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程设计实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也给高职教育者提出了新的问题,如何更新观念、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以满足新时期高职教育对技能应用型人才综合能力培养的要求。本文从高职《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入手,从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几个方面结合实际的教学实践,对职业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建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工作过程;课程设计;室内设计;实践教学
近年来社会对于室内设计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很多高职类院校增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并不断进行专业内课程的设计优化。传统教学方法学校大都以知识传授为主要教学手段,但培养的学生步入社会后与用人单位的衔接出现问题,而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法可以多方面地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室内设计》课程是为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室内设计的一般规律和设计方法,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空间设计的能力与创作的表达,为今后从事室内设计工作打下基础。
1课程设计思路
基于对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设计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本课程以室内设计师的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设计,将上课的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项目充分地融为一体,依托具体的工作项目设计,将课程分为若干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按照工作过程或内容的难易程度组织安排教学内容,组织实施教学,其中最关键的部分也是最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是根据工作过程需要选择授课内容和根据工作过程顺序安排学习内容顺序,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形成以具体工作为任务、以技术实践为目的,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取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确定培养目标。室内设计课程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设计学习领域;以行动导向为依据,组织教学情境,以任务驱动式教学方式,学生以团队方式完成课程任务设计,课程设计的相关环节是学生必须理解和接受并能引发兴趣的教学情境。在这个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室内设计课程本身是综合性的实践课程,将其放置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培养学生综合性的职业能力具有极大帮助。
2课程目标设计
室内设计课程设计首先是确定课程目标,设计好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动机,在目标引领下发生具体行动,这样能少走弯路,从而进一步形成自己的职业专业能力。学生在社会职业场所的室内设计工作为本课程的设计提供了思考的路径。精心设计将学生形成学习小组,为更好的把握教学节奏与学生的吸纳程度,对本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做了详细的规划安排,将课程目标的定位为专业技能(能力目标)、专业知识(知识目标)、专业素质(素质目标)三个层面。同时依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制定了室内设计课程目标。通过室内设计课程的教学,学生掌握室内空间的设计方法,能进行室内空间方案设计和设计图纸表达以及口头方案汇报能力。树立良好的室内设计师的职业意识和职业修养,培养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勇于创新、敬业的工作作风。
3课程内容设计
本课程教学内容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根据装饰企业岗位实际需求及该岗位应掌握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对室内设计师职业目标岗位进行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并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类,以确定具体的工作任务作为课程教学的内容。学习情境是在典型工作任务基础上,以职业工作任务为依据,按照课程设计进行学习的情境设计,在情境设计中不仅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及职业价值观等。
4实践教学设计
在室内设计专业实践型教学体系的课程设计中,实践环节是其中最具有特色也是最基本的一个环节,实践环节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的质量。实践型教学体系中的课堂教学,注重形成应用性知识从而去解决实际问题,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有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质量才会发生一个质的变化,而这种应用性的教学观念对于人才的培养也尤为重要。实践环节设计首先需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其次实践教学环节是创新思维的能力培养与落实的基础,是落实设计教育培养学生参与生产,解决实际问题,实践动手能力的关键环节。在实践课程中通过专业实践培养学生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搜集生活素材、整理生活素材,带领学生到现场进行实际项目的讲授,实践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育实践和创作实践中。在教学中,充分将真实项目引入课堂,项目教学是我们近年来所倡导的教学方法,其优点在于通过实际项目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切实地了解室内设计的基本规律与方法,为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打下基础。此外让学生利用短时期实习,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社会实践,参观调研,让学生接触社会,真正实践,在提高专业认识的同时,提高交流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协作能力等。基于工作过程课程设计是以能力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以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通过社会的职业场所开发课程,在学校的教育场所实施,学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社会职场发展。总体来说,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对《室内设计》课程内容的整体设计并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组织课堂教学,改善了《室内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对《室内设计》课程改革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玮宏 单位:黑龙江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居文俊.实践教学在《展示设计》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2,(8).
