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情商与影响力

情商与影响力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情商与影响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情商与影响力

情商与影响力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护理干预;创伤骨折;焦虑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impact of anxiety with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fracture

JIANG Jie-qi,SHI Chang-mei,LI Qun.

Yanzhou Coal Mining Group Baodian Hospital, Shandong Zoucheng 27351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fracture of the impact of anxiety. 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140 patients admitted to hospital in recent years,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fracture of the clinical data. Results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anxiety and emotional trauma fractures ar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Conclusion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fracture of anxiety has a great influence, it is worth for clinical use.

【Key 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 Traumatic fracture; Anxiety

作者单位:273513山东省邹城市兖矿集团鲍店煤矿医院

创伤骨折患者往往由于瞬间变化,丧失正常生理功能,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1]。为此,我院采取护理干预的方法,试图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现将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140例创伤骨折患者,其中,男92例,女48例,年龄19~67岁,平均38.3岁;骨折类型:股骨骨折18例,胫腓骨骨折17例,脊柱骨折15例,髋骨骨折15例,髌骨骨折13例,桡骨骨折9例,肱骨骨折7例,手部骨折7例,股骨头骨折伴坏死3例,多发性骨折36例;文化程度:小学19例,初中34例,高中57例,大专及以上3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70例,对照组7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类型、文化程度等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焦虑测定方法 应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定[2]。此表共设20个项目,主要评定症状出现的频度,采用4级评分,当得分超过正常值50分时,认为患者有焦虑状态存在。由专人采用统一指导语对患者进行讲解,由患者自评。要求患者对每条思考不超过1 min,用打“√ ”形式表示自己目前认知。共发放表格140份,回收140份,回收率为100.0%。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70例,采用与创伤骨折相关的常规护理。干预组7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与焦虑情绪相关的护理。

1.3.1 心理护理 创伤骨折作为重大负性生活事件,会给患者心理造成一系列不良刺激,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的心理变化,有针对性地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和安慰,避免患者焦虑情绪加重,影响治疗。护理人员在给予患者充分的同情和关心时,还要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鼓励患者多与人沟通,宣泄内心情绪,同时,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维护患者的自尊心,用温馨的语言,和蔼的态度为患者解决困难,提高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

1.3.2 健康教育 创伤骨折患者由于对疾病的应激反应,会产生焦虑的情绪变化,此时,护理人员除对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如:饮食指导、药物作用、手术相关知识、康复训练等有关问题指导;还要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改变患者的不良行为,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3.3 改善住院环境 住院环境也是直接影响创伤骨折患者情绪变化的重要因素,环境嘈杂、噪音较大、住院拥挤等现象均是导致患者焦虑情绪的重要诱因。因此,在创伤骨折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应尽量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住院环境,保证患者平稳的心态,为康复治疗提供条件。还要教会患者放松技巧,如安排合理的作息时间,利用音乐和电视或适宜的锻炼来转移患者注意力的方法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等。

1.3.4 提供家庭及社会支持[3] 创伤骨折患者在住院期间多数需要家庭成员的照顾,此时,家庭成员和社会上对于患者的态度,对患者的情绪也有很大影响。护理人员应与患者的家人、朋友及时进行沟通,一方面使其能耐心、细致对患者进行护理,另一方面还要理解和关心患者,对患者的不良情绪给予包容,并积极进行疏导,消除患者的焦虑、抑郁,使患者保持心情舒畅,通过为患者提供家庭和社会支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3.5 疼痛护理 创伤骨折患者通常会因疾病产生创伤痛、牵引痛、刀口痛,或是因不适造成的非创伤部位的疼痛,这些疼痛也是导致患者消极情绪的主要诱因。此时,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疼痛原因、程度,对患者进行必要的疼痛护理,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知觉,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还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使患者放松心情,配合治疗和护理。

