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一句话赞美桃花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增强记忆力
老人读完一本关于如何增强记忆力的书,便大肆吹嘘他的记忆力提高了一大截,还要妻子试试他。妻子说:“明天咱们外出旅行,你把应带的东西背一遍。”
老人精心抄了一份清单,认真地背起来。
第二天,两人上路了。在汽车里,妻子问他:“你能背下咱们带的东西了吗?”
老人一字一句地背得滚瓜烂熟,一件不少。
妻子很高兴:“东西放在哪儿了?”
老人一听,瞠目结舌,他懊丧地说:“东西忘在家里了!”
选秀
老鼠参加选秀大赛,可惜第一轮就被淘汰了。老鼠为此十分抱怨,到处说有黑幕。别人问他怎么回事,老鼠回答:“我刚进去,评委竟然叫我走个猫步看看!”
个性签名档
我们都会走上一条叫做青春的路,反复并疼痛地成长着。
地球之所以是圆的,是因为上帝想让那些走失或者迷路的人能够重新相遇。
我是个瘦子,伤心时我可以数数排骨!本想华丽地转身,不料低调地撞墙。我跟伍佰不熟,他弟弟二百五跟我很熟。你挺有个性,个不高、性格还那么不好。请勿骚扰,本人正在骚扰别人。我觉得地球好危险,我想火星了。
逻辑训练营
被枪杀的老人
冬日的黄昏,街头突然一声枪响,只见不远处一个老人跌向房门,慢慢地倒了下去。警员跑了过去,发现老人背部中弹,已经死去。
现场仅有两个人,于是警员询问他们。第一位说:“我看见老人刚要锁门,枪响,他应声而倒,我便立即跑来。”第二位说:“我听到枪声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看到有人往这跑,我也就跟了过来。”
警署人员指着一个人说:“把他拘留询问!”
请问拘留了谁?为什么?
课内考考你
1 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一句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
A 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
B 桃花吸收红光
C 桃花反射红光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2 在历代诗人们赞美桂林山水的诗篇中,有“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的著名诗句,诗中写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现象形成的。清澈见底的漓江看起来比实际浅,是由于光的_______现象形成的。
3 诗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掬”即“捧”),其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有_____和_______。
4 在《千字文》中有“露结为霜”这样的说法,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形成的,并不是来源于露,而露是水蒸气______形成的小水珠。
答案揭晓:1 C
2 反射;折射
3 平面镜成像;扩散4凝华;液化
答案揭晓:
拘留第一个人。他知道老人是锁房门而不是开房门,说明他一直在窥视老人行动。
课堂爆笑剧
借音响
小明推开隔壁家的门问:“二叔,今晚能不能借你的音响用一用?”“可以!”二叔高兴地说,“怎么你也想听听音乐,加入我们发烧友队伍?”“不!”小明回答道,“我明天要考试了,今晚向你借个安宁。”
考试
一学生非常害怕考试。这天,老师突然宣布要进行考试了。
他一听,顿时吓得昏死过去。周围的人连忙捶背的捶背、按摩的按摩,大呼小叫了一通,仍然没有反应。
这个时候,一个同学自告奋勇说:“我能救活他。”
他把嘴悄悄凑过去,在昏死者耳边说了一句话,那人一激灵就坐了起来。
初二上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桃花源记》
【文体】记:可以是游记和碑记(或铭记)(主要的还是游记)。游记是收在文集中的记叙游览山川名胜活动、描写景物、用来抒发感情,让思想在风中飘荡的一种文体(散文)。
【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人。东晋大诗人。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有《陶渊明集》传世。
【内容写法】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意愿。
【重点字词积累】
1、缘溪行( )2、落英缤纷( )3、渔人甚异之( )4、仿佛若有光( )
5、才通人( )6、屋舍俨然( )7、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8、阡陌交通( )10、具答之( )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11、咸来问讯 悉如外人( )( )1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3、无论魏晋( )
14、皆叹惋( )15、此中人语云( )16、便扶向路( )17、诣太守( )
18、寻向所志( )19、欣然规往( )20、寻病终( )
21、后遂无问津者( )22、渔人甚异之:( )23、便要还家:( )
【一词多义】
为 :武陵人捕鱼为业 ( )不足为外人道也 ( )
寻 :寻向所志 ( ) 寻病终 ( )
乃:见渔人,乃大惊 ( ) 乃不知有汉 ( )
舍:便舍船( ) 屋舍俨然( )
得:便得一山( ) 既出,得其船 ( )
志:处处志之( ) 寻向所志 ( )
复:不复出焉、不复得路 ( )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
遂:遂与外人间隔 ( ) 遂迷( ) 后遂无问津者 ( )
【成语】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
[无人问津]比喻无人探问价格或情况。津,渡口。
[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世外桃源]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重点句子翻译】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一次,渔人划着船)沿着溪水往前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花草鲜艳美丽,落花繁多。
复前行,欲穷其林。——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只见那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幽美的池塘,以及桑园竹林之类。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人们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殷勤款待。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来打听消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再也没有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问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去,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款待他。
