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世博英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on december3, XX, the bureau of international expositions (or call it bie) announced that shanghai will host expo2010. the bie had received bids from five cities to host expo2010. among the 5 nice cities, the bie chose shanghai at last! it’s really an exciting news for not only shanghainese, but also all of chinese people. here are some details about it.
loot at this profile carefully. the title is “the 2010 world exposition ,shanghai, china ”. this is the logo.
and the theme is “better city., better life”.ok, let’s guess who is the image representative? yeah, you’re right, yao ming!
[关健词]播客 广播电视编导 教师教学 学生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人们接受与处理信息的方式。被称为播客的网络新型传播技术正以其个性化、直观性、便捷性、共享性、开放性等优势,深刻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发展。
一、播客简介
1.播客的定义及其特点
播客(Podcasting)的英文全称是Personal Optional Digital casting,它是一种个性化的可自由选择的数字广播技术。通过播客人们可以自己制作或下载的视、音频信息, 让其他人在网络上实时收看或收听,实现信息共享。播客与博客的主要区别在于:博客所传播的信息以文字或图片信息为主,播客则传递以音频和视频为主的信息。可以说播客就是有声有色的博客,是一个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个人电台或电视台。播客的开放与共享性使得每个用户都可以免费获得自己的空间制作视音频节目并将其上传到网站上与他人分享,用户也可以选择或订阅别人提供的视音频节目并下载到移动终端。这种开放与共享的机制使得每个人即是资源共享的受益者又是资源的创造和提供者,播客正在成为一种新型高效的网络学习方式。
2.播客的开通
如何开通自己的播客呢?以新浪为例:新浪播客是在新浪通行证(博客的登录名)基础上进行申请完成的,如果已经成功申请过博客,那么用户就已拥有了一个播客。在自己博客首页“活力地带”区,会自动生成“我的播客”。 如果还没有开通新浪博客,也还没有注册新浪通行证,在播客首页(v.blog.省略)可以直接进行播客申请。需要说明的是新浪播客限定大小是不能超过100MB,若视频超过100M,可以使用相应的软件进行压缩或切割。新浪播客支持的格式是MPEG、AVI、MP4、3GP、RM、RMVB、MOV、WMV、FLV、ASF等,如果格式不相符,使用转换工具也可以转换格式。
二、播客在教学中的作用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主要培养在广播电视系统和文化部门从事广播电视栏目和频道策划、节目编导制作、电视教材设计、节目主持、文字撰稿、新闻采访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摄、录、编等技术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应该掌握的最基本技术。这个专业领域的课程特点决定了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单纯依靠口头讲授将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采用各种方法使自己的教学达到声画并茂、有声有色。而播客的图文并茂、声画并茂的特色将大大提高这一领域的课程教学效果。
1.播客对教师教学的帮助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的最大特点是需要把教师的讲解和相应的视频作品结合起来,实现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相辅相成。但是非常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使得教师根本无法在课堂上播放更多的视频资料。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把自己的播客和课堂教学密切结合起来。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播客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形成兴趣教学。例如在编导课程上教师在讲解特技拍摄之前,可事先安排学生观看教师在播客上的包含各种经典特技镜头的影视片段,让学生首先从感性上充分体会特技拍摄的魅力,形成对后续学习的浓厚兴趣,进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第二,教师还可以利用播客帮助学生在课下巩固所学内容,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教师把电子教案在个人博客上的同时,再更多的相关播客供学生观赏评价。教师的播客包含丰富多彩的内容:可以是教师或师生共同努力精心制作的各种短片,可以是往届学生的实验实习作品,还可以是精心选择的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各种网上视频资源。第三,教师可以利用播客辅导学生自学。有时候在某些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安排一些自学章节,但是这些章节的自学效果却又很难保证。为此教师可以根据自学部分的内容特点,编制成各种表达方式的章节性电视教材在播客上供学生在课下学习收看。例如在编导课上,对于电视教材编制的理论基础这部分内容就可以编制成表达方式为讲演型的电视教材在播客上,供学生在课下收看,这样就会大大提高这些章节的学习效果。第四,教师可以利用播客补充教学不足。例如编导课上教师在讲解特殊环境摄像时,对于深海摄像、航天摄像等内容,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再好也只能是空口无凭。为此教师可以先在课堂上进行面上的介绍,再安排学生在课下观看自己播客上的关于深海摄像和航天摄像的视频,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视野。而对于虚拟演播室特技部分的教学,教师还可将一些当下流行的涉及到虚拟演播室技术的国内外大片的片段上传至播客供学生在课余时间欣赏。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查看学生发表在自己播客上的意见和看法,获得丰富的反馈信息,和学生进行更深层次交流,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2.播客对学生学习的帮助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网络时代,学生早已不满足于单纯地通过听教师的课堂讲授获得少量的知识。面临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社会,他们急需海量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网络新宠――播客能呈现丰富多彩的信息内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例如为了配合电视节目策划课的教学,教师可以在播客上上传大量优秀的电视节目供学生观摩学习,学习那些优秀节目的制作方法,体会优秀节目的制作思路。在编导课上教师在要求学生进行电视教材的摄制之前,可在播客上一些比较典型的往届学生的作品,并指明这些作品中的闪光点或不足之处,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正式实践操作之前获得很多非常宝贵的经验。另外学生还可以把自己制作的作品在自己的播客上,与其他同学交流共享,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摄、录、编水平。为此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来说传统的书、纸、笔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习的需求,还应具备摄像机、个人电脑等一些基本的硬件设备。并做到在毕业前每人都拥有自己优秀的作品。
三、播客的其他应用
1.播客与校园网结合
校园网是学生进行课外学习和交流的重要虚拟社区,将播客引入校园网不仅大大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还可为学生交流与共享知识提供一个方便的平台,方便学生与校内或其他学校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更广阔的交流。
2.播客与课外活动结合
针对播客的内容和制作技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可以定期举办播客大赛。既丰富充实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又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摄、录、编水平,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总结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人们又迎来了崭新的播客时代,据统计,在国外将播客应用到教学中的大学已经有145所之多。但在国内目前还没有播客在教学中得以很好应用的实例,我们应该进行更进一步的思考让集文字、声音、影像于一身的播客为广播电视编导领域的教学做出卓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徐晶晶,黎加厚.播客Podcasting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02.