1.3.6 康复训练 积极的康复训练有助于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患者过分担心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造成焦虑情绪。护理人员通过正确指导患者的康复训练的时机和办法,使患者看到康复的希望,但是,整个训练过程必须量力而行,不可操之过急,以保证骨折良好的愈合[4]。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表1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组护理后的SAS评分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变化情况分析

组别例数护理前护理后

对照组7057.9±10.753.2±9.5

干预组7058.1±11.336.6±7.2.*

注: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创伤骨折是骨科常见疾病,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创伤骨折患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创伤骨折患者治疗过程较为漫长,恢复期功能锻炼也较为辛苦,因此,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影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5]。以往护理过程单纯追求与骨折相关的常规护理内容,往往忽略了患者的情绪变化对治疗的影响,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人们更注重心理因素对于疾病的重要作用。事实上,导致创伤骨折患者产生焦虑的因素很多,包括:对疾病相关知识缺乏了解,对家庭和社会支持不满足,住院环境不理想及疼痛等因素[6]。因此,本组资料中,我院对干预组患者采用了常规护理基础上的焦虑情绪相关护理,如: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改善住院环境、提供家庭和社会支持、疼痛护理及康复训练等。通过这些系统的护理干预,创伤骨折患者的焦虑情绪明显改善,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觉,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由此可见,护理干预对于创伤骨折患者的焦虑情绪有很大影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 考 文 献

[1] 殷萍华,季燕东,王婧.老年类风湿关节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及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2,37(6):456.

[2] 曹美云,唐守真,黄长娥.9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心理分析及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3,9(8):628.

[3] 石荣光,李冬梅,王琳,等.创伤骨折住院患者的心理应激与干预.护理进修杂志,2006,21(8):729-730.

[4] 余洁,何玉敏.骨折病人焦虑抑郁状态调查分析.中医正骨,2005,17(9):21-22.

情商与影响力范文第2篇

关键词:颅脑损伤 重型 改进急救护理 应激障碍 预后

目前,临床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多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治疗可控制患者病情发展,但手术治疗期间患者突发事件较多,且患者病情复杂多变,严重影响预后[1]。急救护理干预措施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方案,其通过实施程序化急救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干预效果[2]。本文主要探讨改进急救护理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应激障碍程度及预后情况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于我院接受重型颅脑损伤术治疗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男24例、女21例,平均年龄(47.33±5.45)岁,受伤至入院时间平均(5.25±2.12)h, BMI平均(21.37±0.33)kg/m2,受伤原因:车祸20例、撞击15例、跌伤10例,受伤部位:脑干10例、脑挫裂伤13例、颅内血肿22例;对照组男25例、20例,平均年龄(47.35±5.46)岁,受伤至入院时间平均(5.23±2.13)h, BMI平均(21.38±0.34)kg/m2,受伤原因:车祸21例、撞击15例、跌伤9例,受伤部位:脑干9例、脑挫裂伤15例、颅内血肿21例。纳入患者均经头颅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及体格检查确诊,对重型颅脑损伤术无禁忌,具有明确手术指征,意识清晰,且生命体征平稳,临床资料完整。已排除既往伴有颅脑手术史者;合并呼吸衰竭及休克者;伴有高血脂、糖尿病及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者;合并全身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及严重恶性肿瘤者;心、肝、肾等功能不全,且凝血功能异常者;无法积极配合治疗者等。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改进急救护理模式干预。(1)成立改进急救护理模式干预小组:由具有高职称及高年资的专职护理人员组成(8名),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具有个性化的急救护理模式干预计划,并全面审查现有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明确各成员工作目标、分工及职责,对有误护理流程进行规范和完善,以提高护理质量。(2)强化术前干预:加强对小组成员的培训,做好术前准备,并清点手术物品;组织麻醉医生进行麻醉会诊。(3)强化术中干预:洗手护士协助医生缝合、止血,巡回护士严密监测血压、尿量,保持输血、输液管路通畅。(4)强化气道管理:加强对患者痰液性质、黏稠度、颜色及量进行观察,考虑感染时取痰液标本行细菌培养;彻底清除呼吸道呕吐物及内分泌物,并解除舌后坠。(5)强化病情监测:密切观察患者呼吸、血压及脉搏等,若患者突发嗜睡、躁动,可考虑病情恶化。(6)强化术后干预:加强与患者间的沟通交流,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通过集中宣教、同伴支持、个体指导及微信支持等方式强化患者术后认知行为,使患者建立合理及正性的认知模式,以消除或减轻患者悲观情绪。(7)强化并发症干预:告知患者并发症预防的重要性,加强对患者行被动训练或按摩,以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等;对于出现消化道出血者,禁食并注入止血药物,密切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变化。两组均连续干预6个月。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干预期间的手术准备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及住院时间。分别于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采用PTSD-SS自评量表评估两组应激障碍程度,共包括5个维度,24个条目,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说明创伤后应激障碍越严重。统计两组干预期间的预后情况,包括良好/轻度残疾、重度残疾、植物生存及死亡等。预后良好率=(良好/轻度残疾)例数/总例数(100%。统计两组干预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压疮、应激性溃疡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

