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产科护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产房隐私 护理 相应措施
1 产房隐私内涵
隐私通常被人们理解为身体的隐蔽部位,而据资料记载隐私的标准定义最先是由美国法学家沃伦(Ssmtiel D.Warren)和布兰德斯(LouisD.Brandeis)于1890年提出的,后来逐渐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隐私是指患者不妨碍他人及社会利益的个人心中不愿告诉他人的秘密,它主要包括个人身体秘密、身世及历史秘密、有关家庭生活秘密、财产方面的秘密等。妇产科是个特殊的环境,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病史采集、体检和护理操作中,常涉及患者方面的隐私问题,如生殖器官的暴露、未婚先孕、性传播疾病、异常婚育史、婚外、生殖器畸形、不孕不育等,多患者对此存在不同的情绪反应和心理变化。所以,注重产房个人隐私保护显得格外重要。
2 产房隐私被暴露的原因分析
在分析隐私被暴露的原因之前,我们很有必要先研究一下患者对隐私的认识。
在进行妇科检查时,需暴露隐私部位,很多女性患者,特别是年轻未婚女性,怕被男性看到,怕男医生检查,不愿有男实习生在场,觉得在男性面前暴露生殖器很难为情,同时也存在怕被家属不理解的顾虑。有某些隐私的女性患者,例如:生殖器畸形、有性传播疾病、未婚先孕等,在接受妇科体检和询问病史时,是抱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怕隐私被暴露而受到歧视或影响夫妻感情和正常生活,造成夫妻家庭不和,心里充满矛盾和不安。
2.1 病房、妇科检查室的布局因素
病房、妇科检查室的布局不当会导致患者的隐私暴露。如病房较大,设施不齐全,病室环境差,个房间住7~9位患者甚至更多,中间没有隔帘;某些常用无菌物品放置在妇科检查室内,以至于患者在做妇科检查时,常有医护人员闯入检查室取物。
2.2 医护人员素质因素
医护人员直接面对、接触患者隐私,医护人员认识隐私意识淡薄、观念不正确、素质低下等也会直接导致患者隐私被暴露。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意识淡薄。没有真正理解隐私和隐私权的含义,以及保护患者隐私是医务人员的主要义务之一等,也就无法从根本上重视保护患者隐私,并从言语和行为中反映出来。
(2)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尽管医学模式也由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阶段转变到了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中心的阶段,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存在着你是患者,我是医生,我只要医好你的病,而你只要配合我的检查治疗就行了的思想,从而忽略了患者的心理感受。
(3)服务意识较差,对患者个性化的服务需求不了解,或不能很快适应。不能主动为患者服务,而是按照操作规程机械地进行着每一次操作,单纯地用手和用脑做事,而没有用心去做。
(4)不尊重患者。如让进修、实习医生、护士查看患者时,不事先做好解释工作,或未征得患者同意就执行操作,或检查时不分时间、地点等。
(5)职业素质较低。如在办公室、走廊等地方,随便谈论患者病情、隐私,进出病室不随手关门,在进行操作时接操作前要评估环境,符合保护患者隐私的要求,但实际上,为了省时间或怕麻烦或自认为没有必要等而被忽视听电话、接待同事或来访者等。
(6)不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现在很多诊疗操作都明确规定操作前要评估环境,符合保护患者隐私的要求,但实际上,为了省时间或怕麻烦或自认为没有必要等而被忽视。
2.3 医院管理方面因素
医院管理不当也是导致患者隐私暴露的原因之一。如诊室秩序混乱,表现为患者、陪人多,甚至妇产科诊室里有男陪人等。探视制度不严格,探视人数多和探视时间长,有的病床24小时都有陪护,有时甚至有多人陪伴的现象。一览表上写明疾病诊断,来人通过查找便可知道该患者到底得了什么病。病历资料管理不善,病、陪人趁机私自翻阅等。
3 对象与方法
3.1 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2009~58月份产科患者116人(其中包括大月份引产15人),发放问卷116份,回收有效问卷110份,有效回收率94.8%。110例患者年龄18~36岁;97例已婚,13例未婚;文化程度,小学22例,初中38例,高中29例,大专及以上21例。
3.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隐私认知、个人隐私有无被泄露、主要由哪些途径泄露、泄露后的心理状况。答案可多项,由患者自己填写或口述。
4 结果
患者对隐私的认识:56例(50.9%)认为病情属于个人隐私;69例(62.7%)认为身体某些部位属于个人隐私;32例(29.1%)认为婚育史属于个人隐私;27例(24.5%)认为其他如心理活动属于个人隐私。
5 提高产房隐私护理的相应措施
3.1加强医护人员隐私保护意识