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儿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外别的人说啊。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就沿着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处处标上记号。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太守立即派人随同渔人前往,渔人他们寻找先前所做的标志,结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原来通向桃花源的路了。
【关键句】
①渔人发现桃花林——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②描写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描写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环境优美宁静、生活安乐幸福)
④表现桃花源中民风淳朴,热情好客——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⑤文章结尾写南阳刘子骥想寻访桃花源未果的故事的作用——暗示这个地方不存在,增强故事情节的曲折美,使文章富有传奇色彩。
《陋室铭》
[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世称刘宾客。有《刘禹锡集》。
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形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3、刘禹锡写过的名诗句: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重点字词积累】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3、斯是陋室( )4、惟吾德馨( )( )5、苔痕上阶绿( )6、谈笑有鸿儒( )
7、往来无白丁( )8、无丝竹之乱耳( )( )
9、无案牍之劳形:( )( )10、何陋之有( )
[重点句翻译]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房子,只要我的品德美好就不觉得简陋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青苔长上了台阶,使台阶绿了;草的绿色映入门帘,使屋内也绿了。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来交往、聊天的人都是有学问的人,没有见识浅陋的人。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我的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我的身体劳累。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杨子云的亭子。
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呢?
【关键句】
1、《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惟吾德馨。
2、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6、《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7、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8、《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9、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0、表现陋室主人高雅生活的句子:调素琴,阅金经。
11、点明主旨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2、本文开头起兴,以虚衬实的句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爱莲说》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元公是周敦颐的谥号。
【主题思想】
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赋予莲美好的形象,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他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种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重点字词积累】
【蕃(fán)】多。【独】仅。【盛】大规模。【予】我。【染】沾染。【濯】洗涤。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植】立。 【亵(xiè)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谓】认为。【隐逸】隐居的人。【君子】品德高尚的人。【鲜】少。 【宜】应当。【众】多。 【蔓】生枝蔓。【枝】张枝节。【亭亭】耸立的样子。
[重点句翻译]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对于)莲花的爱好,同我一样的还有谁呢?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出于污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中洗净后却不妖冶。
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芬芳远播。(就)更显清香,高高地洁净地直立在那里。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它。
5、噫 !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唉!爱(的人),(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
6、莲,花之君子者也: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7、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牡丹的人,当然是很多了。
[关键句]
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全文的中心句是:花之君子者也。
3、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6、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
7、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9、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10、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11. 在第一段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莲的可爱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意在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操?
从环境习性、体态香气、清高气质等方面,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
12.作者把莲和牡丹对举,其用意是什么?