干预期间,研究组手术准备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情况比较[(x-±s),n=45]

2.2 应激障碍程度

干预6个月后,两组主观评定、社会功能受损、警觉性增高、反复重现体验、回避症状评分及总分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应激障碍程度比较[(x-±s),分,n=45]

2.3 预后情况

干预期间,两组的良好/轻度残疾、重度残疾、植物生存、死亡情况分别为,研究组35例、5例、3例、2例;对照组26例、9例、6例、4例。研究组的预后良好率为77.78%,高于对照组的57.78%(P<0.05)。

2.4 两组并发症比较

干预期间,两组发生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压疮、应激性溃疡、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情况分别为,研究组1例、2例、1例、1例、1例;对照组4例、3例、4例、2例、2例。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

3 讨 论

重型颅脑损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危急重症,其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特点,严重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目前,手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案,但部分患者经手术治疗后预后较差,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故急需探索一种积极有效的干预方式以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存率。

常规干预缺乏针对性、整体性和系统性,且干预过程过于程序化,常导致重型颅脑损患者护理质量较差,进而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且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仅靠常规干预不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进而导致患者临床预后较差[3]。改进急救护理模式在干预过程中通过术前准备,术中手术医师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可明显缩短重型颅脑损患者手术准备时间及手术时间,并能减少其术中出血量;且干预过程中通过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加强患者气道护理及强化急救护理等措施,可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进而有助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同时改进急救护理模式在干预过程中强化对患者并发症的护理,可有效预防并控制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预后[4]。本文结果显示,干预期间,研究组手术准备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且研究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改进急救护理模式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进而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且具有较高安全性,与既往研究[5-6]结果相符。

本文结果还显示,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主观评定、社会功能受损、警觉性增高、反复重现体验、回避症状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改进急救护理模式可减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应激障碍程度。考虑其原因可能为:改进急救护理模式在干预过程中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可使患者重复了解疾病的发病原因、危害及治疗的重要性等,从而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有效减轻其应激障碍程度[7-8]。

综上所述,改进急救护理模式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手术相关指况,减轻应激障碍程度,改善预后,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冀方愿,宋英,付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脑膨出的危险因素分析[J].医学综述,2020,26(9):1843-1846.

[2] 胡刚,郭成军,胡愿,等.动态监测颅内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后治疗中的临床意义[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9,21(4):351-354.

[3] 陈海燕,金艳艳,陈薇,等.严重创伤后患者发生应激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3):363-367.

[4] 赵安娜.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术后护理干预效果的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5):174-175.

[5] 周林玲,嵇慧,俞岚,等.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20,25(7):481-483.

[6] 杜玉娟.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行改进型护理措施的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6):156-157.