由于产科患者有别于其他科室,入住产科,都无可避免的要面对医护人员对婚育史、孕产史的询问,以及身体隐私部位的暴露,如会备皮,腹部监测胎心音,分娩时的截石位、不可缺少的肛检与阴查、哺乳时的暴露等,针对产科患者的特殊情况,医院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隐私教育,加强其法律意识,注重患者隐私保护。
3.2 改善就医环境
门诊设分诊台、诊疗室改造成“一医一患一室”,并请家属或亲友在诊室外等候,避免了患者尴尬解除心理顾忌,以便能详述病情。病房改装成单人或双人房。
3.3 提高医护人员服务意识及水平
(1)急诊入院时,先把孕产妇安置人诊疗室,查看产前检查情况。避免当着家属或亲友的面询问病史及既往史,特别是孕产史,以防揭穿孕妇的隐私而引起家庭和社会问题。如果是未婚先孕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阴道出血、外阴裂伤或性病引起的生殖器官炎症患者护士应做到一视同仁,不冷漠轻视。
(2)检查、治疗及护理操作时,特别是在做肛检、阴查及会阴冲洗时,应该关上房门或用屏风遮挡。操作时尽量避免与患者面对面,可采用侧卧位导尿法。对手术患者,应做好隐私部位的遮挡,避免不必要的暴露,操作期间不谈论患者隐私,操作结束后应该帮助擦净血污,穿好衣服,适当遮盖后送回病区休息。
(3)由于目前产时服务模式的改变,提倡导乐分娩及家庭式分娩,大部分孕妇分娩时都有家属或丈夫陪伴,因此,在做检查时应特别注意说话的语气和技巧,并告知家属不得乱窜产房,以免泄露和侵犯其他孕产妇的隐私。孕妇待产及检查时,适当遮挡腹部及会阴,特别注意防止接产过程中不慎泄露产妇隐私。
(4)对于妊娠合并性病或者其他传染病的患者,直接安排住单人房间,做好保密和消毒隔离。一览表及床头卡上只写姓名及床号,不写诊断。现在很多医院的护士站均为开放式的,医嘱的录入转抄与病历书写完善都在这里完成。因此,对病历资料的管理显得更为重要,应防止无关人员随意翻阅病历及治疗本,以免泄漏隐私,电子病书写后随时退出界面或予以加密。但护理人员对患者的隐私保护也不是无条件压倒一切的,当患者隐私和诊疗信息的保密会损害第三者生命健康利益及社会公共安全利益时,这时的保密必须让步。
4 结论
护理工作性质决定了护士在工作中与患者的特殊关系。而产科患者诊疗及护理的特殊性,更容易导致患者隐私不慎的泄漏。因此,如何提高服务技巧和水平,强化法律意识,做好孕产妇隐私保护是每个产科护理人员应尽的法律义务和责任,我们应持慎重的态度,自觉维护患者的隐私权,避免无意的侵权行为,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王湘,邓瑞姣,保护患者隐私在护理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61:88-89。
[2]戴慧萍,妇产科患者隐私保护的调查分析冲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A(20):1846。
[3]潘孟昭,护理学导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38。
[4]秦美珍,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4(18):1693。
[5]张新宝主编,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第1版,北京:群众出版社,2004,610。
1.1医院条件与管理的欠缺
(1)医院人力资源有限。很多基层医院妇科与产科没有能力分开,妇科与产科合为妇产科,治疗与护理也是同一班医生与护士,工作量大,长期疲劳应战,影响工作质量。
(2)医院条件有限。大多数基层医院住院病房没有电梯,这样增加了转运病人的难度系数,担架转移过程中术后病人容易出现如头痛、低血压等并发症,家属也有很多意见。而且病房配套设施欠缺,病房里没有安装热水器,不能满足病员的需求。此外,产床、检查器具、设备老化,影响医护人员操作,病人容易坠床、摔伤等。病人较多,床位少,病床周转快,迁床机会大,稍有不慎极易出现差错。
(3)管理缺少激励机制。对护士工作缺乏赞同与认可,奖罚不分明,激励机制不健全,不利于调动护士积极性。
(4)院内感染控制管理欠缺。由于基层医院基础设施差,产科布局不合理,产房(隔离产房)及病区无先进的空气消毒设施和先进的洗涤清洁设施。少数护士不严格按照产科消毒技术规范、流程操作,出现产房空气、氧气湿化瓶、浸泡器械的消毒液、手等细菌指数超标。自身职业风险防范意识不够,在操作中被针、剪刺伤或羊水溅到眼、脸、嘴部位,大多数自行处理,很少有人登记、上报,医护人员院内感染可能性大。不注意值班室卫生,经常挂带血迹的工作服。
1.2护理人员问题
(1)护士流动性大。目前各医院在编护士越来越少,招聘护士越来越多,而招聘护士流动性大,又因工资待遇不高,不利于安定人心,稳定专业技术队伍,这势必影响护理质量。
(2)专业知识缺乏及实际操作能力差。由于妇产科护士大多不是妇幼、助产专业而是普通护校毕业的,专科理论知识缺乏,临床经验不足,产程观察水平不高,应变能力较差,不能及时发现异常问题和处理问题。而且对产科常用药理机制不熟悉,对妊娠合并心脏病、胎盘植入产后大出血等不能很好配合抢救。
(3)工作压力影响护理质量。产科工作繁琐,周转率极高,产妇与新生儿均需观察与护理。而观察产程进展本来就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再加上待产妇因宫缩痛而不配合,某些家属的不理解,都给工作人员无形的压力。特别是夜班护士一个人当班时更为紧张,这势必影响工作效率与护理质量。
(4)护患沟通技术欠缺。说话语气生硬而无表情,缺乏耐心,敷衍了事,使产妇及家属认为护士缺乏医德,服务态度差,无同情心。各项护理操作前未作充分解释,暴露操作前未作任何遮掩工作,任意谈论患有性病、梅毒等病症的产妇,使产妇认为工作人员不尊重他人隐私权。