关键词:摄影图像;视觉文化;数字化;图像话语权;艺术创作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
Photographic dissemination and visual culture
ZHONG Jian-ming
一、早期摄影图像对视觉文化的意义
回顾摄影发展的历史,更像翻开一部摄影传播与视觉文化交织绘制的长卷。早在摄影术发明之前,许多科学家、画家就投身于对暗箱与感光材料的研究,不管他们当时的意图如何,是科学、宗教、还是美术,然这一切结果导致了摄影术的产生。[1]摄影发明的公开为摄影术快速发展创建了条件,摄影术发展如此之快也使得相当长时间内人们都不曾回顾这段发展历史。1826年,法国人尼埃普斯通过柏油的光硬化方式,拍摄了被公认为世界上的第一张照片《窗外景色》。而后,达盖尔摄影术使用玻璃、铜板作为影像承载媒介记录图像,尽管原始图像孤本传播的途径相当局限,但人类找到了具有写真价值的图像并得以真实记录和保存,由此摄影术生成的图像进入了视觉文化范畴,具备了传播性,这些影像文本尽管在当时远不及绘画的文化价值,也不具备应用价值,更不具备大众传播价值,但它打破了平面视觉艺术中绘画一统天下的局面,同时它所具备的文献价值也给后来的史学家和社会学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佐证。1841年,英国科学家福克斯•塔尔博特(Fox Talbot)第一次获得了负像,并且用这种“卡罗式摄影法”得到了无数张与原物影调一致的影像。正是由于卡罗式摄影法的可复制性,才使摄影术开始进入社会应用层面。当时的影像量并不丰富,但摄取信息面则比较宽泛,摄影记录了人类社会、生活和绘画、考古探险照片等,以此建立文献档案,作为人类文明与文化传播的写实性素材。1857年,雷兰德在英国曼彻斯特艺术珍品展览会上展出他的摄影作品《人生的两种选择》,赢得了摄影作为独立的艺术形态展现于世。到1880《纽约每月画报》第一次使用新闻摄影图片为止,摄影终于走完了自己作为文化成员的孕育过程。尽管与当时其它成熟的视觉艺术相比,运用手工技艺创作的摄影图像作品对社会视觉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力是相当微弱的,但摄影术生成图像的意义重大,它对人类文化的作用将在一百多年后得到真正彰显。摄影最终成为人类视觉文化领域的霸主和社会大众传播的主流形态。
二、摄影传播与视觉文化价值
从玻璃感光介质到胶片感光材料,拍摄技术获得了极大的解放。早期摄影者外出,除摄影器材外,往往要带沉重的玻璃干版,这样不但限制了摄影人也限制了拍摄数量。[2]19世纪80年代对于摄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此后的十几年中,摄影术由试验性的技术探索时期走入了规范标准的工业化时代。中小型照相机和胶片感光材料的问世,摄影人群便大大扩展,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影像作品,上世纪摄影图像的重要传播途径以纸媒体为主,多数只应用于对文字的补充和互补,由于受传播技术和制作成本的限制,摄影图像传播量与图片拍摄采集量相比还是极小的。在一百多年里摄影技术发展从来没有间断过,摄影人群从专业到业余、从社会、艺术到新闻摄影群体数量也在不断扩大,摄影群体分类明确,业余和职业摄影团体有比较严格区分,他们能够熟练控制摄影技术,整个摄影人群数量随着经济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从传播角度看,尽管图像在传播领域占有份额不大,但世纪末摄影图像已基本取代手绘图像在大众传播中的地位。分析此时的摄影图像构建者,有如下特征:
业余摄影群体人数者众,他们掌握一般拍摄技术,图片拍摄内容是以家庭生活为主,尽管无多少文化艺术成分,却存在重要的社会学意义,巨大的图像量及材料消费量是惊人的,只是胶卷消费量就能够影响经济发展指数,但民间摄影图像传播范围极小,通常只限于家庭之间。没有传播,摄影就不可能成为一种公共记忆的载体,记录的意义也就大打折扣。公众尽管拥有摄影图片拍摄权,但受政治、经济、技术制约,却没有图像传播话语权。少数专业人士具有的摄影信息获得权和特权,造成了传播者与受众人数、权力的比例极度不平等。由此看来一百多年由专家把持的视觉文化话语权没有因为摄影的大发展而得到改变。但大众个体对图像的巨大消费量为后来出现的网络全球化和图像民主化进程作好了准备,一旦时机成熟,大众就会成为摄影图像的重要传播者,摄影图像信息也将成为文字信息的有力竞争对手。
