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罗密欧与朱丽叶简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主题; 爱情; 反封建;人性回归
一、《罗密欧与朱丽叶》主题的研究简述
很多学者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主题进行了研究,大多数学者认为是爱情主题。随着对其主题研究的深入,"复仇说"、"反封建说"也成为重要的主题说,目前对这部剧主题的认识只有这三种学说。
"爱情说"是最传统也是最主要的学说之一。这部戏剧,早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流行,其演出时,都把它作为一部爱情戏来演绎。人们对《罗密欧与朱丽叶》进行了改编,如越剧版本《情天恨》、京剧版本《铸情记》等,不管改编成什么版本,它都是用爱情的外壳打动观众的心,这是作为舞台效果给人的主题印象,学术界最初对主题的研究也都指向爱情主题。
1984年陈瘦竹把《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进行比较,从而把爱情主题彰显主来。在中国,最明确提出这部戏剧主题为爱情主题的是卞之琳,他在《论文莎士比亚你戏剧的创作的发展》一文中分析了这部戏剧是以爱情为主题的。在20世纪70年代,很多人开始对这部剧的爱情主题提出质疑。
1979年3月赖干坚在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对于许多学者"爱情至上"论进行了批判,他认为这部戏剧的主题不应该完全是爱情剧,因为剧中有许多反封建成分在里面。1979年4月,关少峰发表了《试评(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文,作者明确提出了这部作品的反封建性质,这部戏剧是资产阶级爱情观战胜传统封建婚姻观的表现,这就坚定的提出了它的主题观点,即反封建。
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有些学者又提出了复仇与爱情同在的主题,在此之前许多对莎士比亚的全部戏剧进行了比较,认为他的戏剧主要有爱情与复仇两大主题,而《罗密欧与朱丽叶》则是兼具这两大主题的。2012年方汉文的学生在其硕士毕业论文中提出,罗密欧与朱丽叶不应是一部完全意义上的的爱情剧,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它应该是一部复仇剧。
二、莎士比亚生平以及当时社会思潮
莎士比亚生活在十六、七世纪(1564-1616),他生活的前期是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鼎盛时期,王权稳固,国家统一,经济繁荣,他前期的作品就洋溢着乐观与豁达的色彩。他生活在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主张个性解放,反对中世纪的禁欲观和宗教文化。文艺复兴实质上是倡导人性的回归。人性即人的本质属性,也就是说所有的人都具备的性质状况。人性的本质属性是人的自然欲求性,就是生物性,人的自然欲求性包括多方面,有生存欲求和求等,这种需求是身体作出的直接反映,没有这种需求生命就难以维持,生活就难以维持。
三、个人对主题阐释
首先来看一下被大多数人所认同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主题-爱情主题。爱情分两种,一种是一见钟情,另一种是日久生情,前一种是人作出的直接反应,是人本能的东西,日久生情的则是高层的,不是人一时间就所具有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从相爱、偷偷结婚到殉情,只经过了五天,显然,他们是一见钟情的。他们见到彼此后就对双方产生了强烈的需要感,这种需要感要像对食物的渴望一样,没有就活不了,是人的本能反应。他们的爱情属于爱情中的一见钟情,而一见钟情更侧重于人的本性,从这种意义上说,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主题不能属于完全意义上的爱情主题,而是对人性回归的歌颂。
再来看一下"复仇说"。很多学者认为这部戏剧主题是"复仇说",他们认为莎士比亚的戏剧基本上都有复仇的成分,故而这部戏剧也应该具有复仇成分。"复仇说"主题在更大程度上是基于对这部戏剧内容的认识。罗朱两家是世仇,也是这种世仇导致了两个人的爱情悲剧。"复仇说"更注重文章基本内容与莎士比亚戏剧的基本特点。一部戏剧,一定有其最大的社会价值,《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价值不在于鼓励人们追求爱情至上,我个人认为是在于鼓励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理解、沟通、宽容。爱情是外壳,本质是利用这种爱情悲剧的外壳来呼唤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的实质。从性善论来说,这是在呼唤人性的回归。复仇仅仅是从社会价值角度方面去考虑,有失偏颇。
"反封建"主题是这部剧的又一主题认识,一部戏剧具有反封建的作用,就把它定为"反封建"主题,这仅仅是重视了它的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作用,而忽略了其它的东西。任何一部好的戏剧作品和文学作品,肯定会对社会有一定的作用,但把它对社会历史进程产生的作用与其主题等同起来的做法是不对的。有些作品社会历史作用确实比任何方面的作用要大,它的主题和它的社会历史产生的作用就是是相同的,反之,则不同。再一个方面这部作品是莎士比亚晚期的作品,莎士比亚活的早期,英国社会稳定,莎士比亚早期的作品都没有明显地反封建色彩,把这部戏剧定为"反封建"主题似乎不太恰当。
关于这部戏剧主题的三种认识,我认为前两种都可以归结为人性回归的歌颂,"反封建"说有点偏颇,没有从最本质的方面去理解。其实,这部戏剧歌颂一见钟情的爱情,倡导世人要消除积怨,要理解、要宽容,这都是在歌颂人性的回归,或许这才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最重要的主题。
参考文献:
[1]林富丽."线性时间观"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5).