【关键词】物理实训课 设计 准备 实施 效果
一 课程设计原则
根据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高职2009 级教学计划,结合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教育专门课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划》的要求,考虑到辽阳校区的办学条件和特点,以培养学生的基本工程素质、岗位技术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为目标,确定了准确界定、保证基础、循序渐进和独立训练的物理实训课程设计原则。职业教育课程作为教学改革实施的重要载体,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准确界定
物理实训既不是物理实验,又不是专业实训或实习,它是与产品的加工、组装、调试和检测等工艺过程相关的、与物理学的应用密切联系的基础性实践活动。
2.保证基础
开设一些最基本的物理实验项目,使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与了解,学习使用基本的仪器或量具,了解实验的一般过程。这样既可以补充中学物理实验训练不足的缺陷,又为后续实验打下良好基础,起到承下启下的作用。
3.循序渐进
按照难易程度将物理实训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实训项目,每一项目分为若干模块。初级实训为1 个模块,中、高级实训为2~4 个模块。
4.独立训练
让学生根据物理实训项目的要求,自主设计实训方案和步骤等,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独立完成实训内容。
二 课程的准备
依据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高职2009 级教学计划和物理实训课程设计原则,制定了物理实训教学大纲,确定了20 个物理实训项目,并按照实训项目内容填报仪器、用具购置计划,编写实训讲义,试做实验等。
三 课程的实施
经过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教师认真准备、精心组织,于2009/2010 第二学期2~7 周首开2009 级高职工科各专业613 名学生的物理实训课,共进行三个批次,平均每批次205 人。每名学生平均选7 个项目、计14 个模块。实训项目需要精心挑选,包括安装、调试和检测等内容。
1.初级实训通过一些基本物理量的测量,使学生学会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了解科学实验和技术测量的一般过程例如,在初级实训项目“回路接线法”教学中,通过电压和电流的测量计算电阻,给学生的实训任务有三个:第一,学习电路基本连接方法;第二,学会电流表的内接与外接方式;第三,掌握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教师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每个工作任务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步法来组织教学。在教师指导下实施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学生根据所掌握的教材信息和经验,按回路接线法概念连接电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重点是限流电路和分压电路,难点是电流表内接与外接。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适当讲解,并进行引导、互动、监督、评估。
2.中级实训主要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操作训练和数据处理能力的训练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步骤、数据处理方法及数据记录表格,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表达,绘制特性曲线,进行误差分析和实训总结等。例如变阻器研究,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自己设计实训方案,总结、整理操作步骤,对实训结果进行表达,分三个模块:模块一:比较变阻器两种接法的用途、调节范围、程度,研究变阻器的限流特性。模块二:研究变阻器的分压特性,对于不同负载电阻,随变阻器取出部分电阻占总阻器的改变,电压比的变化规律不同。模块三:变阻器在控制电路中的应用,设计1:设计用伏安法测量阻值为100Ω负载的控制电路,要求电流在0.01~0.1A 之间连续可调;设计2:校正电流表的控制电路;设计3:设计一个十一线电位差计工作回路的控制电路,要求在定标时工作电流的精度达到1mA。学生通过这三个模块训练,学会了处理数据,绘制曲线,设计电路,安装、调试仪器。
3.高级实训着重对学生进行产品的制作、组装和调试等拓展性操作训练
指导老师首先讲解物理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及历史沿革,由此激发学生对物理与科学技术的探索欲望,然后对所制作的产品提出要求,学生自己进行设计,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制作。例如风能发电项目,学生通过风能发电四个模块实训,复习了物理学楞次定律,实际制作线圈在电磁中的作用和电磁感应现象,以及对电吹风的拆装。学生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行了实际操作,制作出了风能发电装置,各组发电大小不同,训练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物理实训课的效果