批判贪图名利、追求富贵的世风,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
13.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1) 牡丹---“ 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
(2) 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
(3) 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大道之行也》
[文学常识]
1、文学常识
四书:《论语》《大学》《孟子》《中庸》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诗、书、礼、易、春秋)
2、本文选自《礼记礼运》。《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礼记》中的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写作背景
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因为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变乱纷乘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
【重点注释】
1、选贤与能( ) 2、古人不独亲其亲( ) ( )
3、不独子其子( ) ( ) 4、男有分,女有归( ) ( )
5、货恶其弃于地也( ) 6、盗窃乱贼而不作( ) ( )
7、是谓大同 ( ) ( )
【重点句子翻译】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大道实现的时候,天下都是公有的,高尚能干的人被选,社会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所以人们都不只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不只以自己的儿子为儿子。
3、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矜、寡、孤、独、残疾者都能得到社会的供养。
4、男有分,女有归:男的都有职务,女子都能有归宿。
5、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去私藏。
6、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7、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会发生
8、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所以(人们)只是从外面把门扇合上而不用门闩插门,这就是理想社会。
[关键句]
1、总括全文的纲领句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最能够体现全社会的关爱这一特征的句子是: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3、作者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景象是: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4、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5、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请同时找出与其相对应的句子。
(1)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对应句: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废疾者皆有所养。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对应句:男有分,女有归。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对应句: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三峡》
[文学常识]
《三峡》节选自《水经注·江水》,作者:郦道元(466—527),字善长,范阳涿鹿(今河北省涿州)人,南北朝时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
[内容概括]本篇用彩笔描绘了三峡的景致,先总写三峡的地貌,再写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作者融情入景,最后以忧伤的渔歌作结,表现了山水虽佳,世上犹有贫穷的思想感情。
[中心]作者通过对三峡形势和四季景色的描绘,显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秀丽,表现了他热爱祖国河山的深厚感情。
[重点词语]
1、通假字 [阙]通“缺”,空缺。
2、一词多义
[绝] ①沿溯阻绝[断,断绝] ②绝巘多生怪柏[极] ③哀转久绝[停止;消失] 一词多义
自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从、由) ②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属 ①属引凄异(连续) ②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阙 ①略无阙处(“阙”通“缺” 空缺) ②不知天上宫阙(宫殿)
清 ①回清倒影清 (清波) ②清荣峻茂(水清)
3、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疾: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
2、林寒涧肃 (寒:形容词用作动词,清凉)(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
3、空谷传响 (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4、素湍绿潭 (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急流的水)
5、 回清倒影 (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4、常见短语
[略无]毫无。略,几乎。 [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 [亭午]正午,中午。 [夜分]半夜。[荣]茂盛。[峻]高而陡峭。 [良多]很多。良,很。 [属引]连续不断。属,连续。引,延长。
5、其他词语
[嶂] 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襄]上。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或]有时。 [宣]传达。 [虽]即使。 [御]驾,乘。 [疾]快。 [素]白色。[回]回旋。[巘] 险峻的山崖或山峰。[漱]冲刷。 [旦]早晨。 [肃]寂静。 [哀]悲哀。 [转]婉转。 [沾]沾湿。 [三]表示概数。
