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乡村生活的作文

关于乡村生活的作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乡村生活的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乡村生活的作文

关于乡村生活的作文范文第1篇

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华大地亿万农民迎来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让人激动的节日,那么2021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哪天呢,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2021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哪天,欢迎阅读!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哪天2021年农民丰收节时间为9月23日(星期四),农历辛丑年八月十七日。

2021年农民丰收节举办地点在哪?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举办地点在四川德阳、湖南长沙、浙江嘉兴这三个主场活动。11省市要积极参加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最新成果及应用场景展示、“种业振兴”希望之种接力、金秋消费季展销、全国农民文化艺术展演、粮食安全与稻作文化论坛等主场活动。乡村特色节庆活动安排如下:

1.组织长江经济带11省市联动庆丰收

支持长江经济带11省市分别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重点节庆活动,呼应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长江大保护战略,展现长江流域千年文脉,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四川德阳、湖南长沙、浙江嘉兴分别代表长江上中下游,承担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组委会”)层面的三个主场活动。11省市要积极参加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最新成果及应用场景展示、“种业振兴”希望之种接力、金秋消费季展销、全国农民文化艺术展演、粮食安全与稻作文化论坛等主场活动。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2.引导县乡村务实开展节庆活动

各地要坚持农民主体、城乡共庆,活动重心进一步下沉基层,每个县重点培育1项特色鲜明、内涵丰富、贴近农民生产生活的节庆活动。要充分结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促进产销对接、打造农业品牌、活跃城乡市场、拉动乡村产业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要深入挖掘悠久厚重的农耕文明,保护丰收节俗多样性,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要吸引更多城乡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农事体验等节庆活动,构建丰收节公共文化空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3.发挥市场力量促进农村消费

组委会将发起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活动,充分调动社会和市场力量,培育节日市场,畅通国内大循环,实现农民增收和消费提质扩容良性循环。各地要用好节庆效应,为市场主体搭建线上线下平台,组织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多元化的促消费活动,充分挖掘品牌农产品、传统民俗文化、优良生态环境等优质乡村资源,提升县域文旅服务水平,增强农产品上行能力,繁荣县域商贸、提高流通效率、壮大乡村产业。

4.开展乡村振兴促进法宣贯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每年农历秋分日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各地要以“乡村振兴法治先行”为主题,广泛开展乡村振兴促进法普法宣传活动,将其作为丰收节的重要内容。要充分利用农村法治文化阵地,广泛开展法律咨询服务、有奖知识问答、乡村大讲堂等群众性普法活动。要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方式和平台,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乡村振兴促进法,让农民群众听得懂、学得进、用得上。

中国农民丰收节给农民带来了什么好处?1、有利于进一步彰显“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能够进一步强化“三农”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的地位,引起各个方面对于农业、农村、农民的关注和重视,营造重农强农的浓厚氛围,凝聚爱农支农的强大力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农业农村加快发展。

2、有利于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

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给农民一个专属的节日,通过举办一系列的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活动,可以丰富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展示新时代新农民的精神风貌,这顺应了亿万农民的期待,满足了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3、有利于传承弘扬中华农耕文明和优秀文化传统

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过程中,人们对传统农耕文化的记忆正在淡化,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树立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可以让人们以节为媒,释放情感、传承文化、寻找归属,可以汇聚人民对那座山、那片水、那块田的情感寄托,从而享受农耕文化的精神熏陶。

关于乡村生活的作文范文第2篇

一、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大凡好的作品,皆来源于生活。“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因此,把学生从封闭的学校和课堂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时间亲近自然,走进社会,用自己的眼光和心灵去感受,去体验,改变作文写作的“苦”与“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我告诉学生说,“处处留心皆学问”,“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只要他们平时留心观察,认真思考,便会发现,乡土题材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比如,指导学生认真体验农村生活,并诉诸笔端。农村生活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熟悉而亲切,可挖掘的素材有很多。如:农村的节日习俗,广西壮族每年旧历“三月三”,都要做五色的糯米饭,小孩拿出染好的熟鸡蛋相互对碰,看谁的坚硬;端午节吃粽粑等,再加上各种红白喜事,这些农村习俗具有独特性,极富生活色彩;农家孩子从小就与父母参加田间劳动,劳动会给他们带来丰收的喜悦,也为他们提供了流汗流泪的切身体验;我鼓励学生写真实的事情,记录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及时了解班级、学校、社会动态,鼓励他们不断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来。