通过物理实训课程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学生对实训课抱以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使教师对进一步搞好实训教学工作充满了信心。
参考文献
[1]乐传永等.回顾与展望:2009 年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概况[J].职业技术教育,2010(4)
[关键词]制药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探讨
1制药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实践及探讨
1.1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
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设计,使学生掌握制药工程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培养学生工程设计、分析计算、工程制图、编写技术文件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我校制药工程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是,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知识在先期课程《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中讲解。课程设计指导老师主要集中讲解设计要求,布置课程设计题目,在学生设计过程中针对不同的题目对学生进行单独指导和答疑。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设计说明书和图纸。指导老师根据学生平时成绩、说明书及图纸完成成绩的评定。
1.2课程设计题目的选择及内容要求
由于课程设计人数多,同时为避免抄袭及借鉴,题目不能雷同。因此题目数量要求较大。为满足要求,需多形式、多渠道的进行题目的选择。我们对课程设计题目的选择有来自经典、成熟的制药产品,产品形式上可以是合成药物、中药或者部分的生物制药产品等,如阿司匹林原料的合成、阿司匹林制剂车间设计。也有些题目是从教材、文献资料或其他兄弟院校等已有的题目中选择,还有些题目选自指导老师自身课题或与工业企业合作的项目等。从而在数量上满足题目不雷同的要求。制药工程设计完整的内容包括工艺流程设计、物料和热量衡算、设备的选型、车间布置、厂房设计及公用工程设计等。由于课程设计课程安排时间较短,且有相当部分同学在毕业环节会选择毕业设计,因此在课程设计内容上没有要求学生对所有的设计项目面面俱到,而是让学生有选择性的重点设计。如工艺流程、物料衡算、设备选型、车间布置等某些过程,将这些过程更详细、更深入的进行设计。设计完成后要求根据设计内容撰写设计说明书,说明书具体要求书写规范、论证准确、逻辑合理、计算完整清晰、符合课程规范。同时要求根据设计内容绘制相应的设计图纸,如工艺流程设计绘制带控制点流程图(PID图),车间布置绘制车间平(立)面布置图等。
1.3指导教师的指导原则及过程管理
课程指导教师在设计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对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基本的指导原则是:①采用启发式指导及答疑。课程设计内容繁多、题目各异,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不尽相同,更适合启发式教学方式;②培养工程思维。制药工程课程设计是与生产实际联系最紧密的实践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工程思维最好的平台;③注重能力培养。通过课程设计可以培养学生文献检索、工程设计、分析计算等多方面的能力;④理论联系实际。课程设计也是将学生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最好体现,有助于学生理论与实际的联系。课程设计不同于其他课程的集中授课,学生分散进行。同时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有较强的自制力,因此加强过程管理是保证教学效果的一个有效措施。教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坚持一对一的指导及答疑,并定期检查设计的完成情况。根据学生的答疑情况和检查结果及时给出平时成绩,同时通过答疑和检查还可以不断地改进设计方案,直至最后完成,使课程设计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
1.4课程设计的成绩评价
课程设计的成绩评价体系包括平时成绩、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纸。平时成绩根据指导答疑情况、设计中期检查情况及大作业给定成绩,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纸按课程规范给定成绩,三部分综合权重后给定学生最终的课程成绩。
2课程设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课程题目较陈旧,形式较单一,易产生抄袭现象