【重点句子翻译】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乘上飞奔的骏马,驾着风,也没有船行的速度快)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天的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挡在这里了。)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影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5、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悬泉和瀑布在山峰之间飞流冲荡。)
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
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每当到了天气初晴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得一片清凉和寂静。)
8、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时常有站在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
9、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空旷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关键句]
1、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4、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5、写山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6、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7、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也描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8、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9、写夏水的句子:①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②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10、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1、文中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12、《与朱元思书》中用“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来形容江水湍急奔腾的气势,《三峡》一文中,间接表现江水相似特点的句子则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3、到三峡旅游的人都知道,如今的三峡,春冬时候的水依然像郦道元笔下所描写的那样“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14、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江水”的特点。
三峡的山的特点是:连绵不断、高耸峻拔。夏季江水的特点是:江水盛大、水流湍急。
我是一个“花痴”,却没有太多花的概念,要问我最喜欢什么花,我还真答不上来,但是要问我什么花最令我难忘,我却可以不加思索地回答出来,那当然是桂花——我的母校阳新高中校园里的桂花。“桂花开了,真香!”这是高中三年听到关于花的最多的一句话了。“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大概只有阳高的学子最能体会其中的意境了吧:夕阳斜照,微风轻拂,桂花淡淡的清香弥漫着整个校园,让人陶醉……
我看过洛阳万紫千红、雍容华贵的牡丹,红的、白的、黄的、紫的,应有尽有,令我惊叹不已;也看过武大漫天飞舞、纯洁绚烂的樱花,如云似霞,散着幽幽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还领略过玄武湖婀娜多姿的荷花,蒙蒙烟雨下,娇艳欲滴,令人流连忘返;但是要说最令我挂怀的,大概只有母校的桂花了。没有丁香般的难舍忧伤,亦没有海棠般的肆意徜徉,她独有的阵阵清香,沁人心脾,闻着闻着就醉了。李清照赞美桂花“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是啊,她是我们阳高一代又一代学子青春的留言,本就是第一流啊。
时光悄然离逝,记忆却是日新。清楚地记得,阳光穿过桂枝留下斑驳的光与影的那美丽的画面。怀念以前和同学坐在石凳上,豪情万丈,指点江山,虽然天文地理、中华五千年只是略知皮毛。青涩的青春,原来那么可爱,大概这辈子都不会忘吧!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桂花开的季节,整个校园都弥漫着淡淡的清香。最喜欢就着月光在桂枝下徘徊,周遭的空气都是香的,什么都不用想,让人透不过气的学业也可以暂时抛到九霄云外。独揽一份馨香入怀,浮躁的心在此刻清闲下来,无欲无求,无悲无喜,拥着她入梦,清清淡淡,很是惬意。
每个人大概总会独爱一种花。也许爱的没理由。就像深深地喜欢一个人,没有理由就是愿意默默地为他付出一切。如果非要理由,也只能说是心终归有所属了吧!所以呢,每年的秋天,我都会找一个有桂花的地方,凑上前去闻一闻,心里别提有多满足。有时候,也会借着这花香时节,去重温旧梦,似乎这种淡淡的香味能让我醉过这一整个秋。
冬天悄悄的走了,春姑娘迈着轻快的脚步来到了人间,大地上万物复苏,树木、青草开始抽出嫩芽。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2021美丽的春天写景作文600字五篇,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美丽的春天写景作文1春姑娘就像一阵温暖的风,轻轻的拂过你的脸颊,就像带着美丽的鲜花、可爱的小草,再到这次要变美丽的人间。
春姑娘来到了人间,小草与小花死而复生,并且重新发芽。路边的迎春花都开了,一串一串的,好像给大树添加了一个个的皮带,美丽极了。
“洛阳梨花落如雪,河边细草绿如茵。”你们知道我写的是什么花吗?我告诉你吧!是梨花。现在满山遍野开的老师五颜六色的花儿,几百棵洁白如雪的大梨树,就像几个小舞女醒目,一个花枝招展即美丽又漂亮的主角。
春天万物复苏,小草正在慢慢的发芽,大树正在拼了命的往上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刮风还是下雨,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都阻止不了它的生长。草地上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有的含苞欲放,像一个腼腆的小姑娘;有的只开放半边,好像在用双手捧着那圆溜溜、胖嘟嘟的脸。还有的全都开放了,在像人们展示那细如柳条的身姿,那可爱又美丽的脸蛋。
万物复苏,小溪娃娃在欢快的奔跑,在唱着动听的歌曲“叮叮咚咚,叮叮咚咚”。小青蛙也在给小溪伴奏,小鱼在河里展示它小巧玲珑的美丽尾巴。小松鼠从中起来,拿起小盒子去找花朵,为它的儿女做一个美丽又漂亮的花。
人们都进入梦境,忽然,“滴答滴答”春雨就那么悄然无处的下了起来,春雨哺乳了小草、大树,它哺乳了所有的生灵,它是那么的无私奉献,大家都以为春雨并不算什么,但是它只是在背后默默的为祖国妈妈奉献,因为,我听过这样一句话,“只留美景,不留美名!”所以我们要向春雨学习。
四季是图书,春天就是它的扉页,留给我们美好的记忆。四季是图画,春天就是它的封面,用美丽勾勒我们。
我爱春天的雨、花、树、草。我爱它的无私奉献,我还爱它的一切!