“诱人的粽子让人垂涎三尺,长长的米粒煮得泛黄,里面包了豆沙或花生的陷。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红的颜色,四角倔强的翘着,可爱极了……”这是一位五年级瑶族女学生关于端午节作文的开头,我当时问她为何写得这么好,她羞涩地告诉我说,端午节这一天她从早到晚和妈妈一起去要芭蕉叶、选糯米、包粽子、煮粽子、吃粽子的。难怪会写得这么好。我在班上表扬了这位同学的作文,并把她认真观察、精心选材的做法作了总结。让学生们逐步体会到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并不再为没什么可写而烦恼。此后,我班学生逐渐养成认真观察、不断地积累材料的习惯,学生作文进步较快。

二、发挥农村优势,体验自然风光,抒发真情实感

《课标》中“课程标准”部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可是现用教材有城市化的倾向,好多内容脱离了我们农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好多学生内容干巴巴,毫无情感与新意。我们农村有着美丽、神奇的大自然,有着丰富的人文底蕴,也拥有都市的现代气息,这就为农村的小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我们为何不发挥、利用这一资源,帮助学生寻找到作文的活水之源,进而达到作文育人这一目标呢?

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拥有丰富的表象是进行写作的前提,而作文兴趣的激发离不开对具体形象、具体情境的感受。也就是说,必须是孩子们熟悉的,这样才有感而发的。

大家都知道巴马是世界著名的长寿之乡,这里八十岁以上老人很多,这里的山水美如画,生活在农村,如画的大自然就是他们的摇篮。在布置:我的家乡作文中,教师只要稍作引导,如问:家乡美吗?你喜欢吗?说说好吗?学生跃跃欲试,争相畅叙心中之美。因为这不是冥思苦想地作文,而是在叙述中享受自然之美,学生思维也特别活跃,有感而发,不但描述了心中美丽的家乡,而且也陶冶了情操。如果教师再作进一步挖掘:既然我们的家乡这么美,大家都喜欢,如果外面来的朋友想来巴马,你是怎样介绍巴马的?这下同学们的兴趣就来了,“老师我想介绍他们去看水晶宫”,“老师我想带他们去看我爷爷,他今年98岁了”,“我想让他们尝尝巴马神酒,因为人喝了就舒筋活脉、延年益寿”,“老师,我想……”。兴趣被激发,作文起来肯定行笔似流水。有个叫王秀莹的女同学突发奇想,巴马这么有名孙悟空知道了肯定闲不住的,于是大胆想象,以《寿乡行》为题,写孙悟空来巴马所见所感,其中有一段是这么写的:“悟空打开报纸仔细地看了又看,他想:‘巴马人好长寿呀,难道他们也偷吃了王母娘娘的仙丹了?不行,我得查个一清二楚。’悟空就腾云驾雾来到巴马,呀!到处彩旗飘飘,行人车辆川流不息。他翻腾几下就来到了寿乡文化广场,好热闹啊!八旬老翁练太极,妙龄男女弄舞姿,小孩尽情玩游戏。歌声悠然,其乐融融。他转了转街市,只见街市上摆着许多酒,许多美食。他又摸了摸还在嘟嘟叫的肚皮,决定吃一些东西,好让肚子高兴高兴。说着就跳到烧鸡烧鸭的桌上,大吃起来,有几个来巴马旅游的老外,看见悟空狼吞虎咽的样子,不禁停下来观看,有个老外从旁边一家销售店里拿来一瓶酒,悟空连看都不看,就‘嘟’的一声,把酒喝下去。‘哇’,好香!这味道比花果山的葡萄酒好多了,悟空一连干了几杯,只觉全身精神振奋,血脉疏通,舒服极了。他连忙拿起瓶子一看,啊,是‘巴马神’,怪不得这么香。他在天庭就听说过,这酒有延年益寿的功效呢,只是自己没喝过。今天要大醉方休了……”后来该同学的《寿乡行》作文参加河池市中小学“作文杯”比赛,荣获二等奖。可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抒发真情实感,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是多么的重要呀!

