、棣棠等。

3.4 草本花卉的选择

一般露地花卉以宿根花卉为主,与乔灌草巧妙搭配,合理配置,1、2年内草本花卉只在重点部位点缀,不宜多用。 随着人们精神生活的不断升华,人们越来越重视道路绿化的重要性。这就要求园艺工作者在各种环境下多方面的,多角度的来学会将植物与城市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雨中的旋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垂直绿化;分类;植物种类;应用

中图分类号:S731.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

随着城市绿化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人们生存环境的质量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在目前城市高楼林立,土地日益紧张、人们生存空间变得狭小的情况下,进行垂直绿化,美化生活环境,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所谓垂直绿化就是绿化与地面垂直的线与面,如墙面的绿化,陡坡的绿化,围栏的绿化,花架休息廊的绿化,以及窗台,阳台的绿化等都可称为垂直绿化。

本人就垂直绿化的方法及品种的选择谈一点看法。

1.主干道两侧的垂直绿化

1.1沿街单位的护栏低矮墙体。按照市政府的要求沿街企事业单位的墙体要打开,变成通透栏杆,但有些单位内部绿化空间较小或比较杂乱,可以沿护栏栽植枝杈类攀援植物如:攀援蔷薇、胶东卫矛等形式开花的绿墙,效果较好,如果栽植五叶地锦就会显得杂乱。也可在栏杆上挂垂吊的花钵、花篮如大连的仲夏路;在中山路的路灯杆上也放置栽有海棠和垂吊牵牛的花钵,这些垂直绿化的形式,效果非常的好。

1.2城市中高大的挡土墙。在下面有种植池的地方,可在挡土墙的上方栽植五叶地锦、野葡萄等悬挂类藤本植物。小气候好的地段还可以尝试常春藤这样不耐寒的品种。

1.3城市中的挡土墙,除可选用爬墙虎等藤本植物外,还可选用树木贴墙绿化的一种新的绿化形式,这种形式开辟了垂直绿化的新途径,可打破攀援植物独占墙面的格局,树木的贴植在欧美国家早有应用,一些乔灌木经过休整后,伸展地覆盖在墙面上,不需要支架,效果比较好,可用来贴墙栽植的树木要求叶片较小,向两侧生长旺盛,并且具有观赏性,可供选择的品种有胶东卫矛、石榴、木锦、西府海棠、黄杨、山茱萸等,在应用过程中,要注意树型,剪去纵向伸展的枝条。另外,在一、二年内要固定枝条,种植时树木应尽量紧贴墙面,剪去向内和重叠生长的枝条,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冠幅内的枝条,尽量减少空隙,等定型后可逐步拆去固定物,以后主要靠修剪控制其生长。

2.斜陡坡的绿化

2.1坡度在45度以上的风化石坡、土坡,一般可采用工程措施,一种是直接在现场制作网状混凝土构件起到护坡作用,然后填入种植土,另一种就预制出六边形的混凝土构件一个压一个,护坡回填种植土,内可种植草皮或利用大、小叶黄杨,红叶小檗、金叶女贞等非藤本植物材料,形成各种图案,美化环境,前一种如中南路的护坡,后一种如动物园的12属相造型等都是比较成功的例子。

2.2垂直植生绿化,这种方法适用于道路两侧高2米以上,坡度大的修路填方区,它的优点是可使用现场土回填,能有效地解决多余废土,甚至还可以在坡度接近90的填方区进行,结构稳定性高,可以达到美化城市景观的效果,它的具体做法是:

2.2.1清理杂物,碎石、风化石、整平坡度,打好基础。

2.2.2根据不同基础选用钢栅栏或加劲格网固定覆盖层,里面填上种植土。

2.2.3根据土壤的酸碱度等因素,选择有机肥料连同适合的草种一同喷浆。

2.2.4用草袋作为覆盖物,用铁丝加以固定。

2.2.5根据不同时期的气候条件搞好管理,保证草种的正常萌芽。

2.3滨海路沿线山体一侧的垂直绿化

我处主要负责南部海滨风景区的绿化,滨海路沿线山势陡峭,岩石,土少石多,景观效果不好,经过多年的绿化改造,特别是垂直绿化已颇见成效。我处在沿线栽植大量的爬墙虎、蔷薇,效果非常的好,在蔷薇开放的季节,远处看,花团锦簇,即起到了遮挡作用,又美化了环境,成为滨海路又一处美丽的风景;爬墙虎生长很快,覆盖效果好,而且秋天还变色,为秋天的滨海路增色不少。

3.居住区、别墅区的垂直绿化

3.1居住区内的挡土墙。大连市丘陵地区,城市内的很多居住区、别墅区都有挡土墙,除直接利用爬墙虎等自爬类藤本植物,还可用细钢丝打成网格交叉状的附属体或用钢筋混凝土做成仿竹状网格,种植凌霄、野葡萄等开花藤本植物可很快达到绿化效果。比如仲夏花园的挡土墙,用混凝土仿竹,即使在藤本植物没爬上之前,也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3.2建筑的垂直绿化朝西山墙受到太阳的辐射,夏季较热,可选用匍匐类果树如樱桃、李子、和梨树等贴墙栽植,可把树枝固定在板条架上,金属丝挂在墙面上,春季鲜花盛开,秋季硕果累累,为居民增添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这种方法还可以在规划所保留的日式建筑区域内使用。