上世纪摄影的另一部分参与者是职业摄影队伍,他们是摄影领域的核心和权威,摄影的发展依靠他们,他们统领摄影界上层,这个群体工作涉及文化艺术、新闻传播、商业与科学应用等领域,为数不大的专业摄影人群对摄影的贡献不可忽视,他们具有专业摄影图像的把握能力,对图像传达语法有专门研究,他们的摄影图像产量巨大,他们掌控了摄影图像文化传播90%以上资源,对业余摄影群体的影响力巨大。特别是摄影艺术家群体,他们发挥个人才华,充分利用技术、地域、民族等优势与特点,使得摄影的表现力不断提高,至上世纪末已出现了数十种全球公认的摄影流派和风格,他们为推动视觉文化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然而,从另一方面看,由于各种原因,摄影作为独立文化群体在文化艺术界的地位始终不高,他们的艺术地位一直受到置疑,在艺术界的话语权也难以受到重视,在大众传播中也缺少对大众文化的重大影响力。咎其原因有二,一、在视觉文化方面,尽管摄影艺术家们积尽全力,力图充分表现出摄影的叙述能力和视觉感染力,但人们还是认为它的物理性质掩盖了它的意识形态作用,过于技术化要求使得作者的思想观点难以得到体现。从目前各种现象看,摄影似乎离文化艺术主流还是有距离。二、在上世纪,摄影虽然逐步成为重要的传播形式之一,但摄影一般只限于纸媒体,传播样式单一,传播成本也相对于文字要高,加上影像构建队伍的局限;信息制造和信息传达等技术问题都造成了图像不能成为传播主流的重要原因。
三、数字化导致的影像文化普及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人类文明的重要特征莫过于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部分,数字技术和网络全球化渗透到文字所能涉及的各个领域,两项革命足以对人类文明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所带来的后果我们至今还无法予以正确评估。
上世纪九十年代,数字技术开始应用于全球各种技术专业,影像业的数字化结果是在应用领域逐渐取代具有一个多世纪辉煌的银盐技术。数字改变了摄影的同时也改变了影像的传播形态,视频技术已经逐步取代传统摄影图像的传播方式。如果说在纸媒体为主流的传播时代,摄影图像由于造价和呈现技术障碍发展缓慢,那么今天的网络对视觉图像的传播技术障碍几乎就不存在。数字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传播数据量越来越大,便捷的摄影图像获取技术和便捷的网络传播技术,使大量摄影图像作为信息传播出去,这种传播形态和文字具有完全不同的呈现效果,摄影图像日益显现出其重要性,它是不受国籍、地域、民族限制的世界性语言。以摄影为发端的视觉文化正带来一场社会变革。
在本世纪的10年里,数字摄影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得到大发展,数字图像几乎遍及到科技、工业、司法、医疗等各个行业,除专业应用领域之外,作为大众传播内容之一的摄影已再也不是极少数专业摄影家所能掌控的了,摄影队伍发生了质的变化,摄影原有的技术门槛大大降低,摄影家队伍迅速壮大,专业的神秘光环已经不再,专业与业余摄影的界限已经模糊。大众消费的数码照相机也同时伴随着计算机走进家家户户的日常生活,数字化生活成为口号,手机普及带动了照相机普及,具备照相机功能手机已是基本配置。目前中国人民手机拥有量已达几亿之众,这就意味着几亿人每天随时都持有照相机,随时随地都有获取图像的可能,可以想象由此产生的图像数量是多么的巨大,而通过3G手机的传播,我们传播与获得的图像数量更是难以形容。
与上世纪相比,摄影的最大差别在于原有的摄影阶层已逐步缩小和削弱,影像获得已平常化、平民化、生活化、娱乐化。影像内容涉及到生活的各个角落和每个细节。新闻图像、生活照片、医学图像、影视图像、广告图像、电脑图像、都已经成为家庭主妇的日常视像,就连外星高空探秘的高科技新闻影像,也被电视机前的儿童津津有味地观看着。影像成为视觉对意义的创造或争斗的一个场所,成为人们描述事物或将知识视觉化的有效载体,成为消费者的生活必需品,而且还是影像资本获得最大利润的有效手段,而影像思维也成为一种“结构性的观看”的视觉经验。
四、主流传播形态与公民话语权