三、多向评议,互相欣赏,善于发现“闪光点”,调动写作积极性

1.强化多方评议、提高写作水平。兴趣和自信是作文的最大内驱力,这种内驱力除来源于学生有比较自觉的写作目的外,还来源于在写作的合作和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就感。因此,在习作指导过程中,如何抓好习作讲评对于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根据习作的目的及要求灵活采用同桌互读互评、小组轮读推荐习作、集体交流评选佳作、优秀习作展评等评议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评议、学会欣赏、学会修改,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

关于乡村生活的作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颖性;共享性;工具性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059-02

初拟这样的题目,是几经犹豫的。原因有二:其一,是因为在网上搜索了下,发现很多人已经写过此主题的文章,自己也认真拜读了下,发现各位见解都很独特,自认没有办法去超越;其二,是关于"网络"一词,由于早已经出现,对于我们这些80后来说已经是熟透于心,何况所谓的90后和00后,在这种情况下来写这样的主题,容易给人一种陈旧的感觉。但最后我还是定下了这样的题目,算是借用了前人的题目吧,无他,关键是自认对网络还是有一些兴趣的,所以想静下来探索一下其与教学的联系。再者,作为乡村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网络教学并没有真正得到普及,所以自认还是有一些"潜力"挖掘出来写一写的。

笔者从事语文教学也已经8年多的时间了,算是一个小"老"教师了,但是这样的时间也仅仅是给自己增添了一些经验和研究的素材而已。由于笔者自工作以来就是呆在乡村学校,所以在网络教学这方面还是个雏手,以前也稍有涉猎,却没有抓住机会进行深入探讨。现在就利用这样的机会进行一次真正的自我探究。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作为中国母语教学工具的语文也需要进化。当前的教育环境决定了以一根粉笔和一本书就能将语文教好的固守陈旧的思想应该可以湮没于历史发展轨迹之下了。在当今教育环境之下,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课堂已经成为三维立体式的课堂,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引进使得现在的课堂真正成为了学生自由汲取知识的课堂。

近几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推进,网络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也逐渐提高。那么,作为服务性的工具的网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到底该如何正确利用呢?它对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了哪些便利呢?笔者想结合几年的微薄经验,浅浅的谈谈个人看法。

1.利用网络的新颖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网络世界里,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这也就决定了网络的始终新颖性。不少语文老师都觉得:要想上好语文课很不易,而让学生学好语文更是不易。在乡村学校呆了几年,对此更是有感触。乡村孩子的知识局限性决定了他们在学习中的能力有限,特别是在作文教学中,这种情况屡见不鲜。当学生无法在学习中得到成功的喜悦时,便会逐渐丧失学习的动力,这会给以后的学习带来更大的阻碍。

任何事都是具有利弊双面性的,网络也不例外,而且网络对学生的害处并不是微不足道的,它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地学习,同样也能毁掉一个学习优秀的学生,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还要善于去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使用网络。

2.利用网络的共享性,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

提到网络,我们第一个出现在脑海的信息就是"网络上想有什么就有什么"。是的,网络是各种资源的汇集所,当我们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借助网络已经成为了目前绝大部分人首选的解决方式。同样,网络也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相当的资源共享。

语文教学需要的资源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由教师或其他教育机构有意识用网络这种形式提供给学生的,它直接针对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并且设立了专门的网络空间(即专用网站或网页)。因为它是专门提供给学校的,可以称之为"学校信息"。 另一种类型的资源可以称之为"社会信息",它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自由地在网络上搜寻到的信息。它不是教师有意识提供给学生的,也没有专门的网络空间,它是对网络原生态资源的利用。

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决定了其对其他基础学科的影响和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而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了学生一个无限大的空间。比如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对于古诗,我们都知道要理解诗歌的内涵必须借助于对作者生平及生活背景的理解,况且诗人杜甫生活的年代距离我们已经很遥远,加上参考书的局限性决定了我们无法在上面获取足够的信息。这时,我想到了网络,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借助网络的共享性充分了解诗人的相关信息,这样,对老师,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整体把握;对学生,有助于学习中更好地把握诗歌的内涵。同时,我利用网络使学生不仅学习了一首诗歌,而且还通过资源共享了解了诗人的一切资料,对学生以后学习杜甫的作品打下了基础。