[2]王苏平.《罗密欧与朱丽叶》:爱的伟力[J].学语文,2002(2).
[3]尚玉峰.双重他者与认同焦虑--再读《琼斯皇》[J].文学界(理论版),2012(11).
[关键词]英美文学;英美电影;互动发展
文学与电影是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但其内部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审视文学与电影的共通点,不难得出,文学与电影都通过一定的载体(语言与文字或演员与布景)表征编剧或作家的情感或思想;文学与电影都内含着人物、情节、语言、结构等要素;文学与电影都穿插着对故事或喜或悲、或欢或忧的叙事;文学与电影都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的形态以展现;文学与电影还都以时间为坐标,讲述人与人、人与自然或人与社会的情缘与奇幻。正因为文学与电影内在紧密的联系性,随着电影业的不断发展,将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成为不少导演的选择,电影对文学作品的进一步深化也由此延伸。梳理英美文学与英美电影的互动发展,探究两者如何互动、如何发展是当前推进英美文学与英美电影继续前行的重要考察。
一、“源头活水”:英美文学是英美电影的创作源泉
英美文学是英美电影的经典素材,是其创作根基与创作源泉,从电影业的发展史来看,不难看到,《战争与和平》《简・爱》《哈姆莱特》《傲慢与偏见》《乱世佳人》《哈利・波特》《指环王》等都是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在英美电影上的成就。在此选取《罗密欧与朱丽叶》《傲慢与偏见》《德伯家的苔丝》这三部作品阐释英美文学对英美电影成功塑造的源泉之效。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该文学作品以16世纪在文艺复兴后“人的启蒙与主体叙事”不断宣扬的这一时期为时间坐标,以意大利为空间坐标,讲述两个相互敌视家族中两个儿女的情意绵长,由于家族的敌视与反对而最终走向双双殉情的爱情悲剧。该作品以人世间永恒的话题――爱情为主题,以家族的矛盾与纷争为主线,以两个敌对家族儿女视爱情重于生命的情怀为主基调,将爱情的神圣与世俗的愤恨深入的刻画与展现。该作品在改编为电影后,也使同名的电影获得了很高的赞许与认同。该电影作品的素材,包括在电影中的画外音与独白等片段均来源于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成为该同名电影的直接来源。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之一,它是于1813年以《第一印象》为名出版发行的以日常生活为素材的小说。该作品与19世纪普遍流行的刻意的感伤写法不同,选取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乡镇生活为素材,以真实的笔触写下当时保守、封闭下人情冷暖与生活动态。在封闭的英国乡镇中演绎权势阶层的傲慢与穷苦阶层的卑微,生动地将保守、世俗、狭隘的人性视角细致地刻画。该作品被拍成电影后同样风靡全球,并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版本面世,在各时期都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著名小说之一,该作品以苔丝这一朴实善良美丽的农村姑娘为主线,以现实主义的批判视域在讲述苔丝姑娘的亲身遭遇中拷问时代的道德与人性的良知。以“苔丝姑娘从被恶少侮辱――被歧视――找到幸福的前序――再一次打入深渊”的叙事过程鲜明地批判当时社会的世态并拷问时代的良知与道德。著名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在20世纪80年代将其以电影的形式在银幕上与观众见面,该电影同时在《洛杉矶时报》上获得了“本年度最佳影片”的美誉,可以说以上英美电影的成功无不来自于优秀英美文学作品的“源头活水”。
