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梯事故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TU8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c)-0235-01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电梯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设备。目前,电梯广泛应用于商场、办公大楼、居民住宅等人群密集和流动频繁的场所,一旦发生电梯安全事故,将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伤害,怎样提高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本文简要分析了引起电梯事故的原因,并根据自己的见解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供大家参考。
1 电梯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电梯的安全运行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国家的稳定,而一直以来电梯事故时常发生,值得我们警惕和反思。通过对大量事故的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电梯设计和制造、电梯的安装、电梯的使用和维护、乘客的不当操作等。
(1)电梯设计与制造缺陷。
由于以前我国生产力水平较低,许多老式的电梯存在着不少设计和制造上的缺陷,如轿厢地坎无护脚板、轿顶没有双稳态停止开关、检修操作不当,电梯运行过程中,非直接门锁和上钩门锁不能保证锁紧状态等。近年来,通过引进外资,我国电梯制造和设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其安全隐患主要来自使用的伪劣产品,常见的伪劣配件包括安全钳、导靴、门锁、限速器等机械配件,还有电子元件、电路板、可控硅及接触器等电气配件。
(2)电梯的安装原因。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电梯的安装任务应该由专业的电梯安装队伍承担,无相应安装资历的人一律不能参与到电梯的安装、维修和检验中来,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有些技术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够,缺乏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甚至是半路出家,缺乏对安装规范制度的了解;有些安装队伍责任心不强,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采用不合格的配件,如强度不够的螺栓,低标号的电缆等;另外,有些工程被层层转让,部分安装队伍既无安装设备,又无技术力量,安装队伍中甚至出现了一些不懂安装又缺乏基本技能的临时工,电梯的安装质量令人担心。
(3)电梯使用不当和维护不当。
在电梯使用过程中,如果对其操作不当或维护不当,很容易引起安全事故。主要情况可分为以下几种:电梯的维护保养单位没有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对电梯进行维护,有的电梯维护保养人员责任心不强,存在应付和侥幸心理,对于最根本的电梯维护保养项目都做不到位;电梯的使用单位没有安排专业人员对其进行管理,电梯处于无人管理和无人看护的状态;电梯的使用单位没有建立健全的安全技术档案,对电梯的运行状态不闻不问;有的在用电梯由于使用单位过多,难以确定其安全主体责任单位是谁,造成管理混乱.电梯一旦出现安全隐患,往往得不到切实根本的解决.电梯乘客无意识的对轿厢内的部件进行不当操作,损害了一些控制部件而技术人员又没有进行及时检修,使电梯处于不安全状态。
(4)专职人员责任心不足。
许多大型商场和高楼都安装有电梯,但电梯的使用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电梯的专职人员不是持证的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没有进行安全培训,责任心不强,许多电梯专职人员既无安全知识,又不去参加专业培训,对自己的本质工作缺乏基本的责任心,时常对电梯进行违规操作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2 电梯事故的预防措施探讨
导致电梯事故发生的原因很多,我们要从源头抓起,从以下几点加强预防。
(1)加强对电梯生产的监督和安全意识的宣传。
国家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电梯生产企业的审查力度,对于那些符合生产标准的企业授予生产许可证,对那些生产劣质电梯的企业取消其生产资格,同时加强对电梯安装人员的资格检查,对那些不具备电梯安装能力的人员,要严禁他们进入安装队伍,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电梯的生产质量和安装质量。其次,要加强电梯安全意识的宣传,提高人们群众的安全隐患意识,可以借助电视、杂志、报纸、网络等手段向大家进行电梯安全意识宣传,增加群众对电梯安全知识的了解。
(2)加强对电梯的检验和管理。