信息时代的来临,对传统传播形态的冲击巨大,原有的主流传播媒体受到威胁,媒体人的地位受到威胁,甚至重要信息传播形态也受到威胁。如果说上世纪摄影图像传播资源是由少数人掌控,那么今天网络进入千家万户,信息高速公路和传播开放性平台,使每一位网民都获得了话语权。[3]英特网具有报刊可读性强的优势、电话媒体远程互动的便利,又具有广播电视媒体节目丰富的特点,同时还洋溢着信息共享的氛围,可谓集众美于一身。他们不但有文字、声音还有影像的权。他们上BBS、开博客对社会发出自己的声音,这种话语普及,使具备一般网络知识的小学生都能够自己拍摄的摄影作品。技术的高度自动化使得图像拍摄唾手可得,3G手机使得影像获得与传播做到了一气呵成。由影像民主到视觉文化平等,数字化为公众提供了文化平等和广泛的信息获得平台,人们随时都拥有了摄影图像拍摄与传播的权利,特别是照相机与手机网络通讯的一体化,更让普通公众有了拍摄和影像作品的机会。这样的情形常常让专业摄影记者在突发事件面前陷入极其尴尬的境地,因为突发事件摄影记者不能及时到达现场而只有把摄影图像拍摄权交给了身在现场的普通公众。英国地铁毒气案,台湾飞机迫降以及各种灾难性事件的全球信息报道等都是现场观众提供的手机拍摄资料。难怪美国联系新闻图片社总裁罗伯特.普雷基在07年中国平遥摄影节上就说:数字时代使专业摄影图片社消亡的时间不远了。
当下大众真正具备了影像传播者与受众的双重身份,网络传播形成大众互动形态。这场由数字摄影和网络全球化导致的群众影像民主化运动彻底改变了千年视觉文化不平等现象。这次革命的结果是让掌握摄影图像话语权的群众走到视觉文化的第一线,成为直接参予者,他们用摄影图像反映意识形态,把图像作为表达工具,把看见的,想到的,愉快的和愤怒的都用图像传播出去,用最直观的图像语言进行叙述。[4]图像和话语都是在信息传播中,起着重要沟通作用的中介符号。建构能够准确传达信息的中介符号需要组织者具备诸多基本素质,需要有传达语法和信息语言的组织、控制与把握能力。用摄影图像准确表达自己意愿的能力,将是未来摄影人群将要解决的大问题。
五、影像平民化引发的社会问题
数字图像的产生过程已经短于文字的写作时间,对摄影者的拍摄要求甚至低于文字写作者,摄影图像的获取以秒为单位,而图像所传达的信息量又不是文字可以替代的,如此巨大的信息占有量将可能威胁到文字在文化传播中的地位,摄影图像成为急速扩张的庞然大物,在欢呼摄影传播的巨大成功之余,也造成了图像泛滥现象。在我们获得权力的同时义务也在等着我们,摄影图像的长处也是它的短处,摄影具有的绝对真实性和可信性在有害的泛视觉文化现象下将是对人类文化的极大破坏,摄影图像和数字传播在愉悦了我们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无数烦恼,从“周老虎”到各种“艳照门”事件,摄影图像造成的当下文化污染和对社会形成的危害是大家始料不及的。摄影从小众文化现象发展成大众生活的一部分,从由专家、精英群体的单向传播转变为多边互动式传播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这种革命性进程使人们多年形成的思维无法短时间转变,平民视觉文化的威力应该远远不止于此,由摄影图像和传播带来的众多文化现象涉及人类伦理、文化道德、法律规范和财政经济等等问题,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部分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摄影图像能够带来巨大经济利益,也会造成巨额财政损失,能为我们创造文明,也能给我们制造灾难,这种灾难甚至动摇人类伦理和文化道德底线,动摇国家安全。
时至今日,人们已普遍认同:一个全球化的,从单一的文字语言文化向综合的影像文化和视觉文化转变的时代已经到来,它进入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精神意识、心理深层。人类创造文化,亦被文化所创造。在“计算机文化”、“电视文化”成长和熏陶下的新一代,他们更善于形象思维,更习惯于接受图像符号所传递的信息。在今天,正如阿拉哥所预言那样:"最终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发现总会大大超过人们的最初愿望。当我们应用这项发明的时候,我们特别应该强调尚未预见到的种种可能性。"影像文化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带来了人们不仅是物质生活上的改变,更促使人们的精神意识、心理深层上发生了质的变化,因为在影像泛滥的今天,人们更善于形象思维,更习惯于接受图像符号所传递的信息。
参考文献:
[1]罗刚,顾铮.视觉文化读本[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9.
[2]李方文.世界摄影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76.
[3]黄鸣奋.数码艺术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543.