虽然课程设计题目的来源形式较多,但在题目的选择上,目前传统的题目和借鉴其他院校的题目总的来说占比最多,而来源于生产前沿及教师科研项目的题目相对较少。这也导致了部分课程设计题目比较陈旧,不能与实际生产相切合,甚至个别题目可能延续几届学生来使用的情况。这样就很容易导致有些学生在做课程设计时,借鉴前几届学生的拷贝件,或通过高度发达的网络资源,找到相似甚至一致的题目,直接进行简单的修改。因此,有必要对课程设计题目进行不断的拓展和更新,让设计题目更契合当前的生产实际,还能避免和减少抄袭现象。可以从下几方面入手继续改进:①扩大与制药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企业是制药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线,对制药产品的生产、市场需求等更加了解,通过企业途径直接获得相关题目的信息是拓展和更新题目最理想的方式;②增加老师自身科研课题及与企业合作科研项目相关题目数量的比重,老师科研项目往往比较前沿,学生可在课程设计同时了解制药的前沿方向;③可参考制药工程设计大赛题目,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大赛是目前制药工程设计规模最大,参与最广的制药工程设计类比赛。比赛我国大赛题目都是专家甄选的有代表性的题目,也是很好的设计题目的来源。
2.2指导及过程管理不到位
由于场地因素,学生查阅文献、绘制图纸等的限制,课程设计过程学生分散进行,指导老师数量偏少,同时部分学生自制能力和学习主动性不高。因此在课程设计实践过程中做到全程一对一的指导和管理难度较大。针对该问题,一方面指导老师可根据学生情况分层次进行指导和答疑,如能力较差和主动性不高的学生,老师可以适当增加答疑和辅导的力度。另一方面,课程设计之前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使学生对课程的意义和作用有明确的认识,同时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正确的引导学生,使学生始终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课程设计。
2.3团队协作程度不够
根据制药工程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学生应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和组织管理能力,课程设计正是实现该能力培养最好的载体。几个学生作为一个小组,以团队的形式完成一个完整的设计过程,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具有不同能力的同学协调工作,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小组中真正进行课程设计工作或者设计的主要内容的只有部分同学完成,少数同学在小组中滥竽充数,造成很不好的影响。因此如何更好的实现团队协作又能避免类似情况还需进一步探讨。
2.4成绩评价方式可进一步改进
课程设计成绩评价很大一部分比重在设计说明书和图纸,对于说明书和图纸指导老师在评阅的过程中很难做到逐项核检,可能有时不会发现学生的拷贝或者借鉴的情况,很难完全保证成绩的公平性。为此可以对成绩的评价方式做一定的改进,如增加大作业,增加过程的考核等。同时,我校在课程设计环节还没有实行答辩,今后可以采用答辩方式,可以使学生不敢拷贝或借鉴,从而保证课程设计的质量及成绩的公平性。
过程控制是一门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工业生产过程中对于系统控制的综合性学科,学生通过学习过程控制这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从而理解系统设计要求和规范。理论设计和工程实践是过程控制课程设计的主要要求,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加以工程实践,这样才能深化学生对于系统设计的理解,从而自主进行系统设计。但是现实中由于过程控制教学实验平台成本很高,大部分高校在过程控制课程设计实践中往往只采用实例教学的演示方式,学生只能看到到例程的试验结果,往往只有一些实验数据,过于静态化,学生会感到非常枯燥,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融入不到系统设计的氛围当中,没有任何的参与感,这样就达不到预期的实践效果。因此,通过引入组态软件并把其应用于过程控制课程设计的实践环节中,为学生模拟一个系统设计的开放平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加学生的参与感,使得学生可以自主的选择背景,设计各式各样的系统。学生设计完系统,通过老师的指导,逐渐完成对系统不足之处的修改,这样的实践过程,充分锻炼了学生自主进行系统设计的实践能力,深化了学生对于过程控制理论知识的理解。组态软件,又可称之为“组态式监控软件”,是一种模拟系统设计的专业软件。学生通过组态软件可以轻松搭建构造自己所需要的软件功能,从而替代了传统应用计算机语言编写软件程序实现软件功能的方法。因此,降低了组态软件的使用门槛,学生可以轻松上手操作组态软件。学生根据各自的需求,使用组态软件,运用类似拼图的方法来搭建系统,并最终模拟出系统的运行流程。
2组态软件的优点及其应用步骤
组态软件是一种模拟系统设计的专用软件,它与过程控制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模拟平台上构建系统。组态软件的特点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延续性和可扩充性。当用户需求发生改变时,由于组态软件采取模块化的组合方式来搭建系统,所以用户只需小范围修改或替换指定模块,其他部分不做改动即可满足需求。第二,易学易用性是组态软件的又一个特点,学生基本不需要计算机语言基础,甚至不需要编程技术,就可以进行系统设计。通过类似拼图的方式就能够实现学生要求的软件功能。第三,通用性。组态软件几乎涵盖了工业过程系统设计的方方面面,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需求,设计各式各样的系统,并且系统都可以进行动画效果、数据处理等功能的展示,而不受行业的限制。
3组态软件在过程控制课程设计实践中的应用