二、“引渠开源”:英美电影是英美文学的深化扩展
电影的改编不是对文学作品的简单复述,而是对文学作品的深化扩展,可以说每一次改编都对文学作品进行“再编码”,在新的社会场景、社会文化上进行“再叙事”。
《罗密欧与朱丽叶》自16世纪至今,不断被改编为电影、音乐剧等其他艺术形式,其中美国导演罗伯特・怀斯执导的《西区故事》(1962)则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情节移植至美国西区这一空间场景、20世纪60年代这一时间轴系,并将家族之间的敌视结合20世纪60年代美国西区的社会现实转换为宗族、种族等引发的矛盾及爱情悲剧。该影片在故事的情节叙事纬语上与《罗密欧与朱丽叶》如出一辙,结合当时的现实改编成美国本土的喷射帮与波多黎各鲨鱼帮的敌视与斗争,并叙述两帮派中东尼与玛利亚的相爱最后因帮派与宗族间的斗争最后以双方的死亡为结局的故事,这一影响以《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为借鉴,以美国当时突出的社会现实为探趣,增强了其现实性与批判性。因此,可以说该电影是对《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一文学作品的深化扩展。
《傲慢与偏见》这一作品更是在不同的时期被不同的导演屡次改编并以影视作品的形式呈现给观众。如1940年《傲慢与偏见》的电影版本为契合当时二战时期人们期待祥如的期盼,将文学作品中的冷漠、冲突“去锐化”,而注重以喜剧的色彩、人情关怀的视角开展一场优雅的共同游戏。该电影版本虽然与原作品有一定的出入,但它反映了当时社会民众普遍的期待并以矛盾淡化的色彩为二战的冲突抹上一层温馨的涂料,具有鲜明的时代性。1980年《傲慢与偏见》的电影版本则更忠于文学本身的解读,从文学意义深度的挖掘上走近文学本身,走近文学作品反映的意义本身,因此该电影版本在对白、演员的形象、影片的细节、场景等方面都力求贴近原著,该影片也进一步推广该文学作品,并从更为形象的层面对文学作品作了深化。2005年《傲慢与偏见》的电影版本则结合现时代女权主义的兴起,注重文学作品女性权益张扬的层面,以伊丽莎白这一女主角贯穿整个电影的主线,鲜明的活灵活现的展示简・奥斯汀笔下伊丽莎白这一女主角的聪敏机智、率真真实的女性个性。《傲慢与偏见》不同时期的电影版本既是对社会现实的回应,也是对文学作品其主题的深化。
《德伯家的苔丝》的电影版本则将单向度的生硬的文字与唯美、凄冷的真实场景紧密的结合,使苔丝的遭遇及其对时代的批判鲜明地通过银幕展现。该影片风格细腻,将哈下描述的人物心态、动作细节、场景画面生动真实的展现,如该影片以一副布蕾谷宜人的春色、一群身穿白裙的少女在草地上翩翩起舞的唯美画面开始,苔丝以性感的红唇、窈窕的身姿在影片中展现,影片中恶少对苔丝的强硬、安玑・克莱对苔丝的含情、塔布篱牛奶厂的田园牧歌与棱窟槐农田的荒凉凄清等都形成强烈的对比,在细腻的绘制与强烈的对比中将文学作品淋漓尽致地体现。简单地说,《罗密欧与朱丽叶》《傲慢与偏见》《德伯家的苔丝》等英美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都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推广了文学作品并带动文学产业的整体发展,英美电影是英美文学的深化扩展。