[4]张舒予.视觉文化概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149.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对各种教学模式进行了尝试和探究,其中对点拨式教学模式最有体会。该教学模式是通过以“思”为核心,提倡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引导点拨,提高教学效率、发展学生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其课堂基本结构如下:
一、激学导思
所谓激学,就是教师要使学生感到有学习和探求的需要,增强他们的学习责任感,形成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导思,即教师要指导学生去思考。导思有四点要求:第一,教师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去设计“思”,明确中心,突出重点。第二,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引导“思”。“思”的问题要注意有广度、深度、难度和坡度。第三,教师要营造气氛鼓励“思”,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抑制学生思维的活跃和发展。第四,教师要提供条件落实“思”,如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阅读、钻研,写发言提纲等。
二、引议释疑
引议释疑就是指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思考的问题进行逐个讨论研究,并逐个加以解决的过程。“议”可以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可以是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形式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教师要注意在这个过程中,形式要灵活多样、手段要现代化,如运用幻灯片、录像、电视等,充分让学生用眼观察、动口谈说、动脑思考、动手操练。通过引议释疑,可使学生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同时培养他们虚心学习、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这一点,笔者在教授八年级第十单元让学生学会提出话题 时,是这样进行的:设置不同语言环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会目标语言,并在练习中总结出与他人交往时应该注意的礼节、礼貌等问题,让学生在练习和表述的过程中体验和他人交往的快乐,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在陌生的环境中让自己能很快地融入群体,而不是无法与人交流。本环节的设计意在让学生通过真实的语境,学会与他人交往时如何选择话题。
三、点拨提高
点拨提高就是在学生积极学习、认真思考的过程中,若遇到了障碍,教师应及时给他们指导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使他们思路开通,学习得以顺利进行。点拨前,教师要善于创造一种心理环境,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以增强点拨的效果;点拨时,教师说话要简明扼要,速度要快慢适中,力求使学生听得清楚明白,记得深刻牢固;点拨后,教师要特别重视利用学生反馈的信息,从而及时地进行调控,该重复的必须重复、该突出强调的必须突出强调。
四、精练强化
精练强化就是教师点拨后,把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规律、方法等通过练习的形式提出来,让学生有一个独立实践的机会。教师要善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地去分析教材,精心设计练习,使学生通过练习真正达到强化英语学习的目的。
在中学新课程实施的起始阶段,英语学科的课改实验意义何在?英语教学不能穿新鞋,走老路,不能拘泥于教材,应该用新的理念和新课程的标准来教学。因此,在后来的教学中,我们紧扣新课标,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删除和合理的调整。因此,一个单元,甚至几个单元的整体备课就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国际传播;英语强势;影响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的到来,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越来越多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在用一种语言即英语相互交流和传播思想。不管你是否喜欢英语,如果你要想融入全球化趋势和信息化浪潮,并开展有效的国际传播,或成为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政治家、商人和科学家,那么你必须(至少学会)能够用英语进行国际传播。“英语语言的这种强势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雪球,几乎无法阻挡”。[1]
一、国际传播中英语强势的表现方式
首先,国际传播中英语强势表现为使用英语的人口数量上。目前,全世界有近3.8亿人口把英语作为母语,约2.5亿人口把英语用作第二语言。而学习英语的人数则更多。英国文化委员会估计,全球正在学习英语的人口大约为10亿,另有15-20亿人口每天使用接触英语。到2050年,全球一半人口会较熟练使用英语。[2]
语言学家把上述使用英语的人口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指把英语作为他们的母语的人们,通常也是他们惟一的语言。这些人主要居住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冰岛、南非。第二类是指把英语当作第二语言的人们,这些人一般居住在曾经是英国殖民地或美国拥有较大影响力的国家和地区,如印度、尼加拉瓜、新加坡、菲律宾和中国的香港。第三类是指把英语作为外语来学习的国家和地区,一般与美国和英国没有十分密切关系。[3]