美丽的春天写景作文2如果四季是一本图画,那么,春天就是那美丽的封面;如果四季是一首歌,那么春天就是那动听的音符;如果四季是无边无际的天空,那么春天就是自由飞翔的小鸟;春天是百花齐放的季节,她带来了无限生机。
春天,花儿都开了。你瞧,梨花开了,诗人曾说:“洛阳梨花落如雪,河边细草细如茵。”那梨花是多么纯洁,洁白如雪,就像白玉一般,银光闪闪,美丽极了!还有那桃花,粉红粉红的,如一片片红云一般,不愧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啊!还有别的花也是五彩缤纷!那红的像一团火,黄的像一堆金,白的像一捧雪,一阵风吹过,它们就像一群小蝴蝶在翩翩起舞,真是五颜六色!它们都是千姿百态,有的含苞欲放放,像一个个腼腆的小姑娘不敢把脸露出来;有的半开放,像一个个小姑娘用细嫩的手捧着脸庞,有的昂首怒放,花枝招展,开朗地向人们露出美丽的笑脸;还有的倒挂枝头,好像在低头沉思,真是美丽极了!
春天的雨是伟大的,它滋润了万物,使花儿开放,使小草破土而出,使土地得到了滋润,使万物得到了生机。使我想到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首诗。春雨是那么伟大,那么无私奉献。我们生活中还是他有这样的人吗?马路上的交警叔叔,不怕苦,不怕累,维持着交通。清理垃圾的清洁工人,他们不怕脏,不怕别人的看不起,保护了城市的卫生环境,他们也是那么伟大、无私奉献!
春天是美丽的,像一幅多彩的画卷,给大自然增添了无限生机与美丽!
美丽的春天写景作文3春天,它虽然没有夏天那样绿树成荫,没有秋天那么硕果累累,更没有冬天那样白雪皑皑,但我最喜欢生机勃勃的春天。
小草从大地的怀抱中钻出了小脑袋,伸了伸懒腰,东瞧瞧,西望望,似乎对这个春天充满了好奇心,绿茵茵的草地上一棵棵小草手拉着手,肩挨着肩,好像在说悄悄话,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诗写出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昙花真多啊!一团团,一簇簇,一堆堆,漫山遍野,不计其数。
花儿五颜六色、万紫千红,红的像一团火,黄的像一堆金,白的像一捧雪,粉的像一片霞。花儿千姿百态,有的像小喇叭在“滴滴答,滴滴答”,吹着欢快的乐曲,有的像美丽的蝴蝶在翩翩起舞,有的像天上点点的繁星,闪闪烁烁的。
一阵微风吹过,花儿摇摇摆摆,好像在对我们说:“你好,快点来玩啊!”又像在跳优美的舞蹈。
梨树上开满了梨花,远远望去,就像无暇的白玉。这让我想到了南朝梁萧子显《燕歌行》:“洛阳梨花落如雪,河边细草绿如茵。”这首诗的意思是:洛阳的梨花像雪一样,河边细细的草绿得像翡翠,粉红粉红的桃花开满了枝头,远远望去,就像红云一样美丽。我又想到了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这首诗的意思是,四月份的芳菲马上就到了尽头,山寺中的桃花开始盛开,春天或是没有地方寻寻觅觅,不知不觉来到了大林寺。
如果四季是一本图书,那么春天就是扉页,上面充满了好词佳句;如果四季是一座雕像,那么春天就是淡淡的痕迹;如果四季是一首歌,那么春天就是天籁的音符,唱着动听的歌曲;如果四季……
美丽的春天写景作文4日子过得好快,似乎春节刚过不久呢。春姑娘就悄悄的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天气渐渐转暖,万物普遍复苏。春天的脚步越来越快了,就像欢快舞蹈的小姑娘,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跳着,舞着……春风拂过,留下了去年枯萎的草,凋零的花,薄冰微微的小河。而这,春姑娘不把她放在眼里,她把长长的轻纱般的袖子轻轻一拂,小河里的冰也化了。啊!春天来了。
快看!我家窗台上的那盆吊兰,重新开出了洁白幼小的花,阵阵花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走出家门,我看见院里那棵白杨树也早已长出了嫩嫩的绿色小芽,在风中舞动着,多像一个个美丽的绿色小天使啊!一阵春风拂过,树上已经长出来的嫩叶枝条在轻轻的摆动,好像在说:“好清凉的风啊!太舒服了!”