情商与影响力范文第3篇

【关键词】情商;领导力;领导力培养

作为领导者,无论是某个组织的最高决策者,还是仅仅管理几个人的组长,其领导力的好坏都与组织的工作效率、团队氛围等有着很大的关系。情商是领导者处理组织事务和领导团队的重要影响因素,情商与领导力两者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从情商的视角看,该如何培养领导力?这正是本文的兴趣所在。

一、相关文献述评

至今为止,学术界对领导力仍没有统一的概念。心理学家霍根(Mark Hogan)说,如果你尊敬人们并且永远保持你的诺言,你将会是一个领导者,不管你在公司的位置高低。从二十世纪初着重研究领导者人格特质的领导特质理论,到四十年代探寻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具体行为的领导风格理论,再到六十年代关注情境因素对领导效力的潜在影响的领导权变理论,以及之后的领导归因理论,交易型领导与变革型领导理论等。对领导者的研究逐渐从对领导者的人格特质和个体行为的研究,发展为注重对领导者与整个组织情境交互作用的影响研究。

关于领导力的定义有十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这十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及特征如表1。

从这些理论对领导力的描述可以看出,领导力的本质就是影响力,这种影响力除了组织权利的外在因素外,最重要的是领导者自身情商的内在因素。

Salovey和Mayer(1990)认为情商是处理情绪的能力,随后,他对情商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认为情商应包括情绪的认知、评估和表达能力等,通过对众多理论的梳理,Mayer和Salovey将情感智商(EI)定义为自我情感评价(SEA)、对他人的情感认识及评价(OEA)、情绪控制(ROE)、情绪运用(UE)四个部分。

领导力综合体现了领导者的人格魅力,而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影响主要由领导者、被领导者和两者各自的情商决定。情商的高低对领导者领导能力的缔造和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基于情商的领导力培养

情商有高低,领导者的领导能力也是各有千秋。因此,领导者在平时管理下属的时候要注意培养提高自己的情商,在工作当中注重人性化、情感管理,将自己的情商修养转化为领导艺术。以此来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最终实现组织目标的效果。

首先,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很多领导者无法清楚地看清自己的缺陷,比如不擅长沟通或者沟通方式有误导致组织上下信息不对称;没有密切联系群众导致下属与领导之间关系矛盾人心涣散等等。努力改善缺点,发扬优点,才能让自己的领导力进一步发挥作用。其次,正确认识他人的优点和缺点。这里的“他人”不仅包括上文所指的下属和员工,也包括同行业的其它领导者。兵家三十六计曾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优秀的领导者不仅要有看清自己、认识自己的能力,最重要的,要有看清自己竞争对手的能力。无论在那个领域,领导者在做出谋略的时候,不仅要看清市场,还要分析同领域的其它领导者对于自己的对策所作的反应。当然能够做到这一点的领导者少之又少,只有最优的少数几个才能最终实现这个目标。最后,懂得巧妙地运用情绪管理。在清楚地了解和认识了自己的他人的情感以及学会控制自己地情绪之后,要懂得运用情绪来管理下属管理组织。

总之,领导者在提升情商的时候,必须注重树立正确的社会知觉。一是对他人的知觉要全面了解。领导者认知他人,除了从他的言论和外表去了解外,更重要的是观察表情,并对这些外在的情绪表现背后的动机、需要,做出合理判断和推测,从而形成全面的认识,并能据此成功调动他人情绪。二是自我知觉要充分准确。领导者的自我知觉主要表现为对自我外在行为的观察和对自我内部意识的认识。三是注意克服社会知觉中的各种偏见。比如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等,它们会影响领导者对人的知觉,造成主客体之间不和谐,进而影响了领导者情商的提升