虽说把汉语作为母语的人口目前也要超过13亿(包括海外华人),但讲汉语人口多限于中国人和华人,外国人把汉语作为母语或第二语言毕竟凤毛麟角。这些年,随着中国的国力的增强,也出现了汉语热,但与英语热相比,还不能同日而语。
其实,国际传播中的英语强势不但体现在使用的人口数量上,更多体现在英语的应用范围之中。冷战结束后,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到来,英语在全世界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包括政治、经济、贸易、文化、外交、旅游、通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学术研究等。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把英语作为官方性的语言。[4]有85%的国际组织把英语列为通用语言(联合国、欧盟等)。世界上有75%的邮件是用英语写的,80%的出版物和互联网信息都是用英语出版和的。[5]英语强势在科学研究领域的交流中尤为明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德语曾替代英语成为科学研究的主要语言。但是随着二战后(尤其是冷战后20年中)美国在世界上超霸地位的确立,英语的强势已势不可挡。据科学引用指数(SCI)的创始者尤金·加菲尔德(EugeneGarfield)教授对1997年全世界几千份主要科学期刊调查发现,1997年全球共发表925,000份科学论文,其中95%是用英语撰写,而且这些论文中只有一半是由来自英语国家的作者撰写的,也即有一半的论文是非英语国家的作者用英语撰写的。英语的强势可见一斑。[6]
国际传播中的英语强势在我国也较为明显,尤其是在过去20年中更是如此。我国英语媒体的大量出现便是例证。到目前为止,我国以传播新闻为主的英语媒体包括一个英语电视频道、一个外语电台、9家英文日报和周报、10家英语杂志和9大英文网站。这对于一个以中文为官方语言的国家而言,已足以显示我国在对外传播事业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英语语言的重要性。[7]上述的统计中还未包括全国各地以英语学习为主的英语报纸。
除英语媒体的发展外,中国的英语学习人数之庞大也足以说明英语强势的影响。据估计,我国约有3亿人口在学习和使用英语[8],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英语热,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我国英语热的出现与国家的开放政策有密切关联,这一点在我国入世后更是如此。现在,我国不但要求高初中以上所有学生必修英语,从2001年起,还要求在有条件的城市中普及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9]。英语也是我国每年高考和研究生考试的必考科目,还是提拔干部和晋升技术职称的必要条件之一。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一个人的英语能力还可以决定他是否能够成为国际化人才的标志。
二、国际传播中形成英语强势的成因
英语语言的强势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才形成的。1300年,英语还只是英格兰的“下等人”所说的语言到1500年以后,现代英语才开始形成,主要指英语已拥有相对稳定的拼写、发音和词义[10]。但英语真正作为国际性语言的出现是19世纪以后的事情。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三大方面的原因促成了英语的国际性地位。
1.从宏观角度讲,英语强势并非语言本身所促成的,因此英语强势在国际传播中的出现并非只是这种语言本身的强势。正如牛津大学教授琼·艾奇逊(JeanAitchison)指出的那样,一种语言的成功或失败与语言的内在特性并无多大关联,而与使用这种语言的人的力量有很大关系。[11]
就英语而言,这一点最明显不过了。在18-19世纪中,工业革命使得大英帝国的影响力开始遍及世界各个角落。英语也随着大不列颠日不落帝国的士兵和商人开始流行到世界各地,并向全球性语言的目标迈进。英语不光在英国的殖民地使用,就连非英语国家的外交谈判也用英语进行。1940年,德国和日本两国在商议建立反英美的联盟时,两国的外长(JoachimvonRibbentrop和YosukeMatsuoka)就使用了英语进行谈判。[12]
不过,无论英语的适应性有多强,也不管英语势力曾覆盖多大面积,目前英语的国际性地位主要源于二战以后讲英语的美国的大国地位。丘吉尔在二战结束后意识到大英帝国的没落不可避免,于是设想用美国的力量来维持英国对世界的领导地位,当然他得到的只是美英之间的“特殊关系”。随着全球影响力向大西洋的另一端转移,一种新的英语(美式英语)在全世界流行[13]。美式英语的流行与英式英语稍有不同:美式英语主要不靠政治和军事,而是依托流行文化和媒体市场的力量向全世界推广,其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于是出现了“可口殖民主义”、“文化帝国主义”等新的术语来描绘英语在国际传播中的强势。
除上述原因外,20世纪末,全球化的经济发展和新的政治格局也迫切需要一种“国际性”的通用语言,于是,英语语言本身的某些便利使其很快成为首选目标。
2.从语言层面讲,国际传播中的英语强势与英语语言本身的生命力有密切关联。首先,英语与印欧语系的所有语言都有联系。对于东方人而言,英语也许会很难。但对于西欧人、俄罗斯人甚至伊朗人来说,英语也许不那么难学,因为他们会发现英语的语法和词汇与他们的母语有相似之处。
与印欧语系的语言相比,英语又独具“世界语言”的特性,即英语的多样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尽管英语强势源于英国和美国英语,但是全世界五大洲都有国家把其列为官方语言。同时,英语虽然词汇量是世界上最大的语言,至少有50万个单词,比德语(近20万)和法语(10万)都要多,但一般使用者只要能掌握1000到2000个英语单词就可以用英语有效交流。