春风拂过,零星小雨飘落下来,渐渐的密集了的雨点欢快的跳到地上,蹦起来,飞溅到我的脚上,腿上,感觉凉丝丝的,好舒服!地里自然也是一片勤劳的景象:农民伯伯那是一个高兴啊,愉快的拿着工具来到田里锄草翻地,播种春天的希望……
校园里,我们美丽干净的塑胶操场上,同学们追逐着春姑娘的裙裾,欢声笑语着,跑着,闹着……可爱的小鸟儿在同学们的头顶飞来飞去,叽叽喳喳的唱着婉转的歌儿,真好!
在这个春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浓浓春意,它是多么美丽,富有生机,一切都充满着希望和梦想!
春姑娘,春仙女,你的到来让整个世界到处都生机勃勃,你将爱奉献给了我们人类,我们人类自然也会无限爱您!我也终于懂得了人们为什么赞美你――美丽的春天。
美丽的春天写景作文5伴着春姑娘轻盈的脚步,我们迎来了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整个世界都好像刚从一个漫长的睡梦中醒来。
早晨的阳光像新鲜诱人的橙汁,倾泻在脸上,溢满了睡眼惺忪的双眼,让人感到新鲜、温暖。于是,我穿上新衣,走到室外,欣喜的踏上松软的泥土,走入那景色宜人的大自然。
红红的太阳慷慨地把它的光芒洒向大地。破土而出的小草嫩嫩的、绿绿的,这一片,那一片,或浓或淡,点缀着光秃秃的大地。各式各样的野花也睡醒了,它们伸伸腰,抬抬头,争先恐后的开放着,红的、黄的、蓝的、白的、紫的……,真是百花齐放,五彩缤纷。
继续往前走,我来到一片果园。看,那粉红色的桃花,像少女露出的明媚笑脸;那冰清玉洁的梨花,高傲的伫立在枝头;红杏似火,蜂蝶喧嚷,酝酿着生活的甘甜和芬芳。
欣赏过艳丽的果园春色,抬头看看那广阔的田野:朵朵金黄的油菜花,像一只只展翅欲飞的黄蝶;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精神焕发。农民伯伯们播下希望的种子,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仿佛看到了金灿灿的秋天……
突然,又一处醒目的美景映入眼帘。一片湖水,碧波荡漾,鱼虾畅游。“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只只可爱的小鸭子在水中得意的嬉戏,脚掌拨动着清澈的湖水,荡起层层微波。棵棵柳树伸展着长枝,披挂片片嫩叶,对着“玉镜”梳理“长发”。
衬托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方法。衬托可以写景,可以写人,还可以叙事;既可以是正面衬托,也可以是反面衬托。文章中的衬托,有时候可能是片言只语,有时也可以写许多,但最终的目的都是让主题更加突出鲜明。
【关键词】
衬托 正面 反面 铺垫
什么衬托?借用“百度百科”的一句话来表达: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的一种写作手法叫衬托。俗语说:“牡丹虽好,也要绿叶扶持。”也形象地说明了衬托的妙用。
衬托手法,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那么,在平时作文中如何巧妙运用衬托手法呢?