4.公园、游园的垂直绿化

在公园和游园里除了棚架的垂直绿化外,还应发展绿色的篱笆、拱门。对一些山石,枯死的大树也应利用垂直园艺的手段来达到美化效果。

4.1棚架的垂直绿化,除栽植传统的紫藤外,还可选用丝瓜、苦瓜、葫芦等观果的藤本植物,丰富了垂直绿化的材料。劳动公园的几处紫藤架的绿化效果非常的好,不仅美化了环境,而且还非常适合游客休息纳凉。

4.2篱笆、拱门。在公园或游园的局部地段,可用篱笆拱门分隔空间。在园林空间中,与地栽植物相比,垂直生长的植物更接近视线的高度,这正是垂直园艺的魅力之所在。利用开花的攀缘植物如牵牛、蔷薇等栽植,其中,开花的绿篱墙和拱门,将会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劳动公园的月季园,几处蔷薇拱门设置其中,既起到分隔空间,又为月季园增添了一种浪漫的味道,成为了婚庆摄影的绝佳场所。

4.3山石和枯死大树。公园中常常有成组的山石,栽植爬墙虎或凌霄点缀其中可以形成虚实变化的效果,更能给山石增添活力和动感。劳动公园荷花池的假山就采用了此形式,效果不错。

公园、游园中各种原因枯死的大树,砍了又可惜保留又有点影响景观,森林动物园、劳动公园都存在这种情况,利用凌霄等开花的藤本植物爬满枯树,可为公园增添新景。

总之垂直绿化已经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我们目前利用的垂直绿化材料还太少,垂直绿化的方式还很单调,因此我们园林工作者应该加强新品种引进工作,探索垂直绿化的新形式为美化绿化大连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雨中的旋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西瓜; 新品种; 科赛翠绿; 早熟; 优质; 耐运输

1 育种目标

当前国内推广面积最大的京欣1号类型早熟西瓜品种,其突出优点是品质优、早熟、皮薄,深受市场欢迎,缺点是易裂果、极不耐运输。针对京欣1号的不足之处,河南省开封市蔬菜科学研究所结合长期育种实践,提出了将耐贮运性状转育到优质早熟材料中的育种思路,集优质早熟与耐运输为一体[1-4]。育种目标确定为: 选育出品质优、抗逆性强、抗裂果、耐运输、外形美观的早熟西瓜新品种。

2 选育过程

2.1 亲本来源

2.1.1 母本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母本ks-8自交系是利用引自日本杂交种L-8,与河南省开封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固定品种中汴1号复合杂交,采用系谱法,历经10代定向培育而成。全生育期80 d,果实发育期28 d。高圆形,果皮绿色并散布青色网纹,果皮厚度1.1 cm,果形指数1.15,单果质量7~8 kg。瓜瓤大红色,瓤质脆,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植株长势强健,抗枯萎病能力较强,第1雌花开放在主蔓第6~8节,雌花间隔5节。易坐果,果皮韧性好。

2.1.2 父本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父本cg-10自交系是利用北美生态型F-10和亚洲生态型A-2进行杂交,历经8代定向培育而成。全生育期95 d,果实发育期28~30 d。果实长椭圆形,底色深绿覆青网纹,果皮厚度1.1 cm,果皮韧,瓜瓤鲜红色,瓤质酥脆,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单果质量8 kg。植株生长势及分枝能力较强,第1雌花出现于主蔓第6~8节,雌花间隔4~5节,较易坐果,抗枯萎病、炭疽病能力较强,耐病毒病。

2.2 选育经过

根据育种目标,2006年春季配制早熟西瓜组合12个。2006年冬季和2007年春季进行组合筛选及品种比较试验,以京欣1号为对照, ks-8×cg-10组合田间表现植株生长势健壮,抗性强,果实外形美观,产量高,品质佳,果皮抗裂性好,其综合性状超过对照品种京欣1号。2008—2009年参加河南省早熟西瓜区域试验,2010年参加河南省生产试验。2011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证号2011073,审定名称为科赛翠绿。目前已成为开封及周围瓜区的主推品种。

3 试验结果

3.1 组合筛选试验及品种比较试验

2006年冬季在海南试验地进行组合筛选试验,参试组合12个,以京欣1号为对照,试验小区面积为40 m2,种植40株,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3蔓整枝,每株留1果,施肥水平中上,其他同常规管理。其中ks-8×cg-10(科赛翠绿)折合667 m2产量3 366.0 kg,较对照京欣1号增产12.9%,差异达显著水平(表1);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9%,边部10.0%,分别较京欣1号高1.2、1.0百分点;科赛翠绿皮较韧,抗裂果性优于京欣1号,田间无裂果,耐贮运性好(表2)。综合性状居试验第1位。