(5)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对2002年9月1日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2008年实施的《护士管理条例》以及配套文件中明确的护士的职责,患者的权益以及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活动要求,掌握不够熟悉。在实际护理过程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没有意识到产妇的生命健康权、知情权、隐私权均应受法律保护,在履行告知义务或对孕产妇及家属交谈时,特别是在抢救患者时,忽略患者及家属的感受,谈论与治疗无关的话题或说话不严谨,留下举证不利的语言。
(6)护理文书质量不过关。护理记录与医疗记录不相符,记录不真实、不整洁、不及时,将孕产妇的孕产次写错;产程处理记录简单,实际处理时间与记录时间不符,写错新生儿性别、体重、出生时间,新生儿脚印不清晰等。
(7)健康教育力度不够。由于专业知识缺乏,对产妇及家属提出的问题,不能正确作出回答与解释。由于接生、打针、输液、换床、大量的护理记录、新生儿洗浴等占去大量时间,无充分的时间做健康教育。基层医院产科病房中母乳喂养指导、新生儿喂养指导不到位,新生儿水疗、新生儿抚触几乎是一片空白,这些不利于医院发展。
1.3医护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
医护人员向病人及家属交待的病情与解释不一致,导致患者及陪伴人员不信任医院。由于医生与护士技术上的差别以及询问病史地点时间不一致,导致医疗文件书写不一致。
1.4产妇及家属的原因
家属对医疗护理与医疗环境期望太高,对产妇及新生儿发生的一些问题(包括生理现象)过于紧张。个别家属及产妇素质较低,缺乏社会公德,不尊重医护人员,甚至乱骂、污辱。又因就医者多为农民病人,经济困难,护士催费常会有争吵发生。
2整改措施
2.1改善医院软、硬条件
除职工积极创收外,管理者还应积极争取政府投资,改善环境,改善病房配置设施,满足病人需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可把妇产科分为两小组,由两名骨干人员任小组长,分管产科与妇科。
2.2提高护理质量
(1)提高护士福利,尽量解决招聘护士的编制,稳定人心,稳定专业技术队伍,提高护理质量。加强专科业务培训,进行系统产科理论知识及常用药物药理机制和使用方法的学习。强化训练产科的专科操作,如婴儿沐浴、胎心监护、阴道检查、新生儿ABC复苏等操作;定期考核产科危重症如新生儿窒息、产后大出血等急救技术和护理措施,达到熟悉掌握,人人过关。杜绝新生儿烫伤、摔伤、抱错,遗失。
(2)实行弹性排班。当病人多、工作繁忙时适当增添班次,使护士做到忙而不乱,急而不躁,夜班护士工作忙时,可抽一名实习护士跟班。推广实行整体护理模式,把握有利沟通时机,按操作流程操作,操作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态度和蔼,同情关心病人意见,与病人交流时语言通俗易懂。
(3)增强产科护士法律意识,避免护患纠纷发生。建议将法律法规教育纳入护士继续教育的规范化培训范围。要求护士加强与护理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护士长要利用晨会组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条例》、《护理工作制度》等。不断地从护理投诉的发生原因及存在的隐患中吸取经验教训,并主动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防止发生护患纠纷。
(4)规范护理记录的书写与管理。医疗文件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文件,要求记录及时、准确、完整、真实,禁止漏记、错记。如产前检查、产程图、产时记录、婴儿记录等必须按时、如实填写,护士在工作中应养成及时、规范、客观、完整记录的良好习惯,认真按照《病例书写规范》、《四川省护理文件书写规范》的护理要求进行书写。护士长要严格检查,把好书写关。
(5)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工作,可提高病人的自我保健能力,提高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依从,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患纠纷,提高病员满意度[2]。鼓励自学,积累丰富的保健知识、科学育儿知识与技巧,为产妇及其家属提供所需的知识。积极开展新生儿水疗、新生儿抚触等项目。
(6)加强医护之间的合作与沟通。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以工作为前提,顾全大局,相互谅解,相互配合,管理者分配奖金时兼顾医护利益,减少冲突。
(7)协调护患关系。护士要“以人为本”,尊重产妇隐私。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予以耐心解释。开展“导乐分娩”等,尽量减轻产妇分娩痛。