对于电梯的使用单位,要安排电梯管理专职人员,加强对电梯日常检查,实行电梯安全责任制,并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管理水平,建立有效的应急救援机制,严格按照《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的要求组织应急救援演练,熟悉救援程序,发生事故时按照救援预案及时营救,避免出现更大的损失。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在生产过程中,要保持高度的责任心,严格仔细的检查电梯系统的每个一个部件,对于有瑕疵或者质量不过关的零件要及时更换,杜绝一切不合格产品混入电梯系统。
(3)加大资金投入和技术投入。
电梯企业要生产出高质量的电梯,就必须与时俱进,加大资金投入,更新生产设备,如通过和国外企业合作的方式引入新设备、新技术,同时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技术水平,加大对新设备、新技术的研究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向前发展,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电梯。
(4)增强乘客安全意识。
乘客在使用电梯过程中,要严格遵循电梯的使用方法,牢记电梯的注意事项,爱护电梯设备,听从司机的指挥,当被困在电梯内或遇到电梯事故时,拨打电梯内的报警电话或应急救援电话,要保持冷静,等待救援,千万不能有撬开电梯门或者爬到电梯轿厢顶部逃生的错误举动。
3 结语
总而言之,电梯安全事关重大,一旦发生事故,将会给人们的生命带来极大的危害。本文通过对大量电梯事故的总结,从多方面分析了产生电梯事故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这将会对电梯的安全运行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电梯事故;原因;电梯业
一 电梯事故的种类和电梯事故原因分析
电梯事故的种类按发生事故的系统位置,可分为门系统事故、冲顶或蹲底事故、其他事故。据统计,各类事故发生的起数占电梯事故总起数的概率分别为:门系统事故占80%左右,冲顶或蹲底事故占15%左右,其他事故占5%左右。门系统事故占电梯事故的比重最大,发生也最为频繁。
通过对大量电梯事故的分析和总结,电梯事故的原因可分为电梯设计与制造、安装、使用与维护3个方面。
(一)电梯在我国的发展和其造成事故设计、制造方面原因
1. 1908年,我国在上海、北京等城市开始安装使用电梯,当时的电梯都是进口的。1953年,我国开始自行研制自己的电梯。目前,我国电梯行业已拥有电梯厂,总数约300多个厂。其中,如天津奥的斯、上海迅达、上海三菱等企业,通过合资方式引进了世界上一流的电梯制造技术,年生产量最大可达万台。这部分企业的电梯舒适性和安全性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我国电梯业发展落后。直至上世纪90年代,许多设计落后的电梯仍安装在高层建筑中。因此,目前社会上使用的老式电梯都存在不少缺陷,如轿顶未安装停止按钮、检修操作开关,轿厢地坎无护脚板,使用不能保证锁紧状态的上钩门锁及非直接式门锁等。
3.而近年来生产的电梯,其隐患主要来自使用伪劣配件,常见的伪劣配件有导靴、限速器、安全钳、门锁等机械、配件,以及可控硅模块、电子元件、接触器及电路板等电气配件。另外,部分老式电梯使用的电气元件不少是从机床电器中借用来的,不适应电梯的要求,分离元件使用过多,集成化程度不高,电梯的故障率也相应较高。电梯电源从总电源开关到电动机需经过一系列触点,如方格接触器点、快慢车接触点和接线端子等,这些触点容易出现发热、松动、损坏或接触不良,造成电梯运转不正常、平层精度不够、夹人、冲顶、蹲底等故障,甚至更严重的伤人事故。
(二)电梯本身质量问题
目前国内生产的电梯大部分能达到国家标准,但由于电梯行业恶性竞争严重,为了压低价格,一些生产企业不得不简化电梯功能,有些甚至使用伪劣配件如导靴、限速器、安全钳、门锁、电子元件、接触器及电路板等,增加了电梯运行的安全隐患。
经调查发现,目前在用电梯运行时容易发生的问题有:1.制动器铁芯运动时卡阻,导致制动器失效;2.曳引轮槽磨损现象严重,影响电梯曳引能力;3.自动门机开关失灵,如停站时不开门;4.自动门的防门夹的保护装置失灵;5.轿厢与外部通讯联系失效;6.轿厢重量限制器作用失效。
(三)安装原因
电梯有很高的安全要求,以零部件形式出厂,安装过程在建筑工地现场进行,最终形成电梯产品。因此,电梯的安全运行不仅体现在电梯本身的质量上,还体现在电梯的安装环节。
1.安装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如安全门设置、厅轿门门锁安装、隐蔽件安装、导轨支架和厅门紧固等方面的缺陷。另外,还可能存在没有安装强迫关门装置、重量限制器、消防装置等。
2.施工条件不符合电梯安装要求。由于通风散热条件不符合要求,外界环境温度较高时,机房温度过高,导致电梯运行时自动关停。
3.安装人员专业技能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安装人员没有接受专业的技能培训,不懂安装工艺,缺乏对安装规范的认识。
(四)使用与维护原因
1.部分电梯使用单位的领导缺乏电梯使用安全意识和管理知识。单位无管理制度,管理规范不健全;或单位即使有制度,但执行不严。
2.电梯无专人负责,司机无证操作,随意脱岗现象严重。有的司机(一般为无证司机)或电工对电梯知识一知半解,只为图方便而将门回路短接,使电梯长期处于开门走车状态;更有甚者,将电梯安全保护电路短接,使安全钳开关、终端限位开关、轿顶急停开关等全部失灵,造成极大危险。