2007年春季在开封市西郊喜台村试验地进行的品种比较试验中,以上年初选的4个组合为试材,以京欣1号为对照。试验小区面积为40 m2,种植40株,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管理方式同上年。ks-8×cg-10(科赛翠绿)折合667 m2产量3 655.2 kg,较对照京欣1号增产14.6%,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表1);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3.1%,边部9.9%;分别较京欣1号高1.1、1.2百分点;科赛翠绿抗裂果性优于对照京欣1号,田间无裂果,耐贮运性好(表2)。综合性状居试验第1位。

3.2 河南省早熟西瓜品种区域与生产试验

2008—2009年科赛翠绿参加河南省早熟西瓜区域试验,2010年参加河南省生产试验。3年试验均为地膜覆盖栽培,设计采用随机区组法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19.2 m2。生产试验2次重复,小区面积为66.7 m2。每小区种植83株。试验田田间管理与当地其他早熟西瓜栽培一样,四周设同等作物为保护行。

3.2.1 产量 2008年河南省早熟西瓜品种区域试验共有15个参试品种,对照品种为京欣1号。汇总6个试点,6点全部增产,科赛翠绿平均667 m2产量3 164.8 kg,比对照京欣1号增产23.94%,居15个品种第1位。2009年的河南省早熟西瓜品种区域试验共有14个参试品种,对照品种为豫星。汇总5个试点,3个试点增产,2个试点减产,科赛翠绿平均667 m2产量2 915.2 kg,比对照豫星增产10.58%,居14个品种第2位。2010年的河南省早熟西瓜品种生产试验参试品种7个,对照品种为豫星。汇总7个试点,5个试点增产,2个试点减产,科赛翠绿平均667 m2产量3 029.0 kg,比对照豫星增产8.26%,居7个品种的第4位(表3)。

经过2008—2010年2年河南省早熟西瓜品种区域试验和1年的河南省早熟西瓜品种生产试验,科赛翠绿西瓜品种产量均高于对照,3年667 m2产量分别是3 164.8 kg、2 915.2 kg、3 029.0 kg,分别比对照京欣1号、豫星增产23.94%、10.58%、8.26%(表3)。

3.2.2 果实性状与品质 从河南省早熟西瓜品种区域试验结果显示,科赛翠绿西瓜新品种的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0.37%~10.4%,对照10.38%~10.8%,边部可溶性固形物7.98%~8.4%,对照8.15%~8.2%,中边部可溶性固形物与对照基本持平;科赛翠绿单果质量4.1~4.5 kg,高于对照3.8~4.0 kg;果皮厚度1.1 cm,较坚韧,田间无裂果,耐贮运性优于对照(表3)。2010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测定科赛翠绿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78%,边部10.78%。

3.2.3 抗病性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2008—2010年对西瓜新品种科赛翠绿进行田间抗病性种植试验,其鉴定结果为: 炭疽病发病率为8.3%,病毒病发病率为8.3%,枯萎病发病率为3.8%,发病率较低,说明该品种对上述病害抗性较强。

4 品种特征特性

科赛翠绿西瓜属早熟种,植株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抗枯萎病;较抗炭疽病,对病毒病有较好的耐性,抗逆性强。主蔓长度310 cm,主茎粗度0.85 cm;主蔓第1雌花着生节位6~8节,雌花间隔5节。全生育期85 d左右,果实发育期26~28 d;果实椭圆形,果皮绿色并散布青色网纹,外形美观,果皮厚度1.1 cm,果皮韧性大,耐贮运。瓜瓤大红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达13%,边部可达10%;瓤质细嫩,口感酥脆。单果质量7~8 kg,每667 m2产量4 000~4 500 kg。种子土黄色,千粒质量55 g。

5 适宜栽培的区域和栽培技术要点

5.1 适宜栽培区域

通过试验,科赛翠绿在全国西瓜主产区均可种植,在河南、山东、河北、辽宁、安徽、江苏、广西等省、区试种反应良好,深受广大瓜农的欢迎。

5.2 栽培要点

5.2.1 播期 保护地栽培2月中上旬育苗,地膜栽培3月上旬育苗,苗龄30 d左右。多年重茬地种植,应采取嫁接换根的方法防止枯萎病的发生。

5.2.2 种植密度 每667 m2种植700株左右,3蔓整枝,坐果期及时摘除根瓜,第2、3雌花留果,人工辅助授粉。

5.2.3 田间管理 施足底肥,浇足底水,坐果前适当控制水肥,坐果后加强水肥管理,重施优质有机肥;采收前7天停止灌水,适时采收。整个生育期间注意防治蚜虫、炭疽病等病虫害。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中国园艺学会西甜瓜专业委员会,中国园艺学会西甜瓜协会. 中国西瓜甜瓜[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12.

[2] 许勇,宫国义,张海英,等. 优质早熟丰产西瓜新品种京欣2号的选育[J]. 中国西瓜甜瓜,2002(2): 7-9.

相关期刊更多

作文与考试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共青团吉林省委

幸福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武汉出版社;武汉市妇女联合会

北方作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甘肃省酒泉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