三、“各抒己长”:英美文学与英美电影的当代互动
文学与电影属于艺术的不同体现形式,在当代越来越多的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的形势下,如何推进英美文学与英美电影的当代互动是英美文学与英美电影长远发展的必要思考。英美文学与英美电影属于艺术的不同体现形式,决定其不能相混淆,其发展的路径与侧重点都不宜相混乱。文学作品注重情节、结构、注重思想的深度,电影注重视觉的感受、注重场景演技等各因素,只有有深度的文学作品被改编为电影才有其深度与意味,只有有视听盛宴的电影才能推广文学作品,因此两者的当代互动应认识到其差别性与独特性,“各抒己长”,相辅相成。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英美文学作品侧重语言的细腻与深度、电影作品侧重文字的真实展现与直观流露。英美文学作品在改编成英美电影时要注意到其差别,而不是简单的复制与替代。电影语言与文学语言有其本质的区别。英美文学作品中在表达田园牧歌的惬意需要大段的文字以叙事,而在电影作品中则只需相应场景的展现即可感受到其惬意与风景。文学作品是由文字的叙事所组成,而电影语言则可通过借助蒙太奇镜头来调动时间空间,具有直观性。同时文学作品的语言相对抽象,而电影语言则更为形象与具体化,若采用同样的语言展现,则导致电影作品的索然无味或不知所云。如《罗密欧与朱丽叶》文学作品中两个主人公双双殉情的场景电影中通过唯美而凄凉的场景以体现,而在文学作品中却用了两者心理描写与场景描述等文字的叙述。两者的区别与转换是实现当代互动的必要前提,若忽视了其中的区别,而生硬的改编或转换既难以互相推进,还可能适得其反。
另一方面是电影语言可借助造型、声音、动作、光线等传达意境,而文学语言仅以文字表达意境。电影语言与文学语在传达意境上的不同也表明文学作品在改编为电影时其意境处理的殊异。如《德伯家的苔丝》中写到“雨痕斑驳的木瓦低垂在阳台的木澎上,橡树遮住了阳光。残破的篱笆东倒西歪地守护着前院”,电影难以如文字描述同一展现,而它却可以以真实形象的镜头将此意境真实地展现。电影语言寓深情、内意于动作、场景等无形的隐喻中,而文学语言则寓思想、人物于鲜活的文学表述中,两者在表达方式、传达意境上均有不同,若简单地移植与搬迁,既是对文学作品的曲解,也是对电影艺术的异化。简言之,文学与电影有其差别,为实现英美文学与英美电影的当代互动要秉承“各抒己长”的理念。
四、结语
经典的英美文学作品改编为英美电影的潮流,是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体现。电影不再是一个纯粹娱乐的载体,而是能传达思想、生成感悟、回应现实的媒介。当英美电影将经典的英美文学改编,既使英美电影脱离其纯娱乐化的浮华外衣,也使英美文学赋予形象的展现。英美文学是英美电影的经典素材、源头活水,英美电影也透过独特的集视觉、听觉、时空与一体的表达方式、演员的演技与表达的技巧将文学作品的思想独特地演绎。英美文学作品为英美电影提供了丰富的底蕴、英美电影则使英美文学作品更为饱满,两者相辅相成,英美文学是英美电影的创作源泉即“源头活水”、 英美电影是英美文学的深化扩展即“引渠开源”,两者在“各抒己长”的理念下实现当代互动,推动文化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英]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M].孙致礼,译.南京: 译林出版社,2000.