2.3实行“人性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关心护士,对优秀事迹、优秀个人加以适当奖励,以提高护士积极性。对节假日、周末、交接班、夜班、中午班要重点防范纠纷发生;对新上岗护士、生活中干扰因素大的护士、带病上班的护士予以帮助。
1.1一般资料
将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人住我院产科分娩的342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71例,年龄21一37岁,平均年龄(27.5士2.5)岁,孕周37一41周;对照组171例,年龄20~39岁,平均年龄(28.5士2.5)岁,孕周36~41周;所以产妇均为初产妇,无妊娠合并症及其他精神或躯体疾病;两组患者年龄、孕周、产次、分娩方式等方面比较没有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1.2护理方法
1.2.1传统护理模式:包括每日对新生儿进行沐浴、脐带消毒、新生儿抚触等;并集中对产妇进行哺乳及新生儿护理知识宣教;将新生儿带到治疗室预防接种。
1.2.2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产妇人住母婴同室病房,在产床旁边设新生儿床,便于产妇随时哺乳和观察新生儿;保持室温在22一24e,相对湿度50%一60%,在病房内为新生儿沐浴、脐部护理、抚触时,将室温调高至26~28e;对产妇进行一对一的哺乳及新生儿护理知识教育,并现场操作示范,讲解内容包括新生儿哺乳方式及次数,新生儿沐浴、脐部护理、抚触护理的注意事项,新生儿预防接种,产妇护理方法、产后营养及产褥期常见疾病的处理等,并详细介绍新生儿的保暖方法、辅食添加、吐奶打隔护理、晚间哭闹的护理。对产妇进行强化训练,直至其基本掌握。
1.3观察指标
护理满意度。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所有产妇进行调查,包括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知识宣讲等方面,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º母乳喂养率。根据新生儿是否吮吸母乳来判断,分为母乳喂养和奶粉喂养。»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包括新生儿沐浴、脐部护理、臀部护理、抚触护理等的掌握情况,分为掌握,部分掌握,不掌握。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临床资料输人计算机,采用SPSS17.O统计分析软件包。计量资料属正态分布的采用(贡士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呱2检验,尸<位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125例,较满意39例,不满意7例,满意率为95.9%;对照组满意117例,较满意犯例,不满意22例,满意率为87.1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率比较
观察组母乳喂养158例,占924%;对照组母乳喂养144例,占84.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两组产妇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比较
观察组掌握139例,部分掌握22例,不掌握10例,掌握率94.巧%;对照组掌握1巧例,部分掌握31例,不掌握25例,掌握率85.3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是产科护理的一种新型模式
符合广大产妇及新生儿的生理心理需求,是回归自然的家庭温馨护理,优势明显。母婴床旁护理可提高护理满意度。母婴床旁护理将被动护理为主动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全面了解产妇及新生儿的各项情况,增强以人为本的观念,实施优质服务;将传统的母婴分开护理模式变为母婴床旁护理,减少了护患沟通的隔阂,使护理更具连贯性,使产妇可以直接感受到护理人员对母婴的重视和爱护,体现人性化服务特点,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和依赖,融洽了护患关系。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9%,对照组为87.1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º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可提高医疗护理安全。母婴床旁护理,减少了因新生儿带离护理的差错事故,从而减少了医患纠纷,保证了医疗护理的安全。»母婴床旁护理提高了母乳喂养率。母婴床旁护理由护理人员一对一进行喂养知识及方法的培训,使产妇能够更快学会和适应母乳喂养,提高了母乳喂养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母乳喂养率为924%,对照组为84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母婴床旁护理有利于产妇掌握健康教育知识和新生儿护理技能。母婴床旁护理不仅重视知识的宣教,还强调各项护理技能的掌握,通过一对一当面的讲解及演示,将所需物品和过程清晰地呈现在产妇面前,并亲自示范,便于护患间交流,及时解决疑问,强化产妇的理论基础,合理进行产褥期的卫生保健。床旁护理通过分阶段、有计划的健康教育,避免产妇一次性宣教太多而无法接受,从而提升宣教效果。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掌握率94.巧%,对照组为85.3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2母婴床旁护理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产科护理;风险管理;研究进展