3.有些电梯乘客损坏矫厢内的设施,用硬物选层,损坏操纵盘。
4.对电梯不进行日常的维护保养,或安排非专业人士自行进行保养的现象较为普遍。
5.多年未对电梯做过正式的维修保养,在上下极限开关、层门锁等多处都存在隐患,电梯处于非常危险的状态。
6.电梯曳引钢丝绳在曳引槽中打滑,降低了曳引能力,容易造成蹲底等事故。
7.建筑设计者对电梯行业了解不多,或土建已按某种型号电梯设计施工后,又进行电梯改型,给电梯的安装使用造成困难。常见的问题有顶层高度不够、井道壁机械强度不够、机房无通风设施等。在对电梯进行常规维修和保养的同时,对于已超过使用年限的电梯实行强制性报废,是堵住事故发生源头的一个办法。目前,新生产的电梯寿命一般在15年左右;而上世纪80年代初安装的电梯由于生产制造水平有限,使用年限较长,这些电梯更应该及时维修维护。
二 加强电梯事故的预防措施
电梯事故发生的因素较多,其中电梯漏检、疏于维护、安全部件失灵等故障引起轿厢关人的事故较为常见。电梯的设计制造与安装等环节的问题在引起电梯事故的因素中占很大比例。为从源头抓安全,减少电梯事故的发生,可从以下方面加强预防。
1.国家应更加重视电梯的设计与制造,尽快将电梯制造纳入到特种设备监督检验管理中,出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2.加强监督检查,切实落实维保职责。《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对电梯的制造、安装、使用、维保、检验、监督等各个环节都作出了相关规定。根据《条例》要求,应大力加强对在用电梯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如对即将到期的设备及时办理定检手续,对检验不合格项目切实落实整改措施,确保设备无故障运行;对从事电梯维保单位的资质及人员进行审查,并定期召开由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检验检测机构、电梯使用单位及维保单位4方参加的检验质量技术会议,对定期检验过程中常见的缺陷举行技术分析和交流,对维保电梯检验一次合格率进行统计,切实落实维保职责,控制维保质量,消除缺陷,在源头上杜绝事故的产生。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安全意识。与电梯技术发展快速相比,使用者安全意识相对薄弱的矛盾日益凸现。为此,因开展相关以“传播电梯科学”为主题的电梯安全宣传周系列活动。在主要住宅小区、大型商场、宾馆、学校等公共场所,通过发放“乘客安全须知”、“电梯安全知识”宣传册和应急救援卡等宣传资料,组织相关人员参观电梯机房,介绍电梯基本原理与构造,并进行电梯应急救援演示等活动,提高公众安全意识。
4.建立电梯应急救援体系,确保人身安全,发生事故后能按照拟定的应急救援预案及时营救,避免事故造成更大的损失。如在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的同时,为确保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可在人员密度较集中的区域建立起电梯110应急救援体系,一旦人员被困,受困人员通过拨打“110”报警,由110指挥中心把信息传递给设备所在地附近的电梯维保单位实施救援,防止事故进一步恶化。
关键词:电梯事故;监督检验;对策
我国的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使得城市中屹立起一座座的高层建筑,在高层的建筑中电梯成为了不能够缺少的运输工具,对于参观访问的时候、购物的时候、上下班的时候以及居家出行的时候,都会运用到电梯。在近几年来,我国的部分高层建筑中的电梯在安全的状态中,是呈现较稳定的姿态,可是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较的话,安全状况的隐患则呈现劣势的状态。想要加强乘坐电梯的安全、稳妥、准确,就有必要对于电梯的监督检验进行加强的流程。因此,要将电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在源头上消除。
一、电梯事故发生的原因
想要将电梯在改造和安装的过程中,发生的安全隐患,进行完善性的监督检验,就要对于电梯所产生的事故进行细致的分析。电梯的事故经常发生的位置,按照系统的种类进行划分的话,可以划分为许多种类。分别为:溜梯的事故、蹲底或者冲顶、门系统的事故以及其他的事故。根据国内所发生过的故障案例来分析,其他的事故占总事故的5%左右,蹲底、溜梯或者冲顶事故共占总事故的15%左右,则门系统的事故占总事故的80%左右。明显可以看出门系统事故的发生次数是最多的。其中促使电梯存在这一系列事故的最显著的原因,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体现出:
(一)电梯设备自身所存在的安全隐患
1、分析溜梯、蹲底或者冲顶的事故
电梯中的制动器如果发生了故障,那么溜梯、蹲底或者冲顶必然会受到联系,也会发生故障。平层电梯在引电梯的驱动下形成时,如果制动器不能够进行可靠性运作,就可能促使溜梯的事故发生,这样的存在原因是与制动的下闸不能可靠的运作有着一部分原因,极大程度上会对于乘坐电梯的乘客造成剪切的事故。电梯的蹲底事故如果发生了,那么一般情况下一定是与溜梯有直接的联系。蹲底的事故在发生的同时,一定会存在溜梯的事故,可是溜梯如果产生的话,有可能不会发生蹲底的事故。因此,蹲底事故的发生是溜梯所决定的。电梯在保持停止和停止的装置都是电梯的制动器所制约的,乘梯人的人身安全是否良好和电梯制动器工作性能的可靠性是有着直接联系的。那么制动器在故障的情况下所存在的情况,分为电气和机械两种。