三、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说,成功的领导者要有恢宏的气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高度的情绪驾驭力及良好的个人素质和亲和力,有利用他人优点、包容他人缺点的胸怀和智慧。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要想成为一位优秀的领导者,还应当注意以下细节:注重培养管理者的自我控制力。遇事保持冷静,恪守职业道德和游戏规则,对雇主负责,对承诺负责;强调自我实现,不求最大,但求最好。寻找适合自己的环境、岗位,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树立权威,培养自信,自我激励;要求管理者抱着“杯空才能水满”的心态看待周围一切比自己做的好的人或事,提升学习力,从榜样和成功经验中汲取营养,从失败的教训中总结经验,不断自我超越。

参考文献

[1] 丹尼尔・戈尔曼.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重要[M].杨春晓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2] 林昭文,吴维库.基于情商的领导力缔造[J].学术论坛, 2007,6:104-105.

情商与影响力范文第4篇

对于事业发展来说,智商至关重要,但是在现代社会中,情商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智商。智商(IQ)反映人的智慧水平,情商则反映人在情感、情绪方面的自控和协调能力。“情商”是“情绪智商”的简称,英文简称“EQ”,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在1995年首次提出。戈尔曼认为,“EQ”是一种为人的涵养,是一种性格的素质,包括人际关系、团体精神、自觉心、同理心、自动自发的心灵动力等等。

我们基层党务工作者与最基层的党员干部和社区群众朝夕相处,日常工作和老百姓息息相关,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这些都要求我们要增强服务意识,培养自己的情商和综合素质,变枯燥的说教为充满人情味的交流,变坐等上门为主动热情服务,真正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心中。基层工作就是与老百姓打交道。在素质参差不齐、人员行色各异、关系错综复杂的街道社区,要特别重视基层工作者与对方的情商对话和交流。我们常常会发现,同一件事情,由于处理问题的同志情绪语气、方式方法不同,会导致结果迥异。例如,当一个群众生气地来社区反映问题,如果你待理不理,或者与之争论辩解,他会越绪激动生气,最后甚至会争吵起来,不欢而散;但是,如果你微笑地让座倒茶,耐心地听他诉说,他的语气将会逐渐放软,心平气和地与你商议解决的办法。俗话说:“一句好话顶钱使,恶语相向三春寒”,这就是情商高低的差异。能不能理智的克制自己的情绪,能不能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在某种意义上,一个人的情商也决定着事情的结果。所以,人们都愿意同情商高的人打交道,风趣幽默、平易近人、善解人意,让人如坐春风。而情商不高的人,生冷噌倔、扎势摆谱、拒人千里之外,让人不寒而栗,如何能开展好工作,更何谈取得杰出成绩?

我们经常说人性化服务管理,以人为本、科学合理,其实,人性化就是情商的具体体现。我们选拔人才的标准是德才兼备,如果说“才”是指智商的话,那么情商也可以说是“德”中应有之意,只有两者兼备,才是一个合格的人才。如果一个人孤僻怪异、自卑脆弱、急躁轻狂、固执自负、情绪不稳,智商再高也难有成就。心理学家指出,单单使用智商的标准考察人才,并不足以准确预测这个人在事业上可能取得的成就,全面考察个人能力,还要考察他的情商,特别是考察他在社会生活中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

由此可见,情商在现代社会中日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调适自己的情绪,如何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如何培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如何发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打开工作局面,情商是一个人取得成绩获得成功的关键。

情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培养来提高。如何来培养和提高我们的情商?

情商主要包含认识自我、控制情绪、激励自己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能力。在情商所描述的各项能力因素中,自觉、同理心、自律和影响力是四种对现代人的事业成败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因素。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要注重在这些方面的学习培养,在工作中刻意留心,经常提醒自己并养成良好习惯,逐步提高自己的情商指数和综合修养。

我们常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就是情商中所指的“自觉”。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对自己在社会工作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对自己的素质、潜能、特长、缺陷、经验等各种基本能力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经常反思自己的思想、情绪、言行,从而正确评估自己,不断修正自己。“三思而后行”,“吾一日三省吾身”,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在工作中,可以通过阅读工作艺术(经验)的书籍、记工作日记、每天临睡前回顾、与同志探讨研究、民主生活(评议)会等形式,经常不断地学习、反思、总结、提高,使自己的工作艺术日臻完善。