0引言
当前,随着我国医疗技术不断的发展,而患者维权意识不断加强。医院产科纠纷事件相对比较多,产科是医疗护理事故高发区,由于患者与家属对相关护理工作知识缺乏,易引起各种纠纷。因而,对医院及患者家属来说,产科护理的风险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产科护理风险性呈直线上升形势,因此产科医务人员的工作也需要越来越严谨,对产妇的分娩风险和患者的保护更加重要,要加强护理的风险管理,保证患者的安全,这种情况在某种意义上是对产科医护人员的一种挑战,护理的技术和水平要不断提高。当前的生活水平,新医疗技术与新的医疗设备也不断地更新和应用,医疗费增加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也会加重医院和患者之间的矛盾,有些产科的医护人员对病患的护理存在重视不足的情况,加之法律的意识谈薄,对病人家属宣传风险的教育工作做不够,在护理治疗、医疗、护理人为与系统因素方面加大了风险性[1]。针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做好产前风险教育的宣传,加强产科护理的风险管理,使之得到患者家属的理解与支持,这也是降低医疗护理中发生事故的重要方面。由于产科的护理是一项风险非常高的工作,它涉及到病人的生命,因此降低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尽量减少医疗的纠纷产生,这是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本研究就产科护理风险管理研究综述如下:
1产科护理中影响风险管理的主要因素
1.1护士因素
产妇患者对产科护士的服务要求和质量越来越高,对产科风险的认识也越来越完整,护士面临的工作压力相应的增加,工作量加大,常处于疲惫状态,因而导致产科护士工作出错率提高,这种超负荷状态就是护士在工作中导致护理风险的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护士未严格的遵守医院规章制度、对理论上的知识没有很熟练的掌握、护理的程序不规范、对临床发生的事故处理不得当、对病人的护理记录不登记或登记不完整,再加上临床护理经验不足对风险的观察能力差,这些都会使护理风险增加。②在工作中医生和护士、护士和护士、以及护士和产妇的协作配合不好。③医护人员的护理服务与态度存在不足之处。由于医疗事故纠纷中患者的维权意识增强给产科的护士带来精神压力[2],其对护士的影响不容小视。
1.2患者与家属因素
其一,新生儿的听、视、感、触觉等尚不完全,加大了风险;有些病儿在用药时发生不良反应,病人与家属将会怀疑是护士的错误;病人以其它理由擅自离开医院、家属的不配合导致风险增加。其二,由于产妇本身的个体差异,再加上合并其他疾病使产科护理中隐藏着很大的风险。其三,部分产妇的心理承受能力低,情绪容易受环境和条件的刺激,同时外在的压力比如家庭、经济等因素使产妇的情绪受影响,从而增加了产科风险[3]。
1.3医院管理规章制度的因素
医院是一个完善的机构,它是具备着很强的组织管理、规章制度和服务职能的医疗机构。存在很多风险性:第一,组织职能因素,产科护理、管理和监督职责、职责不清与协调配合的工作困难带来风险。第二,由医院规定的规章制度不够合理化、护理工作事项与护理技术不完整、再加上在护理上不尽职的监督和管理。第三,因医院的不足,产科护理工作人员的配用与护理工作人员培训与考核缺乏。因此,医院管理制度好坏影响了产科护理工作风险率的高低[4-8]。
2如何在产科护理中加强风险管理的应用
2.1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教育与法律意识
具体做好如下工作:加强对护理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教育与法律培训。①举办相关医疗事故处理法律条例知识与规章制度等学习班。②请相关律师对护理工作人员进行专题讲座,并开展医疗、护理纠纷案例分析讨论会[9]。③有计划性地对产科护理工作人员进行相关规范培训与教育,并定期对护理人员的相关产科安全规程与程序进行考核。④要不断加强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积极调动其在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上的积极性。⑤增强个人风险的防范意识,培养和提高产科护理人员的对化解护理风险的能力和警惕性[10-12]。
2.2加强产科规范化管理,提高护理技术和质量
规范基础护理的操作规程,同时也合理地规范医护人员应尽的职责,使工作流程合理化。对实习生和刚转科护士要进行专门的培训和指导,规范工作内容[13]。对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床边操作考核与理论考核,有计划地进行指导和检查。加强对护理工作人员的管理与工作队伍的建设,以提高技术为目标提升整个团体,学习新技术和增加新的护理业务技术,以护理为基础,提高综合质量[14]。