电气的故障:传统的电梯一般都是继电器控制的形式,绝大部分的制动线圈通断的方面,一套切断形式的装置工作会出现在正常的运行中,而这套装置很有可能发生电梯的溜梯、蹲底或者冲顶的现象,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一系列的装置在出现故障的时候,不能够将其切断,或者不能够将其直接切断,就会导致这些情况发生。
机械的故障:机械的故障产生的话会对于弹簧压缩的压力以及制动器工作的行程开展实时的调整,在一般情况下,机械的故障是由于机械的锈蚀或者严重的磨损,将制动力矩不足造成。
2、分析门系统中所存在的事故点
电梯运行的过程中,门锁如果不能够进行及时的接通,极大程度上会造成电梯层门的故障发生。在维护的过程中,一些维护人员为避免电梯层门的故障频繁发生,就对其进行了内部的构造改变。让永磁感应器与原门锁的开关并联,在并联之后就会将门开关的方向,与感应器的位置处于平行的状态。因为并联的状态使得将门关严的时刻,永磁感应器就会入位于门上的隔磁板。这一流程无形的将事故的隐患提升,因为门锁的电气安全装置被严重的短接。如果门锁电气的安全触点,对于层门的锁紧功能失去了验证的时候,证明原门锁和感应器依然在并联,再不能够进行及时发现的话,就会促使电梯在锁紧的装置失去效用的情况下,依然进行运作。那么剪切的事故和坠落的事故很大程度上会发生。
门系统的事故在发生频率上,高于其他多有的事故,其中存在的事故点是门系统自身所存在的。在门系统的结构构造上就不够合理,所以造成事故的次数就会增加。电梯在上下运行的过程中,每一次都要进行门的两次开和关,久而久之的重复动作,就会对门系统造成老化的现象,不可靠性就会产生,电梯的事故就会从而发生。其中不可靠性主要体现在电气联锁装置的动作或者门锁的机械上。
(二)电梯使用人员自身的原因
一些使用的单位在管理方面,不能够细致分明。已经拟定出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了,可只是形式上的规定,而不能够进行正式的落实。使得相关人士对于电梯的维护上不能够有一个正确的重视,其危害性极大程度上显现出来。甚至一些使用的单位没有指定管理的规章制度,促使在使用的过程中没有维护这一概念,更提不上重视度了。其次,一些维护的人员没有专业的技术支撑,没有对于电梯进行定期的监督检验,而是在电梯发生故障的时候,才进行维修的措施,这样一来电梯本身就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总是被动的在故障的时刻,才能够得到维修的权利。
二、监督检验电梯的对策要加强
国家有关的检查条例与安装的安全规范,对于电梯安装以及质量的监督做出了细致的规定,使得电梯在监督检验的过程中,具备了明确的技术指标与政策的保障。所以电梯在监督检验的过程中所实施的对策,一样要与所颁布的规定所同步,让安全隐患在源头上解决,使电梯的运行能够具备安全可靠的特性。其中主要的监督检验的对策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将其概括:
(一)电梯运行系统的工作要确保优质
1、安全开关自身动作的可靠性要增强
电梯所包含的安全性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虑,除了对于基本的因素进行深思熟虑之外,对于其他最小的程度上可能发生的危险,都要进行安全装置的设置。其中基本的安全性因素包含:拖动和电气控制的可靠性、结构的可靠性以及结构的合理性方面。之所以要进行安全开关自身动作的可靠性增强,是源于监督检验的过程中,安装的维保人员严重的出现了,对于安全开关动作可靠性的检查忽视的现象。因为大大的忽视掉安全开关的动作,可能会产生形式上安全开关是有效的现象,可是开关动作在拨叉或者碰铁的过程中,安装的角度或者安装的位置极度的不合理,促使开关的动作需要启动的时候,开关却停止动作,或者开关的动作不具备可靠性,没有正常的起到相对进行保护的作用,完全展现一个摆设的状态。因此,安装的维保人员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要对于监督检查严格重视,在开关的动作必须进行的时候,是否能够进行正常的启动,要保证安全开关的动作能够具备可靠性。
2、电气联锁的开关要加强、层门门锁的装置要进行更换
监督检验在实践的过程中,清晰的体现出门锁是最为核心的安全部件。想要避免剪切事故和坠落事故的发生,就要将门锁把层门锁住,让乘梯人想要将层门打开,必须要在层站外采用开锁的装置。在监督检验的实践中,主要对以下几种情况进行重视:
(1)电梯中所具备的层门中的被动门,一定要对其安装电气的联锁开关。因为电气的安全触电不能够对于层门的关闭状态进行验证的话,同时间接的机械又对于层门的门扇进行连接的情况下,没有被安全锁住的门扇,就有必要对于关闭位置的电气装置进行监督检验。
(2)为了能够使维保和使用的单位将不更换门锁的侥幸心理消除,在电梯门锁的采用上,要采用自下向上钩类型的门锁,其中锁钩在钩紧的过程中,是根据锁钩和施力的元件进行提供的,施力的元件指的就是压紧的弹簧,在弹簧不能够正常生效的时候,锁钩的重力就会极大程度上产生,从而开锁就会产生。如果电梯在选择门锁的时候,选择的都是这一类型的门锁,维保和使用的单位就不能够搁置,会及时的进行门锁的改换。
3、引磨损后的轮槽要在第一时间进行修复