3.利用网络的工具性,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网络具有极强的工具性,它的无与伦比的可查阅功能、可参考参照功能以及可信度使之成为当代的"百科全书"。它的这些特点可以用来很好地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还能使语文教学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是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逐渐完善语文教学的开放性,扩大语文学习空间,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语文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

当前的教育环境和理念决定了学生如果仅仅靠语文课本是学不到什么东西的。老师要善于借助于文本,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汲取更多的知识,形成文本到网络的学习辐射面。特别是要借助网络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网络健康读书的良好习惯,帮助他们从小为将来的工作生活以及终身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石。俗话说:"文史不分家。"学习语文就必须了解到相关历史。在教学《郑成功》一课时,如果仅仅靠课本,那么学到的东西极其有限,也许学好后学生还无法真正了解郑成功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笔者在教学这课时,不仅仅是依靠课本,还将网络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道具,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搜索关于郑成功及他的资料,然后加以整合,形成与本课有关的一个知识体系,从而引导学生真切地走进明末清初的大社会背景下去,真切了解郑成功的壮烈之举。课后,我布置了一个作业,就是利用网络了解更多的关于民族英雄的故事。这样,以这篇课文为点,通过网络辐射了整个知识面,帮助了学生的整体学习。

参考资料

关于乡村生活的作文范文第4篇

基于以上认识和把握,结合“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我做了以下设计。

【教学目标】

1.围绕“田园生活”展开专题阅读,引导学生学会搜集相关资料,提高语言感悟能力;

2.通过诵读、配乐读、对读、引读、齐读等多种方式,品味语言文字之美,锤炼语感;

3.感悟田园生活之美,对和谐田园、和谐自然形成更深刻的认知。

【课前准备】

1.学生积累、背诵田园诗,对田园诗的内容、特点有简单的了解;

2.通过综合性学习(搜集资料,乡村走访调查),使学生初步了解田园生活;

3.教师制作教学课件,搜集田园内容的经典文学作品,截取其中有关田园风光描写的片段作为补充阅读材料。

【教学重点】

通过大量诵读,加深对田园生活之美的理解。

【教学难点】

理解和谐田园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歌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师生齐唱,交流歌曲带给自己的感受。

2.过渡:站在辽阔的原野上,无论是谁都会有纵情高歌的欲望,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到原野上放歌!

二、田园诗韵悠悠诵。

1.交流课前准备的田园诗资料。

2.分组诵读田园诗:

《归园田居》(一)、《归园田居》(三)、《渭川田家》、《饮酒》、《游山西村》、《清平乐·村居》、《过故人庄》、《四时田园杂兴(夏日)》、《乡村四月》、《渔歌子》。

3.交流诵读田园诗后对田园生活的印象。

4.整理学生的汇报,深入了解田园诗的主题。

清新: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优美: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养麦花如雪;

静谧: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欢快: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勤劳: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富足: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忙碌: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从容: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过渡:无论是在山间,还是在溪畔,也不管是在春天,还是在秋季,田园生活总是那么富有情趣。就像《乡下人家》这篇课文中写的那样: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生齐读)

三、四时风光入画中。

谈话:生活在乡村的人是幸福的,四季明媚的风光都可以尽情饱览。今天我们也来体验一下乡村人的幸福。

1.品读田园之春。

(1)让我们走进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来欣赏乡间那生机勃勃的春天吧。

品读片段: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2)又是一年春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在这位散文大家的笔下,春天怎能缺少热闹蓬勃的鲜花呢?

品读片段: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3)我们的家乡——靖宇,春天来得比较晚,但进入五月,我们也能清晰地看到自然的变化。我们这里的春天与文中的春天有哪些不同?想知道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描写这料峭春风的吗?