此外,英语能允许非英语人士进行“本土化”,创造出适合他们的英语,如新加坡式、中式英语(普通话和英语混合)、西式英语(西班牙文加英语)、日式英语(日文加英语)、克里奥耳语(西印地语加英语)、甚至法式英语(法语加英语)和德式英语(德语加英语)等[14],也可以包括在上海出现的“洋泾浜”英语。总之,英语的强势表现为其“能容忍非英语人士用蹩脚的英语使用英语”,进而使他们觉得英语的便利性和亲近性[15],使之更具“世界性”。
3.英语的这些“世界性”当然与其文化价值体系有密切关系。相比其他文化而言,英美文化价值观能更多地鼓励创新、能容忍“异己”。也许正因为如此,像比尔·盖茨这样的人物可能只能出现在美国,他不太可能出现在强调集体主义的欧洲和东方国家。
其次,英美媒体强大的市场化倾向和技术强势也足以使英语在国际传播中占主导作用。这里最值得一提的是“好莱坞效应”和“硅谷现象”。前者主要是指文化产品,包括英语媒体、电影等娱乐产品;后者主要是指电脑和互联网为基础的技术产品。这些产品在世界的风靡必然导致产品所包含的英语语言流行到全世界,这些产品在世界的主导地位当然也会帮助英语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取得强势。
最后,英语强势的形成还因为现存世界性文化中多数已以英语语言形式出现。如上文所述,世界上80%的文献是用英语撰写的。要把这些文献转化为其他一种世界性的语言,如世界语、汉语或德语等,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于是,英语的强势的形成就成了一个轮回逻辑:英语是世界性的,因为它本来已经具有世界性了。[16]
三、英语强势的特点
从上述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国际传播中英语强势的三大特点。
1.首先,英语强势的实质是讲英语国家的强势。这在英语国家中也不例外。目前,美式英语之所以能取代英式英语也只是对美国在世界格局中作为惟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和实力的反映而已。因此,如今席卷全球的语言虽然还被称为“英语”,但它携带的内容却是美国文化。[17]
2.这种英语强势是不可抗拒的,而且在短时期内较难改变。非英语国家可以选择顺应这种强势还是拒绝,但无法阻挡这种英语强势的出现。
3.由于语言和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传播业等领域是紧密相联的。英语语言强势必然也会反过来进一步强化这个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传播业上的强势。也就是说,英语强势不是简单的语言世界性的问题,它会通过其强势地位运用各种手段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各个方面(包括语言)产生影响。
四、英语强势的影响
英语强势的影响像把双刃剑。它们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也可以同时出现,即一个看似是负面的影响往往也会伴随着有利的一面,反之亦然。有趣的是这一点不但适用于非英语国家,也同样适用于英语国家本身。
1.对英语国家的影响
对英语国家或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口而言,英语强势所带来的影响应该说正面、有利的影响要多于负面、不利的影响。首先英语强势使得这些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强势进一步强化,这些强势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加强英语的强势;其次,英语强势还会促使这些国家的国民自然产生一种民族优越感,使他们觉得作为英语人口的荣誉感。从长远讲,这是英语强势给英语国家带来的最大好处(或有利影响),因为这会使得整个国家和民族始终保持一种高昂姿态并会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凝聚力。当然,这种优越感和荣誉感在各个英语国家中的表现程度也会有差别,实力最强的美国可能表现最为强烈。
但是,这种强势所带来的优越感和荣誉感有时也会带来负面影响。例如,由于英语在世界范围内的通用性和便利性,多数英语国家的国民没有兴趣去了解其他国家和文化,较少关心国际新闻,也不想学习外国语。据了解,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使用其他语言能力最差。2000年,全美所有大学学习阿拉伯语的人中,只有9人毕业,而英国是欧洲使用语言最单一的国家。这种惰性使得他们会越来越封闭,思维方式也会逐步僵化。[18]
此外,英语强势及其普及性也会导致英语的变种,如新加坡式、中式英语(普通话和英语混合)。这种变种不但会引起某种语言交流障碍,同时对英美两国的英语语言本身也产生了影响。《金融时报》指出对英语的真正挑战来自那些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人口,因为目前这些人口不但在数量上已远远超过英语母语人口,这些人口人数也正以迅猛速度增长。该报预言这种情况必将对英语本身产生深远的影响。[19]
2.对非英语国家影响
英语强势给非英语国家带来的影响可能与英语国家正好相反,其负面不利的影响可能要多于正面有利的影响。英语成为全球通用语言带来的直接好处是不同国家的人们能够自由地进行交流,但是语言并不仅仅是传播的工具,它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和身份的标志。面对英语强势的不可抗拒性,许多非英语国家觉得无可奈何,但对英语强势所带来的文化入侵(文化帝国主义)又表示担忧,因为这些文化入侵所带来的影响虽然看不见、摸不到,但确确实实存在,而且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有人甚至认为文化帝国主义是这些殖民宗主国过去炮舰政策的延续,只是现在殖民的手段相对文明了一点。[20]
尤其是对那些少数语种和民族而言,英语的强势可能是毁灭性的,甚至意味着他们的语言、文化和身份的消亡。语言的消亡这种情况古已有之,只是现在规模更大,速度更快而已。有人说到本世纪中有一半的语言会消失,而有人说是90%。[21]
对于那些也想成为语言强国的非英语西方国家(如法国)而言,这种无可奈何的心理更为明显。现在,法国尽管每年花费一亿美元来推广法语文化,但是法语在世界语言中的排名仍然只有第9位,而且法语的衰落仍到处可见。法国的科学家们清楚地意识到他们的处境,“要么用英语发表文章,要么说着法语默默无闻地死去”[22]。