电梯在运行的过程中,引轮槽如果磨损的话,就不能够进行平稳的运行,会存在引能力下降以及振动逐渐增大的现象。其中引轮在产生磨损的原因有非常多,监督检验的过程中普遍会存在几种原因,分别为:在工作条件的选取上,引轮所选择的空间是暴漏在外面的,会产生很多的灰尘;其次不能够正确的将引轮安装到位,每一个钢丝绳的磨损会产生不均匀的情况,其受力也会不匀称,那么在同一个槽形的两端就出现磨损不一样的姿态。为有效防止蹲底事故的产生,安装的维保单位要对于发生引绳磨损严重的时刻,要进行及时的调整,对于引轮的工作环境一定要保证远离污染源,拒绝机房存在灰尘的现象,并且要将每一个引钢丝绳的受力方面调整均匀,不然的话引绳会在电梯的运行中呈现打滑的现象,引的条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时,蹲底的事故一定会发生。因此,安装维保的单位必须要提升引轮的相关安装精度,将蹲底事故在根源处合理避免。
4、分析引的钢丝绳其受力的情况
电梯在安装的过程中,必须要将每一个引钢丝绳所相对的受力大小,调整到一致的程度,其中进行调整的依据要通过对于钢丝绳均衡受力装置的调整来决定。电梯在长时间使用之后,钢丝绳一定会受到损坏,会受到绳槽的过度挤压,就会直接影响到钢丝绳本身所具有的弹性,其中的受力变化也会改变,有的会变成拉力很小,有的会变成拉力很大。因此,电梯在运行长时间之后,维保的人员一定要定期的对其进行不断的调节,力求使电梯能够安全的运行。
张力偏差值的计算是引钢线绳在受力检验过程中,所生成的最为核心的检验流程,其主要的检验流程首先要在行程合适的位置上将轿厢进行停放,各个钢丝绳的张力值要采用张力检查装置进行检测,最终会将张力的变差值合理的计算出。引钢丝绳在受力不均匀的情况下,一方面会在极大程度上增大乘梯人的不安全感觉,此种不安全感的产生是因为轮槽的节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促使引钢丝绳之间存在着极大的相对滑移,同时电梯在运行的过程中噪声和震动也会时常存在,电梯在乘坐时的舒适感不复存在。另一方面会促使引绳以及引的轮绳槽在电梯运行的初期就会受到磨损。因此,引的钢线绳受力检验是一项极为核心的检验内容。
(二)相关单位要对于安全管理的意识加强
想要将管理的方式实现安全服务的全方位、多层次、全员化,以及个人和部门的安全职责想要明确,安全的责任制想要健全完善。就要在两方面中达到。其一是要将违章操作的危害性让维保和单位的人员积极的重视起来,在一定程度上,要加强自我保护和安全意识的能力,并且要引导维保和单位的人员,主动的学习制度、法规、文件以及政策的贯彻。其二要对于乘梯人的财产和生命的安全做到负责的姿态,对于优质的服务意识以及爱岗敬业方面要不断的增强,要全身心的培养维保和单位人员的职业性道德,力求将电梯的安全运行有效
落实。
想要将电梯事故的发生次数降低直到消除,以及确保乘梯人的安全、使用和维保人的安全,就要将电梯使用和维保的每一项规章制度都确保健全,在健全完善的情况下,才能够使得电梯能够安全的运行。并且使用的单位要根据国家相关的规章条例将设备档案有效的建立,同时还要将电梯的运行管理制度合理的拟定,其中设备的档案在内容上要包含故障的记录、保养的记录、维修、验收时的资料以及制造的资料等等。但是现如今,一般没有单位能够做到档案的建立。甚至有一些单位拟定了相关的钥匙使用制度,可是不能够进行完善的执行,而将三角钥匙交到不专业的工作人员手中。在不专业的工作人员使用三角钥匙的时候,会因为没有经过特别专业的培训,而使得开锁在细节问题上,不能够正确的操作,很有可能会坠落井道中。还有可能在没有对电梯的停层位置确认的情况下,就进行开锁,极有可能会误入井道。然而在把厅门打开的过程中,围挡没有很好的摆放,会将周边的工作人员误入进井道中。因此,三角钥匙一定要交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专业人员手中,才能够将事故有效的避免。
(三)使用人员和维护人员的技术素质要不断增强
电梯的监督检验工作在进行的过程中,一些安装的人员不具备专业的技术性培训,使得技术的素质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那么电梯的成本质量就会直接被影响。那么电梯的相关安全技术性能以及安装的质量好坏与否,直接与电梯的安装人员对国家标准的掌控理解程度、接受专业培训的程度以及技术素质是有着必然联系的。因此,一定要避免以下所发生的错误:
1、对于安装中所产生的自检记录不能够仔细的填写,甚至进行了填写的过程,也不能够保证实测的数据与填写的数据相同。
2、国家在制定标准的时候,没有理解清晰。即使理解了,也理解的不够贴切。
3、在进行电梯安装的过程中,只是凭借自身的习惯或者经验开展施工的流程,没有对照正规的安装说明,以及安装的工艺也不去正规的执行。
我国的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发展,电梯技术的领域也随之创新,那么电梯的品牌就会不断的生成。在品牌不断变换的同时,内部的构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更新,那么在操作流程上以及维保过程中就会有些不同之处,如果不懂得其中的更新知识就不能够将安全运行有效的保障。那么,对于维保的人员一定要加强相应的措施,才能够让自身的思维跟得上品牌的更新速度。其中应该加强的措施有必要包含交流的心得、立足岗位的训练、评比竞赛的促进以及最为重要的培训的教育。措施的加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确保,新型电梯的特性、技巧以及原理,都能够透彻了解,并且对于有关部门所规定的要求以及准则,都能够熟知,进而将电梯的安全运行进行到底。
三、总结