[2] [英]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M].朱生豪,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
[3] [英]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M].盛世教育西方名著翻译委员会,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4] 王玉括.西方文化影视欣赏[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归化;异化;字幕翻译;里约大冒险
1 归化和异化
1.1 归化
翻译策略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处理源语文本与译语文本时所采用的方法。在1995年,美国翻译家劳伦斯・韦努蒂在其著作《译者的隐形》中首次提出了归化和异化。施莱尔・马赫认为翻译作品不可能完全地等同于源文本。宏观上来讲,归化指的是围绕着目标语所进行的翻译过程。在此过程中,译者应尽量使用目标语的表达习惯、方式及风格,淡化异域的语言及文化风格,减弱源文本会给目标语言读者带来的陌生感,使翻译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在目标读者的知识及经验范围以内,便于读者理解并接受。归化翻译策略的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奈达,他认为翻译是不同语言间,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活动。翻译的目的是使源文本具有可读性。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文本的意义要高于其形式。他的功能对等理论为归化理论奠定了基础,并对翻译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得到了众多学者的支持。但韦努蒂对归化翻译策略提出了怀疑,反对以本民族文化为中心的思想。他认为作为翻译策略的归化和异化与一个社会的文化、政治以及其历史都是密不可分的。
1.2 异化
异化是针对源文化的翻译策略,这种策略尽量保持源语的语言特色,外国文化的特点,使目标语读者接触到异域民族的表达习惯、文化特征、习俗以及传统等。不仅能使读者丰富自身的阅读经验,扩大视野,而且还能达到文化交流的效果。与此同时,译文如果不能忠实地反映出源语国家的语言风格、文化现象等,就违反了翻译中的忠实原则。但异化不能以丧失本民族文化为代价,在向目标读者传达异域文化的同时,要适当合理地保留本民族的文化特点。
2 电影及电影字幕翻译
2.1 电影简介
导演卡洛斯・沙尔丹哈的作品《里约大冒险》以3D的形式让观众感受到巴西的异域风情。影片导演用幽默、浪漫的手法描写了蓝金刚鹦鹉应鸟类博士图里奥邀请布鲁到巴西里约和另一只蓝金刚鹦鹉珠儿配对繁殖。这次经历对于这只不会飞的鹦鹉布鲁来说,无疑是一种历险。布鲁为追求自己的爱情,与走私犯们斗志斗勇,最终学会了飞翔,回归到大自然。在这部电影中,动画形象生动亲切,动作和色彩丰富,电影配乐既充满巴西的热带风情又杂揉了美国流行音乐。影片用喜剧的形式揭示了经济社会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表现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热切追求。《里约大冒险》在中国各大院线一经上映,便产生了热烈的反响,不仅深受儿童的喜爱,也得到了很多成年人的青睐。
2.2 电影字幕翻译以及翻译策略
影视作品的翻译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影视作品翻译仍然是翻译领域的一种新形式,它包括电视剧翻译、体育节目翻译和纪录片翻译等。电影翻译主要可分为两类:字幕翻译和配音翻译。本文主要讨论电影的字幕翻译。电影是文化的载体,为了能够跨越文化的鸿沟,译者不仅要精通两种语言,更应了解两种不同的文化。归化和异化不仅可以应用于普通文本的翻译中,也可应用于电影的字幕翻译当中。一方面,译者首先应了解电影类型、主题、人物特点、历史和社会背景,同时分析其语言特色和文化内涵。然后根据这些因素,确定保留什么,摒弃什么,从而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另一方面,为了保持源语电影的风格,译者应在目标语中选择能与源语对等的词汇和句子;同时,这些词汇和句子对于目标语电影的观众来说,应易于理解和接受。因此电影字幕的翻译其实是归化和异化综合运用的翻译过程。
3 归化和异化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3.1 归化法
例1:
Nico:So, are you here for Carnaval?
Blu: Actually, l'm just here to meet a girl.
尼科:那么你是来参加狂欢节的吗?
布鲁:事实上,我是来这相亲的。
这段对话是布鲁初到里约与尼科的对话,“meet a girl”可直译为见一个女孩,虽然能够表达出源文的含义,但却不够生动。而译者将其意为“相亲”, 如画龙点睛般地点出了布鲁此行的目的,不仅让中国观众感到亲切自然,同时也传达了源文电影的幽默效果。
例2:
Rafea:You guys were like fire and ice.
Nico:Thunder and lightning!
Petro:Hip and hop!
拉斐尔:你们俩简直是炉火纯青。
尼科:电闪雷鸣!
佩德罗:天造地设!
这段对话是布鲁和珠儿的朋友们对于他们的形容。其中 “hip and hop” 原意指源于美国黑人区的嘻哈音乐,两个词只有放在一起才代表嘻哈,分开则无此意。因此译者将其归化为“天造地设”,和嘻哈有异曲同工之处,都能说明布鲁和珠儿是非常登对的一对。而炉火纯青、电闪雷鸣、和天造地设都是四字成语,构成了排比句式。铿锵有力,富有节奏感。如果采用异化法,不仅失去了汉语的美感,还容易引起中国观众的误解。
例3:
Rafea:You know what? This is good. Just clear the air. Just be completely honest with each other.