于是,非英语国家便会面临一种困境:是要融入世界、要现代化,还是要孤立自己、保持民族性?要现代化就必须融入世界,而要融入世界肯定会对于本民族的语言和传统文化带来一定的变化。从目前情况看,能否成功地走出这一困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能否有效处理国际传播中英语强势的问题。
3.对中国的影响
英语强势对我国来说正面和负面的作用都有。从正面角度讲,英语强势的直接作用是促使英语在我国的大范围的普及,从而有效提高了我国国民的素质和国际化程度,改善了我国与世界接轨的软环境。试想:如果在过去20年中没有英语这座语言桥梁,我国改革开放的结局会怎样?如果我国不引入英语强势,不重视英语学习,不把英语水平与接受教育、晋升和就职等方面挂钩,那么过去20年中就不可能出现一个又一个的英语热:从新概念英语,到3L,到《走遍美国》,到疯狂英语,也不可能出现所谓的“英语经济”,也不可能每年大批中国莘莘学子赴国外留学,也不可能出现上文中提及的那么多英语媒体。
总之,没有20多年来对英语强势的有效吸收,就没有我国现在具有初步国际化程度的大环境,而没有这样的大环境,我国要能够加入世贸、申奥成功也是不可想象的。
我国的经验表明,只要能把英语强势处理得当,只把英语当作融入世界的工具使用,那么我们就能用较少的成本较快发展本国现代化,缩小落后的时间,为尽快进行“赶超”打下基础。
当然,许多中国学者对目前的英语强势和普及所带来的潜在危险表示担忧。1998年在哈尔滨召开的“技术进步和当今世界发展”研讨会上,他们认为在当今信息技术时代,语言的强势必然会触发文化强势,从而产生新的不公正。[23]
这种担忧显然是有道理的。只要看一下英语在汉语中的渗透就可以知道:政府官员在记者招待会上随口会说出WTO、PNTR、APEC等英语缩写,仿佛说自己家乡话一样。年青人中更是满口TOEFL、GRE、NBA。即使你问一位老太太去医院干吗,她会回答:“我做CT”。
著名社会语言学家陈原认为这是汉语的奇观,奇在没有任何红头文件规定的情况下,英语单词会如此自然地出现在汉语中,即使像老太太不懂CT为何义但照说无妨。[24]
那么,如何看待英语强势在带来积极作用时也可能带来潜在的危险(负面作用)呢?如何看待英语强势对汉语甚至我国文化可能会产生的负面作用?本文认为首先我们没有必要杞人忧天。正如陈原教授所说的那样,有生命力的语言(或文化)从来不怕异物的“入侵”。任何语言都不是自给自足的,时不时会搀杂一些异物才能丰富和发展自己。[25]从另一个角度看,汉语在英语强势面前能够有效吸收众多的英语单词,正是汉语有生命力和活力的表现。因此,面对英语的强势和我们汉语的弹性,我们应该充满自信心和自豪感,而不是满怀忧虑感。
语言如此,文化当然也如此。中华文化五千年来之所以能源远流长靠的就是其能去粗取精的特性。西方文化通过英语强势必然会影响我国的文化。但是,从长远讲,我们如果能吸取外国文化的精华,去其糟粕,中华文化也一定会在吸收西方文化的基础上获得新的发展,更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五、结束语:英语强势的未来
在英语强势之前,其他语言(如拉丁语、世界语、法语和德语)也曾出现过强势,但是随着讲这种语言的国家影响力的下降,这些语言的强势已经不复存在,有的甚至已经死亡。那么,英语也会沉浮吗?英语会像其他语言一样出现颓势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既然其他语言都会沉浮,英语也不应该是个例外。那么英语颓势的标志是什么呢?《英语的未来》的作者大卫·格雷多尔(DavidGraddol)认为科学技术是一大标志,他认为英语出现颓势的标志可能是当重大技术发现不断出现在中国或其他国家的时候。这个时候英语的重要性可能会大幅度下降。[26]
科学技术当然是一个标志,但笔者认为英语出现颓势肯定还会在其他方面(如政治影响力、经济实力等)有所表现,毕竟一种语言的强势是靠其他强势来支撑的。事实上,英语国家公民中对国际新闻缺乏兴趣、对世界事务缺乏了解以及学习外国语言所表现出的“低能”都表明了这些英语国家(至少在这些方面)的不灵活性甚至僵化趋势。从长远来讲,这也许是英语走向颓势的开始,但是应该承认这一过程将是漫长的。
参考文献
[1][2][3][19][26] English is the international language.Financial Times.December 28.2000.p.20
[2][10][11][12] A world empire by other means.The Triumph of EnglishDecember 22 2001.Christmas special of The Economist.p.63.
[4][23] Huang.C.Z.Linguistic Diversity a concern a global village.December 11.2000.China Daily.p.4.
[6] The Dominance of English: Colleges worldwide abandon their native languages for acommon tongue.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September8.2000.p.1.
[7]郭可:《我国英语媒体的发展趋势和传播效果》,2002年未。
[8]Zhao.Y. & Keith.P.C..(1998)English in China.World Englishes. Vol. 14. No. 3.p. 377-399.
[9]China Boosts English.21st Century.March 29.2001.p14.
[13]Stevenson.R.L(1994)Global Communi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Longman Publishing Group.New York:Longman.p.88.
[14]《地道英语将不复存在》,《参考消息》,2001年3月29日第6版。
[15]Stevenson.R.L(1994)Global Communi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Longman Publishing Group.New York:Longman.p.91.
[16][20]Stevenson.R.L.(1994)Global Communi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Longman Publishing Group.New York:Longman.p.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