综上所述,电梯在监督检验的过程中,应该实施正确的检验对策,对于存在的电梯事故首先要做的就是将原因透彻的分析出来,然后要对于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检验流程,在监督检验的流程中对于安装的过程要重点的加强,在最大程度上将事故的源头成功消除,才能够将事故的发生率减少。电梯是国民的工作和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垂直运输工具,那么电梯的安全运行承载着很大一部分的重要作用,在运行的过程中对于人的财产和生命的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要将这一高技术含量的工具仔细的斟酌其中的运行流程,要对于国民有一个负责的态度,对于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要进行不断的分析和探索,并且要具备相应的解决对策,同时要将监督的检验工作做好,力求将电梯的安全隐患合理消除。
参考文献
[1]陈永玉.电梯事故分析及检验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14).
[2]刘晓辉.电梯事故分析及监督检验对策[J].金山,2011(08).
[3]唐跃林.一种电梯事故分析时推断原平衡系数有效性的方法[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11).
[4]杨庆.电梯监督检验案例浅析[J].民营科技,2011(09).
[5]杨丽霞.电梯检验过程中的事故伤害分析及有效预防[J].科技资讯,2012(14).
[6]董伟.特种设备事故分析评价及信息管理系统研发[J].武汉科技大学:安全技术及工程,2009(01).
[7]张鸣.常见电梯出入口坠落事故分析及对策[J].起重运输机械,2000(01).
2010年以后兴安盟住宅电梯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截止2013年12月,住宅电梯占全盟电梯总数的60%。随着盟市开发建设步伐的加快,住宅电梯数量呈持续快速递增状态,安全问题也就逐渐的显露出来。
2013年2月乌兰浩特市某小区发生电梯困人事故,该小区为新建楼盘,共安装有12部住宅电梯,由昆山京都电梯有限公司于2012年8月7日制造,该部电梯规格型号为TKJ800/1.75-JX,额定速度1.75m/s,额定载重量800kg,层站数为18层18站,控制方式为集选型,安装了两根补偿链,底坑空间尺寸为1.6m×1.45m×0.8m,现由江苏华恒安装有限公司进行日常维护保养。11月末经特种设备检验部门监检合格后投入使用。
二、事故经过
2月20日10时小区物业公司接到轿内应急救援报警电话,7号楼一单元电梯在正常运行中突然停车,轿内有两名乘客被困。物业公司相关人员立即通知维保单位,并迅速赶到现场对被困乘客进行安抚,按照应急救援程序,将电梯盘车至二层平层处,将被困乘客救出。据两名被困乘客讲述在电梯刚运行时就感觉有点不对劲,到一层和二层楼之间时,不知什么原因电梯就突然停止运行,就拨打了轿内提示的电话。
三、原因分析
接到电梯发生困人的事故报告后,质监部门和检验机构及时到达现场,联合物业及维保单位针对此次事件进行查证、分析,确定造成该次电梯困人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底坑进水结冰
该小区为新建住宅小区,在管网试水期间由于没有物业公司人员检查看护,消防管道闸门未及时关闭,导致自来水经地下室流入井道底坑。此时,天气异常的寒冷,自来水进入底坑后,将部分补偿链冻结在冰里,导致底坑内(限速器张紧轮、液压缓冲器等电气安全开关)电气安全装置接触不良。
电气安全装置接触不良就无法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补偿链部分冻结在冰里,当电梯起动时,曳引钢丝绳与曳引轮之间的摩擦力将无形的加大,导致曳引轮轴输出的转矩瞬间加大,当补偿链被从冻结冰中拉出的瞬间,轿厢变成了由正常运行的曳引钢丝绳摩擦力和向上运行的加速度及反向的作用力共同驱动,反方向的作用力造成轿厢抖动,轿厢抖动产生的力通过导轨及相关部件进行释放,导致井道内原有平静的积尘再次扩散,造成新的安全隐患。
2.层门门锁触点积尘造成触点接触不良
经过维保人员逐步排除电气安全装置回路的方法,最后确定为层门门联锁触点接触不良,每层层门门联锁触点部位都有不同程度的积尘,尤其在二楼层门门联锁触点部位积有灰尘最多,这就是造成此次电梯在运行中突然停止的原因。该电梯在运行初期,由于住户居民要对建筑物进行装修、违反物业电梯安全使用规定,私自用电梯作为运送水泥、沙石等建筑材料的运输工具,这在轿厢及井道内产生了大量的灰尘。电梯在运行中的开、关门,导致层门门锁触点部位经常暴露在弥漫着尘土的空气中,久而久之造成层门联锁触点部位粘接灰尘,造成门联锁触点接触不良。每个层门上都设有门联锁电气安全触点,门的电气联锁触点是电梯的安全回路,任何一个安全回路触点的不正常接触,都将导致电梯无法正常运行,只有在所有层门的电气联锁触点闭合后,门联锁继电器吸合,电梯才能正常的运行。按照《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T7001-2009第6.8条门的锁紧装置的检验内容和要求,质监部门、检验机构要求物业单位积极配合维保单位对电梯的18个层站进行了逐一检查,逐一的人为的对每个层门联锁触点部位进行吹、擦,确保达到正常使用要求。
3.维保单位维修保养不及时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必须由依照本条例取得许可的安装、改造、维修单位或者电梯制造单位进行。电梯应当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清洁、、调整和检查”。通过对维保记录检查的情况看,物业公司按要求与维护保养单位签订了日常维护保养合同,但是从电梯监检合格到发生停车困人事故为止,维保单位都未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对电梯进行日常维护保养,以至于底坑进水结冰、层门联锁触点积灰都未及时发现、清除,导致此次电梯发生困人事故。