拉斐尔:你知道吗?这样很好,坦诚相见。说出你们的心里话。
“just clear the air”意为澄清事实,消除隔阂。而“坦诚相见”指的是两个人的想法毫无保留的告诉对方,表现出了拉斐尔对于布鲁和珠儿的关心,并且希望他们能冷静下来。更符合语境,也更能让中国观众体会到拉斐尔的良苦用心。
在这部电影字幕翻译中,还有很多归化的例子,比如“love haw”, “not cool”,“pull it over”等均采用归化法被译为“情圣”,“不给力”,“淡定”等。这些词汇都是当今流行的网络用语,辨识度高,接受范围广,易于中国观众的接受,并且拉近了和电影本身的距离。因此,电影字幕的译者应分析电影的潜在观众,分析目标语观众的阅读经验以及对作品的预期。根据目标语文化选择恰到好处的词汇和句子,再现电影本身的精髓。
3.2 异化法
例1:
Rafea:You belong together!You are Juliet to his Romeo!
拉斐尔:你们是一对!他是罗密欧,你就是他的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享誉中外。罗密欧和朱丽叶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小说的人物,已经成为爱侣的代名词。因此,译者采用异化法也不会让中国观众感到费解,反而让观众感觉更贴近源语文化。
例2:
Geronimo!
印第安人民族英雄
译者采用异化法并没有直接译成人名杰罗尼莫。因为中国观众对于杰罗尼莫并不熟悉,更无法体会到他在印第安人心中的神圣的地位。因此,译者做了注释。这样一来,既让中国观众了解了西方文化,又保留了源语文化的因素。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中国人有更多的机会和渠道去了解西方文化,并且更多的人要求翻译作品把原作的原汁原味保留下来。目标语读者对源语文化的包容性使异化在翻译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成为可能。
4 结语
翻译策略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多变的、依情况而定的。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采取哪种策略取决于不同的因素,如源语文本的重要性、上下文关系、读者的接受水平等因素。在电影的字幕翻译过程中,归化和异化是被广泛使用的翻译策略,同时也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最理想的字幕翻译是让观众完全不会感觉到自己是在看一部外国电影,而是享受其中。这就要求译者在考虑文化,语言,社会背景等因素的前提下,灵活的运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让字幕和电影本身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里约大冒险(DVD)[Z].福克斯公司,2011.
[2]尤金・奈达.翻译的科学探索[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尤金・奈达.语言文化与翻译[M].严久声,译.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8.
[4]朱安博.归化与异化:中国文学翻译研究的百年流变[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5]张春柏.影视翻译初探[J].中国翻译,1998(2).
[6]李运兴.字幕翻译的策略[J].中国翻译,2001(4).
(山东聊城大学音乐学院山东聊城252000)
摘要:谭盾音乐创作技法有多方面的创新,音色的广泛运用,打破以往乐音材料的限制,引用自然之声,创新传统乐器的演奏方法,发明新乐器。对位法与拼贴技术的巧妙运用超越了前人的探索范围。将不同风格、不同时代的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结合在一起,超越古今、跨越中西。调性上则显示了无调性与中西调性共存的现象。舞台演员的流动演奏与观众互动则将传统的音乐表演方式。
关键词:谭盾;音乐现象;创作技法;创新;特点
(一)音色的创新
在有机音乐的利用上,谭盾打破了以往乐音材料的限制,大量使用“有机音乐”拉近了音乐与生活的距离,也使得音乐的表现力得以拓展。谭盾的音乐中应用了多元化的声音素材,引进了“整体声音观念”这一概念。“整体声音观念”是指音响不是建立在音阶观念上,而是建立在全部声音的基础上。早在西方,自然界中司空见惯的音响引起了部分作曲家们的注意。比如,梅西安的“鸟乐”是使用常规乐器来模仿。凯奇的偶然音乐则是使用了自然之声:水、沙、石头,还有收音机、剪接音乐、街道噪音等作为音响材料。在谭盾看来,无论是声音、文字还是图案、颜色,只要将它们以一种形式组合,从而形成一种模式,一种结构,就会有很强烈的信息。谭盾在运用新音色的同时,特别注重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在西方,寻求新音色是现代音乐的一种很重要的倾向。传统的乐器演奏方法已经不满足作曲家的需求,一些非常规手法创作被大量运用。谭盾受西方现代作曲家影响,在创作中不仅吸收外来乐器的音色,更多的是开发中国的传统乐器的音色。另外,谭盾为了获取新的音色,还自制或与他人合作发明一些乐器。《永恒的水》中九个巨大的透明的水盆就是谭盾自己改造的乐器。
(二)技术的创新
对位法属于一种写作技术,有模仿式、对比式、自由式对位。谭盾坦言,他喜欢巴赫的对位法,不仅是音与音的对位,还是语言与语言的对位,意象与意象的对位,文化与文化的对位。这些在他的作品中有着极好的诠释。在室内乐《鬼戏》中就运用了大量的对位手法。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与观念之间的对位。现在与弦乐四重奏和琵琶对位;过去与巴赫、民歌、僧侣、莎士比亚对位;永恒与水、石头、金属对位。
素材的拼贴是谭盾常用的手法。拼贴是将独立的音乐材料,交错或叠置地结合在一起的创作方式。它是一种世界通用的传统创作手法,拼贴的材料可以是不同风格、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作曲家的作品。谭盾的音乐拼贴却用得极好。如在他创作的《鬼戏》中运用巴赫的钢琴曲与中国的民歌《小白菜》,将两个不同风格的曲子结合,抓住两首曲子的共同之处:旋律的行进方向有一致之处,每个乐句都是由高渐低,二者旋律依次向下,表现了一叹再叹的主题,烘托了一种音乐氛围。