品读片段: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

2.品读田园之夏。

过渡:如果说春天的乡村是清亮悠扬的牧童短笛,那么夏天的乡村就是明快绚丽的劲歌热舞。大自然把它最旺盛的生命力全部展示在夏天里了。

(1)品读《苦菜花》片段:

夏天一到,这青山一天一个样,经过烈日的暴晒,骤雨的浇淋,那草木就窜枝拔节很快地长起来,变得葱茏青黑了。这时,山地里一片青纱帐起,那些狼呀山猫呀野兔子呀……逍遥自在地活跃在里面,就像鱼儿游在海洋里那样。

(2)品读《可爱的草塘》片段:

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走了进去就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样,浪花翠绿翠绿的,绿得发光,绿得鲜亮,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仔细瞧那浪花,近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儿的呈翠绿色,再远的呈墨绿色,一层又一层,最后连成一片,茫茫的跟蓝天相接。

(3)品读《乡下人家》片段: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3.品读田园之秋。

过渡: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田园迎来了一年之中最为辉煌壮丽的季节——秋天。听:欢庆丰收的锣鼓已经敲起来了,喜悦的丰收之歌已经唱起来了——

(1)品读吴伯箫《岛上的季节》片段:

论到颜色的复杂,气候的温和,天空的晴朗,秋并不弱于春。单看重九后那遍野的红叶就抵得过阳春那满山的花草不是?那不只是美丽,简直是灿烂:活像一大蓬火,一整坡笑,看了是会令人感慨,奋发,狂热的。到山上去逛,常常有野兔掠起,你可以尝到猎人的风味。野菊的香,弥漫在山岩谷豁间,又颇饶田家风韵,樵夫生涯。到树叶凋零的降霜时节,出门看山坡里处处野火,那又是另一番情趣了。

(2)品读作文片段:

红艳艳的大苹果撩开绿叶往外瞧;金灿灿的柿子像正月十五的灯笼压弯了枝头;小红灯似的枣子在枝头上一闪一闪的;像玛瑙的葡萄一串串地挂在葡萄架上荡秋千;有的荔枝太胖了,把衣服撑破了,露出了白白的肚皮,玉米特意换了一件金色的新衣,咧开嘴笑了,露出满口金黄的牙齿;大豆也许太兴奋了,有的竞笑破了肚皮;西红柿为了让自己更漂亮,便把口红涂在了脸上……

4.品读田园之冬。

过渡:春种秋收,春华秋实,热闹了三个季节的田园在雪花飘落时安静了下来,它睡着了吗?不,当你沿着初雪漫步在原野上,你依然会感受到不一样的田园风光。

品读《我沿着初雪漫步》片段:

我沿着初雪漫步,

心中的力量勃发像怒放的铃兰,

在我的道路上空,夜晚

把蓝色小蜡烛般的星星点燃。

我不知道那是光明还是黑暗?

密林中是风在唱还是公鸡在啼?

也许田野上并不是冬天,

而是许多天鹅落到了草地。

啊,白色的镜面的大地,你多美!

四、原野放歌多自在。

谈话:一路欣赏田园清新优美的自然风光,一路采撷名家笔下的田园花香,同学们的心里一定装满了对乡村的向往,对田园的渴望。那就让我们也来高歌一曲,写下你对田园生活的印象,分享你独特的感悟。

1.布置练笔内容,学生练写。

2.交流、欣赏学生习作。

五、和谐乡村情更浓。

附:教后记

过渡:人们喜欢田园生活,因为这里平静轻松;人们向往田园生活,因为这里温馨和谐。下面,让我们敞开心扉,用心体会一下洋溢在田园里的温情吧。

1.观看动物在田园里怡然自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图片课件。

2.升华情感:没有动物的乡村是寂寞的,没有人迹的田野是荒凉的。人与动物相亲相爱,永远是乡间最美的风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永远是世间最美的风景!

3.诵读《田园之歌》:

田园诗韵悠悠诵,

四时风光入画中。

原野放歌多自在,

关于乡村生活的作文范文第5篇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是一种主张教育开放、倡导学用结合的理论,与现代教育思想完全吻合。以生活教育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生活教育进语文课程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