4.物业公司管理不规范
(1)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未落实到位。虽然建立了电梯管理制度,但是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在住户装修期间,没有安排物业人员到达现场进行监督检查。
(2)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对特种设备使用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问题的应当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并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物业公司负责特种设备的管理人员没有按照规定对电梯使用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在自来水、消防管网注水期间未派人对管网进行巡查,消除事故安全隐患。
(3)维护保养监督不到位。维保单位未按规定至少每15日对电梯进行一次检查,物业公司没有对维保单位的行为和维保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增加了电梯使用的安全隐患。
(4)居民缺乏电梯安全使用的基本常识,一些用户不爱护电梯,装修时违反安全使用规定,搬运水泥、沙石、板材后,电梯内、缝隙间到处都是散落的木屑、碎石、灰尘;还有一些用户的错误操作行为也是导致电梯故障的隐患。
四、事故处理措施
1.责成物业公司负责将底坑冻冰、井道内积尘、木屑、碎石等清理干净;维保单位对电梯失效的零部件修复或更换;检验机构须对该电梯整体性能情况重新进行检验,达到规范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2.物业公司是小区电梯日常管理单位和责任主体,应加强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切实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对执行和落实情况进行有效监督。
3.加大电梯管理人员对使用电梯安全意识的普及力度,入户发放电梯使用常识及乘梯文明须知等方式,减少用户的错误操作行为对电梯运行的危害。按照条例规定将电梯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张贴在轿内的显著位置。建立住宅电梯安全使用标准化管理体系,改善小区电梯的管理现状,提高物业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
4.物业公司应督促和监督维保单位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和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进行日常维护保养,确保至少每15日对电梯进行一次清洁、、调整和检查,并做好维保记录,发现隐患应及时排除,保证电梯安全运行。
五、经验综述
综合此次事故的原因分析,底坑进水冻结部分补偿链、底坑和门联锁安全触点接触不良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管理和维护保养不到位,缺乏安全使用常识是导致此次事故的间接原因,但是无论哪一种原因都将给电梯的安全运行埋下重大安全隐患。电梯的内在质量、安装的质量、标准化的管理、日常的维护保养以及正确的使用方式等这些都是确保电梯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所以要彻底解决电梯安全问题,就要从源头抓起。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加大电梯安全常识宣传,增强物业管理的安全意识,只有人们的安全意识提高,才能避免电梯困人事故不再发生,保障用户人身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关键词:电梯事故应急救援
中图分类号:TU8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3(a)-0000-00
目前电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器械,电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电梯安全事故也相应的呈现出上涨趋势,电梯安全性及可靠性成为当前社会一大关注焦点,前不久杭州奥克斯电梯从5楼直接掉到3楼,导致几人受轻伤。所以对于电梯的事故种类和应急救援方法的研究也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了。
1电梯事故种类