“将心比心,心同此理”,就是“同理心”,指的是设身处地、换位思考,这是能得到对方认同和共鸣的基本要素。工作中难免发生矛盾和冲突,这就需要我们把自己放在对方的处境中想一想,这样就会容易理解对方,消除误解。发生误会时,不要只是从自我出发,只看到对方的缺点和错误,而是要站在对方立场考虑问题,要替他人着想,主动反省自己的过失,勇于承担责任,只要有了同理心,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就能避免许多埋怨、责难和嘲讽,大家就可以在一个充满理解、尊重、鼓励和支持的环境中愉快地工作和生活。

情商与影响力范文第5篇

情商也称为“情绪智力”,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就把情商概括为5个方面的能力: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国内有些学者把动机、兴趣、意志等因素考虑进来,对情商理论进行了完善,认为情商是指人认知和调控自我及他人的情感,把握自己心理平衡,形成自我激励、动机与兴趣相结合的内在动力机制;形成坚强和受理性调节的意志;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等的心理素质和能力。

职业是一种获得经济收入的社会实践,广义的就业应涵盖选择职业、从事职业以及适应职业三个不同的层次。情商的影响力渗透到就业的全过程,在各个不同的层面发挥作用。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更注重他们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工作热情、工作主动性、工作责任心、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再学习能力。可见,情商对于大学毕业生正确地进行职业选择和成功应聘具有很大的影响。高情商的毕业生在择业时,往往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和社会,能够把个人的兴趣、性格、特长、知识、能力与国家宏观的就业政策和微观的就业现实、应聘岗位的性质以及专业、能力和素质要求结合起来,在应聘时仔细揣摩面试者的心理和一些细微动作,善于采取灵活应变的策略,利用情感控制、心理调适的方法和技巧,打动聘用者的心,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从而获得成功。

一个人在走上工作岗位后都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可能是来自内在的需要或者是由岗位职责所规定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就必须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技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开发自身潜能,协调人际关系,搞好组织管理,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奋斗到底。可见,情商对大学生从业后的影响与作用也很明显的。

对职业是否适应及适应程度如何,主要取决于人的素质,包括知识与技能、智商与情商、人文素质与科学精神。适应职业既要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又要适应新的工作环境。适应新岗位与人的知识水平、专业能力、智力水平有关;而适应新的工作环境,除了物质环境外,还要适应人文环境,适应新的工作氛围,适应新的人际关系。高情商的大学生能够很快地领悟和适应群体和社会对自己的角色期待,能够迅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尽早地为用人单位创造出价值。

因此,应重视对大学生情商的培育。然而情商的培育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在长期的学习与实践中慢慢提高。

在就业指导课和就业讲座中增加情商教育的内容。现在高校普遍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和内容丰富的就业讲座,除了向毕业生介绍有关的就业政策、就业信息、择业技巧等内容以外,更应该注重对毕业生的择业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培养学生个人职业理想与社会需求和谐统一的能力,培养学生职业选择的分析能力。这些能力和素质恰恰是情商在大学生就业中的重要体现。学校可以在课程讲授中结合模拟招聘会、辩论、情景剧、演讲等学生喜欢的形式进行大学生情商的培育。

在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中注重学生情商能力的提升。高校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要注重培育大学生的合作意识、形象意识、角色意识、敬业精神、开放的学习意识等。特别是要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活动来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拓展和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这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承受挫折的能力。加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尤为重要。只有心理素质提高了,大学生才能正视社会的不良现象,才能变压力为动力,更好地争取和把握社会机遇。针对大学生心理发展不够成熟的特点,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的课程,有意识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展心理咨询,并与心理测试、心理引导、心理教育结合进来,帮助大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引导大学生控制情绪,增强社会应变力,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