生活教育理论;小学语文;建设课程

新课程提出,教育要面向实践、面向未来、注重体验,无疑,这是一种基于实践、源于生活的教育主张,是国家层面上的“政策导向”。因此,课程建设,不可忽视现实生活。

一、铺垫在先,悦纳生活课程的“趣”《道德经》

有言: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意思是告诫后人,任何“高大上”的目标,都是从最基本起步的。同样,生活课程的开发与运用,需要做好基本动作,做好必要的铺垫。这里的铺垫,是指一种准备的功夫,具体落实在生活课程开发活动中,就应包括以下三点:其一,话题或课题的预设。一个好的话题或课题,往往能引人入胜,是完成课程开发项目的必要引子。其二,必要知识或技能的准备。对于一些生活领域,学生或许是陌生的,那么,这就需要教师事先“补课”,以便顺风顺水地展开工作。其三,教师自身修炼的功夫。许多情况下,教师并非是“万能的上帝”,因此,教师必须先行一步,准备好必要的“装备”。比如,在开发“震泽蚕丝”课程中,笔者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走访老农、查阅镇志等资料,最终选取了一个切入口———从挖掘种桑养蚕的趣闻入手。如,搜集种桑养蚕的“顺口溜”“谚语”:勤三年成桑,懒三年成桩。房前插柳,屋后种桑。生活课程,源于千姿百态的生活世界。正如印度尼西亚民歌《美丽的梭罗河》所倾诉的:“你的源泉来自梭罗/万重山送你一路前往/滚滚的波涛流向远方/一直流入海洋……”这样美好的源头活水流入课堂,怎能不会情致浓烈、意趣顿生?

二、规则在手,激活生活课程的“意”

这里所说的规则,是指原则性、规律性的要求。比如,课程开发,就要坚持为学生发展打基础,实际上,这也是课程开放与运用的“意蕴”所在。一切顺应学生,正是陶行知先生的所期待的“:我们教育儿童,就要顺导其能力去做去。”他坚决反对“把那活泼的小孩子做个书架子,字纸篓”。所谓生活课程的“意”,即是生活课程的本质和精神,这种本质和精神的关键在于,教、学、做基于生活,否弃闭门办学、本本主义,注重体验,推行“教学做合一”的基本教学方式。比如,在“震泽桑蚕文化”课程资源发掘中,遇到桑树的“嫁接”技术问题,笔者没有照本宣科,纸上谈兵,没有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而是遵循实践性原则,想方设法,通过多次寻访桑农传人,让他们现场传授经验,把桑树“嫁接”的几个关键性的技术当场展示,比如,桑枝嫁接,除了选好“娘身”和“良种”外,最关键的是三个环节:切口、插枝、护身。而且,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操作程序和精细的动作要求。让学生亲眼所见、亲手所做,这是生活课程所追求的一种重要的“意念”,同时,也体现新课程所强调的“体验”要求。关于“体验”,陶行知先生曾举例说明:“从学习的原则看起来,事怎样做,就须怎样学。譬如游泳,要在水里游;学游泳,就须在水里学。若不下水,只管在岸上读游泳的书籍,做游泳的动作,纵然学了一世,到了下水的时候,还是要沉下去的。”

三、心灵在场,升华生活课程的“魂”

生活课程的“魂”是什么?课程的“魂”,就是心中有“人”,这个“人”,是学生,是发展中的学生,是各具特征的学生,是有无限可能性的学生,终极目标是要培养、发挥最大天赋的“人”,这个“人”,显然也应是大写的“人”。1930年,陶行知先生在全国乡村教师讨论会上发表《生活即教育》的演讲,他说:“儿童的生活才是儿童的教育,要从成人的残酷里把儿童解放出来。”课程建设,如何才能体现心灵在场,从而升华生活课程的“魂”?第一,把学生当成自主、自治、自能的人。以“种植文化”课程开发为例,笔者在校园里开辟两块种植地,一块种植各类时令蔬菜,一块种植各种植物果树。让学生自行管理、自作主张。教师只是旁观者,“局外人”,没有必要,也不作任何指引。学生通过亲手种植、亲自管理、分工合作,认识到了各种蔬菜、水果、植物的“脾气”,通过学习翻土、播种、种植、施肥等农活,从而亲身获取了生活的经验。第二,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书写心灵。以“震泽桑蚕文化”课程开发为例,笔者通过让学生学习种桑、嫁接、修桑、采桑等,以亲身经历习得种桑经验,然后,引导他们把属于自己的文字,表达在综合实践活动日志、生活日记、生活作文之中。这样的表达,鲜活有灵性,润泽的是充满生活乐趣的美好童年。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