(三)体裁的创新
不同的音乐体裁有不同的表现特点及表现风格。但谭盾却将各种特定体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谭盾的作品《乐队剧场:门》中,有纯乐队,又有人物参与。如京剧《霸王别姬》中虞姬、英国莎士比亚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朱丽叶、日本木偶剧《心中天网鸟》中的小春与交响乐队相融合,形成一幅意义非凡,超越古今中外的画卷。
在《地图》中,谭盾突破协奏曲由三个乐章构成的传统枷锁,用九个乐章构成。在其表现手法上,消解了近代协奏曲由一种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竞奏的传统模式。乐队与大提琴、女声独唱与大提琴,石头、舌歌、木叶飞歌与管弦乐先后协奏。
(四)调性的创新
调性的运用也体现了中西共存的理念。《地图》的第一乐章《傩戏与哭唱》降b小调贯穿全曲,他用西方的调式穿插其中,体现出中国土家族的音乐特色。在后面几个乐章中五声调式一直为主,体现了西方的大小调式与中国五声调式的中西共存。调式的创新与运用都要取决于作曲家对音乐内容的表达需要。
《鬼戏》中,他将巴赫与中国的民歌对话,实验性的选择了一首巴赫的钢琴前奏曲,与中国的民歌《小白菜》结合在一起,两支曲子一个是西方的大小调式,一个是典型的中国民族调式,但二者的结合却磨灭了《小白菜》原来悲伤的意境,只是被表现为具有人性主题,被表现为一种特定的音乐氛围。
(五)表演方式的创新
谭盾在传统舞台的基础上,为使音乐更富流动性,不仅把舞台现场的布局、灯光运用到创作之中,而且要求演出者穿着特定的服装在走动中演唱或演奏。有的台下设置演奏位置,要求演奏者在台上台下走动演出,这使得音响空间得到极大的扩张。在传统意义上,在音乐表演中只有演员是“动”的,观众只能欣赏,这种音乐是单向的。而在谭盾的音乐创作《乐队剧场Re》中谭盾根据喇念经的形式自编了一个“六字经”,他指挥观众集体念诵,这部作品从演出到结束几乎都是互动。在他的音乐标题中是这样写的:为散布乐队、两个指挥及现场观众而作。
参考文献
[1]郑发奋:《游走于东西方文化艺术之间》[J],《音乐创作》,2010年第4期
[2]李圆圆:《论谭盾音乐创作中的自由转向》[J],作家杂志,2010年第6期。
[3]连凯凯:《有感于谭盾的》[J],北方音乐,2010年第6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 高效课堂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4-0024-02
作者简介:赵敏(1975―),女,江苏海门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
语文是一门有历史的学科,同时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科,这就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不能固守积累下来的经验,而是要在教学理念上“腾笼换鸟”,不断地创新教学策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材和教学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有效创设教学情境,深化课文内涵理解
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教师要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当学生产生了内在的学习动力之后,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个享受的过程。多媒体教学方式就是语文教学方式的一次创新,语文教师要合理地运用这一手段,为学生再现丰富精彩的情境,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使其学习的积极性能够被最大程度地调动起来。例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文时,教师可以播放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让学生在电影的矛盾冲突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深化对课文内涵的理解。电影这一形式集动态的画面、变换的场景、变化的声音于一体,相对于教师生涩的讲解更为形象、生动、深刻,更能深化学生对课文内涵的理解。
多媒体教学方式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对提升高中学生对课文的认识与理解有着巨大作用,其对高中学生提高观察能力、语言能力、想象能力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教师切不可过于依赖多媒体,而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因此,这就需要教师精心选材,将多媒体教学方式的效用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二、放大主体学习效应,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因此教师应积极转变观念,放大学生的主体学习效应。只有当学生真正认可自己是课堂的主人,他们的想法和建议被充分尊重的时候,他们才能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才会主动学习。
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雨霖铃》为例。词在古代是一种难登大雅之堂的文学形式,加之本词作者柳永是一个常年流连青楼瓦肆之徒,所以人们往往更倾向于认为这首词写的是男女恋人之间的离愁别恨。但是也有部分读者认为,写离愁只是该词的表面意思,这首词真正表达的是作者对自己功业未就、前途未卜的感伤。这两种解释都可以说得通,因此,教师在讲授这首词的时候,就可以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对其内容进行把握,而不必信奉唯一的答案。