以事故系统位置为依据,可以将电梯事故划分为门系统事故、冲顶或蹲底事故以及其他类型的事故。(1)门系统事故,其发生率在电梯安全事故中所占比重最高,约为80%,导致这一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电梯系统结构特性。在电梯的运行过程中,每次运行都包括两次开门动作,如此频繁的工作加速其老化。如果未及时进行维护及更换,将会造成一定的安全事故隐患。相关统计结果显示,超过80%以上的门系统事故是由于门锁开关接通不及时或频繁损坏导致的;(2)冲顶或蹲底事故,这种电梯事故所导致的后果极为严重,特别是发生在高层建筑电梯的情况下。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在欧洲被明确规定为安全元件范畴,我国当前尚未对此作出具体限制。电梯关键部件之一就是制动器,当制动器失去控制或存在隐患的情况下,就会导致电梯处于失控状态,由此导致的后果将不堪设想。(3)曳引电梯,液压电梯非开门区困人(停电,冲顶,蹲底,门触点故障):故障现象可能是电梯停在井道内不能正常启动运行,将人员关(困)在电梯轿厢内;液压电梯非正常开门运行发生剪切事故(开门走车,溜车):故障现象可能是电梯门区或在井道内,将人卡在门区和轿厢,轿厢与对重之间;曳引电梯制动器失效:故障现象可能是电梯停在井道内不能正常启动运行,将人困在电梯轿厢内;安全钳意外动作:故障现象可能是限速器动作后带动安全钳动作,将电梯轿厢或对重闸在导轨上,电梯停在井道内不能正常启动运行,将人员困在电梯轿厢内;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动作:故障现象可能是电梯停在井道内不能正常启动运行,将乘客困在电梯轿厢内;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发生夹持(梯级与裙板,扶手带,梳齿板):故障现象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将乘客的身体某一部位或衣物夹住,可能造成乘客身体的局部性伤害;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梯级断裂,断链,制动器失灵:故障现象可能是乘梯人员随着梯级下陷而掉入桁架内,乘梯人员可能会被梯级卡在桁架内,可能对乘梯人员造成严重的伤害,可能直接造成乘梯人员的伤亡。
2应急救援方式
电梯事故应急救援要以人为本,具体的应急救援方式也从之前的“自救“转为 “他救”,今后将朝着自动救护、远程救护以及专门救护的方向发展。笔者在此主要探讨停电、火灾以及电梯设备故障等情形下的应急救援。
(1)自救。此方式主要适用于老电梯。由于电梯故障导致其在两层间停止的情况下,乘客可以先用手将轿门扒开,并根据所处具置采取相应措施:如果当时所在位置能够凭借手力波动厅门滚轮,进而打开电梯门,便可以选择从此处离开;如果当时所在我位置无法打开厅门,可以将安全窗打开,爬上轿顶,之后利用上述方式将门厅打开。通常情况下,警铃安装在轿顶位置,如果高度在三十米之上,必须设置对讲系统,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及时与机房取得联系。紧急开锁装置一般设置在基站或两端站。此种电梯事故应急救援方式目前已经很少使用。
(2)他救。作为当前使用率最高的一种电梯事故应急救援方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理念。该救援方式主要是由专业技术人员以被困乘客发出的求救信号为依据采取有针对性的救助措施。第一,当遇到突况时,乘客需及时采取以下求救及自我保护措施:借助警铃、对讲系统、手机或轿厢提示求救;不要靠近电梯轿厢门,一切行为听从救援人员的指挥;在专业救援人员实施救援之前,不能盲目对电梯轿厢门进行撬砸,也不要攀爬安全窗;若由于电梯急停造成不适感,可以通过屈膝动作加以缓解。第二,自动进行的应急救援方式,也就是放人之后在查找事故原因,当前国外尚未对此作出明确规定,只有较为高级的电梯具备此项功能:故障自平层,在突发故障情况下,电梯可以自动进行故障检测,并及时停止运行,使乘客安全出梯;断电自平层,在遇到断电等意外时,借助备用电源及时将电梯停靠在就近楼层以便放人。
(3)远程救助,即利用监控系统,电梯生产厂家可以动态监控电梯运行状况,系统在故障发生时自动发出警报,并提示故障原因及具置,监控人员借助语音系统可以安抚被困人员,同时对电梯实施远程操控,使其就近放人。但远程应急救援技术尚不够成熟,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4)社会救援,这种应急救援方式更多的融入了社会化因素,地方政府组建专门的电梯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培训一批业务熟练、作风严谨、并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专业化电梯事故应急救援队伍,以确保在遇到电梯突发事故的情况下及时实施救援,为乘客人身安全及设备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5)消防状态下的应急救援。当前已经投入运行的电梯具备一级、二级消防功能。在遇到火灾等意外情况,要在第一时间报警,将消防功能开关玻璃罩及时敲碎。如果电梯具备消防功能,及时按下消防按键;如果不具备消防功能,应将其行驶至记者和那并将带能源及时切断。
3结语
综上所述,电梯事故紧急救援是一项意义重大的系统性工程,是电梯安全工作的关键内容之一。电梯事故紧急救援存在一定规律,以电梯设备相应功能为主要依据及时制定科学应急救援方案十分关键;鉴于当前电梯事故不断增多,有必要定期开展电梯事故紧急救援演习;除此之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电梯日常管理,强化电梯安全意识,提高电梯事故紧急救援技术。
参考文献
[1] 易风华,徐义.电梯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J].电力安全技术,2011,06.
[2] 张梁娟,史熙,朱昌明,张鹏.电梯事故计算机辅助仿真分析系统[J].系统仿真学报,200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