2.3护理风险管理的制度建立
2.3.1完善好医院的管理制度,降低护理风险
为降低医院实施的风险,在管理中要制定良好各项评价指标,在产科护理的风险和护理风险做好范围评估,防范和分析一切护理风险,识别各种护理中有可能发生的风险的因素,积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完善监管系统[15]。
2.3.2产科用药风险的管理
在产科护理工作中,药物剂量和用法等要求是不同的,剂量大小、滴速快慢要适当,不能粗心大意,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药物质量、用药剂量、浓度准确无误,管理者要做好每一个环节上的防范[16]。同时,药品要分类放置,标签醒目,以特殊药品分区放置,并做特殊标签,时刻提醒护理人员,在用药过程中在输液管上也要贴标识牌,严格交接班以防发生用药风险。
2.3.3急产护理的风险管理
现在流产与引产分娩等比以往的孕妇要多得多,可是病人为了个人隐私,隐瞒病情的情形日趋增多。因此在风险管理中对护理工作人员要加强教育安全及专科知识技能培训,熟练地掌握产程观察的基本专科技能[17],加强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认真细致检查、收集病史资料,重点对引产史孕妇和经产妇了解与沟通,以避免发生急产[18]。模拟强化培训,制定好急产抢流程,以提高护士协调工作能力[19]。
3讨论
社会对医疗护理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优生优育观念越来越强烈,相应的产妇与家属对分娩风险的事故特别关注[20]。作于一名产科护理者在工作中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当中,把患者利益放在首要地位,以熟练的专科技能、敏捷的观察力与警惕精神对待每一件事,从小事做起,对每项工作认真负责,尽量减少差错事故发生[21]。提高与完善护理的质量,做到使产妇顺利分娩,尽量减少医疗纠纷发生。要完善护理质量的管理体系,重视护理质量的各个环节。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使其有效地推动程序化、系统化、制度化的标准护理服务质量管理,有效地避免与减少风险,保障护理行为的安全性,为所有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王珺.风险防范式护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6):264-265.
[2]杨凤翔.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20):195-196.
[3]李建荣,马志敏.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08):245-246.
[4]陈蓉华.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09):132+136.
[5]李功基,苏雪琴,刘燕华,等.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4(05):221-223.
[6]吴琦.护士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36):109-110.
[7]马秀华.产科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J].继续医学教育,2016(04):133-135.
[8]朱新霞,刘世清,马春燕.风险管理在产科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54):176.
[9]米桂平.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57):248-249.
[10]刘世梅.持续质量改进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16):147-148.
[11]邵榕,山洁.探讨产科护理新模式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38):276+279.
[12]兰作会.探讨有效的产科护理风险管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92):130-131.
[13]张淑霞.产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09):242.
[14]祝慧.分析产科护理的风险因子及其管理方略[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2):15+17.
[15]王芳.妇产科病房护理工作中常见风险因素及对策探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02):152-153.
[16]王庆碧.护理风险管理及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医院管理论坛,2014(05):40-42.