在过程控制课程设计实践中,为了培养学生自主进行系统设计的能力,通过组态软件在过程控制课程设计实践中的应用,使得学生可以自主根据选择的背景来设计系统,最终达到系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真正实现每个学生自主进行系统设计。在系统设计的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完全自主的进行系统设计。系统设计完成后,通过与老师的交流以及老师的指导,逐步完善所设计的系统。通过这个过程控制课程设计实践,使学生把所学的过程控制的知识充分运用到系统设计当中,提高学生自主进行系统设计的能力。因此,把组态软件应用到过程控制课程设计实践环节中这一方法是具有创新性的教学实践方法。在过程控制课程设计实践中,学生根据不同背景需求所设计出:双冲量均匀控制系统、加料控制监控系统、船闸系统、水箱控制系统、锅炉温度控制系统等。通过使用组态软件,学生很容易理解整个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流程,加深了学生对于系统设计的理解,提高了学生自主设计系统的能力,从而显著提高了实践效果。在过程控制课程设计中使用组态软件,增加了学生进行系统设计的参与感,增强了学生与指导老师的互动,显著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类似拼图式的搭建构造系统,降低了系统设计的难度,与此同时增加了学生进行系统设计的趣味性,从而让学生对于自主进行系统设计充满兴趣,最终提高学生自主进行系统设计的能力。
4总结
关键词: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制药工程;课程设计
制药工程是以药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工程为主并相互交叉的新型学科[1]。制药工程专业经十几年发展,开办院校目前已增至二百多所[2]。《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课程[3-5]是我校制药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主干课、核心课和必修课,该课程的前身是《制药工程基础》,2013年学校重新修订了制药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方案,对该课程增加补充了车间设计等相关内容,将课程的名称改为《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强化了对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工程设计等能力的培养,同时对该课程的相关课程设计的实践环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这些新内容和新要求,在本课程的课程设计环节我们进行了新的教学实践与改革探索。
1课程设计的设置思想和教学目标
(1)设置思想《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课程设计在学习《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理论课的基础上,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熟悉制药工程设计的基本程序、原则和方法,能够查阅国内外最新的技术资料、国家技术规范、正确选择公式进行设计计算,运用简洁的文字、图形和工程语言正确表述设计思想与结果。(2)教学目标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先修了《机械基础》、《化工原理》、《物理化学》、《制药工艺学》、《中药药剂学》等课程的基础上,由《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课程开设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该教学环节可实现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本课程设计需要学生运用制药工程中各类典型设备的工作原理、基本构造及设计计算等知识,完成制药设备与车间的设计,通过该设计,学生应主要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程序、原则和方法等知识。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应获得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提高学生的工程计算能力、设计及绘图的能力。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应获得初步独立从事制药工程设计的基本素质。
2课程设计的题目
本课程的课程设计安排在大四第七学期,完成《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的理论课教学后进行,由于前置课程《中药药剂学》、《制药工艺学》、《化工原理》等相关专业课已经学习,学生对制药的整个工艺过程及相关设备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固体剂型是最常见的一种药物剂型,在药物制剂中约占70%,有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滴丸剂、膜剂等多种剂型。在车间设计类型中,我们选择了最常见的固体制剂车间设计[6-8],药物剂型选择了应用较广泛的三种类型片剂、胶囊剂、颗粒剂。主药药物名称则每年结合学生在第六学期开设的《中药药剂学》的综合性实验的内容,在综合性实验中,学生根据实验的要求自主开展药物的选择、剂型的确定,查阅文献来确定药物的处方、制备的方法。课程设计就以此为依据,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如何将实验室的小试实验转换成工业化生产,确定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固体制剂车间的设计,并将设计成果以图纸和设计说明书的形式表现出来.