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问题进行独立分析和思考的能力日趋成熟,而且他们所发表的见解或观点往往具有鲜明性和独到性,体现了思维的多元性。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创造条件,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充分思考和表达的学习需求,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三、丰富深化教学内容,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正所谓殊途同归。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体,起到了导向的作用,教师除了要讲授教材中包含的知识点外,还要深挖教材以外的知识,作为对教材知识的补充。厚积才能薄发,只有当学生积累了足够的知识以后,才能在运用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游刃有余。要想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一方面需要教师广泛地涉猎大量书籍,但最主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每一个学生的关注点都不一样,自主进行课文阅读可以使学生广泛地丰富和积累知识、夯实基础,并学以致用,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课外阅读。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特别活跃,思考意识特别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围绕教材,通过设计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来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构建高效课堂。如在讲授苏教版教材《江南的冬天》一课时,笔者列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作者写江南的冬天的用意是什么?江南的冬天有哪些鲜明的特点?文中“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这里的“特殊情调”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江南的冬景抵得过北方夏夜?这样几个问题把学生引入了对课文的深入思考和全面理解之中,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都大有裨益,更体现了教学的有效性。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难点,传统的授课方式呆板、单调,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的课堂教学也很难有效开展,导致教学效率低下。有效改变这一状况的方法是教师变换授课方式,适当让学生对原文进行表演,这样学生对课文就会有更深刻的感悟和理解。例如,在讲授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文中不同的角色并进行对话。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表演的亲身经历可以加深他们对原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使其感同身受;同时在表演的过程中,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学生在表演时结合个人的生活实际进行加工,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四、加强师生情感交流,运用激励评价模式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再加上面临压力巨大的高考,他们与师长很难有充分的沟通,因此语文教师要注重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同时以身作则,发挥自身的典范作用。教师不仅仅要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在课下,也应该和学生保持良好的朋友关系,只有当师生间能够开诚布公地敞开心扉的时候,学生才会依赖教师,才愿意从内心深处接受并认可教师讲授的知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可以缓解高三学生面临的高考压力,又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一堂完美的语文课,不仅仅包括对课文的精彩解析,还应该包括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教师的正面评价对学生而言是莫大的荣幸,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要及时地给予肯定。此外,教师在运用激励式的评价方式时,一定要注意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在由衷地肯定自己。就高中语文教学而言,教师的激励语言不能过于宽泛,而是要细化到语文能力的某一具体方面,这样学生才会真正觉得自己有了进步。
要在有效教学中收获语文课堂的高效,对于高中语文教师而言,就须不断开拓创新,挣脱固有经验的束缚,丰富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在教学模式上多创新、少“复制”,充分调动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让语文课堂充满魅力,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