[17]辛满艳.风险管理在胎儿脐带绕颈产程护理过程中应用的效果探讨[J].医药与保健,2014(03):116+136.
[18]孙海燕.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对策的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4(12):95-96.
[19]闫利琼.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妇产科的应用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4(01):131-132.
[20]戴芳.无缝隙护理模式在产科应用的效果评价[J].哈尔滨医药,2015(05):53-55.
有个别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会有过强的个人主观意识,缺乏相应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主要体现在产前的估计、难产早期识别、试产技巧及合并症的处理,以及接产的手法、产后新生儿的处理等操作。护理人员对病情的观察不准确和产程进展判断失误,甚至是操作失误都有可能为护理带来不安全因素;护理人员机械地执行医生的嘱咐,对病情的记录不够详细,没有及时上报母胎出现的异常先兆,这些情况都可能导致救治时间的延误;护理人员违法病例书写规范从而漏记和错记相关记录,可能引起相关记录的纠纷。
2高危管理
2.1管理方面
2.1.1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首先,护理管理者要协同医院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使得护理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能够遵循相关的制度进行。同时,护理管理者通过检查、督导、监督、评价等方式,保证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其次,要合理安排人力,及时调整和补充护理人员,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护理人员处于过度繁忙的状态中,从而使得一线护理工作能够有序的运转。
2.1.2对于高危产妇抢救,一定要严格执行抢救的操作程序,在产时要加强监护及急救护理。根据上文所说的,护理人员容易在工作交接等高危时间发生错误,因此要特别注意交接班,要制定一套关于交接班的制度,做到书面、口头、床边交班。
2.1.3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术,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高速发展的医学,不断地有新的技术和知识出现,要求医护人员必须保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产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危重症多,而且孕产妇过程复杂、易变。因此,如果护理人员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术,如果护理人员没有熟练的业务经验,面对紧急事件,没有办法从容应付,而是被迫应付工作的话,很有可能会给产妇带来极大的风险。因此,护理人员在平时就应该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操作技术的熟悉及考试,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护理的水平。
2.1.4加强对药品以及设备的管理加强对药品以及设备的管理,对于提高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做好三方面工作:首先,药品和医疗设备的购买需要采购人员和医生、护士反复商量,最终才确定采购药品、医疗设备的名目、品牌以及数量;其次,要加强对医院药品和医疗设备的管理,保证医院药品和医疗设备的正常供应;再次,产科护理人员要熟悉相关的药品和医疗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要点。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做好产科护理工作,避免产生医患纠纷。
2.2护士自身方面
2.2.1增强护理安全意识首先,为了避免因为护理人员缺乏相关的法制意识而导致的产科护理安全隐患,要必要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各种医务和护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比如《医院护理工作管理制度》、《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文件。其次,要提高护理病历的书写质量。很多护理风险主要是源自护理人员缺乏风险源于细节的意识,而根据调查报告,七成以上的医患都是因为细节缘故。因此,作为护理人员,要加强细节护理,比如对产前要做好胎听,做好胎心监护,对产后要注意观察产妇阴道出血情况等等。增强护理安全意识,维护护理人员与患者的双方利益和降低护理风险。
2.2.2产科的专业性强、突发危重情况多,在抢救危重患者时,做到有条不紊,紧张有序,统一指挥。在保证抢救顺利有效进行的情况下,同时安排专人记录抢救过程。护理记录做到重点突出,语言严谨,保持记录的原始性和完整性,必须客观真实,体现专科特点。
2.2.3合理进行人员配置不是所有的护理人员一来就能够护理的很好,都是需要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带领,因此护士长要根据护理人员的自身条件和业务能力以及工作资历,同时根据不同的时间段和工作量等动态安排相应的人力资源。当科室遇突发事件,或者是连续的危重产妇抢救,护士长更是需要合理的安排人员,实行动态排班,使得护理人员尽可能的发挥其作用和得到足够的休息时间。在容易出现差多的午间和夜间,护士长要注意人员的安排,以便应付突发急诊的抢救工作。
2.2.4科室作为一个整体,要建立一种交流、协作、互补型的新型医护关系。在繁忙的工作中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弥补工作中的缺陷和漏洞,防止护理差错的发生。一旦发生纠纷、投诉,医护之间不推诿,真诚相待,尽量避免诉讼。在事故、纠纷发生后任何阶段尽量化解,越早化解耗费的时间、精力越少,保证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转。
3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