一、层层铺垫,主体突出。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人为了表现自己的文章写得好,写了一首小诗:“天下文章数三江,三江文章数吾乡,吾乡文章数吾弟,吾为吾弟改文章。”作者并没有直接说自己的文章写得如何好,而用了层层铺垫的方法,最后才点出写作目的,让人拍案叫绝。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李白《赠汪伦》中的两句诗。诗人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铺垫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自己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花事最盛的去处数西山华庭寺。不到寺门,远远就闻见一股细细的清香,直渗进人的心肺。这是梅花,有红梅、白梅、绿梅,还有朱砂梅,一树一树的,每一树梅花都是一树诗。白玉兰花略微有点儿残,娇黄的迎春却正当时,那一片春色啊,比起滇池的水来不知还要深多少倍”。这段话节选自杨朔的《茶花赋》。为了赞美茶花,杨朔先写了梅花“细细的清香”,梅花开得旺盛“一树一树的”,白玉兰花“有点儿残”,娇黄的迎春却“正当时”……但这些都不是作者写作的真正目的,他要歌咏的对象是茶花,所以,刻画梅花、兰花、迎春花都是对茶花之美的铺垫。
有时作者为了刻画一个人物,还不惜用许多笔墨来叙述与有关的人和事。相信大家对《藤野先生》这篇文章并不陌生,这是鲁迅先生所写的散文名篇。《藤野先生》的主题是表达作者对老师藤野先生深切的怀念,但作者却花了大量的笔墨去写日本“爱国青年”的种种行为,以前自己在日本所受到种种优待。写日本“爱国青年”行为,如歧视中国留学生,检查鲁迅先生的笔记,写匿名信等等,从反面衬托出藤野先生的可敬;而在日本所受到种种优待,写日本人民的善良。
这种层层铺垫的衬托手法,以同类事物为陪衬。它的运用,就是为了给作者要写的对象的出场造势,从而达到放大突出主体形象的目的。
二、以景衬人,景人同辉。
“人物不得不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因此,作品中就必须写到环境”。(茅盾语)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还是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地联系着人物的思想行动。在许多文章中,作者为了烘托人物形象,常常借助于景物描写,表现人物的形象特点。
如程海的小说《三颗枸杞豆》中有这样一段景物描写:“……门前的山沟,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树木,里边还有小松鼠、小兔子……有一种昆虫,土名叫金巴牛,翅膀外面有两片圆鼓鼓的硬壳,上面布满了黄色的花纹,看起来就像一个金质的盾牌。它经常躲避我,藏在野高粱墨绿色的叶鞘里。但我终于发现了它的秘密,于是蹑手蹑脚地走过去,闪电一般捏住叶子的上半部,把它堵在里面,任它嗡嗡地哀啼,也不理睬。然后,用指甲在叶鞘上挖一个小洞,等它爬出来逃跑时,再一把捉住……山谷里的树林成了我的乐园。” 这一段景物描写生动地向读者展示了儿时故乡小山村的美景,有小松鼠、小兔子,还有逗人的金巴牛,十分富有情趣。除了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外,还有一个“我”。“我”的天真活泼、热爱自然的形象在这些富有情趣的描写中得到了彰显,景人同辉。
再如,这篇文章中的这么一段景物描写:“这时,太阳快要西沉。透过林隙,我看见它像一个红色的车轮,就要滚进西边的山沟里去了。身边的三叔忽然喊道:‘太阳!’接着,两只枯瘦的手向前伸去,仿佛要捉住它似的。”这里西沉的太阳更富有内涵,它既指三叔和我所看到的眼前的自然景色,更象征时光的流逝,三叔所失去的青春,暗示三叔也即将走向人生的尽头。因而,在夕阳映衬下的三叔的形象更加鲜明,更能让读者心灵震撼。
三、反面衬托,黑白分明。
借用“百度百科”的解释,反面衬托法,就是用相反的人物或事物来衬托所要表现的人物的写作方法。它包括以人物反衬人物和景物反衬人物两种情况。运用反面衬托法,可以使这一人物显得更加鲜明突出。
“伽利略认为,如果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就会同时落地。这帮教授认为,这完全是胡说八道。‘除了傻瓜,没有人会相信一根羽毛同一颗炮弹能以同样速度通过空间下降。’现在正是揭穿伽利略的荒唐,叫他永世不得翻身的时候了。他们要让他在大学的全体教授和学生面前当场出丑,使他愚笨的学说当场被揭穿”。
“指定的日期到了,教授们穿着他们的紫色丝绒长袍,整队走到塔前。学生们和镇上的很多人则走在这些人的前面。大家吵吵嚷嚷,兴高采烈,准备看伽利略出洋相,对他的人品宣判死刑”。
这两段话均选自初中课文《斜塔上的实验》,想来大家都不陌生。《斜塔上的实验》的主题主要是为了彰显伽里略热爱科学、积极实践的精神。文章不仅正面写了伽里略热爱实验,对数学的痴迷。还写出了人们对伽里略的不理解,对伽里略的嘲笑。正因为人们对伽里略的不理解,伽里略那种对科学的执著与热爱,才更加令人敬佩,伽里略的形象才更加高大,我想这就是反衬魅力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